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连载《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 [打印本页]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1 09:37
标题: 连载《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
[attach]160628[/attach]


2000年前:临中国的异域新娘/1
1.1 揭开面纱,第一次见识她的魅力/1
1.1.1 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凌波微步的一公里?/1
1.1.2 Jimmy走进大学图书馆的那个下午/4
1.1.3 “夏娃的诱惑,中国亚当的一公升口水/5
1.2 2000年前:三大门户王朝的热闹剧场/7
1.2.1 中文信息匮乏年代,新媒体粉墨登场/7
1.2.2 “皇家歌剧院与它的看客们/8
1.3 潜伏在网络泡沫下,慢慢集聚着的用户力量/9
1.3.1 除了被动阅读,用户想要的更多/9
1.3.2 用户认知的苏醒,极客先行/10
1.3.3 泡沫退去后,裸泳的那些历史文物/11
1.3.4 一人赚来5000万,hao123满足用户的极简之道/12
2001年后:用户的新需求探索/15
2.1 互联网本质,才露尖尖角
2.1.1 满足互动、发出用户民意的BBS论坛
2.1.2 网吧里的互联网,在改变MartinPaul的生活
2.1.3 曾经的8848,远离真实的代价
2.1.4   从门户到搜索:谁为百度打工?
2.1.5 盛大传奇的网游启示录
2.1.6 腾讯:建造通天塔帝企鹅
2.1.7 互联网天生本质与产业大局的开始
2.1.8 时机论:早起的鸟儿也要选对用户季节
2.2 理想与现实,中国互联网的两个世界
2.2.1 网民结构创造的娱乐天堂
2.2.2 “三低用户养活的互联网
2.2.3 精英和草根的不同世界
2.2.4 离用户太远的华尔街不懂中国互联网
2.2.5 除游戏与SP外,孕育中的新增市场
2000—2005年:回旋上升的用户
求索和2.0泡沫/49
3.1 网民、网友、网商三部曲
3.1.1 基础网络服务:中国商人们的网络扫盲
3.1.2 人傻钱多的题外话
3.1.3 刘总的新生意:从没想过可以这样做
3.1.4 企业用户意识的阿里巴巴开门
3.2 草根狂欢的Web 2.0
3.2.1 Edison一夜成名
3.2.2 博客网、豆瓣网、土豆网、校内网,群星闪烁的2005
3.2.3 用户需求的嬗变加法,从Web 1.0Web 2.0
3.2.4 商业模式困扰,用户贡献内容的同时为何付费
3.3 用户发展和产业变革
3.3.1 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之间的鸿沟
3.3.2 免费原罪论,金字塔底层是什么
3.3.3 西湖论剑的座上宾到现实的中国互联网
用户拓展和细分需求带来精彩纷呈/76
4.1 中国用户不改的娱乐为王本性/76
4.1.1 “在互联网的Ethan/76
4.1.2 影音盛宴:暴风影音、PPLive、优酷网/78
4.1.3 游戏:九城、网易,与巨人踏上的征途”/82
4.1.4 网络文学: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85
4.1.5  “数字化的中国网民娱乐需求本性/87
4.2 用户购物方式的互联网式迁移/89
4.2.1 超越eBay的淘宝,支付宝信任法门/89
4.2.2 别以为1.5亿美元就能收购当当网/94
4.2.3 互联网成为了用户解决需求的工具”/98
4.3 用户需求细分促成互联网的垂直细分之路/100
4.3.1 携程、前程无忧、金融界、汽车之家、搜房网的行业精彩/100
4.3.2 贴近用户生活的大众点评和58同城/103
4.3.3 个人站长:在用户中的那帮牛人/107
4.3.4 康盛创想:草根细分需求汇聚的蚂蚁雄兵/110
4.3.5 用户要的那一寸宽和一公里深”/112
4.3.6 洞悉需求的贴身卫士:360/115
2008年后,用户的成熟蝶变移动互联网/118
5.1 社会关系网络的凤凰涅槃/118
5.1.1 用户关系需求推动的SNSHarry的新朋旧友/118
5.1.2 开心网与51.com的用户之”/123
5.1.3 起源短信的Twitter,用户需求的微博核聚变/126
5.1.4 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站在街旁Leon/130
5.2 电子商务的新瓶旧酒/133
5.2.1 从凡客诚品到京东商城,前行的网购需求/133
5.2.2 集体的议价力量:千大战硝烟弥漫/137
5.2.3 除了买单,用户还要买到什么/139
5.3 移动互联网变革/141
5.3.1 手机上网的史前文明SPWAP/141
5.3.2 手机浏览器UC能载舟/144
5.3.3 平台之争的目标是圈住用户:乐Phone挑战iPhone/148
5.3.4 斯凯IPO,手机上网人群的过去和现在/151
5.3.5 除了电话、短信,Vivi还用手机做什么?/154
由用户需求驱动的互联网变革/157
6.1 互联网的马斯洛需求层次/157
6.1.1 谁眼中的互联网,他们?/157
6.1.2 用户认知和需求的马斯洛演变/160
6.1.3 UserInternet的关系,深入需求心理/162
6.2 人人都是用户,法则分析/165
6.2.1 数据价值:触摸用户的真实/165
6.2.2 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168
6.2.3 用户需求中的微创新机会/170
6.2.4 做最好的互联网从业者/172
6.3 技术或需求驱动,互联网也玩辩证法/178
6.4 开放或封闭,面向用户需求的竞争/180
6.5 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意识,价值和权利/183
6.5.1 QQ号也算是遗产?/183
6.5.2 到底谁是谁的衣食父母,3Q大战/185
6.5.3 信仰互联网,做最好的互联网使用者/187
6.6 后记:拥抱未来,与未来的用户需求之变/189
互联网用户需求之众家言/192
7.1 iWo》(数码时代)杂志执行出版人
张健: 移动娱乐改变TA/192
7.2 《现代计算机》执行副总编
陈佼:把握住用户核心需求乃互联网

制胜之道/194
7.3 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UCDChina发起人
白鸦:在杂音中成长的

产品人/195
7.4 网易产品策划、独立Blogger 劣松:分析用户需求,在场景中寻找
    “痛点”/197
7.5 未来趋势观察家、支付宝首席商业智能官
车品觉:为何别人的产品

比我牛?/200
7.6 腾讯3G产品中心产品经理
牛津:回到用户的需求源点上感受产品的

脉搏/202
7.7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
庄帅:顺应需求还是创造需求/203
7.8 推立方共同创始人/CEO 张路:短信到Kik的需求变革,小东西创造

大机会/205
7.9 地方站长站发起人
赵红良:草根眼中的互联网和用户需求/209
7.10 斯凯网络
产品经理
吴金琴:面向合作
伙伴的手机用户需求挖掘/210
7.10.1 准备工作/210
7.10.2 着手需求挖掘/211
7.10.3 需求转化为产品/211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1 09:38










也许曾经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现在,将由我们改变互联网。
互联网在中国的短短十多年里,经历了从门户网站、搜索、即时通信、游戏娱乐、垂直细分……到电子商务、Web 2.0,再到社会化网络、移动互联网的一系列进化和变革。新一轮的互联网浪潮将由谁来推动?又会在何时何处爆发?你在如何影响和推动着这场跨时代的浪潮?这场跨时代的浪潮又将如何影响和改变你?
本书是一本从网民用户的角度,以用户需求为主线,回顾和展望中国互联网的行业著作,也是一本与中国五亿网民息息相关的读物。
本书特别之处在于用分章节的形式来讲述了中国互联网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的真实用户需求、企业发展、产业历程。在对应领域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以独到的理论来分析中国互联网每一次变革与用户需求演进之间的潜在关系。读者可以从本书的阐述中体会到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方式互为影响和互动进化所产生的颠覆性的革命浪潮和机遇,可以分享到中国互联网由你(用户需求)而推动的进化过程,进而从互联网发展与用户需求演变的规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这种规律来追求积极和未来成功之道。
本书适合互联网从业者和所有网民阅读。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1 09:38

1995年中国电信开通两个接入Internet节点,网景Netscape上市,打开了人们关于互联网公司的种种商业想象,从而也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十多年来,日益丰富和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让中国用户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崛起、腾讯QQ的流行、SP们发家、百度让搜索无处不在、盛大掘金网络游戏、阿里巴巴水煮电子商务、博客中国带头的Web 2.0、垂直细分各领域巨头的确立(携程、前程无忧、金融界、搜房网、网盛、58同城)、视频分享狂潮(优酷、土豆、酷6PPLive)、SNS爆发(开心网、人人网、51、新浪微博),再到如今移动互联网(3G门户、UC、乐PhoneApp Store……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出现了几家市值几百亿、在全球都能排得上名次的企业。5年前、10年前,一家能够做到10亿美金市值的互联网公司,大家都已经觉得非常了不起了,而今天只要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好像都能达到10亿美金,整个互联网空间被增大了。这应该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更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人口增长和用户人口红利带来的整体价值体现。
互联网行业从进入中国,开始商业化进程以来,其各种服务都是应用户需求而产生的,不满足或者不能持续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或企业,将非常难生存下来。每两三年或者每三五年,不同时间和阶段都会造就出不同领域的成功者,也都会带来网民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一切都是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在推动——用户需求,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都是因顺势而为赢得用户需求而获胜的,先用户而后盈利几乎成为了互联网模式发展的规律。回过头来仔细地分析互联网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每一个阶段的代表性模式都表现出紧贴用户需求的明显特征,如笔者几年前所提到的:URL并不只是网页地址(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而是我们每个人、每个用户在互联网上要去的最终地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这个地址理解为User Requirement Last,这也正是与中国4亿多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
在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手机通话和连接互联网的今天,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用手机吗?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网吗?电话、手机、互联网……无一不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一切看似顺理成章且必然,但若将它们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量,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伟大的驱动力量。借助十多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脉络,来梳理中国网民用户需求演进和互联网产业变革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我们会看得更加清晰:互联网进化浪潮在席卷和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和生活。反过来看,从1997年底的62万网民增长到20113月底的4.77亿网民,每一位网民的工作、生活、娱乐、学习方式都在以更加巨大的力量推动和变革着中国互联网。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1 09:39
适合的读者群
1.互联网的从业者、研究者
财富传奇人物、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2010年曾经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中提到:互联网很多开创新应用的人物都没有正经学历。这些人大多数本身就是疯狂用户,对用户需求的认识更到位,能够从看似简单、容易被忽略的需求入手,找出更简捷、清晰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与学历基本无关,靠常年泡在应用里积攒悟性和敏锐。认识到这些,并且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每一位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无论你是投资人、创业者、职业人士(产品经理、UI设计师、网络主编、研发主管、测试工程师、客服经理、市场公关等),还是刚刚入门的新生,当你自己真的可以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思考和观察,真的可以去倾听来源于用户的真实声音时,你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可以去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在路边用手机上网的摆地摊者,在网吧里边吃盒饭边玩游戏的大学生,在劲舞团里疯狂的90后,在地铁上阅读和回复邮件的白领们,你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吗?你知道他们喜欢上什么网站,看什么新闻吗?如果你只是了解自己所工作和生活的圈子,把自己当成典型用户,认为全中国的大部分网民都跟自己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本书将为你打开思路,用整个互联网产业全局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帮助你依靠对此的研究和总结来提升自我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让个人职业生涯得到更长足的发展,让产品和企业走向基业长青。
2.互联网的爱好者、关注者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迄今正在进行着的最重要的创新。资本追逐超额利润的本性使之对互联网趋之若鹜,虽然正在创新着的互联网并不能保证什么时候给予资本超额的回报,但传统行业的平均利润永远无法满足资本的贪婪欲望,也依然驱使着资本无数次青睐互联网。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在中国只要是与每个人都有关系的商业,必有前途。
1997年的中国只有60多万网民,而截至2010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至34.3%。自从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后,到今天中国网民数量继续领跑全球互联网市场。根据互联网实验室的研究,2015年之前中国网民数量将超越8亿大关。
本书通过十多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脉络来梳理中国网民用户需求演进和互联网产业变革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历史对于我们的意义不只是一些传说和故事的堆叠,更应该是一面镜子,一面能够回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镜子。在世界和中国这样一个互联网大同的趋势下,本书立意于整个产业历程,为你讲述和揭晓网民需求与互联网产业之间互为影响和变革的案例和道理,让你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看待互联网、看待未来。



3.你用过互联网吗
没有人能够再忽视互联网产业对整个经济、对每个人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作为使用过和使用着互联网的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就是一位互联网用户?有没有明白自己就是曾经被中国互联网影响和改变,而现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互联网的一份细胞力量?本书在趣味横生地讲述与你息息相关的中国互联网简史的同时,还不断地在揭示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你,作为千千万万的互联网细胞力量,这十几年来,是如何曾经被中国互联网影响和改变,又是如何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互联网的。
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你游戏娱乐、休闲购物的新领土,但互联网更加应该成为你个人学习、求职晋升、拓展人脉、辅助事业的未来利器。在大多数人只是沉溺于互联网虚拟世界打发时间的同时,另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正在借助互联网学习专业知识和经验、求职或提升工作效率、拓展和维持人脉关系、营销个人品牌,甚至于开始了自己的生意。通过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与互联网之间的辩证关系,让我们懂得如何运用互联网去做对自己更有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的事情。
第三方面,了解到这些,对于每一位在中国使用和享受互联网服务的用户来说,将引导你的用户自主意识觉醒。例如,在2010年发生过的一场QQ360大战,让我们每一位中国的互联网用户都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权利,也更加明白了我们可以去要求、争取更加合理的作为用户的价值和权利。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产业体中密不可分的部分,并且渗透到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成为了中国制造年轻阳光富豪和知本家英雄数量最多、密度最高的行业,与中国正在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对于中国的大众而言,互联网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给生活、工作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通向未来世界的窗口,而正在使用互联网的你、我、他也正是影响和改变这个窗口未来的细胞力量。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1 09:44
做最好的互联网从业者
      李开复先生(前Google中国区总裁、现创新工场任董事长)曾经在2005年写过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笔者在这里想借此标题来谈有关“互联网从业者做最好的自己”的话题。做互联网就是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情。笔者相信无论是投资人、创业者、职业人士(产品经理、UI设计师、网络编辑、研发主管、测试工程师、客服经理、市场销售等),还是刚刚入门的“新生”,当自己真的可以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思考和观察,真的可以去倾听来源于用户的真实声音,必定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可以去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依靠对用户需求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提升自我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让个人职业生涯得到更长足的发展,让企业走向基业长青。
      对于投资人和创业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导致失败的本质错误只有一个:没人需要你做的东西。如果你做的东西是有用户需要的,那么你至少能够先生存下去,其他问题都可以再逐一解决,但是如果不符合用户需求,那多半就死定了。用户总是会比产品提供者本身更加了解市场的需求,任何创业者的第一课都应该是需求分析,从满足用户的一个需求点开始。
      口渴了,饮料是一个产品,杯子也是一个产品;困了,床是一个产品,被褥也是一个产品。产品围绕着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要理清产品的分析和决策思路,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产品,产品应该是需求导向的,其核心就是通过满足用户需求而创造市场价值。其实,经常看用户的行为数据是一种享受,往往会发现其实用户不一定按照你设计的功能流程来使用产品,而是会非常“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诠释对于产品的理解。如果不根据用户行为来持续调整和改进产品就很容易走偏。
      百度产品体系中的一个重大创新就是搜索社区,百度的贴吧、知道、百科、空间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搜索社区体系。回顾当年“百度贴吧”上线时首页的那句话:互联网上的信息,和人脑中的信息相比,只是沧海一粟。类似贴吧这样的搜索社区模式,将人们的隐性知识转化成为了显性知识,并借以提升了搜索引擎的核心价值。又如百度的图片搜索,很多业内人士都觉得以图搜图、颜色筛选、人脸识别这些识别技术看起来很新颖,认为只有提供了这样的功能才是创新。而在百度产品部的图片搜索组,早期几乎每一位新同事都对这些技术非常好奇,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用户行为分析和思考后,才发现和理解,使用筛选功能并不一定是有效解决用户需求问题的最好方法,应用各种用户需求识别技术、图片识别技术优化搜索结果排序,将用户更需要的图片直接排列在用户的眼前才是用户更加需求和更受用户喜爱的。
      产品经理或产品设计师的责任就是保证产品的成功,从产品的决策到产品是否能如期地完成开发上线,当然最核心的是前期需求,解答产品“为什么做”和“做成什么样子”的问题。比如,百度产品部门的团队成员,都对互联网应用充满了热情和兴趣,网页搜索的产品人员本身就是搜索引擎的爱好者和使用者,百度贴吧的产品人员在学生时代不是骨灰级论坛潜水者就是知名论坛的风云人物,他们成为了相关产品领域最熟练的一线用户,自己就是产品的忠实用户;只有带着真实的使用目的,才能和用户站在一起,而不是带着主观审视的角度,后者往往当局者迷,不能洞悉真正的需求。比如,百度产品部门的招聘不要求任何专业背景和技术背景,只要你能精确地把握和尊重普通用户的体验,你不能因为懂得各种搜索技巧,就期望普通网民像你一样;在设计常用功能时,“如果用户不明白,可以去看帮助文档”、“这个问题用快捷键去解决”等,这样的思考是被拒绝的。当然,搜索引擎作为信息获取的入口点,汇集了千千万万网民的信息需求和使用习惯,海量用户实际的行动实实在在地告诉了产品人员他们需要什么,这比用户说出来的需求更多、更真实;当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群体达到一定规模,他们的行为数据才具备更多的统计分析意义,百度的产品人员更能通过直接数据来分析用户的行为,从他们比较集中的搜索请求中发现产品问题和产品诉求。比如,百度的产品人员通过用户行为的数据分析,发现网页搜索的用户行为与图片搜索的用户行为不一样:网页搜索的用户大多有特定目标,百度帮助这些用户快速地找到他想要的那条搜索结果以完成这次搜索,如某某版本软件下载;而使用图片搜索很大比例的用户并无特定目标,他想欣赏一组图片搜索结果,如某个旅游城市;这时对每个图片搜索结果都要一一单击,打开新窗口不适应用户的连续浏览体验,于是百度在搜索结果打开的模式上做了改进。
