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打印本页]
作者: 麦凯 时间: 2011-6-14 18:05
标题: 钟茂森《细讲论语》(详实解读中国人的圣经)全新版连载)
《论语》一书,乃孔夫子与弟子讲学之语录,着笔始于春秋末期,编辑成书在战国初期。辑录者有孔子弟子以及再传弟子。
《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注重修身学道,并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本。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也是研究孔子学说最重要的文献。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后世尊称为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祖为商后宋国贵族。孔子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司职吏(管理畜养),鲁定公时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不为时君所用。归鲁著书讲学,编订整理了《诗》、《书》、《易》、《礼》、《乐》、《春秋》等文化典籍。门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孔子享寿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边上(今孔林所在地)。弟子服心丧三年,子贡守墓六年。孔子儿子名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著《中庸》。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儒家学问是对古圣先王文化道统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孔子一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推行仁道,希望能恢复建立大同之治,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后世历朝尊奉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后人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赞誉和“德侔天地,道观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的推崇,是对一代圣人一生最好的写照。
《论语》成书的时期正值礼崩乐坏的东周乱世,社会无序,天子失位,五霸僭越,诸侯兼并,臣弑其君、家臣弑大夫的情况时有发生,生民涂炭,血流飘杵。孔子目睹当时社会乱相,叹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对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的上古(尧、舜、禹)时代,心向往之。孔子的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先王之道,希望通过克己复礼、敬天爱民、广行仁政的教化工作,实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安乐、社会和谐的礼乐文明。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记载: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足见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此次《论语》细讲,是钟茂森博士研习儒释道三家经典的又一心得报告。迄今为止,他已经讲习经典2000多个小时,其中集结成书的有中国文化的三根《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十三经之首的《孝经》,四百年来治家经典的《朱子治家格言》,被奉为修心改命的家训典范《了凡四训》,四书之一的《大学》,女四书之一的《女论语》,传统文化演讲辑录《找寻中国精神》和《中国精神》,更有广为流传的钟博士母子几十年人生实录《母慈子孝》,这些研习报告涉及到为人、处事、学业、道业,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包,所以成书之后,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本次《论语》细讲,前后历时三年,累计二百八十二小时,博士 “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把历代古圣先贤对《论语》的记述、开解,撮取精要呈献给今人,把自己心得、感悟报告给大家。
在本次讲席中,训诂方面的参考,主要依朱熹的《论语集注》;义理的阐发方面,师承台湾儒学深厚的李炳南老先生,他著有《论语讲要》;另外,明末清初佛门的高僧,净土宗的第九祖蕅益大师,他对儒家学问也是学养功深,而且是一位明心见性开悟的大德,他留下一部《四书解》,其中注《论语》的叫《论语点睛》;还有,民国时代著名的教育家江谦先生,曾经对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有一个《补注》,我们也用来作为依据。换句话说,文字训诂方面,本书主要依朱子的批注;义理阐发方面,主要依李炳南老先生的《讲要》、蕅益大师的《点睛》以及江谦先生的《补注》。当然,在没有说得很详尽之处,本书也兼采众家之长。
至于读论之法,宋代大儒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意在强调读书重在变化气质,虚心涵泳,内化成自己的人格,才有读《论语》的真实受用。真正的学以致用,还是要从我做起,从内化自身修养做起,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古人特别着重于“学问贵在变化气质”,而实现气质的变化,要“先跳进去”然后“再出来”,即在学习中要把教材当做剧本,自己则成为剧中主角;不仅读诵受持,更主要的是为人演说。“经典就是生活”,真正学习经典,应当有一种承传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要让人看到经典不是谈玄说妙,它不仅仅是圣贤人的生活,也可以是我们的生活,让大家看到圣贤文化在闪光,生起对圣贤经典的信心,所谓“圣与贤,可驯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我辈学人知行合一、解行相应、演绎经典做起。
本书成书之时,钟博士谦虚意下,一再强调,“学得太浅,成书恐贻笑方家”。今依其讲座整理成《细讲论语》,由于整理者才疏德浅,其中难免疏漏、不足之处,恳请诸位方家不吝赐教,完善本书,以慰作者对圣贤经典、后学大众的“兢兢”惶恐之心。无限感恩,真诚鞠躬。
[attach]160574[/attach](《细讲论语》一书已经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6-16 10:2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16 10:27 编辑
受麦凯老师委托,《细讲论语•学而为政篇》全文刊登。
本经概要
微言大义 修齐治平
尊敬的各位大德、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论语》。《论语》这部书是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们讲学的语录,所说的内容注重在修身、修心、学道,是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本。
《论语》反映了孔老夫子的政治、学术和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研究孔老夫子的思想不能离开《论语》,因为这是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宋朝有一位学者罗大经,曾经写过《鹤林玉露》这部书。他讲到在宋朝初年,宰相赵普就是专读《论语》,所以有人就说赵普只会读《论语》。有一天,皇帝宋太宗赵光义问他:“你是不是只懂得学《论语》?”赵普就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说所知道的,没有离开《论语》的范围。他说:“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赵普说当年用半部《论语》帮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今天又要将另一半《论语》用来辅助宋太宗赵光义,使他坐享太平。从赵普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论语》的重要性和它的作用。《论语》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都讲得淋漓尽致。
《论语》是以语录的形式记载的。它不是一篇逻辑结构非常严密的文章,而是格言式的,主要是孔老夫子及其弟子,乃至再传弟子的言行语录。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6-16 10:23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16 10:25 编辑
孔子行谊 先师垂范
在朱熹朱夫子的《论语集注》里,有一个序言,介绍孔老夫子的身世。学习《论语》,当然首先我们要了解孔老夫子其人。孔老夫子的身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是要学习《论语》,我们还是应该把夫子的这一生简要地做一个介绍,因为《论语》当中很多的话语都跟他当时的政治背景、时代环境有关系。
朱子的《论语集注》序言里,他是引《史记·孔子世家》这本书来说明孔老夫子的身世。孔老夫子,名丘,他名字是丘,山丘的丘,字仲尼。他的祖上是周朝时代宋国的宗室,也是一个诸侯国。宋国实际上是殷商王朝的一个王族,周武王封他们在宋国,代代相传下来,一直到孔老夫子的父亲这一代,已经是周朝末年。孔老夫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母亲姓颜,颜氏。夫子出生在鲁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51年,十一月庚子日。夫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这个地方,所以后人就认为孔老夫子是鲁国人。鲁国的地理位置大概在现山东省济宁、曲阜、泰安一带。
孔老夫子自小所玩耍的跟别的小孩就不一样,他常常摆上祭器祭祀祖先,然后模仿大人们祭祀行礼的这些样子。从这个小孩的这种行为,我们能够看出他不是普通人,他是个再来人。他是带着一个使命,来这个世间恢复礼乐、推行仁义的。历史上称孔老夫子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夫子为我们演述圣贤的教育,并留下了丰富的典籍。更可贵的是,他以他圣贤的人格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模范,为之后二千五百年的后人,留下了一个学习的典型,使中华民族可以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号称为“礼仪之邦”。
孔老夫子长大以后,曾经做过委吏,也就是仓库管理员,管理仓库。他管理得非常好,工作井井有条,计量非常准确。他做司职吏时,主持畜牧工作,使得牲畜发展也很兴旺。所以,一个圣人他做一行,就能够把那一行做到最优秀。夫子曾经到过周国,向老子去请教礼的学问。在他回国以后,向他学习的人就开始愈来愈多。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老夫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内乱,鲁昭公逃到了齐国。于是孔老夫子也到了齐国,做高昭子的家臣,为了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渠道见到齐景公。当时齐景公想给孔老夫子一块封地,但是齐国的宰相晏婴不同意,所以景公也就没有给夫子封地。孔老夫子在齐国没有得到任用,于是就回到了鲁国,当时鲁国国君是鲁定公。
孔老夫子四十三岁那年,鲁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季氏,因为霸道专权,基本上把持了朝政。他的家臣阳虎作乱,于是又掌握了整个鲁国的政治。因为鲁国如此的混乱,孔老夫子也不愿意做官,当时只是埋头整理《诗经》、《尚书》、《礼经》、《乐经》等等经典。阳虎曾经有请过他,但是夫子执意不肯出来。鲁定公九年,夫子五十一岁,季氏的另外一个家臣公山不狃,背叛了季氏,他也来邀请孔老夫子,但是夫子最终也没有去。
后来鲁定公任命孔老夫子做中都宰,在中都做一个小官。没想到过了一年,中都这个地方真正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非常的安定和谐,成为其他地方学习的榜样。所以鲁国国君把夫子升职为司空、大司寇,后来又提升代行宰相职权。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夫子陪同鲁定公,和齐国国君在峡谷会面,帮助比较弱小的鲁国得以没有受到齐国的屈辱,反而让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立了大功。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老夫子派弟子子路(仲由)做季氏的家臣。当时朝廷下令拆毁鲁国三大家族的城墙,收缴他们的武器,目的就是削弱三家的势力,让政权回归到鲁国国君手上。可是后来,另外一个家族孟孙氏不肯拆墙,结果拆毁城墙的计划也就失败了。
孔老夫子五十六岁时,他代理宰相,杀了少正卯,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故事。少正卯喜欢乱说话,蛊惑人心,所以夫子把他杀掉了。经过夫子三个月对鲁国政治的整治,鲁国就显示出空前的和谐安定。
因为齐国跟鲁国是邻国,所以鲁国的强大威胁了齐国。齐国国君就想了一个诡计,送了一队美女,就是女乐,还有文马给鲁国国君。季桓子接受了女乐,于是就跟鲁国国君鲁定公一起成天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了。后来鲁国郊祭,郊外祭祀,竟然连礼制都没有讲求,没有向大夫们分发祭肉。夫子看到礼已经在鲁国被废了,非常痛心,于是就辞官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
孔老夫子先后到了陈国、卫国。在陈国的时候,路经匡地,被误认为是阳虎,他们俩长得有点像,所以被包围起来。误会解除后,夫子又到了卫国。在卫国,他住在蘧伯玉家里,在这期间曾经拜会过南子,卫国国君的一个妃子。这中间有很多故事,在讲到《论语》的相关章节时,我们再详细地说明。
后来孔老夫子离开了卫国,因为在卫国没有得到重用,南子从中作梗。然后到了宋国,又被大臣司马桓魁迫害,要追杀夫子。夫子就离开了宋国,逃往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又返回卫国。当时的卫国国君卫灵公还是不能任用夫子,于是夫子又继续他的周游。晋国赵氏家臣佛肸想背叛赵氏,邀请夫子,夫子打算去,后来也没去成。
几经周转孔老夫子又回到卫国,见到了卫灵公,卫灵公向夫子请教作战的事情,夫子说对作战他不熟悉,因为夫子是主张仁政、仁爱,所以又离开了卫国,到了陈国。
后来,鲁国季氏家族的季桓子死了,他曾经留下遗言,让他的儿子季康子一定要召回孔老夫子。因为他的家臣阻挠,所以季康子就邀请了冉求,夫子又没能回国。紧接着夫子到了蔡国,以及叶地这些地方。当时楚国的楚昭王打算给夫子一个封地,想任用孔老夫子,但是楚国的大臣子西,令尹官,他不同意,于是楚王也没有任用夫子。
《史记》中记载,楚昭王已经派遣人去聘请夫子了,夫子也准备去受职,希望能够在楚国施展他的抱负。没想到陈蔡两国竟然把夫子围在途中,不让他到楚国去,就在陈蔡之间绝粮七日,“陈蔡绝粮”。所以圣人也有很多的坎坷。
被解救出来以后,夫子回到了卫国。卫国的卫灵公已经去世了,当时卫国的国君想让孔老夫子来主持卫国的政治。因为鲁国的季氏家族任用了夫子的弟子冉求为统帅,跟齐国作战打胜了,冉求就向季氏推荐,希望季氏任用夫子,所以季康子就邀请夫子回鲁国。夫子于是离开卫国,回到鲁国。很可惜,到了鲁国后还是没有得到任用。
孔老夫子经过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已经是六十八岁了。看到鲁国终究不能任用他,他也就不再要求出仕了,于是埋头整理一些典籍。他整理《尚书》,而且作了解释,称为《书传》。解释《礼经》,《礼经》现在仅存《仪礼》这部分,是十三经之一,解释《礼经》的称为《礼记》。孔子还删定《诗经》,为《易经》做批注。当时夫子的弟子非常多,相传有三千人,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公元前481年,鲁国有人在西部打猎,捕获了一只麒麟,这只麒麟死了,孔老夫子很哀伤,知道自己大概归期不远了,他当时在撰写《春秋》。第二年,他的弟子子路死于卫国的内乱。子路在卫国做官,结果被乱刀砍死,夫子非常的悲痛。结果又过了一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己丑日,孔老夫子逝世,享年七十三岁,被葬于鲁城北的泗水边上。
弟子们都为老师服心丧三年。七十二贤之一的子贡,在孔老夫子墓旁建了一个草庐,守墓达六年之久。夫子的儿子孔鲤,早死,先于他逝世。孔鲤的儿子,夫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后来著了《中庸》,也就是《四书》之一。
这是简单地将孔老夫子的身世做一个汇报。
作者: hewm99 时间: 2011-6-16 16:30
顶一下,学习中
作者: massam 时间: 2011-6-16 16:56
正想学习一下论语呢,这份资料真及时,太感谢了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6-17 10:39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17 10:42 编辑
学而篇第一
书之首篇 入道之门
《论语》共二十篇,第一篇是“学而”篇。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这篇是《论语》的首篇,所记载的多数都是教我们务本的。修德立业要抓住根本,本篇主要是谈根本的问题,这是“入道之门”,我们想入圣贤之道,这是进门处。“积德之基”,我们要积德、要成圣成贤,这一篇所讲的是根基。“学者之先务”,必须首先要学习的。这是“学而”篇的内容,共有十六章,就是十六个段落。
整部《论语》,朱子说是奠定学道的根基。《论语》是“四书”之一,朱熹夫子讲到《四书》,学《大学》是定其规模;学《论语》是立其根基,立其根本;学《孟子》是观其发越,看怎么样发挥;学《中庸》是求古人之微妙处。所以《论语》是奠定圣学的根本,而“学而”篇又是根本的根本。
本篇是用首句前面两个字“学而时习之”的“学而”作为篇题。人并不是生而知之,生而知之的人很少,一生下来他就什么都能通达明了,那他就是圣人,这个太稀罕了,所以人生来就必须要求学,因此《论语》首篇首句就用“学而”,“学而时习”,这是说明学的重要,所谓“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 这个学意思是什么?就是觉悟,学了就觉悟了,学然后知不足。什么叫觉悟?知道自己不足,这是觉悟。知道自己不足,才能够去改过迁善,才能回归到本性圆满的至善中,这是学得成功、圆满了,这就是成圣人了。因此《论语》二十篇以“学而”篇为首,这个意思非常深远。
作者: tjyhzq 时间: 2011-6-18 16:46
顶,继续继续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6-19 08:55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19 08:56 编辑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 不亦说乎
“学而”篇共有十六章,我们来看首句第一章。这一章可以说是脍炙人口,很多人会念,也都能理解这个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个通假字,通喜悦的“悦”字。这是讲到“学而时习”的效果是喜悦的。朱子在《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这一句讲得很精彩。他说人性本善,这个善是至善,是没有丝毫欠缺的本善,自性本来就是圆满毫无欠缺。人人都有自性,人人自性都是圆满的至善,但是我们现在偏离了自性,没有办法回归到自性上,这是因为没有觉,不觉悟。所以,学习圣贤之道就是一个觉悟的过程,觉悟什么?觉悟自己有自性,自性本善,而又能回归自性,这就是学习圣道的过程。所以觉很重要,学就是觉的意思。觉有先后,有先觉有后觉,后觉者会效法先觉者。看到前人已经觉悟,已经成圣成贤了,后来者自然就效法学习。怎么学?先学古圣先贤是怎么做的,我也怎么做,这就是效法先觉之所为。先觉者能够恢复本善,回归自性,那我们也依样画葫芦,也一样能够回归本善。所以“明善”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止于至善”,回归本性。“复其初”,复是回归的意思,回归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性,圣学也就圆满了。
这里最重要的是“学而时习”,学了要习。这个习字很重要,《说文解字》里解释习字,是像鸟的翅膀在扇动、在飞翔,小鸟不断地扇动翅膀练习飞翔。小鸟怎么学飞翔?母鸟教导它飞翔的理论,只学理论不行,它得去真练。这是讲什么?要把学的这些理论拿来运用。譬如雄鹰怎么教小鹰飞翔?雄鹰把小鹰带到悬崖边,把小鹰推下去,让它在空中练习展翅,它真练!这是实践。我们把所学的这些道理,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上,待人、处事、接物上,这叫习,如鸟在学习飞翔一样。所以习是练习的意思。“学而时习”就“不亦说乎”,这个“说”就是喜悦,能够把所学的内容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转变自己。朱子讲的“明善而复其初”,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当然是非常喜悦。这种喜悦不是从外来的,是从内心证悟圣贤之道这种体验中得到的,跟外面欲望满足的那种刺激是两码事。
作者: jmsofts 时间: 2011-6-19 19:27
精典内容,精辟讲解。认真听讲!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6-20 09:4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20 09:40 编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单提这第一章的首句,这一句话极其重要。为什么把它放在《论语》的首篇、首章、首句当中?这有它深刻的含义。凡是传世之作,首句都是极其重要的,它涵盖全篇的宗旨。孔夫子是圣人,圣人之道,这一句话可以说就概括了。我们总结是:孔夫子之道,是以“学”字为宗,以“习”字为趣,以“时”字为枢机,以“说”字为受用。以“学”字为宗,这个宗就是宗旨、纲领,修学是以“学”字为纲领;以“习”字为趣,趣是什么?是道路、要径,必须通过“习”这条路才能达到你的目标,目标就是成圣成贤;以“时”字为枢机,枢机是关键;以“说”字为受用,受用、喜悦是他的体验,是修学得到的利益。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句话就涵盖了孔夫子之道,也就是整个圣人成圣之道。
我们具体来谈一谈这四个关键字:“学”、“习”、“时”、“说”。首先谈第一个以“学”字为宗,宗是纲领。“子曰,学而时习之”,这是孔夫子他学习的心得,这是圣贤之道。圣贤之道就是《四书•大学》里讲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开宗明义就给我们说明白,“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圣人之学,它就是明明德而已。第一个明字是动词,后面的明德是名词。明德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本觉本善,这是本性。《三字经》里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本来是觉悟的,本来是纯净纯善的,本来是喜悦的。但是因为后天染上了一些习气烦恼,把我们的明德迷失了,明德不明了,就迷了,所以在迷当中就生出了很多的烦恼和痛苦。《大学》里讲“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正了,身也不能修了。这个好乐是贪;忿懥是瞋,发脾气、恼怒,这是瞋恨;恐惧忧患是愚痴。贪瞋痴这三毒烦恼,是因为我们迷了就产生。这一迷,心“不得其正”,身也不得其修,不能修身就不能齐家,也不能治国,天下也就不能太平了。所以《大学》里讲,能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6-20 09:4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20 09:42 编辑
关键问题在哪儿?就在明自己的明德。这个“明”,就是《论语》这里讲的“学”字,也是觉悟的意思。所以学的目的就是觉悟,放下本来没有的不觉、不善,而回归自己本有的本觉、本善,这就是学的目的。所以圣学的纲领一个“学”字就概括了。《礼记·学记》里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一定要学习,孔子给我们示现的就是好学。夫子在《论语》里讲:“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成圣成贤不是一天到晚不吃饭、不睡觉,只在那里思索就能够办到的,这没有用处,没有好处,“无益”!“不如学也”,要学。学就是开始觉悟了,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我们凡夫是始觉不合本觉,迷了。本觉是本有的,但是自己不能觉。圣人是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大学》所谓的“明明德”。只有通过学,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谐天下。这是一个纲领,贯穿了大学之道,所以《大学》也就是一个“学”字。
学的态度,孔老夫子是“信而好古”。“信”是相信,相信谁?相信古圣先贤的教诲。“好古”是什么?虚心诚敬地接受圣贤教诲,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不打折扣,真正依教奉行。这是学的最重要的态度,一个是谦卑,一个是诚敬。谦才能够受教,如果傲慢,看不起古人,我们怎么能受教?古人是已经成就了,他们的经验教给我们,我们依教奉行也能像他们那样成就。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是诚敬,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没有不成功的。凡是学得不成功的,一般是不谦卑,傲慢心生起来了,没有诚敬心,那是什么?敷衍,因循苟且,对老师教导的阳奉阴违,自己有自己的主见了,觉得自己了不起,就没有像夫子讲的“信而好古”。“信而好古”,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意思,用圣人的意思做自己的意思。圣人的意思都是自性的自然流露,我们没有证得自性之前,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要相信圣人的意思,这叫“信而好古”。等我们证悟自性了,就不需要依赖圣人了,为什么?我们的自性流露和圣人的自性流露是一样的,所说的、所行的与孔老夫子,与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圣人没有两样,我们也是圣人了。在没有成就之前,必须放下自己原来的知见。原来的知见是习气,是错误的知见,随顺圣人的教诲,这才是“信而好古”。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6-23 15:23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23 16:29 编辑
真正依教奉行,努力去修学,我们就会学有心得。这个心得是什么?真正体验、证明了圣人所说的教诲,我们亲身体验到了,才能去教人,才能为人师。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夫子讲,这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不是心性体验得到的学问,不是实学。到学有心得时,我们的态度,仍然是夫子所谓的“述而不作”,还是没有自己的创作,转述前人的圣贤教诲。“述”是不添加自己的成见、意思,只把古圣先贤的教导做个汇集,用来对治现代人的错误、烦恼,给现代人治“病”。这些教诲,是不是自己创作的?不是,还是讲的圣人的意思。所以夫子讲自己是“述而不作”,他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是古代的圣人,夫子是转述这些圣人的意思,他只是做了一个汇集,做了整理,叫集大成。宪章是典籍,典章制度,把文王、武王所留下来的典章制度做一个整理,夫子做了这个工作,所以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他能够垂训后世,不是他自己的知见,都是圣人的知见。圣人的知见也是人人自心中本有的明德本善。明德和本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圣人没有多增加一点,凡夫、俗人也没有减少一点。只是圣人他明了、他觉了,凡人迷了,不能够流露出来,所以要学。学是什么?犹如拨云见日,把蒙蔽自性太阳的乌云扫除干净,让自性重放光明而已。不是从外面多增加一点什么,增加一点,那是多余,这叫“头上安头”。人的脖子上本来有头,还要去找一个什么头?安一个什么头?那都是多余。只是去除原来没有的那些习染、烦恼、迷惑,我们就回归自性,成圣成贤了。这是讲以“学”字为宗。
第二个以“习”字为趣。趣是要径,成圣必须要经历的途径。圣贤之道重在一个习字,习是练习、实践,把我们所学的圣贤教诲,认认真真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去练习、去实践、去运用,这样就能得到圣贤的受用,这个受用就是“不亦说乎”。如果只是学,没有去习,就是《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没有用,都是口头上、文字上的,不是实学。所以“学贵力行”,要真去干、真去用。我们的恩师讲了两个概念,儒学和学儒。儒学是什么?只是在口头、文字上去学这些道理,没去用,那不是实学,美其名曰叫儒学。一个儒学学者,能够讲“四书”、“五经”、“十三经”,讲得头头是道,能够拿博士学位,能够当教授,发表很多论文,这是一个儒学家。但是能否真正“不亦说乎”?还是天天有很多烦恼,很多痛苦,《大学》讲的好乐、忿懥、恐惧、忧患,能不能放下?真能放下这些烦恼,就真正得到喜悦,这才叫学儒。学儒是学什么?学孔老夫子、学孟老夫子,学得和圣人一样,这叫学儒。我们读“四书”,学《论语》,目的是学儒,不是研究儒学,文字上的这些当然有用,它能指导我们学儒,但是我们不能执着在文字语言上而没有去力行。所以,儒学和学儒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6-23 15:3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6-23 16:29 编辑
行门的关键就在于格物,就是《大学》里讲的格物。格是什么?格斗;物是物欲,自己的陋习、烦恼、欲望,这些现前了,障蔽了自性,使自己的明德本善透不出来,所以要跟它们格斗,要把它们压下去、控制住,让它们不能起现行、不能起作用。时间久了,成为自然了,格物的功夫就成就了,我们就致知了。致知是恢复自己的良知,良知是本有的,然后我们就能诚意,就能正心,最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人了。《论语》讲“克己复礼为仁”,克是克服。克服什么?自己的毛病、习气、烦恼。复礼的复是回归,礼是自性的性德、明德。仁、义、礼、智,这是性德,回归性德了。如何得到?从克己的功夫中得来,就是格物的功夫,这就是习的内容。所以学了一定要去做,真干、真放下,这叫学而习。
第三个以“时”字为枢机,枢机就是关键的意思。学圣学贤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够“时习”。时就是时时、时常,没有间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孔老夫子的一生不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吗?他老人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没有间断,发奋学习,废寝忘食。为什么能废寝忘食?因为他快乐,喜悦,因为“不亦说乎”,就忘记了忧恼,也“不知老之将至”,连自己年老都忘了,可见夫子之好学。其实圣人没有别的,就是时时刻刻在学,时时刻刻在习,念念始觉合本觉,时时明其明德,念念回归本善。所以无时不学,无时不觉,就能成圣人,就能圆满大学之道。学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毛病、习气现行。譬如见到财色起贪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高兴了,起了瞋心,而且这些念头起现行时不能猛然觉照,浑然不知,这是最麻烦的,这就不是时习了。或者是觉知之后,知道自己有这个习气烦恼,明知见到财色起贪心不对,明知遇到不如意事生瞋恚不对,明知起傲慢、嫉妒以及种种贪瞋痴慢的烦恼不对,而不能断除,知道自己起念头了,但是不能决然放下,这都是所学的功夫间断了。有的学人,我们特指学习圣贤之道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中保持着庄敬谨慎,大家一看也尊敬他,但是在自己闲居独处的时候,又不能慎独,放逸了,这都难以成就圣道,问题就出在他没有做到时习,时时刻刻不间断。
作者: zhaopinweb 时间: 2011-6-30 14:34
学习了、感谢分享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 10:15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 10:16 编辑
《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要修慎独的功夫,“不可须臾离也”,不能须臾顷刻之间离开道。这是“时”的意思,念念都要归依圣道,回归自己的本善。特别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有所不睹,有所不闻,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要戒慎恐惧,害怕放逸。因为一放逸,修学的功夫就堕落下来了,所以一个人的德行就在隐微处见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最不被人发现的地方,在最隐微的细节里最能显示我们的德行,那是我们真实的表现,所以君子要慎独。独是别人不睹不闻,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属于独处,在大庭广众之中,我们的起心动念别人也未必知道,这个时候也要慎独,所以最隐微的地方常常是我们的念头起动处。一念刚起,我们能不能觉到?能不能马上观照我这个念头合不合道?有没有离开道?如果不合道,立即把它放下,这叫才动即觉,觉之即无。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不起来很难,念头是习气,过去、今生的习气,不起念头很难做到,起了念头怎么办?马上觉照,不能迟缓,立即把不合适的念头放下,这是真正时习了,时时刻刻都在做圣人,克念作圣。
第四个以“说”字为受用。圣学是心性中流出来的学问。我们能够学而时习,就无时不觉,无时不悦,真正喜悦,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种喜悦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自己不断地亲证,证明圣人所说的理论境界,是从这里得来的,与外面的物质条件好坏没有关系。夫子的学生颜回,《论语》里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夫子赞叹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穷到吃饭的碗都没有,用竹子编的篓去盛饭,叫箪食;喝水的杯子也没有,用瓢,瓢饮;居住在陋巷里。别人在他的这种境遇,不知道忧虑到什么地步了,但是夫子看到颜回是“不改其乐”,他乐得这样的环境,不愿意改变,真叫安贫乐道,心是安宁的,常处在喜悦中。正因为有这种喜悦,修学的人才能够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发奋去学习。学而后教人,教人是传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动力就是“不亦说乎”。古诗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人可能是在山野里,住一个小茅屋,我们想想那个境界,每天读书,快乐喜悦,甚至外面的草长到了窗前,都忘了去除,整个人沉浸在读书之乐中。这种意境我们有没有体验过?这是世间那种所谓的快乐不能同日而语的,这种喜悦不是世间的五欲享受,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欲望得到了满足,那不是真正的喜悦,这是外部的刺激而已。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 10:17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 10:17 编辑
学圣学贤,都必须经历信、解、行、证四个层次。首先我们要相信,相信圣道才能去学,如果不信,就是把自己自绝于圣人门外了。所以首先要对圣人有信心,对自己能成为圣人也要自信,才有学的动力,这是信。信之后要解,解是学习圣贤的经典要理解,理解是第一步。如果不能理解怎么去运用?怎么去实践?只理解也不行,理解只是文字上的,更重要的是要去行,力行,把圣贤的道理用到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然后就能证,证是证明,证明圣人所说的确实没错。我们就得到了圣人的体验,所以能够“不亦说乎”。信解行证,学是信解,时习就是行,天天干,念念不离圣道,我们就能得到悦,悦是证。所以“学而时习,不亦说乎”,信解行证这四个层次不是孤立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提升、相互促进。信解提升一层,行证也加深一层;行证加深一层,信解又提升一层。愈学愈喜悦,愈行愈踏实,所以能够不退转,真正学习圣道不会退步,只有进步。《大学》里讲“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进步。
我过去是在大学里的商学院教金融,追随恩师学习圣贤教育十几年,也仰慕恩师的德行。我们的恩师像夫子一样,做到了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存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行持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五十多年从事圣贤教育的弘扬,让我们非常的仰慕,深受鼓舞,立志效法,所以把大学教授的终身教职工作辞掉,追随恩师学习圣道,学而时习,学了之后去力行。曾经有人问,放下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怎么办?吃饭怎么解决?当时我就笑着回答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这个乐不是吃得好、穿得好、住豪宅、开名车等等的物质享受能够比拟的。孔颜之乐,我们现在浅尝了一点点,已经很受用了,确实不会再为衣食所忧虑了。我们的衣食、受用,“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论语》里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小人只想着自己的衣食受用,物质生活,这是“喻于利”,喻就是他只知道利;君子只存着义,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叫义,为义之上自有受用。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 10:19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 10:20 编辑
从师学习这么多年,知道现在世间最需要的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师资。这件事情如果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而且做得很好,我们也就不需要参与了。但是这件事情现在做的人不多,那就要有一份承担。求人不如求己,为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应该挺身而出,所谓“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大学》里讲的“明明德于天下”,平天下就是现在提倡的和谐世界。孔老夫子的志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我们的恩师也是这样的志愿,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圣贤教育的工作中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谐世界如何达到?最重要的是要靠教学,教什么?伦理道德,教做人。我们都做好了个体的自己,社会自然就和谐了,大同世界也并不遥远。所以我们是为了这件事情,为了这个志向走这条路。那就要把个人的私利、享受置之于度外,才能对“不亦说乎”稍有点体会。如果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不肯放下,怎么可能得到这个喜悦?得不到圣人的受用。
只要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放下十分,就有十分的受用。圣学是用来练的,无非就是把自私自利放下,把名闻利养放下,把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把贪瞋痴慢的烦恼放下,这就是格物。物一格,知就致了,意就诚了,心就正了,身也修了,家也齐了,国也治了,天下也就太平了。这就是真正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句把孔老夫子的整个圣学之道都已经概括尽了。它以“学”字为宗,为纲领;以“习”字为趣,习是真干、真落实,这是修学的要径;以“时”字为枢机,就是关键,关键在于时时在学,时时在习。学是什么?觉了,学了圣贤之道,能够觉悟。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的时候,能觉悟到,我这一念、一动,符不符合圣教?不符合,马上要把它放下,要克制,这叫“克己复礼”。真正能学能习,而且无时不学,无时不习,就能得到圣人的受用,就是“不亦说乎”,喜悦从心中涌出来,所谓心中常生欢喜。所以我们真正要去体验才会得受用。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 10:3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 10:31 编辑
有朋远来 志同道合
本章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就是同类、志同道合的人。听说我们在这里学习圣道,希求成圣成贤的人就欢喜地来亲近我们,志同道合者相聚一堂,是令人非常快乐的。所以“不亦乐乎”的“乐”是见到有朋友从远方来,一起学习,感到非常快乐。不论从远方来的朋友,还是在周围的朋友,大家能够共聚一堂,一起学习,当然都是令人快乐的事情。《朱子集注》中引程子的话说:“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因为行善而声名慢慢远播,远近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学习,效法者愈来愈多,这是非常令人快乐的。为什么?因为圣贤之道可以令更多的人不亦说乎。一个人得到了不亦悦乎,也让大家一起不亦悦乎,这叫与民同乐。这个话反过来我们也要理解,我们需要在学道的过程中亲近师友。《礼记·学记》里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不能够自己闭门造车,应该向前辈,向善知识,向有成就的人去请教、学习。等到自己学有所得了,自然也会有志同道合,仰慕自己的这些人从远方来请教。那我们也毫不吝法,把自己平生之所学全部供养出来。《孟子》里讲,“君子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作者: SD_WangLia 时间: 2011-7-3 21:50
感谢分享,再接再厉。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1 08:54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1 08:55 编辑
不知不愠 是谓君子
下面第三句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愠”有恼怒的意思,就是心里不高兴了,烦恼了,瞋恚了。当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德行学问时,所谓怀才不遇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赏识,君子不会有怨恨,绝不会怨天尤人。《朱子集注》中引尹氏的注解说:“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这句话讲得很好。前面是讲“学而时习之”,是自己要学,和别人没有关系,学不学是自己来决定,绝不因为别人知不知而改变自己学习的目标和进程。知不知道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何干?不影响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照样还是这么喜悦。因为这种喜悦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身上,不是建立在别人知不知道的基础上,所以“何愠之有”?哪里会怨天尤人?哪里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有这种感慨,正说明心中已经有“愠”了,有不满了,有恼怒了,那怎么能称为君子?古人讲,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如果有因缘,众生有这个福分,我们的才华能得以施展,得以帮助这个社会的众生,让他们一起来和我们学习圣贤之道,让他们也得到喜悦,让这个社会得到和谐,固然是好事,兼善天下。假如没有人用我们,没有机会去服务社会,去帮助民众,那也没有关系,这是天命。所以学在自己,用由天命,君子是乐天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自己学成了,但是别人不知道,那是不得其用,天命,但是这绝对不会影响不亦悦乎。历史上有很多隐士,他们都能做到乐天知命,自己畅游于山水之间,不亦悦乎,没有那种怀才不遇之感,这是真君子。一切随缘,有善缘,我们当然要帮助众生,没有善缘,退而独善其身。这是讲到一种君子的修养。
