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张瑞敏比我们傻吗? [打印本页]

作者: 众成咨询    时间: 2004-7-14 16:40
标题: 张瑞敏比我们傻吗?
作  者: 刘东华 中国企业家杂志    去年下半年以来,经常会有各界朋友提出对海尔这样那样的"质疑"。因为我们离企业更近些,离企业家更近些,很多"质疑"就难免提到我们面前来,以求得印证或某种程度上的答疑。   作为与海尔有较多接触但又谈不上有真正研究的媒体人,我们当然不敢担当"解疑释惑"的角色。但既然不断有人问起,就难免作些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着作一些回答。在饭桌上和其它的聚会场所,我不止一次地向质疑海尔的朋友提出反问:你认为张瑞敏比我们傻吗?   在对更多的事情难以作出判断之前,人们对这个问题是很容易作出判断的,即从他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来看,张瑞敏决不会比我们傻。那么,既然承认张瑞敏不可能比我们傻,我们为什么还会拿办企业的那么多常识问题去很认真地质疑海尔、质疑张瑞敏呢?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海尔,并不真正了解张瑞敏;那么,海尔为什么不大门洞开,热情地欢迎我们拿着放大镜和显微镜去仔细地观察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而是给人们留下那么多疑问那么多谜,让人们越来越大胆地去进行一些不利于海尔的猜测和假想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想在这里替张瑞敏作出的一种解释是,他是迫不得己,就像一个魔术大师在舞台上变戏法,戏法变了一半的时候观众非要知道这戏法是怎么变的,你让他怎么办?可能有人会说,变戏法主要靠暗箱操作,搞企业却应该是全透明的,你怎么能把办企业与变戏法相提并论呢?办企业与变戏法当然不一样,但二者有一个重要的共通点,就是看不见的东西决定了看得见的东西。在我看来,张瑞敏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家中运了最长的一口气,想在自己任上画一张最大的企业版图,实现最大的企业循环的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另一位最了不起的企业家柳传志,他在以16年的努力完成了联想的第一个伟大的循环之后,顺利地把联想可能的更大的循环交给了他的继任者去完成,在给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划上了一个功德圆满的阶段性句号之后,应该说柳传志没有留给人们更多的悬念。张瑞敏不同,他仍然跋涉在自己设计的巨大的海尔循环链条之上。构筑心中的海尔帝国,张瑞敏也许需要再付出10年、20年甚至毕生的精力,而且越来越多地是在没有航标的水域里行船,越来越多地是挑战各种不确定性与未知世界,那种凄美悲壮的孤独感是很难被人理解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张瑞敏是当今中国最孤独的人之一   张瑞敏的孤独,除了源于太多的东西需要他独自承受、源于他思想的领先与海尔实践的超前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另外,对于海尔的种种疑虑,我们是否能用一句"张瑞敏并不比我们傻"就可以轻松打消呢?张瑞敏也许不比我们傻,但古今中外那么多英雄豪杰哪个都不比我们傻,为什么其中很多人在成功之后却马失前蹄,在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之后却又因为非常低级的错误重重地摔了下来呢?海尔有没有缺陷?张瑞敏有没有误区?   回答是肯定的。也许,海尔最大的缺陷就是它似乎没有缺陷,张瑞敏最大的误区就是他似乎没有误区。什么意思呢?用我自造的一个概念解释,就是海尔的"预期值管理"可能出了问题--一个企业、一个人哪怕再出色,一旦被当作完美的化身来预期和要求,他做得再好都会被视为应该和理所当然的,而他再微小的错误和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视为不可所谅。这就是海尔今天的处境。   海尔是海。真正的海,它的任何状态都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人们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得不正视和接受的。海尔何不降低人们的预期值,由理想中完美的海变成自然的大海?
作者: entou    时间: 2004-7-15 10:35
真是好文章,鲜花一朵!
作者: happysouth    时间: 2004-7-15 17:39

看完了,确是好文!


作者: qiangge    时间: 2004-7-16 13:09
一个企业、一个人哪怕再出色,一旦被当作完美的化身来预期和要求,他做得再好都会被视为应该和理所当然的,而他再微小的错误和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视为不可所谅。这就是海尔今天的处境。

  写的不错!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7-16 14:39

我想海尔还没有到达搂主说的那个境界。不知道大家用过海尔的产品吗,我用过,而且还陪着他们的服务安装人员一块干了一会儿,老实说,海尔的产品除了洗衣机、冰箱,其他的真不行!你看看他的电路板、看看它的背板,绝对是大吃一惊!海尔的很多产品都有一个特点:贵!给人看的那一外在部分时髦好看!但是内在质量一般般!为了降低成本,海尔甚至连空调的背板、底板都不上漆。反正你看不见。

论核心技术,海尔有吗?没有!论利润率,海尔高吗?不高!看看买海尔股票的股民,有多少是收回成本了?

