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细微之处见真功夫:王璞Vs张伟俊 [打印本页]

作者: 木人    时间: 2004-6-4 14:44
标题: 细微之处见真功夫:王璞Vs张伟俊

一次跟苗祥波兄聊天,谈到职位评估的因素时,自己一不小心冒出“责任心”,就苗兄当场“纠错”,虽是口误,一直耿耿于怀:还是基本功不扎实。后来跟柳春鸣先生沟通时,谈到咨询顾问的核心能力,当时我说了三个方面,柳先生后来补充说,他认为最核心的能力,是精确界定范围的能力,这里包括界定客户的问题,包括界定概念的范围。

诚哉斯言。2000年的时候,公司几位资深的同事曾经在公司内部掀起“整风”运动,目的就是要基本统一大家对于“战略”、“流程”等概念的认识。当时会议室里经常吵的不可开交,不过经过这翻折腾,大家在项目当中的讨论效率明显得到提高。

然而现在各种概念漫天飞舞,不论是管理学者、咨询顾问还是企业的老板,都满口“核心竞争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尤其显得重要。在这个时候,真正牛人,倒不是那些能够谈出很多新概念的人,而是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不犯错误的人。

对于咨询顾问,就更是如此。面对求知识若渴的民营企业,几乎个个咨询公司的老板在做了一些项目,掌握了一些理论/理念以后,都能够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而且能够谈的老板“跳起来”。

但是,目前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充斥着大量似是而非的观点。有些东西,如果不做深究的话,还真不能发现它的错误。今天早晨读到一篇老新闻,说一种蘑菇看起来很漂亮,其实都是用工业**粉漂白的。很多概念也都是如此,往往看起来很是漂亮,但是禁不住细细考量。

好象铺垫太长了一些,言归正传。闲来晃悠,在上海人才的网站上下载到上海人才董事总经理张伟俊先生和北大纵横总裁王璞先生在广东“南方财富论坛”上的对话,主题是关于人力资源的。中间围绕HR经理的角色和作用、中国企业老板在用人理念和方法上的不足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对话,总体看来,张先生要略胜一筹。

本来关于几个话题,围绕两位老师的观点都想做些叙述,想来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可能会去下载来看,因此就拣最重要的第一个话题来说了。

主持人抛出的第一个话题是,HR经理的角色和作用。相信这个问题很多朋友也都思考过,随着所谓“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提出,HR也逐渐被赋予看似神圣但实际不能承受的责任。人力资源部经理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和作用?她/他在工作当中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

王老师谈到HR经理的角色和作用时,首先提出的观点是,HR应该具备优秀的预测能力。说到HR经理应该熟悉业务,说着说着就有些“脱缰”,谈到HR经理应该具有非常强的预测能力,要熟悉业务,甚至要熟悉公司的演变等等。

也许是意识到这个观点有些问题,王老师以自己公司的例子来说明他对HR应该具备预测能力的理解,但是并没有能够增强多少说服力,反而有些负面的作用:HR经理能够预测到业务在SARS之后获得怎样的变化?HR经理能够预测人才在未来10年内对公司的价值?很难。

张老师以比较委婉的方式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的公司当中,HR能够做到你刚才说的这些吗?”王老师认为,“应该说,他(HR)目前做的不如我。”张老师进而谈到:上海人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HR做不了这些工作,很多HR的工作是总经理亲自做的,或者说总经理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大的HR。因为有很多重要人才的招聘,都需要总经理亲自参与。像对业务的预测等等,要让HR经理具备这样的能力,很不现实。

对于这个问题,显然张老师的认识更为深刻,也更为现实。当然,“VS”、“略胜一筹”等等,都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算不得什么,木人没有资格也没有兴趣去评价什么。张老师被誉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面旗帜,在人力资源这个领域,张老师略胜一筹也在情理之中。

看对话给我两点启发,一是如标题所示,细微之处见真功夫,真正的高手,在很多真正关键或者细小的地方,是不会犯错的,这种功夫,恐怕值得所有做咨询的朋友一同修炼;二是真正海龟高手,的确要牛过土鳖,这个可能是臆断了,不过对于管理这块,那些熟悉掌握西方理论并洞悉其不足,将之与中国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海龟,的确很值得本土咨询顾问好好学习。


作者: 罗思凯    时间: 2004-6-5 00:57
个人观点:北大纵横实在上不了台面,只不过是借了“北大”的金字招牌混饭吃而已!!
作者: hover    时间: 2004-6-5 01:50

