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让我想起了《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中国的管理仍然要走修齐治平的大道,这是中国两三千年来的路子,将中国的哲学指导下使用西方的工具,
哪位知道有没有曾仕强教授其他的方面的视频资料,我目前只有《中国式管理》方面的资料(地址:http://bbs.zhinet.com/dispbbs.asp?boardID=5&ID=30697&page=1),如果有,还请您贡献一下网址,
本的联系邮箱:goodsnoww@yahoo.com.cn
谢谢啦!
中国人管人的思想(想象生活中的老年人,老毛),西方人管行为,各有偏重于优缺点,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不同的行业,曾仕强也提到过这一点。中国式管理是哲学层面的,西方管理是知识层面的。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式管理确实比西方管理先进。
至少听起来有意思。实际没用。
其实所有的励志、理念类培训都没用。热闹热闹,然后该哪样还哪样。
其实管理应该是一种科学,更实证一些。很大意义上讲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和具体化,这样才可控,易复制和模仿。《中国式管理》更多强调思想意识方面的东西,尽管适用中国的目前企业,可能不适合不断扩大的、长久的企业。
管理是需要结合人性、文化和哲学。
中国式管理在剖析中国的文化哲学和对中国人本性的分析是非常深刻的,对作管理是有帮助的,尤其是领导艺术方面。
[em05]我认为在科学层面目前西方可能强一些,特别在制度方面。但管理也分不同的境界,从低到高包含经验、科学、艺术和哲学,中国式管理在艺术和哲学层面要强于西方,目前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是因为一是我们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时间也太段,但我坚信历史一定会证明这一点。
曾教授的讲座很好,看了以后体会很深。
我觉得将曾教授的课与余世维的讲结合起来看,确实更好一些。
不过曾教授也有讲中层、基层管理的课程,我们看的时候不能只看最高层的,总裁层的董事长层的,因为如果你还不处在那个层面确实是很难理解的。
曾教授的多数讲座是为老板讲的、总裁讲的、给最上层的人讲的,这些东西现在学着,等以后就会有用的,这样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痛楚!!!!!!
一种管理方式很难轻言好坏,只是都有相对的适用性,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我认为《中国式管理》在哲学层面,很深刻的分析了中国整个社会的特征,以及企业的生存法则,但正是由于有很多中国人在用这一思维方式在思考,在工作,在处理很多问题,所以中国式管理对目前中国的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中国式管理》关注是人治,是哲学层面的,而在具体的操作层面的工具较少,也就是说标准化的东西较少,这正是中国几千年的思想的弊病之所在。中国人总是喜欢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重在意会,这样由于徒弟的资质程度,师傅的精华部分就无法掌握了。以至于是一代不如一代。
而西方的管理哲学是实用性,大量复制,程序的标准化,在一定时间之内可以培训出很多的老子,孔子。
崇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是不能适应现在的全球化的浪潮的。
中国企业应更多的学习西方的法制化的思想,用标准化的程序来约束一切行为。
我认为《中国式管理》在哲学层面,很深刻的分析了中国整个社会的特征,以及企业的生存法则,但正是由于有很多中国人在用这一思维方式在思考,在工作,在处理很多问题,所以中国式管理对目前中国的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中国式管理》关注是人治,是哲学层面的,而在具体的操作层面的工具较少,也就是说标准化的东西较少,这正是中国几千年的思想的弊病之所在。中国人总是喜欢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重在意会,这样由于徒弟的资质程度,师傅的精华部分就无法掌握了。以至于是一代不如一代。
其实
这个东西很大的程度上和我们中国这个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关系的,西方的那一套用在今天中国企业的管理上不见的可以产生很大的效果,关键是在于你将来管理的是中国人还是外国的,从文化角度上来看这个是最明显不过的了