海尔太自负,即使在内部管理上也有一大堆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海尔的“S”路线,简直就是对员工的人格和精神侮辱!可以说,海尔有很多好的经验,但同时海尔在人本化管理方面是相当差的!

山东的企业,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塑造外部形象!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没钱但还喜欢攀比!实际情况你只有到他们的企业内部干上一年的中下层职工才能体会得到(我就是干了几年)。

我们现在经常开玩笑说:海尔是产品不行服务补,就是用五星级的服务来补它一般般的产品。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7-16 14:55

山东人喜欢造势,这本来不是什么缺点。但是过分了就不好。

还说海尔,张瑞敏到哈佛大学讲了一堂如何吃休克鱼的课,全中国都知道了,大家非常受鼓舞。但是对哈佛大学来说,却非常难受,因为哈佛大学事先说了,这只是一堂普通的案例课,就像其它课程一样,也会邀请很多企业家来讲讲(上过MBA的同学应该知道,请企业家来讲课是家常便饭,这只是认为他在某一些方面有成功的案例,可以给我们一些宝贵的经验,并不是授予他什么多大的荣誉,也不意味着来者有多么了不得的成功),希望不要违反哈佛课堂的要求,即不准摄像和喧闹等等。但是事实上,海尔的摄影师、员工和早就得到通知的大批中国媒体已经准备好了要大肆渲染一番,怎么会听话呢?最后,前面的结果大家很快都知道了,不知道的是这种课对哈佛来说究竟算做什么,不知道的是哈佛对我们国人的这种举动到底满不满意---据说,这一次的组织者说,以后再也不请中国人来讲课了。

我为此感到痛心!

海尔,你不是神!不要让过度的虚无主义和造势毁了你自己!


作者: zhzht    时间: 2004-7-16 15:40

我们现在经常开玩笑说:海尔是产品不行服务补,就是用五星级的服务来补它一般般的产品。

海尔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

一流的服务本身,说明了这个问题!!


作者: zengxm    时间: 2004-7-17 19:18

大家在讨论海尔的问题上是不是有误区?我看了很多关于海尔的文章,批评的多,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少。要知道,我们讨论各种案例,研究管理问题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的。

1、海尔是集体,张瑞敏是个体,把个体和集体等同起来不是很合适。诚然,海尔的成功与否和张瑞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可是不要忘了,海尔也是国企,海尔也是在国内的企业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运作的。海尔要做百年企业,现在还是初级阶段,海尔的路还很长。

所以海尔作为民族品牌,不要捧杀,也不要棒杀。

2、欣赏楼主的一句话:一个企业、一个人哪怕再出色,一旦被当作完美的化身来预期和要求,他做得再好都会被视为应该和理所当然的,而他再微小的错误和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视为不可所谅。这就是海尔今天的处境。    其实中国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其中媒体是罪魁祸首!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7-19 11:30

不能完全同意楼上的说法!媒体现在是不好,喜欢煽风点火,但是你认为中国的媒体和美国的媒体相比,哪一个更不讲职业道德?哪一个更喜欢瞎编乱造?为什么美国企业照样强大?所以说,企业做大做强往往与媒体无关,企业倒闭垮台主要也得怪自己!内因是第一位的。对于那些喜欢借媒体炒作自己的企业,一旦企业内部出了问题就将之归根于媒体的炒作,是不是太没有自知之明了,太不敢承担责任了?

媒体不可能永远不干坏事,很多时候会加剧企业面临的危机,但是他说他的,你做你的,只要你行的当,做得对,你没有大的错误和危机,媒体再喊又能奈你何?再说了,媒体有言论的自由,群众有知道真相的自由,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绝对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呼唤媒体要真实,但是更需要公开公正和自由!遮着掩着只会扩大灾难和深化矛盾危机,到遮掩不住的时候,就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到那时,很多人又会说,媒体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发现和报道事实的真相?