后面“有朋自远方来”以及“人不知而不愠”两句,都与第一句相关。这两句是讲到“学而时习之”的“时”,“时”是时运,有被人知的时候,也有不被人知的时候。被人知的时候,就“有朋自远方来”了,大家都来亲近自己,向自己求学,自己当然是“不亦乐乎”。不被人知的时候,自己也不会不平。“学而时习之”的“时”,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知与不知,都是不亦悦乎。具体表现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能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的时候,还是不亦悦乎。所以喜悦是没有间断的。人家知还是不知,我们的才华得用还是不得用,都不影响我们学习的喜悦。
我们知道人人本来都有明德,都具本善。我们现在明明德、修本善,是回归本善。即使别人来向我们学习,也不是我们教给别人什么东西,无非就是别人也能够像我们这样回归自己的本善,明自己的明德,大家一起做圣人,这不就是“不亦乐乎”?我们现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也没有关系,要知道整个宇宙本来是一体,根本没有别人和我的分别,有人、有我这就是二,不是一,一体里面哪里能分人我?既然没有人我,又何谈人知不知?当然是“不愠”。因此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是“学而时习”,是“不亦说乎”;当人不知的时候,还是“学而时习”,还是“不亦说乎”,这叫君子之学。怎么能够因人知不知道“我”的德行学问,而改变学而时习的态度呢?如果有改变,这心就不是一心,是二心。二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君子之学称为实学,是什么?恢复我们真心本性的学问。有知和不知这个分别执著,就已经不是孔老夫子所谓的君子之学了。《大学》里讲的这个“学”,讲到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格物。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正其心,诚其意,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什么?格尽自己的物欲、烦恼、妄想。所以“物格而后知致”,把自己的妄想烦恼都格掉了,真正的良知才能够现前。所以这个学就是致知,时习就是在用格物的功夫,“学而时习”就是“格物致知”。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1 09:04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1 09:05 编辑
《大学》里讲格物之本就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学习的根本就在于修身。格物的物,广义上讲,包括宇宙万事万物。格是正的意思,让宇宙万事万物都正了。怎样让宇宙万事万物都正?我的心正了,万物就正。为什么?因为万事万物皆由心现,不出我这一心。心外无物,整个宇宙便是我心。我要正我的心,这就是讲修身。修谁的身?修我的身,不是修别人的身。
学圣贤之道,最重要的是反求诸己,从自己这一身修下去,不能拿着圣贤之道去衡量别人,看这个人不符合礼,看那个人又有很多的贪瞋痴慢的习气,一天到晚看别人的缺点,这不叫修身。从我们自己的身开始修,这叫格物之本,我们知本了,自己这一身修好了,就能感化多身。
怎么感化?我们能与人同乐,就能感化,就会“有朋自远方来”。还有一些没感化的,是因为自己的心还没有诚到极处。“诚之所至,金石为开”,金石都能够感化,何况人心?没能感化他人的心,是因为我的诚还不够,所以还要更加努力地反求诸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怎么能怨别人?怨别人不能敬重我的德行学问,没有反过头来想想自己的德行学问,能不能堪受别人的敬重,所以一定要反求诸己。
《中庸》讲,“至诚无息”,是说至诚心没有停息,像日月之永恒,像天地一样永远,这叫君子。《易经》讲,君子是大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有责,自天子至于庶人都有责任。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匹夫是我。天下兴亡,我有责任。这不关别人的事情,是我的事情。我怎么样治国平天下?修身,一味地去修身。不管自己是富贵,还是贫贱,都是一味修身。孔老夫子当年不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吗?因为他能修身,因为他能格物,所以他能成圣人,他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当时,而且深深影响了后世,他是万世师表。这就是君子之学。
所以“学而篇”第一章的意思非常深广。其实《论语》每一章的意思都非常深广,要细说,说不尽,我们这里就概略地说。随着不断地修学,用自己的力行得到真正的体验,我们的境界不断地提升,对每一句话的领悟就能不断地加深。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1 09:1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1 09:10 编辑
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和顺 不好犯上
“有子”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姓有,名若,有若。这里称呼有子,应该是有子的学生记录的这段话,所以称呼老师为有子。
“孝弟”,在《朱子集注》里解释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这个解释非常浅显易懂。对父母有爱心,这就是孝。心必有其事,对父母一定要尽心竭力地去侍奉。还是用同样的爱心,“善事兄长”,对兄长也是尽心竭力的奉侍,这就是悌。这个心对父母叫孝,对兄长叫悌,实际上同是一个仁心。
仁心在五伦关系里的运用,就有不同的德行。对父母叫孝,对儿女叫慈,所谓父慈子孝;对兄长是恭敬,对弟弟是友爱,所谓兄友弟恭;对领导是忠心,对下级是仁爱,领导爱护、关怀下级,领导是君,下级是被领导的臣,君仁臣忠;在夫妇来讲,丈夫要有义,义是道义、恩义、情义,妻子温顺和谐地听从,所谓夫义妇听;推而广之,在一切的亲友之间,互相要有恩惠,年长的对年幼的,要爱护、有恩惠,年幼的对年长的,要顺服、要尊重,所谓长惠幼顺。这是五伦十义,就是人在五伦关系中的十种义务,即十种德性,也都是同一个仁心的体现。仁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爱心,所谓仁者爱人。
一个人有孝悌的仁心,就很少会犯上。“鲜”是少的意思;“犯上”是冒犯或违抗在上的人,譬如,被领导者,下级,对领导违抗、冒犯等。“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未之有也”,是没有的事。“作乱”就是悖逆争斗的事情,叛乱。《朱子集注》中解释说:“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这是非常直接的解释,一个人有孝心、悌心,能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那么他的心是和顺的。和顺的心怎么可能犯上?犯上是一种悖逆的心,就像现在讲的逆反心理。有逆反心理不是好事,将来就容易犯上作乱;不逆反,也就不可能作乱。
第二章是承接前面第一章“学而时习之”讲的,有连带关系。第一章讲“学”,学什么?所谓大学之道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明明德,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对内,内心里的学问;对外的学问,是亲民,亲民就是爱护关怀大众,让大众也能像我一样明明德,也就是修、齐、治、平,修身是内,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外。内是体,外是用。体是仁,外面的用是行仁,“其为仁之本与”,为仁就是行仁的意思,是仁之体的运用。
夫子的学问就是仁学,待人、处世、接物无不是仁。夫子已经恢复了仁之体,就是明明德,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体恢复了,用出来的无不是仁。这里举出孝悌,这是行仁,也是修身的含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物,是什么样的阶层、福报,我们都要修身,修身是根本。这里举出孝悌做例子,孝悌是德之本,修身就要从孝悌做起,孝悌是修身的具体落实。
《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修身,具体而言就是孝悌。孝悌就是仁的落实,仁的运用。一个人有孝悌,他就不会犯上,不会犯上,这一家就齐了。像儿女对父母绝对没有冒犯,没有逆反心理,这叫齐家,家庭和谐。家齐而国治,不好作乱,国家和谐,这就是国治。《大学》讲,“一家仁,一国兴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和谐社会,从我家做起。其实讲来讲去,还是依仁而修。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3 09:53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3 09:54 编辑
君子务本 本立道生
下面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务本的“务”,是专力的意思,就是专在这方面下功夫。“本”是根本,君子修身立德,抓住根本。“本立而道生”,根本立了,道自然就生了。什么道?大学之道,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的根本在哪里?孝悌。整个圣贤之道就是孝悌的圆满落实。因此孝悌是“为仁之本”,这是抓到了根本。能够孝悌,仁道自然而生。
《朱子集注》里引程子的话说,“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
程子讲孝悌是顺德。顺德是什么?随顺自性的德行,也就是性德的意思。有顺的德,就不好犯上,怎么会有悖逆伦理、坏乱伦常的事情发生呢?所以德有根本,根本立了,所修之道也就能发扬光大。像一棵树,根深则叶茂。孝悌要先在家中落实,谁落实?我落实,不能要求别人,要从我做起。然后把这个孝心扩展出去,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用孝悌之心,这就是仁爱,仁爱及于万物,所以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孝悌之心的发扬光大。所以圣人没有别的,如孟子所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是圣人,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孝悌的圆满落实。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像对自己的父母兄长一样的去尽孝悌,这就是圣人。所以从修德上讲,孝悌是为仁的根本。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3 10:15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3 10:16 编辑
彰显性德 孝悌为本
论性是从性德上来讲,仁是孝悌的根本。仁是爱心,这个爱心对父母是孝,对兄长是悌,对不同的关系就体现不同的德行,都是这同一个爱心。所以论性,仁是孝悌之本;论修,孝悌是为仁之本。这是从两方面讲修德和性德。性德是本有的,仁、义、礼、智,这是性德,人人本来具足的,每个人都不欠缺,圣人如此,我也如此,你也如此,他也如此,人人如此而已。
但是我们现在迷失了性德,就是《大学》讲的,没有明明德,迷失了我们的明德。那怎么办?要靠修德。如何修德?为仁,就是去行仁,行孝悌,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如果不修,虽然我们有性德,也没有办法回归自性,让性德显发出来。所以一定要修,以修身为本。知行是合一的,我们觉悟了自己有性德,就必定会努力地修身。所修的还是修在自己的性上,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从体上讲是性德,从用上讲是修德。我们也不必在文字上分别执著,更重要的是去落实。只要今天行孝悌,今天就是在修德,今天就是在回归自性,彰显性德。
《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二人,也就是自己与他人,所以“仁”也就是“人”,就是讲如何做人,该怎么为仁?为仁就是从孝悌做起,亲亲为大。亲亲就是在家孝敬双亲、友爱兄弟姐妹,然后把这颗孝悌之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物,仁爱及于万物,那就自然没有犯上作乱不孝悌之心,而只有一颗无我利他之心,这就是一个从圆满的意义上来讲的完美之人,具足了仁义礼智的性德,彻底使自己的性德彰显,所以孝悌就是仁义礼智之本。从性上讲,孝悌便是我们的性德,也是明朝大儒王守仁先生讲的良知良能。
我们现在希望构建和谐世界,但是举目世间,天天都看到天灾人祸,原因到底在哪里?根源在哪里?天下乱的根源就是社会中少了孝悌。当人都不孝敬父母,不尊敬长上,这天下就大乱了。所以要救这个世间,要恢复世界的和谐,最重要的就是提倡孝悌。孝悌一提倡,仁爱就兴起来了,仁爱一兴起来,这些乱自然也就平息了。所以我们在四处的演讲中,都在大力地提倡孝道,孝道是和谐社会的法宝。《孝经》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不就是和谐社会吗?所以要用孝道实现和谐。
我们曾经多次在演讲中提出建议,希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能评选孝子。在孝子评选的活动中,把民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孝道的学习上。大家都关注孝道,讲孝道,想孝道,效法那些孝子。像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录制了许多孝子故事的纪录片,非常令人感动,希望能在全中国每家电视台播放,这当然需要政府来推动。《大学》讲,“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上就是在上位的人,我们的政府,国家领导人。“上老老”是这些领导人能够尊敬老人,提倡孝道,民众也就能提倡孝道。
我们的恩师建议在各地都能办老人乐园,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院不仅是在物质条件上满足老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使老人家觉得很充实,真正“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最重要的是安排好这里面老人的学习。孔老夫子为什么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因为他好学,活到老,学到老。所以,老人乐园也是老人的大学。学什么?最好就是学古圣先贤的文化,当然也有艺术、文化、宗教等等,让老人家真正过着幸福充实的晚年。“上老老”,上级领导关爱老人,民众就兴孝,社会就和谐;“上长长”,领导人能够对长辈们、年长者尊敬,民众也跟着学习到长幼有序;“上恤孤”,关怀孤儿,广义上讲是关心我们的下一代,也是上行下效,因为百姓都是学领导的。
我们现代人,受西方物质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伦理道德教育有所忽视,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亟需德行教育。所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重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回归传统、回归真正老祖宗的传统文化精华,是当今之世的一份重要责任。假如我们民族的下一代,长的是黄皮肤、黑头发,但里面的芯儿都是西方思潮,正如现在有个比喻叫香蕉,黄皮里的心是白的,这是民族的悲哀。不能让中华五千年的道统到我们这一代断掉,最重要的是把孝悌的精神落实,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民就不悖了,就不会犯上作乱。所以,最重要的是领导人有这个意识,首先领导人是孝悌之人,如果让不孝不悌之人居于上位,那天下必定大乱。只有孝悌的人居了上位,天下才大治,社会才和谐。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4 08:47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8:47 编辑
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 与仁相悖
“巧”是好,“令”是善,言语听起来很好听,容貌看起来很慈善,意在取悦别人,这样的人就属于“鲜矣仁”。“鲜”是少,少了仁德。《朱子集注》解释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如果一个人的言语修饰得非常好,就是很会讲话,容貌、形态也表现得非常善良,让人觉得很平易近人,而这又是他故意装出来的样子,“致饰于外”,修饰外表而已,目的是“务以悦人”,专门为了取悦别人,让别人以为他是一个善人,以为他是一个君子。那么这样的心态,造作出这样的言、色,这是放纵了自己的欲求。他取悦于别人,显示自己是个好人,都是因为自己的欲望和贪求。有这种虚伪妄求的心,他的本心之德已经亡失掉了,已经没有了。本心之德就是《大学》里讲的明德,就是性德。自性本具明德,但是因为专务修饰外表,“巧言令色”,这种虚伪的心把自己自性之德障蔽住了,反而显发不出来,所以学者应该引以深戒。
朱子又引程子的话说:“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这是从反面来看,“巧言令色”与仁不相应,那么仁是什么?首先就是真诚。仁是我们的性德,自性必须用真诚才能恢复,不诚无物。“巧言令色”已经把自己的真诚打破了,所以就与仁不相应。那反过来,什么是真正的仁?不要“巧言令色”,就与仁相应。也就是言语、造作,都是出自于真诚心,没有丝毫的造作,没有丝毫的虚伪,全都是真心流露出来的言行,这才能与仁相应。特别是言语,司马光论修身的时候说,最重要的是守一个“诚”字,诚敬的诚。怎样做到诚?首先要从不妄语开始。巧言是听起来好听,里面有虚妄的成分,实际上是绮语,绮是绫罗绸缎,看上去很光鲜、漂亮,绮语就是表面漂亮里面包含虚假成分的语言。
《论语》讲,“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是讲话的时候好像很笨拙,好像不会讲话,这种人必定是沉默寡言,不会巧言,但是他真有仁德。看他的行为,是“敏于行”,行是行善,行善很敏捷,虽然说话很笨拙。“欲”,是君子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讷于言”与“巧言”相反,换言之,只有小人才欲巧言,君子是“欲讷于言”,说话诚实,而又讲得非常到位。“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才能够不违背仁爱之心。“鲜矣仁”,鲜是少,一个人如果巧言令色,他必定是少仁,譬如阿谀奉承,这是属于巧言令色,所有以辞令容貌取悦人的言行都算巧言令色。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4 08:55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8:55 编辑
从仁入手 而见性德
仁是从本性而来,《中庸》讲的“天命之谓性”,圣人是真正见性的人,所以才能做到治国平天下。但是见性不容易,我们讲的明心见性,佛家禅宗也讲究明心见性,这个事情太难了。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学道。《中庸》讲,“率性之谓道”,随顺着性叫道,“道”相对“性”来讲,稍微容易一些,也就是随顺性德。但是道也不容易明了,所以要讲德,随顺着道叫德。“修道之谓教”,古圣先贤的教育是教我们什么?修道,也就是修德。“德”又比“道”容易明了一些,因为它有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道的相,叫德,共八德。德对某些人来讲,还是抽象,那就要讲“仁”。仁者,二人,两个人相处,就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要讲求厚道。巧言令色的人,厚道就少了,所以仁就少。少仁之人,与他讲德、讲道,甚至讲性,这就很难。他没有真诚心,怎么能见性?真诚是性体。它的相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也是相也是用,所以见性要从仁入手。《道德经》是讲道和德,对我们来讲比较抽象。夫子讲仁,由性到道,到德,到仁,比老子讲道、讲德更切近我们的根性。
存心为仁 诚中形外
为仁以孝悌为本,要斩除“巧言令色”这种虚伪之心。仁是心上的功夫,言色是心表现出来的相状。言是口上的,色是形体的。有了仁的心,自然就有仁者的言和色,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不是虚伪造作能够呈现的。如果不从心上下功夫,就不是行仁,而专从言色这些表面的相貌上去下功夫,结果是似是而非,怎么学都学不像。装得像个仁人,但不是仁,愈装离仁愈远。所以这句话教导我们,要修仁的心,不要在言色功夫上去琢磨。比如,孩子对父母应该用孝心,孝心是仁之本,如果孩子对父母巧言令色,口头上说我要孝敬您,我将来一定会报答您的恩德,好话讲了一大篇,只是从表面上下这个功夫,装出一个孝子的模样,心里没有真正生起孝心,这就与仁相违背。又比如,学生对老师要尊敬,尊师重道是仁,心地上要真有尊师重道的心,而不是做表面功夫,如果在老师面前是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这就“鲜矣仁”,很少有仁,是仁心已经被这种巧言令色的虚伪障蔽住了。从这里我们推理,事事如此,待人处事接物必须要用真诚,才真正是为仁之道,在圣贤之路上才会一帆风顺。否则起因就已经错了,与仁违背了,那就愈违愈远,愈走愈偏,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开始的这个念头不真,以后愈发展,离仁愈远。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4 09:02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03 编辑
第四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圣贤之道 改过而已
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弟子,是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他姓曾名参(参读“身”),字子舆。称呼曾子,这是学生对老师的称呼,所以这一句也是曾子的弟子记录的。曾子本身是孝子,有纯孝之心,是“二十四孝”之一,也是孔门十哲之一,后人把他称为宗圣。夫子是大圣、至圣,他是宗圣,他承传了夫子的学问,得到了夫子的真传。“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必定是曾子从孔老夫子那里学来的。这句话是曾子讲自己如何修身的。“吾日三省吾身”,“吾日”是哪一日?就是今日,就是每天。每天从三个方面,三件事情上去反省自己。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办事有没有尽忠?什么叫忠?《朱子集注》里解释说:“尽己之谓忠。”尽心尽力叫忠。承诺了要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去办?这要反省。接受了工作,有没有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这是忠。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讲交友。“朋友有信”,是说朋友不可欺,交朋友要讲求信义。不欺人才是不自欺,欺人就是自欺,自欺欺人。什么叫信?“以实之谓信”,实实在在,真诚相待,绝没有虚伪狡诈,更没有欺骗。第三,“传不习乎”。传是什么?“受之于师”叫传,从老师那里接受了教诲,老师传给我们的道德、学问、知识、技艺,这些都要“习”。习,首先要熟悉,对于老师所传的,我们要精熟,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身上落实。曾子一生做到了每天在这三件事上反省。如果有不忠、不信、传不习的这些毛病,就立即改过来,第二天不能再犯,这叫忏悔,改过迁善。每天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天都不懈怠,这是真诚地在学习圣道,而诚意是为学的根本。
所以学习圣道没有别的,不是让我们从外面得到点什么,自性中本来具足,不用再增加什么,只是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把自己原来的毛病、习气去除掉而已。因此学习圣道最重要的就是反省改过,改过才能进步。《大学》里讲到商朝的开国天子汤王,他在自己的洗脸盆上刻着一句格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醒自己天天要进步。怎么进步?就是用曾子的“三省”天天反省改过。曾子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曾子天性并不是很聪明,孔老夫子曾经说,“参也鲁”,鲁是鲁钝,这里是说曾参曾子比较笨拙,比较愚钝,天性并不聪明。但是勤能补拙,所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做一百次,总能做到。譬如背书,人家过目就能成诵,我要背一百遍才能背下来,没关系,笨鸟先飞,我们努力,也一样能够达到同样的水准。人家十次能背下的,我一千次总能背下来了吧?要下这个钝功夫。这个“十、百、千”,可以理解为次数多,不必一定具体到多少次,是讲学而不厌,勤能补拙。曾子就是这样下钝功夫,老老实实,真诚地来治学,来求学,所以他能得孔老夫子的真传。《论语》里讲,夫子之道,是由曾子一以贯之,曾子得到了真传。夫子之道是什么?就是忠信之道。所以曾子每天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忠信,他天天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他坚持了一辈子,就算三十年,也超过了一万日,所以他能得到夫子的忠信大道。曾子反省的三件事,第一个讲忠,第二个讲信,第三讲传习。这三个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忠信是传习之本,没有忠信,怎么可能真正把老师所传授的教诲去落实、去实践?因此老师所传的是什么?忠信的大道。我们学生学什么?学忠信的大道。夫子之道,忠信而已。从这里我们就能体会,曾子的实学到底是什么。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4 09:08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08 编辑
孝悌忠信 中国精神
《论语·学而》篇第二章讲到孝悌,这里讲忠信,孝悌忠信,八德的前四科,四个德目,这就是中国精神。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复兴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古圣先贤用最简单的话就概括了,孝悌忠信。孟子说得好,“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这是中国五千年道统的精华结晶。曾子传承了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孝悌忠信而已矣。夫子也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夫子所总结、传承的还是古圣先贤之道。有了孝悌的精神,家庭就能和睦,社会就能和谐;有了忠信的大道,民族就能振兴,国家就能强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里,如果一个朝代,从国君到臣子们,都不讲求孝悌忠信,就很容易有亡国之难。有孝悌之心的国君,必定是爱民的,就像尧、舜这种圣王,不外乎就是把孝悌的存心扩展到对一切民众,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没有了孝悌,他自然就不会把民众放在心上,所谓“亲亲而仁民”,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怎么会仁民爱物?唐玄宗年轻的时候励精图治,把朝廷管理得很好,天下大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社会安定了,经济繁荣了,他就忘记了孝悌忠信的精神,开始追求自己的享受,甚至把儿媳杨玉环娶为自己的贵妃,这就乱了人伦,并且“从此君王不早朝”。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后来终于引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举兵叛乱,唐玄宗被迫逃离长安,整个大唐江山失落了一半以上,不久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唐玄宗曾经对安禄山有很多的奖励,很信赖他,没想到他竟然背叛作乱,当然他是一个不孝不忠之人。这就是前面讲的,“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反之,好作乱必定会犯上,好犯上必定是不孝不悌,不忠不信。那么他的下场呢?没过多久,他的儿子安庆绪就把他给杀了,自己称帝。安禄山自己不孝不忠,他的儿子就是不孝不忠。应了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犯上作乱,儿子也犯上作乱,真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安史之乱”,安指的是安禄山,史是史思明,这两个人都是犯上作乱、不忠不信之人。后来安禄山的一个副将史思明,又把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给杀了,自己又称皇帝,这是上行下效。后来史思明的下场和安禄山一样,他的儿子史朝义为了得到皇帝的位子,杀了史思明,自己称帝。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死,又是一报还一报,明显的因果报应。那么史朝义的下场呢?唐朝郭子仪带兵平定“安史之乱”,称帝只有两年的史朝义,最后落得个上吊自杀的下场。“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终于被平定了。安禄山、史思明两对父子的下场,证明了什么?无孝悌忠信之人,是天怒人怨。而玄宗皇帝李隆基对安史之乱当然也要负责任,他自己还注了《孝经》,逐渐忘记了仁民爱物,把《孝经》里讲的这些大道理都忘了,所以落得这样几乎亡国的下场。我们希望国家强盛、社会和谐,还是要大力地提倡弘扬孝悌忠信的精神,这种精神经历了五千年历史的考验,已经证明了是真理。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天下是中国的天下,中国在古代兴盛的时期很多,而每次这样的时期,都是孝悌忠信的中国精神发扬光大的时候。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去侵略过外国,至少汉族统治的时候没有侵略外国。中国是用什么来令天下归附?用德行,以德服天下。中华文化讲的是和,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为什么爱好和平?因为它讲求孝悌忠信。所以我们现在希望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没有别的,还是要回归孝悌忠信的道统。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4 09:13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14 编辑
忠信传习 成就圣贤
曾子就是在忠、信和传习三事上着力用功,一生不改,所以他成了圣人。三件事实际上是一件事,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像曾子那样做到,这就是修身。《大学》里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个“本”怎么落实?曾子这三事就是我们的具体落实。忠信是讲存心,存心是忠,心上用中,中道。怎么才能做到中?无私叫中,有私就没有中。有私就是分彼此,有人我二相。所以真正要做到中,放下私心,大公无私,放下我相人相,这才能做到中,我们的言就有信了,信和忠其实也是一体的。忠是体,相是信。传要去习,老师传授的我们一定要去实践,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老师有信心,信赖老师。老师是不是圣人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相信老师所说的圣人的教诲,这是我们学道第一个要建立的信心。当然选择老师很重要,首先要选择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我们才不会跟错老师。选择老师是听其言、观其行,看看他所做的是不是和他所说的一致。如果不一致,相反的,就不是真正的善知识,不是真正的善师。如果一旦选择定了,就一心一意地跟老师学,不折不扣地把老师传递的圣贤教诲去落实,依教奉行,老实听话,绝不可以打折扣,打折扣是自己毁掉自己成圣成贤的机会。为什么学生会不相信老师?对老师所传的教诲、圣贤之道,不能依教奉行,信心为什么会失掉?关键在于见到看老师的过失,并且把老师的过失放在心上,看不起老师,甚至觉得老师还不如我,轻慢老师,当然这样就很难认认真真地落实老师的教诲,所以传不能习。
曾子之所以能成为孔老夫子的传人,可贵之处就是把老师的所传不折不扣地去习、去实践、去落实。在他的心目中,老师是圣人。孔老夫子有没有过失?有。《论语》里有记载,夫子有一次也犯了过失,但是夫子难得的是,别人一提醒他,他马上欢喜接受,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改过,这过失就没了。把所有的过失都改了,就是圣人了。老师犯过,那是老师的事情,但是当学生的,即使老师犯过了,也不能把老师的过失放在心上,这叫师资道合。我看我的恩师,真的是圣人,即使是有过失,也是示现教诲我们的,哪里有真的过失?境由心造,外面的一切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人事环境,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的心境感召的。自己有这个心念,就感应这样的人事物。如果我们见到别人是圣人,就是以圣心看人,那自己也是圣人;我们看别人是小人,就是小人之心,以小人之心看君子,君子也都成为小人了,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为什么?自己的心被污染了,把别人的过失装在心里。别人是不是真有过失还未可知,可能他是示现的,可能他是不得已才这么做,我们不知道来龙去脉,不了解对方的存心,把他的过失当成是真的过失,这是自己污染了自己的心性。如果也是这样看自己的老师,那就是自甘堕落,自绝于师门之外,怎么能成就?所以,学道最重要的是绝不能看老师的过失,不把老师的过失放在心上。我们做弟子的,真把老师看做圣人,那就恭喜了,有圣人在教导自己;我们把老师看成一般凡人,就是凡人在教导自己,所以得到的利益不一样。曾子这句话讲的忠、信、传习,是把别人都看成圣人,忠信就做到了圆满,我们就得到大道了,圣贤之道就圆满了。
《大学》讲,“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的大道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们能够恢复本性的明德,就成圣人了。怎么得到?“忠信以得之”。有人、我二相,心就不忠;见别人有过,就是不信。信什么?信人人本来是圣人,本具明德。若见他人有过失,我们就不信,不信他是圣人,只信他是凡夫。若见老师过,当然就不能传而习。老师所传的,还是忠信的大道,我们接受老师的教诲,但不能真正落实,为什么?骄慢,“必骄泰以失之”,大道就失掉了。这是自己作践自己,自暴自弃。《弟子规》讲,“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自暴自弃就是把自己推到了圣贤门外。曾子的忠信之道,一以贯之,贯穿了整个圣贤的大道。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做真实切近的功夫。从哪里做起?从不看别人的过失学起。“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是古大德的教诲。真正修道之人,不会看世间人的过失。换句话讲,见世间人的过失,就不是真修道人,忠信都失掉了,离大道就远了。所以我们天天反省、忏悔、改过,要在这上面用功,这正是曾子一生成就圣贤的关键。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4 09:19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19 编辑
第五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国方略 古有五事
第五章是讲治国之道。孔老夫子告诉我们治理大国的方法。“千乘之国”的“乘”是兵车,一个诸侯国有一千辆兵车,这是属于大国,治理大国的方法主要有五个关键点。第一是“敬事”,事是国事,敬是恭敬、谨慎。处理国事要恭敬、要谨慎,这是“敬事”。“道千乘之国”的“道”,不念四声,念三声,音同“导”,是治理的意思。治理一个大国,第一重要的就是恭敬谨慎。其实治家和治国都要恭敬谨慎,有恭敬和谨慎才不会有过失,才不会犯大错误。第二是“信”,信是诚信。治国者,这是讲国家的领导人,除了对国事要恭敬、谨慎以外,对人民要诚信,使老百姓对领导人、对政府有信心。这确实是治国的根本,假如民众对政府没有信心,那这个国家肯定会不稳定,甚至危在旦夕。孔老夫子曾经说过,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是粮食充足;“足兵”是国防,国家机器要强大,防御能力强;“民信之矣”是人民百姓对国家政府有信心。这三个比起来,信比兵和食更重要。孔老夫子说,国家可以没有国家机器,没有兵没问题;可以没有食,老百姓可能吃都吃不上,还可能维持得下去;如果百姓没有了对国家、对政府的信心,那这个国家也就要灭亡了。民无信则不立,所以信是立国之根本。那么民众何以对政府有信心?政府领导人必须要“敬事”,才不会有过失,才能使老百姓有信心。因此要反求诸己,自己能够修身、敬事,自然别人就对我们有信心。第三是“节用”。节用就是节约,对财物节约。一个国家政府,它的收入来自于百姓的税收,财物来自于民间,假如政府领导人花费太大,就会给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清朝为什么会亡国?与慈禧太后有直接关系。慈禧太后挪用了组建北洋舰队的军费来建造圆明园,为了自己的享受,浪费奢侈,给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而且又使国防的力量削弱,所以才遭到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大学》里讲,“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这是讲治国之道。“生之者众”是生产得多;“食之者寡”是消费得少;“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是我们的生产效率很高,快速,但是花费用度缓慢,这样财富就能保持充足,这是生财的一个要诀。所以“节用”很重要,一国如是,一个企业不也如是吗?第四是“爱人”。“爱人”就是爱民,在上位的人要知道民间疾苦,爱护关怀老百姓,最圆满的做法是将老百姓看做自己的儿女一样。所以做官的,古时候称为父母官,父母官是什么意思?做民之父母。人民百姓需要什么,爱好什么,我们就尽力满足他们;对老百姓不利的政令,我们就努力帮助去除。《大学》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就是民之父母。所以做领导要有爱心,爱民如子。第五是“使民以时”。“使民”是让人民去劳作。古时候是农耕社会,农业占主导地位,所以一年四季按照时节领导人民去从事生产非常重要。如果不按照时节,违天时而作,就很难丰收。其实不仅有农业周期,还有经济周期,观察时运、时节因缘,做适当的调控,能够事半功倍。“敬事”、“信”、“节用”、“爱人”和“使民以时”这五条是治国之大道。其中,敬事而信能令民信,节用就能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就能足兵,孔老夫子说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详细来说就是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治国之道,它是治国的根本。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4 09:29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4 09:29 编辑
五事相因 各有次第
在《朱子集注》里,他引程子的话说:“此言至浅,然当时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国矣。圣人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程子是朱子的私淑老师。二程,程颐、程颢,朱夫子把他们俩都称为程子。程子说,这一章孔老夫子的话看起来很浅显,治国之道只讲了这五件事情,并不是很深,不难懂,但是,在当时孔老夫子的那个时代,周朝末年,八百诸侯国,如果都能做到这五件事情,这个国家就大治了。圣人的话听起来虽然很浅显,可是这里面上下贯通,下可以治家,上可以治国、治天下。现在我们讲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领导人果然能做到这五件事情,就不难达到。如果把这五件事情做到极处,做到究竟圆满,不就是尧舜之治吗?尧王、舜王当时治理天下,真是无为而治,世界和谐。朱子也引用了宋朝一位学者杨时的解释。“杨氏曰:上不敬,则下慢;不信,则下疑。下慢而疑,事不立矣。敬事而信,以身先之也。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然使之不以其时,则力本者不获自尽,虽有爱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泽矣。然此特论其所存而已,未及为政也。苟无是心,则虽有政不行焉。”杨时也是二程的弟子,也可以说是朱夫子的老师。杨时说,如果在上位的领导不能敬事,他的下级自然对事就会怠慢,办事不力;如果领导没有诚信,下级当然不会诚信,甚至还会质疑他的领导是否可靠?自己会不会出现危机?他就会为自己打算,自然就很难忠诚,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下级如果有怠慢,又有疑虑,那就不能做事了。所以,领导自己要先做到敬事和诚信。在上位的领导,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任何一个团体,公司、企业、机关、学校等,这些领导人都要先做到敬事而信,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团体。《易经》里说,“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这是讲节用,节用本身就是爱人。领导要是不能节俭,奢侈浪费,这是伤财也伤民。一个政府如果致力于很多不必要的工程,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只想要好看的样子,用个好点的说法就是形象工程。譬如一个地方的政府为了扩充自己的门面,要有一个所谓的好形象,花了很多税收的钱建造政府大楼,把政府公务员的工作环境要求得非常高,与当地的经济水平不相应,这就会伤民。所以,“节用”的初发心就是爱民的心。
“使民以时”也是爱民,如果使民不以时,逆着天时来运作,比如现在我们讲的经济周期,一个政府领导如果不懂得经济的周期性规律,该收紧银根的时候没有收紧,该放松银根刺激生产的时候又没有放松,那往往会禁锢了经济发展。所以领导人需要懂得一定的知识,过去农耕时代需要有农业知识,现在工商时代也要懂得相关的知识,否则即使有爱人之心,但是因为不懂“时节”,人民百姓也得不到恩惠。这五件事情中,最主要的还是第一件“敬事”,以敬为主。人能够敬事,他自然就能谨慎,就会有诚信,就能节用,就会懂得使民以时。如果怠慢心一生,懈怠、放逸了,恭敬心没有了,后面就都没有了。这五者不是独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朱夫子讲,这五者是“反复相因,各有次第”。“反复相因”是互为因果,譬如敬事是因,那么信是果,节用是果,爱人是果,使民以时也是果;讲究诚信是因,他必定也会敬事、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爱人是因,他必定也会敬事而信、节用、使民以时。所以我们学者要细细地揣摩,最关键的是内化成自己的人格。虽然现在未必做领导,但是这是做人应有的德行。用自己的德行来影响他人,怎么知道没有机会影响国家领导人?古人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孔老夫子也是一介常人,平常人,他并不是出身高贵,不是贵族,更不是王室,是平民,可是他通过自己修身,也能影响家、国、天下,乃至后世。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5 09:08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08 编辑
第六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提纲挈领 圣贤根基
第六章我们都非常的熟悉,它就是我们常念的《弟子规》的总纲领。一部《弟子规》就是以《论语》的这句话贯穿下来,是清朝学者李毓秀根据夫子的这句话编写出来,教导童蒙、弟子,如何修身立德,成就学业道业的。《弟子规》是清朝以来的童蒙教材,家家户户都要念。现在《弟子规》已经逐渐普及到全社会了,很多家庭都用《弟子规》来作为教导孩子的教材。一般人认为《弟子规》只是教小孩的,其实不然,弟子是广义的,不只是对童蒙,小孩固然从小就要学习,而孔老夫子说的弟子是圣贤弟子,具体而言是孔门弟子。孔老夫子讲这句话,是要求弟子们:“你们要来我这里学习,你们首先要做到这个标准。若是做不到这个标准,你就不能是弟子了。”所以《弟子规》是学圣学贤的根基,我们不可以忽略。《弟子规》根据这里讲的七科: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共七科,来进行演绎,写出一百一十三件事,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写得非常全面。我们学习《四书》,这是大学的课程,入学的标准在哪?在《弟子规》。《弟子规》我们都做到了,《四书》才能入得进去,《四书》是教我们成就圣贤之道。所以《弟子规》是《四书》的具体落实,是行门。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5 09:15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16 编辑