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在部分管理者素质较高的企业推行还可以,全面推广不可能,也不看好中国式管理的前景,尽管它确实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不能指望那种管理方式存活太久,时代在变,管理方式也在变
我觉得西方的管理方法太注重“术”,仔细研究大部分管理工具大都是一种方式方法,例如流程管理,绩效考核,组织设计,战略规划等等,但是西方的管理实际上对人的部分研究得很少。管理的本质是管人,西方能够成功我觉得是因为他们本身大家都比较遵守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法制社会。但是搬到中国来。或许就不见得如此有效了。
因为中国有上千年的文化,中国人人治惯了,中国管理更注重的是“道”是“神”,我想西方管理在中国有他的作用,因为人的本质有很多共性的地方,但是,中国人还有一些特有的心理,特有的文化,这就会在管理上造成差异,也是我们需要去调整的地方。
我想曾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这个,在引入西方的“术”的时候,不要忘记给他加上中国的“道”。
管理学的基础是心理学,大家在读西方管理著作的时候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书中都会大量引用心理学测验与研究成果。中国没有自己心理学研究成果,所以也谈不上真正的自己的管理学研究著作,现有的东西大多是引用西方观点,或改头换面而已,最好的也只是把自身经验与西方观点生硬结合罢了。好在我们有哲学,哲学是心理学成专门学科之前的东西了,他其实也是建立在朴素心理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的,只是没有现在研究的量化成果,因此对哲学的研究从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心理学的规律,这是心理学科成立之本,也是管理学最关心、最有用的地方。曾先生的研究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他通过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揭示了中国人的心理学规律。管理绝对是一门艺术,科学技术和方法是艺术的画笔或其他什么作用的工具,管理最讲究的是面对现实,对症下药。曾先生的讲座大多面向高层,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这和中国哲学及心理学规律有必然联系,想不通就不用强想,慢慢体会,自得其妙。
我不是作学问的,有些用词定义可能不当,大家不要见怪,能明白意思就好了。
个人认为,管理是有三个层面的,一个是道德层面,是基于思维方式和社会道德标准的,企业管理中通过励志、理念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道德意识。曾仕强的理论主要涉及了这个方面。一个是制度层面,也就是“术”,另一个就是法制层面,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奖罚和考核。这两方面是中国企业应该学习西方的东西。
我只知道现在是
崇尚道“德治”的中国社会风气日益败坏,法律废弛,同样适合于中国模式管理的公司
崇尚“法制”的公司在冰冷的制度下,一板一眼,反而效率高
中国人对于形而上的东东研究的比较透,实际上曾教授的管理核心正是“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行持,对于人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结果比较“究竟”;西方的管理注重形而下的东东,所以看起来总是在发展,究其实质“实际上是不究竟的体现”,至于经济的发展落后,也是近代出现的,主要是中国发展讲究是“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和一)”;西方的发展讲究的“资源的大量消耗”,现在才有一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更不要说细微的精处了。近年来,中国沿用了西方的方式,太很快就认识到了发展的成本太大了(环境污染),所以进行了战略上的调整。现在的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的智慧所在,所以乱讲。曾教授的管理不是西方的有关更有效率的管理,而是从人生存根本上的管理,或者说是行为立身。
楼上的在理,止于大善(东方文化+西方工具).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会是条很长的路.........