      对于网络编辑来说,做内容特别是做资讯、频道,有一个很大的属性就是服务性,什么样的互联网内容较易受到用户青睐?首先要站在用户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条新闻就会有人看,这个专题就会好。
      用户是最懒的,同时也是最聪明、最挑剔的,一张图片放在网站首页的最下面,有人可能觉得用户很懒,他未必会拖动到最下面并单击,但他也是很聪明的。比如放一张美女图片或者其他让人有单击欲望的图片,不要以为放在下面他就看不到,他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会去单击。同时他也是挑剔的,如果文章标题起的差一点他可能都不会去看。关键是网络编辑怎么去体会用户需求及提供需求的满足。不同的新闻面向不同的用户,如教育频道,用户有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老师,还有可能是广告客户(学校),频道所面对的人群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家长、学生、学校,不同的访问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学生家长需要的信息是怎样选择学校、选择模式、学到知识;学校的需求是为了招生、宣传,如何在新闻专题中通过满足学生家长的信息需求,而影响这个群体,进而影响其背后的广告客户群体(学校),这是值得网络编辑思考的问题。
      搜狐网的教育频道主编冯志军曾谈到:网络编辑必须和用户站在同一个位置,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冯志军刚到搜狐教育时,团队只有三、四人,和新浪的差距很大,当时访问量200多万已经算很高了,而现在每天几千万,已经不是一个级别。冯志军是怎么和团队一起一步步赶超竞争对手的呢?首先是与用户换位思考,他举了一个高考的例子,高考属于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内容。早期搜狐教育做了很多“头脑风暴”,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站在考生和家长等教育频道访问用户的立场把需求细化,报名、查资料、寻找很好的老师来讲解。比如当时有团队成员提出说能不能做一个高考估分的系统,让学生在网上实现这个过程,只要在网上重新做一遍题目就能得到自己的分数,后来搜狐教育就发布了一个这样的估分系统。通过发觉了一点实实在在的用户需求,并帮助网友解决这个需求问题,虽然只是一个小产品,但却给网站带来很大的流量提升;后续搜狐教育推出了志愿填报指导系统,网友提出了自己的预估分,然后缩小高校选择范围,方便填报志愿,不断挖掘用户的细节需求并且通过服务来满足需求。透过用户的眼光看需求,根据需求的细分整合内容,运用内容的创新吸引用户,正是网络编辑的提升之道。
      对于设计师来说,其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拿到一份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尽管很多人认为产品的需求是PD、运营和用研负责的,产品的架构是架构师搞定的,至于设计师只要把交互和视觉做好就可以了,但其实“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对于设计师的职业提升一样是大有裨益的。简捷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用户需求透彻理解,引导用户完成必要操作的基础之上,才能达到的一种去粗取精的减法智慧。
      设计师除了具备UEUI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之外,还需要增加对于网站所服务用户群的用户行为、规则、特点的深度了解。豆瓣网的设计师是豆瓣的忠实用户,Google的设计师是Google的热情粉丝,他们自然会关注和参与到整个用户的行为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加容易地摸清产品底线和抓住基础需求,也可以运用交互和视觉设计更好地表达产品对于用户的意图。如果只是具备UEUI技能和知识,却对网站产品和用户需求一无所知,那就只能抱着PRD依葫芦画瓢,也就只会专注于交互方式和控件运用等小细节。不是说细节不重要,如果产品中的用户需求流程设定有问题,细节处理得再精妙也只是舍本求末,因为那不是用户需要的。如果设计师在固定的职位分工之外,能够“主动出击”,联系产品涉及的其他职位,索取已有数据和资料,并以用户的角度持续地关注和参与到产品流程中来,他一定会为自己、产品、公司赢得更多的机会和胜算。
      对于Seor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指搜索引擎优化,Seor则指从事搜索引擎优化工作的人)来说,工作一方面是将网站放上主流搜索引擎热门关键字的最高位置,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让网站的内容、流程等符合用户的需求。如果网民用户仅仅花了5秒浏览你可怕的网站,并马上按下浏览器上的关闭按钮,我想无论你的网站在搜索引擎上有着多么高的权重,无论这些权重能够给你的网站带来多少流量,你的网站对于用户而言依然是废物一堆。如国内的SEO专家Zac所言,真正的搜索引擎优化决不是仅仅研究如何利用搜索引擎的弱点来提高排名,而是站在网络营销的整体高度,把网站改进到“值得”排在搜索引擎的前列,并且“值得”用户购买你的产品或使用你的服务。
    [attach]160629[/attach]
       如上图,将国外的WooThemes网站作为一个案例。2007年,Adii Pienaar和他的两个合作创立者白手起家建立了WooThemes。他们密切关注他们的产品、顾客和市场营销,而并没有过多的关注SEO,在两年时间里,WooThemes年收入超过200万美元,这足以证明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十分明智的。Adii分享他的成功经验时,这样说:我们网站内容占80%SEO相关技巧占20%,我们总是密切关注如何建设WooThemes,使之拥有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市场,而不是把重点放在SEO上。搜索引擎被设计用来让网民用户搜索到最好最恰当的网站,注意是最好最恰当的网站,而不是那些“最优化的网站”。对于Seor来说,花时间做正确的事,并帮助网站在其成长过程中密切关注自己的用户需求,从长远效果来看,搜索引擎给你的权重必定会不断提高。
对于写代码的研发工程师或者程序员来说,多听听用户的抱怨,多拉拢几个标杆用户,多和用户沟通互动,往往是提高自己的最快途径。例如,面向过程的编程(OPP)就是将用户需求进行“功能分解”,把用户需求先分解成模块,再把模块分解成大的功能,然后把大的功能分解成小的功能,以此类推。笔者非常认同这样一句话:程序员写出来的不是算法加语法,而是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如果在面对需求时,不考虑用户,而只考虑用哪些程序技术来展示自己的算法语法技巧,那就和“编程机器”无异了。雷军曾在2008年写过一篇《致刚入门的程序员5点建议》,其中的第5点谈到:“不要局限在技术本身,多花点精力关注用户”。做到雷军文章所提及的前面4点,已经是千金难求的高手,但一个真正的高手还需要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如何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现在的软件研发特别是互联网产品研发越来越强调团队协作,不少团队都配置了专门的需求分析师、用户界面及用户体验的设计师。很多程序员以为只要把技术搞好,就不用管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实际上,需求方案及界面方案不可能写得非常细,具体的实施和功能实现还是由程序员自己来进行的,而这时,好坏的差距很快就体现出来了。写程序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不是简单完成需求规划方案中的功能。如果程序员不仅仅局限在技术本事,还多花点精力考虑和用户相关的问题,能够认真揣摩用户心理并且明白用户的真实需求,做出好用易用的产品,则可以提高研发的速度,就让自己具备了更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开发工作的根本是尽量实现用户的需求,那么测试工作的根本就是检验产品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掌握和熟悉黑盒、白盒等各种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的基础上,要明白测试工作是一致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重要工作。只有深入掌握了产品相关的用户需求,才可以设计出贴近用户需求的测试用例,才能够判断出用户需求是否在产品中得到了足够的实现和满足,从而更有效率地将测试结果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缺陷的确认和修复。
客户服务、市场销售就更加是直面用户的工作。优秀的客户服务人员、市场或销售人员,能够迅速地理解用户的问题所在,能够灵敏地捕捉到用户的根本需求。抓住这点根本需求,有利于跟用户解释清楚其他需求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将用户引到自己的产品亮点上来,或者进而为改进自己的产品收集到一线的反馈。
前微软互联网全球高管、约克大学首席教授、PPLive CEO陶闯在201128日与Eric Feng(前Hulu CTO)讨论互联网公司要招什么样的人员,Eric Feng说,“互联网公司要招的人应该是那些能关心产品的每一个Pixel(像素)、每一个视频流、每一个用户评论和任何一个细节,立足于最高的质量要求的人”。对于互联网行业中的各种不同职责和岗位,很难评价某一个职责或者岗位就是最懂用户需求的,因为职位并不是对用户需求理解的一个必然关系推导,想真正了解用户需求,不在于职位,而在于每一个互联网从业者自己的信息收集、认真思考、主动咨询和总结归纳。正如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敢于对外宣称:我们公司只需要某一个职位的人理解了用户需求就可以做好产品。每一位互联网从业者都身处在这个以用户需求为DNA的行业中,这就决定了大家都需要以用户需求为自己的职场DNA,除了完成那些公司内部对应职位设定的工作要求和KPI指标之外,还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思考和观察,去了解除互联网业内人士之外的“他们的互联网”,朝着“做最好的互联网从业者”目标不断提升和进步。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1 09:45
UserInternet的关系,深入需求心理
     在互联网用户的认知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出“用户(User)”与“互联网(Internet)”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在这里我们可以再从十多年来这种关系的微妙变化角度来诠释“网民、网友、网商”。
     从异域嫁临中国的互联网,在最早期的中国互联网用户面前,如同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皇家剧院”,除新奇而充满吸引力之外,只“允许”让互联网用户作为“看客”被动接受。在初期阶段,互联网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用户是在其之下的“民”,这是相互关系的网民阶段。
     随后,在用户接触、观察和学习的过程中,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开始进行着一系列从陌生到相识到相知的演进,互联网在用户面前逐渐不再遥不可及和高高在上,越来越多的用户日益频繁地与互联网发生沟通和交流,互联网也日益进入大众用户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用户与互联网变成了“友人”。用户比以前更加了解互联网,而互联网也比以前更加“了解”来自于用户的需求,这是相互关系的网友阶段。
     随着用户从最初的好奇、接触到频繁使用和熟练掌握,互联网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了网民用户的工具,Google、百度成为了用户搜索和获取信息的工具,QQMSN成为了用户沟通交流的工具,盛大、九城、巨人、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暴风影音、PPlive、优酷网成为了用户数字化娱乐的工具,淘宝、支付宝、当当网成为了用户开店购物的工具。在这个时候,用户已经处于互联网之上,大众用户开始有意识、主动地运用互联网这一工具,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带来积极、正面的帮助。如果不局限于“商”字的电子商务范畴,这就是相互关系的网商阶段。
     除马斯洛需求层次、UserInternet关系之外,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学习和研究互联网用户需求的演进过程。互联网用户可能同时是超市里买水果的人,是电视机前看新《水浒传》的人,我们甚至可以跳出互联网行业本身,从更大的范围来获得理解和支撑。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对Facebook研究颇深,并正将其理念运用在家电产品上。他最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Facebook会超越谷歌,原因是他们超越和引导需求,而谷歌是满足需求;海尔过去是以自己为中心,生产出产品,用户再来决定是否满足需求;现在的转变是,从顾客意愿出发,从消费者需求倒逼产品开发。再举一个王瀚骏先生(中国量化管理专家和消费者研究专家)曾经谈到过的传统行业中的案例。在某家知名饮料企业的年度营销大会上发生过一件事情,该公司市场总监杨先生在谈及上年市场部新产品上市推广工作时抱怨道:“如今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难以把握,市场调研数据的真实性也越来越难以让人信服,公司上一年在进行消费者需求研究时曾经从数据中挖掘出来一条当时认为很重要的消费者需求。公司据此投入巨大的资源,开发出与之匹配的产品,然而产品上市后反应却十分平淡。”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当时被该公司市场部认为很重要的消费者需求呢?杨总监拿出这份需求研究报告,报告上关于这条信息的描述是这样的:“我家人口少,桶装水一桶常常要喝一个多月才能喝光,我希望今后的水桶采用纳米材料,防止细菌的滋生。”当时该公司市场部人员感觉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信息,因此就继续针对这一需求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定量调研,得到的反馈是:在上海有67% 的被访者认为纳米桶可以防止细菌滋生。因此公司才花了大把的力气去研发纳米桶装水,然而产品上市后的反应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杨总及他的同事们本着一种从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这样一种良好的愿望出发,按理说开发出的新产品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可怎么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呢?难道真的如杨总所说消费者的需求难以挖掘?难道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定理有误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该企业并没有真正地从用户心理去正确理解用户的需求,其“纳米桶”也并非是满足用户真实心理需求、带来用户价值、符合消费者购买需要的产品。“需求”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用户的一种期望”,而这种期望一定是源于用户的某种痛处或者不满足。案例中消费者所讲到的“希望水桶是纳米材质的”真的是用户的一种期望吗?不是,那其实只是消费者基于“饮用水长期存放也能够不生细菌”这种期望上,说出的一种他自认为合理的产品解决方案。这位消费者真正的痛处是:家里人口少,水喝不完,担心滋生细菌;他的期望或者需求是:饮用水长期能够存放也不滋生细菌。杨总的企业没有真正读懂用户的期望和需求,没有真正找到针对用户期望和需求的合适产品解决方案,反而将消费者自身提出的一套产品解决方案形而上的误当做是用户的消费需求。因此当该企业直接按照消费者所描述的方案研发,并且上市了纳米材料的桶装水时,就会发现由于成本的提升,消费者并不真正接受这种高价的产品。
     大家都知道一个经济学“名言”:会说供给和需求的鹦鹉都是经济学家。这是讽刺那些言必“需求”和“供给”,但是对其含义并不理解的书生经济学人的。需求是决定一切行为的根本,“用户怎么说”和“用户怎么做”自然是用户表达需求的一种外显方式,但是对于用户的服务商来说,更有价值的是从“用户怎么说” 和“用户怎么做”背后分析出其原因,挖掘出用户真实的心理需求。在互联网行业之外,放眼历史更为悠久的各派学术研究,比如,“广告”从几十年前就开始专门研究用户(受众),《广告管理》此书的作者开篇即告诉读者,如果要做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必须要懂得一点心理学,因为人性从凯撒大帝以来并没有太大改变,而这些规则都是有章可循的,就像《西方经济学的终结》第4节所谈到的“需求是一切的中心”。比如,大众心理学的奠基之作、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最新译本又名心理操控术),分别阐述“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及“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通篇都是勒庞对群体的观察、思考与总结,语言相当精练,字字都能成为经典,或者《心理学与生活》这些经典心理学的教材也都可以帮助你了解心理学,并且不至于陷入弗洛伊德、斯金纳、詹姆斯、荣格等单一学派中去,从一种全局观去理解用户的心理。又如,写《不要让我思考》(Dont Make Me Think)的斯蒂文·克鲁格在讲到导航时就引用了一段福尔摩斯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在一所漂亮的房子里,身边有一位漂亮的妻子,然后你会问自己,呃……我是怎么来的?”再如,在理解《长尾理论》富饶经济学之前,似乎可以先了解经济的稀缺性和摩尔法则等。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1 09:48
平台之争的目标是圈住用户:乐Phone挑战iPhone
      随着科技的高速、持续发展,也推动着通信行业迅速进步,手机已经从以前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生活的必需品,手机平台也历经了从黑白到彩屏、从非智能到智能化的转变。2002年是智能手机发展的关键一年,众多智能手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了智能手机广泛的操作领域和强大的应用功能,手机厂商也看到了智能手机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都为智能手机在后来的全面兴盛奠定了基础。2002年之后,智能手机的推出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操作系统的能力、CPU的速度、内存的容量这些参数的纪录都在不停地被刷新,智能手机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智能手机稳稳地占据了高端手机市场。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报告数据显示,全球2004年第一季度移动电话出货量在智能手机的带动下,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29.3%,达到1.527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比上年同期激增85.8%。同时来自国内的报告显示,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售总量达到65.5万部,销售总额达到19.4亿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销量上升195.05%;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为2.696亿部,比2009年的1.735亿部出现大幅增长;2011年,全球手机销量可能达到5亿部。如今,智能手机已经稳稳地跻身于手机主流市场,并可能超越电脑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上网方式。
智能手机需求的不断增长及数据使用的急剧飙升,正在推动电信设备出现结构性改革,并可能会对设备、网络定位及市场份额产生显著的影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财经界俗称大摩,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国际性金融服务公司)2009年12月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报告》,认为移动互联网周期是50年来的第5个新技术周期,5项基于IP的产品和服务(3G技术、社交网络、视频、IP电话及移动设备)正在增长和融合,将支撑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增长,移动互联网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桌面互联网,未来5年手机上网用户会超过电脑上网用户。移动互联网周期正刚刚开始,这是过去半个世纪的第5个新技术周期,一个技术周期通常会持续10年。
       过去50年的5次新技术周期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的第一代主机计算、20世纪70年代的微型计算、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计算、20世纪90年代的桌面网络计算及这10年的移动互联网计算。新计算周期的特征包括提升处理能力,降低使用摩擦,用户界面改进,更小的外型尺寸,更低的价格,扩展服务。历史证明,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将改变行业发展,从而产生赢家和输家。移动互联网相对此前的计算机行业周期能够创造和毁灭更多的财富。这主要基于10倍的用户乘积效应,即从一个周期到下一个周期,用户数/设备数量将增加10倍。考虑到变革的速度,在5年时间内,将有更多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而不是桌面电脑连接互联网。苹果的iPhone和App Store无疑当属全球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最耀眼的明星。
       iPhone由苹果公司(Apple, Inc.)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在2007年1月9日举行的Macworld中宣布推出,2007年6月29日在美国上市,将创新的移动电话、可触摸宽屏iPod,以及具有桌面级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搜索和地图功能的突破性因特网通信设备这3种产品完美地融为一体。iPhone引入了基于大型多触点显示屏和领先性新软件的全新用户界面,让用户用手指即可控制iPhone。苹果还为iPhone的用户构建了一个系统App Store,App Store即Application Store,通常理解为应用商店,用户可以购买或免费试用,将App Store中的应用程序直接下载到iPhone或iPod touch,其中包含游戏、日历、翻译程式、图库及许多实用的软件。