七事具备 方名弟子
这里讲到的七件事,详细地解说了我们如何学习《弟子规》。《弟子规》,蔡礼旭老师有详细的讲解,我也曾经讲过两个版本,都可以拿来参考。这里简单地给大家做一个介绍。第一件事是“入则孝”。“入”,是指在家里;“入则孝”是在家必须孝养父母。孝养父母包括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能够为父母做饭、洗衣服,在物质生活上供养自己的父母,这是养父母之身,必须要尽心竭力。养父母之心是让父母生欢喜心,让父母心安。养身和养心比起来,养心更为重要。《孝经》里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对父母要恭敬,使父母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孝养。养父母之志,父母的希望,父母的志向,对儿女的期许,我们都要努力的去实现,这是尽孝,最后自己还要成圣成贤,光耀门楣,这是大孝。第二件事是“出则弟”。“弟”是对兄长而言。广义的说,对一切长辈、年长者,都要恭敬,对年幼者都要友爱。“出”,是出外,出外求学或者做事要行悌道。悌是什么?敬顺,敬重尊长,顺从长辈,这也是孝心的延伸。“入则孝,出则弟”还有一种说法,“入”是讲内心,内心里有孝道,能够孝敬父母,表现在外面就是敬顺,“出”就是表现在外,所以孝悌是一件事情。以这个孝悌的心、行对一切人,就是爱人,就是夫子讲的仁;对一切事,就是敬事;对一切物,就是爱物,这都是从孝敬心里产生的。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一个孝心的延伸。成圣成贤就是将孝悌做到极处,孟子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把孝悌做到了圆满,就成了圣人。第三件事是“谨”,行为谨慎。《弟子规》里,“谨”的篇幅很长,表面上看,都是教导我们一些小事,譬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这些都是生活小事,但是要知道,小事中能培养大德,就是要从小事里面培养小孩谨慎的这种态度、习惯,当他以后临大事时,自然就能谨慎。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后人称“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有这样的成就,辅佐刘备立蜀国而三分天下,他的成功之处就是恭谨,没有失误的地方。这种德行都是从小事中培养的,所以我们怎么能忽略小事?第四件事是“信”,言而有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一定要诚信,怎么能有欺诈、有妄语?这是做人之关键。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我们说话没有了信用,那就做什么都不容易成功,在这个社会也不能很好的立足。特别是现代社会,更讲求信用,购物用信用卡,买房子要按揭,乃至与一切人相处,都要讲求信用,别人相信我们,才愿意帮助我们,我们的事业才能最终成功。第五件事是“泛爱众”。“泛”是广泛,“众”是众人,博爱众人,与一切人交往都要有爱心。这个爱心是先从孝顺父母培养得来的,所以前面《论语》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孝悌心才能对人有仁爱心。夫子教导我们,不能把爱心局限在自己家里只是对父母而已,要扩展开来对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物,要平等博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爱自己的儿女晚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第六件事是“亲仁”,这是讲自己求学,要选择师友,要懂得选择仁者。亲近仁者,对自己的道业、学问长进有很大的帮助。前面“泛爱众”,是没有选择的,对一切人我们都要敬爱、都要关怀、都要帮助。但是自己求学就一定要师从仁者,这要选择,不能随便。夫子说,“无友不如己者”,不如自己的,或者与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不要向他学习,不要和他做朋友,但是也要爱他。不如自己的,还是爱他,只是不向他学习。
朱夫子在《集注》里引用程子的话,“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这是讲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夫子的意思,文是指诗书六艺,是夫子的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最后一个文学,是讲有余力的时候,才用在学文上。“行有余力”的“行”是指前面六个,孝、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能够力行前面的六条,做得很好了,还有余力,这时候可以学文。所以主次就很明显,贵在力行。如果不力行,先学文,就不是实学。《弟子规》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增长的是浮华,对真正的做人没有实在的帮助!尹彦明先生,是程颐的弟子,也是朱夫子的老师,他说:“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这是把行和文分开来定义,德行是本,根本,像一棵树,它是根本;文是文艺,是枝末,我们要知道本末,知道先后。如果不知道本末,就不知道先后。《大学》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先后顺序搞错了,就不能成功。先后是什么?先要重在修养德行,立好这个根本,然后再学文,这样才能入德,才能真正成就圣道。如果我们没有先力行,而只是学文,就会增长浮华甚至傲慢。有余力但是不学文也不行,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导引。《弟子规》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以为自己的意思正确,其实是错误的。《论语》里夫子讲,“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不错,但是他的外表缺乏修养,没有文学的涵养,没有礼仪的训练,看起来就野了,野是像山野之人。“文胜质”,是学文学得好,文学修养好,出口成章,礼仪也非常的周备,但是他的本质不好,为什么?没有德行,力行不够,“则史”,史是什么意思?古时候的史官是文书这一类人,他们常常是在文学词句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诚意不足,用来比喻有浮华之风。君子要“文质彬彬”,即要讲究文,又要讲究质,文和质相辅相成。朱夫子又说,“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朱子讲得更加深一层,学文其实和力行同样重要。学文是学习圣贤的教诲,如果“但力行,不学文”,只力行而不学文,只是自己一味地去用功,没有考究圣贤人的“成法”,没有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不懂得事理,那么他所行的可能出于自己的“私意”,自己的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这就不仅是野的问题了,夫子讲“质胜文则野”,比起野来,他就更加偏离圣道,“任己见,昧理真”。所以学文同等重要,学文是帮助力行的。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5 09:22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23 编辑
养蒙学问 求其放心
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解释这句话说:“养蒙莫若学问。学问,不过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孝悌谨信,乃至学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蕅益大师讲,这七科都是学习圣贤的必不可少的方面,虽然是“养蒙”,养童蒙,童蒙养正,教小孩的,但是对任何人都适用。“养蒙莫若学问”,教育人重要的是学问。真正的学问是什么?孟子讲,不过是求放心而已。这个放心是放出去的心。本来人人分上(本来具足)都有真心,真心不动,为什么会有放出去的心?放出去的心叫妄心,妄心是动的,动里面带着妄想、分别、执著,执著里还有自私、烦恼、过恶,这些在真心自性中本来没有,现在突然产生了,我们把它收回来,把这些本来没有的妄想烦恼放下,就是求放心的意思,回归自己的真心本性,这是真正的学问。求放心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大学》里讲三纲八目,格物致知是根本。什么叫格物?物是物欲,格是格斗,与物欲格斗就是降伏自己的欲望,降伏自己的烦恼,然后才能致知。致知是让自己的良知发现出来。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都是格物致知的功夫。《弟子规》讲什么?就是格物致知。人能格物致知,而后才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之道。
文王既没 文仍在兹
蕅益大师又说:“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盖文,是道统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实处,故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若仅作六艺释之,陋矣。”大师讲得很清楚,行和文不能分开,一切时一切处都要“文行合一”。文是什么?圣贤的教诲。行是什么?圣贤的行持。合一,就是自己力行圣贤教诲,不是朱熹、程子所说的先行后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能片面地去理解,不是先力行再学文,是什么?同时进行,边力行边学文,知行要合一。为什么?因为文是道统所寄,圣贤教诲载录在文上,而孝悌忠信这些德行,不就是文的实处吗?夫子在《论语》里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文王虽然不在了,难道就没有文了吗?有!夫子的志向是什么?传承圣人的道统,正所谓斯文在兹。文在哪儿?就在自己身上,自己担当起来,落实圣贤的教诲,文就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文不是简单的、表面的诗书六艺的文,是真正圣贤的道统。所以这一章是教我们文行合一。行是指前面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文是学文。文、行不可分开。真正把文都落实到了行上,我们就成为圣贤了。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5 09:3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30 编辑
第七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五伦之义 学问之本
“学而篇”第七章是讲伦常的道理。伦常的“伦”就是五伦关系,“常”是不变的意思。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伦关系是每个人自生以来就要面对的。古时候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还是如此。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它并不以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称为常。这一章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夏说的话。夫子说子夏、子游是孔门四科里文学最好的。“贤贤,易色”,是讲的夫妇之伦,夫妇是人伦之始,有夫妇才有父子,然后才有兄弟、君臣、朋友。夫妇之伦讲究的是“贤贤,易色”,“贤贤”第一个贤字是动词,贵重的意思,以什么为贵?第二个贤字是贤德的意思,就是以贤德为贵,重贤德。“易色”,“易”当轻字讲,“色”是美色,轻美色。“贤贤,易色”就是嫁娶、择偶要重德不重色,这是正人伦之始。“事父母,能竭其力”,这是讲父子之间的关系,父子之伦。儿女对父母要尽孝,孝顺父母,尽心尽力。“事君”,事奉领导,讲君臣之间的关系。君,从狭义上讲,一国之君,总统、主席,国家领导人;广义上讲,一切团体的领导。“事君”要“致其身”,“致”当委字讲,委身,把自己的身体捐献出来,能先公而后私,能忘我工作,忠心耿耿、尽心竭力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团体尽忠,这就是“事君能致其身”。这是君臣之伦。“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是朋友之伦。与朋友交往,必须要讲求信用,“凡出言,信为先”,言语、办事都能做到无欺,这叫有信。子夏这句话讲了以上四伦,第五伦是兄弟、长幼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含在了其中。子夏说,能够把人伦尽到,也就是“敦伦尽分”,尽到自己的本分义务,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外乎就这五伦,我们都能处理好了,“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即使说你没有知识技能上的学问,我也说你一定有学问。为什么?朱熹朱夫子讲得好,“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人不能离开群体,必定是在这五伦关系当中,学问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伦外的学问,所以五伦就是为学之本,能够“敦伦尽分”,这就是学问。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5 09:4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5 09:46 编辑
圣人之学 在明人伦
我们能够真诚地、切实地去力行这五伦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使关系和谐,尽到自己的义务,这就是尽其诚。我们求学所求的,不外乎如此。能够把伦常关系都处理好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生而知之,天生资质非常高,这是我们讲的天才,不用人教,他自然就善于处理人伦的关系,使人人都生欢喜心;另外一种人是真正通过认真地学习、力行来达到。孔老夫子说,“吾非生而知之”,那必定是学而知之。这不就是学吗?不在乎我们有没有文 凭,不在于我们是不是拿到博 士学位,真实的学问是看我们能不能处理好伦 常关系,能不能尽到自己的义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叫“学 为 人 师,行 为 世 范”。我们能做一个好榜样,引导社会走向和谐,这是真实的圣贤学问。朱夫子引游酢的话,游酢是宋代的学者,他说:“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学成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故学而一篇,大抵皆在于务本。”“三代之学”,“三代”是指夏商周,这三个时代所提倡的圣人的学问,是什么?“明人伦”而已。圣人的学问就是讲明人伦关系,让我们“敦伦尽分”。我们能够处理好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五种关系,人伦就厚了,德行就厚了。“学之为道,何以加此”,这是“学而篇”的学,学的内容就是伦常,伦常之学,伦常之外,没有其他的学问。子夏以文学成名,夫子也赞叹他的文学,子夏讲这句话,是要教导我们尽人伦,所以文学的实质是什么?就是伦常之学,这叫“务本”。“学而篇”这一整篇所说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教我们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学之本就是伦常,为仁之本就是孝悌,治国之本就是敬信,圣贤学问之根本就是忠信而已。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8 08:58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8 08:59 编辑
躬行实践 圣贤实学
蕅益大师在注解里说:“贤贤,不但是好贤,乃步步趋趋之意,盖自置其身于圣贤之列,此即学之本也。事亲事君交友,皆躬行实践,克到圣贤自期待处,所以名为实学。”“贤贤”是什么?以贤德为重。不仅是仰慕贤德,更重要的是步步趋向贤德,念念成就自己的贤德,要把自己自身置于圣贤之列,这是学之根本。所以我们学什么?学圣贤。“贤贤”不只指夫妇之道,更广义地讲,是教我们学圣学贤的根本,仰慕圣贤。我们仰慕圣贤,自然就有贤德的人和自己做伴。事亲、事君、交友,乃至夫妇这一伦,都是躬行实践圣贤之道,这叫实学。“易色,谓无我相人相也,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自他不二,故曰易色。有我相人相,则妒贤嫉能之心生矣。”江谦是民国时代的教育家,他补充注解了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称为《补注》,他讲到“易色”,色不仅是美色的意思,广义上讲,是佛法里讲的色,《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色是指一切物质,以及物质世界,即一切相。“易色”就是把色看轻,看到最轻的时候就是没有了,无色了,色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放下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易色易到了究竟,入人我不二,自他一体的境界,与宇宙合而为一,哪里还有彼此?这就是大圣。如果有你我的分别,自他的对待,难免会有分别、有执著。有我相,有人相,就生我执,我执就有私,有私就会产生种种的贪求、瞋恚、嫉妒的烦恼。别人有一技之长,自己就会妒忌,人家的德行超过了我,自己的心里就放不下,这就是不能“贤贤,易色”,妒贤嫉能。贤贤,要怎么学?要修随喜的心。别人有的才华、德行,就好像自己有一样,这样才能慢慢入放下人我的境界。所以易色是果报,我们修成正果了。怎么修?贤贤是因,最后放下了人我之色相,这是果,修因证果。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8 09:0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8 09:07 编辑
第八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庄重威仪 学则有固
“君子不重,则不威”,重是庄重,威是威仪。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仪了。所以什么是威仪?庄重就是威仪,轻佻就没有威仪。“学则不固”的“学”,就是“学而时习”的学,学习圣贤之道,就要时时落实圣贤的教诲。“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孔安国注解里讲的,孔安国是汉代的学者,他说固当蔽字讲,蔽是蔽塞,蔽塞不通,人能够求学,就不会蔽塞;另一种说法,是连着前面“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讲的,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仪了,即使是学也不坚固。后一种说法是朱夫子的解释:“重,厚重。威,威严。固,坚固也。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因此庄重对于求学很重要。
人道忠信 交友辅仁
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庄重?“主忠信”就庄重,没有忠信,就没有庄重。所以学习要以忠信为主,自然就能庄重,我们的学业也就能坚固。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就有威仪,就有实学。在郑康成的注解里,主当亲字讲,亲近,亲近忠信之人,以忠信之人为师。这种讲法也很好,两种说法不矛盾。“无友不如己者”,在忠信方面不如自己的,不要和他们交朋友,不要以他们为师,就是不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自己能够忠信,自然就愿意亲近忠信之人,自然就不会和那些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所以忠信是孔老夫子之大道,一以贯之,贯穿了整个圣学之道。一个人如果不忠信,那他做事情就很容易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很难诚实不欺、与人为善。因此学以什么为主?以忠信为主。朱夫子讲“尽己之谓忠”,做事尽心竭力,这是忠。信是什么?讲话、做事都有诚信,让人感觉很踏实。程子解释说,“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人之道在哪里?就在忠信。我们希望成为真正有圣贤品格的人,就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落实忠信的品格,忠信就是诚。《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不诚则无物”;“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如果没有忠信,还有什么物可谈?全都是虚的,所学也易落到谈玄说妙的窠臼之中。“无友不如己者”,“无”是不的意思,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为什么?古人讲,“友所以辅仁”,我们交友,是辅助我们成就仁德的。如果朋友在德行、在忠信上不如自己,那我们向他学习没有益处,反而有损。所以学习必须要有高尚德行的师友,以忠信之人为师为友,对于那些不讲求忠信的人,尽量远离,至少不能与他为友,志不同道不合,我们还是敬而远之。
过则能改 善莫大焉
“过则勿惮改”,过是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失没什么奇怪的,只要没有成为大圣、至圣,肯定有过失,有过失“勿惮改”。惮是畏难之意,就是害怕。不要害怕改过,能改过是勇敢的人。夫子讲“知耻近乎勇”,知耻是知道自己的过失,自己明白过失,并以之为耻,继而坚决改正,这就是勇,勇敢。改过要迅速,不能犹豫,正如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中说的,“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小的过失就像一根刺扎在了肉上,很痛,要马上快速地把它挑出来;大的过失像毒蛇咬到了手指,要一刀把这个指头斩断,不能让毒素攻到心里,那就死定了。这句话是比喻改过要勇猛坚决,不可畏难,不可苟安。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一生。因循什么?放纵自己的过失,不肯改过,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过。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他成功的秘诀、关键就是改过而已。所以他最欢喜的事情就是闻过,知道自己的过失,其最大的善就是改过。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时,有师友来帮助我们,告诉我们过失,那是很幸运的事情。得知自己的过失,不要怕改。如果怕改、不肯改,甚至还要掩藏,就是《弟子规》讲的,“倘掩饰,增一辜”,有了过失,还要掩饰,又增加了一条过失,过失就会愈来愈重,愈来愈多了。能够把它改掉,过失就没有了,我们就向圣贤迈进了一步。程子说,“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程子讲的“学问之道”是什么?没有别的,就是知道自己有不善,知道自己有缺点、有过失,这是觉悟!觉悟之后要改过,改过是修行,“速改以从善”,速改,迅速地改掉自己的过失而从其善,所谓断恶修善,这就是学问之道。成圣成贤不就是这样吗?恶都改掉了,剩下的都是善,这就回归了本善,自性也就现前了。
《论语》里有一段话讲到,孔老夫子也曾经有过失。有一个人叫陈司败,他曾经问夫子:“鲁昭公懂不懂礼?”鲁国的国君鲁昭公,孔老夫子说:“懂礼。”其实夫子是说错了。夫子出去以后,陈司败便向夫子的弟子巫马期作揖,说到:我听说君子无所偏袒,难道孔老夫子还有偏袒吗?鲁君(鲁国国君)曾经娶过吴国的女子做夫人,吴国和鲁国是同姓的国家,他们都是周公姬旦的后代,都姓姬。而在《周礼》里,同姓不能通婚,所以鲁君娶了吴国同姓的女子做夫人,这是不符合礼的。孔老夫子却说鲁昭公知道礼,结果陈司败就讲,“鲁君若是知道礼,那谁不知道礼?”换句话说,夫子讲错了,鲁君不知道礼。后来巫马期把这个话转告给孔老夫子,夫子什么反应?一般人可能会编出一百个理由来解释:鲁君是知道礼的!可能还要辩论。但是夫子马上承认错误,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丘是夫子自称,称自己的名字,说“我真是幸运”,一旦有过失了,人家就知道,并来提醒我。这是闻过则喜,听到过失,他欢喜。为什么?如果不是有人指出过失,改过可能就比较慢,甚至发现不了过失,而无法改过提升自己。所以有人指出过失,非常感恩,非常庆幸,欢喜改过,这就是圣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善莫大焉”,有错就改,改过迁善,这就是最大的善,没有善能比这个善更大。所以不怕改过,能“过则勿惮改”,天天欢喜改过,就是天天向圣人的境界迈步。在实际生活当中,不管对方建议的方式和心境如何,自己的心境是“贵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从真实心中去感恩,这一点非常可贵,是真正圣贤君子的风范。
作者: quyouyou 时间: 2011-7-18 09:08
很好的学习资料,很受用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18 09:1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18 09:13 编辑
立志贤圣 名为自重
孔老夫子这段话是教导我们学问之道、君子之道,我们以宋代学者游酢的话来做个小结,他说:“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然或吝于改过,则终无以入德,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故以过勿惮改终焉。”不重则不威,威是威仪、庄重,这是君子由内而发的一个本质,是用学来成就的。学之道,是以忠信为主。而交友,“友以辅仁”,不和不如己的人交友,应该与胜过自己的人交友,帮助自己提升德行。与仁者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不能怕改过,否则就没有办法入德,也就没有办法成就。因此,以“过则勿惮改”来作为小结、总结本章,这一句,概括了君子的整个求学之道。蕅益大师在他的注解《论语点睛》里,为这段话也做了精当的总结,所谓画龙点睛。大师在朱夫子解释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升华,他说:“期心于大圣大贤,名为自重。戒慎恐惧,名为威。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这是为我们解释重、威,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的意思,点清楚这个根源。君子如何能庄重?“期心于大圣大贤”。期心是立志,立志做圣贤。有这样的立志,这叫自重。为什么?人本来就可以做圣贤,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本来可以做圣贤、大圣大贤。如果不立志做大圣大贤,甚而忍心把可以成圣贤的这个机会放弃掉,把与圣贤相同的本善本性埋没掉,那我们就是不自爱、不自重。所以立志做圣做贤,这叫自重,自然由内到外就有了庄重。人首先要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格物克己 慎独威仪
如何能有威仪?“戒慎恐惧”,这叫有威仪。如果我们能知道,起心动念都会有果报,那我们就有戒慎恐惧了。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报导,这是几年前在美国新奥尔良,有一个中青年的白人男子,到酒吧里去饮酒,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来跟他搭讪,结果这个男子起心动念了,就和这两个女子一起喝酒、说笑起来,没想到酒里放了药,后来他就不省人事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一家酒店的房间里,躺在浴室的浴缸里,全身盖着冰块。他觉得虚弱无力,幸亏旁边有手机,他打电话去求救。医护车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他的两个肾脏已经被切除了,原来他遭到了美国黑社会犯罪集团的暗算,她们专门盗取健康人的肾脏。一个肾脏在黑市里可以卖到十万美金以上,这个男子就成为了牺牲品。因为最初的时候见色起了淫心,掉入了陷阱。见到女色,如果能戒慎恐惧,庄重而有威仪,保持距离、保持礼度,就不容易发生败德伤身的事情。因为有戒慎恐惧,念头一起,马上把它压住,不让念头相续。不正的念头这个因,才会导致后面惨烈的果报。如果知道有因果,怎么敢动那些邪念?所以明白因果,我们就能格物。格什么?把欲望的念头格掉,我们的良知就现前,意就诚,心就正,身也就修了,我们就有了威仪。“诚于中形于外”,修身好了,自然表现得有威仪。所以“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如果一个人没有立志做大圣大贤,就是不自重,他就不能戒慎恐惧,不能慎独,没有威仪,他的学业也不会坚固,没有根基,不是实学。“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始觉是念头刚起的时候,立即觉察,这叫始觉。不正的念头立即放下,这是始觉合本觉。本觉是自己本有的,仁、义、礼、智,都是本觉,这是性德,但是要靠修德才能显性德,所以始觉之功很重要,念念觉,念念都不迷,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我们的学才坚固。
蕅益大师下面讲,“倘自待稍轻,便不能念念兢业惕厉,而暂觉还迷矣。此直以不重,为根本病也”。倘若自己对自己轻忽了,放逸了,不能够念念觉悟,不能够克制自己的烦恼习气(属于我们的业力),没有战兢惕厉、戒慎恐惧的心态,那么可能一对事,境界一现前,第一念觉察到好像不妥当,但是接着就放松了,因循放纵了自己,这又变成迷了。第一念虽然觉,第二念跟着迷。第一念觉是什么?自己的良知,本有的良知现前,但是却被物欲给蒙蔽住,不能格物,这个良知就不能保持,所以又迷了。这段话蕅益大师给我们解释得很深刻,要从念头上去修行,直接指出君子的病根在哪里?不重,不庄重,就不能立志;庄重里面就含有立志。人能立志就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情欲,放下烦恼,就能在私居独处中谨慎,戒慎恐惧。戒慎恐惧不是说很害怕,怕鬼怕神,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唯恐自己德行有丝毫的缺失。因为我们知道头上三尺有神明,《大学》里曾子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我们即使是一个人的时候,也好像有十个眼睛在盯着自己,十只手在指着自己,怎么可能放逸?怎么能欺瞒天地?孔老夫子说,“吾谁欺?欺天乎?”我在欺骗谁?难道能欺骗天吗?不要自欺欺人。这都属于自重的内容,我们真能自重了,我们的毛病,烦恼习气,就能压伏住。所以蕅益大师揭示的病根在于不自重,自重就有威仪,学业就能坚固。
直心正念 真如忠信
朱子解释“主忠信”的忠是“尽己之谓忠”。蕅益大师解释得更深刻:“忠,则直心正念真如。信,则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正是自重之处。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故知今之悦不若己,惮于改过者,皆是自轻者耳。又主忠信,是良药。友不如,惮改过,是药忌。”“直心正念真如”,这叫忠。心上一个中字,心不离中道,叫忠。所以“直心正念真如”,直心是至诚心,至诚心里生起的是正念,念什么?念真如,真如是自性,自性就是中道,第一义谛。偏离了中道,就失去了正念,就不是直心,是曲心,委曲的心。这是直接从心性上回归,回归到自性本觉,当然做任何事都能做到至诚恭敬,这就是忠。所以直接从心上去回归自性,事事都能做到尽忠。信是什么?“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这叫信,信自己能做圣贤。前面讲到,立志做圣贤,这叫自重;信自己可以做圣贤,这是自信。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话讲得铿锵有力,“人”是指每一个人,尧舜是圣贤,每一个人都能成圣贤。这每一个人当然包括我们自己在内,要有“我可以做圣贤”的信心。信“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是我们的本善,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善,现在回归本善,有什么不可能的?为什么不去做?这正是自重之处。所以自重首先要自信,我们如果不相信自己能做圣贤,怎么会立志做圣贤?那我们就不能做到自重了,不能自重,所有的学问都是虚的,不能落到实处。
自重改过 亲师取友
“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首先是自重,自重是根本;然后还需“亲师取友”,就是“无友不如己者”,要亲近有仁德的圣贤老师,与忠信之人做朋友;第三是勇于改过。“自重”、“亲师取友”、“勇于改过”,这是三剂妙药,我们就方便对症下药,对质到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样我们就真能成为君子,成为圣贤。如果怕改过,这叫自轻,不自重,所以怕改过是大忌。就好像中医治病开药,对症下药,就会药到病除,但是一般有药忌。药忌是什么?服中药期间需要忌口,忌吃寒凉、辛辣等食物,这就是药忌。如果不忌口,药效就不会那么彻底,虽然对症,也不能圆满解决我们的疾病。我们学习君子之道的良药、药忌是什么?忠信是良药;向好的老师、朋友学习,能够自己改过,这是药忌。如果与不如己的人交友,怕改过,我们就犯了忌讳,良药也不能起作用。所以,君子之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样都不可。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0 15:1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5:11 编辑
第九章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
这一句是讲孝道。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学生,是夫子最年轻的学生。曾子本身是一位大孝子,他在二十四孝里有排名。记载中说,他对母亲是纯孝。有一天曾子到山上砍柴,结果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道如何接待,心里就有点紧张,很想呼唤自己的儿子早点回家,当时没有手机,不能通讯,母亲就想了一个方法,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平日对自己非常的孝顺,念念都不忘父母,所以她就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十指连心,就很痛,结果曾子在山上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感觉好像家里出了什么事,于是赶紧从山上往家跑,回到家一看,才知道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告诉他,“我不知道怎么样把你呼唤回来,只好咬自己的手指,希望你能得到感知”。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如果不是曾子念念都念着自己的父母,没有一时一刻忘记,如何能够得到这样的感应?实在讲这种感应,这种能力,人皆有之,人的心性本来就是畅通无阻,通达十方法界的。一个证得自性的人,宇宙中哪一个星球,哪一个众生,有什么样的念头,他都能感知到,因为他的心性的能力没有障碍。圣人教我们要悟明心性,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就是要从尽孝开始。我们凡人还没有得到能通达十方的能力,但是从与父母感通入手比较容易成就,与父母一体的心,就能超越时空,就能与父母心心相印,感而遂通。从对父母尽孝开始,将这一颗孝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物,与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感通,这就是大圣大贤。曾子有纯孝之心,所以有这种能力,所以他能成就圣贤。
丧礼慎终 祭诚追远
曾子说,“慎终追远”,“慎终”,朱熹朱夫子解释说,“慎终者,丧尽其礼”,就是《弟子规》讲的“丧尽礼”;“追远”,“追远者,祭尽其诚”,也就是《弟子规》讲的“祭尽诚”。慎是谨慎,终是父母寿终,做儿女的必须要用最谨慎的态度去治理丧事。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现在父母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想要报答父母的恩德,已经没有机会了,所以那种哀戚之情是非常重的。因为有哀戚之心,就会对丧礼非常地慎重,用丧礼来表达儿女对父母的深重的哀悼,深刻的怀念,无限的感恩,所以丧礼非常的重要。古人有三种礼是极其慎重的,一个是婚礼,一个是丧礼,一个是祭礼。如果没有丧礼,这种哀戚之情就没有表达的方式,所以应该恢复丧礼。过去一个朝代的建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制礼作乐,一个没有礼乐的国家,孔老夫子说这叫乱世。国家对人民的领导,就是用礼用乐。乐是艺术;礼,古人有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这些都有一套规矩,如果没有规矩,百姓就无所适从。我们希望实现和谐社会,这些礼非常有必要去恢复、去制定,制定一套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又能表达古圣先贤赋予礼的内涵的一套礼节,非常的重要。
“追远”是讲祭礼,我们追思自己过世的父母祖先。丧葬以后要依礼、依时追念祭祀。追远包括对自己过世的父母,和自己的祖宗,历代的祖先,虽然祖宗祖先已经距离现今很远了,但是每年春秋祭祀不可少。所以“远”,包括父母和祖宗两个意思。祭祀的时候必须诚敬。《朱子治家格言》里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用诚敬的心来祭祀,表达对祖先、对父母的感恩怀念,这是不忘本,这是养我们厚道的存心。如果遥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记,都念念感恩他们,念念都想着要报答他们的恩德,光耀门楣,这是多么的厚道!如果父母在世,我们怎么会不对父母尽孝?这么远的祖先我们都不忘,怎么能忘记现前的父母?所以“慎终追远”就是培养孝心,它的结果就是“民德归厚”。所以有因才有果,修如是因,得如是果。“民德归厚”是什么意思?朱子说:“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当人民百姓常常能“慎终追远”,人民必定能增长孝德,所以变得厚道。厚道是什么意思?邢昺的注解里说是“不偷薄”,偷是偷盗,民心不偷,互相不会占便宜,只会多给人恩惠,绝没有占取别人便宜的念头;薄是刻薄,人能“慎终追远”,就会变得厚道,不会想着占人便宜,不会想着利益,心里只存着道,所以他就能厚道待人,绝不会刻薄。
我们来到一个地方,看这个地方的民风,就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有“慎终追远”。我曾经到潮汕地区讲课,广东潮州、汕头地区,我发现这个地区的人民对“慎终追远”很重视,丧礼办得很隆重,每年都祭祀祖先,到四月五号清明节,每一家都祭祀,没有例外,所以我们能够断定,这个地方的民风纯朴,民心厚道。假如我们来到一个地方,看到这里的人民总想占人便宜,譬如我们到一个商店去买东西,他见到我们是外省来的,就要价很高,对本地人要价就很低,这是什么?偷心,不厚道。所以这个地方,可能就不和谐了,因为什么?人人都想着利,那么义的观念就淡薄了。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社会的风气怎么能和谐?如何改变呢?曾子已经告诉了我们,要社会和谐,人心厚道,这是果,因在哪儿?因在孝道。如何提倡孝道?“慎终追远”就是一个好方法。所以我过去在各地讲学的时候,常常提倡孝道,那是好几年前,我说我有个梦想,希望由政府来提倡祭祀祖先。在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毛主席提倡祭祀黄帝,他特别撰写了“祭黄帝文”,并由党中央派特别代表去黄帝陵拜祭,这是团结全中国人民的一种好方法。所以祭祖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应该恢复,应该大力提倡。古代的帝王年年都祭天、祭地、祭祖,所以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乃至全国老百姓都会祭祖,人民对天地有敬畏之心,对祖宗常常不忘,朝野和谐,民德归厚!特别是有灾难的时候,譬如有地震、瘟疫,或者干旱、水涝等天灾人祸的时候,帝王都会带领文武百官祭天地、祭祖宗,团结一气来消解这个灾难。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0 15:3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5:31 编辑
自行化他 涵养厚德
朱夫子在他的《四书集注》里讲,“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终者”,是已经寿终的亲人,比如父母,父母过世了,人可能就会容易疏忽,孝心可能就会减退,用丧礼去谨饬之,让人们能通过这种礼来提起孝心,人心就能变得厚道;“远者”,是已经过世很久的亲人,很遥远的祖先,这是“人之所易忘”,很容易忘记,而能依时追祭他们,不忘本,这就是厚道。民心厚,国家的基础就厚,国力就能强盛。就像一棵大树,它的根很深,所以它的枝叶就能茂盛,它就能抵抗风雨的侵袭,能经受灾难的考验。朱夫子又讲,“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自为”就是自己这么做,自己能“慎终追远”,自己的德就厚,这是自立。一个国家领导人能做到“慎终追远”,他的德行就厚。由一位厚德君子来做领导人,这是万民之福。老百姓看到他这么做,也跟着受到感化。“化之”,是被感化,被他教化,他用他的身行来教化老百姓,百姓就向他学习,把原来不好的习气改掉。原来可能常常会忘记父母祖先,现在“慎终追远”,就能常常不忘,这就化了。这一化,民风就转化了,变得和谐,人民百姓的道德也变得厚了,这个国家就有福了。不仅国家领导人要这么做,每一个人都应该这么做,每一个人都要让自己的德厚。我们的德厚,我们的福就厚。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一个普通老百姓。不要说这是别人,应该说这是自己。天下兴亡,我有责任。我要做出好样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万民做个表率,这就是教化。
孔老夫子当年大部分时间没有做官,他也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但是他教化的这种影响力,超过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为什么他能做到?他有这种担当,天下兴亡,我有责任。我“慎终追远”,让我的德厚,也能让万民的德厚,这是教民以孝。圣贤施教以孝为本,《孝经》里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我们希望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怎么做?落实孝道,从我做起。一九九四年我姥姥去世的时候,这是十五年前,我正在广州念大学,我母亲带着我送姥姥往生,在姥姥走之前,我母亲就到处请教那些有学问的人,如何送终,如何做好临终关怀,让老人家能在非常舒服的、宁静的状态下含笑而去,不能让她有痛苦。所以我母亲到处走访,才知道原来在她往生的时候一定要给她念佛,念佛是最好的临终关怀。我们也得知,人在临命终时,四大分离,身体的器官像撕裂般痛苦,古德比喻“如生龟脱壳”,那种痛苦就像是把一只龟的肉体从壳里拔出来一样,所以这个时候不能碰她,连她的床也不能碰,至少八小时之内不能碰她的身体,不能对她哭泣,因为这些会让她很痛苦,影响她安详往生。
我们学了这些知识以后,在姥姥往生的时候就如理如法地来送她,给她念佛,安慰她,劝导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的这种临终关怀下,姥姥是含笑走的。十二个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她的身体时,发现她全身柔软,可见得她走的时候非常安详,一点也不紧张。人走了以后为什么身体会很硬?因为他走的时候很痛苦、很紧张,所以会很硬。如果是很柔软的,我们就能断定他走得很愉悦。这是什么?我们要“慎终”,谨慎的对待亲人临终离去的这个时候。现在我们的丧礼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人用各人的。有的人用西方的,有的人用我们中国传统的,因为什么?没有一套标准的礼仪。所以希望国家能有一套正规的、标准的礼仪,全国人民遵守。现在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哀戚、追远之情。姥姥走了以后,我和母亲每一年清明、冬至,这些祭祖的日子,都祭祀她老人家和过去的祖先。国家没有一套标准的祭礼,我们就采用自己制定的一套礼仪。祭祀有纪念、怀念的意思,我们在祖先牌位前读诵传统的经典,提醒自己不能忘记祖训,要好好的做人,提升自己的品德学问,用这样的一个行动去报答祖先,这是祭祖的意义之所在。
