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泛利大厦16层———派力营销管理咨询公司的办公室里,点燃香烟,屈云波开始谈起过去的科龙,谈起现在的派力。
“只要保持专业的知名度就行了,没有必要成为公众人物。”看来,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屈云波已经改变。
科龙历练
如果没有后来空降科龙的经历,也许屈云波和他一手创办的派力的发展轨迹会跟今天大不相同。
2000年以前,派力曾经为美的空调做过一个成功的咨询,使其获得巨大成功。这个项目的成功引起了美的的同城兄弟科龙的注意。
当时的科龙虽然外面风光无限,但是内部却问题重重,企业正在为转制所困。科龙找到了派力,让派力为它做了企业咨询。做完咨询以后,总裁王国端多次上门,力邀屈云波为科龙转制出一把力,担任科龙的营销副总裁。
屈云波后来撰文说,当时答应空降科龙,既是客观上帮科龙,也是主观上帮自己———毕竟这么多年,屈一直做军师,没有当过将军,企业营销实践的缺乏是一眼可见的。
再三斟酌之后,2000年3月,屈云波离开创办6年的派力,空降科龙,担任董事和营销副总裁。23个月之后,屈云波离开科龙,回归派力。
对于这一举动,当时媒体用的最多的是“黯然离开”、“兵败”之类的标题。公众的议论,屈云波现在早已泰然处之。他一直强调,他所看重的是少部分了解内情的人和业内人士的看法。让他欣慰的是,这些人基本对他持肯定的态度。
两年的历练让屈云波付出了许多。他说,在专业方面,在科龙的两年基本上一直在输出。不仅如此,身体上也是常常透支精力。当然,屈云波也得到了他想要的:营销实践。另一个他认为比较大的收获是,他觉得在科龙的两年使自己的执行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派力下滑
但是,让屈云波遗憾的是,在他任职科龙的这两年里,派力却徘徊不前。
经过几年的导入期,到2000年的时候,市场营销咨询的市场已经进入成长期。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从事咨询的公司在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和发展。
有统计还称,在最近两年里,中国的咨询业每年都以超过一倍的速度在成长。因为市场在不断成长,因此,虽然派力的收入与前几年相比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在相对意义上却是在下滑。
在2000年以前,派力的客户几乎都是行业内位居前五位的公司,派力在国内咨询业一直居于领导性品牌的地位。而且,在屈
云波离开派力之前,几乎没有一个客户是派力主动去找的,全是自己找上门来。
在屈云波离开派力之后,虽然以前的部分客户还是找派力,但是情况已经不像以前。屈云波坦认,在目前的阶段,国内的企业对于咨询公司,大部分认老板是谁,自己走后,别人对派力的信任度肯定会降低。
因为身体状况不好,屈云波原来的打算是离开科龙后,到国外去休息一段,同时进修进修英语。但是因为自己一手创办的派力这种时候急需进行“二次创业”,而屈又没找到合适的接班人选,最后只能暂时放弃出国,重新打理派力。
二次创业
回到公司之后,屈云波对派力进行了较大动作的整合。他对公司人马进行了扩充,从原来的20多人发展到40多人;组建了一个IT咨询公司,从惠普等公司挖来高管负责;开发标准化培训业务,将工业化生产引入培训业务;组建了营销经理猎头公司等。
屈云波希望,通过重新整合派力,使之重新回复到原来在国内咨询业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
让他欣慰的是,回到派力以后,派力又开始明显的上升。以前的老客户很快又开始找上门来,新客户也开拓得很快。现在派力的客户80%都是国内的行业中排前三位的公司。
目前的派力是合伙人制,有三四个合伙人,屈云波绝对控股。业务主要是四大块:营销、管理咨询;IT咨询;图书出版;培训产品。IT咨询是今年4月正式开始的,据说目前反响不错。企业的标准化培训也是刚开始不久,屈云波说,将来这部分的市场需求可能会很大。图书方面,除了从1995年开始的《派力营销思想库》已经出到了100多册之外,2000年的时候,派力又推出了其姊妹篇———《派力管理思想库》,到现在已经出了20多册。