[attach]160630[/attach]
       App Store在2008年7月11日上线,最初的9个月,下载次数就达到了10亿次。目前在App Store上的各种应用程序已经多达几十万个。自2010年4月以来,应用程序的开发商平均每月发布12218款iPhone应用,苹果App Store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模式的意义在于为第三方软件的程序开发者提供了既方便又高效的软件销售平台,使得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极大地适应和满足了手机用户对个性化软件的需求,从而使得手机软件业开始进入一个高速、良性发展的轨道。App Store无疑成为手机软件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了“iPhone的软件应用商店”的本身。苹果App Store的大获成功很快引来大批的效仿者,从谷歌Android Market、诺基亚OVI商店、摩托罗拉智件园、黑莓APP World到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中国联通WoStore和中国电信天翼空间,手机软件在线商店很快遍地开花。
2010年1月7日,联想集团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联想移动互联网战略,并推出其第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智能本Skylight、智能手机乐Phone和全新创意的双模笔记本电脑IdeaPad U1。其中,智能手机乐Phone集中体现了联想的独特优势,它只有手机大小,却完整地实现了产品、服务、内容和应用的端到端整合。不仅提供全新的软硬件交互体验,而且预置了用户可定制的微件(widget)和中国顶级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多种专为乐Phone调优的应用(如新浪微博、新闻、音乐、搜狗输入法、阿里巴巴支付宝等),联想自主开发的“推”技术还能将用户最需要的信息实时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通过乐Phone内置的联想应用商店,用户还可以下载更多的桌面微件和应用。
作为一家以PC硬件制造和销售为主的老牌国内厂商,扮演起了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上第一个挑战“苹果”的角色。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这份“野心”和“挑战”的未来结果,这些至少说明了移动互联网和App Store模式对于所有企业和资本正在具备越来越大的吸引力。我们再回到App Store模式和用户需求来看。
如摩根士丹利《移动互联网报告》所言,移动互联网周期才刚刚开始,这是过去半个世纪的第5个新技术周期,一个技术周期通常会持续10年。而在一个技术周期的初期,最大的赢家往往是移动互联网的“基建商”,即移动网络的接入运营商(如沃达丰、美国AT&T、法国电信、日本NTT、韩国SK电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移动网络芯片及硬件设备的生产厂商(如高通、联发科、Intel、思科、华为、诺基亚、苹果、RIM、HTC)、移动网络平台(如Android、MeeGo、Windows Phone 7、Symbian、Brew MP)。就如同一条新兴的正在建设中的高速公路,用户要享受在这条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感觉,第一步当然是付费购买汽车和过路费,个人用户需求在移动互联网周期的开始必然是集中涌现于移动互联网的个人终端(智能手机)。从一个周期到下一个周期,用户数/设备数量将增加10倍,在移动互联网黄金10年的开端,前面5年都绝对是这部分“基建商”类的企业和提供商在迅猛崛起和赚得盆满钵满。
[attach]160631[/attach]
2010年6月,App Store的下载次数超过50亿次,截至2011年1月23日,App Store的下载次数正式突破100亿。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投行Piper Jaffray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在2010年5月发表报告称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仅为苹果贡献1%的毛利润。仔细研究被业界热炒的App Store模式,会发现苹果针对iPhone推出的软件下载店(App Store)虽然大受欢迎,但是iPhone软件下载店的收入(除去开发者分成、存储和输送成本)只占iPhone总收入的很小一部分,苹果的盈利依然主要依靠其高利润的手机硬件销售。iPhone硬件利润之丰厚其实令人惊讶,即使是身为苹果背后富士康下游的供应零部件的厂商,也利润可观。由于iPhone + App Store 是一个封闭系统,结果就是用户拥有iPhone就可以拥有App Store中的海量应用,而iPhone才能够以此维持其高昂的价格,苹果自身以此维持高额的销售利润。实际上,封闭的苹果卖的是手机硬件加上封闭增值系统所构建起来的品牌服务。用户对于App Store的需求是在迅速增加,但是其目前还不足够支撑起一个独立于硬件之外的移动互联网增值商业模式。从谷歌Android Market、诺基亚OVI商店、摩托罗拉智件园、黑莓App World到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中国联通WoStore和中国电信天翼空间,我们看到在App Store上布局的企业和服务提供商基本都是电信运营商和智能手机厂商,因为他们都希望通过类似于苹果的App Store封闭模式圈住自己的“手机硬件用户”,而且都不需要短期从App Store模式本身获得支撑性的赢利。
笔者谈到这里,绝非是想否定移动互联网的神话和后续的想象空间,只是想说明在移动互联网产业崛起的“初期”。从比例上看,由用户需求驱动而带来的商业利润依然主要来自于手机上网用户的“设备和网络接入的购买”这类刚性需求,与此同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和应用的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2009年1月13日,CNNIC发布了一个让很多人既吃惊又振奋的数字——2008年手机上网用户(半年内用手机上过网)达1.176亿人,增幅133%。PC互联网网民从2000万发展到1亿,整整用了6年多的时间,而移动互联网,仅两年就实现了从2000万到1亿的突破,这不能不令人吃惊。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在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保持100%左右的高速增长率,移动互联网既不是简单的互联网的移动化,也不是移动网的互联网化,3G时代的到来正在加快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和发展,在用户量增长的背后,也必然带来包括“基建商”、“增值服务商”在内的全产业链的整体提升。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1 09:51
用户关系需求推动的SNS:Harry的新朋旧友
      如果要评选2009年的热门网络词汇,“开心农场”一定榜上有名。自2008年3月横空出世以来,仅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开心网就从不到300名的种子用户攀升至4000多万注册用户,并且以每日超过1200万的登录用户、每日20余万的新增注册用户、日均浏览量超越10亿的速度持续增长。
      Harry是上海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市场专员,她就是在开心农场的这种火爆增长中被老朋友逼上开心网的。在开心网刚火起来那会儿,Harry很奇怪自己的MSN邮箱里每天都收到几封来自老朋友的邀请信,主题都是“×××邀请你加入开心网”。开始他还以为是某个不良网站自动发送的垃圾邮件,后来终于忍不住了,在MSN上问了一位邀请过他的朋友才知道,这些真是朋友的邀请,并且这位朋友还神秘兮兮地告诉她:“赶快进来吧,熟人×××都在,进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于是她加入了开心网,但是刚一加入就变成了那位朋友的奴隶。Harry自然不甘心被朋友买为奴隶,于是赶紧将那位朋友提到的“×××”这些熟人加为好友,打算把他们买为奴隶,可是一看傻眼了,人家的身价都比自己的原始资产还高。Harry赶紧忽悠一位同事加入进来,并将之买为奴隶,接着邀请更多的朋友进来,将朋友买卖的生意越做越大。Harry说:“大家都想在朋友排行中身价最高、资产最多,并且还可以随自己的心情将×××恶搞一下,‘送他去挖煤’,‘派他去扫厕所8小时’,‘在大街上把他当马骑’,‘关小黑屋一天’,‘惩罚他倒插门嫁给芙蓉姐姐’等;恶搞完之后,还可以进行安抚,刚开始是‘为他泡上一杯菊花茶’,当朋友被我买卖到一定的次数时,还可以‘带他去香港购物’、‘背他上楼’等”。
[attach]160632[/attach]
      那段时间,像Harry这样的,上开心网玩开心农场、收获庄稼、偷菜几乎成为了城市上班族乐此不疲的“必修课”。但是过了大半年之后,Harry觉得玩够了,开始感觉开心农场这类游戏很无聊。和Harry一样,同事Linda似乎也对开心网出现了“审美疲劳”,“我的开心账号已经有过亿资产,有豪宅、名车,那又能怎样,还不如把账号卖了,换成真金白银实际,玩久了也腻,重复劳动”。
在玩开心网之后的2010年5月,Harry发现了一个新的SNS网站:优士网。与她最初结缘开心网的过程一样,这次是一位MSN上的好友,也是一位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发过来的邀请信。第一次来到优士网,她发现这是一个和开心网完全不一样的天地,怎么找也找不到任何可以玩的游戏,怎么找也找不到那么多的老朋友。她小心翼翼地在优士网上填写和完善了自己的个人档案,并开始根据网站的帮助和提示,寻找和添加了很多各行各业的新朋友,有负责人力资源的人事经理、投资公司的副总、媒体公司的市场总监、互联网公司的商务主管等。通过与这些新认识朋友的交流,她甚至幸运地找到了一位给她在工作上带来了很大帮助的客户,她慢慢地意识到,这样一个SNS网站可能对于自己这样在上海打拼的职业女性来说更加需要和有价值。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SNS网络,和Harry在优士网和开心网的新朋旧友的故事一样,他们已经并非只是为玩开心农场那些小游戏,他们上人人网与大学老同学交流,上开心网与年轻的同事沟通,上Linkedin、XING、若邻网、优士网与业内人士联络等,左手维护熟人关系,右手开拓陌生人关系。
      放眼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3个国家,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印度,第三则是Facebook——全球最大的SNS网站。虽然Facebook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拥有6亿用户的Facebook在某些方面已经俨然是一个国家。在互联网的演进过程中,无论是微软的浏览器时代、雅虎的内容时代还是谷歌的搜索时代,都只是实现了人与机器的联通,“在网络世界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在Facebook的时代,则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通,之前的那句经典的话已经变得没有意义,因为在Facebook的世界里,不但人人都知道你是人是狗,还知道你是一条什么狗。这就是Facebook独特的本事,它说服了全世界的人在网络世界中确认自己的身份,并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圈,甚至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已经成为了Facebook的用户。2010年12月,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原因是他正处于世界变革的中心,正在改变互联网和人们的生活;同月,马克•扎克伯格来中国走了一圈,拜访了百度、新浪、中国移动等几家TMT领域的行业巨头,所到之处尽成焦点,他的行踪成为了微博和论坛帖子追踪的热点。有人预言,估值高达500亿美元的Facebook很有可能将超越谷歌,成为世界上最牛的互联网企业。
      笔者多年前在武汉相识的两位朋友西门柳上和马国良,在2009年10月出版了一本书《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该书详细介绍了SNS的起源和理论模型、发展的三波浪潮,以及Facebook、Twitter、校内网、开心网和51等国内外各大主流SNS网站的发展历程;全面阐述了SNS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方式产生的颠覆性影响,这是一本非常不错、值得一读的专业SNS的书籍。SNS这种应用和服务的崛起,是由互联网用户人际关系需求而推动的。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其中有1.24亿中国网民使用社交与交友类网站,占网民总数的32.3%。由此可见,SNS社交网络在中国也早已经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们基本满足安全需要后,即开始追求社交的需要。SNS首先满足了网民用户维护和拓展社会交际网络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满足用户获得多维度信息的需求,因为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世界中,用户需要在更短时间内获取自己认为更有价值的信息,而从人际关系网络中获得的多维度信息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同时SNS进一步提供给用户构建自我形象、寻求群体身份认同,以及宣泄情绪、娱乐放松的需求满足。中国互联网用户所积累的和在2008年爆发出的这部分足够量级需求被SNS平台所满足,正是SNS网站在2008年开始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用户对SNS主要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再由上面SNS新朋旧友话题引导出的更加细分和用户需求进行深入讨论。
关于SNS网站存在的新朋(Networking)和旧友(Network)问题,最早的表述是Danah boyd(有着美女博士之称,是社会网络研究专家,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于2009年加入波士顿的微软研究院,也是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研究员)。大约在2007年,她在一次会议上开篇就讲MySpace是Networking,Facebook是Network。Danah花了6个月的时间来调查这两个网站的用户,她认为 Facebook和MySpace衍生出了截然不同的网站文化,MySpace用户大多在上面表达对音乐和电影的看法,并且寻找值得推荐的音乐新人,借此认识相同爱好的人;而Facebook的使用者主要是联络经营关系,借此平台与大学同学或工作同事进一步交流。Danah boyd的意思是MySpace网站重点在于结交、认识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而Facebook重点在于维护曾经打过交道的老朋友。
      那些生活体面,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立志于上大学的“好孩子”,越来越多地使用Facebook,他们多数是白人。而那些少数民族、移民、无意上大学的孩子、朋客等,则喜欢上MySpace,他们大多行为乖张,不为美国主流社会所认可。于是,一个“高档”的Facebook和一个“低俗”的MySpace就奇异地区分出了用户的阶层,隐隐出现了白领与蓝领的对立。一些自认为高尚的人开始唾弃MySpace这种少数族裔或肥胖女生在上面搔首弄姿,好好一句话不说,尽说一堆火星文的网站。连做人不能太“MySpacey”都成了美国一句骂人的俚语。Networking是“外向型”的,重在开拓新关系;Network是“内向型”的,重在维护老关系。随后在美国的发展,MySpace逐渐衰落,Facebook风头日胜;其实在中国同样如此,中国以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SNS都是“Network”,它们也远比51初期的 Networking更优。CNNIC发布《2009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中显示,用户在SNS上的好友,近8成来自现实。这些似乎都证明了具有Network 思路的SNS较Networking更优。
我们回到用户需求,SNS本身最重要的两点:以人为本、关系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基础服务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用户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已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信息媒介平台和通信工具,门户网站时代的“内容需求”导致的“内容为王”慢慢远去,而“人际关系需求”导致的“以人为本”开始爆发。通过互联网发展和维护人际关系在2008年或者更早已开始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亚基础需求。
      而用户对于互联网的人际关系需求又表现为两大类:“已存在的关系网络”和“拓展的社交网络”。已存在的关系网络即用户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中已经形成的朋友圈、生活圈、工作圈等,这是不需要拓展而需要维护的人际关系;而拓展的社交网络又可以分为3小类,一类是有着共同特性和标签,但相互之间还不认识的人(如都是校友、老乡、留学生、创业者),一类是有着相同爱好,但相互之间还不认识的人(如网游玩家、世界杯球迷、网球爱好者、数码发烧友),还有一类是动机纯粹为交友、话题等随机冲动类的陌生人。其实对于任何一家SNS网站来说,以上几种需求类型的用户都有,只是各自的侧重有所不同。
已存在的关系网络,用户在网站之外的现实中已经通过长时间的人际关系培养,所以彼此之间的信任度较高。用户之间的默契基本不需要通过网站培养,这大大提高了用户对于网站的认知度,用户通过低廉的成本就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获取自身的需求满足,因为跟谁玩才重要,玩什么不是很重要。比如,通过相互的实时关注分享来达到渴望被关注及自我表达的需求,通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线上互动娱乐来达到娱人娱己的消遣需求,通过老朋友的介绍推荐来达到交友的需求。
      有着共同特性和标签,但相互之间还不认识的人。这一类一般体现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这样的人之间虽然在现实中还是彼此不认识的陌生人,但因为有着共同的特性和标签,他们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着某种“存在的关系”。相对于“已经存在的关系网络”来说,这样的一群人之间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去培养感情和认知,即可展开互动,即所谓的“触景生情”,也算是一种“熟”人社交。这类SNS网站的社交关系建立一般依靠人际关系网络的“特性和标签”精细分类来区分,用户可以通过分类很快找到“组织”及“组织”中“对口”的人,同时这类用户在互动的需求上要求更高,因为跟谁玩很重要,玩什么也很重要。
      有着相同爱好,但相互之间还不认识的人。用户由于相同的爱好、兴趣、话题或经历等凑在一起,如豆瓣网,在这个用户群体中,用户之间的关系变得不那么重要,用户之间共同关注的内容显得重要起来,跟谁玩不重要,玩什么很重要。这与“熟”人社交很不一样。这类网站应侧重基于“爱好”的分类和话题。相对于前面一种用户关系需求,这类关系中的线上娱乐,似乎变得不那么活跃。在“志同道合”的用户世界里,用户对于“志同道合”信息的获取需求远远显得比“娱乐”迫切。
      动机纯粹为交友、话题等随机冲动类的陌生人。这里的陌生人既没有共同特性和标签,也区别于志同道合,即从一开始发生互动并不是建立在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之上。这类SNS网站在构架上就应该提倡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强化相册、视频和个人主页的引导。
这几种需求类型所建立的用户关系从前到后,用户之间的信任度逐渐降低,几种需求关系也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况下,每一位用户对于人际关系的需求都有可能在这几种需求类型之间发生转移和关联。截至2009年1月31日,QQ空间的月登录账户数已突破2亿,这位很少对外声称自己是SNS,但却早已是中国SNS的无冕之王,它在最初也是从“动机纯粹为交友、话题等随机冲动类的陌生人”需求类型开始发家的,只是多年以来随着最初那批用户的成长和成熟,以及新需求类型用户的加入,几种不同需求类型的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转移和关联,慢慢形成一个相互融合、依存的用户生态圈。又比如中国一些更具用户针对性、细分特色的婚恋类的SNS网站,专注地解决“剩男剩女”的婚恋交友需求,满足对应的那部分需要在网上消费“关系”的用户。经过多年的专注和沉淀,世纪佳缘已经于5月11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珍爱网也开始进入上市准备,百合新一轮的融资也在收尾,中国婚恋类的SNS网站有可能在2010年刚结束的一波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IPO热潮之后再掀起一波上市潮。在SNS才刚刚开始的浪潮中,所有的SNS网站服务商在经历最初的火爆之后,在未来漫长的SNS发展和运营道路上,根据用户需求和需求类型的演变来适时地调整自身平台,似乎成为了保持持续成功的关键之处。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2 09:28
用户要的那“一寸宽和一公里深”
      早在1997年,国内就已经有了招聘网站。在甄荣辉(曾任贝恩国际策略顾问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前程无忧网站创始人)创办刊物时,《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的招聘广告已经很火了,而在他创建网站时,新浪、搜狐、网易也都开辟了专门的招聘栏目。51job.com网站刚开通时,有一半的浏览量就是通过新浪来的,由此可见,前程无忧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在那个时候是不容乐观的。但甄荣辉越做越有信心,他意识到前程无忧要想在这个狭小的领域里生存下来,必须做深,做实。领域虽小,只有“一寸宽”,但可以在纵深上做文章,深挖下去,一样海阔天空。这就是所谓的“一寸宽,一公里深”。前程无忧的服务和业务就锁定在人事经理这“一寸宽”的领地上,为此开发了服务于客户的各种特色产品和服务。于是,51job.com拓展到不仅有报纸、网站、猎头、培训,还做人事测评软件,做行业薪资调查,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切实帮助客户满足工作中的需求。比如,客户收到了很多简历,急需一个工具来帮他管理这成百上千份的简历资料,51job.com就会马上与客户沟通并一同工作,迅速开发出一个简历管理软件,客户对此感激不尽,从此成为朋友。前程无忧如果不是定位在这“一寸宽”的领域,就不能跟终端客户保持持续的近距离接触,就很难赢得和拥有这么多企业客户。就这样,前程无忧逐渐成了这个行业的老大。