我过去在大学里教书,美国四年,澳洲四年,都被大学授予终身教职,也有不少的大学聘任我做主席教授。有人说:“你才三十多岁,这么年轻,挺有成就的。”其实是什么?不是自己有什么样的智慧能力,超过我的人很多,假如说真有这样的幸运,这个幸运很可能就是来自于祖宗的福荫。我们自己能够“慎终追远”,就“民德归厚”,我们的德就厚了,德厚了,福也就厚了。我们希望自己的一生幸福美满,必须要修厚德,厚德来自于孝道,所以曾子教我们“慎终追远”。我爷爷今年九十一岁,现在我来孝养他,他也过得非常的安稳,每天无忧无虑的,这是老年福报。爷爷的福报从哪来的?我细细的思维,爷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一生都祭祖,年年至少两次上山扫墓,祭祀祖先。爷爷的父母在他十几岁时就过世了,可是他对父母念念不忘,对祖先念念不忘,常常带着自己的儿孙上山祭祖。我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个印象,到了清明、冬至这些祭祖的日子,就扛着锄头跟着爷爷,跟着我父亲、叔叔他们一起上山整理墓园,去祭祀,所以到他现在九十几岁,能享受到儿孙的孝养,这是爷爷自己有这个厚德。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0 15:3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5:37 编辑
复其本性 孝为良方
明末清初的蕅益大师对这一句的注解说,“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这是点睛之语。“民德归厚”的厚,是指本性本来具有的性德,本来性德就是厚的。这里讲“归厚”,这个“归”的意思非常的深。归字说明什么?我们本来就有,像自己归家一样,我们的家本来就有,有一个老家,我们在外面游荡了很久,现在回家了,这叫归。我们的性德本来就有,现在怎么样?迷失了,我们偏离了本性。本性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现在我们的本性不起作用,性德不能现前,是我们的习性在起作用。我们什么习性?自私自利、贪婪、愤怒、嫉妒、怨恨、刻薄,等等。贪瞋痴慢,杀盗淫妄,这些都是习性,本来没有的,本性里没有这些习性。我们染上了这些习性就是偏离了本性,现在教我们“复其本性”,把本性恢复起来,从不好的习性那里回头,回归到本性上来,这叫归。能够回归本性了,这个人就叫圣人,禅宗里有一句话,“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是大圣人,见了性就成了佛。我们“复其本性”,就成为了大圣人。
如何复其本性?孝道,用孝心去开启性德的宝藏,回归本性,彰显性德。所以,“慎终追远”就是培养我们孝心的方法。民国时代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注解有一个《补注》,他说:“知真性无量无边,不生不灭,则知民德本厚。流于薄者,习为之也。”我们知道自己的真性具有无量无边的性德,真性是人人本有的,它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无量的才艺,无量的财富,什么都是无量的。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不是数字,它是比喻无量无边,整个宇宙都是真性所变现的,而且真性不生不灭、无有动摇。我们现在迷失了真性,怎么办?要回归。真性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叫做厚。民德本来就是厚的,现在为什么薄了?薄是因为习染,染上了不良的习气,才致使本来很厚的德现在薄了,本来无量无边的性德,现在流不出来了,就像山上的泉水,本来是不断地在流,现在一些石头把它挡住了,把泉眼给封起来了,水流不出来了,小溪就干涸了。这就是厚的德变薄了。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0 15:43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5:44 编辑
慎终追远 孝道圆满
江谦先生说:“教民慎终追远,其事甚多,不但丧尽其礼,祭尽其诚而已。”如何使本厚的民德现在又重归于厚?“教民慎终追远”。“慎终追远”的事相很多很多,也是无量无边,不仅是朱夫子讲的“丧尽其礼,祭尽其诚”而已,它包括得很广泛。江先生举例说,“言其小者,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便是追远。饭食已讫,一箸一器,必安放整齐,便是慎终。”这是从小的方面来说,《朱子治家格言》里也讲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惜福,对一粒饭,一碗粥都要想到来之不易,是多少人的辛勤汗水换来的,这是追远。看到眼前的粥饭,想到它的来处,叫追思远方,追远。这也是培养厚德。我们吃饭之前都念感恩词: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师长教导之恩,感恩同学互相帮助之恩,感恩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以及所有为此付出的人。佛教里讲的“上报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恩,第二是老师恩,第三是国土恩,国土是祖国,第四是众生恩。感恩祖国人民的培养,这是追远。“饭食已讫”是吃完饭了,我们把碗筷都洗干净放整齐,这叫“慎终”,这么一件小事,就含有“慎终追远”,所以我们吃饭不也是在修行吗?睡觉也是这样,睡觉的时候想到,我今天晚上能够安稳地在这里睡觉,要想到感恩祖国的安定繁荣,如果祖国社会不安定,我们睡觉哪能安稳?感恩父母给我们的养育,让我们有好身体,今天晚上睡在自己家的床上,不是睡在病床上。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要想到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吾日三省吾身”,曾子就是这么做的,这叫追远。睡觉起来后,把被子叠好,这是慎终。乃至读书,《弟子规》里讲“读看毕,还原处”,做事有始有终,这些都属于慎终的范围。“言其大者,如弘扬净土法门,教人临命终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真慎终。发弘誓愿,普度众生,以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是真追远”。这是讲到大的方面,慎终是帮助一切人,包括自己临命终时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些道理广泛地弘扬,这是慎终。
我和母亲很感恩我们能向善知识们学习净土法门,所以我们能顺利地将我姥姥送到极乐世界。姥姥往生三七,二十一天之后还给我报梦说:我现在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请你来念佛送我一程。我在梦中很高兴,就给她念佛,大声地念佛,念佛声把自己念醒了,然后看看表,晚上三点,知道她往生净土了。这是什么?真正的报恩。父母真正能出离生死,出离六道,往生净土,我们的孝道才叫圆满了。然后用这个孝心广度一切众生,这是发弘誓愿。为什么?众生皆是我父母。确实如此,多生多劫以来,一切众生都和我们有缘分,都与我们互为父母兄弟。所以真正发大愿度众生,这是真的追远,无量劫的父母我们都要去报恩。所以若不是真正弘扬佛法,令一切人皈依三宝,把这些道理都弄清楚,慎终追远岂能叫圆满?人民都能皈依三宝,都能恢复自性性德,这是真正的“民德归厚”。儒释道三家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三家都是教育,不是宗教。这三家的教育是互补的,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在教育上也是互相圆融的。我们从蕅益大师和江谦先生对《论语》的解释,就知道他们真正是通达儒释道的人,他们能圆解《论语》里的教诲,将夫子的心法为我们圆满地开显出来。所以,真正要在传统文化上得到精髓,得到真正的圣贤心法,儒释道三家要互相参看,在教义上能圆通,不能互相排斥。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0 16:14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6:15 编辑
第十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无争不求 夫子五德
我们来看朱子的注解。“子禽问于子贡曰”,子禽和子贡都是孔老夫子的弟子,这段话是他们俩之间的问答。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有的人说,子禽是子贡的弟子,这个也有可能,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段话是子禽向子贡请教。子禽问,“夫子至于是邦也”,夫子是指孔老夫子,“邦”是当时的诸侯国,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闻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的状况,都会有人来告诉他,子禽问,这是孔老夫子求得的,还是别人给与他的?也就是问,是夫子自己去求而得知,还是别人主动地来告知他的?“抑与之与”,与是给与,抑是或者的意思。这个话问得好,真正的圣贤难道还会有有求之心吗?夫子关心别国的政治,他所得到的情况是他自己有心去求,才能得知,还是他无心而别人主动告诉他的?我们来看子贡怎么回答。子贡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他是言语第一,很会说话。他很会说话,也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他观察孔老夫子的德行,总结出五德,“夫子温、良、恭、俭、让”。
“温”是温和,夫子的容貌、形态,不会给人任何的压力,和他在一起,会感觉非常的舒服,聆听他的教诲如沐春风,这是温和。为什么夫子能够容貌温和?这是因为夫子心地柔和,用慈悲柔和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令身边的人感觉到他平易近人。所以圣人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圣人好像高不可攀,与自己格格不入,或者是让自己觉得很有压力,不会的。他的这种气质,会让我们很舒服,很愿意和他在一起,这是温。“良”是什么?夫子的心地善良。夫子一生所追求、所实践的就是一个仁字。以仁爱存心,所以心地善良。仁者爱人,他用真诚的爱心去关怀、帮助、照顾一切人,一切众生。“恭”是讲夫子对内,对自己,严肃、谨慎,而对外能敬人、敬事、敬物,这是“恭”的意思,所谓一切恭敬。《礼记·曲礼篇》第一句话就说,“曲礼曰,毋不敬”,整个礼的核心就是敬,“礼者,敬而已矣”。夫子教我们“克己复礼为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而能够恢复我们的礼,处处能够循礼,能够守礼,这是恭。
“俭”是节约、节俭,持身节俭,不奢华,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俭以养德,人如果骄奢,德就有损了。人能够安住在简单的生活中,他的德就容易进步。一个人在骄奢的环境里,很容易放逸,很容易堕落,所以夫子俭以养德,处处节约,爱惜所有的物品。“让”是谦逊、谦让、礼让,不与人争,真正能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夫子用这五种圣德去与人交往,自然能得到别人的尊敬爱戴。所以他来到一个国家,别人自然就能把这里的状况告诉他,甚至是这个国家的国君,也对他信任,也对他敬重,把国事向他请教。我们在《论语》里看到,很多国君向他问政,诸侯大夫向他问政,对夫子不怀疑,不怀疑夫子会夺他的政权,所以敢于推心置腹地向夫子请问。这完全是因为夫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品德,所以才感得别人的信任。所以子贡说夫子到一个国家能闻其政,能够得闻别人国家的政治,不是他求来的,夫子所谓的求,“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异”是不同,“诸”当在字讲,夫子之求,是在和别人不同的求,就是与别人求来的方法不一样,别人的求是有心求,夫子完全是以他的德行招感来的,是以无求的心得到的,无心而得。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0 16:3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6:36 编辑
心存仁爱 感来敬信
《朱子集注》里讲,“夫子未尝求之”,夫子从来没有去求,圣人真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德是夫子的内心,容是夫子的容貌。夫子有这样的德行,就有这样的容貌和形态,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不是造作出来的。如果是造作的,这些君王都是聪明人,肯定能识破,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夫子的那种真诚心,没有丝毫造作,存心仁爱,没有自私自利,更不会有夺权的非分之想,夫子到一个国家只是为了帮助这个国家,没有丝毫索取任何利益回报的意思,所以国君都对他尊敬信任,都以政事向他请教。夫子所能闻政的这个结果,与别人求之而后得的,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圣人能养其存心,得到的那种神态、相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他的磁场不一样。别人见到他,就能对他肃然起敬,这是圣人圣德的招感。古人所谓学养功深,他才有这种感召力,所以朱子勉励:“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我们要向圣人如是学习。
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召力,真的是不容易,甚至觉得很不可思议,第一次见面就能受到这样的尊敬信任,把最重要的政事都能向自己请教,真有这样的情况吗?我记得在二零零三年跟随我们的恩师一起到印尼去,那是受到印尼政府领导人的邀请,做团结宗教的活动。恩师带着我们走访印尼各大宗教,印尼85%的人口都是伊斯兰教徒。伊斯兰教里有三大教派,当我们去拜访最大的那个教派时,有人告诉我们,说这个教派信徒很多,所以他们的领袖们往往都有傲慢的心理,看不起别人,提醒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受辱,特别是我们的恩师已八十高龄了,要我们重点保护,见到时机不妙,赶紧走人,不要自取其辱。我们和这个教派约定了在他们的总部大会堂里一起开会,这些领袖们、代表们已经在这个会堂里等候了,见到我们的恩师走进门来,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我们的恩师致敬。当时我们心里很惊讶,因为之前听到的,和现在所遭遇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人家对我们这么礼敬。我们回去思考,到底怎么回事?才悟出,这是因为恩师的温、良、恭、俭、让的形态,他一走进大厅,就能感召到大家肃然起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恩师的这种德行的磁场,中国人讲气氛,已经感动了他们。我们能够相信,孔老夫子当年应该也是这样的,所以他周游列国都能得到人家的敬重爱戴,完全是他自己德行的感召。我们的恩师也是心存仁爱,一心就想着天下和平,提倡宗教和谐,促进圣贤教育,和谐世界。虽然他是一介平民,和孔老夫子当年没两样,也是周游列国,但是每到一处,也是一样得到大众的景仰爱戴。他凭的什么?也是凭的温、良、恭、俭、让这种厚德,所以他每到一处,也有很多国家领导、宗教领袖向他请问,他也是“必闻其政”。他有心求吗?他没有心。可是别人把问题提出来向他请教,他马上就有这个智慧给人家解答,为什么?他心地清净,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不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没有贪瞋痴慢的烦恼,所以他的心地清净光明,智慧能从自性中汩汩地流出来,只要一碰上这些问题,他马上就能给人解答,让人听了之后都点头称是,没有不赞叹的。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0 16:58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0 16:59 编辑
自性性德 诚中形外
其实这个智慧人人本有,恩师有,我们也有,只是我们的心没有他清净而已,所以我们的智慧不能现前,遇到棘手的问题就被难倒了。曾经有一位基督教的大牧师,向恩师请教,说“你这么几十年来,到各地去讲学,遇到了很多人向你提问,你有没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恩师说没有,真的没有。为什么?只要心地清净,智慧就能现前,用智慧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中国的老祖宗,他们的智慧从哪里来?看看他们留下的这些教诲,孔老夫子这一部《论语》,处处都闪烁着智慧。我们再看《易经》,它能用来预测未来,千古都能准确,这是圣人留下来的智慧宝典,他们的智慧哪来的?就是因为心地清净,所以自性里本有的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行能没有障碍地流出来。子贡为孔老夫子归纳的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其实是五大类,每一类里都有无量的德行,叫万德庄严。子贡很善于归纳,把圣人的德行威仪用这五条就能归纳得这么好,这么圆满,这么形象,让我们能在二千五百年以后,听到子贡讲的温、良、恭、俭、让,都能想象得出孔老夫子当年的形态容貌,生起效法之心。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里讲,这一章“可与美玉章参看”,两章比较着来看。“美玉章”是在后面,也是子贡问的,子贡向夫子请教,“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贡问孔老夫子,如果有一颗美玉在这里,夫子是要把它藏在这个盒子里,还是要找一个很好的买家把它卖了?这是一语双关,子贡很会讲话,美玉是比喻夫子的德行学问,他用这个比喻来请问孔老夫子,夫子有这样好的德行学问,是要把它藏起来,还是去找一个买家,用它来利益社会,帮助众生?孔老夫子回答说:“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沽就是卖,要找一个买家去卖。夫子连说两个“沽之哉”,加强语气,也就是说,夫子是有卖的意思,可是他又说,“我待贾者也”,待是等待,我这个卖不是随街叫卖,我是等待识货的人来跟我买。谁会识货?他也有相应的德行学问,他才能识货。就好像卖美玉似的,他得认识这个美玉,他才知道它的价值,他才会用高的价钱来买。所以孔老夫子的态度,不是说他不卖,不是说他不想贡献自己的德行学问,有这个机会一定是当仁不让贡献出来,可是没有这个机会,我们绝不去求,一求就贱了,反倒是什么?人家看不起,人家不知道他的价值,反而埋没了。蕅益大师对《论语》非常精通,所以他能够圆解,把这一章子贡回答子禽,为什么夫子到每个国家必闻其政,与“美玉章”结合起来,“美玉章”里讲“待贾”,等待买家,与寻常的卖法不一样,正如子禽问求,夫子“必闻其政,求之与”,是求来的吗?子贡回答的求,与寻常的求法也不一样,这个求是无求之求,是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这五德感召而得的。圣人有德行有学问,也不能只说他不求不沽,有好东西他也能拿出来,不是说不卖,还是有求的时候,有沽的时候。但是,他的这种求和沽与普通的功名之士不一样,他的心里没有名闻利养,一心就是为了天下国家,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真正是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是这种心。所以他自然能表现出温、良、恭、俭、让这种德范,这种威仪,这不是装得出来的,是诚于中而形于外。
作者: kmccbb 时间: 2011-7-20 18:36
好东西啊,支持一下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1 09:0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1 09:03 编辑
富强礼乐 合则双美
蕅益大师有一段话说得好:“若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颜子居陋巷,而非置斯民于度外。则知富强礼乐,春风沂水,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从这里我们去体会圣人的存心。舜和禹是古圣先王,尧舜禹都是禅让的,他们得到天下的这个地位,做了天子,是他自己求来的吗?不是,是先王禅让给他的。当他接受先王禅让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为什么?因为自己真正有这样的德行学问,有这样的机会为万民服务,理应要去承担,所以是当仁不让,正好用这样的机会去为众生服务,去实现和谐世界的理想,所以他有了天下。颜子就是颜回,孔老夫子的弟子,他没有这个机会,他也有很高的德行学问,是孔老夫子最赞叹的弟子,夫子赞叹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在陋巷里箪食瓢饮,过着最清苦的,人家都没办法忍受的生活,可是他“不改其乐”,他乐在其中。他没有机会去服务于天下,他不像舜禹那样做天子,他只是一个平民,可是他也并非是“置斯民于度外”,他的心还是像舜禹那样,关心着天下万民。颜回也是一样的仁爱、博爱,只是没有机会来兼善天下,所以他就躲在陋巷里独善其身。
舜禹和颜回,这两种人都是圣人,都是一样的仁爱,但是一个有这样的缘分,得到天下,一个没有这样的缘分,他居于陋巷,两种人都是无求的。就像夫子讲的卖美玉,舜和禹能卖掉美玉,找到了买家,买家也不是他找的,都是识货的人找他的。舜是尧找来的,禹是舜找来的,舜和禹自己根本没有求得天下的那个贪心,没有有求之心。颜回没那么幸运,没人找到他。可是,有没有机会那是在外面,属于天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而能自己控制的,是自己每天进德修业。外面有没有机会,其实对他本人来讲无所谓,百姓有福,他就能有机会去为大众服务;百姓没福,他就深居陋巷,深居于青山绿水之中,不用出来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所谓“富强礼乐,春风沂水”,“富强礼乐”是讲圣人出世,兼善天下,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礼乐振兴,这是很好的;如果百姓没有这样的福报,圣人就隐居了,享受着春风沂水。沂水是在山东,夫子的故乡。孔老夫子一生,出仕的机会很少,他是很有抱负,希望能用他的德行学问帮助天下达到太平。夫子的理想是大同世界,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但是当时他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在周游列国十四年后,还是回到自己的老家鲁国沂水,夫子就开始讲学,这也是很好的。
“合则双美,离则两偏”。夫子的讲学虽然不能在当时利益天下,因为他没有得到重用,他的这些抱负不能得到施展,可是他留下了这些教诲,让弟子们把他的圣贤之道传下来,总有一天能得到君王的认同。到什么时候才得到君王的认同?到了汉朝。孔老夫子是春秋时代的人,春秋之后有战国,战国之后秦朝统一了中国,秦朝灭了到汉朝,汉朝到了汉武帝,由董仲舒推荐,才把儒家学派立为国学,独尊儒术。到这个时候,孔老夫子的思想才得到国家的认同,才有利益百姓的机会,才使得天下富强、礼乐大兴。之后的两千年,中国朝野都得到他的恩惠。所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可以“合则双美”,我们也要有这样的一种心地,现在有机缘为天下服务,我们就出来;没有这个机缘,我们就讲学。机缘,一个是自己要有真正的德行学问,一个是外部的环境有这样的机会。假如我们没有德行学问,即使有机会,也不能利益大众,那就得隐居起来好好提升自己,但是,目的还是利益万民,这叫“合则双美”。总有一天我们能实现目标,这一天不一定是我们在生的时候,像孔老夫子,他在生的时候没有得到重用,他过世几百年了,他的学术才有得到认同的那一天。但是没关系,因为夫子是无求的,他不求自己的名闻利养,他有的是真心对千秋万代万民的仁爱。所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是合在一起的,是一不是二,这叫“双美”。“离则两偏”,离是什么?一念私心作祟的时候,就不能独善其身,为什么?有私心就会障碍德行学问的提升,即使隐居深山,若还有一念私心,还是不能成就,出来也不能兼善天下,这“两偏”了。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1 09:1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1 09:11 编辑
五德本有 唯其内求
江谦先生在《补注》里说:“子贡圣门言语之选,不但赞孔子入妙,其论因果亦甚精。温则人亲之,良则人信之,恭则人敬之,俭则人便之,让则人与之,故至于是邦,必闻其政。”子贡真正是夫子言语科目里的第一,他选择的言语,就用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把孔老夫子的德行完全概括了起来,赞叹自己的老师,这叫“入妙”,太妙了,妙不可言。如果我们也用五个字来概括孔老夫子的德行威仪,真想不出比它更好的了。不仅是赞叹自己的老师,而且什么?论因果也非常的精妙。什么因果?温、良、恭、俭、让这是因,果是什么?“至于是邦,必闻其政”,这是果。温,温和“则人亲之”,人们就对他温和,人们就爱戴他,亲之。“良则人信之”,他善良,别人就相信他。“恭则人敬之”,他对己对人都能恭敬,别人也恭敬他,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俭则人便之”,因为他能节俭,别人就能与他方便。便有方便的意思,就是帮助他,供养他,因为知道他生活节俭,不会奢侈,不会浪费,知道他所做的事业是圣贤事业,真正一心就是为了天下万民,所以有识之士就愿意供养他,愿意与他方便,帮助他。“让则人与之”,让是礼让、谦让、忍让,他愈让,别人愈给他。人就是这样,我们愈与人争,人家愈不给;我们愈去让,人家愈愿意给。这就是夫子到每一个国家都能“必闻其政”,国君都向他请教政治问题,这就是有因必有果。
江谦先生说:“世间一切得失祸福,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故君子求诸己,不愿乎其外。”世间人一切的得失祸福,都是因果报应,自作自受。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报。孔老夫子为什么到每个地方都能得到别人的爱戴、尊敬、信任?因为他有温、良、恭、俭、让,这不是因果吗?如果我们没有温、良、恭、俭、让的德行,对人不能温和,别人就不会爱戴我们;对人的心地不善良,别人也就不相信我们;对人不恭敬,别人也就不敬重我们;自己生活不能节俭,别人也就不愿意帮助;自己不能够礼让,别人也就不会给与。所以“君子求诸己,而不求诸人”,凡事都是“反求诸己”,不向外去驰求。江谦先生引《大学》里的话:“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小人不信因果,不务修身,舍己而求人,行险以徼幸,求之不得,则怨天尤人,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是不论什么样的身分,不论贫富贵贱,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以修身为本”,这是根本,修自己。为什么?道理很深,能修自己,修身,身修了,才能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为什么?因为家、国、天下和自己一身不二,是一体的,身修好了,家、国、天下都修好了。我们最近看到一份报导,美国夏威夷有一位精神病治疗专家,他专门治疗犯罪精神病患。这些精神病患都被关在监狱里,为什么?因为他对人有侵犯攻击力,很不好治。治疗他们的医生、护士都不愿意在那里做事,为什么?拿他们没办法,而且他们危险性很高,攻击力很强。而这位治疗家,他治疗这些病患很有效果,往往治疗很短的一段时间,这些病患就可以脱离手铐脚镣,可以自由活动了。再治疗一段时间就能好,就能出狱了。
记者采访他,为什么他能有这么好的疗效,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位治疗家说,其实他的方法很简单,他治疗都不用和这些精神病患者见面,只需要什么?拿他们的病历,或者拿他们的相片,对着相片一次又一次重复地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就用这样的方法,很真诚的,发自内心的重复地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结果就有不可思议的疗效。这位治疗专家告诉我们,说其实一切我们都要负责,不仅对自己要负责任,对世界一切人、一切物,我要负完全责任。这就是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谐世界,我的责任。为什么说我要负完全责任?他有精神病患,是我的责任,这个道理很深。因为世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和自己是一体,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所以我用真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当人有怨恨的时候,我真诚地向他道歉,把一切对立都化解掉,用爱心去化解,用忏悔的心去化解,一切都能回归到和谐,这是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学问,这叫实学。从相上来讲,这就是因果。我们能真正落实温、良、恭、俭、让,落实圣德,我们就有和谐世界的果,这就是修身而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小人不信这个因果,他不从自己修身下手,叫“舍己而求人”,本末倒置,他向外去驰求,所以“行险以徼幸”,就会铤而走险,有侥幸心理。向外求,求之不得,就怨天尤人,求得的,实际上是本来因果就注定有的,也不是他真正求得的,结果他“为恶为乱无所不至”,他会兴风作浪,危害社会。这一点观念不同,导致结果大相径庭。所以,夫子的求完全是内求,为什么内求?因为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身、家、国、天下,全是自己本来具足,只要能回归性德,用温、良、恭、俭、让的德行,就能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1 09:19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1 09:20 编辑
第十一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孝之道 不违父志
这一章说的也是孝道。在朱子的《集注》里,他解释说,父亲在的时候,说父亲也包括母亲,在古代家庭是以男子为主,所以单提一个父亲。父亲在世的时候,子不得自专,就是没办法自己做主,一切都要听从父母的吩咐,所以儿女的志向必定是父母的志向。“父没”是当父母去世以后,这个时候儿女必须要自立了,因此能不能继续保守父母的志向,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从他的行为里,能知道他的善恶,他是不是真正有孝心。如果他真有孝心,他也必定能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他会继承父亲的志向,继承祖辈的事业,甚至能够发扬光大。在蕅益大师的《点睛》注解里,他也说到,这一句《论语》是讲孝道。“观其志”就是“观其事父之心”,他的志向和父母的志向一致,即养父母之志,就是孝道。“观其行”,是特指父母过世之后三年,三年居丧,所以“观其行”主要是讲“观其居丧之事”。《弟子规》讲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就看他这些事是不是能真正做到,孝心就从这里可知也。这一章孔老夫子为我们论孝,分父母在世与不在世这两方面来讲。父母在世的时候,儿女事事都要顺从父母的意思,这叫肖父,肖就是相像。哪些地方相像?和父母的心志相像,如果不相像,这叫不肖。所谓不肖子孙,就是不能以父母的心志为心志。
劝谏细行 不违不怨
父母如果有善行,我们理应承顺;父母善良的心志,我们理应继承。如果父母有不善行呢?是不是我们也要事事顺从父母?孔老夫子不这么认为。《论语》里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侍奉父母要学会“几谏”,几是微小的意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当然也有过失的时候,当这个过失刚刚萌芽,很微细的时候,为人子就应该有这种警觉性,立即能够察觉,立即能够向父母劝谏,不要等到父母酿成了大祸,形成了大过,这个时候悔之已晚,所以“事父母几谏”本身也是孝顺。“见志不从”,如果父母不听从我们的劝谏,比较固执,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不能纳谏,这时候怎么办?“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们还是要保持对父母尊敬的心,绝不能看不起父母,更不能肆意的讥讽、毁谤、嘲笑父母,要保持自己劝谏的初衷,继续找机会再进谏。《弟子规》里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道理和《论语》里讲的一样。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尽力地想方设法,用柔和的方式来劝谏,使得父母能在欢喜中纳谏。如果父母不欢喜,甚至会怒斥我们,我们也要不辞劳苦,不能怨父母,而应该始终保持孝敬心,谏之不已“悦复谏”,等到他欢喜的时候我们再劝谏,一次又一次地劝谏,使得父母终有一天能改过回头。所以,孔老夫子讲的孝顺,不是只是顺从父母的意思,不管父母的意思是善还是恶,一味的迁就顺从,这不是孝,《孝经》里讲这是陷父母于不义,《孝经》里专门有一章“谏诤章第十五”说明这个道理。所以孝顺的“顺”不是顺父母之情,顺的是义,顺的是道德,顺的是纯善的本性,使父母也能回归纯善的本性,也能最终成圣成贤,这是大孝。如果父母过世了,儿女居丧三年,尽自己的哀念、哀思。这三年当中,也不能改易父母的事业和做法,当然这个事业和做法必须是没有害处的。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1 10:1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1 10:12 编辑
孝悌大者 继志述事
孝敬不仅是对父母,也包括对老师,老师如同父母一样。古人有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的志向,我们也应该念念的想着实现,这也是孝敬。我们的恩师净空老法师,在讲课、讲经中常常提起他过去在台中师从李炳南老居士。李师公一生都在弘法利生,同时也培养讲经的人才,我们的恩师是他最得意的门生,也是他的传人。李师公鼓励我们的恩师一生不离讲台,天天讲经,告诉恩师说,“如果讲经几天不讲,上台就生疏;几个月不讲,上台就不会讲了。所以讲席天天不能断”。在讲的过程中,既是自利,也是利他,劝导别人,也是劝导自己,自他兼利。于是恩师谨记李师公的教诲,五十年讲台没有间断过,真正继承了李师公的志向,真正把净土法门弘遍全世界,这个真是孝养老师之志。老师在,能够不离讲台,老师往生已经二十多年,到现在依然还是保持天天讲席不断。恩师现在讲解《华严经》,《华严经》是大经,讲到现在已经超过十年,超过了四千小时。《中庸》里讲,“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什么是真正的孝子?善于继承父母、先人的志向、事业。李师公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的如来家业,他的志向就是弘法护法,恩师真正做到了。所以我们“观其志”,“观其行”,由衷地感佩,这是佛门的大孝。我们的恩师今年八十三高龄,念念也想着培养继承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是真正能继承他的事业的这个人。现在佛法表面上好像兴盛,实际上是衰微的,为什么?真正发大心、有修、有证的人太罕见。我们蒙受恩师的教诲之恩,也要念念想着报答恩师。报恩,最大的报恩就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我们能继承恩师的志向和事业,以师志为己志。这件事情与其要求别人做,不如要求自己做,自己要勇于担当。
所以我从大学退休下来,一心一意地跟随恩师学习经教。恩师吩咐我,每天都在摄影棚里练讲,除了偶然的要出外,也是恩师批准的,或者是恩师吩咐的出外演讲,一般时间都是在家里的摄影棚里练讲。我从二零零七年初开始练讲,每天两个小时,近三年来,也超过了一千小时。前不久,我去亲近恩师,和他老人家住了五天,向他汇报自己所练讲的科目和小时数。我告诉恩师说,将近三年,讲了超过一百个讲题,超过一千个小时,平均每年差不多有四百小时。恩师听了非常的欢喜,他说,“四百小时还不够,要增加到六百小时”,所以我们不敢懈怠,要更加地努力精进,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下去,真正以师志为己志,扛起弘法的重任,担负起在未来弘法的使命。现在儒释道三家都缺乏有修、有学的弘法人才,我们非常希望,也是每天祈祷,真正有圣贤出世,能够在现前的这个时代,“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那我们非常的感恩。我们的恩师走在前面,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他老人家当年走这条路时非常不容易,多少的障碍,多少的讥毁,风风雨雨走过五十年来,现在我们在他的福荫下走得很安稳,没有像他老人家当年的磨难。恩师告诫我们,一定要用远程教学的方法,讲经就在摄影棚里讲,因为我们不去外面,嫉妒障碍自然就会减少。我们不张扬,就天天在家里,在小小的摄影棚,对着摄影机来学讲,把儒释道的这些经典为大家解读,有缘的人自然就会上网来听讲。我们不求,不希求有多少的听众,一切都随缘,识货的,自然就能欢喜地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就像“美玉章”里,子贡问孔老夫子,“你有美玉,你是藏起来,还是拿出去卖?”孔老夫子说,“要去卖,但是我们不是像别人那样去叫卖,我们是等待识货的买主”。这是心不往外攀缘,每天在经教里用功,真是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透过网络这个工具,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向世界上有缘的大众来汇报,互相之间不用见面,大家都能得到利益。
这是恩师给我们的未来确定的弘法方向,我们试用了三年,觉得真是很好,不去外面,心是定的,心很安静。《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止,心不往外攀缘,心才能定得下来,才能静得下来,才能安得下来。人能够心安,念头就不乱动,才能生智慧。这个智慧是本有的,这个智慧是什么?遇到事情来,立刻就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知道解决的方法。我们平时为什么没有这个智慧?这是因为心在动,就像一潭清水,风吹起了波浪,外面的这些景物就影现不出来了。倘若没有风,一潭清水静止在那里,外面的景物就能影现得清清楚楚,这个影现的能力就是智慧。虑就是智慧,“虑而后能得”,得就是我们得到了圣贤人的受用,我们就证得了圣贤的境界。所以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讲经弘法的事业,不要说三年,三十年、一辈子都不能改,遵守老规矩,做一个老实听话的好学生。譬如讲经,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方法叫复讲,复讲是不能添加自己的意思,重复地讲老师的意思,这叫复讲。老师的意思也不是他自己的意思,都是祖祖相传的,传下来的意思,这个意思是自性自然流露出来。我们如果证得自性了,我们讲的和老师讲的,和见性的人讲的是一样的。到那个时候,就像夫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怎么讲都不会违背规矩,都是圣贤的意思。为什么?圣贤人证得自性,我们也证得自性,这个时候讲得完全一样。还没有证得自性之前,要守着旧规矩,老师讲过的意思我们才能讲,老师没讲过的,绝对不敢自己创新,所以复讲也是在修戒、修定、修慧。戒就是守规矩,规矩守久了,心就定了,定了之后就能开智慧。所以,孝道引申到师生关系上就是尊师重道,做老实听话的学生。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2 10:4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0:41 编辑
第十二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天理人仪 以和为贵
有子是有若,孔老夫子的学生。他讲“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什么意思?朱子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礼,实际上反映的是天理,所以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代表什么?自然,自然而然就有的一种规矩,这是礼,它是天理的表现,“节文”解释为表现。“人事之仪则”,人与人之间,待人、处事、接物时所遵守的礼仪、规则。这些礼仪规则,不是圣人制定出来约束我们的,实际上是自然的秩序,我们必须要遵守自然的秩序,也就是符合礼,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满。所以不要把礼误解为是圣人用这些规矩、法律、规章制度来制约我们的,圣人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希望我们更幸福、更美满。循着礼,我们就能回归本性,它是性德的流露。“和为贵”的“和”,朱子说“和者,从容不迫之意”,遵守着礼,这个用是表现在他从容不迫。这个解释有一些牵强,在这里我们不这么讲,李炳南老先生的注解讲得很实在,他说礼就是规矩,规矩是不能乱的,但在用的时候,应当以和为贵。所以“和”解释为和谐,礼的用处就在于和谐,以和谐为贵。如果遵循礼反而不和谐了,那么遵循的礼这方面也有问题,因为它的目的是以“和为贵”,也就是恢复和谐。和谐包括三种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地球、太空、宇宙,大自然要和谐;还包括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和谐。这三重和谐,是礼的用处、礼的方向。
克念作圣 心不逾矩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朱子解释说:“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先王是指古圣先王,确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先王之道,就是以礼达到圆满的和谐,所以称为美,美是一种圆满。“小事大事无不由之”,无论做什么事都符合礼,都没有违背礼。在没有成圣成贤之前,还是凡夫时,我们必须用圣人制定的礼来规范自己,这叫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习气,遵循着礼而行,遵循久了,慢慢就习惯了。到了像孔老夫子七十岁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小事大事无不由之”,都没有违犯规矩。为什么?他已经证得本性,成了大圣人,性德自然流露,这就是礼。他的一切行为,我们去观察,都符合礼,可是他有没有一个心要去遵循礼?没有,圣人没有心。有心、有念头,不能成为大圣。所以《尚书》告诉我们“克念作圣”,把念头都克服住、控制住,放下了,我们才能作圣。作圣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的造作,一切的行为、言语、念头,通通符合礼,那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还没有成圣成贤之前,我们先要遵循这一套祖宗圣贤留下来的礼,这就是圣贤的教诲。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2 10:47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0:48 编辑
礼而有节 和谐之道
下面讲“有所不行”,古注讲到另一个意思,是把“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合在了一起,皇侃和邢昺两位大学者的注疏也是这样讲的,“小大由之”的由是“用”的意思,小事大事都用礼。这里隐藏着一个意思,只用礼而不用和,“礼之用,和为贵”,如果只用礼而不用和,这就有所不行,也就是说,这样不圆满,甚至会有缺憾,不可行。我讲一个例子大家就更明了了,只用礼,不用和是不可行的。过去我在美国教书,有一次回国探亲,探望我的父母。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离婚以后,父亲又组成了家,我的庶母姓王,王姨。他们知道我回来,非常高兴。王姨很会做饭,说要给我做一顿好饭菜,给我接风。当时我父亲因为患了脑瘤,在恢复中,所以一般上午他都要睡觉,结果那天睡多了,起来穿衣服也很缓慢,王姨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和我在桌前等他,等了很久都没见他来,王姨就有点不耐烦,说:“我们先吃吧,别等你爸了。他平时起来时间不固定,我都是单独给他做来吃。”当时我就起了个执著心,说:“我们一定要等爸爸来,吃一个团圆饭,人齐了才一起吃,这是《弟子规》。”我执著这个礼,而且还把大道理摆出来,王姨也没话好说了。我们俩就一起等,等得饭菜都凉了,父亲才上桌来。这时候父亲也很不好意思,说:“为什么你们不先吃?不要等我!”王姨辛苦了一个上午,做了一顿好饭菜,结果我们大家都只能吃凉的饭菜。我的心里也很不愉快,也有点埋怨父亲的意思:“怎么上午起得这么晚,睡得这么多!”结果家里本来很高兴的气氛,都变了味。
我回头一想,都是自己不对。虽然《弟子规》里讲“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吃饭怎么能自己先吃?要等长辈一起吃。可是礼应该有开缘,开缘是什么?就是以和为贵,要大家能和谐、能高兴。如果我当时能顺着王姨的意思我们先吃,给父亲留出饭菜,边吃边等,即能满王姨的愿,又不会给父亲造成心理的压力,令他不好意思。这是什么?以和为贵。只要自己怀着恭敬的心,礼也是有开缘的。如果只用礼,而忘记了和,就变得很呆板,甚至会伤了和气,还让对方觉得很不自在,很不高兴。如果我们的礼让人很不自在,很不高兴,那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所以我们学儒、学礼,要活活泼泼地学,不能死守着那些条文。所以“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是讲,如果不论大小事,不论什么情况,都按照条文上的礼来进行,很可能就不可行了。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也很好,说“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把“有所不行”和下面一段连在一起。“有所不行”,朱子解释是承接上文的意思,先王处处都符合礼,不论小事大事都符合礼,可是也有有所不行的时候,这个“有所不行”不是说古圣先王不行,是我们如果很呆板地去只用礼而忘记和,这就不行。同时,如果只知道和为贵,就一味的用和,也不行。只要和,不要礼,没有用礼节去“节之”,节是节制,礼和节叫礼节,它不能过度,要有所节制。如果没有节制,也不可行,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所以只用礼不用和,不可行;只知和不用礼,也不可行。我们与人交往,如果不分尊卑贵贱,一味的就用一种礼,譬如在现代,对人最敬的礼是三鞠躬,如果为了与人和谐,见人就三鞠躬,不分情形,不分对方的身分,这也会导致麻烦。当我们走在路上,见到位老太太来了,自己也不认识她,就对她三鞠躬,会把老人家吓一跳的。我记得有一次和一位朋友一起上电梯,我先出电梯,他要继续往上,我回头和他招招手,告个别,结果他非常注重礼,对我一个深深的九十度鞠躬,头露在外面,差点被电梯门夹到了,把我们都吓了一跳。这也不可行。所以总要看情形,看当时的状况,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礼敬、和谐,如果一味地追求礼敬和谐而忘记了节制,也不可行。所以学礼要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守教条。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2 10:53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0:53 编辑
