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股市大跌,国内A股市场股指迎来一年来最低的点位,于此同时,4月CPI又创下18个月以来高点。如何避免投资股市带来的巨大风险,同时还要能够抵抗通胀预期,成为了让投资者头疼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低风险、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例如信贷类产品、债券类产品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信贷理财产品保本
5月份CPI创下19个月来的新高,达到3.1%,且超过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少投资者表示 “负利率时代”再次来临。看到这样的机会,近期不少银行推出了以跑赢CPI、抗通胀为目的的信贷类理财产品。
向来以收益稳定且风险较低为卖点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在目前的背景下,尤为受到市场的欢迎,投资者出于避免股市风险、抵抗通胀的原因而对该类理财产品兴趣大增。
业内人士表示,因央行加强了对信贷投放的额度控制,市场资金变得紧张,信贷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有所上升。同时,由于监管对银行通过信托平台向企业提供新增信贷的控制愈加严格,信贷类产品又呈现出“供小于求”的情况。
据了解,一般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从3个月到一年不等,预期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收益。如,招行5月份刚刚发行的 “金葵花―招银进宝之贷里淘金104号”产品,该产品期限92天,但是预期收益率已经达到2.50%,要高出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而类似期限短、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在加息预期落实前尤为受到欢迎。
理财提示:银行理财师表示,虽然信贷理财产品收益比较稳定,但购买时也要注意风险。购买信贷理财产品尽量选择有第三方机构担保的产品,了解产品投资方向。此外,期限越短、收益越高的信贷理财产品风险也越高,投资者在购买时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加以选择。
债券类产品稳定收益
近期国内A股市场连连走低,与之相对的,债券市场走势相对坚挺,因此债券市场的投资产品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业内人士分析,为了规避股市风险,投资者往往倾向于投资固定收益产品,以期获得虽低却较为稳定的回报。近期,渴望入市的资金规模也逐渐扩大,据了解,目前券商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逐渐成为主流。
理财师分析,国内债市近期较为坚挺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投资者对于股市预期悲观,以及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 “熊市持股显然亏损较大,而持债的话至少有稳定的派息。因此,很多大资金选择弃股买债。 ”
理财师预计,2-3季度债市或将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这主要是因为CPI不断走高,市场面临加息压力;但3季度之后,债市的行情可能会更好,因为届时CPI已达年内高点,再度加息可能性随之变低,高息债券对资金的吸引力会更强。
理财提示:面对今年的诸多不确定性,保持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仍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兼具这两种特点的短期债券型理财产品在目前的理财市场显得突出,是储蓄的较好替代品。不过,债券收益率的变动会影响产品的实际收益,投资者可能面临不能取得预期收益的风险。该类产品适合对本金保障有要求、流动性偏好、有收益率适中诉求的保守型投资者。
短期产品保障资金流动性
银行近期也纷纷上调了短期及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在振荡的市场中,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类银行理财产品成为此类投资者不错的选择。
近期,工商银行(4.06,-0.06,-1.46%)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宣布上调“灵通快线”无固定期限和七天滚动型两大类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这已经是工行今年第二次上调“灵通快线”超短期产品的收益水平,无固定期限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从1.40%提高到1.45%;七天滚动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从1.60%提高到1.65%。
不只是工行,事实上,记者了解发现,民生银行(6.05,-0.02,-0.33%)、中信银行(5.40,-0.04,-0.74%)等多家银行新近发售的几款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提高,一个月期产品平均收益约为2.4%,三个月期产品收益超过3%,均超过2.25%的一年期定存利息收益。
在选择短期理财产品的时候,除了收益之外,投资者还需注意产品到期日、到账日,以及是否可提前终止的条款。同样条件下,“T+1到账”的产品将会比“T+2到账”提供更高的流动性,也更有利于投资者调配资金。
理财提示: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超短期理财产品仅适合短期内需要打理的资金,而对于一些资产需要长期配置的投资者来说,还是适宜选择合适的中长线理财产品,如果始终把资金放在此类超短期理财产品上,一年下来获得的实际收益可能还不如定期存款。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