      2006年12月4日,浙江网盛科技正式登录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内A股迎来了首家纯互联网概念上市公司,行业网站的国内资本之门也由此打开。网盛科技是杭州一家私人控股的互联网企业,由孙德良等9名自然人出资100万元于2000年创立,以经营所属的中国化工网、中国纺织网等行业类专业网站为主。行业网站的初始盈利模式非常简单,基本就是“建站+会员+广告”,中小型企业用户基于自身对应行业特色的交易需求开始涌现。虽然模式简单,但是和阿里巴巴、慧聪网等行业类综合网站相比,由于此类行业网站专注于特有的行业领域,其盈利能力仍十分稳健。这类行业网站所依赖的仍然就是“一寸宽,一公里深”。不涉及其他行业,在各自行业内加强对客户的服务。比如环球鞋网,就是因为泉州的鞋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完善与雄厚,为鞋业、体育用品、箱包皮具及其辅料类企业提供从材料到款式,从商业资讯到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的多方位服务,从而吸引了几万家鞋类企业加盟,而中国服装网则创建了网上虚拟服装产业链,在服装上下游产业之间搭建桥梁和纽带。
      2011年4月,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钢联)正在申请“过会(发行审批会)”的消息在市场盛传。若进展顺利,“我的钢铁网”将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钢铁行业网站,也是继浙江网盛(中国化工网)后第二家上市的国内行业网站。上海钢联称,2009年“我的钢铁网”成为国内首家年营业额过亿的行业网站;2010年,营业额更达到1.8亿元。它的80%收入来自“会员费+广告”,这种盈利模式在钢铁行业网站中颇具代表性。上海钢联的资讯业务采用会员制。会员分为甲级、乙级、专栏会员三大类,会员费分别为5000元/年、3000元/年和1500元/年。“我们的付费用户续费率超过90%,再加上不断增加的新增用户,这样保证了会员费的收入。”上海钢联副总经理介绍。除了资讯服务,其电子商务也采取会员制,主要为客户提供资源供应、求购、搜索等商务服务。
      市场分割是由美国市场学家史密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总结一些企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是由那些具有待满足的需要、购买能力和购买愿望的消费者构成的,受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地理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消费者通常有不同的欲望和需求,因而,不同的消费者也就会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和购买行为。正是因为这样,服务提供者可以按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层次把市场区分成不同的部分。
[attach]160659[/attach]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用户认知程度的提升,在用户基本需求之上细分和拓展出来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往往很难在大而全的海量互联网信息超市中得到满足,过量且无序的互联网信息甚至对用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在充满广告的海量信息中寻找自己的需求,占用了个人用户的很多时间,从企业用户的角度来看,在网络营销上耗资巨大却收效甚微。用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出现了向“一寸宽,一公里深”转移的现象,这也必将导致互联网业务逐渐细分,其专业化和垂直性的服务特性越来越突出。
      少即多,在一寸的地方打一公里深的井,也不在一公里的地方打无数一寸的孔,在无限的网民用户需求上做减法,大胆放弃一部分用户,只服务你能够和擅长服务的用户,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这种因用户需求之变而变的行为成为了聪明之举。因为在砍掉三分之二用户的同时,却聚拢了另外三分之一的用户,而这三分之一的用户之前可能散落在别人那里,现在却全跑到你这里来了,看似做的是减法,带来的却是加法的效果。结合自身资源,精准、深入地满足对应细分领域中互联网用户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和企业在用户需求进化的过程中赢来了自己的机会,这成为了互联网产业中一个重要的趋势。
      很多互联网从业者动不动就喜欢说,80%的中国网民如何如何,似乎他们真的可以满足80%网民的需求。但实际上,国内互联网真能满足80%网民需求的,除了腾讯、百度极少数几家以外,没多少能够做得到。归根结底,对于更多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来说,所能满足的只能是一个相对而言的细分“小众”群体。到2005年6月,中国互联网的用户群体已经突破了一亿,这么庞大的群体,其拓展和细分出来的用户需求,将足够支撑各个细分市场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对大而全的网站失去早期的兴趣,这些人所积累和汇集起来的在各个细分领域的需求和消费力量,从表面上看很小,不值得关注,但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来说,这可能恰好是足以养活他们的客户群。随着个性化、垂直化的潮流越来越壮大,这些散落在每一个细胞中的细分需求,蕴藏着带来互联网精彩纷呈的巨大价值。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2 09:42
别以为1.5亿美元就能收购当当网
      2004年8月,号称国内最大网上中文书刊音像城的当当网拒绝了美国亚马逊提出的1.5亿美元收购要求;2010年12月8日,当当网登录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当天股价大涨86.94%,其强劲表现令其跻身美国2010年上市首日涨幅第三,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于1999年11月正式开通的当当网,在李国庆和俞渝这两位夫妻档联合总裁的带领下,10年来,其销售业绩增加了400多倍。如今的当当网,在线销售的商品包括家居百货、化妆品、数码、家电、图书、音像、服装及母婴等几十个大类,逾百万种商品,每年有近千万顾客成为当当网新增注册用户,遍及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每天有上万人在当当网买东西,每月有几千万人在当当网浏览各类信息。
      最早,国内没有一个动态更新的书目数据库,于是李国庆和俞渝这对勇敢的夫妻将北大图书馆系、北大分校图书馆系的学生整班整班的训练,训练完了再到各个出版社普查数据。他们在出版社仓库的角落,没日没夜地翻阅那些发黄蒙尘的资料,终于拿出了一张数据库普查清单——中国可供书目数据单。 就这样,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到构建网上书店大厦,夫妻俩一唱一和,各自发挥所长,相互补充。
      如上,当当在中国做网上购书,很多工作是在沙漠中建绿洲。在传统行业,无论是出版社还是音乐制作公司,他们所有服务都是为地面店铺服务的,所以他们不提供商品的信息,不提供片头片花,不提供音乐15秒试听,因为消费者去店面买时都能自己看。而传统行业供应商不会提供的这些,在网上卖书的当当就必须要做,因为只有把这些信息丰富起来,才能让网上的消费者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去了解商品。当当网招聘了很多打字和录入的人员,把图书的标题、索引都输入到电脑中、将封面都扫描到电脑中,然后通过这些关键词为网上用户提供精确且易用的分类和搜索服务。这样,网络书店就满足了传统书店所满足不了的一些用户需求。当当网也持续地关注和重视开发用户需求驱动下的新平台功能,如2006年11月当当网开发的“为你推荐” 功能,就是根据用户多年来在当当网的消费习惯定期为用户推荐针对符合其购物习惯的商品。为什么到2006年才推出这个功能呢?因为这个推荐需要大量的顾客行为数据作为支撑,比如看少儿书的顾客买不买生活书,看生活书的人爱读什么小说等。这些都是现成软件买不到的,要根据顾客的行为累计,商品和商品有什么联系,商品和顾客有什么联系,最后上升到顾客与顾客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当当网就可以将顾客行为自动分组推荐了。
      传统书店的物理面积有限,而且贵,因为都是商业地产,有限的空间只能陈列这么多产品。当当网的一大优势就是品种。网上书店不像深圳书城、上海书城要考虑一层放什么,二层放什么,码堆放什么等,只要把展示的空间做得够清晰,只要把所有的指向标志做好了,读者可以自己去搜索、浏览、选购。当当网从来没有改变品种战略,对品种的选择很少,几乎是全盘吃进,在国内每年出版的新书品种中,除了类似教辅书这样更新快的品种外,其余都是当当网所关注的品种,也是当当网备货的对象。最初几年下来,在当当网上累计销售过几十万种图书,并且积累起了一个巨大的图书品种库,而且逐年增加。在当当网上,甚至有的书是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只要一年还有人买一次,这些书就一直会存在。有的书出版社已经不印了,但当当网上的求购记录还有,当这种情况累计到一定程度时,网上书店也会要求出版社重印一次。无论是写书的人,还是编书的人,慢慢都习惯性地到当当网上看看,就是因为有这么全的品种,还可以很方便地做市场调研。
      也因为当当网没有实体店面展示品种,在把图书产品分类搜索的功能建立起来的同时,“打折促销”也成为当当网与传统书店竞争的另一个杀手锏,依靠在这两个方面给读者以实惠。简单地说,读者在当当网上找书买书,一是节省时间,二是节省金钱。
      我们再一次来看在本书2.2.2节中提到的“长尾效应”理论。长尾理论对当当这样的网上商城的成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现实中,长尾现象和对长尾需求的开发,在当当网从商品选择、采购、物流到营销、服务等方面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印证。
      最多品种、最低价格、为你推荐,如前所述,当当网最初几年的这一系列动作让当当网上展示和销售的图书品种远远超越了任何一家现实中的传统书店。绝大多数用户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流行畅销的商品,这种现象在当当网上也很明显。这里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专业投机原理》是一本非常专业的证券理论书。当当网在引进时觉得这本书应该有一个小众市场,出版后作者本人也没有很关注。而在付版税时,发现它在当当网销售已经过万册,后来甚至荣列“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十佳专业理财书”、“必读的投资学经典”、“100本最有影响力的书”。这本书的版权输出方是约翰•威立公司,他们对这一销量感到很惊讶,之前在全球市场这本书只卖了80册。在中国除了专业的研究人士和经济投资者外,“散户股民”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个群体,很可能这本书激发和聚集了这类分布在各地的读者(用户)。很多类似于这样某一个领域的需求,累计起来就会带来巨大的销售额。
      《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三十年经典培训教材”,这本书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在该书中文译本发行之初,曾经一度引起关注,但很快就被同类书籍所取代。在当当网上,该书获得了“新生”,销量很快过万册,出版社两次加印都是专门用于当当网的销售。这本书很久都停留在当当网首页的排行榜上。这个排行榜是根据读者购买量和浏览量自然形成的。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在2001年前后出版《林徽因》一书,不温不火地卖了一段时间后沉寂了。到了2005年9月,出版社推出“精致女人”一套书时,《一代才女林徽因》是丛书主打。随着《一代才女林徽因》的热销,百花文艺版的《林徽因》销量也在攀升,2007年当当网销售的已经是第5次印刷的版本了。这和2005年有一段时间《人间四月天》等电视剧热播有关,出版社主推相关图书,在社会上形成了对林徽因这一人物的兴趣。这其中有当当网的智能软件的作用,站内关键词搜索所带来的唤醒效应,增加了点击率;还因为在《一代才女林徽因》热销期间,顾客的连带购买将《林徽因》在also buy(购买过该书的读者还购买过)书目中推到了显著位置,使更多的顾客发现了非畅销品种的存在。
通过这3个例子,我们发现如下这些典型的长尾效应理论:
(1)用户个性不同,关注的领域不同,势必需要更多的不同选择。
(2)网上零售解除了商品陈列数量、陈列时间的限制,在不断扩大商品数量的同时,也使得商品反复畅销成为可能,并且不会因为地域的原因影响用户购买。
(3)产品按需定制成本的降低,使得几乎所有内容(如非主流唱片、绝版书)都能被继续发行。某一产品的市场规模调研变得不再是关键,关键是以低成本把该产品推入市场。
(4)几乎所有产品都会有对应的用户需求,众多的小众商品销售总额可能大于排名靠前的畅销商品的收入。
(5)互联网使得传统的20/80原则不再严格适用。
(6)互联网使更低价格成为现实,库存成本低,减少中间环节,销售低进低出。
(7)低价的可能,将消费者(用户)拉向长尾市场(一些非主流音乐的版权费可以很低,拉动小众消费);非畅销商品的价格可以做到极具优势。
(8)非畅销产品的销售需要对用户进行引导和告知,很多用户只熟悉畅销书。
(9)用畅销产品吸引客流(消费者熟悉的入口),继而引导用户消费长尾上的非畅销产品。
(10)更有效的“为你推荐”可以做到引导长尾销售的目的,根据个人及其他消费者行为习惯推荐针对个人的商品。
(11)关于“头尾呼应”——畅销商品是首先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与此同时,引导消费者在足够的选择中找到他们喜欢的、个性化的商品。
[attach]160660[/attach]

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基于用户的长尾理论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产物,互联网让每个消费者(用户)成为生产者,是他们在购买、推荐,让一些书不断地跳出来。在传统经济中,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但现在他们成为了个性化消费的传播者。
2001年7月,当当网日访问量超过50万(独立访问,Unique Visitor),成为互联网上最繁忙的图书、音像店。2003年4月,在“非典”肆虐之时,当当网坚持高速运转,满足读者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被文化部等4家政府部门首推为“网上购物”优秀网站。曾经,当中国人想购买图书时,会想到当当网和亚马逊的中国子公司卓越网,但在购买其他产品时,他们不太可能选择这两家网站。例如,他们会去京东商城购买电子产品,去红孩子购买奶粉及其他婴幼儿用品,淘宝网则提供了人们能够想到的几乎任何产品。过去10年,当当网通过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工具修订了整个图书供应链的游戏规则,而在此基础上,当当网走过了“网上书店”的黄金十年。
2008年10月15日,当当网推出新版网站首页,原先以图书展示为重点的商品分类被替代为图书馆、数码馆、服饰馆、家居馆、母婴馆、美妆馆、健康休闲馆、食品馆8大特色馆。当当网新首页的推出,标志着其战略着眼点已开始大规模地从“网上书店”向开放式综合B2C平台和一站式网上购物中心扩张。2010年6月,当当网又悄然上马了百货业务,输入当当网的网址,差点认不出这是那个曾经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的网站。网站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从护肤品、箱包到小家电,应有尽有,在接近页面的下方,才能找到图书一栏。
当当网2009年仅新增注册用户就达到1000万,也正因为眼睛始终盯着消费者,当当网逐渐发现他们的许多新需求是自己无法满足的。因此当当网从图书音像出版物拓展到了百货领域,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新一代消费者除图书外的多种消费需求。
当当网在图书行业已经占据了最高点,具有相当的知名度。选择拓展百货业务,应该说是来自图书读者的需求,满足他们在当当网也能买到其他生活用品的意愿,享受一站式购物。可以看出,在当当网走过了“网上书店”的黄金十年后,百货零售已成为当当网未来十年的另外一记重拳。当当网的10年店庆活动,百货商品开始在其中占有无法比拟的权重,其百货业务的增速已远远超过图书业务。当当网眼下进行的众多创新,是在为未来十年百货网上零售的结构性变化进行布局,鉴于当当网已拥有超过40%的B2C网购用户,并成功积累了低价、诚信的消费品牌形象和品牌势能,这些无疑都将为未来当当网在百货零售领域的规模扩张夯实基础。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2 09:47
用户需求的嬗变加法,从Web 1.0到Web 2.0
      摆脱Web 1.0来谈Web 2.0,应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就犹如当年微软向用户介绍Windows 2003,他主要讲述在Windows 2000的基础上做了哪些更新或者升级应用。其实中国互联网似乎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从Web 1.0到Web 2.0的时代跨越标志,这也使得我们很难分辨真正的Web 2.0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下面进行详细讲解。
1.什么是Web 2.0
      在技术层面,Web 2.0尽管说不是非常新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大大降低了普通网民用户使用互联网的门槛,给互联网带来更丰富的表现力。比如Ajax是不用刷新页面的技术。这些不算很新的技术,1997年、1998年前后就出现了,但是以前因为没有面向用户大规模的应用,以前更多的是给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用,现在个人要用互联网时这些技术重新焕发了青春。
[attach]160661[/attach]
      在应用层面,比如Blog服务是一个应用,SNS社交网络也是应用,包括照片的分享都是具体的应用。应用层面是关注用户实际需求的,只要关注用户的需求就可以开发一个以前也有,但是开发思路不一样的应用。比如很多网站都有相册,但是相册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的应用,而Flickr可以上传照片,可以与别人分享,可以就某个话题建成群组讨论,可以把照片加上标签,方便别人把某一类照片集中。这些功能在Web 2.0观念的指导下出现了新的趋势,让传统的相册服务充满了活力。
      有人说,Web 2.0是相对Web 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 1.0单纯地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互动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 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有人说,关于Web 1.0到Web 2.0的转变,具体来说,在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在基本构成单元上,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在工具上,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在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所有普通用户发展;在应用上,由初级“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有人说,Web 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l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attach]160662[/attach]
      当“电子”过热发光时,谁都没有注意到暗处的“商务”真金,当“电子”冷却下来,才发现作为本质的“商务”几乎被融化得所剩无几。这股2005年开始的Web 2.0热给笔者的感觉仿佛1999年的电子商务降临中国,既然VC都来追捧Web 2.0,媒体都来热炒Web 2.0,企业都来建设Web 2.0,可见Web 2.0非常具有价值。200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Web 2.0 100佳第二轮提名表刚刚出炉,榜上180多家大家都还没来得及看完的新老网站显然都急切地希望把脚跨进2.0的门槛。如今,这份200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Web 2.0 100佳第二轮提名表中出现的企业多半已经销声匿迹。
2.从1.0到2.0
      互联网的初级阶段,上网用户少,网上信息少,网络速度慢,对用户来说做主角的1.0正是意气风发之时,门户网站大行其道,互联网世界里从导演、编剧到演员全是我一人,你要么不看戏,要看戏就要做个好观众。而对于认为观众只能“观”的初期用户来说,看戏是免费的,这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满足,看新闻、发邮件、玩个人主页,期待着主角的一场又一场好戏。用户是有需求的,只是那个时候用户的需求好像都是主角“教”与“导”出来的,如同IT界曾经有名的Wintel联盟,那么多年一直比自己的“上帝”站得还高,当然也只能俯视大家了。
      1.0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打起了补丁,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升级,观众坐不住了。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的指导思想,自然也有一些“极客”和互联网创业者发现了“观众坐不住”这一现象,在“皇家歌剧院”大舞台边搭起小舞台,不用花大价钱去请明星,自然会有不满足于只是“观”的老观众过来免费捧场。虽然开始舞台搭得小,但是精彩的声音传到大舞台那边,自然坐不住的观众会慢慢增加,小舞台也会越来越热闹,某天惊动了做惯主角的1.0,使他们的态度从不屑到观察再到学习终于到模仿。用户是有需求的,被1.0“教”与“导”出来的用户也有了自己演戏的需要,“上帝”开始真正成长为“上”帝。
3.多出来的1.0加在哪里
      Web 2.0的这个1.0加在哪里?真正成熟的Web 2.0的这个1.0是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起来的。VC不是,服务提供商不是,媒体更不是,只有用户才是中国互联网的根本,同理只有用户需求及需求的变化才是中国互联网从1.0到N.0不断增加变化的最终驱动。用户还需要1.0,用户又不仅只需要1.0,所以现在1.0依然存在,所以现在2.0应运而生。不仅Web 2.0也包括Web 1.0,从某一层面来讲,其实都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只是不同时期用户的需求变化了、增加了,才有了1.0的变化和增加。
      我们看到,用户需求作用在互联网上,驱动而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不但贡献内容和传播内容,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从用户对于知识生产的需求角度看,Web 1.0是将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通过商业力量放到网上去,因为用户有要浏览和学习这些知识的需求;Web 2.0是通过每个用户的力量协作把这些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因为用户除了浏览求知的需求外又产生交流、深化、碰撞的新需求。Blog、TAG、SNS、RSS、wiki等一切核心应用,六度分隔、xml、Ajax等一切新理论和新技术都是为用户的需求而生长的。
      计算机世界网把“Web 2.0开启新一代互联网”作为传媒界2005年十大盛宴之首,《第一财经日报》的“盘点2005年资本市场:风投们的喧哗与骚动”一文中也宣称,Web 2.0是最受风投追捧的方向之一。2005年,Web 2.0经历了爆发式的发展,欢呼声不低于其6年前的第一次互联网热潮。所以,当号称中国Web 2.0先行者的博客网裁员的消息在2005年底传来,人们的关注程度之高也就不那么意外了,但是如果有记忆的朋友稍微回忆一下,博客网和8848当年的起落难道没有一点相似?之前的电子商务浪热潮和2005年的Web 2.0热潮道没有一点相似?