严谨守礼 证悟本性
朱子说,“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严而泰”,严是严谨,自己处处都要守着礼仪,像先王,“小大由之”,处处“不逾矩”,这是对自己要严谨。泰是泰然,有舒泰的意思。朱子解释“和”,是从容不迫,有泰的意思,处事、待人都泰然。和是与人和谐,与人和谐最关键的是要尊敬别人,能够尊敬别人,才能和谐。“敬人者,人恒敬之”,但是又有所节度,要看当时的情形,这叫“理之自然”。夫子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他真正证入了“理之自然”的境界,所作所为完全随顺性德,自然而然,才能真正达到朱子所谓的从容不迫的这种威仪,那么礼之全体就能显现出来。礼的体是什么?就是本性,就是性德。“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稍微有偏差,过度了,或者不及了,都是属于有差,过犹不及。礼要做到正正好好,过度和不及都叫失礼,“失其中正”,偏向一边去了,都不可行。蕅益大师的《点睛》里讲了两句,一句是,“由之,由其本和之礼也”,“小大由之”的由,是依据、遵循的意思,“由其本”,本是本体,也就是我们的本性,跟本性相合,这种做法才叫礼。换句话说,礼实际上是本性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不是从外面学来的,而是我们自己本性中具有的。当我们还没有证得本性之前,确实要遵循圣贤所制定的礼而行,以求最终证悟本性。另一句是,“不行者,废礼而尚和。礼不行,而和亦不可行”。《论语》这一章里讲到两个“不行”,“有所不行”和“亦不可行”,什么不可行?“废礼而尚和”,这不可行。废了礼,这不可行;一味的崇尚和谐,不用礼来节制,这也不可行。过和不及都属于失礼。礼不可行,就是失礼,“和亦不可行”,失了礼也就失了和。为什么?和是礼的本体,本性本来是和谐的,它表现出来的就是礼,所以失了礼,也就破坏了和谐。所以我们才知道,真正要做到一切如礼,那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境界。如果不是真正证入本性,怎么能做到毫厘不差,不失其中正?因此学礼的最终目标还是复其本性,恢复我们的本性。有这样的目标,我们才不会被文字上的礼的这些条文所束缚。这一段讲的道理很深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去落实,在各种情形上去拿捏这个尺度,这需要有智慧。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2 11:1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1:11 编辑
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合德义 方可复守
本章是有子有若讲的,包含三个部分。我们先看第一部分,“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朱子的解释,“复”是践的意思,“践言也”,践是履行,也就是说,“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信是信用,我们的信能够与义相近,能“合其宜”,“义者,宜也”,宜是应该的意思,合宜,所说的话就能够去履行。换句话说,如果这个话不合宜,不符合道义,虽然说出来了,但是也不应该去履行,即使是表面上看不符合信用,但是真正的信用应该以义来衡量。另外也有古注把“言可复也”的“复”当反复讲,意思也大同小异,如果言语表达的符合义,那么这个言语就应该守信;如果不符合义,这个言语是可以反复的。也就是说,不合宜的,可以不必守信,合宜的才守信。当年孔老夫子也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根据《史记·孔子世家》里记载,说有一次夫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去卫国,经过一个地方叫蒲地,正好赶上这个地方的官员公叔氏想要凭据蒲地谋反。他们见到孔老夫子来了,就把他围困起来,然后逼着夫子,说:“如果你们答应不要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他们怕夫子到了卫国向卫国国君报告,说他们要谋反,他们就会被惩罚,所以他们不让夫子去卫国,除非夫子发誓,说不去卫国才放他们走。结果夫子就发了誓,说保证不到卫国去。这些想谋反的人都知道孔老夫子是一个很守信的人,既然他发了誓,他们就放心了,于是就放了夫子。结果夫子还是去了卫国,子贡这时就不解了,问夫子说:“你刚才发的誓,怎么可以违背?”夫子回答说:“被逼着发的誓,神是不听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去守这个信。为什么?因为这种在被逼迫的时候所发的誓言是不合宜的,所以可以反复,可以推翻。在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注解里,他引用《孟子·离娄篇》的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大人是圣人,圣人讲的话也不必一定要守信,为什么?要看这句话是不是合宜,是不是与义相违背,如果与义相违背,所说的话也不必守信。换句话说,义是信的标准。所以刘宝楠先生讲,“是信须视义而行之,故此言近于义也”,信一定要以义为标准,所谓“信近于义”,近就是以义为标准的意思。皇侃的注疏里讲,“信,不欺也。义,合宜也。复,犹验也”。信就是不欺,不欺是不欺骗道义,义是合宜,复当验字讲,检验的意思。所以“夫信不必合宜,合宜不必信。若为信近于合宜,此信之言乃可复验也”。信不一定是有义的,符合道义;符合道义的,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信。就像孔老夫子对不符合道义的,他也可以毁掉那个信,那不是真正的信。所以,我们的言语要可以检验,检验什么?说出的话适不适宜,不适宜的,一定要改,“若为信不合宜,此虽是不欺,而其言不足复验也”,如果为了守信而不符合道义,虽然表面上看是不欺,没有欺骗人,但是这样的言语也不值得检验,不堪检验。所以,一切都以合不合宜做标准。当然我们也不能乱讲话,“凡出言,信为先”,可是有时候确实说错了话,如果不合宜,是可以不需守信的。皇侃和邢昺的注解里都引用了尾生这个事例,这个事例在《庄子》里有记载。尾生和一个女子约会,在桥下相见,但是这个女子没有来,那条河又发大水,这个时候尾生为了守信,竟然抱着桥的柱子,不肯离去,最后就被大水淹死了。这段故事在《史记》里也有记载。像这种事情,尾生确实是守信,可是他没有“近于义”,他不合宜。他这种为情而死,本身属于不孝,“身有伤,贻亲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他这种死,只是为了儿女的私情,不是真正为了救国救民那种道义,所以实在是不值。这种信就不是近于义,不合宜。但是这类故事还反倒被后人去歌颂,有一个成语叫“魂断蓝桥--尾生抱柱”,就是讲尾生抱着桥柱,死在水里的事情。实在讲,不合宜,而这种情欲,本身就不应该去滋长。所以“信近于义”,信要用义作为标准,所说的话就可以去检验。古人讲究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必须是符合德、符合义,才是真正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天下后世的言论。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2 11:2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2 11:21 编辑
恭行合礼 远离耻辱
我们接着看第二部分,“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也是教我们做人的。前面讲我们说话,言必信,必定要符合道义。这里讲我们的行为,对人要恭敬,可是恭敬必须“近于礼”,如果恭敬却失礼了,就会招致耻辱。所以,恭敬人也要按照礼节,才能远离耻辱。恭,首先自己要谦卑,自卑而尊人。但是,如果自己自卑尊人的时候,没有按照一定的礼度,没有了规矩,一味的表现谦卑,把人恭敬到天上去了,就反而是一种耻辱。既是辱人,也是自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佛门里的称呼,我们的恩师多次提到,称在世的法师不应该用大师这个名称,大师是对佛的称呼。我们称某人是大师,换句话说,我们说他是佛了。他不是佛,却称他是佛,这就过度了。我们对人恭敬,可是没有礼,没有合乎称呼的规矩,反而是侮辱了别人。为什么?他明明不是,偏说他是,这不是侮辱吗?譬如一个人不是总统,我们偏说他是总统,这不等于是骂人吗?所以恭敬人也要按照礼度,按照礼度,才是真正的恭敬。
仁义有礼 可敬可法
下面第三部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朱子的解释,“因”当“依”字讲,依靠的依;“宗”当“主”字讲,以什么人为主,“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也就是说,与人交往,如果能依靠“所依者”,依靠什么?“可亲之人”,值得我们效法、尊敬的人。宗、主二字都有效法、尊敬的意思。这是讲到我们的言行交际,与人交往,要先观察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值得我们可亲可敬,值得我们效法。李炳南老先生的注解里说的很具体,所亲之人应该是仁义之人,这叫不失其所亲。如果我们所亲近的不是仁义之人,就对自己没有好处。朱子说,会“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自己常常会有悔恨。所以与人交往,我们要“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这是朱夫子讲的,要慎于始。与人交往,我们要先观察他,可不可以作为我们的朋友。夫子讲的“以友辅仁”,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行仁德,所以我们所亲近的应该是仁义之人。我们能懂得谁是值得亲近,谁是仁义之人,这是有知人之明,这是可宗也,可宗是可宗敬,值得尊敬。这是讲到慎于始,慎于始其实也是慎终。不要等到酿成大错了,最后悔恨,交错了人,被人害了,悔恨在后,已经晚了。这一章是有子教我们如何做人:言语要守信,要有道义,要合宜;要恭敬人,更重要的是要有礼节;要亲近仁义之人。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5 16:0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01 编辑
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志向高远 无求安饱
第十四章是夫子为我们讲什么是好学。君子是好学之人,好学是什么样的表现?夫子给我们讲了四个方面:第一,“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第二,“敏于事”;第三,“慎于言”;第四,“就有道而正焉”。具足这四个方面才称为好学。朱子解释说:“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人为什么会不求安饱?一般人哪个不求安饱?都想吃好一点,吃饱一点,生活起居安稳一点,舒服一点,凡人都希望这个。为什么君子不求安饱?原因就在于君子有志向,志向高远。君子的志向不在衣食饱暖,而在于求圣求贤。君子求道,志于道,所以他没功夫去想自己能不能安饱,“不暇及也”,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精力去想。为什么?君子全副精力都在求学求道,比饮食、起居、饱暖这些物质生活重要,所以能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能专心求学。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5 16:07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09 编辑
有修有证 力行近仁
“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这是朱子说的,“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君子做事要敏捷,当然事先要审虑周详,不是说做事要贪快,一味的求快,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那叫鲁莽,不是“敏于事”。君子的敏捷,是在审虑周详的基础上,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这是他力行,补充自己不足之处。所以君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认真圆满。为什么?因为他有求道的心。求道在于什么?日常生活中行仁,所谓修道以仁。道在哪?落实在生活中,表现就是仁。仁者爱人,因为他爱别人,所以为别人服务一定是做得又好又快,绝不会马虎,绝不会应付了事,他会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无论事情大小、巨细,通通都做到认真圆满。“慎于言”,是君子讲话谨慎,不会乱说话,“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讲话,他没有废话,没有闲话,非要讲的时候才讲,平时守默,他沉默。一个人老讲话,他的心往外跑,他的心不定,不定就没有智慧,所以他做事也就不能做得很周详,往往会出一些漏子。所以想“敏于事”,这“慎于言”就很重要,所说的话,一定要守信,而且合乎道义。
朱子又说:“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君子能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够了没有?还是不够。如果只满足到这一层,就是自满了。君子求道,不敢自满,不敢自以为是,他还要去有道之人那里学习,也就是亲近仁者,亲近善知识。“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只是做到前面几条,他不去学习,不去亲近善知识,只能说他力行做得好,但是《弟子规》里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他任由自己的意思去做,难免也会做出一些错误来,而且他的境界没有办法提升,因为他满足在那里。君子是非常好学的,他必定要到有道之人那里去学习,“以正其是非”,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是”是该做的,“非”是不该做的。这里面的含义无限深广,乃至一举念,一动心,我们都要懂得里面的是非善恶,所以,随着我们的境界不断提升,我们的是非善恶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如果不是真正有道之人,他怎么能为我们开解得这样细致?甚至对古圣先贤的教诲,也是随着我们不断地提升境界,又有新的认识。譬如《论语》,同样是孔老夫子的话,我们小学的时候读,中学的时候读,和大学的时候读,我们的境界不一样,理解也不一样,到了现在我们的理解又不一样。我跟着恩师净老学习十几年了,有这样的一种水平去理解《论语》,比我在小学的时候读到的《论语》,那要高得很多了。所以,是非的标准也是随着我们修学的功夫、境界的提升,它又有新的意思,所以不能自满。《大学》里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要进步,这是真正好学,叫学而不厌,厌是满足,学没有满足的。
我们去请教有道之人,道是什么?“事物当然之理”,叫道。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种理,人所共同遵守、共同认同的。为什么?因为人人本性中都具足了道,道非从外来,本性本来具足,所以人们都会认同它。真正的有道之人,必定是见得本性,他与道合一了,所说的、所行的,无不符合道,这叫有修有证的人。真正有修有证的人太难了,现在上哪找?而真正有修有证的人,他也不会做广告告诉我们,所以找不到。怎么办?我们找有修有学的人,他真正在学习圣贤之道,也真正在落实,这种人就已经很难得了。我们向他去请教,我们的疑问去请问他,请求他指正,这叫“就有道而正焉”,我们必定是“德日进,过日少”,不断在提升自己。朱子还引尹氏,尹氏是尹彦明,程颐的弟子,尹氏讲:“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于有道,未免有差。”这是讲君子的学问,君子能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四方面,“可谓笃志力行者”,他真正是在用功地做,努力地力行圣贤之道。但是如果不去有道之人那里求学,也是“有差”,还是不足。因此什么叫好学?把这章里面所说的全部做到,才叫做好学。蕅益大师解释这章,有点睛之笔。他说:“敏事,如颜子之请事斯语。惟此一事,更非余事也。”这话讲得是直截了当。君子“敏于事”,在什么事上敏捷?蕅益大师举出颜回“请事斯语”。
“请事斯语”出自哪一章?是“颜渊问仁”。颜回有一天向孔老夫子请教,什么是仁?夫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为仁就是行仁,如何行仁?能克己复礼就是行仁。夫子告诉他,“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我们能克己复礼,就在当下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仁。归仁,就是现在讲的,和谐世界。怎样构建和谐世界?我们自己克己复礼,我们就能修身,就能齐家,就能治国平天下,这叫“天下归仁”。然后告诉他,“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件事情是自己的事,分内的事,与外面无关。颜回听懂了,然后颜回请教,“请问其目”,那我如何去落实,请给我具体的方法。夫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处处都符合礼,才是真的克己复礼。我们的一言、一动、一瞻视、一耳闻,全都要与礼相应,全都要符合圣贤的教导。颜回听到夫子这么说,马上讲:“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我虽然不聪敏,但是我一定按照您老人家所说的去做。“请事斯语”,“斯语”就是您说的这句话,我一定去做,一定落实,依教奉行。这是颜回自谦,说“回虽不敏”,他其实真正是敏,“敏于事”。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敏于事”是一件事,什么事?“请事斯语”。就是依教奉行,完全依照圣贤人讲的话去做,这就是好学。除了这件事情以外,“更非余事”,没有别的事。整个圣贤之道,就是这件事。圣贤人说的,应该做的,我们就做,不应该做的,我们绝对不做,这就是好学。下面蕅益大师继续给我们讲慎言:“慎言,即所谓仁者其言也讱。从敏事处得来,不是两橛。”慎言和敏事不是两个方面,是同一个事情。具体来讲,慎言就是孔老夫子讲的“仁者其言也讱”,讱是讲话好像很笨拙,很缓慢,这是慎言。语言尽量的少,心是定的。怎样得到这样的慎言功夫?“从敏事处得来”,敏事就是真正落实圣贤教诲。他的心都收得住,他的眼睛不是往外看,而是往内收,他只看自己。他不去衡量外面、别人的得失,只是衡量自己的善恶,善就保留,恶必定改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样的人哪有这么多话说?他一定是沉默寡言。为什么?他的心是静的。话说多了,他一定是心不安,心浮气躁。所以慎言和敏事不是“两橛”,不是两个事情,它是一个事情,是一不是二。敏事者必定慎言,慎言者也一定敏事。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5 16:14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14 编辑
四事具备 孔颜家风
蕅益大师说,“就正有道,是慕道集义。不求安饱,是箪瓢陋巷家风。非颜子不足以当此,故惟颜子好学”。这些话都是直指人心,痛快淋漓。什么叫“就有道而正焉”?就是“慕道集义”。慕道是讲他的心志,志于道,志在圣贤,他所仰慕,所向往的,是成圣成贤,这叫慕道。有道之人未必是在眼前,未必是在世,像孟老夫子私淑孔老夫子,他和孔老夫子没有见过面,可是他慕道,真正以孔老夫子为师,他是孔老夫子的私淑弟子,那就是“就有道而正焉”。他学习夫子的书,有不懂的问题,向夫子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请教。他很努力地学习,学得和夫子很像,所以后人将孔老夫子称为至圣,将孟老夫子称为亚圣,他排第二。也就是说,孟老夫子的成就超过了孔老夫子其他的弟子。所以我们称为孔孟,没有讲孔曾,或者是与其他弟子连在一起,只把孔孟讲在一起。证明什么?孟老夫子的成就超过孔老夫子其他弟子。所以,拜老师不一定要在一起。正如朱子,他私淑程子,也没见过程子,只是与程子的再传弟子,甚至三传弟子来学习,学习程子的著作,所以后人把他和程子合在一起,叫程朱理学。这都是什么?真正好学。“就有道”的“就”,当靠近讲,靠近的不一定是他的人,是讲他的学说。“慕道集义”,集义出自于《孟子·公孙丑篇》,集义就是集合道义。我们天天所做的,都要与道义相近,相应。天天集聚起来的是道义,我们就是天天都在向圣贤的境界靠拢,这叫“慕道集义”。“不求安饱”,君子食不求饱,居不求安,这是颜回的“箪瓢陋巷家风”。这也是出自于《论语》,颜回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箪是用竹子做的小篓,颜回盛饭没有碗,穷,就拿个小竹篓来做碗;喝水连杯子都没有,就用葫芦瓢,居住在简陋的穷巷子里,他过着这样清苦的生活,他慕道。能够真正有这样的风范,孔老夫子的弟子里,除了颜回以外,其他人都数不上。所以说“非颜子不足以当此”,孔老夫子心目中哪个弟子最好学?只有颜回。在《论语》里有讲,鲁哀公有一天问孔老夫子,夫子的弟子里哪个最好学?孔老夫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而死’,现在没有了,没有听说过谁还好学了”。所以,孔老夫子的心目中好学的标准多么高!所有的弟子里,就数颜回了。真正做到夫子这一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只有颜子能够担当这样好学的名誉。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5 16:19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20 编辑
扎根为学 精进不懈
我们现在走上学习圣贤之道,有这样的志向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儒释道都发扬光大,真正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我们有这样的一种志向,最关键是好学,就是以孔老夫子这一章做我们的标准。我们的恩师反复地说,希望真正有传人,说果然有十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就是以担当圣贤弘法家业为己任,发心净修,十年不下山,在儒释道三个根上去落实,三年扎根,把《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都能落实,还要以《沙弥律仪》做我们扎根的第四个条件。然后十年闭门不出,做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选择一部经,就在这一部经上用功。也就是什么?落实“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以苦为师,以戒为师,真正传承颜子“箪瓢陋巷”的家风。人在清苦的环境里能够立志,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敏于事,我们只做一件事,就是深入经教,认真落实,转自己的观念,把凡夫的观念转成圣贤人的观念。我们闭门不出,斩断一切外缘,这是慎言了,不和外面人接触,不和外面人讲话。我们讲什么话?就在摄影棚里,对着录像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讲的全都是圣贤教诲,这是慎言。用慎言带动敏事,敏事是什么?说到得要做到。我们分享学习心得,也就是激励自己,所以对着摄影机讲很好,前面有一个小小的电视屏幕,看到自己的样子,就是对自己讲,不是对外人讲。天天劝自己,天天都有进步。这是什么?天天亲近恩师教诲,天天亲近圣贤典籍,这叫“就有道而正焉”。我们的弘法道场就是摄影棚,就是网络卫星。
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天天在一起切磋琢磨,有不懂的,立即去请教恩师。果然能十年做下来,必有大成。真正要恢复圣教,弘法利生,自己要真正入这个境界才行。没有十年的这样一种根基的培养,很难成就。恩师讲,要培养十个弘法,另外有十个旁听,旁听就是护法,他要做一些护持的工作,天天听课,弘法护法一起提升。只是弘法的他要备课,他要习讲,护法平时也有自己的工作,上课的时候一起上课,一起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和合团体,家和万事兴。要弘道,要有这样的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里最关键的是,心能安住得下来,安住清苦的生活。夫子在《论语》另外一章里讲,“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是什么?读书人,有心向学的,他志于道,他以圣贤为自己的志向。但是他还以恶衣恶食为耻,恶衣恶食是衣食不太好,生活不那么舒服,他以这个为耻,他不喜欢过这么清苦的生活,那么就“未足与议也”,不需要再和他深谈了,不是同一道人。真正同一道的人,必定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在这里我们才见到真正的圣贤血脉。所以,真正是好学,能够好学,必定能有所成就。孔老夫子非常好学,他自己也说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说一个有十户人家的地方,必定能找到忠信的品德与夫子,丘是夫子自称名字,与夫子相同的,但是,找不到一个像夫子这样好学的。换句话说,孔老夫子的成就,除了他的品德、根基以外,最重要的是好学,也就是恩师讲的,首先三年扎根,这是扎什么?扎忠信的品德之根。更重要的是十年专修,这是真好学,那我们就能成就大圣大贤。我们希望真正有这样的志同道合者,那真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5 16:25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26 编辑
第十五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贫富两忘 乐学志道
这一章是孔老夫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是学生子贡向老师请教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心得的汇报,老师也是非常善巧地帮助学生提升。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师生之间那一种学不厌,教不倦,师资道合的情形。我们来看朱子的解释,“贫而无谄”,“谄”是卑屈的意思,谄媚巴结。“富而无骄”,“骄”是矜肆的意思,矜是骄傲,肆是放肆。朱子讲,“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常人就是平常人,一般普通人在贫富这两种境界中都不知道去自守,自守是守住自己的节操,就是操守。在贫穷的地位上,往往会生起卑屈的心,自卑而又爱好谄媚巴结;在富贵的地位上,很容易会生骄慢放肆,这两种都是病。子贡问他的老师,说能够“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无谄无骄,这两种病都去除掉,这是知道自守了吗?子贡讲的这个境界并不算很高。朱子讲,“无谄无骄,则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贫富之外也”,不生谄媚,不生骄肆,没有这些烦恼,但是心里还有贫富的分别,心中还有贫富二相,离圣人的境界还是很远。子贡一定是达到了这个境界,他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了。子贡是富贵人,历史上记载他是大富,很会经营,真的是富可敌国。他能做到“富而无骄”,在富贵中,仍然能谦虚好学,确实难能可贵。他把自己的心得向老师汇报,问老师,能做到这样的地步怎么样?“何如”,就是请问老师,讨老师一个评价。老师怎么回答?“子曰:可也”。孔老夫子告诉他,这个还算可以。可是肯定还有未尽之辞,老师后面还有话说。换句话讲,子贡的这个境界算不错了,比起凡人来讲已经高出很多,但是还不算高,还有很多要进步的空间,所以“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老夫子说的这个境界,就比子贡要高。夫子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乐”是快乐,朱子讲,“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在贫困的境界里,依然保持心地宽广,身体舒泰。“体胖”,不念胖,念盘,表身体的舒泰,那种从容安详的样子。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因为他在追求着成圣成贤,他忘记了贫困的忧恼,所以他乐。就如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仍然是不改其乐,他是“贫而乐”,所以颜回的境界就高过子贡。“富而好礼”,在富裕的境界里还能好礼。“好礼”,朱子讲“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虽然家境富贵,可是绝不会有骄慢心,处处都能遵礼而行,真正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好礼。不仅知礼,知礼是好礼的基础,《论语》里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仅知礼,而且好礼。在遵循礼的生活中,乐而忘忧,所以他能“安处善,乐循理”,安住在善法中,遵循天理而行,“亦不自知其富矣”,在富贵中也不自知富贵了,换句话说,他将贫富都忘了,心中已经没有了贫富的分别执著。所以子贡的境界,是个善人的境界,贫富二相未破,还有分别执著。孔老夫子讲的“贫而乐,富而好礼”,是忘其贫富,没有贫富二相的分别了。孔老夫子回答子贡,首先称许他现在的水平,但是勉励他要继续提升,真的是叫循循善诱。
郑康成的注解里讲,“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贫而乐”,为什么乐?像颜回,他为什么乐于箪食瓢饮居陋巷?因为他志于道,他有崇高的志向,他没有想到贫困是忧苦。当一个人专心致志地求学求道的时候,他绝不以衣食贫困为苦。郑康成自己也做到了,郑康成是东汉的大儒,他先后游学十几年,曾经拜当时的经学大师马融为师。学成以后,马融都自叹不如。所以,郑玄(郑康成)一下子就成名了,远近向他拜师的弟子非常多。朝廷听闻他的德行学问,也多次聘请他入朝担任要职,但是郑康成不恋名利,看到当时东汉末年朝廷的黑暗,羞于与那些追求名利者为伍,所以不愿涉足仕途。朝廷屡次邀请,他屡次都拒绝,自己是一心一意地从事著书讲学的工作。记载里还讲到,汉灵帝时期,当时执掌朝廷大权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他为了笼络人心,想邀请郑康成入朝为官。当时州郡的官吏胁迫郑康成,郑康成不得已只好入朝去见何进。何进为了表现礼贤下士的样子,所以对郑康成礼敬有加,设大礼来迎接。郑康成为了保持自己名士的节操,拒穿朝服,而是穿着普通儒者的便服,与何进见面,只隔了一夜,还没等何进给他授予官职,他就逃走了。
后来,朝廷屡次征他入朝为官,他都拒绝了。最后到了汉献帝时期,献帝请郑康成做大司农,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圣旨下来的时候,要迎接郑康成入朝,所过的州郡的郡县长都出来送迎。郑康成被逼得没办法,在家拜受了朝廷的官职以后,乘车到了许昌,就藉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所以仍然没有到任就职。因为他在形式上拜受了大司农这个官位,所以后人也称他为郑司农。据记载,郑康成曾接到了十四次的邀请,请他出来做官,但是他皆拒而不受。这是名士的清高,不愿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官员为伍,而是一心一意在学术上去钻研,以布衣而雄视世人,不愧为真名士。郑康成的著作很多,实际上我们今天读到的《论语》版本,也是最终由他会集而成,他也对《论语》有注解,他是汉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真正在学术上有这样的成就,他的德行也和他的学术成就相匹配,真正是有德有学。郑康成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正是他视名利如浮云,不恋功名,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统统放下,真做到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担当起颜子箪瓢陋巷家风,才有这样伟大的成就。这是什么?“贫而乐”,因为他志于道。所以郑康成对《论语》这一句的注解是“志于道”,他有真实的体会。志向最重要,学贵立志。朱子讲,读书“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读书,背诵很难,没关系,多读几遍,熟读就能背。人能十之,我百之。人能百之,我千之,人家十遍能背的,我百遍也能背了,人家百遍能背的,我就背千遍,总是能背下来。对书里的义理不能精详地理解,细细地去思维,去参考注解,最终也能理解。惟有志向不立,没有志向,那就没有着力处,所以最重要的是立定志向!什么志向?志于道,志在圣贤,我是为道而求学,不是为名利而求学。有这样的志向,就能将贫富都放下,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只有有志向的君子,才能做到真正的好学。所以,“贫而乐”比“贫而无谄”好。“富而好礼”的“好礼”是自己能够内肃,待人能够恭敬,比“富而无骄”好,待人恭敬比不骄傲又高一筹。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5 16:34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35 编辑
切磋琢磨 精益求精
子贡听到夫子的讲解后,他就悟了,他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子贡悟了夫子的意思之后,他就引用《诗经》的一句话来表达他的悟处,子贡学《诗经》也学得很好,夫子讲,“不学诗,无以言”,所以子贡的言语相当优秀,他引用的是《诗经·卫风·淇奥篇》,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贡问夫子,乐道好礼的意思是不是就是《诗经》上讲的切磋琢磨?这是子贡向夫子请教,同时也是汇报。朱子解释说,“言治骨角者”,做骨、角这些工艺品的人,“既切之而复磋之”,他们有时切,有时磋,不断地雕琢;“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雕刻玉石的人,有时琢,有时磨,这些都是雕刻时候的动作。“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细细地去雕琢,精益求精,这是切磋、琢磨的意思,用做骨角玉石这些工艺品,比喻我们治学也要精益求精。朱子讲,“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子贡原来以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个境界是最高的,当他听到夫子说这个境界不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时,他就明白了,知道义理无穷,学无止境,不能得少为足,要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所以他引用《诗经》这句话来表明他的这个悟处。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5 16:4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41 编辑
举一反三 悟性现前
学生如此好学,而且如此聪颖,当然老师是非常的高兴,下面是老师表达他的欢喜之心,也是对学生的嘉许。“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赐”是子贡的名字,子贡姓端木名赐,端木赐。老师称呼学生,直呼其名,就好像父母称呼儿女的名字一样,老师和父母的地位在过去是相同的,而一般的朋友不能称他的名,要称他的字。所以我们一般人称他子贡,不能称他端木赐,否则就很不礼貌。只有老师和父母才能称名,连皇上称人都要称字,这是礼,这是敬人。夫子对子贡说:“我从现在开始可以和你谈诗了。”为什么?“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孔安国的注解说,当“之”字讲,就是告诉他一部分的内容,他马上就能引申理解其他的内容。朱子说,“往者,其所已言者”,夫子已经说了的,这是往。夫子说了什么?告诉子贡,“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来者,其所未言者”,来是没有说出的话,结果子贡都能悟出来了。子贡马上悟到,学问就好像骨角玉石,要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美好的工艺品。子贡悟到的这一点,是夫子没有说出来的。所以孔老夫子嘉许子贡的悟性,读诗要有悟性,要懂得举一反三,知道一点,就能悟到另外的二三点,这才能读诗。所以孔老夫子是说,子贡现在有这样的悟性,以后就可以和他谈诗了。能鉴往知来,能预知未来盛衰兴亡之事,这才是真正会读诗。悟性是哪里来的?悟性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学得多就有。恰恰相反,是我们放下的多,才会有。老子也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学肯定是学得愈多愈好,天天增加,可是“为道日损”,损是减少,修道是要放下,“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要不断地放下,“损之又损”,放下再放下,放到最后是统统放下了,就是无为的境界。什么都放下了,本性的智慧忽然现前,“无为则无不为”,无知则无不知,这是真正修道。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5 16:4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47 编辑
学无止境 策进求道
孔老夫子要我们学,“学而时习之”,学是什么意思?就是觉悟,不是让我们只是学知识。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不完的,我们要能放下障碍本性的那些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就能觉悟。一觉悟,我们就证悟自性,就能无所不知,这是真正的圣贤为学之道。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前的境界,要不断地去放下。为学就好比上高楼,要一层一层地上,放下一楼才能上二楼,放下二楼才能上三楼。要是不肯放下一楼,怎么能上二楼?上了二楼又不肯放下二楼,就上不了三楼。所以,必须放下。子贡能放下,他原来的境界只知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好比上了一楼,然后孔老夫子给他一点拨,他就放下了一楼的境界,上了二楼,悟到还有“贫而乐,富而好礼”,境界提升了。他如果自足,不肯放下,永远在一楼。一放下,悟性就现前,然后夫子给他讲,现在可以和他谈诗了。所以放下了,悟性就现前,继续放下,悟性愈来愈大,这是我们本有的自性智慧,不是从外面学来的,放下就行。放下什么?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朱子有一段结论,讲得非常好:“此章问答,其浅深高下,固不待辨说而明矣。”他说这章师生之间的问答,看出师生之间的境界浅深高下,不用多费口舌就能明白。“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朱子提醒我们,虽然学道要看悟性,但是如果好高骛远,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悟性,而不能踏踏实实地去修行,就是切磋琢磨,把自己的这些习气给消除掉,如果不这么做,得不到真实的学问。所以“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切除掉,磨掉,不可只在这些语言文字上去空谈所谓的悟性。子贡是真正通过切磋琢磨得来的学问,得来的悟性。我们如果不经过切磋琢磨这些踏踏实实用功的过程,我们的悟性就出不来。
所以学者虽然“不可安于小成”,安于浅的层次,“而不求造道之极致”,极致是最高,我们求道,不能只安于小成,要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更进一步,学无止境,道极其高远,要求自己达到最高,要有这个志向。“亦不可骛于虚远”,也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急于求成,想一步登天,学问是不能躐等的。所以朱子提醒我们,不可“不察切己之实病也”,“切己之实病”就是自己现在的习气毛病。虽然志向高远,但是这个过程还是要一步步地来,不能躐等,不能越级,要脚踏实地。每天都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省察自己的过错,一点点改正,这是切磋琢磨,我们的悟性才能出得来。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我们真修,把烦恼习气修掉,我们本性的智慧德能才能透得出来。所以朱子提醒我们还是要脚踏实地。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里,他说:“子贡之病,在愿息,又在悦不若己。故因其所明而通之。告往知来,全是策进他处。”大师讲子贡的毛病在什么?“在愿息,又在悦不若己”。这是《孔子家语》里提到的子贡的两个毛病。
什么叫“愿息”?愿是愿望,息是休息,不干了。在《孔子家语》里记载着,有一天子贡跑到孔老夫子身边,对夫子说他不想留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了,学得很厌倦了,想辍学。夫子对他是循循善诱,夫子的仁爱就在于不舍弃自己的学生,看到学生出现了这种状况,就耐心地和他交谈:“你为什么会想停学?”子贡说他对学习厌倦了,“倦于学,困于道”,“愿息于事君,可乎?”他想休息,怎么休息呢?他想去事君。“事君”就是到朝廷里做官,他认为这是一种休息,应该比求学要好得多,问夫子可不可以?夫子引《诗经》的一段话告诉他,“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温是温和,恭是恭敬,朝夕就是日夜,要想事君,就要做一个好官,日夜都要保持着温、良、恭、俭、让的品德,做事要认真负责,恪尽职守。所以事君很难,绝不比求学容易,怎么能得到休息?子贡又问了,他“愿息而事亲”,事君很难,那就“事亲”,他要回家孝敬父母,总没那么难吧?夫子告诉他,事亲也是很难的,真正的孝子侍奉自己的双亲从不厌倦,永远无休止地去奉献,怎么能得到休息?子贡如是的又问了好几条,说他“愿息于妻子”,侍奉妻子,总算会简单一点吧?或者说“愿息于朋友”,“愿息于耕”,耕种,回家耕田。但是每一次的问,孔老夫子都一条一条地给他拨正,做这些事情都不容易。问得最后,子贡也没办法了,他就问,难道自己就没得休息了吗?夫子告诉他:“有”,夫子指着身旁一个坟墓,“在这里你就能得到休息了。你看这个坟墓,高大的样子,这就是我们休息的地方”。结果子贡很感叹地说了一句:“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死亡真的是这么重大的事情,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到这儿都停止了。古人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君子一生都是好学,真正是学到断气那一刹那,还不停止,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5 16:52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5 16:53 编辑
道也无涯 学也无涯
佛法从三世的角度来讲,就更明了了。人生在世做什么?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到了下一生又能提升,一直提升到最后,把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都切掉、都磨掉,自己的本性现前,就成佛了。所以学无止境,修道之路非常的长远,怎么可以那么容易退心?看到路途长远就退了,怎么能成就?子贡的毛病,一是“愿息”,他没有恒心来学,老师给他拨正。另外一条,“又在悦不若己”,也是出自《孔子家语》里的记载。什么叫“悦不若己”?孔老夫子有一天说,“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是子夏的名字,赐是子贡。夫子说,“我死了以后,子夏还能天天进步,但是子贡就会天天退步。”曾子在旁边问:“何谓也?”为什么?“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夫子说子夏喜欢与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所以他天天能进步,但是子贡喜欢什么?与不如自己的人相处,“悦不若己”,“悦”是喜欢,“不若己”就是不如自己的人,和他们相处,所以会天天退步。孔老夫子告诉我们,“无友不如己者”,不要与在德行学问上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做朋友就是向他学习,与他亲近。为什么?这么做,自己提升不了,会被他影响,被他拖后腿。我们应该与比自己德行学问高的人交往,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们找不到,怎么办?与古人交往,古代贤者多。读他们的书,读他们的著作,不就等于听他们的教诲吗?
