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FW:漫谈上海房价 [打印本页]

作者: rebecca    时间: 2004-11-5 09:51
标题: FW:漫谈上海房价
昨天,买了份房地产报,快速浏览了一下,结果,舌头半天没缩回去。才几天没关注行情,上海的房价又噌噌的上去了一截。二手房,在上海浦东花木路一带,居然也可以卖到10000元/平方米。那个破地方,我曾经住了一年,在我的印象里,也就是个城乡结合处,比较脏,每到傍晚,不时有面目可疑的人晃来晃去。就这么一个地方,假如要拥有一套小一点的两房一厅,居然也得要100万。
  
  关于金钱,我没什么概念。好在比较喜欢具象思维,赶紧换算一下,想起来比较容易。
  
  假如我是个农民,一个人,有一亩地已经不错了。一年种两次,一次小麦,一次玉米,一年能挣个800块,再加上养一群鸭子,卖点鸭蛋,估计最多也就能挣1000块。想要在上海那郊区买套像样的房子,我得不吃不喝地耕种1000年。到那时候,共产主义该实 现了吧?
  
  假如我是个工人,没有下岗,一个月拿800块钱,不抽烟,不喝酒,不结婚,不吃饭。渴了喝凉水,饿了吃烂菜叶,冷了拣破麻袋穿,总之,一分钱不花,在房价不上涨的前提前,要买那样的房子,得连续工作100年。估计,没什么工厂要这么老的工人。
  
  假如我是个公务员,混得很一般,一个月2500块,也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饭,还不贪污,不受贿,不挪用公款,要想买那样的房子(同样,房价不上涨),我得熬上33年。估计刚买了房子,就得退休了,而且极有可能因为营养不良而迅速逝世。
  
  假如我是个撰稿人,而且混得还不错,每两个字一块钱,我也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饭,也不泡文学女青年,要想买那样的房子(同样,房价不上涨),我得连续写2000000字,而且还得保证字字有人要。假如连构思、带写、带修改,每小时可以顺利完成200 0字,那么,就得连续写1000个小时,在WORD文档上连续写2000页。我明白了,为什么写字的人容易夭折?憋的。
  
  假如我是妓女,姿色一般,平均每次收获200块,我也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饭,不得性病,不养小白脸,要想买那样的房子(同样,房价不上涨),我得连续接5000次客人。假如每天接客两人(含法定节假日),那得连续奋战2500天,费时7年左右。
  
  假如我是抢劫犯,手段一般,眼神一般,每次出手抢得1000元,我也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饭,不找女人,不被抓住,要想买那样的房子(同样,房价不上涨),得连续作案1000次,假如每星期作案一次,那得连续作案18年。
  
  假如我是商人,我连吃带喝,也抽烟,也喝酒,也吃饭,也得性病,夜养小蜜,只要我有本事贷到款,在房子刚出来的时候,噼里啪啦的付上头款,和同伙一起哄抬,不出两年,几套房子就都到手了。
  
  我说这些,并不想发牢骚。我只想说,土地这东西,都属于国家资源,首要的功用,是为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提供服务。在合法的政策下,再加上自己的手段,利用国家资源为自己挣钱,这并没有太大的罪过。只是,凡是必须有个度。任何一个国家,两极分化得厉害,都 不是个太好的兆头。当一个城市里的大多数人被挤到城市的边缘时,这便是罪过的一种,和英国的圈地运动并不两样。
  
  我们再想一想,两极分化是怎么形成的?看看以上购房的时限,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一个普通的公民,他辛辛苦苦地工作一辈子,赚得那点可怜的钱,被祖国拿去一部分,被房地产商拿去一部分,最后再被炒房者拿去一部分,这两极要想不分化,也很困难。想想那些在 城市里奋斗多年的普通人,几乎大部分人都背上沉重的房贷包袱。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我并不是非议国家不可以从土地中获取利益。只是,大众之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假如你获取了这些收入,却无法保障大多数人住上满意的房子,那么这“取”,也取得不理直气壮。或许,我这点想法有点愤青,只是,前两天看新闻,都说宪法有进步了,要保护公 民的私有财产了。我想,这还是有个因果关系——前提是,你首先得保障大多数百姓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假如大伙为了一套破房子都累得死去活来,你还有什么好保护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公正的法律,物质控制能力决定了其走向,我不能说普通百姓就不收益了,然而, 在这个法令下受益最大的,是大多数还是少数人?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这历来都是百姓对于一个国家最起码的要求。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一个例子,记得很不清晰了——似乎是在老俄罗斯,一个穷人没饭吃,偷了一块面包。在当时,这可是大罪。其结局是,他并没有被定罪,原因是,当一个国家无法为其人民 提供生存条件,为了生存,他偷窃了,真正有罪的不是他,而是这个国家。
作者: wa8149    时间: 2004-11-5 10:41
大家觉得什么时候这个泡沫才能破?
作者: 225xxkz    时间: 2004-11-5 11:47