派力有数名咨询顾问是美国、加拿大或欧洲大学的M BA或博士,屈云波说,就算是国内大学毕业的,也是经过派力仔细考察过的,一般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较好。目前,派力公司员工的平均学历是硕士。除专职人员之外,派力还有少部分聘请的外部顾问,平常并不具体负责项目,派力有相关的项目时才找他们帮忙。
未来派力
屈云波认为,以派力目前的规模,在国内应该算前列,国内咨询公司专职人员超过20人的并不多。当然,与国外大咨询公司相比,屈云波坦认,派力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麦肯锡一年的营业额就上百亿美金,而整个中国咨询业的规模也不一定有人家一个公司多。
屈认为,对中国来讲,虽然近两年的情况有了变化,但不可否认,与西方相比,咨询业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他甚至认为,直到今天,这个行当也不是很挣钱。他说,现在国内超过100万元的咨询定单并不多。
派力前不久为国内一家食品企业作过一个咨询,单子超过100万元。后来另一家生产同样食品的大公司找到派力,也希望派力为他们做咨询,也有100多万。考虑到同业竞争的问题,屈云波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要告诉他
们,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考虑。屈云波认为,目前国内咨询业还不太规范,他希望派力能够做得比较专业和规范。
对于派力的未来,屈云波说,近期的目标是让派力回归到原来行业内领导性的地位。对于更远的打算,屈云波曾对媒体透露,未来3年的目标是让派力成为中国市场营销专业服务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而在公司的网站上,派力如此定位自己的未来:5到10年,让派力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有一定规模的专业营销咨询公司,成为中国营销界的权威发言机构和名副其实的“培养中国职业营销经理的黄埔军校”。
当然,屈云波也并没有保证一直将派力攥在自己手里。他说,如果条件和时机合适,并不排除派力和别人合并或者被别人兼并的可能。
派力的未来究竟怎样,只能走着瞧了。
采访手记:商人和书生
屈云波很瘦。
即使整个身体裹在厚厚的羽绒服里,伸过来的青筋暴突的手还是让你马上感觉到这个男人很瘦。派力公司接待媒体的赵小姐开玩笑说,屈云波的身材是她们梦寐以求的。
屈说他身体不太好。他说,过去十几年的工作非常辛苦,尤其在科龙的两年,身体上的透支很厉害。屈觉得过去经常帮别人管理,也管理别人,自我管理却一直不好。不过,经过在科龙的一番折腾之后,屈云波说自己在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少学会了劳逸结合。我猜想,这可能也是他现在不常来上班的原因之一。
谈话的时候,坐在大会议桌对面的屈云波喜欢一边抽着烟,一边在桌子上来回地搓来搓去。不到两个小时,烟灰缸里已经有了好几个烟蒂,桌子上也布满了来来去去的痕迹。
派力的员工说,屈云波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如果某篇文章中有错别字,屈会自己改正过来,再让员工改正。因此,现在派力的内部刊物中,几乎没有一个错别字。
尽管离开科龙已经半年多了,尽管我们话题的中心并不是科龙,但是谈到科龙的时候,屈云波的话还是比较多。看得出来,科龙已经在屈云波的心里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究竟科龙的经历给屈云波带来了多少东西,恐怕他自己也没办法说清楚。
屈云波认为,从1994年派力创办至今,他从来没有把个人品牌凌驾于公司品牌之上。而国内不少咨询公司,给人的感觉是老板的名气比公司的名气大得多。屈因此觉得派力属于最有公司品牌意识的国内咨询公司之一。
屈说派力不是非常注重经济目标、注重利润的公司,与之相比,派力更注重专业进步。在做事的动机中,屈云波说,他的排位次序第一是兴趣,第二是成就感,第三才是经济利益。
他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远远大于西方。从骨子里说,他觉得自己也没有逃脱这种宿命。当然,屈补充,不是谁好谁不好的问题,这是熏陶的结果,没有办法的事情。
轻烟弥漫的会客室里,屈云波身上散发着商人和书生的混合气息
很好,支持!