像我们的恩师,当年师从李炳南老先生,李老告诉他:“你要拜印光大师为师,向他学习。”我们的恩师没有见过印光老法师,但是有《印光大师文钞》在,可以读他的著作,这也就是做他的弟子,这叫私淑弟子,我们也能“德日进,过日少”。子贡有这个毛病,很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为什么?大概子贡比较喜欢显耀自己,在比他优秀的人面前没东西显耀,他就在那些不如自己的人面前显耀。从《论语》里的一些篇章,我们也能品味出子贡有这么一个性格,比如本章,他有这样的心得,他要跟老师说出来,请老师给他印证,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点点喜欢人表扬的性格。所以老师不给他很好的表扬,只是说“可也”,就是还行,及格,六十分,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增长他的傲慢心。《孔子家语》里记载着这段话,是孔老夫子提醒子贡要注意,与比自己贤能的人交往,其实真正是提升自己。虽然与他交往的时候,我们不如他,心里有点沮丧,甚至可能有点压力,但是这绝对是对自己有好处。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好像没什么压力,可以放开来,甚至能做一个老师,要知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交友不得不谨慎。
蕅益大师给我们点出来,子贡有“愿息”和“悦不若己”两个毛病,这是非常敏锐地指出问题所在。夫子“因其所明而通之”,子贡已经明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夫子还要点通他,让他更进一步,这都是对他的鞭策、勉励,这叫策进。“告往知来”,是夫子嘉许他,他有这个悟性,马上引《诗经》来说明自己的悟处,夫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句不仅只是表扬,更是对他策进,“全是策进他处”。从这里能体会到老师那种慈悲的用心,抓紧一切机会点拨学生,提升学生。蕅益大师还有一句话说,“道旷无涯,那有尽极。若向乐与礼处坐定,便非知来矣”。“道旷”,“旷”是宽广无涯,没有“尽极”,不能得少为足。夫子给子贡点出“贫而乐,富而好礼”,这又是一个境界,如果我们在这个境界上“坐定”了,执著这个境界,我们就不能上楼,这就不是“知来”了。怎么叫知来者?还得往上提升,一层层地提升,也就是不断地要放下,放到最后,我们本性明德才能圆满现前了。所以,修道之路无止境,非要全体放下,本性全体现前,那才叫做圆满毕业。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6 09:2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6 09:27 编辑
第十六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小人责人 君子责己
朱子在《集注》里引用尹氏的话来解释,尹氏是尹彦明,他是程颐的弟子,“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患”是忧患,君子忧患的不是别人不知道自己,而是自己不知道别人。尹氏注解说,“君子求在我”,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切都是反省自己,绝不向外攀求,而是向内求,“求在我”而不求在人。既然求在我,所以不会忧虑别人知不知道自己。别人知不知道自己,关系不大。君子所忧患的,是自己的德行学问不足。自己有道,有德行有学问,别人不知道,只是自己没有施展的机会,有才而不得用而已,这是天命,没有什么可值得忧虑的。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6 09:32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6 09:32 编辑
知人知己 自利利人
如果不知人,那就是大患。为什么?“是非邪正或不能辩”。对于别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所作所为是是还是非,是邪还是正,我们若不能辨别,就会引来忧患。譬如,我们有德行有学问,希望能为社会为众生服务,别人来请我们出山,我们也要懂得值不值得去协助他,这个人是不是一位良主、明主。古人讲,“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我们得知人,才能判定该不该出山去协助他。如果他并不是贤德之人,而只是追求名闻利养,只是假借自己的德行学问来装扮他,就像东汉时代的郑康成,他屡次接到朝廷的聘用,包括当时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也以厚礼来邀请他出山服务,但是郑康成都拒绝了。为什么?没有明主。这些人都是搞名闻利养的,不值得我出来,这是知人。作为一个领导,要懂得选贤才而任用。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是比喻贤才,贤才不是找不到,是没有真正能识贤才的英主,这个难。所以领袖不得贤才,这也是不知人,也会有忧患。求学的人也要懂得选择良师益友,孔老夫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我们选择的一定是比自己贤能、优秀的人作为师友,也需要知人。如果不能辨别他的贤愚、是非、邪正,这就是一个大患。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里讲:“自利,则亲师取友,必要知人。利他,则应病与药,尤要知人。”学习圣道,目标是自利利他。《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明谁的明德?明自己的明德。明德本有,现在不明了,所以才要学,才要修,把明德的障碍去除掉,就能使明德显明,这是明明德。我们要明明德就要学,就要亲师取友。孔老夫子自己都说,他不是生而知之,他也是学而知之。要学,必须要有贤师良友,亲近善知识,“能亲仁,无限好”,我们就需要知人,知道他是不是真善知识,这是对自己自利而言,选择师友。我们学习圣道,不仅是自利,还要利他,利他是帮助别人,不仅自己明其明德,还要帮助别人也明其明德。也就是《大学》里讲的“亲民”,帮助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众生迷在哪里?我们要懂得,必须要知道。就好像医生治病,要知道病人的病根在哪,应病与药,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如果不知道他的病根所在,药效肯定不佳。所以“尤要知人”,我们帮助别人,更要知道他的病在哪。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6 09:38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6 09:38 编辑
重义轻利 善感福应
我们现在学习圣贤之道,每天自己深入经教,这是自利。每天我们在摄影棚里分享学习心得,通过网络与全世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学习,这是利他。我们讲解古圣先贤的典籍,如何讲法?也应像病与药一样,要看现在人患的是什么病。我们讲的要切中要害,让他听到之后,真正能觉悟,能改过自新,把病给治好,这要知人。如果我们不知道现在社会大众患的什么病,只是依文解意这么讲也没讲错,但是大众得不到益处。所以讲解一定要结合我们的生活,我们日常会犯的毛病,要切中要害。我们讲法要契理契机,理是圣贤道理,一定要符合,不能乱说;机是根机,要符合现前大众的根机。如果契理而不契机,这是闲言语,说了没用,大众不感兴趣,听了没有受用;契机不契理,那叫魔说,胡说八道,听起来挺有意思,很符合大众口味,可是并不是正理,就更不妥了。所以讲圣贤道理,契理契机都要有智慧。如何才能做到知人?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讲,“不知言,无以知人也”,通过一个人的言语来判断他的人品,因为言语是他心理的一个表现,他自然而然会在言语中表露他的想法,从而辨别他的是非善恶。
譬如现在的媒体,电视节目,新闻报导,这些媒体的取向是一种言语,我们听一听,就能判断现在社会到底出了什么毛病。如果媒体里拼命地讲怎么赚钱,怎么得到利益,而不教仁义,正如孟子见梁惠王的时候说,“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我们就知道社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大家都讲竞争,讲利益的追求,社会就有危机了。这个危机包括天灾,天灾是人心所感。人以善感,天以福应;人以恶感,天以灾应,天灾会出现。也包括人为的危机,像经济危机,金融海啸;人祸是战争、暴乱,这些都属于危机,归根结底就是过于重视利而忽略了义。孟子讲,“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我们真正提倡仁义之道,社会自然得到利益,讲仁义,利在其中;只讲利,不仅没有了仁义,危机都会来了。所以我们要从方方面面帮助社会回归伦理道德的传统,帮助人心转恶为善,从刻薄转成厚道,这要有知人的智慧。不仅要知言而后知人,夫子讲还要“听其言观其行”。知言是第一个层面,还要观其行,看他的行为。如果言行不符,讲的是漂亮话,但是他的行为并不如此,那我们还是要以他的行为做判断。所以知人确实需要智慧。有的人很有经验,人生阅历丰富,他也有这种智慧,但是不圆满,真正有圆满的知人的智慧,需要自己的心很清净。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对名闻利养的追求,我们的心就清净,头脑就清醒,就很容易感知对方的心理。所以智慧怎么来的?还是要放下。放下得愈多,我们的智慧就愈足。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6 09:4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6 09:46 编辑
学之次第 信解行证
以上是《论语》“学而篇”总共十六章的内容。“学而篇”是《论语》里最重要的一篇,它是学圣的纲领。这一篇也涵盖了整部《论语》,道理都在这里讲尽了。实际上圣贤的教诲是一而多,多而一,千言万语都可以一以贯之。孔老夫子对曾子讲,曾子是夫子的传人,夫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讲得再多,归纳起来就是“一”。曾子把这个“一”给我们勉强说了出来,“忠恕而已矣”,就是忠恕二字,涵盖了整个圣贤的存心。如果给《论语》二十篇做一个提纲挈领,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用“学而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也是一以贯之,圣贤之道就在一个“学”字。“学而篇”,这个篇题其实就涵盖了整部《论语》。“学者,觉也”,学是为了什么?觉悟。觉悟才叫实学。所以圣贤之道在什么?在觉悟,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字,觉悟、明了的意思。把不觉、不明的东西放下,我们就明了、觉了,就成了圣人。要想觉悟,就要落实、实践,修放下的功夫,把那些不觉的、不善的、不明的放下,具体而言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的烦恼,这些就是本来没有的不觉、不善,要放下。时时都能提起警觉心,这是“学而时习”。无时不学,无时不习。习是真干,真放下,我们就“不亦说乎”。“不亦说乎”是证得圣人的喜悦,这种快乐凡人体会不到,它是从自性流出来的法喜,不是外面境界带来的刺激。外面的财色名食睡带来的叫刺激,不是快乐,更不叫喜悦。所以,“不亦说乎”的“说”是自己真正得到了受用,证得了。圣贤之道有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学是信解,时习是行,“不亦说乎”是证,愈学愈欢喜、愈快乐。最后我们证得了大圣,我们的大乐就现前了。所以“学而篇”是纲领性的,以一概全。真正领会了“学而篇”这十六章,那我们成圣成贤没有问题。后面的十九篇是给我们更加详细地来说明,如何去成圣成贤。《学而篇》我们到此讲解圆满,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6 10:0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6 10:01 编辑
为政篇第二
第一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以德 天下归仰
《论语》里的每一篇都是采用篇首第一章的几个字作为篇题,我们来看第二篇的第一章。“众星共之”的“共”念拱,有围绕、相向的意思。“为政”是把持政治。谁是为政者?一国的领导人。“为政”的“政”,朱子在《集注》里解释说:“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政”就是正邪的正,正确的正,“政者,正也”。“正人之不正”,人有不正的地方,我们把它正过来,这叫为政。《论语》里有一章讲“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季康子是鲁国三家大夫中最大的一家,他把持朝政,治理得不好,所以他向孔子问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说,“政者,正也”,政治是什么意思?就是公正无私。为政者守住公正,给大家做个好榜样,“子帅以正”,子是对季康子的尊称,你能够“帅以正”,帅是表率,给大家表演出正的样子,以身作则,谁敢不正?整个国家就正了。你把持朝政,你正了,大家都正。“己身正,不令而从”,你不用下命令,大家都跟着你学,都会做得正。如何得正?要“为政以德”,用道德。所以正的标准是德,符合道德的就叫正,不符合道德的就不正。
朱子解释,“德之为言得也”。“德”字当得讲,“得于心而不失也”,你真正按照道德而行,你就能够得民心。不失民心,你就不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关键是为政者自己要行得正,这叫“为政以德”。孔子用了个比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子解释说:“北辰,北极,天之枢也。”北辰是北极的意思,有古注把北辰作为星的名字,可能是北极星,但是好像有点牵强。朱子这里说的北极,是指方位,是“天之枢也”。枢就像门的中轴,门之所以能开关,因为有轴,门绕着中轴转。这里是指地球北极与天空相对的地方,那一个空间就叫北辰。我们的地球在转,我们看到天上所有的星星都围着北极这个方向在转,所以北极指向的空间就好像一个门的中枢、中轴,所有的星星都围着它转,它“居其所,不动也”,就好像门的轴,它不动,门在动,围着轴在动。“众星共之”的“共”是相向的意思,“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所有的星星围着北辰这个空体,这个中轴在环绕。用这个比喻来形容人君、领导者,就好像北辰一样,众星是比喻他的大臣和百姓,为政者、领导人能够“居其所”而不动,所有的臣民围绕着他转,就是拥护他。为什么?因为他“为政以德”。朱子说,“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为政者行得正,用道德来修养自己,就能够得到无为而治。无为是什么?他不起心、不动念,更不会想去做一些什么事,他无为,他不用起心动念做什么事情,自然得到天下人归仰。为什么?这是一位圣王。这是用北辰来比喻这个相。我们中华老祖宗的文化就是重德行,《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你是国家领袖、天子,还是庶人(一般普通老百姓),都要以德为本。我们以德为本,“本立而道生”,根本正了,一切都正。所以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为什么?因为天下都是围绕着一身在转的。就像一个圆,身是圆心,家国天下是圆周,我们的身正了,整个圆都正了;身摆得不正,整个圆周也就跟着不正。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6 10:08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6 10:09 编辑
正己修德 民信而敬
我们的身其实还有一个圆心,就是我们的心,“心正而后身修”,我们的心如何正?格物、致知、诚意,放下贪瞋痴的烦恼,我们的心就正。我们有所好乐,就不得其正,好乐是贪;有所忿懥,就不得其正,忿懥是瞋,瞋恨、不高兴,都是瞋恚心;有所恐惧,有所忧患,也不得其正,恐惧忧患是愚痴,不明因果、不明事理才会生出恐惧忧患。所以把贪瞋痴放下了,我们的心才正,身才修。一正一切正,心一正,身、家、国、天下,全都正。为什么?身、家、国、天下,完全是我们心中所现物,所谓“一切法由心想生”,“一切唯心造”。我们的心能造天下万物,所以心正了,万物都正,这叫格物。格物的格是什么意思?正!万物都正了,叫格物。怎么格?从心里格,格除我们心内的物欲烦恼,我们的心就正了,万物也就正了。这个道理非常深,真正悟明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原来修心、修身、为政,都是一件事情,不是不同的事,是同一件事,一修一切修。朱子引程子的话:“为政以德,然后无为。”何必要有为?原来为政都是修身之事,都是我们自己修心之事。所以,“为政以德”,就是修心而已,修身而已。不用起心动念做什么有为的事业,也能够无为而治。反过来,我们如果为政不以德,无论怎么去治理天下,还是不能圆满,总有欠缺。所以圣人为政抓住根本,《大学》里讲,“此谓知本”,知道根本了。我们能不能知道根本?根本在哪?就是自己修身。修身就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知本,“知之至也”,我们真正知道了,我们的知才圆满。为什么?真知道这个道理,我们必定会“反求诸己”,从自己的身心来修,这叫“从根本修”。然后才知道,原来根本没有外面的事,全是自己的事,自己心内的事。
朱子又引范氏,范祖禹大儒的话:“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这话也讲得很好,继续给我们分析这个道理。我们“为政以德”,用道德来修身,从而影响家、国、天下,就能做到“不动而化”,不用去向外攀求,自自然然就能教化百姓。因为百姓都看着我们,向我们学习。“不言而信”,我们说的话自然就能让大家信服,甚至不说话,完全用身教,就能有这样的信用,大家都对我们心悦诚服。“无为而成”,不用起心动念想着我该怎么样去为政,自自然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成”,成什么?成就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是大道理。“所守者至简”,我们所守的,守着什么?守着德,最简单的,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顾自己修德,人家自然受自己转化,“能御烦”,御是驾驭,烦是繁琐,很繁琐、很多样的事情自己都能驾驭得很好。我们讲领导人是日理万机,这是很烦人的事,果然自己能够守着至简之道,只是一味修德,《大学》里讲,“有德此有人”,就有很多能人帮自己。他们对我们真正是敬服,由衷地愿意帮助我们,因为我们是有德之人,真正能做到垂拱而治。
“所处者至静”,我们处在什么地方?处静,不是动,我们的心能够安定、能够静虑。《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我们能够“反求诸己”,认真地修德,我们的心就安静,就能“制动”,就能驾驭动荡的场面,以静制动,整个场面就能被我们定下来。这是我们的功力深厚。“所务者至寡”,我们所做的事情很少,寡是少,根本不需要做很多事,就是自己修德,天天反省检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就这一桩事。“而能服众”,大众就能服我们。蕅益大师在《点睛》中说,“为政以德,不是以德为政,须深体此语脉。盖自正正他,皆名为政”。大师讲的这个道理很深刻。“为政以德”跟“以德为政”不一样,我们细细去品味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同的。以德为政,这里面有起心动念,我们还想着用我们的道德去为政,现在讲的“以德治国”,这里面有没有起心动念?确实有。有就不叫无为,就不能称为无为而治。“为政以德”,这里面没有起心动念,是无为而治,注重在自己修德上,重心在德而不是为政。以德为政,他的目标还是为政;“为政以德”,他的目标是修德,以德为本,抓住这个根本。德修好了,自然政治就好了,经济也繁荣了,社会也安定了,社会国家都能和谐。我们要仔细地、深深地去体会这个“语脉”,“为政以德”。朱子讲,对于古圣先贤的道理要“虚心涵泳”,不断地去玩味,才能品出里面的真实义。真实义是什么?蕅益大师点睛点出来了:“盖自正正他,皆名为政。”为政是什么事情?就是“自正正他”之事。孔子讲,“政者,正也”,为政就是正。正什么?既正自己,也正别人,“自正正他”。自正是根本,以自正为本,就是以修身为本,身正了,别人也自然正,“己身正,不令而从”,这就是为政,“为政以德”。
江谦先生在《补注》里讲,“为政以德,则正己而物自正。不言而民信,不动而民敬,不怒而民威于鈇钺”。为政者自己真正修德,自己正了,一切物都正。这个物包括人物和一切事物。为什么?道理很深,简单地说,自己和一切物是一不是二,自己以外没有他物,全部的物就是自己。宇宙和自己完全是一体的,所以自己正了,整个宇宙万物都正了,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无不正。我们能深体到这个道理,就知道真的应该从根本修。到了这个境界,“不言而民信”,我们不用言教,大家都对我们信服。我们“不动”,没有任何举措,人民百姓都对我们尊敬,都能够向我们学习,他们也都正了。“不怒”,我们不发怒,“而民威于鈇钺”,人民自然不敢造罪业,不敢犯罪,这个比刑罚更有效果。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6 10:35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6 10:35 编辑
上下向德 安定和谐
江谦先生讲,“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故取譬于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上”是指上位的人,为政者。“上老老”,第一个老是动词,尊敬的意思,对老人尊敬叫“老老”。在上位的领导人能够尊敬老人,敬老爱老,百姓就能兴孝道,孝道就是敬老爱老。首先对自己的父母要孝敬,从而能够孝敬一切人,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上长长”,第一个长也是恭敬的意思,对长辈恭敬,这叫“长长”。领导人能这么做,百姓就能兴悌道,大家都能尊敬自己的兄长、长辈,从而带起敬重长辈的社会风气。现在社会有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对老人不恭敬。老人好像没用了,退休了,对社会不再带来任何利益,所以被人遗弃。如果有这样的风气,社会怎么能和谐?一个老人工作了一辈子,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到他晚年的时候,反而被人遗忘,甚至被人所嫌弃,他内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他怎么能心安?社会又怎么能安定?所以对老人我们要恭敬、敬爱。老人不是没用的人,而是我们社会的恩人,我们对老人不是遗弃而是应该报恩,这样,孝悌之风才能带起来,所以需要整个国家领导重视这一条。“上恤孤”,“恤”是怜悯,领导人能怜悯孤儿、弱小者,人民百姓就不会行悖逆之事。真正要和谐社会,我们就要提倡敬老爱幼,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社会和谐并不难达到。所以孔子用北辰来比喻领导,“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者行善、修德,大众就跟着行善、修德,社会自然和谐。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9 09:38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9 09:38 编辑
第二章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之三百 思在无邪
这句话是孔老夫子为我们指出《诗经》的纲领。“诗三百”,是讲《诗经》有三百篇,其实有三百一十一篇,其中有六篇只有篇目,没有诗词,所以是三百零五篇。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上古时代留下来的诗,到孔子手上有三千多篇,后来经过孔子的删订,就变成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是取整数。“一言以蔽之”,“一言”就是一句话,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三百零五篇,就是“思无邪”。朱子解释“蔽”当“盖”讲,涵盖、概括的意思。“思无邪”,这一句诗文出自于《诗经》的“鲁颂·駉”篇,鲁颂駉篇之辞。孔子用这一句诗,来概括全部的《诗经》。“思无邪”是什么意思?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里,引用的是《说文解字》的解释,“思,容也。言心有所念,能容之也”。思是心里容纳的东西,心里能容纳的就是念头,念头叫思。刘宝楠是清代的大儒,《论语正义》考据得非常广泛。顾宪成是明代的大儒,他说,“诗者,思也。发虑在心,而形之于言”。诗是什么?就是思。我们心有所念,念头从心里生出来,叫发虑在心,虑就是念头,而形之于言,把它表达出来,就叫诗。所以诗是我们心里面的思想、念头表现出来的文字。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李炳南老先生,引程树德的《论语集释》里所说,思无邪的思,是语气助词,没有意思;又引郑康成,讲到考据《诗经·国风》“邶国北风”篇里的一句“其虚其邪”,在汉代,虚和邪是一个意思,所以思无邪的思没有意思,是语气助词,就是讲的无邪。无邪就是无虚的意思,无虚就是真。按照这样的解释,《诗经》里面三百篇,它的本义都是真情流露之作,这种讲法也很好。一种讲法,说思是思想,思想里没有邪恶,叫“思无邪”;第二种讲法,说“诗三百”是无邪、无虚,全是真情流露。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9 09:5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9 09:51 编辑
凡诗之言 导归诚正
朱子在《集注》里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这是把义理给我们发明出来。“凡诗之言”,就是《诗经》里的话,有描述善的,有描述恶的,善的是为了感发我们的善心,勉励我们行善;恶的是惩创我们放逸的心智,让我们提起善念,改过迁善。《诗经》里的这些言语,都是帮助我们回归情性之正。凡人都有情性,恶人情性用得不正,善人用得正。《诗经》也是有感情的,可是它全都用得正,引导我们向正的、善的方向走,所以叫“思无邪”。这是对常人而言,常人没有办法不思,他非得有思想,心里非得有念头,他也一定有情性,我们所说的七情。《诗经》是导人以正,到了圣人的境界,情性都没有了,所谓的转情识为智慧。圣人的心里已经离念了,离念决定是正,这个正是绝对的正。有情性、有思想的正,是相对的正,有正就有邪。在这种凡人的境界上,圣人教导我们,也是因材施教,先教我们改邪归正、断恶行善,这是第一步,进而再提升,破迷开悟。破迷开悟就是离情,离念了,也就是放下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才能入圣流。所以,《诗经》是教导我们先要改邪归正。朱子又引程子的话,“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思无邪就是诚意。在初级阶段来讲,诚意就是心里没有邪念,具体而言,就是实实在在的,心里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有自私自利,这是邪;大公无私,这是正,公正。把自私自利放下了,我们的诚意才得以现前。再提升,进入高级阶段,把念头都放下了。清朝大儒曾国藩先生给“诚”字下了定义,叫“一念不生是谓诚”。一念不生,就是无思无虑,那才是真正的诚,真正的正。朱子又引宋朝大儒范祖禹先生的话,“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范祖禹先生的这一段引申,也非常好。他说,“学者”,学儒的人,学习圣贤之道的人,“必务知要”,必定要懂得要领,学习要懂得抓住纲领,这样学才不费劲,进步才快。“知要则能守约”,能够懂得纲领、抓住纲领,就能守住最简约的教诲。其实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理,两三句话就已经说清楚了。《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句话就概括了大学之道,非常简约,没有啰嗦。能守住简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我们才能了解、掌控广博的内容,这是懂得学习。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9 09:58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9 09:58 编辑
正念守敬 落实无邪
孔子为我们提取出纲领,他把《诗经》三百零五篇概括出来,就是“思无邪”,三个字即涵盖了文章全旨,这是真正的“知要”,这三个字也出自于《诗经》。我们修学,要懂得守约,怎么守约?落实思无邪。我们的思想一定要正,正了之后,才能真正明了《诗经》的意思。《诗经》是真情流露之作,真情从哪出来的?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放下邪念,才能体会得自性流露出来的真情之作。只要我们能够放下邪念,也就是放下自私自利,这部《诗经》就全通了,就足以尽博矣。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我们不用念,就全懂了。范氏依据孔子的意思,又给“礼”做了一个归纳。孔子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和礼,是孔子教人的学问。《诗经》,孔子给我们归纳了出来,是思无邪。那礼呢?礼也有很多,“经礼三百”,经的礼仪有三百。具体的礼仪,就是“曲礼”,有三千,三千威仪,非常广博,能不能也是一言以蔽之?可以,“曰:毋不敬”。《礼记》第一篇“曲礼”,第一句话就说:“曲礼曰,毋不敬”,“毋不敬”就是没有不恭敬的,一切恭敬。所以礼的精神、纲领就在一个敬字,“礼者,敬而已矣”,这也是提纲挈领,给我们归纳出最简约的纲领。能够守住这个敬字,我们的礼就全通。这个敬,有敬自己,也有敬他人。有敬人,有敬事,也有敬物,无不敬。所以,诗,一言以蔽之是思无邪;礼,一言以蔽之,毋不敬,这都是圣贤的心法。我们果然能够落实,这一生也决定成圣成贤。蕅益大师的注解说,“此指示一经宗要,令人随文入观,即闻即思即修也。若知诗之宗要,则知千经万论,亦同此宗要矣”。“思无邪”这三个字,为我们指示出整部《诗经》的宗要,宗是宗旨,要是要领。这简单的一句话令我们能随文入观,文是文字,随着这三个字“思无邪”入观,入观是什么意思?改变我们原有的观念,真正在心里落实思无邪。一听到思无邪,立刻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断恶修善。有自私自利就是恶,大公无私则是善。进而再提升,知道凡所有念皆是邪念。那什么是正念?正念是无念,是一念,叫一心。把妄想分别执著这些念头都放下,就入一心,就入无念,那是真正的思无邪。“即闻即思即修”,闻思修叫三慧,三智慧,这三智慧是一而三,三而一。它们不是有次序的,是一即三,三即一,同时的。闻慧,是一听就能明了;明了是思,思慧;一明了立刻就变成自己的存心,变成自己的观念,入圣流了,这叫修慧,同时发生,所以叫“即闻即思即修”。即是同时,没有次第,这叫随文入观,不是先闻了,听到了,然后去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思考明白了,然后再去落实,这是凡人的意识过程。圣人的闻思修不是这个过程,它是同时的。如果说听了之后再思考,那是落到意识心里头,意识心里头还是思,还是念,有念头。有念头还是邪念,怎么能叫思慧?那叫胡思乱想,以为自己想懂了,然后去修,那是盲修瞎练。所以闻思修称为菩萨三慧,一定是随文入观,才能得到。入观是什么?离念了,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把思放下了,思都没有了,当然是无邪了,全体皆正。“思无邪”是《诗经》的宗要,宗旨和纲要,其实“思无邪”又何尝不是千经万论的宗要?圣人的千言万语,归纳起来不都是讲“思无邪”三个字吗?这叫圆解,都通达了。但是真正的圆解是闻思修都落实,我们觉得自己明白了,明白了却没去做,还是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还是有妄想分别执著,那我们没修,没修也就没闻、没思。换句话说,我们的闻还没有明了,等于未闻;我们的思没懂,等于没思;我们没干,就是没修。所以圣人的学问注重在落实,要真正变成自己的心行。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7-29 10:34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7-29 10:35 编辑
真妄不二 依妄修真
江谦先生在《补注》里,诠释了蕅益大师的这段话,而且加以解读、开解。他说,“思,妄心也。无邪,真心也。诗三百篇,皆妄心所成,妄依真有,真妄不二,解此义者,全妄成真。黄花翠竹,皆是真如。纸画木雕,无非真佛。故曰,思无邪也”。这话说得很好。“思无邪”,思是思想、念头,有念头就叫妄心。真心离念,真心里面没有念头,无邪就代表真心。“诗三百篇,皆妄心所成”,《诗经》三百零五篇都是妄心所成,写这些诗的人肯定有念头,前面讲的,诗是我们的心念发出来之后形成的言语,所以是妄心所成,妄心是念头,有念皆妄,真心无念。“妄依真有,真妄不二”,妄念起来了,从哪起来的?它的来处是哪?来处还是真心。真心是不动本体,能现一切物,妄念也是从真心里现出来的,所以妄依真有,没有真也就没有妄。所以妄里决定有真,真妄和合,真妄不二,分不开的。妄念现出境界,没有念头就不会现境界。真心里没有念头,所以真心没有境界,叫大光明藏,叫常寂光。念头微动,立刻有境界现前,境界还是依真而起。“解此义者,全妄成真”,我们真明白这个道理了,就知道全部的妄就是真,因为妄没有离开真。这个道理很难懂,我们打个比方,譬如人做梦,晚上睡觉,大家都有做梦的经验,试问问自己,晚上做的梦,梦境怎么来的?是别人给我们造出来的吗?是上帝给我们创造的吗?不是,是我们自己的念头生的,因为有念头才会做梦。这个念头念念在相续,所以才有这个梦境在相续。忽然有人把我们拍醒了,念头断了,梦境就消失了,虽然晚上睡觉了,还是有念头,控制不住,现出这个梦境。梦境是由我们的心现出来的,这个境界是妄境,这我们都懂,做梦哪是真的?都是虚妄的,所以叫做梦境。这个虚妄的梦境,它的本体是自己的心,有心才有梦境,所以整个梦境就是自己心的映现。自己的心在哪?拿来看看,自己的念头在哪?找不到。但整个梦境就是自己的念头。所以,全梦即心。梦是妄,全妄即真。现前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万物,都是妄念所现的境界,是妄境,虚妄的。只是我们的念头在念念相续不止,这个宇宙的境界也在相续不止。一念生出一个境界,念念在相续,这些念头都相似,所以境界好像是在相续,实际上都是相似的相续,不是真的,只是速度太快了,刹那、刹那在相续,我们觉察不出来。弥勒菩萨说,我们的念头生灭得多快?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么多的念头。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百千就是三百二十万亿,这是一弹指。一秒钟我们可以弹四下,再乘上四,也就是说一秒钟有一千二百八十万亿个念头。这么快速的念头,我们怎么能觉察到它的生灭?而每一个念头都现境界,念念相续,所以境界也相续。念头是依真心而起,境界没有离开真心。因此,“黄花翠竹,皆是真如”,“故曰,思无邪也”。“黄花翠竹,皆是真如”,这是禅宗里的话,黄花翠竹都是境界,全都是真如。真如就是我们的自性真心,都是真心所现。黄花翠竹,这些境界是虚妄的,为什么是虚妄的?因为是念念相续而生成的境界,没有念头就没有境界。境界依念头而起,所以它是虚妄的,正如梦境一样,梦境也是依念头而起,没有念头就没有梦境。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在妄境中,能够证真了。不要妄境以外别求什么真如,当下明了,当下觉悟。我们知道,全妄即真,从妄中见真,这就是《圆觉经》讲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幻是幻境,境界是虚幻的,我们知道是虚幻的,就离开它,离开什么?离开念头,离开念头就离开幻境,所以要放下自己的念头。妄想分别执著一放下,“离幻即觉”,我们就觉悟了,就证得真如自性,就成大圣人了,成佛了。所以成佛无非是返妄归真,从妄境中回归真如自性而已,这就是大学之道讲的“明明德”。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8:34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8:34 编辑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礼法并用 标本兼治
朱子解释说,“道”,不念道,念第三声,是引导的意思。“谓先之也”,就是要去引导。“政,谓法制禁令也”,用什么来引导大众?用法制禁令,就是法律、规章、制度去引导大众,这叫“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齐,所以一之也”,一就是统一,用刑法去制裁那些不遵守法制禁令的人,使得所有的老百姓都能遵从政治、法令、规章,这叫“齐之以刑”。这样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朱子说,“道之而不从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无耻,谓苟免刑罚。而无所羞愧,盖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为政者制定很多施政条文,用政治法律去领导人民,让老百姓遵行,如果老百姓不遵行就加以刑罚、处罚,逼着他们遵行,这样得到的效果就是“民免,而无耻”。免是苟免,人民百姓苟免于刑罚而无耻、,也就是说,百姓被迫服从政令,勉强去遵行,但是心里不服,他没有羞愧之心。他不敢去作恶,是因为怕法律制裁,可是他为恶之心没有断除。也就是说,他没有羞耻心,不会以恶为耻,等到刑罚稍一松弛,他们就会犯法了,这叫“民免而无耻”,这是强调法治的结果,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不能只用法治,应该用什么?用礼治,以礼治为主,辅之以法治,才有好的效果。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8:42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8:42 编辑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管子·牧民篇》里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治国,礼义廉耻这四个方面很重要。礼义廉耻怎么成立?要靠教育。用伦理、道德、因果来教育国民,国民就懂得道德。懂得道德,他耻于作恶,不用刑法去威逼他,他自己就不会作恶。如果国民无耻,不以作恶为羞耻,就像杀盗淫妄,不仅不以为耻,甚至会引以为豪。比方说杀生害物,甚至杀人,都不感觉到羞耻;邪淫,现在有钱了,有人娶个二房、三房,都不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什么?根本是无耻。人如果都没有了耻心,那亡国之日不远矣。礼义廉耻这国之四维都崩塌了,那不得了,用法律也制裁不过来,再完善的法律都会被人钻空子,所以孔子教导我们,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德是道德,用道德去引导人民。如果人民不能够遵从道德,就要用礼去整饬之。礼是规矩,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用礼来统一大家的行为,所得到的效果,是人民“有耻,且格”。有耻就是有耻心,老百姓懂得作恶是羞耻的,不去作恶,怎么会犯法?其实法律就是道德规范的一种强硬的维护措施,法律一定是保护道德的,没有不道德的法律,因为法律是以道德为目标的。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8:54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8:54 编辑
倡德循礼 以正民心
假如人人都懂得道德,都能守住礼,自然就不犯法。“有耻,且格”,格有几种说法,都很好。第一种是郑康成的注解,“格,来也”,格是来的意思,来什么?民心来归的意思。人民百姓都懂得作恶是羞耻,犯罪是羞耻,所以都不去作恶,都不去犯罪,都能够诚心来归顺政府、拥护国家,这是格的意思。第二种是朱子讲的,“格,至也。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有所观感而兴起矣,而其浅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礼以一之,则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这是讲为政者,就是国家领导人,“躬行以率之”,他自己能努力落实道德、遵循礼仪,这是躬行;“率之”就是为人民做好表率,那么人民自然就“有所观感”,看到你的所行,知道你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礼仪,就会有感悟,就会兴起效法的心,也来遵循道德仁义,遵循礼。在遵循礼和讲道德中,肯定有浅深厚薄,也就是程度有差。有的比较好,有的比较差,但是同一个方向,都是要遵循道德、礼仪,总是有先进的、后进的,那怎么办?需要有一个行为标准,于是就制定礼,“以礼一之”,把不一的、有差异的这些行为,做一个最低的规范标准,这就是礼。礼是道德的规范,人人必须要遵守。所以儒家讲的道、德、仁、义、礼,最高的是道,有道者必定有德。其次是德,有德者未必有道,但是有德就很难得了。德不讲了就得讲仁,仁者爱人,想到自己要想到别人。讲道、讲德,是没有自己,心里只存别人,大公无私,这是道德。仁里面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他还有个自己,他有二人,有我也有他人,这就比道德境界差一等了,这是仁。
仁要是不讲了,讲义,义是“宜也”,就是应该做的。这个也是以道德、仁作为标准。应该做的就做,不应该做的就不做,这叫义。如果连义都达不到,那就要用礼了,礼是一个最低的道德标准。符合礼的就要遵守,不符合礼的就不能去做,这是礼。等到礼治都没有了,只好讲法治,大家都不讲礼,那社会不就乱了吗?所以不得不制定一套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不遵守法律的就要制裁,就要去坐牢,甚至枪毙,这就是法治,就是“民免而无耻”。孔子教导我们,特别是为政者,最低限度要有礼,法是不得已。礼都被破坏了,那只好用法。所以,社会安定的层次有高低不同,最高的是以道治国,其次是以德治国,再其次是以仁治国,以义治国,以礼治国,再最后不行了,才以法治国。所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人民百姓有了耻心,耻于不善,以不善为耻,他就不去行不善了。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他才能够去断恶修善,这是用“至”来解释格。第三种说法,是三国时代何晏的《论语集解》讲的,“格,正也”,当正字讲。《书经》说“格其非心”,格是正的意思,把非心正过来。非就是恶的、邪的,现在正过来。人民有羞耻心了,就能归于正,这叫民耻且格。这三种说法都很好。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9:0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00 编辑
政刑为辅 礼德为本
朱子说,“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这是劝告为政的领导,“政者”,是政治、法治、制度,都是为政、治国的工具;“刑者”,是刑法、法律,是辅助政治的方法,包括我们讲的国家机器,辅助国家政治。德和礼是出治之本,是能帮助我们真正得到安定和谐的根本。德和礼之间,德又是礼的本。道德仁义礼,最根本的是道,大道无形,表现出相了,就是德,所以德是礼的根本。政、刑、德、礼,要相辅相成,都不可以偏废,不能够偏于一边。政和刑,只能使人民百姓远离罪恶,怕犯法、怕制裁,能远罪而已,就是到此为止,它没有办法使人民去行善,只能是离恶而已。“德礼之效”,德和礼的效果,不仅可以帮人断恶,“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还能够往善的方向去发展,愈来愈善良,而且是潜移默化,自己都不知道在进步。所以治国的人,不可以只抓住枝末。什么是枝末?政和刑是枝末。应当深探其本,探摸到根本,根本是德和礼。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现在提倡以德治国,这是抓住了根本。怎么样才能真正以德治国?必须要恢复传统文化的教育。胡锦涛主席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回归到这里来。
蕅益大师说,“五霸虽驾言于德礼,总只政刑。帝王虽亦似用政刑,无非德礼”。五霸是指春秋五霸,虽然他们都扬言自己遵循德礼,但是都是用政和刑来治国。帝王是指文王、武王,这是圣王,他们虽然也好像用政和刑,实际上是辅助德礼的,还是以德和礼来治国。“盖德礼,从格物诚意中来,孟子所谓集义所生。政刑,徒贤智安排出来,孟子所谓义袭而取也。”德和礼是从格物、致知、诚意这种修身中得到的,也就是我们自性中性德的流露,需要怎么样?不断地集合正义的行为,才能成圣。孟子说“集义所生”,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不是义袭而取的。义袭而取,“袭”是偶然做一点,偶然做一点正义的行为,就侥幸取得,那不是真正的浩然之气。政和刑是贤智,是贤能的人、智慧的人,他们安排出来的,这些政治条文是他们定的,刑法也是他们定的,这是什么?能够帮助、辅助德礼,它不是集义所生,是义袭而取得的,侥幸而得到。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只是遵守政、刑,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德礼。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9:05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06 编辑
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志学 一生不辍
根据皇侃和邢昺两位学者的注疏,这一章是说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孔子是圣人,圣人在我们这个凡间,为我们示现学习的过程、修道的次第,让我们常人也能够学得到。假如他完全示现大圣,不用学就知道,生而知之,那我们就没办法学了。所以孔子隐圣同凡,把圣人这一面先掩盖起来,示现一个凡夫的样子,劝导我们要像他那样,勤学不辍。这章是孔子自述学习、成就的过程。“吾十有五”,十有五,“有”念又,就是十五岁。十五岁的时候,孔子就有志于学了。朱子的《集注》里讲,“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这是解释十五有志于学。在古代,八岁上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大学。小学以学进退应对、礼仪规范,学规矩为主。大学就要穷理,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十五岁是入大学的阶段。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这个志叫“心之所之”,所之就是趣向,心趣向哪?志向。心趣向圣贤之道,就是志于学,这个学是《大学》的学,大学之道。《大学》里讲,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大学之道。孔子十五岁就有这样的志向,希望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真正成为圣人,帮助社会、帮助大众一同明明德,止至善,使天下大同,世界和谐。既然发了这样的志向,念念都在此,绝没有退心、绝没有厌足,不厌就是不满足。李炳南老居士,号是雪庐,我们尊称他雪公,雪庐老人。雪公的《讲要》里说,志于学就是一心趣向圣贤之学,专心求学的意思。孔子从小就好学,《史记·孔子世家》里讲,“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zǔ)豆,设礼容”。“俎”是祭祀时放肉的几案,小桌子;“豆”是祭祀时盛干肉类食物的器皿;“陈”是摆设,摆设这些祭祀的礼器;“设礼容”是学习祭祀的礼仪,学祭礼。孔子在童年的时候,就很好学,他不会像其他的孩子那样疯玩,他是在玩,也是在学习礼仪。到了十五岁,这是成童的年龄,童年结束了,孔子的心志已经很坚定、很明朗了,他立定志向要求学,而且念念在兹,没有退惰。所以学圣学贤,第一个是要立志。我们问问自己,志立了没有?如果志没立,学也不可能有成就。孔子之所以一生能成就圣人,就是因为他早年就立志了,这个志向是真的,不是敷衍耳目的,也不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内心里真正生起这个志向,所以学习就很认真、很努力、很刻苦。学了多久?学了十五年,“三十而立”。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9:14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15 编辑
三十而立 学业有根
到三十岁,就立了,立是什么意思?雪公引皇侃注疏讲,“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所学经业”,经是经典,业是圣贤人的事业,也就是道德学问,到了三十岁已经成立了。立就是学有根底了,有力了。有了根有了力,就不会为外力所动摇,就好像一棵大树,在十五岁有志于学的时候,还是小树苗,等他长到三十岁了,根深了,枝干也粗了、壮了,禁得起外面风雨的考验,这是三十而立。简单地讲,他学成了,可以毕业、出山了。