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看法,肯定还会有很多的讨论。为用户提供满足其新需求的新服务,帮助用户创造新的价值,促进中国整个互联网产生真正的价值,才是Web N.0的商业之道。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3 09:31
“三低”用户养活的互联网
      在上述因中国网民结构而创造的用户娱乐天堂里,发生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偏“娱乐”、偏“低龄”的中国互联网,区别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最大特点就是,看似没有支付能力的底层“三低”(指年龄低、收入低、文化水平低)用户,反而成为了支撑中国互联网企业盈利(典型例子就是短信和网游)的最大群体。
     笔者在DoNews(中国最大的IT写作社区) 5G上所结识的一位朋友——麦田(原SNS社区蚂蚁网创始人、现任百度社会化网络事业部总监)曾在2005年写过一篇标题为“‘三七’的中文互联网”的博客,当时引发了很多互联网行业人士的思考。在CNNIC于2006年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有3个“70%”:70%的用户在30岁以下;70%的用户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70%的用户在大学文化程度以下(包括在校大学生)。这3个“70%”勾勒出了中国互联网的用户框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的从业人员中,70%都是大学文化程度以上,有些还是“海龟”;70%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上不封顶;具有决策权的管理层也多为30岁以上。这样就又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互联网是三高的“精英”人群正在赚着和试图赚着“三低”人群的钱。
      那怎么赚钱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从1995年到2005年的这10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上真正赚到大钱的企业有3类:广告、短信和网游。前面已经谈到过,短信和网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娱乐”互联网服务,它们都是消费类产品,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快速消费品”;而广告,其实是企业广告主在为众多的中国互联网娱乐用户群体买单。
      回到本节所谈到的第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看似没有支付能力的“三低”用户,为什么能够成为支撑中国互联网企业盈利(典型例子就是短信和网游)的最大群体?
      在互联网的长尾效应(Long Tail Effect,可理解为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主流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市场还大的市场)下,其实用户群体的“支付能力”并不一定等同于其“收入水平”。单个的“三低”用户确实没有很高的“收入水平”,但是当“三低”群体的比率和数量足够大时,这个群体在互联网上同样可以表现出很强的“支付能力”。事实上,低年龄、低收入的人群对于购买快速消费品的小额消费的购买力是强大的,甚至远远强于高收入水平人群。关于这点,我们举一个现实生活的例子:20岁的女孩们喜欢逛商场,然后买一些仿冒LV包;而30岁的女人逛商场,估计买的就是真的LV包了。如果你是生产假冒LV包的厂商,对于你来说,20岁的低收入人群就是高购买力人群,也就是你的目标客户群。当这个目标客户群体数量足够大并且产生反复的“快速消费”时,其带给你的总体收入规模一定非常可观;反之,30多岁的女人再怎么有钱,但是数量有限、购买频率有限。
[attach]160672[/attach]
      太多做互联网的业内人士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出入5A的写字楼,有着白领的风范,但其实从现实层面讲,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10年中,就是一个“假冒LV”大量生存的地摊,一个小额消费群体反复购买“快速消费品”的市场。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3 09:32
时机论:早起的鸟儿也要选对“用户”季节
      从很早开始,大家都说互联网是中国和美国保持同步的一次机会。因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我们有了一种“同步”的假象:美国各种会议和媒体上的概念,当天就可以在中国被关注;硅谷新兴的应用,要不了两个月,我们可能就有了复制的本土版本,看似一切具备,只欠东风。而这最重要的东风恰恰是中美互联网用户(网民)需求的差距。
      优秀的成功人士几乎都具备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极强的时机把握能力,正如足球赛场上最好的前锋总是能够比对手提前启动,提前预判球的方向来路,提前在正确的点埋伏。一流和二流的区别就在于度的把握,恰到好处的提前冲刺可能就是进球功臣,鲁莽不当的提前冲刺就只会成为越位的倒霉蛋。在中国第一个做搜索的并不是百度,从瀛海威到8848,还有更多早已被我们忘却的在2000年网络泡沫中消失的互联网企业,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如果脱离或者过于超前市场和用户的真实需求,则往往会成为培育市场的“先烈”,而没有选对“用户”季节的鸟儿起的多早,也抓不到足够的虫子。
      做“第一”也好,“快”也罢,究竟提前多少才合适呢?超前半拍又该如何度量呢?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和用户需求。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析和把握市场需求出现的时间。市场上有这种潜在的用户需求,这是我们提前介入、超前入市的根据,但若过于超前于市场用户需求,或需要等待的时间太长,则企业和资金会等不起。虽说市场用户需求是可以引导和培育的,但以企业的方法来做市场教育的工作是有代价的,即要花费金钱和时间。而这又存在花不花得起这个钱、值不值得花和等不等得起的问题。
      第二个因素,就是要考虑互联网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后续融资能力,即企业自己有多少钱,以及企业对于市场用户发展的预期是否与市场用户发展的真实情况一致。这将直接关系到互联网企业能等多长时间或能花多少钱于市场教育以催生市场的到来。
所以互联网企业和创业者们需要“适度”超前,或者叫做超前“半拍”。“适度”和“半拍”是指超前到你等得起和值得等的程度,这个程度直接受使用企业和创业者服务的互联网用户需求,以及这个需求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变化的影响。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3 09:33
互联网天生本质与产业大局的开始
      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关于互联网的本质的问题,业界、学术界有很多说法,抛开互联网的技术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们单纯地从互联网用户的角度来总结互联网的天生本质,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放与共享。信息和资源在互联网上具备开放性和共享性,这是互联网最根本的精神和特性。海量信息和资源在网络上互通互连,在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之间相互开发和分享,如网站中的个人主页、网络硬盘、留言板、相册、论坛或博客中的资讯、文字、图片、视频、软件等内容,当然还包括人类以这些内容为载体所传承的知识、思想和价值。
(2)自由与平等。全球、全国网民参与、对接,包括信息获得、内容发布、业务交流、建立圈子等,在互联网的自由、平等的空间中,大家欢迎每一份真诚的交流,容纳每一份不伤害别人的个性,保护每一种渴望成功的愿望,现实生活中的权威、荣耀、等级,在Internet上被平等成一样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码,互联网中的账号)。
(3)互动与虚拟。在互联网上,在平等的ID背后,没人知道电脑那边的会是谁。人不可能一世独立,每个人都很脆弱,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交流互动,相信每一份成功都需要喝彩,相信每一次失败都需要告慰。互联网的互动与虚拟性也是互联网发展最突出的两大特性,很明显地表现在1M即时通信和网络游戏这两项在互联网经济占了很大比例的应用中。
       通过以上这些站在用户角度去理解的互联网本性,我们逐渐清楚地看到,用户才是真正的上帝。中国互联网和国外同行,都是在为各自的网民服务。网民需求才是真正主导互联网发展走向的力量。创新是鱼,消费者是水,有多大的水池,就能养多大的鱼。美国为何能引领互联网技术创新?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是他们创新的沃土。
      2004~2005年,根据CNNIC的权威统计,中国网民基数从千万级别突破过亿,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10300万人。在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积累和突破下,由上述互联网天生本质所萌发的几大最主要的用户基本需求(网络游戏、即时通信、搜索)自然也随着发展和突破。所谓时势造英雄、水能载舟,同期这1、2年,网民基数的爆发性增长导致了这几大用户基本需求(网络游戏、即时通信、搜索)的爆发性增长,而这几大用户基本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成就了几家顺势而为、紧贴对应用户基本需求的互联网巨头,盛大、腾讯、百度相继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可理解为上市)。到2011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王的今天,中国互联网可谓正式进入了“大国政治”的时代,但回首2005年,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早在5、6年前,中国互联网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大局就已经由此(用户需求)拉开了序幕。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3 09:38
腾讯:建造“通天塔”的“帝企鹅”
      圣经的创世纪十一章中有一个关于“通天塔”的故事:人们很勤劳的工作,很崇拜上帝。于是有人提议说,咱们建立一座通天塔,到上帝居住的地方去看望他,表达我们的崇敬。于是一呼百应,人们开始齐心协力建设通天塔。可是上帝认为人们要是建成了通天塔,来到“天国”会影响他的权威,于是上帝想阻止人们。但上帝又不能直接毁掉通天塔,怎么办呢?最后上帝把不同地区人们的语言做了改变,不同地区的人说起了不同的话,因为语言不通而难以相互沟通,人们之间难免有猜疑和不信任。齐心协力,已经没有了基础。最后,上帝达到了目的,通天塔没有被建成。
      今天的腾讯,成功地解决了几亿中国网民的“沟通”难题,已经成长为一只庞大的“帝企鹅”。回顾腾讯的成功,借用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农村包围城市”来形容颇有几分道理。创始人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不是李彦宏般的海归派,也不具备陈天桥那样的传统产业背景,以一个普通软件工程师的身份抓住了即时聊天这一点,走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先扩大发展用户资源,再多元化巩固庞大的帝国。
      马化腾是中国最早的那批网民中的“极客”,在上大学期间,他就非常沉迷慧多网,1995年还创办了一个叫做PonySoft的知名站台,那段时期,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如丁磊、求伯君,后来这些人大部分都成长为中国互联网江湖上的大佬。那些青葱岁月,除了年轻,还有着属于那个年龄阶段特有的迷茫。看到同为打工仔的丁磊靠着免费电子邮箱系统攻城拔寨,走向成功,与丁磊在CFido上有过交情、同有电信背景的马化腾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涟漪。
      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凭借出色的计算机技术进入润迅做软件工程师,从事互联网传呼系统研究开发工作,随后通过开发股霸卡和炒股等副业赚到第一小桶金。具备“寻呼业背景”,而且是“网虫”级高手的马化腾在1997年接触到了ICQ(以色列人发明的即时通信软件鼻祖,1998年ICQ以一种星火燎原的态势风靡全球,用ICQ聊天在当时是一种时尚行为)。因为提出的互联网方向开发想法没有得到润迅的重视,加上丁磊成功的启发,1998年初,马化腾就开始考虑独立创业,同年10月份腾讯公司正式成立。
      1999年2月,马化腾和张志东开发了中文OICQ。和ICQ相比,OICQ一诞生就具备更加紧贴中国网民需求的特性,如支持中文、具备离线消息的功能;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在线用户的名录随意选择聊天对象。此外,OICQ还提供个性化头像。OICQ诞生后,马化腾把它与老本行结合了起来:传统优势服务——网络寻呼,这也成了当时有别于同类简体字ICQ版本的一个特色。随后,马化腾将OICQ软件挂在网上,供网民们免费下载使用。很快,OICQ就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在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然后OICQ又以校园为中心,在白领人群中快速传播。
      在马化腾的好朋友王峻涛(原8848创始人,现6688总裁)看来,OICQ之所以会成为人们喜欢的工具,是和东方人含蓄的天性有关。的确,大家都喜欢和别人交流,可是都不习惯当面和陌生人随意地交流。OICQ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所有的人可以躲在电脑后面轻松地交谈,开创了中国过去5000年从来没有的一种交流文化。更重要的是,马化腾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用他自己深刻的理解和超凡的直觉,一直在把握这种文化进程中OICQ产品需要做出的改进。OICQ已经比其他即时通信更适合中国人,更为中国的男女老少习惯、喜欢,成为日常沟通的一个基本工具。能做到这一点,和马化腾本人的工作、生活一直没有离开网络有着极大的关系。其实连马化腾自己也可能是用这种流行的方式成就了自己的爱情,有知情人曾说:对马化腾来说,现在OICQ不仅是他的工作,而也是兴趣。他和太太就是通过QQ认识的,不过当时她也不知道马化腾是谁,只知道是位工程师。
沟通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和衣食住行一样是基本需求。
—— 彼得•德鲁克
      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上聊天的行列,网虫们以极大的热情体验着网上聊天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关注用户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实现,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网民对于网上聊天的热情和种种行为表现。正如王峻涛所评价的,QQ使得网民通过互联网沟通得更方便,成本也大大降低,恰好解决了人们在交流需求中的自由和安全两大心理障碍。
      中国和美国网民的年龄层有很大不同,在美国各年龄层网民分布比较均匀,64岁以下的人普及率都在60%以上,而中国普及率只有10%,其中18~24岁普及率最高,达到39%,其次是25~30岁,普及率为25%。在当时中国网民群体中绝大多数的青少年有着比成年人更强烈的沟通需要,而且更加乐于和陌生人沟通。QQ能提供“稳定”的沟通,一大排好友列表,让年轻人很容易找到朋友,如果想要结识陌生朋友,去聊天室、游戏厅或博客转转,拿到对方的QQ号,就能让好友列表变得更长,这很符合年轻人喜欢交朋友的心理。针对不同的圈子,QQ还提供了“QQ群”,同学、同行、同一兴趣的人群,均可以通过加入它而获得长期稳定的即时沟通。
[attach]160673[/attach]
      在网民的沟通交流需求背后,“网恋”也曾一度成为那个年代的热门词。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的现代社会中,现代人因为自身对爱与归属的基本需求与现代社会要求人越来越独立、个体化两者之间产生了冲突,将人们摒入一种深刻的内在孤寂当中;个人在内心存在着强烈的孤独感,越来越急于有一股寻求可以给予个人内在稳定性的强烈需求。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寻求爱情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高,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害怕爱情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网络的普及和QQ的推出,人们发现在虚拟的网络上可同时满足对爱及安全感的需求。QQ网络世界的交友模式与现实社会中的恋爱交往模式有共同点,再加上因为QQ匿名的特性,容易使彼此互不认识的男女双方很快地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进而发展为相互心灵上的依赖关系,这使得网络上容易擦出爱情的火花,这也正是QQ得到迅猛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在1999年11月出版的第一本网络畅销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中,描述了一对未曾谋面,却真心相爱的两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们认识的契机是网络上的一个即时通信聊天工具OICQ。这本书在大学生和白领中的畅销对OICQ的下载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QQ在大学生和白领中的流行,使当时PICQ、CICQ等竞争对手纷纷败下阵来。然而,随着QQ用户数大量增加,仅是每月每台服务器几千元的托管费,就让弱小的腾讯公司直不起腰来,更不要说购买新的服务器了。“网页、系统集成、程序设计……什么业务都敢接”,正如马化腾自己所言,当时的期望很简单,让公司活下去。马化腾和拍档们为了让QQ这个小家伙存活下来,碰到了不少尴尬和困惑。其他项目赚来的钱根本养活不了它,银行借贷似乎更不可能,“用户数量”不可能成为借贷信用,他们想找一个人投资,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或许很难想象,在不创造任何利润的时候,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一个并不赚钱的业务中去,这在传统行业是匪夷所思的。1999年11月,QQ推出的第10个月,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0万,这是马化腾从未想到的。也就是在那个月,腾讯公司的账面上只有1万多元了,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在这种窘况下,有人建议马化腾把这个小有人气的软件卖掉,这一次马化腾认定 “再好的项目也如同那张暗藏艰险的藏宝图,除了努力,没有人送你去那个地方”,他选择了坚持,几经周折之后,马化腾找到了美国IDG和香港盈科数码。2000年初,这两家公司决定一共给腾讯投资220万美元,然后各拿走20%的股份。
