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 在路上-读少有人走的路 [打印本页]
作者: km 时间: 2010-7-16 22:47
标题: [原创] 在路上-读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有四个部分: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
说句心里话,最喜欢的就是第一部分-自律。爱-定义难以接受,实际上要说明how to 自律的,不必那么高深吗!成长与宗教-涉及文化差异,也看不下去,可能是要论证WHY自律的吧?至于神奇的力量-不如直接看《秘密》好了!
好了,因为没有看完全书,就不用九宫格来做读书笔记了,主要说说第一部分吧。
- 什么是自律
-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 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校为孩子们设计各种问题,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恐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 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部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就慌不择路,望风而逃。
-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
- 两种逃避的症状:
- 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来可以”、 “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任何事,他们都觉得能力不及他,他们缺少勇气和个性。
- 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强调“我不能”、‘我不可能”、 “我做不到”,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及承担责任的能力.
- 为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 我们必须尊重事实
- 尽管这会带来痛,但远比我们的个人利益和暂时的舒适更为重要。我们必须淡化暂时的不适之感,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幻象,并愿意承受所有痛苦。
- 要让心灵获得成长,让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永远尊重事实,乃至献身真理。
-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 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我们的“情商”。相当多的人直到青年、中年以后才掌握如何生气的本领,这实不足为奇。
- 要使心智成熟,就须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得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机遇,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 这些危机是我们在迈向成熟的人生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个人欲望和处世态度。
- 完全占有(包括性方面)父亲或母亲(或者二者)的欲望
- 童年的依赖感
- 父母的扭曲形象
- 自以为拥有无穷潜力的青春期感觉
- 无拘无束的自由
- 春时代性的吸引力
- 长生不老的错觉
- 对子女的权威
- 各种各样暂时性的权力
- 身体健康的独立性
- 因为缺乏实践的欲望,害怕痛苦的感受,致使心灵无法成长。他们相信可以实现某种目标,却不愿为此经受痛苦。
-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 我们凭借足够的耐心,付出充分的努力,沿着心智成熟之路进,点滴的认知和经验。
- 我们的心灵获得力量,会感觉舒适而愉快。在人生旅途上,我们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进步带给我们的愉悦感难以言l喻。
- 没有什么比成为人生的专家,面且熟知且己所做的事情更让—人感觉幸福了。
作者: 苏平 时间: 2010-7-17 09:21
的确是本好书!
去年3月份,我们培训师沙龙3个群一起读了这本书。
如果您有兴趣,可以点击群里老师1.5小时的在线讨论读记录:
1、如何重塑我们的心灵地图 http://pxssl.5d6d.com/thread-297-1-3.html
2、面对人生的重重困难,你准备好了吗? http://pxssl.5d6d.com/thread-261-1-1.html
欢迎交流[em2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7 9:22:05编辑过]
作者: km 时间: 2010-7-17 21:43
谢谢分享
原来那么多人读过并受益!
作者: km 时间: 2010-7-17 21:43
谢谢分享
原来那么多人读过并受益!
作者: km 时间: 2010-7-17 21:44
谢谢分享
原来那么多人读过并受益!
作者: 寻找江苏丁家 时间: 2010-7-19 01:11
本页点击:801回复:1页数:1
作者: 战神乌龙茶 时间: 2010-7-19 13:47
应该找来读读此书,谢谢。马上就去。。。。。。
作者: 手拉手 时间: 2010-7-22 15:17
的确是本好书!
作者: 手拉手 时间: 2010-7-22 15:17
的确是本好书!
作者: 手拉手 时间: 2010-7-22 15:17
的确是本好书!
作者: 手拉手 时间: 2010-7-22 15:17
的确是本好书!
作者: 只点一下 时间: 2010-7-26 09:26
只看过Ⅱ,可能是因为我是佛教徒吧,觉得很多观念和佛陀的教导有相同点,所以也就 不觉得特别受益了。
只是感慨,真理总是相通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作者: red_flying 时间: 2010-7-27 13:26
我觉得前两部分都还可以,这本书不错
作者: km 时间: 2010-7-30 23:01
以下是引用只点一下在2010-7-26 9:26:16的发言:
只看过Ⅱ,可能是因为我是佛教徒吧,觉得很多观念和佛陀的教导有相同点,所以也就 不觉得特别受益了。
只是感慨,真理总是相通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大道相通,路径不同
佛教禅宗讲求顿悟
玄而又玄
西学讲究分析方法,
没有天资的
也可修行
作者: lyzxxz 时间: 2010-7-31 00:27
个人阐述略有区别吧,内在是一样的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