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如果你是总经理,你会怎么做? [打印本页]
作者: 云扬飞舞 时间: 2011-5-25 08:47
标题: 如果你是总经理,你会怎么做?
某箱包类工厂员工在550左右,厂值1个亿左右,内设开发部(包含产品开发、开发采购)、工程部(包含资料组、市场组、IE组)、制造科(两个生产车间)、PMC部(包含计划、物控、物流、采购调达)、品管部(IQC、PQC、OQC)、财务、业务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保安。
1、人员方面:2011年1—4月份人员离职情况分别如下:47人、83人、253人、123人。
2、现在使用系统金蝶K3,06年上线,目前已经出现无法适应发展需要,表现在人员工作量越来越大,同时系统准确性不高,运行速度和效率缓慢;
3、OEM模式,订单特点量小,型号多,新品多;
4、ECO变更频繁,工程部的资料组工作基本只做一件事,ECO变更录入,据统计4月份ECO变更量达5000项;
5、采购物料频繁不能及时到达,生产经常出现缺料,等料生产,而员工因为生产不足,流失情况严重;
6、由于订单多、型号多,导致生产线经常更换产品,新品的生产导致工人生产效率大大下降,产值上不去,员工报酬低,也导致员工流失,老员工的流失,新员工又无法上手,更进一步加剧人员的流失(员工薪酬与厂值挂钩);
7、仓库设收料员和发料员,下设三个仓库面料仓、辅料仓、包材仓;
8、计划员像救火员,到处协调灭火,整个工厂可见其人;
9、供应商不买账,不愿意合作,几乎被做死了,频繁出现因为物料缺失而为赶交期用空运购买物料。
问题:如果你是总经理,你会怎么做?
该贴已经同步到 云扬飞舞的微博
作者: lw8433 时间: 2011-5-25 09:28
个人愚见,有失偏颇:
1、公司的管理体制是否有问题;有无分权,越级管理及汇报的情况是否严重;
2、订单量较小的情况下,是否根据销售预测,制定安全库存;(不要被精益生产所累,施行精益生产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3、查证公司流动资金是否出现问题;
4、查证采购物料无法及时到达的原因;
5、供应商不愿意合作的原因;
查证以上原因,对症下药
作者: ldl_bdyx 时间: 2011-5-25 15:15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wayne2008 时间: 2011-5-25 22:15
试分析一下。
从列举的问题来看,一方面,问题比较凌乱,可以看出楼主还未将问题归类,没有结构化的分析,很难找出真正问题所在,当将面临的问题结构化分析后,答案就很容易找到了。答案,其实就藏在问题当中。另一方面,我们探讨一下怎么做,试着安排一下。
1 责任人力资源部提供2011年以来离职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2 召集供应链各环节,查找供应环节的所有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整合供应链。
3 借力管理咨询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手段,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借助BI分析,在解决认为操作的低效的同时,引入BI,发现管理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关键是要选用有管理咨询实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慎之又慎。
4拜访供应商,坦诚沟通,寻找问题,努力解决。同时,拓展新的采购渠道。
共勉。
作者: lz0769 时间: 2011-5-25 23:16
这么复杂,要换软件吗
作者: 云扬飞舞 时间: 2011-5-26 09:10
回复 wayne2008 的帖子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您的观点对我非常有启发,希望有机会多交流,
作者: whoiswhy 时间: 2011-5-26 11:56
我就是失败在同样类型的公司的,只不过那是做电机了,呵呵,天天搞得我累死,就是对症下不了药,变量太多了,老板看不到成果,也就灰心。分权,说实在话,难。
作者: 李应涛 时间: 2011-5-26 14:13
人尽其责、物尽其用!!! 不要过多的追求资本既得利益。(参见我的文章《管理愚见》)。
作者: diangxin 时间: 2011-5-26 14:20
此等企业,真得很难做
作者: shaou81 时间: 2011-5-26 14:40
以下是个人的一点浅见:
从楼主给的资料来看,这个公司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OEM模式引发的——量小,却:新品多、型号多,导致工人无法适应,生产线经常变革,工程部忙于数据更新,原材料储存过多,产量减少,员工薪酬减少,人员流动过高等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稳定公司的人心,表示公司要解决问题的决心及信心。思想上要坚决,才能走的远。
随后,实际管理上:
1、公司应该确定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式,分清主次。如果是以OEM模式为主,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订单,多少的量,就是关键了,在针对生产线的能接受生产的产品范围、发挥充分的研究的前提下,进行组合产生分析,生产有了,才能留住员工,发展企业。如果不是,那么还是应该以企业的主打产品为主,在有余的情况下,作为辅助发展OEM。
2、对于公司的计划、采购和供应商的管理进行重整,计划应有效、科学,先于生产,指导生产,但不是“救火队”,人不行,就换人,权责利分清楚。
3、对人员的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在企业比较困难的时候,个人觉得可以适当的将薪酬与效益减少一定比例的挂钩,尤其对于基层的员工,而对于中层、高层则应该相反,让他们真正的和企业靠在一起。还有,员工的保险等福利制度的应该尽量完善,这也是让人心稳定的一个良剂。该花钱的地方,还是不能省的说。
4、重视企业的HR的管理,重视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将员工沟通渠道打通,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之类。
5、至于企业的软件、系统等硬件运行,要更新的还是要及时的更新,否则不仅不能帮助解决问题,其本身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了。当然,费用、更新所需要的时间、人员的适应时间以及期间的应变措施等都应该事前考虑清楚。
当然,其中还要做好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协调,做好责权利的划分,最好责任到主管人。
零零种种的,仅供参考。
作者: 云扬飞舞 时间: 2011-5-26 15:01