罪不在“国家”

而在治理人!


作者: dylldy    时间: 2004-11-6 19:38

[em05] 房子的属性更多地是一种资产,可惜在中国只有租用权,,这个问题不在房子有多贵,而在于土地所有政策。不过你这里面说的事情就不通了,某一两个大城市商品房价高怎么就和国家不能为公民提供基本生存条件扯上了呢?请问一下上海有多少人是睡在大马路上的?请问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出租房难道就不能保证公民的‘基本生存条件’了吗?请问中国、印度两个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你看到有多少中国人挤在像新德里、孟买举目可见的贫民窟建筑里?谁规定一个还没有进入发达水平的国家必须要为每个公民都要配个位置不错、配套不错、产品也不错的房子呢?不懂得土地是稀缺的道理吗?越是大城市这一点越明显,1000多万人挤在一个地儿,价高者得,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懂不懂最基本的经济原理,懂不懂得最基本的市场配置原理呢?

不用发什么牢骚,房价该涨还是要涨的,转换一下自己的思维才是正事,你要待在大城市获取更高的劳动报酬,那么你也必须要付出高出平均水平许多的居住成本。也别羡慕什么美国人的房子有多便宜,你要是住在纽约,住在下城区,普通美国公民也一样是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城区的公寓,更不用说美国地广人稀、经济发达这个更加基本的事实了。只要中国搞市场经济,在中国没有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前,普通人买不起商品房将始终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不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错,也不是因为土地批租中的权钱交易,而是因为最基本的经济原理在起作用。有点残酷是吧?可惜这就是经济社会


作者: shang163    时间: 2004-11-6 21:18

领导让他涨,他就得涨,不涨那有收入


作者: simonz    时间: 2004-11-8 09:17

前几天看报纸,上有一文《中国大城市房价直追美国》,中有一点我映象深刻,就是在中国,一套普通住宅约等于城市居民10-15年的收,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3.5年。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4楼的朋友在偷换概念,要讨论价高价低,不要提到那些极端的地段极端的房价,还是拿普通住宅来做比较吧。


作者: dylldy    时间: 2004-11-9 11:10

比数字是吗?好啊,我们就来比一比:美国与中国土地面积差不多,可人口只有中国的1/5;美国与中国的gdp比值是10:1——如果简单拿这两个数字比较,小学生也会明白,拿几年收入能买套房,中国和美国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再强调一遍,房子是资产,按老套的说法,有房表明你是个小‘富翁’,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提高的发展阶段,不要去想普通人也可以人人有房,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作者: 20477    时间: 2004-11-9 12:39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

房市的兴起源于经济低迷时国家调控经济的手段

房地产可以拉动消费

带动许多相关产业复苏

但是房价的高升也使国家开始进行行动

加息就是一个信号

我们要静观其变

随时调整个人的投资策略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作者: ponny1974    时间: 2004-11-9 13:41
房子是商品,但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现在的房市和几年前的股市一样,结果肯定也一样。这是一个游戏,看谁来接最后一棒?利益集团现在可以要挟政府了,我同意这个观点。
作者: heima    时间: 2004-11-10 22:50

你看到有多少中国人挤在像新德里、孟买举目可见的贫民窟建筑里。

普通人买不起商品房将始终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不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错,也不是因为土地批租中的权钱交易。

你是中国人吗?你生活在中国吗?