四十不惑 行权方便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就入不惑之年。“不惑”,西汉大儒孔安国注解说,就是不疑惑。孔安国是孔子的后裔,应该是第十一世。不惑就是不迷惑,没有什么可疑惑,就是样样都明了了。雪公在《讲要》里引用程树德的《论语集释》里的一段话,程树德先生是近代的大儒,他的《论语集释》非常广博,他讲,“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他问得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的前提条件是不惑。自己不疑惑了,才能真正立,如果自己的心里还有疑惑,肯定会受外力动摇,怎么能说立?为什么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在不惑之先,而不在之后,这是什么原因?“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这个回答非常好,出自于《论语》。孔子说,可以立,什么叫立?“立,守经也”。立,是已经找到了标准,标准是什么?是经。经是圣人的教诲,是我们立身处世的行为标准,我们要守住这个标准,这叫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违背这个标准,才能守得住,才能立得起来。“不惑,达权也”,达权是遇事能够行权,善巧方便,在这样的境界中就比立要高,立是什么?雪公解释说,“可则可,不可则不可”。这是很讲原则的,可以做的就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能做,有个硬性的标准。但是达权是“无可,无不可”,他没有执著、没有成见,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行权方便,比立的境界要高,所以孔子讲“可与立,未可与权”。我们跟一个人相处,这个人他能够讲究原则很好,但是未必我们跟他相处的时候,他能够做到行权方便,不知权变之道,这就不能称为不惑。孔子讲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在不惑之前。行权方便的前提是他要能立,如果没有立就在行权方便,根基不稳就学随缘,就不是随缘不变了,就会随缘随着变,没有根基,就是古德讲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他的行权方便变成了下流,变成了祸害,为什么?因为他没立。所以立是前提、是基础。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9:2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21 编辑
五十知天 承载使命
到了五十岁,“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里,引汉朝董仲舒的话,“天令之谓命”,天令就是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五十岁就知道天的命令,什么是天的命令?刘宝楠在《正义》里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知道天命的人,知道自己是天所委派下来,不是无缘无故在这凡间出生的,“虚生”是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孔子到五十岁,他知道自己来这世间,到底是要做什么事业。我们现在都明了,孔子来这世间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真正做到了。所以后人称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就好像我们人类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漫漫长夜,让我们懂得是非邪正的标准,懂得学圣学贤。刘宝楠先生讲,“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出生在周朝末年,周朝衰落,圣贤已经很久没有出世。周朝初年的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圣贤,到了末年没有圣贤出世,孔子在这时候出世,所以他是有使命的。孔子五十岁的时候,他得到《易经》,学《易经》,知道天命。他自己非常谦虚,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没有大的过失,这是谦虚。实际上,他完全懂得自己来这世间的使命。
天为什么要生孔子?为什么要赋予孔子这样的使命?孔子知道,孔子也能真正不辜负天之所生,天之所命。所以他讲五十知天命,他讲的不为过。天命,立之于己,受之于天,这讲得很好。首先我们自己要懂得立命,才能受天命,这不是宿命论。我们看到这里,觉得孔子有天命,我们没有天命,那是错的。为什么孔子能受天命?因为他自己能立命,他真正有志于圣贤,有志于将圣贤的教育传播到天下,他以此为使命,就是自己立命。然后天命就降临到他身上,所以天哪有意思?天不会有一个意思说我选择一个人,赋予他天命,没有。上天真是无私的,没有念头,没有思想。我们真正要立志感格上天,圣人不敢推辞天命,也就是说,他勇于担当。我们问问自己,知天命否?我们的恩师净老教授,他告诉我们,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就想到,“我来这个世间是干什么来的?”他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就是在思索人生。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这一生短短几十年要做什么?古人讲,替天行道。我们要将圣贤之道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如果真正发起这样的心,有这种志向,那恭喜,也跟孔子一样,立志了,也必定有一天,能知天命。这是孔子跟我们讲,他自己的境界在不断提升,实际上是在鼓励我们,要我们自己直下承当。不能说这是孔子的事情,与自己无关,那就枉费了孔子的苦心。雪公讲,“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孔子学《易经》,所以他知道天命,那我们呢?今天听到这个天命,天命就是宋朝张载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天命。我们现在听到了,闻天命了,但是还没有知天命。为什么说没知?因为没真干。真知了就真干,一定是知行合一,没有行就还是没有知。那怎么办?要老老实实地向圣贤学习。首先信赖圣贤,信赖圣贤的教诲,然后慢慢的我们也觉悟,总有一天我们也达到知天命。真正知天命的人,那才真的叫做替天行道。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9:30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31 编辑
六十耳顺 返闻自性
孔子到六十岁,“六十耳顺”。郑康成的注解说,“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什么叫耳顺?耳朵是听言语的,听人讲话,能从他的言语中,了知他说话的意思,乃至他内心深处的想法,都能明了。皇侃的注疏也是同样的说法,“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但闻其言”,一听到别人的话语,马上就能了解里面细微的意思,这叫知言,知言就能知人。“所闻不逆于耳”,耳朵真正是聪明了,一接触到言语就能明了。耳这个器官叫耳根,是能闻,能闻跟所闻,不相逆反,这叫耳顺,耳根顺了。顺的意思很深,不是顺着所闻的声音,顺什么?顺自己的自性。如果是追寻着所闻的声音,就跑到外面去了,这不叫顺,叫逆,为什么?逆着自己的自性,自性不在外面。顺自性,才叫耳顺,所谓返闻闻自性。后面我们会引佛经,《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经文来诠释,什么叫耳顺,耳顺就是耳根圆通。朱子解释说,“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人有六根,六种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都能感知。这里举耳根为例子,其他五根,也就可以推论而知了。耳根,耳对声,耳是听声的,声入耳,心就通了,这是耳的功能通达了,能通顺自己跟他人的心里,一听到就通,“无所违逆”,功能没有障碍了,全通了。听到别人讲话,立即知道他的心理,这是“知之之至”,我们感知的能力到了极点。到了这样的境界,不思而得,思是念头,不用起心动念,一接触就明了,这叫不思而得,耳根能闻的功能没有障碍了。耳根如是,六根都如是,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一接触就能明了,孔子到六十岁就有这样的境界了。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9:3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36 编辑
七十从心 不勉而中
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当随字讲,随心所欲;“矩”当法度讲,也是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事,都不逾越法度,不违反规矩。朱子讲,“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随心所欲,不管做什么都没有逾越法度,这叫安。安就是《大学》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孔子七十岁达到“安”这个境界了,后面还有境界,“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证明,他上面还有境界,可惜孔子七十三岁就逝世了,假如能活到八十、九十岁,他后面的境界全能通达。但是,孔子能做到“安而行之,不勉而中”,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是什么?自然合法度,不起心不动念,都不离乎道,这叫任运自然。不勉而中,是没有丝毫的勉强、没有丝毫的造作,不起心不动念,自然中道,中庸他真正得到了。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叫中,也就是没有起心动念了。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4 09:42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4 09:42 编辑
觉悟本心 由学而至
朱子引程子的解释做一个小结,“程子曰: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其实孔子是圣人,他是生而知之,虽然他自己谦虚,说自己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但实际上他是示现。示现什么?由学而至,学习有次第。首先是志于学,立志,立定根基,然后不惑,然后知天命,然后耳顺,最后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为了勉励我们后进的学人,示现一个求学成就的过程。程子讲,“立,能自立于斯道也”,立定在圣贤之道上,“不惑,则无所疑矣”,他没有任何疑惑。不仅对自己所志向的圣贤之道没有疑惑,乃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状况,他都能知道如何处理,就是行权方便,这是不惑。“知天命,穷理尽性也”,他能够通达天理,能够尽一切事物之性。“耳顺,所闻皆通也”,他不仅知,他是通了,通达无碍,宇宙万物一切理全通达了。到了七十岁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则不勉而中矣”,那是完全自然,没有丝毫起心动念造作,而都能行中道,都不逾矩了。朱子又引胡氏,南宋初年的学者,胡寅,字明仲,“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欲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至于一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这也是做一个小结,说圣人的教化方法很多,但都是使我们能不失本心。要知道,人本来就是圣人,我们的本心跟圣人的本心相同,“人之初,性本善”,性本觉。证得这个本心,就是圣人。虽然我们现在是凡人,但是本心也没有失掉,只是我们没有觉悟,所以学就是觉的过程,目标就是证得本心。欲证得本心,必须先立志,圣人是过来人,他给我们指出的道路,我们立志要走下去,循序渐进,这叫学圣。不断地学,就是不断地觉,一点一点将本心恢复。本心宛然安在,它本来就存在,它上面有很多灰尘,就像一个明珠,现在被很多灰尘包裹着,我们非得把灰尘全部都洗干净了,本心这个明珠才真正大放光明。我们学的过程就是去除这些灰尘的过程,这些灰尘代表烦恼、习气,一点一点地去除,一直到最后,一点瑕疵、一点灰尘都不存在了,本心全体现前,那么就能做到万理明尽,通达一切道理,这是穷理。真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就是圣人。在日用之间,完全是本心这个自性性德起用,所以能做到随心所欲,都符合规矩,规矩就是性德的作用。
“又曰”,胡氏又讲,“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二以示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孔子为我们讲出他这一生成就的过程,一个方面是指示给我们后学,要“优游涵泳”,优游是从容消化圣人的教诲,这得慢慢来,不能急。涵泳是深入地去领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有耐心。不可躐等而进,躐等是越级,我们想跳级、冒进,这不可以,这是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前进。第二方面,也是指示我们学者,应当日就月将,日日要努力,月月要进步,日新又新,天天干,天天进步,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有恒心。雪公引程树德先生的《论语集释》,也是程树德先生引用明朝大儒顾宪成的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这个话讲得好。这一章是孔子的自述,也是他整个求学的年谱,一生在学圣人的这个过程,成圣的阶梯,“是千古作圣妙诀”。凡是要做圣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需要经历的过程。难得孔子把这个经验供养给我们,省了我们很多的探索,再走这条路,我们也就知道目标、知道方向,也知道每一种境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就踏实了。这个作圣的阶梯,孔子是示现他七十岁走过来的,这大概是一个平均的过程,有的人快一些,有的人要慢一些。孔子是隐圣作凡,给我们示现一个平常人经过的一个过程,他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如果我们很努力地去做,我们甚至会快过他,超过他。蕅益大师说,“只一学字到底。学者,觉也”。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整个圣贤之道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学字。学是什么意思?不断地觉悟。我们的本心本来是觉悟的,这叫本觉,但是现在不觉了,不觉是因为有障碍。什么障碍?妄想分别执著,这是障碍。好像一个人身上穿着无价的宝衣,都是金银珠宝所装饰的衣服,外面套着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衣服,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穿的是宝衣,这个宝衣就是本觉。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样?他不觉,虽然不觉它没有障碍本觉,本觉本有。他自己不知道,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一个乞丐,到处要饭,不知道身上全是宝。什么时候我们发起一念觉的心,要恢复本来的面目,这是觉悟,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
蕅益大师讲,“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他念念不移,就是背尘合觉。尘就好像身上穿的邋遢的衣服,把宝衣给覆盖住了,现在把那件邋遢的衣服脱掉,恢复自己本来有的宝衣,这是背尘合觉,这是始觉合本觉。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是有志,孔子十五岁就开始了。觉什么?“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孔子三十而立,三十岁就做到不被迷情所动,他不动摇了。什么是迷情?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都是迷情。他不起这些烦恼,他就立了。外不受诱惑,内不动迷情。“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再进一步,他就能破微细的疑网,疑心像网一样把人笼住,现在他破掉了,一切法都不疑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再进一步,真妄关头他突破了,他能够返妄归真,见得本性,这是知天命。“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六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身体里的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我们的真如自性。自性遍一切处,在我们六根当中,也就是六根都通达。通达什么?通达自性,这是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六识是六根里的妄想分别执著。譬如眼,见到外面的境界,就是色,眼见色就起了眼识,起了分别执著,落了一个印象。这些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这是妄,但是妄有真。孔子到七十岁他就明了了,妄里头原来有真。真妄不二,全妄即真,所以这个时候,他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妄境当中,他不离真,他得到心自在。心自在再往上还有一层,叫法自在。
“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孔子没达到法自在,要得法自在,要到八十、九十,才可能得到,但是很可惜孔子没这个寿命。什么叫法自在?完全到了无心,一切妄想都断掉了,不起心不动念,真正能像观世音菩萨那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至于现什么身,完全是在众生,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是完全自在了,法自在。孔子没有证得这个境界,所以他在《论语》中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不敢自称为圣人,也不敢称自己是仁人。“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孔子不敢自称为圣和仁,不是自谦,这是他的真实语,他明了这个境界,他还没到达。真正圣与仁,是得法自在。如果我们只把它做谦词解释,就冤枉了大圣一生的苦心,大圣一生给我们示现的是修学的次第,让我们不能只以他为最高的境界,他希望我们超越,这是他的苦心。蕅益大师讲,“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这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第一个层次是返闻闻自性。一开始是入流亡所的境界,什么叫入流亡所?入法性流,怎么入?返闻就入。耳根不攀外面的声,而返过来闻自性,这是入流。亡所就是忘了所闻的声音,就像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忘了舌根所尝的味道。耳根如果忘了声音就是亡所,把声音忘了之后,动的相没有了,产生静的相。静相现前了,又要把静相放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才到闻所闻尽。闻是能闻,能闻所闻都尽,都没有了,才称为耳顺,也叫耳门圆照三昧,这个境界是觉了。这个觉,佛门里称为阿罗汉,《华严经》里称为七信位菩萨。到了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楞严经》里,是把能闻所闻都尽了,就觉了。能觉所觉,又是一个能所,觉也空了,这才得心自在。后面还有,空所空灭,有一对能空所空,这是觉空了,空的境界现前,把空也灭了,才证得法空。证得法空,就是如来境界。但是,能灭所灭又是一个结,把能灭所灭又灭了,叫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时候才圆满证得自性。蕅益大师判定,孔子的境界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绝不能以为这是最终,还有再上的境界,这在《楞严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这一章是孔子为我们示现一生成就圣道的次第。这一章非常重要,为我们指示出如何成圣成贤的过程。古人称这章“是夫子一生年谱,千古作圣妙诀”,所以这章对我们非常有指导意义。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0:2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0:27 编辑
蕅益深解 圣贤次第
前面我们只是很粗浅地把孔子这一生学习成就的过程分析了出来,这里面的境界非常微细、深广,这对我们了解圣贤境界有很大的好处,可以细细地领会、消化。由此我们知道走这条路,每一个阶段是什么样的过程、什么样的境界,心里有数,走起来就比较踏实。另外,也知道境界高远,不可以得少为足、不可以半途而废,要加工用行,早日成就。下面我们结合蕅益大师的《点睛》注解,并且引用佛门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对照地来详细说明,我们就能更加明了。蕅益大师说,“只一学字到底”,成圣之道就是一个学字。“学者,觉也。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立。觉能破微细疑网,谓之不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耳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是得心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故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此孔子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大圣一生苦心。返闻闻自性,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而顺,故名耳顺,即闻所闻尽,分得耳门圆照三昧也”。这是蕅益大师对此章的注解,注解得相当精辟,大师为我们把每一个阶段的境界都点出来了。十五有志于学,志就是念念背尘合觉。本觉,我们本有的,正如一个人身穿无价宝衣,可是现在自己不知道,外面套上一件很邋遢的乞丐衣服,就以为自己是个穷汉。什么时候突然觉悟了,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叫学。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背尘合觉。尘是比喻我们的烦恼习气,本来没有,现在产生了,盖住了我们的本觉。我们的本觉像一个如意宝珠被覆盖,光明显现不出来,我们现在要把这些灰尘擦掉,这叫背尘。合本觉,与本觉合起来,这是觉悟,这是立志。什么时候完全恢复本觉了,就是究竟觉。究竟觉,我们的本心完全显露出来,我们就成就大圣了。孔子“三十而立”,立是什么?不被迷情所动,一切的烦恼、情执都叫迷情。迷情是动相,它会把我们的心拉跑掉。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的心放出去之后,在迷妄的境界里染着,就产生迷情,现在把它拉回来,不为外面这些境界所动摇。自己心里不动迷情,不生妄想执著,这是有根、有力,就能立起来,要到这个境界才可以出山,才能够去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如果还会为境界所动摇,就不能出山,老师不能放我们走,我们没学成。
孔子到三十岁学成了,可以去历事、涉事了。到四十岁,不惑之年,不惑是没有疑惑,能破微细疑网,微细的疑惑都破掉了,也就是没有丝毫的疑惑,不疑惑什么?对宇宙人生真相没有疑惑,完全能明了,这是真正觉悟。觉悟之后,功夫要向上,叫悟后起修。修什么?能突破真妄关头,认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仅动的相是虚妄,静的相也是虚妄。三十岁的时候,不被迷情所动,是不为动相所迷。譬如眼睛见到外面的色相,见到好的,自己不会生贪爱心;见到坏的,自己不会生憎恶心,就是不被它所动。耳朵听到美妙的音乐,不会贪爱;不好听的声音,也不会讨厌;听到别人赞叹自己,不会得意洋洋;听到别人毁谤自己,也不会起瞋恚心,这是不为迷情所动,这些外面的相都是动相。等到把动相舍掉了,静的境界现前。静的境界现前,也不能为它所动,也不能生贪爱。这里面很微细,如果在静的境界里动了心,生染着了,那就堕入了微细疑网当中。从这里要突破,才能透真妄关头,动静二相都是虚妄,都放下,我们才能入真,这叫知天命,我们的觉悟层次又提高了。再进一步觉悟到六根皆如来藏,这是耳顺。我们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种感觉器官。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触物,意能思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我们凡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一定会起妄想分别执著。譬如眼见色,就判断它是美的、是丑的,这是分别;对美的起贪爱,对丑的起厌恶,就是执著,爱憎之心起来了。六根接触六尘,就起这些妄想分别执著。现在明了了,六根里面有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就藏在我们六根当中。现在它没有起作用,所以不叫如来,叫如来藏,藏是含藏,藏在里面它不显作用。怎么才能让这个如来起作用?让我们的真如本性恢复出来?当我们用六根的时候,用它可以,但不要起妄想分别执著,也就是用六根中的根性,这个性就是如来,就是真如本性。
譬如我们的眼睛见到外面的色尘,看到之后就清清楚楚,这是第一念。可是常人马上起第二念,“这是什么东西”?譬如我这本《论语》,我一看到它,第一念里没有分别执著,看得很清楚。可是第二念,“这是一本书”,“这本书是《论语》”,这就是分别了。“这本书印得不错,很好”,这又是分别了。“因为它很好,我很喜欢它”,这是执著,马上就起妄想分别执著,速度非常快。第一念刚起,马上第二念、第三念就起来了,念念相续的就是分别执著。因此如来藏性就显不出来,是被自己的分别执著给挡住了、覆盖了。现在我们觉悟了,觉悟之后,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不起分别执著。我们明了了,六根中原来有真如本性,只要不起妄想分别执著,就能用这个六根中的根性。前面是用眼来做比喻,耳也是一样的。孔子在六根当中挑出耳这一根,他说耳顺,也就是耳闻声的时候,声音听得清清楚楚,不起分别执著,更不会起贪染、憎恶的心,这是耳顺。顺什么?顺我们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也叫法性。顺法性,不顺妄想分别执著。顺妄想分别执著,叫逆法性。现在顺了,叫耳顺。境界再往上提升,“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心所欲不逾矩”。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就会起六识,六识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眼见色就产生眼识,耳闻声就产生耳识。眼耳鼻舌身意都产生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叫六识。到七十岁的时候,孔子就觉悟到,原来六识里也含有如来藏。妄想分别执著里怎么会有如来藏,怎么会有真如本性?有。真如本性遍一切处,当然也周遍妄想分别执著,就在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种种烦恼当中,要明了,都不离法性,那就是法身,那就是如来藏。佛法里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烦恼跟菩提不二,菩提是什么?真如本性的智慧,在哪?烦恼中有,妄想分别执著里也有,它不二。这是入不二法门,所以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得心自在了。心自在,在《华严经》里有定义:“谓菩萨智慧方便,善于调服自心,能入无量诸大三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是名心自在。”菩萨智慧方便,善于调服自心,心里头只生智慧,他入无量诸大三昧。无量诸大三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接物,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都转成智慧。烦恼也是智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这叫心自在。无量三昧,三昧是梵文,翻译成华语是正定、正受。心定在自性上,不动摇,这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我们的享受不正常,为什么?起的是烦恼。凡夫的享受有五种,身上的享受有苦乐两种,心里的受有忧喜两种,身的苦乐、心的忧喜都离开了,这个受叫舍受。舍受是高级的凡夫才有,得了很深的禅定,他就能有舍受。但是这个定功不能长久,它会失去,一失去,就会有苦乐忧喜的感受。如果这个舍受不失,就叫三昧,这是正受,永恒的,不会失掉。孔子得到心自在,这境界相当高,在佛门里就称为菩萨。
蕅益大师说,孔子还没得到法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想得到法自在这样的境界,可能要到八、九十岁,可惜孔子七十三岁就去世了,这个境界没能达到。在法自在这个境界里,《华严经》说,“谓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能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碍也”,这是于法得大自在,他能够自在度化众生,度众生要用辩才,辩才无碍。辩才不一定用语言,身教、言教,种种手段方式,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而为其说法,演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没有任何障碍,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孔子说自己,“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不敢自称圣和仁,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没做到这一点,还没达到这个境界。这是孔子的真语实语,圣人不会打妄语,不会说不实语。不实语叫绮语,花言巧语,圣人不会说不实的语言。《金刚经》里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孔子说的都是老实话,自己是什么境界,他就说什么境界,没达到,绝对不敢去冒充这个境界。冒充是大妄语,所以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不是谦辞,不是谦虚,真的是这样。若说他谦虚,就冤却大圣一生的苦心。孔子一生的苦心是什么?就是《大学》里讲的,欲令一切众生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完全恢复真如自性。孔子给我们示现这个修学的过程,这是一片苦心,希望我们不要满足于他的境界,还要向上。孔子的这个境界,这一章里面说得比较简约,而这个境界之高远,又不是我们凡人能够轻易体会到的。蕅益大师引用《楞严经》里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来诠释孔子的境界,他讲到“返闻闻自性”,这是观世音菩萨修的耳根圆通法门。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0:32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0:33 编辑
孔子耳顺 观音圆通
观世音菩萨,我们大家都只知道他能够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可是他怎么修学的,怎么成就的,很多人未必能了解。《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有一个学习心得报告,他修的是耳根圆通。为什么菩萨六根只选耳根,不选其他根呢?观世音菩萨过去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叫极苦,极苦世界。西方有极乐世界,我们这是极苦世界。为什么苦?因为迷得很深,造业很多,感得苦报。观世音菩萨用耳根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六根中耳根最利,最聪明。譬如眼睛跟耳朵,耳就比眼睛聪明,眼睛看书,未必能读懂那个意思,可是耳根听老师讲课,很容易就听懂,耳比眼睛聪明。所以孔子一生讲学,是用音声来传授圣贤之道。后人把他讲的话记录下来,才是《论语》。孔子自己写的文章并不多,多半是用音声来教学。只是为了传世,因为当时没有录音机,要保留音声很不容易,所以才不得不写下一些著作来传世,但是教学的手段,以音声最好,最能让学生觉悟。
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跟孔子同时代的人,两个人没见过面,可是教学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音声来教学。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一会就像一课,讲了三百多次大课,课里面有长有短,这是一部经,有的很长,有的很短,一部经称一会。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著书立说,也是他的弟子们把他讲的这些法记录下来,这才成为佛经。两位圣人,东土的圣人和西土的圣人,都用音声来教学,因为什么?我们这里的众生耳根最利,所以观世音菩萨挑选耳根。在《楞严经》里,文殊师利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他挑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就是因为这里的众生耳根最利。用耳根来说明这个道理,其他根道理是一样的。返闻闻自性,这是讲耳。返闻是不要闻外面的声音,不要追逐外面的声尘境界,而是返过来闻自性,这是观音菩萨修的法门。其他根也是一样的,眼根不要追逐外面色尘境界,返观观自性;鼻也不要追逐外面的香尘,返嗅嗅自性。把六根收回来,收到自性上来,这就是孟子说的“求其放心而已”,这是真学问。放心是把这六根都放出去了,现在把它抓回来,返回到自性上。“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入流”是入法性流,“亡所”是忘了所接触的尘境。譬如,耳根不去攀缘外面的声尘,外面的声音是所闻,耳根是能闻。能闻的耳,现在不去追逐所闻的声,把声忘了,这叫亡所,亡和忘是一个意思。把所放下了,叫入法性流,回头了。能不能做到?能,孔子就做到了。在《论语》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在齐国听到韶乐,韶乐是大舜创造的最美妙的音乐,他听到后入了那个境界,三个月吃肉都没有味道,忘了舌根所接触的味道,味尘,他忘了,这叫亡所。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把所触的境界给忘掉,这是入流亡所,这是最初一步,要进入。“名之为逆”,逆是什么?不顺着尘境去攀缘,逆着攀缘的流,返过来流入自性,这叫逆。
“逆极而顺”,逆到极处,就是完全不向外攀缘了,完全回归自性,就是极点,到了极点,顺了,顺什么?顺不动之性,自性本不动摇,这个时候就称为耳顺。耳顺在《楞严经》里讲是“闻所闻尽”,闻是能闻,能闻的是耳根,所闻的是声音。能闻的耳跟所闻的声都没了,都放下了,这是尽了,也就是说,他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耳根是物质,声音也是物质,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六尘都是物质,他脱离了这些束缚。这里专用耳来讲,所以叫耳门圆照三昧,他得到正定法门。为了给大家详细地说明这个境界的高下,我们将《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一段最重要的经文提取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报告。我们对照孔子和观世音菩萨的境界,就更能明了。孔子是圣人,观世音菩萨也是圣人,两位圣人都做心得报告,这很有意思。我们来看《楞严经》的这段经文:“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这段经文,是观世音菩萨为我们报告他的成圣的过程,正如孔子给我们做的报告一样。经文一开头,“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观世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轮到他来报告,他从座位上起来,表示尊敬,先向释迦牟尼佛顶礼,礼佛足。足是脚,是人最低的地方,他用头顶去礼佛足,头是最高的,去礼最低的脚,这是表示极其谦卑恭敬。要知道,学圣学贤,得大法,必须要有谦卑恭敬的心,才能入道。观世音菩萨给我们表演出来,他向佛报告,“白佛言”,说“世尊”,世尊是称释迦牟尼佛,三界世间最尊贵的,为什么?因为他能断尽世间一切烦恼,所以称他世尊。观世音菩萨报告说,“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回忆过去无数恒河沙劫这么长的时间,《楞严经》是大乘经,这个劫是大劫,一个大劫,我们算过,大概是十二点七亿年,无数恒河沙劫,一条恒河有多少沙?不计其数,还要无数条恒河的沙,想想这个数量,还要这个数量的劫数,更是不可思议的时间,太漫长、太久远的过去。菩萨回忆当时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叫观世音佛,跟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一样的,所以观世音菩萨一定是他的真传弟子。
孔子在《论语》里,给我们回忆的是他一生七十年,从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有七十年时间,得到这样的境界,很不简单,再往上,那需要寿命。观世音菩萨,他修了无量劫,当然这个境界要远高于孔子,所以修行要有寿命。我们这个世间苦,其中一个苦就是寿命短,人生七十古来稀,想要修学,后头没有时间了,半途而废。所以佛劝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是无量寿命,这个寿命不止无数恒河沙劫,我们决定成就,好处在这。观世音菩萨报告说,过去跟观世音古佛学习的时候,“我于彼佛发菩提心”,我在佛的处所,向佛学法,发起了菩提心。菩提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觉悟。发菩提心,就是他立志了,立志什么?立志觉悟,正如孔子十五岁有志于学一样。学者觉也,孔子十五岁就发要觉悟的心,观世音菩萨当时也发菩提心,证明这是修道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迈出这一步,后面才有成就。《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第一是知止。止是什么?是念念不移。知止是我们的志向,也就是观世音菩萨讲的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发这个心。真正觉悟了,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到觉行圆满而后止,这是立志。接下来是观世音菩萨报告他依古佛之教,从浅入深修学的全过程。“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就是菩萨三慧,闻慧、思慧、修慧,这是一次完成的,没有次第。这是入大定,定中开了大智慧。观音古佛教观世音菩萨修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下面是菩萨讲从浅入深,入三摩地的过程。“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最初,这是开始进入了,“于闻中”,是用耳根来讲,闻什么?不去闻外面的声音,而是返闻自耳,能闻之性,返闻闻自性,这叫入流,这叫会闻。闻而思,思而修,入法性流。“亡所”,就是忘记了所闻的声音。“所”,耳对所闻的声,“所”建立起来了,智慧就没有了,闻思修就被破坏了。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讲,“照见五蕴皆空”,照是智慧,自性的智慧,照见什么?五蕴皆空。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精神活动,都空了。为什么空?“所”没有了。色是我们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物质世界,色相;受想行识是我们的意,心意识所接触的精神境界,都是所,空的。“所”空了,才能有照,“所”立了,照就没有了。众生就是因为有这个所,有所见、有所闻、有所知,这有对待。本来这个世界是不二,能闻所闻是一不是二,现在把它一切为二,就不能照了。落到了什么?妄想分别执著里,就变成想了,用思想,这是众生迷的根本。所以观世音菩萨从这个根本下手,把“所”放下,入流亡所。以后修行的境界都是一层一层地把“所”忘掉,这是第一步。把外面的相放下,外面的相是动相,破了动的这个结,突破动的关口。
动的关口突破了,静的现象就出生,“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的结解开了,静的结又显出来了,所以所入既寂。现在我们入法性流了,第一步是由动到静。由动到静的功夫还是很低的,不能停止在这里,要加工努力,继续加深返闻的功夫,辗转深切。到了寂静,寂静也放下,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是相,静也是相,这两个相都放下了,这是了然不生。所闻的声放下了,这是放下动。动相解除了,静的相显露出来了,也要把它解开,继续返闻闻自性,就破了静的这个结。观世音菩萨讲要破六个结,突破六个关口,一动一静破掉了,这时候才真正叫不被迷情所动。迷情是染着,染着动的是迷,染着静的也是迷。到了不被迷情所动了,蕅益大师讲这叫而立之年,孔子三十岁到了这个境界。实际上,到四十岁不惑,能破微细疑网,也是在这个境界中。三十而立,不被迷情所动,这是着重在破动的结。能破微细疑网,这是破静的结,这才真正到不惑,不为动相所惑,也不为静相所惑。《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到这个境界才叫得定的境界了。孔子四十岁在这个境界上就毕业了。观世音菩萨在观世音古佛那里学习闻思修,入三摩地。首先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是返闻闻自性,入法性流。忘了所闻的声尘,破了动结,动这关突破了。“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是破静结,静这个关口也破了。到了这个地步才叫定,《大学》里讲的“知止而后有定”,也就是他能做到不被迷情所动,能破微细疑网。孔子三十、四十,而立、不惑,达到这个境界了,但是不能满足于这个境界,还要向上突破。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讲,“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我们用耳根对声尘,声尘的动静两个结都破掉了,“所”,所闻的声尘没有了,剩下的是能闻的耳根,这个根又是一个结。根和尘相对应,能做到所闻的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是没有外相,可是还有内相,内相是根,耳根是能闻,在这里渐渐增上、进步。闻是能闻,能闻的耳根跟所闻的声尘都尽了,根尘一起脱落,这叫“闻所闻尽”,当下出现的是清湛纯一,没有边际的境界,这是把根结也破掉了。《大学》里讲“定而后能静”,这是静的状态,真正的静。有动有静的静不是真的静,那是相对的静。到了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闻和所闻,都一起迥然脱落,那叫真静,绝对的静。孔子五十岁知天命,蕅益大师说,什么是知天命?这个觉悟能透真妄关头。所有的妄境都能突破,根和尘都是妄,全部都突破了,这时候“真”现前了。这个关头不好突破,很不容易突破。突破这个关头,到了闻所闻尽,孔子到六十岁得耳顺,耳顺叫觉六根皆如来藏,得耳门圆照三昧,还是在闻所闻尽当中。所以五十岁、六十岁,他突破根结,到了闻所闻尽,这是什么?得到人空。知身与一切宇宙万物,“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在佛法里,我们就证得一个果位,叫阿罗汉。阿罗汉得人空,得到涅槃境界了,涅槃是没有烦恼,根、尘都没有了,何来烦恼?谁去受烦恼?都空掉了,所以这个时候叫耳顺,没有烦恼就叫耳顺,有烦恼,耳就不顺,顺是顺自性,不是顺烦恼。再提升,“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尽闻,是前面讲的“能闻所闻俱尽”,能闻的耳根,所闻的声尘都尽了,都脱落了,这叫尽闻。到了尽闻,能闻所闻都俱尽了,都没有了,不能住,一住,就住偏空涅槃,堕无为坑,这也是佛申斥小乘阿罗汉尊者住涅槃城,堕无为坑,甚至骂他们叫焦芽败种,为什么?他住在里面,他不能再向上提升,他只得人空,未得法空,那不是真正的大涅槃,它叫偏空涅槃。所以不能住,停住不前就半途而废了,要一往直前。现在根和尘都没有了,闻所闻尽,根尘都没有了,我们怎么知道?有觉,自己觉到的。觉是智慧,我们能够觉照到,根尘俱空。把根尘都放下、都空掉,剩下的是觉,阿罗汉叫正觉,他们的智慧叫正觉。可是有觉,就有能觉和所觉,这个境界是自己觉到的,自己是能觉,境界是所觉。有能觉,有所觉,这也是一对能所,还要突破。能觉的自己,这个自己是智慧,能觉的智慧和所觉的境界,还要舍弃掉,叫智境双离,智和境相对,这又是障碍。我们不能吝惜这个智慧,还要破除掉,要破除法执,这是向上觉所觉空。能觉所觉都空掉了,又破了一结,破了觉的结,突破了觉的关口,这时候,《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心真正安了,安住法性。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0:43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0:43 编辑
从心所欲 安定自在
孔子到七十岁,是觉六识皆如来藏,他达到了觉所觉空这个境界。这是什么?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心自在。既不住有,也不住空。能觉照的智慧,与所觉照的这个境界,都不妨碍他,这是真正游戏神通。在这个幻有的境界里,他能够度化众生,度化众生的同时,又能善于调伏自心,不离空观的智慧,这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什么?就是游戏神通而度化众生;不逾矩,他不起分别执著的烦恼,所以他无有障碍,得心自在。很可惜,孔子到这个境界,寿命没有了。假如到八十、九十,他就能得法自在,向上还有境界。我们看《楞严经》就知道了,《楞严经》接着说,“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能觉的智和所觉的境都空了,空的境界现前之后,要知道这又有能空和所空,还宛然仍在,一个能一个所,又是一对对立,还得破除。继续返闻闻自性,流入法性流,到了极圆的境界,把这个觉的结解了之后,空了之后,空的结也得解,才能极圆,这是空和所空都灭了。空是能空,什么是能空?也是智慧,这个智慧是能觉照到能觉所觉皆空的智慧,可是还没有圆。到了极圆,能空所空都没有,是一不是二,全灭掉了。这个境界,就像拿两个木头钻木取火,钻木之后产生火了,火把两条木全都烧掉,烧得干干净净。一个是能空,一个是所空,全部灭掉,同时没有了,这是空所空灭,到了这个境界证得法空。到了法空就是烦恼永寂,寂是寂灭,烦恼永远寂灭,没有了。寂灭也不是说真的把它消除掉了,是转烦恼成菩提,完全是用智慧,烦恼都是智慧,什么烦恼?三种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是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无明烦恼是妄想,妄想分别执著全部都空掉、灭掉了。在《大学》里讲是“安而后能虑”,到了虑的境界,破掉空结了,得法自在。可是这个智慧还不圆满,佛家讲要法身向上,还要往上去提升。到了“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境界才叫圆满。生灭既灭,前面讲的空所空灭,能空和所空都灭掉了,破了空结。突破了空这关,不仅证了人空,还证了法空。这个境界上灭的境界现前,这又是一结,不能又停住在这一结,这个灭,是相对生而讲的,生灭,前面的境界生了就灭了,这是有生有灭。前面讲的,有动有静,动灭了静就生了,这是第二结。第三结,静灭了根生了。根灭了觉又生了,觉灭了空又生了;空灭了,灭又生了。再把这个灭也灭掉,叫生灭既灭。这六个结,动、静、根、觉、空、灭,都是生灭法,都得灭掉,一个结、一个结地这样去解。解到最后,生灭既灭,然后才有寂灭现前,这个寂灭不是相对的寂灭,是绝对的寂灭。寂是寂静,不是跟动相对的那个静,是从无始来,本自不动的寂;这个灭也不是跟生相对的灭,是从无始来,本自无生的灭。