回复 shaou81 的帖子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您的观点对我非常有启发,希望有机会多交流
作者: 云扬飞舞 时间: 2011-5-26 15:02
回复 whoiswhy 的帖子
可否详谈,交流
作者: 云扬飞舞 时间: 2011-5-26 15:02
俺说说我的思路, 这个工厂的特点是OEM模式,订单特点量小,型号多,新品多,系统不适应现有需求,如此可能产生大量人工,而且会变得繁乱,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1、外向型企业的特点,代加工,无自有品牌,业务拉到订单后工厂才有了产品开发、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物流这系列的活动,当前的局势和特点决定了这个企业的一大部分特点,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业务、研发部门下功夫,比如单子过小不一定要接,与客户沟通时注意工厂实力,另一方面产品的研发要投入升级到DOM,再进一步慢慢发展自有品牌。
2、ECO变更的问题,则反应了BOM表的准确性问题,减少错误产生的源头,由此可能造成呆滞料的产生等等。分类,A客户造成,这个需要业务加强沟通,谈好,对此可设一定的考核机制;B,开发部门造成,定标准差错率控制,同样设立考核机制;C、其它因素,如生产过程确实由于材质、工艺等问题产生的,前一流程制作完成后由后流程对前一流程进行考核(此适用于各部门的考核);
3、供应链问题应该说是最大的问题如何解决?我着手于信息系统先处理这一思路
A:a、如果通过系统升级可以适应现有的发展需要,进行系统升级(需要做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b、如果不能过通系统升级实现就更换行业系统,(同样需要做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通过系统重新建立和资源整合,并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适合的信息系统
B、采购分析,根据特点:a、采购部重新整合,将采购开发与调达放在一个部门,置PMC下;b、优化供应商结构,是否可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增加与供应商的交易金额;c、适当让利;d、信息交流渠道要顺畅,考核管理要到位;e、对采购的考核、不仅需要在交期、齐套率方面,还要综合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
C、计划制定要精准,信息反馈要及时;
D、物流信息要真实、准确反映,对于物料未及时到达要及时跟进,确保生产物料的充足;
4、如此多的部门设立是否有必要?是否可以对各部门进行重新评估后根据现有的情况进行再整合,减少不必要的设置可以加快信息的流通和工作效率;
作者: whoiswhy 时间: 2011-5-28 10:19
说明一下:我不是站在总经理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因为我还没有资历做到这一点,太年轻了;
我此前的公司的职位,是在一家民营公司做生产经理(也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职位),我的出身是做生产的。
我可以从生产的角度上来分析我此前的所面临的问题:
1:交货不及时,经常性延误;
2:生产面对的质量投诉较多;
3:物料不能及时的供应,仓库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少一个部品导致交期延误码;
4:生产定单超出产能负荷,定单的量其本是在1-100的范围内,品种多达4000多种;
5:去年面临民工荒,人员流动太快,有时人刚培训好,能上手独立操作了,又流失了,问其原因竟是,老员工排挤;
6:计划的达成率在百分之65左右;
7:质量的达成率在百分之85左右;
8:没有组建合格的供应商机制,因为量小,别人不愿意加工,因此需要在公司的四周组建属于自已的供应商团队;
9:过程质量控制无,首中末件的检查无,终检反应出问题后,就是无穷无尽的返工,及相关责任者的相互推脱;
10:相关技术文件太多太杂,没有系统性的打理一次,在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图纸的错误导致加工错误;
11:完整的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计划无,作业层面的计划,由我发出,物料计划由采购看到单子后,下采购订单。两者的达成率不是太高,呵呵,我也有责任;
12:平行层面的沟通与合作欠缺,纵向执行层面的执行力不到位;呵呵,做生产的就是执行执行再执行。
就先说这么多吧
作者: 云扬飞舞 时间: 2011-6-1 16:21
回复 whoiswhy 的帖子
情形如此相似啊,哈哈
作者: 双木林 时间: 2011-9-2 16:08
1,梳理定单,28原则,不要什么单都做,要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有必要做。
2,严格设计输入,控制好源头,5K的ECN都还没有让管理者明白出了什么问题,这是管理者的严重失责。输入是垃圾输出就是垃圾。
3,其它参考上面的高人答复,希望对你理清思路有帮助。
作者: 张雨烟 时间: 2011-9-5 10:20
回复 shaou81 的帖子
shaou81的发言我认为应该说找到了根源。
楼主对公司的问题并没有归类总结,从楼主发言的问题来看,主要应该是三方面的问题:
1、公司业务定位问题。
既然做OEM,就不能无论什么单子,多大的单子都做,你必须对自己定位,那类产品,多大的量能接。这样你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就能解决。如:供应商问题、员工工作量问题、软件系统问题。
我会根据公司的生产能力及结构能力定位1至3种产品。
2、内部管理问题。
精准的业务定位才是解决内部管理问题的根本,不能一味的说分权、员工薪酬什么的,关键是企业氛围的打造。
作者: ralfclerk 时间: 2011-9-5 16:55
关键是公司内部管理问题;
各级数据统计是否真实客观
针对oem产品,订单量小,规格多---这是近段时期一个趋势,这就要求计划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是公司内部各部门相互协作;
供应商问题:可能是诚信方面的事情,可以选择新的供应商但一定要诚信合作
员工离职:分析离职的原因,总的来说离职不单单是薪水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员工是否有被尊重感?也就是员工的存在感。应该是企业文化方面的原因
如果针对现在的想象,首先应该重整厂风厂貌;建立健全公司制度。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能说明。等等基础性的东西亟待解决;哎,这样的企业需要大动作,但要循序渐进,从基础开始,不可求之过急。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