      如马化腾2011年1月30日在其腾讯微博中对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转播”并提到的:“感谢IDG早年对腾讯的投资,才有发展的可能,尤其是当年尽职调查完成后但协议还未正式签署时能先借款购买服务器满足迅速增长的用户需求,非常关键”。QQ这只企鹅在得到雪中送炭的资金后,面向互联网用户的整体服务和支撑能力大大增强,及时地跟上和满足了当时迅猛增长的腾讯用户需求。
      另一方面,与其他同期的互联网企业一样,腾讯也立即面临了2000年的网络泡沫灾难。幸运的是,2001年初,中国移动公司推出了“移动梦网”服务,以及移动梦网通过手机短信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合作模式(电信运营商分2成、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分8成)。这对于当时已拥有接近一亿注册用户但却没有收费渠道的腾讯来说,真算是自助者天助。腾讯立即开通了移动QQ业务,发展收费会员,并针对收费会员开展更多的增值服务。一瞬间,腾讯成了移动梦网的骨干,好的时候,腾讯占据了移动梦网内容提供商7成的业务份额。到2001年底,腾讯终于实现了盈利。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腾讯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其实,因为中国移动而获救的不仅仅是马化腾的腾讯,在2002年的下半年,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的业绩也先后飘红。手机短信代收费模式帮助了当时除了网游(网游以出售实物点卡作为当时的收费模式)以外的大部分具备庞大用户基数,但又找寻不到收费模式的互联网企业。
      到现在,QQ这只企鹅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数亿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的行为模式,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有更多的用户依托于QQ的平台进行信息传递、沟通、娱乐和商务活动。在日常社会生活中,QQ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相隔千里的家人可以利用QQ视频、音频来沟通亲情,老师可以利用QQ来与学生近距离交心,热心人可以利用QQ来发起公益活动;在商业领域,大多数企业也开始利用QQ提升企业沟通效率,成为必不可少的现代化网络办公方式和手段之一。马化腾所创造的QQ通过改变沟通方式,直接影响了互联网时代的进步,它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便捷的沟通平台,它在人们生活中实践着各种生活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商务应用功能,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创造着更广阔的互联网应用前景。
[attach]160674[/attach]
      很多人都说,一直以来,马化腾其实就是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他在很多时候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腾讯产品两位一体的“使用用户和总设计师”,他甚至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这点和本书前面所述的hao123李兴平的成功之道如出一辙。在倾听用户的声音上,腾讯也经常显得比其他公司更加用心——他们摒弃了用户提意见时只有一个邮件地址的做法,而是几乎给每个产品都开设了意见反馈的坛子。一个用户在早上6点提出“应该为QQ影音增加粘合功能”的建议后,不到十分钟就收到了产品经理的回复:这个功能将在下个版本中被增加进去。同时,腾讯内部会给一款游戏或者其他产品更多的时间去改善,去养成,两三年之后,产品也完善了,用户也慢慢积累起来了。笔者在这3年内一直将腾讯的QQ邮箱作为办公联络工具,亲身经历和体验了腾讯对于一个产品的持续改进。
      2010年3月5日,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1亿,截至2010年9月30日,QQ即时通信的活跃账户数达到6.366亿,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1.187亿。在腾讯这只“帝企鹅”已手握超过6亿网民用户、成为中国互联网霸主的今天,它似乎已经无所不做,从邮箱、游戏、门户、搜索、电子商务到视频、空间、支付、微博、手机浏览器、团购……一路走来,腾讯不断承受着业内诸如“毫无创新”、“抄袭模仿者”等骂名。但其实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平台”,就像一个超级市场,网民今天想买的东西全部都能在我这里买到。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并不关心这些服务是由哪家公司在提供,而只会关心哪些服务对于自己来说用起来更方便。腾讯从国内即时通信领先者到门户后来者的转换,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毫无疑问,腾讯(股票代码:0700.HK)是今天中国互联网的巨无霸。截至2010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腾讯的单季度收入规模已经超过42亿元,几乎是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季度收入的总和,而且还在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腾讯的市值超过2500亿港元,约相当于100多个新浪或3个阿里巴巴;其产业布局既广又深,几乎所有的主流互联网公司都与腾讯发生着联系:大部分是竞争,当然也有合作。
      腾讯几乎从不公开“宣布”自己进入什么领域,而是让产品悄悄上线,当腾讯这样做时,没有哪一家与其上线产品有潜在竞争关系的领头公司不会心头一凉。只要用户需要,腾讯丝毫不会觉得自己的产品线过于丰富,在腾讯自己看来,一切工作就是围绕用户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创新。在经历2010年的3Q大战后,面对日益增长和演变的互联网用户海量需求,腾讯开始加速其“开放、共享”的战略。2011年1月12日开放QQ空间,迈出“开放,共享”计划第一步之后,腾讯旗下的大部分产品也开始频频加大开放力度,如QQ商城、财付通、腾讯微博、拍拍等平台都已向合作伙伴伸出“橄榄枝”,合作伙伴可以通过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入、统一认证、接入应用、商务合作等各个层面与腾讯开放平台接轨。在资本层面上,2011年1月24日腾讯公司更是宣布成立了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按照国际通行的企业内部基金形式运作,预计投资规模达50亿元,为互联网及相关行业的优秀创新企业提供资本支持,更好地满足到腾讯开放平台上的多样用户需求。
      如2010年7月,腾讯游戏总裁任宇昕出席Chinajoy2010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业高峰论坛所讲的:“抛开商业数字,满足用户需求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仔细分析腾讯的成功之道,我们很容易发现腾讯其实是一家持续紧贴用户需求、持续改进产品用户体验、值得学习和敬畏、真正的用户型互联网企业,其越来越全面的产品布局正是其紧贴用户需求的防守式“攻击”,这也说明了腾讯对于未来(全面满足用户需求)的清醒。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3 09:45
盛大“传奇”的网游启示录
     1992~1996年是中国网络游戏的“史前文明”时期,以《侠客行》为代表的文字网络游戏(Mud,中文译称“泥巴”)开始盛行。1998年6月,鲍岳桥、简晶、王建华始创的联众游戏世界,开始在东方网景架设游戏服务器,免费提供给国内上网用户围棋、中国象棋、跳棋、拖拉机、拱猪等共计5种网络棋牌游戏的服务,网络游戏这一互联网中的魔力开始向中国网民崭露头角。
     从1999年4月最早的简易图形Mud游戏《笑傲江湖之精忠报国》到1999年7月网络创世纪(Ultima Online)的民间模拟服务器,再到2000年7月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网络图形Mud游戏《万王之王》正式推出,中国网络游戏的运营机制得到了建立,而其诱人的潜在市场成为吸引更多公司冲击网络游戏市场的直接原因。2001年11月,上海盛大代理的《传奇》正式推出,谁也没有想到原本以为不入流的网络游戏会成为后两年中国网络游戏乃至整个互联网的最大赢家。
     盛大创始人陈天桥与百度李彦宏的“海龟”路程不同,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家嘴集团公司一待就是4年,最终成为了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秘书。离开陆家嘴集团后,陈天桥加入了一家证券公司,对市场有着敏锐感觉的陈天桥也快速积累起最初的资本。在中国传统企业的4年锤炼中,陈天桥的管理理念被深深地打上了传统的烙印,让他非常推崇传统企业中严谨厚重、基础扎实的管理风格。
      盛大创办之初,正逢互联网泡沫迅速膨胀。因此在最初几个月,盛大提出了要做“网上迪斯尼”的口号,员工数目也迅速扩大到50人,分成4个事业部,叫做对互动娱乐产业的“一鱼四吃”。陈天桥选择了网络卡通作为第一个突破口,推出中国第一个图形化网络虚拟社区游戏《网络硅谷》。短短几个月,依靠努力,盛大已经拥有了100万左右的注册用户,并在 2000年1月获得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然而,2000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泡沫开始崩溃,网络股大幅跳水,投资者纷纷撤资,中国网络产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萧条。这时,尽管盛大的卡通业务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投资方中华网仍然在多方权衡之后提出撤资。反思自己创业一年以来的得失,陈天桥发现“一鱼四吃”这个概念太过模糊了,他决定放弃原来的4个事业部的划分,集中所有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网络游戏的经营中。
      2001年6月29日,经上海动画协会推荐,盛大网络和韩国Actoz 公司签订授权协议,盛大以30万美元的版权费和27%的分成,取得韩国网络游戏《传奇》的运营权。这时候的盛大可谓是背水一战。30万美元是盛大最后的家底儿,交给韩国人作为版权费之后,盛大剩下的钱仅能维持最后一个月的运转。然而,正是这最后一个月,使得盛大起死回生,走进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2001年9月,《传奇》投入公开测试,经过艰难谈判,盛大从中国电信取得了公测期免费的带宽和服务器。11月底,《传奇》游戏开始收费,结果第一个月就赢利了,并迅速登上各软件销售排行榜的首位。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盛大把《传奇》做到了占据中国网络游戏68%的市场份额。据估计,2002年盛大的进账超过6亿元,纯利润超过1亿元,每天的收入超过100万元,成功地改变了国内游戏产业格局,并在随后的5年中保持了100%的增长速度。到2004年,盛大已经在全球拥有3亿注册用户,平均每天同时在线人数230万人。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年仅31岁的陈天桥以5年时间累积起来的150亿身家成为当时的内地首富,其财富聚集速度堪称前无古人。网络游戏,为盛大和陈天桥带来了取之不尽的财富。
[attach]160675[/attach]
      然而,靠网络游戏发家的盛大并没有因为财富的增长而赢得应有的尊严,电子鸦片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你们是否允许你们的孩子将来也玩这类网络游戏呢?”央视对话节目中有观众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尽管盛大的官方回答得体,但面对网瘾难戒等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网络游戏的成瘾性却是难以否认的,盛大和网络游戏也一直生活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一位已经离职的盛大高管表示,那个时候,当财富如同大江之水“滔滔而来时”,陈天桥也一直反感别人称盛大为“网游公司”。传统企业背景的陈天桥是一位很看重社会责任的理想主义者,从不掩饰对网游的反感,而且大型网络游戏太容易上瘾,国家政策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行业增长速度放缓之态更加坚定了盛大转型的信心。
2005年后,盛大开始了第一次离开网游的尝试,从热血传奇的永久免费到主动放弃《魔兽世界》并直接造就了其最大竞争对手——九城,为其带来了一年近5亿元的游戏收入。盛大尝试离开网游的新作叫做“盛大盒子”,一个面向PC平台提供的家庭娱乐平台套件。这个曾被盛大内部称之为“网络迪斯尼”的计划,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盛大盒子”把网络内容搬到电视上。这种售价为458元/套的电脑宽带娱乐中心产品,内置了上千部电影、上万首歌曲,新闻、卡拉OK、文学、教育、网络收音机、游戏,甚至新浪首页也被整合进了易宝平台中。
      然而,陈天桥的梦想却遭到了现实的残酷打击。一个曾参与推广家庭互动娱乐平台的盛大员工回忆,刚开始做事都是信心满满的,可后来发现,来自外界的阻力太大了。特别是与广电、电信的利益牵扯,民营企业想插进去非常难,与合作厂商的利益处理方面也没有到位。果然,“不幸”接连发生。由于盛大的“盒子”可以直接使用电视机上网,播放互联网内容,广电总局向盛大亮出黄牌,“盛大盒子”遭遇封杀。在还没有经历市场检验之前,“盛大盒子”就遇到了政策壁垒。
      对于陈天桥的此次战略遇困,曾供职于盛大的朱威廉做过类似的分析:陈天桥的想法过于超前,企业的执行力、资源、业务储备都跟不上,有关政策法规方面也没有做出适当的评估。硬件、软件、市场、渠道,涵盖了太多领域,整合的对象又是网络和电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资源,即使没有行政壁垒,难度也是太大。据业内专家估算,算上盛大在网络游戏领域失去的市场份额,“盛大盒子”一役为陈天桥带来的损失超过1亿美元。危机时刻,又是成就陈天桥的网络游戏单骑救主。从梦想回到现实的陈天桥把发展重心又重新放到了网游上面。2007年,盛大以5.05亿元的收入重新坐回中国网游的头把交椅。
      直到今天,陈天桥为网民提供“全方位互联网互动娱乐服务”的梦想并未就此远去,在吸取了“盛大盒子”过于冒进方式的教训之后,从起点中文网到盛大文学再到Bambook电子书,从华友世纪、盛视影业再到华影盛视,今天的盛大从控制互联网娱乐内容的提供商入手,以另一种更加贴近用户的方式再重构当年的“盒子梦想”。
      为什么从2001年到2004年的盛大能够以如此不可思议的财富积累速度成长?4、5年就达到150亿元身家的网络游戏霸主陈天桥又让多少传统行业的老板们惊羡?为什么九城在盛大意欲离开游戏后也能通过魔兽迅速崛起?为什么盛大离开网络游戏后一无所成,最后还是重抄就业?为什么即便到了2010年,在盛大多元化后的财报中,游戏收入依然占到总营业额的近90%?
      答案依然来自于“用户需求”,来自于千千万万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网民。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是网络游戏对于中国网民如同魔鬼般的魅力。有专家曾经估算,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量超过3000万,其中付费用户接近50%,平均游戏支出30元/月,游戏商直接收入过20亿元,比2003年翻了一倍。
     除打发时间外,人们能够在网络游戏这个虚拟世界中得到一种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交流、安慰、解脱、归属和成就,这种多元化的自我满足感是人所共有的一种精神需求。
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
—— 莎士比亚
本书上面章节提到过的Paul,这里我们再来分析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他学习成绩并不怎么好,可是他倒有其他方面的天赋,但是由于不受重视,所以他一直不快乐。有一天他发现了网络游戏,于是他试着去玩了玩 ,而这一玩便不可收拾了,甚至到后来都不上学了。这是为何呢?网络游戏中一个术语叫升级,级数越高,你在这个游戏中的被认可度就越高。因为这个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好的成绩,他另外的天赋也没有人重视,而这时候他在网络游戏中的级数却很高,他认为自己在这游戏中就有一种成就感,他在这个网络游戏中能够有地位、有钱(虚拟的)、有身份,但现实世界中却没有。另外,网络游戏中级数的高低是取决于你打仗的,而这个打仗势必要花费很多时间,为了得到更加高的级数,就必须在这个游戏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于是就有那么多的孩子会整天沉迷于此。
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没有绿地和玩伴,有的只是做不完的功课和电视机;成年之后奢华的办公室大楼里,写字间不仅隔开了他们的身体,也隔开了他们的心。不少成年人和孩子的内心就有一个共同点,即渴望交流,然而他们从小就不明白如何与人交流,书本上也没教过这个,所以这一代以后的很多代都是孤独的。因而在不需要保证温饱的网络上,交流成为了第一需求。网络游戏恰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交流的需要,文字及虚拟图形动作的替代性,让人们不必因为面对面的尴尬而终止交流。何况,网游不仅仅是一个交流工具,它还能让人得到乐趣,所以有玩家说,网游好不好玩,就看人多不多——人多才不会孤独。游戏本身的声光效果,玩家与玩家之间的动态交互,深深吸引了无数的成年人,那些不谙时世的未成年人则更不用说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此具有吸引力的世界,第一印象就决定了他们的审美观与行事的判断标准。
[attach]160676[/attach]
       从2000年中国网民超过千万基数开始,网吧里的互联网开始改变Martin和Paul的生活,用户低龄化、低学历、低收入逐渐成为我国互联网特别是网络游戏用户群体的显著特征。CNNIC 2008年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2岁以下的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总体的52.5%;专科及以下学历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整体的77.1%;无收入群体占到三成,而有收入的用户群体也主要集中在1001~2000元/月的收入区间。
      再深入数据来看可以发现:网络游戏几乎是互联网中最早形成规模的中国网民付费服务。根据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于2002年12月公布的一份《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报告》,2001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总数为397万,其中付费用户数为168万,占到42.3%;而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总数为807万,其中付费用户数为401万,上升到49.7%;其后经典网游《魔兽世界》从2004年上市,其付费用户甚至在短短3年时间从0上升到1000万。
      网民在门户网站中浏览新闻全是免费的,在百度搜索信息全是免费的,在习惯了这些“免费午餐”的同时,在网络游戏中40%以上的网民都愿意付费,必然是因为网络游戏带给了他们在前两者中得不到的更大快乐或痛苦。类似于真实世界的网游虚拟世界满足了网民从成长、探索、交流、审美、尊重到自我实现的各种需求。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4 11:11
从门户到搜索:谁为百度打工?
