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象浙江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我曾经遇见过。我觉得很难。
一个老板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
这个老板假如不会成长,可能就这样下去。什么制度规范、什么组织架构,这些都是假的。
所以,改造老板是浙江家族企业突破的瓶颈。
没错,这种公司意识就是老板意识
不彻底改造老板,要想改造企业,基本不可能哦
要改变这种情况,如果你是职业经理人,你必需先取的老板的支持,然后才谈的上改革,不然空话一句,
但是这样的民营企业要有这样的思想谈何容易。
操作大纲中的内容算比较全面,不过我以为这个企业的规模这么小,规范管理的需要还并不迫切,更重要的是仍然进一步扩大规模,加速发展,找到提升销售和生产规模的好办法,并在推进这些措施的过程中,逐步导入你的管理操作方案.
当然,正如上面朋友所说,获得大老板的支持对你至关重要.
做的很多项目都是民营企业,但如ggggg兄所说的这种情况,几乎没有看到。对下属都看不上眼,兼任所有部门经理,这样的老板,算是民营企业的问题典型。
问题的核心,在于改变老板。在这一点上,大家都能达成一致。关键在于:如何改变?
推进项目的过程中会做很多培训,做了不少项目下来,感觉要改变一个人,很难;要改变这样一个老板,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改变老板只有唯一的一个机会,就是他自己觉得很累,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意愿。如果他现在自己感觉良好,你看看全公司数我最牛,业务也还不错,那肯定是没戏的。
中层干部的思想不需要统一,统一了也没用;部门职责划分的再清楚也还是不行,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权力从老板向其他人的让渡,不是制度就能够解决的。
这又回到古董兄的《洗脑还是咨询》的内容上去了。
所以建议,如果不指望这笔单给员工发工资的话,还是不要急着签。说句悲观的话,很难成功。
楼上simon兄的话我很同意,这样的公司,组织问题很难解决,先看看有没有在现有基础上提升业务的机会。这也是个建立信任的过程。
ggggg的方案计划算是比较全面,但是,注定不可能有效。
正如各位仁兄看法:改变老板是关键!我完全赞成。在对老板洗脑之前,所有的“设计”都将徒劳。
按照案例描述判断,短期内对这个老板洗脑可不太容易——讲道理事没有用的。
有一些经验共分享:
1、把经营管理最表面最严重的问题(比如说贪污、拿工资不干活甚至破坏性地干活等现象、销售费用浪费、销售将不远的未来下滑到什么地步等等)等等揭示出来,并把这些问题已经并将继续给他造成的损失金额作个估算(让他心如刀绞、让他寝食难安)。这一步,是让他又强烈的“变”的意愿。
2、再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老板本人就是问题的根源)。这一步,让他明白,他一个人的精力、他的能力水平;不足以搞定这么复杂的、系统性的问题。
3、提出引进经理人的设想。(引进一个是容易被淹死的,至少同时在两个以上关键职能引进经理人)
4、先人后事,等经理人熟悉和适应了公司后,再以他们为主导去推动制度建设。
5、引进的经理人员,最好是来自一些带着光环的公司(如知名跨国公司),这有三点好处:一是职能领域的权威感(抑制一下老板的狂妄心理);第二,他们有职业化的工作习惯和思路,不容易被立即同化;第三,成熟公司的很多东西,可以借鉴。
所以建议,如果不指望这笔单给员工发工资的话,还是不要急着签。说句悲观的话,很难成功。
楼上simon兄的话我很同意,这样的公司,组织问题很难解决,先看看有没有在现有基础上提升业务的机会。这也是个建立信任的过程。
同意木人兄的观点. 按照1楼楼主的规划, 很难成功. 按照现在的情况, 老板根本没有改革的动力. 木人兄提出的"看看有没有在现有基础上提升业务的机会"很不错. 这种老板, 最好就是一项新措施出来了, 能够立即就有可见的效益(经济上的). 这样的改变才能成功.
一点感觉就是, 现在有的做咨询, 先看企业是怎么样的, 然后对比流行的/理论上的/先进的应该是怎么样的, 然后就提出咨询方案(老麦的经常思路,呵呵). 尽管通常"好的(所谓规范的)"管理能够产生更好的效益, 但是更为恰当的是适合的管理才能产生效益. 那个民企的管理看起来很弱, 但是有可能确实现在适合那个企业发展的.
做咨询还是要回到为企业创造效益这个基本面上来. 而不是盲目的追求规范/先进......
这样的案子,恐怕不能够一刀切。做老板的工作,也别指望一蹴而就。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想让一个农民学会品尝法国大餐,还是从快餐店开始比较好。循序渐进,方是成功关键。
这个阶段,企业还能够运作,只不过缺乏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如果这个老板想发展,那么到了一定时期,问题越来越明显,变革的动力才会加强。如果现在已经很强,不妨考虑一点一点的洗脑。成为朋友,成为他信任的人,洗脑的工作比较好进行。有时候,不能太迁就他们的所谓的道理,该指出问题就要指出,不可以放纵。。。赫赫。。。
曾经有个老板对我说:我手下的人,素质真是低,根本没办法让他们负责什么。我不客气地对他说:如果手下的人没法负起责任,素质固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你没有很好地进行授权,他们的不到锻炼,自然无法成长。
后来的情况表明,他还是很接受这个意见的。
有员工200人左右,年产值万左右;????
看到这里我就不看啦
有员工200人左右,年产值万左右;????
看到这里我就不看啦
“年产值万元左右”应是指人均吧?这样的民营企业国内多的是,典型的家族企业,第一步需要做的是,让老板转变观念,让老板明白,企业这样下去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现在学习现代的管理方法还算来得及
simonwoo的建议最好
规范管理的需要还并不迫切,更重要的是仍然进一步扩大规模,加速发展,找到提升销售和生产规模的好办法,并在推进这些措施的过程中,逐步导入你的管理操作方案.
浙江很多这种家族式企业吗?
----------
我爱我家!
1、规模太小,老板全部做还能应付,因此可能不需要改变;
2、老板对其他人不信任,表现为一言堂,自负。因此,可能多与其他同类型成功公司进行对比碰撞,找差异,也许能激起老板要改造流程,分权管理,聘请有能力的人,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做大企业的愿望。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