作者: simonz    时间: 2004-11-11 10:30
以下是引用dylldy在2004-11-9 11:10:53的发言:

比数字是吗?好啊,我们就来比一比:美国与中国土地面积差不多,可人口只有中国的1/5;美国与中国的gdp比值是10:1——如果简单拿这两个数字比较,小学生也会明白,拿几年收入能买套房,中国和美国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再强调一遍,房子是资产,按老套的说法,有房表明你是个小‘富翁’,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提高的发展阶段,不要去想普通人也可以人人有房,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小学生当然不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难道中国和美国比房价,就一定得比绝对值?美国与中国GDP比值为10:1,如此算来,美国人3.5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套房子,那么我们中国人活该,就得花35年收入来买一套房(至少,还不包括你说的1:5的人口因素,要不就变成175年收入了)。我想,在印度,可能GDP不到美国的1/20,或1/30,也难怪孟买、新德里好些人要一辈子住在贫民窟里了,因为要花70年甚至105年的收入才能买一套房啊!

新中国成立55周年了,难道还得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么?

普通人就不可以有房,就不应该有房了吗?如果一个国家,普通人连房子都没有,那又算什么呢?


作者: dylldy    时间: 2004-11-11 12:29

看来真是小学生的水平了,谁跟你说过要用乘数的关系来对比:)这里面隐含的是资源供求关系与购买力两个因素,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几个原则之一。

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上面这几位看到的还都是表象,其实根子在于土地所有权制度上。就拿楼上这位朋友的说法,你以为你现在有钱就能买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吗?房子的价值在于土地,按照中国土地管理法的定义,房屋只是土地上的‘附着物’,房产属于你,可土地属于国家,浅显点讲你只不过提前预付了70年地租给国家,然后住在那个附着物里面而已,这种情况,和住在房车里租用停车场有区别吗?既然都是租来的房子,买70年房租和住在出租屋里又有多少本质的区别呢?房子的寿命有多久知道吗?看看现在各地拆迁的危楼大部分都是60年代建造的,应该心里有数了吧?

另外,10楼朋友的问题更有意思了,我当然住在中国,而且我也没有买房子,我并不是大款,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我一样了解。至于中国的普通人应不应该有房,很简单啊,有钱可以一次性趸付70年房租的就有能力有房,没钱趸付只能零租的就没有能力有房,住在出租房里生活质量是差了点,但那和‘国家无法提供基本生存条件’好像扯不到一起吧?福利制度以举国之力办举国之事,私有制度以经济手段调节资源分配,不同的发展道路有不同的模式,在中国还没有走上富强之前,普通人就只能维持在较低的生活水平上,这个道理能不能理解呢:)

房地产开发商只是一个利益集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投资收益而已,它受供求规律和价格规律的调节,它承担投资风险、享有投资收益,如果国家大力推动城市化建设、大规模地拆旧房,同时又垄断土地供应、限制房地产开发投资,房产供应量势必落后于需求增长,房子作为商品不涨价,合理吗?


作者: 20477    时间: 2004-11-11 12:37
dylldy
的见解我支持!
作者: henry.yang    时间: 2004-11-11 14:40

我是一个观望者,也是个无房者。

我个人的理由如下:

1、需求拉动的分析我不是很同意。据电力等部门的统计,上海有相当多的楼盘的实际空置率达到40%,就是说租房还不算到他们的统计数据中。我朋友的亲身感受:他们的楼盘入住率只有50%。

无论是买还是租,最终的结果总是房子有人住,或者说电费有人用并且交的。买不起房还租不起房?总是要住在某个地方吧?

2、与房价快速上升相比,上海的租赁价格保持稳定,并且相对较低。甚至04年年初还出现价格下跌。

3、国家调息了,并且有相当多的消息提示大家进入一个“相当长”的利息上升期。


作者: dylldy    时间: 2004-11-11 16:32

和楼上的朋友讨论一下:

1、需求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自住是需求,投资也是需求,甚至于投机,也是正常经济里必要的一种润滑剂,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价格是什么?价格其实是一种成本与收益的综合预期,价格的形成是供应与需求两种力量综合博弈的结果,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传导失灵、需求方预期过高,都可能导致需求大于供应,刺激价格上升。至于这个需求是不是都对应着一套房子必然住着一户人家,如果这样想就有点走计划经济的思维套路了,也就是先将消费者需求固化,然后去对应供给,这样对不对,中国过去的老路已经给出回答了。