     中国互联网产业在2007年之前经历了两次国内企业的上市潮:2000年左右以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为首的第一轮上市热;2004~2005年间以盛大、腾讯、百度为主的第二轮上市热。
      如今,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已是中国互联网行业3家市值最高、收入超百亿美元俱乐部的企业。阿里巴巴走过漫长的电子商务路,于2007年11月才上市,时间最晚,盛大在2004年通过上市一举取代三大门户成为当时市值最高的中国概念股上市“传奇”,同年腾讯在香港上市,随后2005年8月5日百度登录纳斯达克(美国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又有数百名千万富翁横空出世。几乎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都是因顺势而为、赢得用户需求而获胜的。回过头来仔细地看待和分析互联网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每一个阶段的代表性模式都表现出紧贴用户需求的明显特征。从本书前面所阐述的内容中,我们已经可以察觉出百度、腾讯、盛大巨大成功的前兆。
      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是典型的“海龟”。1995年,身在美国的李彦宏在帮助《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开发软件时,发现了一种可以根据网络连接数目进行网站排名的搜索方法,但是,道琼斯的高管对此没有丝毫兴趣。1997年,李彦宏离开了这家公司,并在美国为自己的技术申请了专利。之后在一次会议上,李彦宏遇到了Infoseek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威廉(William Chang,全球最著名搜索引擎专家之一),后者邀请他加入,担任高级工程师,一起开发第一代搜索引擎。在1999年Infoseek被迪斯尼公司收购后,李彦宏与徐勇一起携120万美元风险投资,从美国硅谷回国,于2000年1月创建了百度最初的团队。在2000年5月,百度首次为硅谷动力(IT类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之后就开始迅速占领中国搜索引擎的技术服务市场,成为搜狐、网易、新浪、Tom等大部分门户最主要的搜索技术提供商,为这些门户网站提供信息检索和后台搜索技术升级。百度最初作为一个小公司,以其国内领先的搜索技术团队,走上了为那些风头正劲的门户网站打工的道路,依靠这些门户网站所支付的技术服务费用勉强生存。
      在国内门户网站烧钱的时候,百度希望通过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获取利润,因为大环境对门户网站很好,百度依靠为门户网站打工的初衷应该衣食无忧。背后有趣的事情是:那个时候,搜狐、网易、新浪等这些门户网站烧着风险投资的钱到处做广告推广自己的品牌,中国网民在看到广告后纷纷来到这些门户网站,但是当网民在门户网站上不断使用“搜索” 服务时,其实都在为不需要花一分钱广告费、只是静静地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幕后”百度在做着贡献。百度的“网民搜索需求理解力”、“搜索研发技术能力”、“网站资料数据库和搜索服务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被”门户网站和网站门户的广大网民用户们不断提升。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门户网站大环境降温,投资者要求门户网站的管理者开始开源节流。门户网站没有更多的资金来买百度的搜索技术服务,李彦宏知道,百度必须做点其他了。等待门户网站的重金购买几乎是不可能的,再等就是等死,因为连门户网站自己都将可能是食不果腹。
      此消彼长和卧薪尝胆的时间很快结束,尽管李彦宏当时心里并没谱,只是一心想将公司做大,而只是出卖技术显然做不大,必须找其他出路。新出路怎么样,没有人知道,但总比继续做看着就不行的事情强。当李彦宏决定向董事会拍桌子、摔手机,逼迫董事会同意放弃既定的卖搜索技术模式,转向自己运营搜索引擎、靠竞价排名广告盈利的那天起,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行业的游戏规则也许就注定了将重新由百度来制定。2001年8月,Baidu.com搜索引擎Beta版发布,2001年10月22日正式发布Baidu搜索引擎,百度从为门户网站提供后台技术服务转向独立为中国网民提供搜索服务。
      当时,不仅中国绝大多数广告客户不明白什么是竞价排名,百度的销售人员也无法讲清楚什么是竞价排名。后来,他们干脆对客户说,你们也不要明白竞价排名是怎么回事,总之,你买了这个“竞价排名”,在新浪、搜狐、网易都能看到你的广告。最早很多人就是因为在新浪、搜狐、网易能看到自己投放的广告而买了百度的竞价排名。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久后,当初与百度合作的门户网站大都釜底抽薪。百度不但失去了以门户网站流量来维持生计的方式,还面临着门户网站类似竞价排名业务的围攻。没有了依靠,百度必须提高自主流量,否则不会有人愿意为一个没人用的搜索引擎付钱。对于门户网站的动作,百度早有防备,当百度的流量积累到百万级别时,口碑效应开始展现,百度跟着适时推出了MP3、新闻和图片搜索这些更加紧贴中国网民需要(娱乐、阅读)的服务,进一步吸纳门户的搜索流量。
      百度在获得巨大成功之前,一直专注在中文搜索这个领域,如流传很广的一句玩笑话“百度比google更懂中国”,这其实是反映了百度对于中国网民的中文搜索需求、中文搜索体验的持续理解、关注和紧贴。如百度MP3搜索对中国网民尤其具有吸引力,这并不奇怪,毕竟它能帮助用户免费下载音乐,百度上市时,音乐服务一度约占到百度总流量的40%。后来MP3搜索虽然引起版权纠结和争议,但是百度利用这个打开的时间窗已经获取了巨大的来自网民用户的流量。
      获取信息是中国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虽然此目的所占比率随后有一点下降,但它在2001年仍然是近50%网民的上网原因。如前所述,在反复被动阅读那些被门户网站编辑精心如工过的信息后,中国的网民用户早已开始不满足地寻找鼠标单击的尽头,除了搜狐、网易、新浪或者其他的大型门户网站外,用户相信在浩瀚如宇宙的互联网上必定还有更多的精彩。
      当网民发现百度能够搜索到比任何一个门户网站更多的信息时,在网民的心中,百度变成了所有门户网站中的真正门户,变成了互联网上的起点和最大的流量分发中心。在门户网站全力打造越来越来丰富的内容信息的同时,百度搜索抓取到的内容信息也在同步增加,网民从百度得到的搜索结果自然日益精彩。百度将海量的中国网民用户需求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大小网站,从为门户网站打工,到让门户网站们为自己打工,百度只用了2、3年时间。
      互联网是个巨大的信息库,这么多年来直到今天,搜索和获得信息一直都是网民最主要的基本需求之一,再过几年这一用户需求也难以发生改变。搜索引擎将互联网海量信息整合,通过关键词匹配,将符合用户搜索需求的网页呈现出来。这个信息整合的渠道,在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互联网世界中,已经逐渐成为网民离不开的基本工具。“做一个满足中国网民基本需求的搜索服务网站”这样一个创意并不是李彦宏第一个想出来的,1995年11月1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回国的张朝阳(搜狐创始人)更早就想出来了。1998年2月,张朝阳推出了搜狐(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但是后来搜狐很快转型成以内容为主的门户网站。很多事情,做得早,不一定做得好,显然,1998年在中国互联网上连中文内容都少得可怜,鼠标单击几下就能将匮乏的中文信息尽览眼底,有什么更多的内容能够让网民去搜索呢?
[attach]160679[/attach]
      人类自混沌初始,进入原始社会,到现在多形态的社会制度,都在对自身存在的空间不断拓展,也在对认识自我与自然世界进行着信息的梳理、分类、筛选与取用。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与信息构成的,而人类又是认识与利用这些存在形态的主人。当网络世界中的信息量很少时,只有几兆,选择很容易。但当信息量达到几十亿兆时,选择就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与工作,更何况这些信息结构无序、形态各异。我们都有过对信息爆炸的焦虑不安与痛苦无助的经历,很显然,我们遇到了一个悖论。在我们用智慧与财富制造并参与运转机器的路上,原本是通往天堂的,但我们却被机器产生的果实、树叶淹没在地狱。我们需要能挑选出果实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搜索引擎,一个可以从海量信息中迅速找到与你所需信息相关的工具。搜索引擎的出现,整合了众多网站门户的海量信息,起到了信息导航与路灯的作用。
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如果没有搜索引擎的帮忙,在爆炸性的巨量信息面前几乎是寸步难行。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网民人数的持续攀升,以及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涌现,如何快速、准确地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和服务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杯茶”,成为每个网民最为迫切的需求。在这种局面下顺势而生的搜索引擎服务,无疑是互联网产业中最符合“用户需求至上”的产品或工具。面对浩渺的信息海洋,人们只需要在搜索框里表达需求,按回车键,眨眼的功夫便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一切都变得简单、轻松。
[attach]160680[/attach]
在中国的搜索领域确定王者地位之后,百度在全面挖掘和满足用户需求的道路上从未停止探索和前行。
李彦宏于2009年8月18日在“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首度提出的“框计算”全新技术概念,指出:用户只要在“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内容资源或应用提供商处理,最终精准高效地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
[attach]160681[/attach]
这种高度智能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以及“最简单可依赖”的信息交互实现机制与过程,被百度称之为“框计算(Box Computing)”。我们再来深入了解“框计算”对于用户需求的实现过程:
首先,用户的任意一个需求被提交到“框”里。
然后,“框计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需求分析,包括语义分析、行为分析、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分析和海量计算,将用户的需求分发给“框计算”后台单个或多个对应的数据/应用所响应。
第三,“框计算”背后的资源平台是开放的,“框计算”平台提供了大量即插即用的接口,各种数据和应用可以主动与“框计算”平台对接,使自己有机会来响应“框”所收集到的需求。
最后,用户“即搜即得、即搜即用”地获得精准、可靠、稳定的信息或应用需求结果。
基于“框计算”的技术和服务理念,百度接着推出了“数据开放平台”—— 开放数据分享暨对接平台。通过该平台,广大站长可以提交结构化的数据或资源,并在搜索结果中直接展现,百度借此推动互联网的优秀数据资源与用户需求对接,为用户实现“即搜即得”简单可依赖的便捷信息服务。现在,像天气预报、北京时间、列车航班、彩票开奖等公共生活信息,电视、电影、漫画、综艺、星座等娱乐休闲信息,奥运会、世界杯、全球五大足球赛事、亚运会等体育赛事信息,重大时事热点焦点,常用软件下载,以及教育、医疗、饮食等信息查询,都已通过百度数据开放平台成功上线,并受到广大用户和合作者的好评。随着用户需求逐渐增加对互联网应用的查询检索,2010年,百度又推出了“框计算”理念的另一大重要实践——“应用开放平台”,通过与广大优质应用开发者或版权运营者开放对接合作,为用户实现“即搜即用”——便捷的在线应用服务。目前,包括在线视听、在线杀毒、在线小游戏等部分应用已通过百度应用开放平台正式上线。
      通过传统所说的搜索框,百度对互联网用户的海量需求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包括许多后端的技术,如自然语言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智能人机交互、海量计算等。分析之后,就可以把用户的需求分发到那些能够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地方,这些地方可能是某个网站、某个信息内容、某种传统服务,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在线应用。在百度PM(产品经理)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你有多高的技术、多专业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用户肚子里的蛔虫,能清楚知道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正如《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此书中所讲到的“用户需求决定一切”,这是Robin(李彦宏英文名)亲自为百度定下的最高行动纲领。“道”有很多含义,道是阴阳,是过程,是本源,是规律,是法则。说到底,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顺应道,则和谐发展;违反道,则坎坷失败。在IT和互联网领域,“道”其实一直很简单,每天都在被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提起,这就是“用户需求”。盖茨得道较早,Windows桌面系统大行天下;乔布斯是悟道奇人,Apple II、iPod、iPhone、iPad颠覆性引领用户需求,但凡好的互联网公司,无一不具备精准的用户需求把握能力。李彦宏显然也深谙互联网“道”之真谛,早在其2000年从美归国创立百度时,“一切创新与研发均以用户需求为基准”,便已经成为这家企业的行动准则,从后来的“框计算”、“数据开放平台”再到“应用开发平台”,一直贯彻至今。
无数历史说明,在顺应“用户需求”这一时势下,有实力者和能坚持者往往才能笑到最后。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4 11:13
曾经的8848,远离真实的代价
      阅读了前面章节的朋友,应该知道在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灭时,倒闭了一大批曾经风生水起的互联网企业。这里面有家叫做8848的公司,虽然现在www.8848.com 域名已经指向了淘宝网,但是从历史文物中翻出这家公司来看,会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电子商务这一在互联网中举足轻重的领域,也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用户需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8848,曾经是地球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曾经是2001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之巅。8848由王峻涛(网民:老榕)创立于1999年1月,从4个人、16万人民币起步,至2001年,成为中国工业和商业类网站被用户访问最多的网站(CNNIC的调查),这期间先后融资约6000万美元。当时轰动全国的“72小时生存试验”,8848的购物袋连续几天出现在CCTV-2的黄金时间,8848从此作为唯一真的可以通过在线支付买到东西的网站闻名全国。中国网民只知8848,不知当当和卓越,用“绝对垄断”来形容当时8848在网上销售中的份额是一点不为过的。
与更早“瀛海威”的败北一样,8848短暂的辉煌后归于尘埃,两者的经历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一方面,8848提供了太过超前用户需求的商业服务,如王峻涛当时提出了电子商务“三座大山”的说法:一是当时中国网民只有400万人,决定了电子商务商业机会有限;二是物流和配送的难题;三是最大的困难就是网上支付难题,以及远距离购买的信任危机。8848烧着风险投资的钱,组织货源,开发配送渠道,解决支付问题,甚至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用比传统商家高10倍的成本去销售一罐可乐。8848变成了一家超前和脱离中国网民实际电子商务消费基础而提供服务的企业。另一方面,8848的背后短视资本没有坚定的眼光和足够的耐心,导致8848不能够坚持BTC(Business To Customer,商家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更加不能谈继续坚持下去直到电子商务“三座大山”被推翻的那天。
      对比现在和10年前的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之间的差别一目了然,也就决定了8848的生存困难。这个电子商务环境首先表现为电子商务概念在网民中的普及,然后是网民用户的接受和认可。10年前,国内大多数网民眼里的电子商务还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于互联网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其次,十年前的网络支付、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发达,用户无法安全、便捷地支付,同时收货又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在8848上的一次网络购物动辄半个月才收到货,这些都严重影响到电子商务的用户体验。
      当时CHINAREN的创始人陈一舟(现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商务发展比美国慢20年,互联网技术只慢半年。如果说美国电子商务是“需求推动型”,那么这时候的中国电子商务则更多的是“技术拉动型”。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实践美国早在1980年初就已经开始,是美国企业的商务需求促进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并最终促成了电子商务概念的形成。但在中国,这个时期的电子商务却是由国内IT领域和媒体炒作起来的,它的概念先于中国实际传统商务的应用需求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国内个人和企业用户还没有真正需要电子商务时,逐利资本的力量却把电子商务概念早早拉到了还不够成熟的中国。其实正是这种奇怪的现象一手“导演”了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精彩的开幕,同时这一现象也早已注定了2001年中国电子商务以一种令人悲哀的形式闭幕。
2000年,在完全“脱离用户需求”的电子商务假“起”真“落”的同时,另外3家表现出“紧贴用户需求”特征的互联网应用(搜索、即时通信、网络游戏)正在暗潮涌动和迅速崛起。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4 11:19
网吧里的互联网,在改变Martin和Paul的生活
      其实,从网吧在中国诞生的那天起,它对于中国互联网的意义就不言而喻——它标志着互联网不再是政府、大公司、少数上层人士的专属,网络以“网吧”为载体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并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
      “如果没有网吧这个下游产业端的高速发展,中国IT行业也许会倒退5年”,上海川江地区最大连锁网吧的老板黄伟在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时喜欢这么说。也许有些夸张,但不得不承认,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网吧以最直接的方式教育着中国新兴消费者们,并用最实际的存在影响着大多数IT业公司。越偏僻的城市,越是如此。
      回到这两位主人公的真实小故事。那是1999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午后,电子系的Martin和英语系的校友们一起上大课,英语系的漂亮女生们让电子系的男生们无心听讲。Martin鼓足勇气给一个姑娘写了一个小纸条说想认识一下,这一来一往中也满足了其他传递纸条同学的窥私欲——其中一句话写到“可以把你的OICQ(QQ的前身)告诉我吗?我想在下课后和你好好聊聊”。
      下课后,Martin拿着小纸条,迫不及待地跑进了校门外的网吧,熟练地登录了OICQ。在闪电般添加完下午那位女生的OICQ号码后,就开始慢慢查看另外那些闪动不停的好友信息提示。Martin暗暗高兴,因为昨天在OICQ上寻找和添加的十几位同城市的好友们都通过了自己的请求,一下子又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这可有得聊了。
      2000年,Paul退伍回到自己家乡的小县城,一开始的闲时娱乐主要就是到网吧和朋友们一起玩红警、半条命等单机电脑游戏。直到有一天,Paul看到一位“吧友”在玩一个叫做“传奇”的网络游戏。最初Paul在旁边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感觉很茫然很无聊,只知道电脑屏幕上一个身穿布衣、长得像农民的小人不停地走来走去。Paul与其他两位经常玩单机电脑游戏的朋友一起感叹:“哎,只有傻子才玩这个,没意思”。 第二天,Paul又来到了网吧,发现昨天那两位和自己一样还在说“傻子才会玩这个”的朋友也开始玩“传奇”,并且都大呼“有意思”。禁不住朋友的邀约和自身的好奇,Paul申请了一个账户,加入了进来,大约3小时后,Paul正式迷上了这个叫做“传奇”的网络游戏。
      从大学生Martin到退伍军人Paul,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大专院校学生都在网吧中第一次触网,并逐步掌握了互联网的使用。现在的网络业中坚力量,大部分就来自当年的第一批网民。网吧几乎锁住了中国青少年或者中等及以下收入人群的闲暇时间。比起在网吧一个白天30~40元的消费来讲,中国城镇中的任何一个娱乐场所都无法在价格优势上超越网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底,全国网民数量约2250万人,其中20%以上的网民是通过“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上网的;截至2009年底,全国依法设立的网吧达到13.8万家,电脑终端1316万台,网吧网民达到1.35亿人,占当时网民总数的35.1%。网吧的发展,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中国最早的网吧,也许应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的瀛海威公司。当时网民只有数十万,普通人根本弄不清Internet和“英特纳雄耐尔”有何区别。早期网民肯定还记得上海瑞金二路上的“瀛海威时空”,瀛海威公司为了培养网民队伍,特地开辟了一块地方,供网络爱好者免费上网,并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事过境迁,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网民以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壮大,终于达到了初步支撑起一个网络产业的数量。