恩,很同意木人的观点。能够界定范围的就是很不错的顾问了。

战略管理版面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什么是战略?其他的类似话题有战略和战术的区别,**战略与战略**等等,呆了这么久,我就得出一个结论,凡是开始牛烘烘的满嘴概念的,细看看都不是很明白。

还是达文波特精辟,一个词概括了,idea,都是idea。呵呵

感谢木人兄推荐的企业生命周期,确实有些看头。


作者: 木人    时间: 2004-6-5 12:06

寂寥微笑兄在前面一个评价北大纵横的跟帖是这样说的:

“咨询业(可能其他的行业也有)有两个现象:一个是从某个咨询公司出来的人会说这个公司很烂,第二个是自己会说其他公司很烂。

批评别人的人往往都站在比较理想的高度,稍微聪明一些的都只不过是过过嘴瘾,图个一时之快,完了还是把人家的书拿过来仔细研究研究。

如果批着批着慢慢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了,那才叫傻。”

个人认为,虽然有些偏激,但非常可听。

在下载的资料当中,除了报告以外,我看到两份资料,分别来自北大纵横和远卓,不是项目报告,而是某个领域的总结或者这段时间自己工作的汇报,从这点而言,这两个公司都是非常注重知识积累和知识分享的。凭这一点,就要优于国内绝大多数的公司。

也曾经跟公司的同事开玩笑说,北大纵横的书出的时机不好。我是亲自见证网络上各大公司的报告从金贵到泛滥的,大家参习各家之长,回过头来看北大纵横的书,那眼光肯定是不一样了。

虽然北大纵横的书里有些内容因为出版仓促或者公司能力不足有所欠缺,虽然出版书籍本身也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但是这套书的出版,至少对于提高很多小咨询公司的能力和水平,是贡献很大的。谁能否认这一点?

王佑先生在其《像咨询顾问一样思考》的后记里说,困惑,是写下这些文字的初衷。我相信这代表了国内诸“土鳖”做咨询过程当中的共同体会。买了〈管理行为〉,发现译者是詹正茂先生,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詹先生以前是北大纵横的中坚人物。现在在清华读博士,相信也是咨询当中深感一些困惑无法解答,转而偏向研究。

对别人的要求千万别太高。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国内即使一流的咨询公司,跟跨国咨询公司在某些方面的差距仍然非常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硬要通过是否能够达到同一水平来检验国内咨询公司,就有些勉强。我认为,关键的是,我们在努力去思考,去实践。

当时看录象有感,随便写了一点感受,并没有贬低北大纵横的意思,人皆有不足。我一直认为,好的咨询顾问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如果看待竞争对手,如何看待客户?竞争对手都是不值一提,客户都是千疮百孔?当咨询顾问有这样的感觉时,注意了,你自己可能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5 15:16:22编辑过]

作者: lzl548    时间: 2004-6-5 17:36

咨询业我不了解,没有发言权。但对人事,因为我做过,也读过些书,故了解一些。我深感人力资源管理这些年被专家们搞得云里雾里,概念很乱,成了一个看起来很香,做起来很臭的工作。我曾经在回人事先生帖时武断说,人力资源经理已被专家们搞成了一个神仙也作不好的职务。话虽武断了点,但是我作了几年人力资源经理和经理的上司的真切感受。有过写篇大的文章,澄清些概念的冲动,终因水平太低,怕越说越糊涂而作罢。

我真的希望人力资源专家们多点做学问的踏实,少点虚华。包括咨询培训机构。要求实,少搞花架子。有次台湾火凤凰广州公司总经理到公司讲课,员工听的津津有味,听完后我问员工,有什么收获,谁也说不出来,我就给老板说,真的是颠覆的颠覆。哦,太扯远了。


作者: fisherljy    时间: 2004-6-6 20:55

见过两人,张伟俊老师是近处,王濮是台上,感觉真不同,一个是学者,一个是商人。

很欣赏张老师的风度,有机会还要讨教。


作者: 木人    时间: 2004-6-6 21:02
lzl548兄实践经验丰富,若真是有所感,不妨写篇文章跟我们大家分享分享。
作者: joery    时间: 2004-6-7 12:27
企业生命周期在哪里可以看到(我是新人,请大家多多帮助),我很想多看看咨询类的文章,最近在看中信出版社的一些书:)
作者: ricky_yang    时间: 2004-6-8 15:13

呵呵,好久不来,感觉咨询专栏的版主们都清醒好多啦,进步啦!