说到预期,其实这个东西才是比较有意思的,你对于未来收入有预期,对于未来生活质量提升有预期,对于资源短缺有预期,种种因素综合,就会让各人对成本与收益的看法各有差异。有些人认为现在房子太贵了,可同样有些人认为现在的房价还不贵、还要涨,至于买下来以后是不是自己住,还是那句话,房子是资产,而且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预期比较高的人愿意掏钱买几套、十几套房子那是他自己的理财方式,至于能不能稳赚不赔,就看各人的眼光了。

至于楼市会不会崩盘,近几年是不可能的事,道理很简单,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人均住房面积还将有所增长,再加上城市化每年带来的上千万新增人口、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等等因素,都将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放开了肚子大吃特吃。但这样并不是表示价格就会一路高涨不断,那要看国家对于供给量的控制程度以及社会投资的效率,以及中国消费者对于住房消费预期的态度。

2、租赁价格相对平稳,那只是说明上海的租金水平与房价相比已经处于高位,或者说上海消费者追捧整租而冷落零租而已。

3、100个基点以内的调息对于住房消费影响不大,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银行系统收益、稳定金融体系。


作者: heima    时间: 2004-11-11 20:02
以下是引用dylldy在2004-11-11 16:32:06的发言:

和楼上的朋友讨论一下:

1、需求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自住是需求,投资也是需求,甚至于投机,也是正常经济里必要的一种润滑剂,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价格是什么?价格其实是一种成本与收益的综合预期,价格的形成是供应与需求两种力量综合博弈的结果,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传导失灵、需求方预期过高,都可能导致需求大于供应,刺激价格上升。至于这个需求是不是都对应着一套房子必然住着一户人家,如果这样想就有点走计划经济的思维套路了,也就是先将消费者需求固化,然后去对应供给,这样对不对,中国过去的老路已经给出回答了。

说到预期,其实这个东西才是比较有意思的,你对于未来收入有预期,对于未来生活质量提升有预期,对于资源短缺有预期,种种因素综合,就会让各人对成本与收益的看法各有差异。有些人认为现在房子太贵了,可同样有些人认为现在的房价还不贵、还要涨,至于买下来以后是不是自己住,还是那句话,房子是资产,而且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预期比较高的人愿意掏钱买几套、十几套房子那是他自己的理财方式,至于能不能稳赚不赔,就看各人的眼光了。

至于楼市会不会崩盘,近几年是不可能的事,道理很简单,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人均住房面积还将有所增长,再加上城市化每年带来的上千万新增人口、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等等因素,都将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放开了肚子大吃特吃。但这样并不是表示价格就会一路高涨不断,那要看国家对于供给量的控制程度以及社会投资的效率,以及中国消费者对于住房消费预期的态度。

2、租赁价格相对平稳,那只是说明上海的租金水平与房价相比已经处于高位,或者说上海消费者追捧整租而冷落零租而已。

3、100个基点以内的调息对于住房消费影响不大,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银行系统收益、稳定金融体系。

我也跟你讨论讨论:

我觉得你还不了解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基本运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你谈什么市场需求都是白费,我建议你先完整了解一下目前的房地产公司是怎样进行运作的,然后你就会明白所谓的需求推高房价是怎么一回事了。你说市场经济应该由市场自己来调节,政府参与市场调整就是走计划经济老路,这种说法是十分可笑的,原因嘛,不用多说了,我想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放任市场自流的。

如果你知道现在有很多人可以不花一分钱在房地产市场赚到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我想你可能也就不会有什么需求不需求、预期不预期的奇怪念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1 20:05:03编辑过]

作者: dylldy    时间: 2004-11-12 11:22

呵呵,heima朋友,我不了解房地产行业的基本运作方式,,有意思。看来你是了解的了,不知在哪个房地产公司高就呢?说出来好不好:)

不花一分钱可以在房地产赚多少万,唉,如果你真是房地产从业人员说出这种话可真是,,让我怎么评价你好呢?看看现在房地产业的环境吧,和五年前、十年前大不相同了,行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你以为还是协议拿地、贷款盖房、空手套白狼的时代吗?房地产已经真正成为了一个市场化运行的行业,房地产企业也已经、也必须转变成为真正的市场化企业,这就意味着资金、管理、专业、市场,这些在任何一个其他成熟行业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房地产一样是关键中的关键。

我倒想请教一下了,请问你认为房价被推高的原因在哪里呢?请说明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