     从1998年开始,搜狐、网易、新浪及各类专业网站相继诞生发展,声势蓬勃,网吧业也走向兴旺发达。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大城市的网吧已不下千家,起步较晚的内地如郑州,网吧也由1999年底的30家发展到2000年的320家,一年增加了10倍。2001年3、4月份,西南重镇成都发生了一场奇特的网吧争夺战,新浪、搜狐、网易、中华网、FM365这几大门户网站竞相招揽网吧,一家家冠上新名的“新浪网吧”、“网易网吧”纷纷出炉,绿的、黄的、紫的,被各网站的标志色打扮得好不悦目。笔者在那个时候也与朋友合伙开过一家“网大网吧”,为网大(教育类网站)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于需要庞大用户群的网站来说,掌握一个网吧,就等于掌握了一个与网民最直接交流的前沿阵地,可以使自己的形象深入到最终的消费者,可以实现网上网下互动融合,可以培养一大批忠实用户。
[attach]160682[/attach]
像Martin和Paul这样光临网吧的主要就是为了聊天或玩游戏的年轻群体,随着网吧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其数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庞大。由于管理放松等原因,甚至滋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当然这是后话。这里要讨论的是当并非以阅读新闻和获取信息为目的,而是以聊天游戏为目的的更大基数的网民用户涌入互联网时,将预示着以内容为王的三大门户王朝时代将慢慢逝去,当然能够满足此类新兴群体需求的巨头也正在无声无息的崛起。
我们来对比以下这几组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权威统计数据:
1997年11月,我国上网用户62万,因为几乎还没有网吧,在网吧上网的视为0;其中网民对Internet最失望的是这3点:上网速度太慢、中文信息太少、除浏览信息外实际可做的事情太少。
1999年7月,我国上网用户400万,在网吧上网的比率仅占4%;上网目的为“获得信息”的占到56.8%,休闲娱乐占到8.2%;网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到59%。
2000年7月,我国上网用户1690万(1年翻4倍),在网吧上网的比率占20.89%(1年增长5倍);上网目的为“获得信息”的占到56.1%(下降),休闲娱乐占到10.89%;网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到51.9%(下降)。
2001年7月,我国上网用户2650万(1年增长近1倍),在网吧上网的比率占15.2%;上网目的为“获得信息”的占到42.9%(下降),休闲娱乐(聊天、交友)占到34.4%(1年翻3倍);网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到35.8%(下降)。
娱乐自己是人类最主要的任务。
—— 史杰•裴瑞乐曼
在中国互联网的初期,在网民总体数量持续暴增之下,我们可以看出:“获得信息”是早期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此目的所占比率随后开始下降;休闲娱乐(聊天、交友)同时迅猛增长;网民的整体文化层次也有下降的趋势。这几年将是奠定互联网后续产业大局的关键时间窗。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4 11:21
满足互动、发出用户民意的BBS论坛
      BBS,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或者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板服务)。论坛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发布信息,或者提出看法,进行讨论和沟通。BBS进入到普及阶段,被大众接受后,俗称为论坛或者网络论坛。
      大约是从1991年开始,国内开始了第一个BBS站——北京长城站,经过长时间发展,直到1995年,随着计算机及其外设的大幅降价,BBS才逐渐被部分人们所认识。少数玩BBS站的“极客”站长,基于个人关系,每天都互相交换电子邮件,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电子邮件网络——China FidoNet(中国惠多网)。从1997年开始,各种BBS站大量涌现,BBS论坛功能也不断改进,1997年的十强赛成为了早期BBS兴起的标志性事件,当时的四通利方体育沙龙(新浪前身)聚集了一批体育迷,活跃在BBS上的网友有老榕、悉尼球探、韦一笑、王小山、北京厨子、叼德一、漓江烟雨等。在BBS诞生之初,它还主要是一种基于Telnet(远程登录)协议访问的互联网应用形式。因为基于WWW的论坛还尚未成为气候,此时的用户多数仍在使用Telnet下的BBS,同时由于Telnet的界面简陋和操作烦琐,使用者多为“极客”类的专业玩家。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可视化Web服务兴起,基于Web的BBS开始强调主题性和交流性,于是诞生了Forum(论坛),大大小小的网络论坛开始相继生长和消亡。1999年,生在江苏长在陕西的苏秦成立了以社区为主的“西陆”网站,而此时,远在海南的“天涯社区”,古都南京的“西祠胡同”,也纷纷以有特色的社区服务抢夺网民。这轮崛起的网络论坛创立者与最初的BBS“极客”站长们不同,他们除了坚持理想和人文色彩以外,开始以规范的商业操作吸引新网民加入,逐渐开始形成和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的BBS论坛分庭抗礼的局面。同时,一批分类更为细化的BBS论坛:政府力量主导的人民网强国论坛、关注IT的DoNews写作社区、立足文学的橄榄树和诗生活、汇集摄影爱好者的第三只眼和江湖色论坛等都呼之欲出。
      从用户应用和技术角度来看,BBS论坛几乎是最早开始满足用户除“被动阅读”外更多主动性需求的互联网应用,也是互联网诸多互动应用中技术研发与用户进入门槛较低的一类产品,还是在Web 2.0(本书后面会讨论到)浪潮到来之前互联网上最重要的用户互动形式。如笔者在本书第1章中所讲过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在“皇家歌剧院”的看客们时代,因“中文信息匮乏”而造成的阅读需求早已经被粉墨登场的门户网站新媒体所大量满足,与此同时一批极客先行之下的用户潜伏在网络泡沫下的认知开始苏醒,除了被动阅读之外用户想要的更多,这股慢慢集聚着的用户需求力量在BBS论坛上得以释放和满足。
      多人的共同讨论是BBS论坛的基本状态,实现了论坛的群体传播,同时论坛也研发了站内短信,提供论坛好友站内一对一交流的通道。此外论坛版主对热帖的推荐和置顶、制作的热帖排行,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间接的大众传播模式。网络论坛的“可写”和“传播”特性,既集中了多种传播模式,满足用户多类型交流的需求,又产生了聚合内容与用户,并实现内容与内容、内容与用户之间能量转换的价值。BBS论坛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上面自由发布和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用户是民,需求是意,普通的网民有机会在各种BBS论坛上,通过各种意见、观点进行自由辩论和竞争,而非权力赐予,获得沟通交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
      越来越多的网民纷纷用论坛来实现人际交流、表达诉求。每一个民众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事件发表观点,并得到其他人对于此观点的态度和意见,通过个人意识在传播中不断与其他人的意见交融,并不断堆集,便形成了共同的意见。在没有传统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可以充分行使各自的话语权,而在聚焦大量网民用户的网络互动应用——BBS论坛上开始展现出汇集用户民意的“网络舆论”和“第五种权力”。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2009年77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有23件都是在网络论坛上率先被曝光的。从2003年的“孙志刚案”开始,一连串的热点话题如 “重庆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华南虎照片案”、“罗彩霞冒名顶替案”等,都因网络论坛的参与、推动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后续Web 2.0浪潮的兴起,即时通信、SNS社交等更多的互联网互动技术和模式开始涌现,但BBS论坛作为满足用户互动需求的一种基本应用形式并没有消亡,而是依然作为用户使用较普遍的互动工具之一,继续不断发展。随着网民在简单易用的网络社区中交流越来越频繁,BBS论坛成为大众网民在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8年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使用率为38.8%,用户规模达到9822万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九;在CNNIC于2011年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使用率依然占到为32.4%。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27 16:43
用户认知的苏醒,极客先行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
—— 克罗齐,意大利文艺批评家
      先说说“极客”一词,它是来自于美国俚语“geek”的音译,一般理解为性格古怪的人。例如,“数学极客”是指,并不一定是数学专业但又对数学等技术有狂热的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互联网极客,自然是指并不一定是互联网专业出身但对互联网有着超乎普通网民的狂热兴趣,并且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
      如网易创始人丁磊是BBS的鼻祖级玩家,在1996年他加入广州最早的互联网ISP公司飞捷时,就建立了基于公众互联网上的BBS系统;与丁磊在Cfido BBS(慧多网)上有过交情、同有电信背景的工程师马化腾还在润讯(当年寻呼业的龙头老大)做着一名工程师;开发成功中国第一款自主版权的互联网软件——方正飞扬电子邮件系统的周鸿祎也还只是方正一位高级程序员。这一两年冒出来的日后搅得整个互联网江湖翻天覆地的都是这样一群有着软件背景、程序员出身、具有极客气质的年轻人。
      当然除了通过互联网获得巨大成就的几位外,中国网民中还有更大的“极客”群体在苏醒和行动。如前所述,在用户认知的苏醒过程中,不愿意只做“皇家歌剧院”看客和不满足于被动阅读的第一批“极客”们,开始借助互联网上的个人主页服务,用纯个人的力量创造自己的网上内容,教育和引导着更多的网民进步。
      个人主页是从英文Personal Homepage翻译而来的,可以理解为“属于个人的网站”。一个图文并茂的“个人主页”可以充分地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个人主页”上,让大家都可以来欣赏。中国互联网上的个人主页服务始于1996年初,用户通过“个人主页提供商”的在线平台注册一个账号,然后系统就会为你自动生成一个与账号相对应的个人主页,在这个“个人主页”上,你可以发布文章、上传图片、自建网站栏目、自定义主页的外观等。在那时,中文互联网上为网民用户提供信息的网站少得可怜,更别说提供免费个人主页服务,唯一可以获得免费个人主页空间的“个人主页提供商”是geocities(后于1999年被yahoo收购),随后中国的视聆通、飞捷、碧海银沙和后来的网易相继纷纷推出中文的个人主页服务,为少数“极客”们提供了创造网上中文信息的舞台。1997年《南方周末》在其元旦特刊中推荐了“十个最好的中文个人主页”:如Carboy普及Internet知识的“完全上网手册”、姚鸿推荐和评价其他个人主页的“品网”、边城浪子的“回声快刀”、冯飞燕分享互联网技术的豆豆话题等。互联网上最早的一批“极客”,在这股因“网上中文信息匮乏”而造成的用户需求浪潮中,成为了那个时代互联网历史舞台上最耀眼的个人明星。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先行的“极客”们让门户网站的中文互联网内容,变得个性丰富、多姿多彩,同时开始引导和带动更多的沉默网民用户潜伏在网络泡沫下的需求发生变化。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30 13:58
除了被动阅读,用户想要的更多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 左拉,法国作家
     网上中文内容的丰富伴随着接入网速的提升和上网资费的下降,互联网对于中国民众,从最初的有一些神秘,渐渐开始普及。在1997~2001年的4年时间,网民数量从60万迅速增长到了2000多万。中国民众强大的对新事物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越来越多的网民接触、进入和熟练地开始浏览互联网。
     网上内容空前丰富,动鼠标而知天下的简单操作,激发和培育着网民们的阅读需求和浏览能力。但人类对于未来和未知的求索从来都不会轻易停止和满足,中国网民对于互联网也是一样,在日复一日地享受着门户网站职业新闻编辑们所制造的精彩内容的过程中,有一股潜伏在网络泡沫下慢慢集聚着的用户力量在牵引着变化。
     除了被动地阅读那些被精心创造的中文信息外,网民们开始不满足地寻找鼠标单击的尽头。除了搜狐、网易、新浪或者其他的大型门户网站外,在用户心中浩瀚如宇宙的互联网必定还有更多的精彩,除了只能永远被动地浏览和阅读以外,主动寻找甚至于主动创造的幼芽在极少一部分网民中开始萌发。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30 14:00
中文信息匮乏年代,新媒体粉墨登场
      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 培根,英国哲学家
      三大门户网站正是识别和把握住了中国用户的网上中文信息饥渴这一需求和时机。正如本书前面所述的,中国互联网在1995年展现出网上中文信息的匮乏现状,成为了更多用户进入互联网世界的一大阻碍,而这一状态的好转和改善实际上经历了几年的时间。在支付高昂费用和经过蜗牛网速等待之后,好不容易“爬”上互联网的中国用户,对于眼前那满屏的英文除了在新鲜之外更多的是茫然,在“超链接”与“超链接”之间的鼠标点击,即使只言片语的中文就能立即满足我们在网上浏览新闻的新鲜感和成就感。
      互联网最早被中国人加以定义时,是被划入了媒体概念的,曾几何时,互联网作为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开始走入大众的眼帘,成为大家的话题。网络媒体是伴随当代人成长的新媒体,它的诞生、发展为当代人所共睹。在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进程中,1998年底至1999年是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征是:国内门户网站形成,并且全面进军互联网新闻传播领域,从而奠定了门户网站——特别是新浪、搜狐、网易——在这一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新浪网新闻品牌的确立始于1998年法国世界杯。当时新浪还叫“利方在线”,回忆当年,新浪网当时的体育沙龙的版主,现任新浪执行副总裁、总编辑的陈彤曾指出,新浪是先做体育,再做新闻的。1996年利方在线推出体育论坛。1997年10月31日,中国足球队兵败大连金州,过早失去了进军世界杯的资格,凌晨网友老榕的一个“10:31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的帖子一下子让利方在线的体育沙龙名满网坛。1998年利方在线就在平时的基础上做了世界杯网站,当时汪延(前任新浪首席执行长)在巴黎发来大量一手的前方消息,对利方在线的点击量影响有一个质的飞跃。在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时,利方在线创下了一个访问纪录——300万人次,此次事件对新浪品牌意义重大。1998年世界杯期间,利方在线的广告收入达到了18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可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世界杯之后两个月,利方在线就开通了新闻频道。
      若不是利方在线(新浪网前身)在报道法国世界杯上获得成功,人们也许根本就想不到,简单的几篇中文网络新闻和报道就可以带来如此巨大的注意力和流量,并逐步成为赢利的一种方式。通过利方在线基于满足用户“中文信息需求”的成功,也因为当时从美国波及中国的AOL(美国在线)和YAHOO的门户概念热潮,1998年作为中国最初定位为分类搜索引擎的搜狐,于9月15日推出了Sohoo 2.0版,明确宣布要做中国第一网站;1997年从中国第一家中文电子邮箱服务起家的网易也于1998年9月22日全面改版,朝着中文网络门户迈出了第一步;1998年12月,利方在线与美国华渊资讯合并,正式成立了新浪网。正苦于对赢利进行思考的中国网站,比如搜狐、网易、新浪、广州视窗等都开始在战略上重视网站中文内容的建设,大量招聘新闻编辑和中文内容服务团队,开始了向中文门户网站的转型。
当时,中国网民对于网上中文信息的极度渴求和追逐,开启了“注意力经济”的大门,以三大商业门户网站的崛起(2000年的海外上市)为标志,也开始了改变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6-30 14:04
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凌波微步的一公里?
       1995年,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关键的一年。一方面,中国电信开通了技术层面上的互联网接入,让人们连接互联网的技术障碍基本得以解决,“上网”成为了中国民众有可能去实现的选择,网民的人数开始增加;另一方面,在国家政府的层面上,也开始了对互联网利弊的认真考量,1996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可以说是国家开始正视和推动互联网的标志之一。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除中国电信以外,民办的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公司,风起云涌,如东方网景、国联、中网,其中最先做到全国范围的著名代表者,当数张树新的“瀛海威”。
       1996年年初,瀛海威在北京中关村南大门的白石桥路口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看到这块牌子的人,无不为之震动,它不知打动了多少对互联网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年轻人,以至于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互联网标志碑。
[attach]160764[/attach]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进程从来都是起起落落,如螺旋般回旋上升的,对于在今天看来已经创造了历史的互联网来说,它的出生更加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显然,1995年的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离广大中国用户群体的真正距离远远不止那块广告牌上写的1500米。
当时决定做互联网接入业务的众多民营ISP,动机很简单,就是商业驱动。因为互联网在美国兴起时,就让一大批做网络接入服务的商人们发了财。但是张树新没有想到,中国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就好像本来你心里的初衷只是想做面包和卖面包,但你恨不得从种麦子开始干,先弄块地开荒、施肥、播种、种麦子,然后收割、脱壳、压面粉,最后才能做成面包,这只能说,这件事你做得太早了。
从瀛海威最开始到邮电部申请接入线路、获得电信增值业务许可,再到与邮电部门、国家计委反复沟通关于收费和价格等问题,张树新一路走来所遇到的荆棘坎坷数不胜数。张树新最后的出局,从表面上看,是她与董事会之间的意见分歧,以及因中国电信的介入和接入价格的走低,使瀛海威公司出现了大幅的亏损,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1995—1997年,瀛海威走在政府和用户需求的前面,张树新与她的瀛海威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她做了很多本应该是社会和政府做的事。
到1997年10月,中国上网用户数才60万,其中拨号上网的计算机也只有25万台。高昂的拨号上网价格、以K(1024K=1M)来计算的“蜗牛”上网速度、几乎为零的网上中文信息,在一片没有足够用户基数的洪荒上“开荒种麦子”,对于一家与国家部门力量不成比例的民营公司来说,显然离“卖面包”的初衷太过于遥远。瀛海威和张树新做了大规模的网络市场教育和基础用户培养工作,结果也还是成了“在大雾中领跑”而还没有等到黎明来临就壮烈牺牲了的互联网时代“先烈”。
此时风险投资还未进入中国,因为太过超前于用户的需求层次而又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资金原料”,以瀛海威为代表的第一批民营ISP,虽然纷纷倒下了,但其对于中国以后10多年互联网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有记者在采访张树新时向她提过一个问题:实际上,瀛海威当时的表现,客观上是为广大的中国网民冲出了一个较低的价格空间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中国第一批民营ISP使劲冲的结果,在某一层面上来看,确实导致了电信的大开放、大降价、大建设,然后使得全中国更多的大众用户群体都有了上网的可能。
历史上,每一次从实验室诞生的非凡科技创新,到后来影响到千家万户,都必定会走过漫长的道路。除了技术上的改进和成熟,还要依靠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支持,更加需要资本和商业化力量的介入和推动,互联网当然也不例外。起源于科技创新的互联网,作为一个从美国传播到中国的新兴事物,在早期还是少数科研人员和知识分子的“特权”。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来说,有的根本就不知道互联网的存在,而知道其存在的少部分民众也因为资费高、操作难、认知度低等各种原因只是将其看做“与己无关”或“可有可无”,“需求”这两个字在此时还无从谈起。以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和商业化力量,在任何行业和领域都是依靠由足够量级的用户需求积累而成的市场需求,而获取商业利润,在他们介入互联网之初,想在中国这片还没有形成所谓市场需求的土壤中攫取收获,自然要走过很长一段引导用户、培养用户的时期。
[attach]160765[/attach]
1995年3月,中国电信虽然还没有从邮电部拆分出来,但邮电部为中国电信独立申请了商标,这相当于为其准备了准生证。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后,信息化变成了国家倡导的事情,这也为政府部门推动的互联网接入普及拉开了序幕。那片“用户”洪荒在经过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翻土、施肥、灌溉之后,只缺一些魔豆般的种子便可……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作者: broadview    时间: 2011-7-18 09:25
连载完成~~~谢谢关注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