木人,hover 及各位家人:
读过一些国际性咨询公司的战略报告,觉得问题很多,对企业误导性太大。 希望斑竹能够专门成立一个系列研讨,每次研讨确定一个报告,然后让大家根据个案进行疱析,总结优缺点。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第一, 能够从具体的分析提升家人的业务水平;同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支持国际性咨询公司行或者不行的论点,提高我们的专业化习惯;
第二, 能够通过实际案例揭示国际性咨询公司的问题,消除大家对国际性咨询公司的盲目崇拜;
第三, 通过我们的监督,能够鞭策国际性公司,使他们更加敬业,不要动不动就拿中国企业素质不高说事,掩盖他们自身的错误。
作为开始,我本人对波士顿给汇源做的战略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希望斑竹带领我们将此工作系统化,持续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并增强本版的凝聚力,提高本版的影响力。
希望与大家共同提高。
永为
email: wyw909@163.com
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完全成熟了,上百年的历史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济经验,而我们中国改革开放才二三十年,其改革的现实状况是:社会主义的旗帜,资本主义的路线,封建主义的根子,我们要冲破的各种固桎要比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多,相应的西方的各种咨询公司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现在主要是针对战略、管理各方面的,因为在西方有着成熟的产业环境,不需要做产业及宏观经营环境的深入分析,他们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战略及经营管理上面,而我国的国情却不适合他们的以流程以导向的成熟的国际企业的咨询改进方式,流程的实现是以职能制的完善为前提的,中国企业要走的道路是:企业化,把企业做活;专业化,把企业做好;产业化,把企业做强;资本化,把企业做大;国际化,把企业做壮。五大步骤,咱们的许多企业是处在什么位置上的呢?每一个台阶应如何配备员工队伍,如何调整企业结构等等,很少在意,或很少去研究,我们就等于在蒙着眼睛做事。
西方的咨询公司是以西方成熟的产业环境为基础的,到中国之后水土不服是百分百的,就因为名气较大,出的观点较多而相信他们,事实上静下心来与一些专家(非学者)共同探讨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有时是在花钱买了一个已经知道的答案。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中国企业要站在世界的最高峰,我们必须首先要在管理哲学和管理思维上突破目前西方管理思维的局限和限制。
我的理解是,虽然西方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我们不一样,但是它的理论基础却是十分实用的。我们学习西方的管理学经济学其实只是学会掌握了一种工具,只要能解决相应的问题管他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各种工具都是为了解决相应的问题,这好比比武,敌人攻你上盘你可以去挡,也可以攻其下盘,工具可以用拳、刀、棍中的任何一种,当然武器各有想克的地方,用不同的武器就有不同的招数,也就是说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但是如果对工具的各种性能都能把握得很好而且对使用方法能够理解得很透彻,就可以做到功夫的最高境界:无招。
西方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维肯定有它的局限和限制,但是它的局限和限制拿到中国来就不一定是我们的局限和限制,出发点站在中国的国情上去解决问题,找到我们的工具(无论东西方)在中国土地上的局限和限制才是最好的道路。
多多交流
msn:hz_pop@hotmail.com
我在这里先抛一块砖吧,不知大家是否看过科尔尼给一拖做的战略报告,对其中的行业分析不知感觉如何,尤其是其中的卡车行业,科尔尼在一张BCG组合矩阵图中将其放在左下角,大家是否有意见?
国际性公司的优势,我认为国内公司在二、三十年内无法追赶上,比如国际性咨询公司所具有的:
1、全球化的数据库。
2、全球最佳实践的资料库。
3、针对具体问题全球范围的“专家会诊”。
但,国际公司的不足也很多,比如,其假设和模型未必适用于本土;特别是,多数咨询人员没有在企业呆过,连水都没下过,就大谈如何游泳,这是国际咨询公司的通病。
当然国内公司也有类似毛病,不过改起来容易些。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