派力做了很好的普及工作。到现在,已经力不从心了。该退场了。
重回领导地位?曾经有吗?很好笑啊。
争取生存,是第一位的。对外面说说,无所谓。真这么想,就危险了。
可怜的屈云波。
屈云波在科龙近2年,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倒是把各种经营模式都尝试了一遍,搅混了科龙水,造就了新一批贪婪的蛀虫。
唯一的改变是许多员工不再象窝在农村,接触到了外面的许多先进管理经验,洗了把脑。可是对于企业的业绩,没能有什么帮助。以验证了一句话:员工满意与组织绩效成反比[em06]。
与屈云波简单接触过,一个消瘦、不善言谈的人,看起来很普通。不过他的思维往往是非常全面的、系统的,这点他远远超出常人。
至于兵败科龙,并非他一人之错。
高手吗?
真是“蜀中无大将”啊
[em14][em14][em14][em14]应该算有些水平的。是前辈了。
但“重回领导地位”之说,广告味道太浓了。好象曾经是领导地位似的。
等个人的幻象破灭了,企业家识货了。这种名人公司注定要倒的。还是塌实做公司品牌的能做大。
可惜,中国大师太多了
学院派的失败之代表
会能企业赚钱,但花的更多
尊重是要滴,做FANS就不必了.
老屈的理论不可谓不丰富
但是终究是理纸
他带到科龙的那些所谓的先进方法
落后宝洁可乐三星 五十年
这样怎么能混饭吃
被扫地出门是很正常的
还有从海尔带来的那个整合传播总监
更是一塌糊涂除了会炒作骗点钱以外
没有什么本事
不过没有这些人就没有办法抬高咨询业的身价
[em01]
屈云波对于中国营销理论的启蒙化教育,还是作过贡献的。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
此人应该还算可以的,出书不少!!
建议屈先生再拜读一下毛泽东思想,这对派力以后也会好一些的,毕竟现在许多企业已经不能单一的从营销方面来解决问题了,而是要系统的做,企业的各个系统都要理顺,这个也就是做一个正儿八经的咨询企业了,从战略到战术,从组织制度到人力等等,
屈云波在科龙的经历给他带来的是损失,名誉上的。
一个咨询师最需要的是成功案例,失败就是在自我拆台。
结果虽如此,但非战之罪!而唯一的错误是选择了“去",明显可以知道他对原来的科龙内部太不了解了!
对所谓营销专家 讲课出文章是他们的专一 企业是由各个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 营销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假若认为营销能使企业一下能达到国际水准 真是天大的笑话 个人英勇主义正在慢慢消失 只有各方面知识团队才是真正企业依据所在 目前好多公司请咨询公司做企业的专职顾问如和君创业的营销专家程被长年聘为椰岛酒顾问 每月15万 但总是在一个层次上提不高 因为只有理论的营销没有实际和企业各层面人沟通经验 他没发现企业的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 营销只是一个方面 所以企业请顾问时要综合考虑
1,什么是营销?
2,什么是高手?
3,什么是营销高手?
派力可以做为中国营销的普及教材?我怀疑发言者是否看过派力系列丛书
学院派的典型代表?
那么我倒想请教何谓所谓的学院派?--出身高校的师资队伍?在营销理论上做出过突出贡献?还是学院派注定要同失败联系在一起?
我觉得有很多人更适合做学院派的典型代表:如卢泰宏老师,无论是从中国营销理论,还是从中国营销实践角度我都觉得要更值得尊敬。
营销大师?--泱泱大国有几人欤?
曲云波和史玉柱,谁的营销理论更多?谁的实践更成功?
王明为什么干不过毛泽东?毛泽东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或许,史玉柱没有营销专家咨询顾问们的招数多,他的成功在于研究透消费者(营销层面)和强有力的执行团队(管理层面),一招鲜吃遍天,把最简单的事做伟大,足矣!
营销本身就是管理,没有基于特殊历史和特殊对象之上的管理,再伟大正确的营销方法都是软弱无力。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