纵观国内咨询界,其实还是有几家在踏踏实实做事的,当然,咨询企业毕竟事业企业,他面临生存问题。当其他民营企业在四处求医问药的时候,许多咨询公司都在为温饱而奋斗!

对于咨询公司的创办人,他首先是个企业家,然后才是个咨询师!这与呆在“5大”里的咨询师不是一个概念的!多一些宽容吧!咨询公司首先是一个企业,然后才是一个咨询公司!

当然,本人十分厌恶一些世俗的做法:将一些简单、清晰的概念重新包装,改头换面的欺骗人们!这倒是我们因该注意的问题,不信,大家可以列举一些目前在国内培训市场上热门的概念讨论一下,剥去伪装就 不剩啥东西啦!

[em01][em14][em13][em16][em16][em16][em09]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4-6-9 14:57

楼上说到点子上了。

我公司也聘请咨询公司来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业务,但不令人满意。除了公司内容纳不少国内行业高手(国内行业龙头)对咨询公司真实能力表示怀疑之外,还有就是这帮顾问看问题容易钻牛角尖,做学问做的无法用开阔的胸怀去看待经营、去看待市场,这样吹毛求疵当然无法解决真正的核心问题。

不过,这家公司的总经理确实高人一筹,毕竟他也算是企业家,不至于乱来流行与不流行的理论,没有他的一些真实见解,甚至将无法完成合作。

我站在咨询圈外,总觉得咨询顾问水平确实很高,例如家园此版块还有战略版的一帮常客,中国几个出名的咨询公司还是不错的,比起麦、罗等有差距,但没有想的那么大。


作者: 木人    时间: 2004-6-9 17:53

ricky_yang 兄好大的口气。

木人在目前几位斑竹当中道行最浅,以前看了句话感觉很有道理,“读书再多只能算博学,实践得来的感悟才算是智慧”,所以时常在这里谈谈日常实践当中的两三事,边走边想吧。

囿于所见所学,肯定会有认识肤浅的地方,呵呵,绝对不能代表斑竹们的平均水平。事实上几位老兄有的在行业内浸淫多年,有的做过十几年的老板,对管理对咨询的认识,要比木人深刻的多很多。

少天兄很久没在咨询版露面了,先问个好。“顾问看问题容易钻牛角尖,做学问做的无法用开阔的胸怀去看待经营、去看待市场,这样吹毛求疵当然无法解决真正的核心问题。”今天下午刚去跟客户做基于项目建议书的沟通,感觉在操作项目的过程中,这对于很多顾问来说,是个很难解决的矛盾。

改天重新发个帖子,说说这个话题。


作者: feifan    时间: 2004-6-12 10:49
以下是引用joery在2004-6-7 12:27:21的发言: 企业生命周期在哪里可以看到(我是新人,请大家多多帮助),我很想多看看咨询类的文章,最近在看中信出版社的一些书:)

你要是碰到产业生命周期的东东,麻烦通知我一声。我们可以交流心得。


作者: mania    时间: 2004-6-17 09:11
以下是引用少天在2004-6-9 14:57:23的发言:

我站在咨询圈外,总觉得咨询顾问水平确实很高,例如家园此版块还有战略版的一帮常客,中国几个出名的咨询公司还是不错的,比起麦、罗等有差距,但没有想的那么大。

小弟战略咨询圈子里面,感觉差距还是很大的。

框架上不好比较,看起来差不多,但严谨上差别就太大了。

细节上最能体现出积累,这方面差距是最明显的。事实上国外的咨询公司之间差别也不小阿。


作者: psychology    时间: 2004-7-3 21:00
王先生没有见过面,但是张兄倒是有机会讨教过,鄙以为张兄的心理学功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但是张兄也不可太傲气,对后生也不可太。。。。。。。
作者: wz1977912    时间: 2008-12-29 13:04

近期和张老师合作,过程中深感其对物质方面的谈定,而且对品质的认真程度的确不是一般老师或者顾问能够比较的。

或许淡定来自于曾经的辉煌,也有一些得失吧。

今年和明年是企业比较难熬的日子,张老师的领导力课程和总裁的一对一服务课程更加能体现出其含金量!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