我只知道现在是
崇尚道“德治”的中国社会风气日益败坏,法律废弛,同样适合于中国模式管理的公司
崇尚“法制”的公司在冰冷的制度下,一板一眼,反而效率高
一方面觉得中国式管理有道理,另一方面是残酷的现实。也许在中国的环境下,中国式管理是一种妥协的结果
管理的核心——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古董对中国式管理的看法,转自《中国人的管理逻辑》作者后记
在我个人看来,“中国人管理智慧”或“中国式管理”都是很坏的提法,因为看似精妙的管理智慧,常常成为了破坏组织管理的元凶;而所谓的中国式管理,则隐含着以地域为界限看待管理的误区。
事实上,全世界所有的企业,所面临着管理问题,都是相同的----一个是效益,另一个是效率。无论百年企业管理看起来是多么的令人眼花缭乱,其本质都是始终如一的围绕着这两个基本管理主题在进行。因此,在管理的初始问题上,并不存在东、西方之分;所谓的东、西方管理之分,其实是对于这两个基本管理问题的不同解释;这意味首先我们必须正确的提出问题,而并不是就中国特殊环境提出中国式的管理问题。
“利润/效益”究竟来自哪里?现代西方企业沿承至今的管理结论是:“利润/效益来源于创造顾客”----你当然可以不同意西方人的管理观点,提出譬如“效益来自做人的能力”或“利润来自于熟人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但是,你必须提出有力的反驳理由,并且最终以实践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同时,你所提出的反驳理由和结论,不能仅仅在中国特定环境下有效,而是必须被证明是管理理论上的通用原则,否则就会成为狭隘的“中国式管理”。
“效率/绩效”究竟来自哪里?现代西方企业管理所得出的管理共识是:“效率/绩效来源于竞争与分工”----你当然可以反对这个观点,提出譬如“效率来自于主人翁精神”或是“绩效来自于员工凝聚力”等等看法,但是,你必须以理性/事实/数据来说话,由此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在早期,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已经用事实数据证明了“如果没有分工”,那么一群工人连一枚钢针都制造不出来;现在,你必须用事实数据来证明,“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创造出强大的组织效率。
这就是“管理逻辑”的价值,即:任何一项管理方法和行动的实施,其背后必定隐含着一个正确的因果逻辑关系在支撑;或者说,假如不是这样,那就将造成管理逻辑的断裂,并由此导致所期待的管理成果无法出现。譬如,我个人认为,“凝聚力”并不创造组织效率、而是创造组织和谐,事实上,和谐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因此,当我们试图通过塑造组织凝聚力而实现效率时,常常就会空手而归,原因就是中国人使用“想当然”的主观臆想式的逻辑,所造成的“驴唇不对马嘴”式的管理逻辑的断裂与错位。
首先西方管理方式我觉得很优秀。西方管理方式确实是与中国目前管理方式完全不同的一套做法,所以有人批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不彻底的革命,是中国管理失败的原因。
但实际上中国企业在中国社会环境中,如果你搞纯西化的管理能不能通过,我觉得是有问题的。西方大企业多数是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中国企业好像还没有完全做到;西方职业经理人不负责人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中国要找一个农民的法律责任还比较容易。中国式管理是中国企业面对环境的一种妥协,这种环境不是企业能够改变的,中国企业必须牺牲一些效率和效益获得企业的和谐发展。所以中国式管理是有现实意义的。
有一天中国的环境变化了,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家们会调整自己的管理模式的。
作为管理者,应该看看曾教授的东西!比如<大易管理>\<管理大道>,个人感觉写的都很不错!尽信书不如无书,关键在于你怎么看而已!
不管是何种管理学,中国式也好、美国式也好、日本式也好,都是与时代和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换句话说,谁跟厉害、谁更好,我个人认为只是所出现的经济阶段问题,不可能长久不衰。但我是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我相信在未来20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随着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强大,中国式管理必定会击败美国管理论横扫全球的局面。
曾老先生,他的分析是透彻的。角度能给人很多启发。其实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仔细归咎
就可以发现是人心的问题。
学习中国式管理哲学来应用西方的管理科学(管理工具)!
曾仕强老师的中国式管理,其实是人人心中有,人人嘴上无的东西。很多人反对,其实反对者是因为害怕大家都知道这些秘密,他自己就不值钱了。
我们不能说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中国式管理哪个更好。曾老师也没有说,只是说:合理就好。对付中国人,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中国的办法。现在讲管理的人,都是抄西方的教材,包括汪中求老师讲课说的,管理要格式化,目录化,对不对呢,很对,但是曾老师说了:对有什么用?对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中国人能做到格式化、目录化管理吗?做不到,讲的就是屁话!可惜这样的屁话在中国到处都是。
曾老师第一次以管理的角度,揭示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实质,的确难能可贵啊!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