对于楼主的分析,我们表示认同,但是用之于海尔则与实情不符。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为海尔辩护的大多数是没有与海尔打过交道的外省人,直指海尔确有问题的大多数是与海尔到过交道的山东人和青岛人。这说明什么?难道站得远的反而看得更清楚?

我们不想打倒谁,但是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将我们知道的实际情况说出来,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对海尔一家企业的帮助,也是对国人、对国家负责的表现。

我的观点很可能有不妥之处,欢迎楼上兄弟和各位家人指正!


作者: snow_rain    时间: 2004-7-19 11:56
曲高和寡,就是这种感觉吧?楼主,张瑞敏看了会欣慰的
作者: 月如钩    时间: 2004-7-20 12:40

我们现在经常开玩笑说:海尔是产品不行服务补,就是用五星级的服务来补它一般般的产品.

楼上家人在开玩笑的同时,殊不知点出了海尔的经营策略,要知道产品有五个层次,核心产品,一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海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不和其他厂商一样在核心产品上面竞争,因为这样不能保证海尔获胜,同时也显得降低了身份,因此他在附加产品上面做文章,而国内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等他们认识到了,人家海尔早就培养起了顾客忠诚度,当初海尔就是凭借服务这一杀手锏,不喝客户一杯水,抽一枝烟等与众不同的方式,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知名度,美誉度直线上升,其实这种策略与现在流行的说法不谋而合,细节决定成败.想想当初海尔已经在运用了,而我们现在才开始,不免有些惭愧.

张瑞敏,他就是有那么厉害,你不服都不行.

现在之所以炒得那么厉害,就在于把海尔神化了,把张瑞敏神化了,就像当初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神化了一样,最终有了晚年的错误,人一旦被神化了,那是非常危险的也非常可怕的.


作者: 林若兰    时间: 2004-7-20 15:50
很欣赏张瑞敏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话。有了批评的声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批评。在企业的成长期,歌舞声屏,大唱赞歌,对企业来说并不是好事。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7-20 20:05

楼上小妹说得很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0 20:13:36编辑过]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7-20 20:12

月如钩兄弟说的产品的五个层次是不错,可惜的是核心层做得不好,外延做得越有吸引力,就越显得骗人的味道太重。

产品层次之说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前面的几个层次,对我们来说,也必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否则就是把大楼盖在沙子上。海尔称雄的基础是:国内厂商都一样,没有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有高低,但区别不大;这个时候拚的就是服务和概念了。毕竟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其他选择。但是这个局面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核心产品具有明显优势的厂商出现时,大家就会发现,海尔的服务不堪一击。


作者: byron125    时间: 2004-7-20 22:40

总之,海尔从小到大,张还是功不可没的,

海尔的好多文化,理念在中国还是引导潮流的,不论你是否承认,好多企业在批判海尔的同时,也在学习海尔


作者: byron125    时间: 2004-7-20 22:44

其实也包括你自己,都在学习着海尔,我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吃着别人的还说落着别人,当然,你可以提好的建议

极端,拒绝极端........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7-21 09:57

楼上兄弟,赞成你说的拒绝极端的话。一味的赞扬和袒护以及一味的贬低,都是一种极端的做法。

我们在论坛里发表了一些批评海尔的话,我们认为我们只是在述说一个事实和观点,不是贬低。另外,本人没有拿过海尔的一分钱,谈不上“吃着别人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是海尔的员工,你也不能说是“吃着别人的”,那是他劳动应得的!

据实说吧,目前为止,我在论坛里还没有发现恶意贬低海尔的发言,但是却发现了不少袒护海尔的话,对此我也很不赞同。因为有些家人袒护海尔时说的话甚至发展到了有些难听的程度。我理解他们的心情,是对国家和海尔这样的典型的爱护,是一种爱国、热爱民族的情感。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有很大的问题!我认为在发言前,应该自问一下:我对海尔了解多少?我的做法对海尔有用吗?对社会环境有利吗?因为我们现在千万不能搞盲目崇拜,千万不要光相信书籍和报纸宣传!建议:你要想了解海尔,你就亲自来和他打交道!然后再来评判论坛中的批评说的是不是事实,到底有没有夸大!

话说回来,即使是海尔的员工,就应该在事实面前故作不知吗?就应该遮掩事实吗?遮掩事实就是爱护吗?我认为,恰恰相反!中国的很多事情就是因为遮掩的时间太长、遮掩得太多,才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不让别人说出事实恰恰是最致命的打击! 正如母亲的溺爱会害了孩子一样!