六祖惠能大师证得了这个境界,他的老师五祖忍和尚给他印证。六祖向五祖报告,自己证得这个境界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他讲了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听了之后,点头给他印证,“你成佛了,你识得本心便是佛,天人师”。他真正证入寂灭的境界了,这是什么?本性这个理体现前了。本性理体又称为如来藏,又称为真如实际、大光明藏、自性真如,统统讲的是这件事情。妙用无方,这是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一个结一个结地解开,最后证得这个寂灭现前,这真正叫圆通。这个境界,观世音菩萨也给我们报告他的心得,他说,“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忽然,是讲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一刹那间证入圆通,自性全体大用现前,这个时候需不需要有时间?没有时间。在这个境界上是一念顿证,没有时间,叫做忽然,有时间就不叫忽然,这里面没有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怎么来的?是我们的分别执著产生的。实际上,执著没有了,就没有时间和空间。阿罗汉放下了执著,他就能突破时间和空间,他能看到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他有神足通,能够在不同的地方现身,说明时间空间对他没有限制。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宇宙由时间空间组成。宇是讲的空间,宙是讲的时间,宇宙就是时空。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空是四维的空间,再高维的空间,我们进不去。在理论上讲,宇宙的空间是无量维次的,现在的科学家们,能够用数理的方法,鉴定至少有十维次的空间。这些空间从哪来?全都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产生的,简单地讲,是众生的思想产生的。中国的文字很有智慧,思和想,思是心上有个田字,田是什么?画格子,一格一格的,这是分别;想,心上有个相,相是执著,我们有分别有执著,这叫思想。画的这些格子,就是代表不同的空间,本来没有时空,叫一真法界,现在我们众生给画出各种时空,凡夫有十个不同的空间,科学家现在用数理方法证实了,实际上佛早就说了,这十法界就是十种维次的空间。下面是六道,地狱、饿鬼、畜牲、人道、阿修罗道、天道,这六道是凡夫;上面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声闻就是阿罗汉,缘觉又称为辟支佛,六道加四圣法界,十个维次的空间,全是因为有分别而产生。分别断了,就真正成为了菩萨,成为四圣法界的佛。但是这还不圆满,还要把妄想放下,妄想是起心动念。一起心动念就现相,把起心动念放下了,十法界统统没有了,这叫忽然超越,入一真法界,超越了世出世间。世间是讲六道,出世间是讲四圣法界,统统超越,入的是一真法界,称为法身如来。法身如来是证得自性了,他能证得十方圆明,圆是圆满,明是光明无碍。这是讲到自性,光明圆满十方,洞然无碍,这叫十方圆明,完全是自性光明遍照,性德显露。到这个地步,《大学》叫做“明明德,止于至善”。观世音菩萨通过返闻闻自性,耳根圆通证得。
实际上,要诀就是放下念头。为什么有这些种种境界现前?就是有念头。这些境界,有动的境界,我们凡夫住在这个动的境界里,心不能定,六根攀缘六尘境界,这是一个相。这个相哪来的?妄想分别执著产生的。动境界灭了,静的现相又现前了,还是念头产生的,有念就能现相。静的相,叫舍受,舍了外面的动相,还得把静的相也舍掉。舍了静相,根的境界现前。根的境界舍掉了,觉的境界现前。觉的境界是什么?念头里面已经断了执著,成正觉了。断了执著,可是还有妄想和分别,还是有念,念头里带着妄想分别,所以现的相是四圣法界。继续放,把分别的念头断了,就是觉所觉空的境界。空所空灭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妄想也断了,这时候真的一念不生,念头一止,境界就全部消失,这叫忽然超越世出世间,所有的相都灭掉了,动、静、根、觉、空、灭六个相全部灭掉。永嘉大师开悟见性后,说了一句话,“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六趣是六道,实际上不仅是六趣,梦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的,有念才有梦境,四圣法界还是梦境,所以梦里明明有十界,觉后空空无大千。觉了是念头止住了,大千世界,一切宇宙的相忽然消失,大光明藏现前,这叫做“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从今以后,真的不起心动念了。不起心动念,还现不现相?自己不起心不动念,不现相。可是众生还起心动念,这时候是应众生起心动念,我们去应他,现的相都是众生心里的相。“应众生心,现所知量”,自己已经是无心,无心才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这时候获得两种殊胜,第一种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这是向上说,佛在上,实际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里是为了说明问题,姑且分个上下,其实佛与众生平等,无有上下。观世音菩萨在平等当中说差别,所以说个上下,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本是本来,本来一切众生皆有明妙的大觉之心,这个心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众生具足。《华严经》里,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皆有,如来就是诸佛,智慧、德能、相好,统统具足,一点都没有欠缺,没有比诸佛少一点,诸佛没有比众生多一点,平等的。不是说过去平等,现在就不平等了,不是,现在还有。本妙觉心,本来就有,而且从没有失去过。只是我们众生迷了,这个本性显不出来,它不起作用,好像太阳给乌云挡住了,现在要拨云见日,让自性光明透出来。观世音菩萨透出来了,能够与诸佛本妙觉心同体,合起来了。体同了,他的用也同了,相也同了,体、相、用都同,同如来,所以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与诸佛如来同样的大慈大悲的力量,就现前了,也能现诸佛三十二相。体、相、用是一,一而三,三而一,体得到了,相也得到了,用也得到了,所以能现一切相,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就现什么相给他说法,他有如来无方大用。这是对上而言,上合诸佛,下呢?这是第二个殊胜。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下面是与众生合,与众生同心同体,这个体是佛与众生同体,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世音大士证得这个理体,所以也跟众生同心同体。众生哪里来的?都是从这个体出来的。与众生能同体,就能跟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这里讲的十方,不只指娑婆世界。我们的地球在佛经里叫阎浮提,是娑婆世界里的一个小星球。娑婆世界有多大?佛经里讲,我们的地球阎浮提是属于太阳系,同一日月所照是一个太阳系,太阳系绕着须弥山转,须弥山是一个小世界,单位世界的中心,一个单位世界就是一个银河系,太阳系绕着银河系中轴转,银河系的中央应该就是须弥山。娑婆世界有多少银河系?三千大千世界。所谓三千大千,是三个一千乘起来。一千个单位世界,叫一个小千世界,也就是一千个银河系叫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所以,大千世界是一千乘上一千,再乘一千,这么多个单位世界,也就是十亿个银河系,这是一个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这里面有多少众生,不计其数。观世音菩萨说十方,娑婆世界是十方里的一个小区域,宇宙是不可思议的,全包含在里面,就是法界一切众生,观世音菩萨都能与他们同体,跟一切众生同一悲仰,悲是悲哀,仰是仰望,众生在苦难当中,哀求、仰望佛菩萨救度。佛菩萨大慈大悲,跟一切苦难众生同体,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千不是数字,是比喻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只要在苦难当中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求观世音菩萨救度,观世音菩萨立刻现身救度他,帮他脱离苦难,叫循声救苦,随机赶赴。这个力量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完全证得真如自性,众生是自性所现,所以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都是在他的自性当中救度,没有离开他的自性,当然就能够寻声救苦,随机赶赴。我们什么时候念他,他当即、当下就现身。观世音菩萨的法身从来没离开过我们,我们也是观世音菩萨法身当中的众生,与他同体。到了这个境界就圆满了,称为如来。《大学》里讲“虑而后能得”,就是破了灭的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孔子七十岁证得心自在,他止住在安的境界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他在安的境界里。可是“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他还没有完全证得。蕅益大师讲,孔子到八十九十才可能证得“虑”,所以我想至少要百岁以后,才能证得“得”这个境界,得是什么?十方圆明,获二殊胜,“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境界。所以在理上讲孔子也是菩萨,他在修行过程当中,还没有圆满。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1:0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1:01 编辑
圣人示现 我辈可行
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佛,他证得了圆满。他在这一生给我们示现,三十岁就成道,就证得“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境界,他成佛了。孔子七十岁还没证得的境界,释迦牟尼佛何以三十岁就证得?当然这与过去生修行有关。释迦牟尼佛也是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修行,修到这一世他就能够圆满,示现出圆满,释迦牟尼佛是生而知之。我们中国有没有像释迦牟尼佛的圣人?有!唐朝出现一位六祖惠能大师,禅宗第六祖,他二十四岁也证得释迦牟尼佛的境界,“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也是观世音菩萨讲的,“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怎么证得?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所有的障碍,都来自于妄想分别执著。任何的相产生了,我们在这个相中起了妄想分别执著,就成了障碍。相本身没有什么障碍,只要不起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就当下证入。相哪有妨碍?《华严经》讲,“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事相不会产生障碍,产生障碍是自己有妄想分别执著。观世音菩萨讲了六个相,动、静、根、觉、空、灭,这都是相,在这些相里,稍一动心,稍有执著,我们就住在里面。所以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求其放心,就是观世音菩萨讲的返闻闻自性,六根往自性中流入,一层层地入,一层层境界突破,到最后就圆满证得自性。证得自性的人,就是《大学》讲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圆满了,为什么?因为明德本来具足,天下和自己是一。这是我们用《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与孔子《论语》里所说的来比照,了解这里面的理、事、境界,我们就知道要怎么修。下手之处,先要把执著里的恶断除,断恶修善。孔子讲择善固执,择善固执还是执著,没错,这是第一步断恶修善,把恶断了,剩下就是善,但是不能住在善里,把善也要放下,心才清净,这是把执著放下了。
《金刚经》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行布施是善,要不住这个善的相。把执著放下了,进而断分别,再断妄想。我们凡人要断妄想不容易,能断分别执著就不错了。孔子一生断了分别执著,妄想断了没有?没断,但是这个境界已经非常高了。颜回讲,老师这个境界的高远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是颜子对孔子的景仰。菩萨的境界,确实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我们不是这个境界,根本不知道他的落脚处。孔子给我们很简约地拈出来,说明了一下,让我们生起向往的心、效法的心、好学的心。孔子能一生达到的境界,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达到。圣人之所以出世,就是来帮助众生提升的,如果众生达不到,他不会来示现,否则,那不等于吊我们的胃口?我们也可以达到,他才这样示现,所以我们要努力上进。先从有志于学开始,立定志向、勤学不辍、锲而不舍,总有学得成功的一日。至于说我们的境界到达哪一个地步,我们不需要去想太多,想也没用,想也想不出来,就是一味地学下去、修下去,但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是真诚心。能像孔子那样达到而立、不惑、知天命和耳顺,再往上,从心所欲不逾矩,应该还是有一部分人能达到。所以整个圣贤之学,是自己不断修正的过程,这叫实学。我们学儒、学佛,要从事实学,不是只在文字语言上得到点知识而已,那不是学儒、学佛,充其量叫儒学、佛学,是做学问,搞学术研究。你可以拿博士学位,可以写书,可以当教授,但是能不能真正像孔子那样,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未必了。所以真正要从心性上下功夫,提升自己,就不枉费孔子一生给我们示现教学的苦心。愿我们同仁共勉之,一起努力。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1:0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1:07 编辑
第五章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问孝 子曰无违
这一章是讲孝道。“为政篇”里从这一章开始,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章都是讲孝道,是不同的人向孔子请教,孔子答复孝道的意义、含义是因人而异,虽然讲法不同,可是统统都是孝道,是从不同的层面、角度来做答复。这是孔子善于教化、因材施教,对治不同人的毛病,他就讲不同的话。此章是孟懿子来问孝。根据西汉孔安国的注解,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他的谥号,是他死了以后,后人授给他的。孟懿子是鲁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孟孙氏的后代,鲁国从鲁桓公以来,有三大家族,所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这三家的族长,称做大夫,在《论语》里都有向孔子来讨教,或者是对话。这三家把持着鲁国的朝政,愈到后来权势愈重,鲁国的国君基本上变成了一个傀儡,所以孔子非常看不惯这个情形,可谓是违礼乱政,而且情况愈来愈严重。孟懿子是孟孙氏的后代,他的父亲是孟僖子,叫仲孙貜。在春秋昭公七年,孟僖子将死的时候,把他的家臣都召来,立了遗嘱,嘱咐仲孙何忌,要师从于孔子学礼,所以孟懿子在孔门里也有弟子的名分,可是在《孔子弟子传》里没有讲到孟懿子。孔安国的注解里,只说孟懿子是鲁国大夫,没有说他是孔子的弟子,这也是事出有因。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说,孔子在鲁国当官的时候,为了帮助鲁国国君恢复职权,削弱三家的势力,于是用巧计来堕三家的都城,因为三家都自己建了都城,不合制度、不合礼。结果到最后,孟懿子却违抗这个命令,连他老师的话都不肯听,这是违背师教,违背圣人的命令,所以他也就做不上真正的弟子,因此《弟子传》里他没有名分。
此章是他向孔子问孝,孝道是什么含义?孔子回答他说,“子曰:无违”,“违”是违背的意思。朱子在《集注》里讲,“无违,谓不背于理”,不要违背天理。天理,在我们人间的相状,具体就表现为礼节、礼仪。所以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礼。孔子用“无违”两个字来答复孟懿子,是教导孟懿子不要违背礼。因为他的父亲给他的遗嘱,是让他向孔子学礼,如果违背父教,不能学礼、不能遵礼,就是不孝,所以用“无违”来回答他,这个回答非常简单。后来樊迟,孔子的弟子,名须,“樊迟御”,他为孔子驾车,“子告之曰”,孔子告诉樊迟,“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孔子又把这件事提起来,朱子解释说,“夫子以懿子未达而不能问,恐其失指,而以从亲之令为孝,故语樊迟以发之”。孔子回答完孟懿子之后,他知道孟懿子没听懂,未达就是没有真正通达明白孔子讲的“无违”是什么意思。如果他真明白了,之后也不至于做出违抗老师、违背礼仪、制度的动作,他抵抗堕都。孔子知道孟懿子未达,一点都没明白,未达是他都不能问,连问都问不出来,“恐其失指”,唯恐孟懿子不了解“无违”的意思,“而以从亲之令为孝”,不了解“无违”正是服从父亲的遗教,所以就告诉樊迟,希望樊迟将来方便的时候,再向孟懿子去解释。所以,孔子对向他求教的人非常负责任,虽然当时回答孟懿子的话,他不懂,但是孔子还叫自己的学生有机会再向他去解释,好让他真听明白了,就能够落实。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1:13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1:13 编辑
樊迟问孝 夫子详陈
孟懿子是鲁国的贵族,假如他真能够遵礼、行礼,这也是鲁国的福分,鲁国也就能够昌盛起来。结果樊迟听了孔子说“无违”,他也没听懂,所以他也来问。“樊迟曰,何谓也”?就是“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子就用三句话来解释这个意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这里我们看到,学生向老师学习,一定要谦虚好学,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樊迟和孟懿子两个人的表现不一样,孔子说的是同一个道理,什么是孝?“无违”就是孝。两个人都没听懂,孟懿子没听懂,他不接着问下去,为什么?大概他是贵族,孔子是平民,虽然孟懿子的父亲仰慕孔子的德行学问,要求自己的儿子向他学习,可是他并没有真正生起那种至诚恭敬的心来学。问一下,听懂了,很好,听不懂就算了,没有真正求深解义趣的那种好学的态度,所以他不是真正的学生。樊迟听了之后不懂,和孟懿子一样,可是他能问。这一问,孔子就解释出来,大家也就更加透彻明了。所以不懂一定要问,特别是有老师、善知识在身旁时,不能碍于面子,对一般人都要懂得不耻下问,更何况对孔子、对圣人。孔子解释了三句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朱子解释说,“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生,事之以礼”,事是事奉,父母在生时,我们要事奉父母,以什么来事奉?以礼,对父母要礼敬,心要恭敬父母,言语、动作、行为统统要符合礼,为人子之礼,这是生事;葬祭是父母死后,要依葬礼、祭礼表达对父母的哀思怀念,提起报恩的思想,这是讲到事亲的始终。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1:19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1:19 编辑
事亲始终 至孝尽礼
朱子讲事亲的始终,始是开始,父母生了我们,孝道从此而生;父母走了以后,我们以葬礼、祭礼来思慕父母,这是终,但是这个始终只是一世而已,其实孝道是无始无终的。《孝经》里讲“孝无终始”,也就是无始无终,为什么无始无终?孝讲的是义理。人未出生,孝的天理宛然已在,不因我们的出生才产生,不因父母去世而终了,所以孝之道、孝之理,它是不生不灭的。在理上讲不生不灭,在事上讲也是不生不灭,也是无始无终的。人未出生前,甚至未投胎前,孝心就已经有了,孝心是人与父母一体的心。孝字,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字底,老是代表父母,子是代表儿女,父母和儿女是一体,这是孝。宇宙一切的众生,本来就是一体,怎么说是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才有这个一体?所以孝的理和事都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父母去世以后,葬礼和祭礼都是表达我们的孝心,而我们的孝心也不因父母不在了就没有了,还是一体。不仅跟父母一体,跟一切万物、众生都是一体。老子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真正入这种境界,这个孝才能叫圆满。对我们常人而言,要不断地培养一体的心,使之逐渐地扩大,保持永久。所以孔子只用生和死这两方面,来诠释我们如何尽孝。实在讲,一个礼字贯穿了始终,礼是什么意思?朱子解释,“即理之节文也”。礼是天理的节文,天理是永恒的,不因时空变化而变换,它没有生,也不会灭。在我们人间,总有可以表现、落实、运用的一套礼,所以叫理之节文。人只要处处循礼、遵礼,克己复礼,才能够慢慢地回归到我们的自性上来,回归到与天理同一体的这个境界上来。礼教乃是圣人方便的一种教化,它的目的还是让人们回归自性,恢复宇宙本来一体的面目。朱子讲,“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这是讲我们这一生,没有讲过去生,也没有讲来世。朱子说,这一生我们事奉父母,自始至终,就是从出生到最后,不仅是到父母去世这个时刻终结。为什么?父母去世后,我们还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还要尽孝。什么时候终?我们自己去世了,那叫终。从我们生到我们死,这是自始至终,也就是一生都要依礼而行。于礼不苟,苟是苟且,没有丝毫违背礼,这才是真正的尊亲到了极点,这是至孝。
“是时三家僭礼,故夫子以是警之,然语意浑然,又若不专为三家发者,所以为圣人之言也”,朱子把这个背景介绍出来。在孟懿子的那个时代,鲁国是三家专权,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僭礼,僭是违越,违越礼制。孔子为了教化孟懿子,说无违,不能违背礼,是警惕他。但是孔子讲这个话,讲得非常有艺术,对孟懿子不能够赤裸裸地批评他,讲得很含蓄,语意浑然,话里面的意思点到即止,但是却又涵盖了整个孝道的全体,这就是说话很艺术,叫契理契机。在理上讲,无违两个字确实包含了整个孝道,一丝毫不欠缺;契机方面,是专对孟懿子讲的。所以这个道理并不专为三家来说,这是圣人之言,这种语言,它不仅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可以传世。孔子说,“生,事之以礼”,父母在生的时候,为人子以礼事奉父母。邢昺的《注疏》里引《礼记·曲礼》讲,“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就是这个意思。《弟子规》里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完全出自于《礼记》。我们对父母的衣食、温饱,生活各方面都要照顾备至,一切都要合乎礼制。礼全写在《礼记》里,还有《仪礼》。儒家讲礼的著作非常多,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讲道理的有三百篇,都是讲礼,讲具体威仪的有三千。这个礼是讲相,有很多很多,如果用一个字来归纳就是敬。《礼记·曲礼》讲,“曲礼曰,毋不敬”,这是一言而蔽之,把整套礼制概括出来了。所以对父母一定要孝敬,没有敬就不孝,所有的礼都是形式而已。
“死,葬之以礼”,父母去世的时候,以礼来办理丧葬事宜。譬如给父母备好棺椁,办丧事,我们现在很少用土葬,一般都是火葬,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会。骨灰得到之后,供奉在适当的地方,等于过去挖一个墓地葬了父母,现在我们用骨灰盒。过去对于丧葬确实有一整套完备的礼,现在时代变迁,过去的很多做法,现在不再适宜,可是又没有制定出一套礼制,人们都各做各的,不知道怎么样去行这个丧礼和祭礼。“祭之以礼”,父母死了以后,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孝经》里讲,按照每一年固定的时日来祭祀父母、追悼父母。这些礼急需恢复,它是表达人们对于父母、祖先的孝思,能尽孝思就能尽人伦,能够敦伦尽分,就能处理好家里的各种关系和社会上的各种关系,社会就能和谐。人人都能尽到本分,社会就能繁荣、安定。我们希望和谐社会,礼仪一定要恢复,要去研究、参考古礼的精神,制定一套适合现代的礼仪来推广、来教化,这件事由国家政府来主办会比较容易落实。如果一个国家的礼制没有了,如孔子说礼崩乐坏,这个时代叫什么?叫乱世。当时孟孙等三家越权违礼,孔子非常痛心,常常有批评,譬如《论语》里讲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舞是天子用来祭祀的礼,鲁国是诸侯国,一个诸侯国的大夫怎么能用这种礼?僭礼僭得太离谱了,所以是忍无可忍。
孔子对孟懿子的这个回答,也是在点他,真正尽孝就不能违礼,他的父亲临走的时候教他学礼,所以不能做出违礼的事。也就是说,他应该把他的权交回给国君,一个大夫,怎么能站在国君之上,权力比国君的还大?这不符合礼。君为上,臣为下,这才是礼。朱子又引胡氏,南宋初年胡寅,字明仲,他的话,“胡氏曰:‘人之欲孝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于不孝。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胡氏的第一句讲得好。人想要孝其亲,对父母尽孝,这个孝心无穷,孝无终始。孝是理,理体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横遍十方,超越一切时空,这是无穷。无穷的理体是什么?是我们的自性,也是宇宙的本体。我们行孝是顺着自性的性德,所以能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能成为圣人。“得为”与“不得为”两方面,孔子讲要以礼事亲,礼是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得为而不为,是应该做的不做;不得为而为之,不应该做的做了,都属于不孝,都属于违礼。胡氏讲,“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这个解释有点片面,他说礼只是着重在所得为者而已,就是应该做的。《礼记》里记录了很多礼,都是教我们应该怎么做,所以他认为,无违就是一定要遵循着礼,遵循所定下来的这些条则去做,这是无违。“不得为”,就是不应该做的,我们不能做。如果是《礼记》里没有写的呢?我们用什么来判断,怎样叫无违?那我们应该用天理。
朱子讲的礼是理之节文。能写出来的叫理,没写出来的呢?还是天理。天理怎么判断?最简单的方式,用我们的良心,天理良心。人人都有良心,为什么有良心?因为天理无处不在。譬如事情来了,这个事情可能在礼里没记录、没说明。可是我们能马上判断,这个事情该做还是不该做,用什么判断?用自己的良心。这个良心的功能就叫明德,自性本来就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判定是非善恶。它的标准是符合自性的性德就是善,违背自性的性德就是不善。自性人皆有之,所以这个判断的能力人皆有之。孟子讲,“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知道做坏事不好,当然也知道什么是坏事。但是如果我们的物欲等各种欲望很重,良心也就被蒙蔽得很重,就会出现恶念恶行而不自知。这是因为烦恼、欲望、习气太重,把我们的良心深深掩盖在下面,能力透不出来,这就很可悲。不知道自己在作恶,就是孟子讲的近于禽兽,自己迷得太深了。如果我们能够从格物下手,真正断除自己的欲望、烦恼、习气,我们的良知良能,就会逐步显发出来,这就是格物致知,知是良知。我们能判断一件事的是非善恶,这是良知。礼是帮助我们格物致知,恢复良知,明其明德,回归自性的。所以不能够拘泥于那些条文,写下来的我们才遵守,没写下来的我们就恣意妄为,这本身就是违礼。礼是敬而已矣,不敬人、不敬事、不敬物,都叫违礼。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1:25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1:25 编辑
克己复礼 孝亲无违
蕅益大师的《点睛注解》讲,“克己复礼,方能以礼事亲。违礼,即非孝矣”。克己复礼是孔子教诲颜子的,颜回向孔子请问,仁是什么含义?孔子回答“克己复礼”四个字,就是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格物。复礼的复是恢复、回归,恢复礼、回归礼,孔子用“复”字,就把意思透出来了,礼本来具足,本性中本有,不是外面学来的。我们恢复它就行了,不是增加一点什么,恢复就行,这叫复礼。怎么复礼?克己就能复礼。礼为什么不能彰显出来?因为有烦恼、有习气、有欲望,这些东西隔着、挡着、障着,现在把它们克服掉、去掉,就是格物致知,格掉这些物欲、烦恼,我们就能恢复本有的良知、恢复本有的礼,这时候方能以礼事亲。我们孝敬父母,要做到无违。蕅益大师讲违礼,是违背自性,无违是顺应自性、回归自性,我们才真正克己复礼,这时候我们孝顺父母,就没有任何过失,我们的孝道才能圆满,违礼就不孝。若不是真正成圣成贤,礼就有欠缺,我们的自性就不能圆满地显露,性德也是明德就不能圆满地恢复,还是非孝。《孝经》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终是终极,最顶点。立身行道,是我们要成圣成贤,扬名于后世,成圣成贤自然能扬名后世。扬名于后世,不是今世,如果有心想这一生扬名,想出名,这是名闻利养之心,名利心,怎么能成圣成贤?这是物欲,我们要把它格掉。
孔子,他不是希望自己成名,一心只是想推行圣贤之道,他扬名于后世。到了汉朝,汉武帝重用董仲舒,董仲舒推荐儒家学派,这时孔子才被尊为至圣先师,大家都向他学习,扬名于后世,这是真正显耀自己的父母。我们讲到孔子,就想到孔母是圣母,孔父是圣父,孔子的后裔都沾了孔子的光,历代帝王没有不尊重孔家的。所以要从无违开始,以礼规范自己,一点一点地恢复自己的本性性德,最终成大圣,孝道就圆满了。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补注》说,“一部孝经,三言尽之”,把孔子讲的话和《孝经》联系在一起。三言就是三句话,哪三句?“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实一部《孝经》,这三句话就全概括尽了。蕅益大师讲的克己复礼,也是这三言,三句话概括尽了圣贤之道。《孝经》我们曾经讲过两次,一次是四十个小时,详讲;一次是十八个小时,简讲。《孝经》里的道理很深刻,实际上它不仅是讲修身,已经讲到治国平天下。《孝经》开宗明义就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也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怎么做?用孝道,以孝治天下。《孝经》讲的道理深刻,那我们怎么落实孝道?还是在《弟子规》。我们的恩师讲,《弟子规》是儒家的根,它教我们怎么落实,讲得非常具体、详细。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弟子规》就教我们修身,很具体的修身。怎么齐家?《朱子治家格言》,是一个齐家的宝典,齐家还是讲修身。《孝经》是继续地提升、阐发,教我们如何治国平天下。
这三部,《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如果用一个字来贯穿始终,就是一个孝字。以孝修身,以孝齐家,以孝治国平天下。具体落实就以一个礼字来贯穿,孔子讲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弟子规》里的“入则孝”就是讲这三件事,事之以礼,父母在生时,从“父母呼,应勿缓”,一直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都是父母在生的时候,事之以礼。《孝经》里讲“事亲五致”,从五方面来事奉双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弟子规》里也详细地说明了这五条,“居则致其敬”,在家对父母要致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都是教敬,“居则致其敬”。
《弟子规》“入则孝”里从“冬则温,夏则凊”,到“号泣随,挞无怨”,都是讲“养则致其乐”,奉养父母,一定要让父母生欢喜,怎么做?这里讲得非常具体。“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是“病则致其忧”。这些是父母在生时,事之以礼,具体的礼就用《弟子规》做标准,如果讲得太高深,现代人没有耐心学,而《弟子规》平实易懂,过去孩子就开始学,现在做成人也得补这个课。葬之以礼,就是“丧则致其哀”,“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这都是讲葬之以礼,也就是尽自己的哀思,父母过世三年当中,常常因为怀念父母而哀伤悲咽;居处变,不能贪图享受,夫妻要分房,甚至不能住在自己家里,古人是守墓三年;酒肉绝是不能吃肉喝酒,要吃素,这是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经》讲“祭则致其严”,《弟子规》讲“祭敬诚,事死者,如事生”。祭祀的时候,祭神如神在,像父母在生一样,用事奉父母的孝心去祭祀。更重要的是不忘父母的期望,努力地修身齐家,光耀门楣,立身行道,成圣成贤,圆满大孝。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4:42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4:43 编辑
第六章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武伯问孝 子曰忧疾
这是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的含义。朱子解释说,“武伯,懿子之子,名彘”。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姓仲孙,名彘,也是孟孙家族,他来继承他父亲的地位。前面讲的是孟懿子问孝,现在是他的儿子孟武伯问孝。孔子的回答不一样。孔子讲,“父母惟其疾之忧”,为什么回答的不一样?这都是针对提出问题的人,他的问题、他的根性,以及他的毛病习气,这么回答是为了帮助这个人觉悟。孔子的意思,朱子解释说,“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这个解释很好,说父母都爱儿女,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关怀无微不至,对于儿女的身体,更是关心,唯恐儿女有疾病,所以常常以为忧。“惟其疾之忧”,“疾”是疾病,“其”是儿女,也有注解说是父母,也未尝不可。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4:48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4:49 编辑
谨身守德 不行不义
朱子的解释很有道理,说父母担心儿女有病,常常会忧虑,正所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身体不能有病,我们的道德、德行也不能有病。“人子体此”,做儿女的体会到这一点,应该以父母之心为心。父母忧虑我们的身体,那我们自己也要懂得保养好身体,不能生病,生病就会让父母忧虑。有这样的一个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守身跟守德是一样的,守身的意思很广泛,不仅身体没毛病,道德也不能亏欠。因此一言一动都非常谨慎,不敢骄慢、放逸,这叫守身,就怕身有瑕疵、德有亏欠,怎么能叫孝?真正有这样的一种谨慎的操守,念念以父母之心为心,就可以称为孝。朱子又提到另一种说法,“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前一种说法,是儿女为了不使父母担心,所以守身谨慎,不让身有疾病,也不让德有亏缺,这种谨慎的心,叫孝。第二种说法,也说得很好,说为人子,不可以使父母忧虑我们德行有亏欠,自己不能陷于不义,陷于不义就是“德有伤,贻亲羞”,父母对我们能够放心,知道我们不会干坏事,不会缺德,能够念念修养自己做君子、做圣贤,父母还有什么忧虑呢?如果说有忧虑,可能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可能会有病。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万一得了病,会让父母忧虑。除了得病让父母忧虑以外,其他的都不会让父母忧虑,可见得这位孝子,德行几近于完美了,这才叫孝。这两种说法都很好,两种说法都终归到一个德字。自己不能有任何不义的行为,才不会让父母忧虑,除了身体有病,其他一律不会让父母忧虑。这种说法在何晏的《论语集解》里,他引东汉大儒马融的说法,“马融曰:‘言孝子不妄为非,唯有疾病,然后父母忧之耳’”。朱子在这就是引《何晏集解》中马融的这个说法。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在他的《论语讲要》里也赞成这种说法。孟武伯出身贵族,从小就有骄奢淫逸的毛病,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是一个纨绔子弟。孔子在这里点他,点得非常委婉,“为人子要做到孝道,除了身体有病之外,其余都不能使父母忧虑”。换句话说,如果你有诸多不义的行为,这叫大不孝。当然这句话没点出来,话里带着话,这是圣人言语的艺术,对于孟武伯这样的人,不能讲得太白,点到即止。若讲得太白、太直,会引起他的怨恨,不就自找麻烦吗?他不能改过,反而对你怨恨,严重的甚至还会起谋害你的心,不是让他造更重的罪业吗?所以孔子回答得非常委婉。他听懂了,当然就能改;他若是听不懂,应该会来问。他若是不问,那说得再白、再直,也没用,他不想学。所以跟圣人相处,一定要有谦卑恭敬的心,才能真正得利益,否则圣贤老师讲的意思,我们都没听懂,更不要说去落实了。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4:56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4:57 编辑
成就圣德 圆满孝道
蕅益大师在《点睛注解》里说,“此等点示,能令有人心者痛哭”。这句话讲得非常平实,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已经感觉到蕅益大师那一分孝心。孔子讲得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父母惟其疾之忧”,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儿女,常常为儿女忧虑。自从儿女呱呱坠地以后,父母的忧念就没有断过。古诗有曰,“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父母到了一百岁,他的儿女八十岁了,父母还一直在忧念着八十岁的儿女。这讲得很形象,说明父母对儿女的忧念,是永不止息。到什么时候才为止?父母断气了,再也不能忧念了,这才止息。所以古诗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这两句诗,我们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那种关怀。父母对儿女的帮助,辛勤的劳动,像春蚕吐丝,一直吐到死为止。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自己燃尽了,这个贡献才能停止,父母对我们不都是这样吗?父母的忧心、关爱,可有一时一刻停止过?孔子只是讲,“惟其疾之忧”,儿女有病,当然是忧虑。儿女没病的时候,其实父母的忧念也没有停止。所以蕅益大师讲,想到这样的一个状况,“有人心者痛哭”,对于父母那种无微不至的关爱,深恩大德,想到此地都能痛哭流涕,马上要提起尽孝、报恩的心,不能等待。古人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想要尽孝,时日无多。父母如果还在,赶紧抓紧机会,尽心奉养,事之以礼,不要等到父母过世了,只留下遗憾。父母过世之后,我们依然要不忘父母之恩,这种不忘恩的心时刻不能间断。
葬礼和祭礼,是有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报恩心,念亲的心,这是用形式来表达,用这种礼,但是内心中没有一刻停止。蕅益大师父亲早逝,他生前也是一位孝子,母亲也是一位念佛人,支持他出家。蕅益大师二十四岁出家,到二十八岁那年母亲病得很重,虽然他出家了,还是回到家里,并且四次割股疗亲。就是把大腿的肉切下来做药引,为母亲治病。这种孝心,难能可贵。很可惜,他母亲最后还是去世了。大师悲痛欲绝,从母亡那天就开始守孝,丧事办完后,就到了深山里闭关,等于守灵一样。在关房里用功修行,参禅念佛,求生净土,用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母亲,闭关三年,“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完全做到。在关房中,他生了大病,当时就一切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在关房里生病,虽然父母不在世,他也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父母惟其疾之忧”,儿女有病,父母最忧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蕅益大师真做到了,除了身体有病之外,他的德行、学问各方面没有让父母忧虑,这真是大德。后来病好了,出关了,给他母亲撰写了“拔济启”,求拔济、超度的一篇启文,为他母亲发愿,写了一篇“发愿回向文”,都非常感人,留在他的弟子为他结集的《灵峰宗论》著作里。
孝子能真正做到德行无缺,除了疾病以外,没有让父母感到羞耻和忧虑的,可以说是几近于完美。蕅益大师是真正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之人,念佛往生净土,往生就是不退成佛。成佛,是真正的圆满大孝。佛身体没病,不仅德行全体圆满了,身体、身相,一切能力、智慧都圆满,父母真的一点都没忧虑了,所以佛家的教育还是孝道的教育。假如我们有一丝毫的缺陷,没有圆满,还是对不起父母,还是让父母忧虑,还是不孝。就连等觉菩萨,像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这些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烦恼没破尽,严格来讲,还是对不起父母,孝道还是不圆满。什么时候孝道圆满了?成佛了,这才是孝道圆满。儒家说的成大圣了,这个大圣的地位、境界比孔子所证的还要高。前面我们学习了孔子这一生的年谱,从“十五有志于学,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过程,后人把他称为大圣,可是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说自己怎么能称为圣人,因为他知道上面还有更高的境界。佛家讲的才是圆满,成佛了就没有丝毫欠缺了,那是孔子心目中真正的圣人。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5:01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5:02 编辑
第七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孝 子曰敬养
这是孔子的弟子子游,向孔子问行孝之道。“子游”,朱子解释说,“孔子弟子,姓言,名偃”,言偃。这位弟子是孔门四科里文学最好的,子游、子夏两个人的文学最好。孔门四科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虽然子游的文学第一,但他没有问文学方面的事,他问的是德行,孝是德之本,孔门四科所有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所以文学也是以德为本。没有德行的文学,怎么能称为真正的文学!所以子游问孝,也给我们一个很深的启示,文学工作,就是我们讲的从事精神修养、艺术创作的人,必定是以德为本,为弘扬道德服务的。子游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养”,朱子说,“谓饮食供奉也”。在古代,“养”的古音是读“样”,我们这里用今音,比较容易懂,养就是奉养。孔子说今之行孝的人,今是现在,当今社会,他们以为行孝就是能养。“是谓能养”的“是”,邢昺的《注疏》里作“唯”字讲;“谓”是说,“是谓”就是“唯说”,今之孝者,唯说能养,只是说能养父母就行了。能养父母,这就是孝吗?孔子这个语气一转,后面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有养何止是为人子,“至于犬马”,狗和马这些家里养的畜生、牲畜,它们都是为主人服务的,狗能看家,马能当坐骑,这些牲畜都能以它的体力来奉养主人,这也叫能养,“至于”,是把为人子能养父母跟犬马能养主人,这两件事连在一起讲,让我们通过这样的类比,了解孝到底是什么含义。
作者: yanget 时间: 2011-8-5 15:07
本帖最后由 yanget 于 2011-8-5 15:08 编辑
敬爱备至 养亲心志
“不敬,何以别乎”,犬马能养主人,但是它不知道敬主人,它只是完全地服从,是被驯服的。它不会主动想着,主人还有什么其他需要,就做它自己能做的事情。如果人不知道对父母礼敬,“生,事之以礼”,只是给父母一些基本衣食需要,或是更好的物质供养,而不能恭敬父母,这跟犬马又有什么区别?犬马是养主人,我们为人子是养父母,以此来类比,突出“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不恭敬父母,我们为人子的跟这些畜生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对父母不敬,跟这些养主人的畜生,跟犬马没什么区别。这是孔子讲的不客气的话。所以,孝养父母,最重要的是有恭敬心。把犬马跟人子做比喻,突出孝道的真正含义,在一个敬字。敬是在心,不敬就跟畜生没啥区别了,所以孝养父母着重的是心地上的尊敬。前面孟懿子问孝,着重在事相上的礼,有其事必有其礼,有其心必有其事,心里有敬了,身体的动作必定符合礼,孔子的答复是相贯通的。这是一种说法。
在《论语集解》里还有一种说法,这个说法也很好,它不是把人子跟犬马来做比喻、类比,是把父母跟犬马在一起类比。《集解》里说,“人之所养,乃至于犬马,不敬,则无以别”。人养犬马这些畜生是养,养父母也是养,养父母跟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就在于敬与不敬。如果不尊敬父母,不能事之以礼,不能以真诚恭敬的心来奉养,那真的跟养狗、养马没有区别。这是把犬马比喻成父母,讲得就更加深刻、更加厉害了。朱子说,“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狗、马这类畜生,每天等着人养它们,给它们喂食,给它们衣食温饱这些物质的供养。现在人养宠物,更是关心备至,还有小狗、小猫穿的衣服,每天给它们洗澡,病了就上宠物医院,这都是养,跟养其亲有啥区别?如果养父母没有尊敬心,真的没区别,这是给我们深刻地说明不敬之罪。如果我们以养犬马之心养父母,那叫大不孝、大不敬,怎么能是孝?这是孔子深刻地警醒我们,不要会错了孝道的意思,以为养父母就是孝,大错特错。当然不养父母更是不孝,养父母在于敬。
曾经有一年的母亲节,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节前《广州日报》派出记者去采访了一些企业家和大款,记者问他们,“母亲节快到了,你们打算怎么报答你们母亲的养育之恩?”这些做儿女的就说,“我要赚更多的钱,给母亲买一栋别墅,买一部洋车,来奉养我的母亲”。记者然后又去采访这些企业家和大款的母亲,“您希望儿女怎么孝养您?”这些母亲都没有说要洋房、要洋车,他们回答的话都很相似。什么话?“希望我那孩子不要太忙了,母亲节的中午能陪我吃顿饭”。母亲对孩子的要求并不高,连这个话都说出来了,证明她的孩子很少跟母亲一起吃饭,恐怕一年都没能来探望母亲几次。母亲不是需要吃这顿饭,物质的需求是其次的,她需要的是陪伴、恭敬、尊重,需要的是儿女来养她的心。有的人就认为,我每个月给母亲钱用,已经算不错了。这话也不能说错,因为什么?在现代真的算不错了,有些现代人连父母都不养,把父母看得比犬马都不如,古人至少能养父母之身,现在能拿钱供养父母,真算不错了。假如我们拿很好的物质来供养母亲,但是没有恭敬心,跟孝道的标准差得就很远,为什么?孝,着重在敬,能敬父母才叫孝。所以奉养父母的时候要深爱婉容、和颜悦色,让父母生欢喜心,这是养父母之心。更重要的是养父母之志,父母对我们的希望,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成人,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皆然,都希望自己的儿女争气,做个有德行、有学问、有操守、被社会大众尊重的人。我们如果能够做到,这是养志。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