再说到对海尔的态度问题,我们认为:要在批判中学习,也要在学习中批判。不能说批判了就不能再讲学习了,或者反过来只讲学习,不讲批判。对待问题,完全可以趟开来说,如果说得对,分析得彻底,对任何人包括海尔,我相信都是有好处的。一个只能赞扬,不能经受批评的企业,你认为他有前途吗?

对中国的企业,其实都要爱护,绝对不仅仅是海尔!如果今天我们爱护海尔,是因为我们觉得海尔成功不易,因此不知不觉就要更加爱护一点,可以说,这对海尔一点好处都没有!当海尔还是一个快倒闭的街道小厂时,有谁来爱护它?海尔绝对不是在爱护中成长起来的,而是在拼搏中做大做强的!当海尔最需要支持和帮助时,没有人在意它,当海尔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帮助和支持时,我们却给了它过多的爱护和支持---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特色!我们不仅要问,这种做法会带来什么?这种做法到底有没有帮助海尔?到底对海尔是有益还是有害?如果不考虑我们的种种做法的直接效果,而随意地挥洒我们的感情,最后得到的结果可能正是我们最不想见到的!

中国每年有多少有希望的小企业因为资金、环境等等问题而倒闭关门了却无人知晓,我们应该多考虑一下如何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和生存环境,使更多的今天的小企业成长为明日的海尔!华为!对于今日步履维艰的小企业,我们应该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因为它们需要!对已经成长为巨人和雄鹰的海尔、华为来说,我们就更多的保持关注和批评吧,因为长期的辉煌和成就感容易使它们从高天坠落,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监督和批评,而不是过多的爱护和赞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1 10:08:21编辑过]

作者: entou    时间: 2004-7-21 10:53

楼上的所言极有道理,但有一点你可能把对象搞错了,说海尔、提意见都可以,但应该是对海尔,而不是对我们这些对海尔一无所知的人提,因为这样根本不可能改变海尔的问题,只能加深我们这些对海尔一无所知的人对海尔的更加不了解。我再一次说明,我不是要偏袒谁,实在是这里不是说三道四之场所。

您以为呢?


作者: leeiiii    时间: 2004-7-21 11:10

罗马不是一日之功。许多事情要放在一个较大的时空去考查。这就是我党为什么总要几十年后才做一次若干问题的结论

毛主席说了:慢慢来,不要急,我死不了。确实他的功绩和他的思想是长存的。

我们的企业家在经营企业帝国时也是如此,周围的人都不要急,当然说说还是可以的,该议论就议论吧。


作者: 清风徐来    时间: 2004-7-21 18:46

我没有仔细研究过海尔,也许开口说的任何话都有失偏颇,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把长期的成功建立在一套健全的制度和自我纠错能力上,而不是靠某个老总的红旗不倒。

固化在中国人脑中几千年的对皇帝的膜拜造成了国人心底对英雄和皇帝的渴望,真是可悲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7-21 19:28

18楼的兄弟:你的爱国之心我非常敬佩!我们仅仅是观点不同而已。

我在山东工作多年,可以说深知山东企业,尤其是国企是如何炒作的。看看中国白酒的标王吧,光山东就占了几个?实际上山东不酿酒,光兑酒,单纯论酒,绝对不如四川和湖南、贵州,但论曾经的轰动和名牌效应以及现在的落魄,中国实在数不出多少来。这种现象决不是偶然发生的,是山东特殊的水土文化带来的。

像对海尔这样的企业,我们组织学习好多次了,大家都光说好的,不好的一律不许说,这也是中国特色啊。今年山东省四个省级管理创新奖中,一个给了海尔,一个给了我朋友所在的一个公司。但是大家都很明白这个奖是如何得来的:创新的水分太大了,可以说是用金钱铺出来的,总结一句话就是:只要关系深、铁杵磨成针。

对这种现象,是风气使然。不通过曝光和舆论监督绝对制止不了。我们说出我们知道的事实,通过舆论的力量引起他们的重视,我们认为更有帮助的效果。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对海尔而言,环境恶劣一些有好处,因为它当年的环境更恶劣。

监督要靠大家,来自外面的监督才是真正的监督,我想这才是媒体和网络存在和发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原因。

老百姓往往是难以知道事情的真相的,但是大家有权利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我们把我们知道的一些事情说出来,毕竟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18楼的兄弟曾经发了一个email给海尔,但是我们不知道是否起作用了。

当年济南某大学教授通过计算表明电信每年黑了国民数以亿计的钱,就曾数次与电信部门交涉,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了。最后如果不是媒体追击,舆论监督,恐怕时至今日,也不会有什么改观吧。所以我们现在不相信那些过于完美的报道,也不相信自己的毛病能自己动手术解决。

我们认为,海尔需要动手术了,不是小手术,而是大手术,而且我们认为:海尔自己很可能没有这个能力和勇气。

毛主席经常讲:我们要依靠人民群众,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如果我们知道了事实却不说出来,如何能让人民群众知道?又如何能让人民群众发挥监督作用?---顺便说一句,除了论坛,想在报纸上专门撰文批评海尔是非常难的!

我只是就事论事,不针对论坛里的家人和兄弟姐妹!大家都是拳拳之心,我这些天看大家的言论也已经很明白了。我的言辞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并指正!非常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1 19:34:57编辑过]

作者: entou    时间: 2004-7-22 08:43

接受楼上朋友的批评指正,但我想再做一点说明的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没有问题的企业,因为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制造、产生和孵化问题的组织机构,使一个企业向前发展乃至壮大是多么困难和不易的事,但要毁一个企业,我也引用毛老人家的一句话:发动群众斗群众,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想一想多少企业是倒在口诛笔伐与墙倒众人推中。

创造与维持一个品牌,需要的是美誉度与忠诚度,坏的名声不可能将一个品牌推出中国,走向世界。如果没有招回制度,恐怕我们不可能知道,那些所谓世界百强企业的成品中,会有对人身产生危害的隐患,就是有了这一制度,仍然有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置若罔闻,或搞歧视性对待,在这里我只说一件事,就是东芝笔记本,其在对欧美经济共同体的消费者的态度,可用媚来表述,但是对待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就只能用蛮横来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没有能和他竞争的品牌,也就是说对他不够成威胁,他根本不在乎你。如果我们国家有一些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品与品牌,在世界经济强林中有一席之地,你说他们会吗?他们敢吗?!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7-22 10:06

楼上兄弟说得很有道理,我赞同!我们的确需要大批民族精品!也确实要把握好群众运动的“度”---尽管现在发动群众运动越来越难了。

同时,我也有一个观点:美誉度与忠诚度是厂商自己创建和维护的,我们这些消费者和观众其实帮不了什么忙。正如日本产品在世界上攻城略地一样,原因不在于日本国民有多支持,而是他的东西就是好。这一点出国工作过的人都能感受到。

强大的企业也很可能一夜之间就垮了,但那都是因为它自身已经出了大问题,比如安然公司、安达信、世通公司等等,据我所知有一个例外,就是原来的AT&T,是被美国反垄断法强行分解的。真正健康强大的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狂涛骇浪中都能胜利,媒体的口诛笔伐又能奈它何?如果说确有这样的企业在媒体攻击下倒了,我至今还不知晓。巨人?三株?爱多?德隆?...据我所知,都是他们自己的毛病太大了。

关于民族工业,既然entou兄说到了,我也发表一下个人观点:我认为中国现在踏踏实实沉下来做事情的企业太少了;绝大多数都抱着侥幸心理,只想着如何赚钱,至于产品如何就无所谓了。万一不小心做大了,就开始攀比,要么当官,要么想方设法造势,为个人获得声誉与利益。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多的产品,都是将就能用,精品就太少了。

尤其是北方企业和国营企业,表里不如一的现象非常严重!但是这只能是哄哄自己人,市场认的还是真家伙。所以我现在看报纸宣传,经常不敢相信---既然说得这样好,在世界上都很有声誉了,为什么我在国外商场和宾馆里就没见过?外国人不识货?

所以,我认为,国内现在这种文化和环境给了企业家一种浮躁的心态,对这种现状,政府、民众都要负很大的责任!民众主要是被误导了,政府往往是为拿钱的人服务,造势者的目的也许不是为了欺骗,但事实上是欺骗了民众。

鉴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我们认为:多些监督和批评是好的,就像对待孩子,做父母的有时候不得不把心硬起来,但那是为了孩子将来好!

楼上兄弟,我其实没有针对你,从你的发言能够看出你是一个热血澎湃的人,我们观点不同才有可能产生讨论,有讨论才有进步,希望以后能多交流!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