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浒:商战梁山泊fficeffice" />
文,朱国成
梁山泊公司一度是山东省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但在经历了三任董事长、三次重组后最终归于沉寂。各位看官请看:
第一任董事长王伦:创始人出局
王伦是梁山泊公司的创始人,一个典型的小老板,但是很幸运的是他进入市场最早,占据了“匪业”市场最重要的资源:地利。梁山泊进可攻、退可守,占尽地利,其他竞争对手早已垂涎三尺。
王伦对自身能力有一定认识:胸中无有大志,但求偏安一隅,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市场经济的要义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从根本上来说,占有如此优质的资源,要么发展、要么被兼并,或许没有其他出路;要知道,资本凶猛,家电市场上,国美不是已经并购了雄踞东南市场的永乐、独霸北京市场的大中吗?
由于王伦董事长的这种认识,他对企业控制权极为重视:既然没有问鼎天下的图谋,也就不需要攻城略地的战将,他的用人原则倒是和同乡炊饼业巨头武大郎不谋而合,不用高人。
因此,在被解职的某国字头公司高管林冲经人介绍前来投奔的时候,王伦并不高兴——因为在他的发展策略上,没有林冲的位置,而且可能威胁到自己对企业控制权。但是,王伦对于人才仍然有一种天然的好感,在确认林冲对自己的忠诚后,仍然任用了。实际上,林冲也并非死心塌地,林冲上山后,“欲要偷搬取妻子上山来,因见王伦心术不正,难以过活”,所以林娘子仍住东京。
而接下来晁盖等一班兄弟的投奔,王伦则一口回绝。因为,王伦董事长发现晁盖等人和林冲根本不同:晁盖等人在投奔之前并非如林冲一般是职业经理人,而是曾经经营后一家企业,以其凶狠的市场操作风格,在山东一带具有一定影响力——当过老板的人再去当下属是要过一个坎的;而且晁盖已经表现出对梁山泊控制权的兴趣,这更是王伦所不能容忍的。
王伦与晁盖之间的斗争最终表面化了。最终晁盖用计谋联合二把手林冲,里应外合,最终将控制公司,并就任公司董事长。
点评三句半:卖掉公司其实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朱新礼说,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与此守着自己的小企业过安稳日子,不如把优势资源让给其他想做大事的人,自己去做一个彻底的富家翁。这就是市场法则:当你不能利用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时候,资源就会通过各种形式流动到其他能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中去——这好像是郭广昌的话。
第二任董事长晁盖:超常规发展与扩展失败
晁盖就任后,优势资源与人力资源获得完美结合,梁山泊发展迅速。
首先,建立管理团队。以晁盖为首,吴用为辅,公孙胜、林冲、刘唐、阮氏兄弟、以及王伦时代的三位高管,以自己的带上梁山的人马为班底建立起十一人的管理团队。
其次,进行内部整顿。“整点仓廒:一;修理寨栅,二;打造军器——枪刀弓箭,衣甲头盔——准备迎战官军,三;安排大小船只,教演人兵水手上船厮杀,好做提备,不再话下。”(《水浒传》第十九回)
接下来,几次大的市场开拓活动,完全打开了局面。先是反济州府清剿的胜利;然后劫法场、救宋江,戴宗、花荣等一批干将入伙,进一步壮大了队伍;之后智取无为军、活捉黄文炳;之后三打祝家庄,完全垄断梁山泊区域市场。
梁山泊公司在山东市场上的作为逐渐引起了其他大型企业的注意和警觉。某大型企业在山东市场上加大开拓力度,试图压制住梁山泊的发展势头,这才有了后来“高太尉大兴三路兵,呼延灼摆布连环马”,然后该大型企业显然对于梁山泊地头蛇的实力、地利优势、以及梁山泊作为小公司不按牌理出牌等情况估计不足,才有了“徐宁教使钩镰枪,宋江大破连环马”。
在这一系列顺风顺水的发展下,晁天王开始出现狂妄、误判的问题。这是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常常出现的问题,自以为能力无极限、无往不利。也正是一件意外小事导致了晁天王的首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失败。
某小企业主段景住偷来一匹唤作“照夜玉狮子”的好马,希望以此为资本加入梁山泊;结果却被另外一家有一定实力的公司曾头市横刀夺爱。晁盖认为受到了奇耻大辱,一定要将宝马夺回。因此,作为董事长的晁盖亲自制定了兼并计划,并督导执行。显然,这次晁盖过度轻视了曾头市公司的实力,加上该公司使用了非常规的反兼并策略,导致晁盖的计划彻底失败。
作为大股东的晁盖受伤不治,而且没有指定接班人。留下了一个群龙无首的局面。
点评三句半: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极限。晁盖董事长的确具有非常强的开拓能力,梁山泊公司在其在为期间也获得了飞跃式发展;但是,晁盖不是一个大企业家,他缺乏战略掌控能力,公司发展基本上处于机会主义阶段,无论是进人、还是市场竞争活动,都是机会主义的;他作为企业家的追求也存在问题,兄弟一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就是他的最高理想;晁盖表现出其能力的极限,恐怕难以领导梁山泊下一步发展策略。
第三人董事长宋江:卖掉公司
在群龙无首的局面下,宋江脱颖而出,暂时掌握了梁山泊的领导权。宋江就位后立即实施了三件重要事项:
一是该聚义厅为忠义堂。这个轻描淡写的决定实际上体现了宋江对“匪业”行业的深刻思考和对梁山泊未来发展的长远安排。要知道,这个行业毕竟属于夕阳产业,而且其市场十分狭小,市场规模逐年缩小;而且这个行业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地方性,虽然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但很难做大。于是,宋江认为如果能尽早与某个大型央企合作或被其兼并,利用央企的品牌、资本优势进行业务转型才是出路。这个思路实际上一直贯彻下去。
二是设立了严密的组织结构。晁盖时代的梁山泊基本上是以晁盖东溪村起家的七星聚义为班底的,虽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家族色彩逐渐淡化,但是晁盖仍然凭借其个人魅力进行是家长式管理。宋江虽然具有一定威望,但是与晁盖难以相比,而且宋江也不认同家族式管理。因此宋江首先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结构,“前后左右四个旱寨,后山两个小寨,前三座关隘,山下一个水寨,两滩两个小寨”(《水浒传》第五十九回),并明确了各寨的负责人;同时明确了总部的管理架构,宋江居首、吴用为军师,法师公孙胜等。
三是进行了战略性的人才梯队建设,吸引了著名经理人卢俊义入伙,使梁山泊的知名度扩展到全国。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新华都聘请唐骏,新华都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在其后的IPO中唐骏的知名度必然为新华都获取了一定程度溢价。
四是建立了激励制度。在稳住阵脚、迅速解决完前任董事长留下的曾头市纠纷后,宋江主导实施了梁山泊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股权激励,108位管理、技术骨干获取了与其能力、作用相匹配的股权份额,公司达到了空前团结。
在此背景下,宋江首先主动与某央企接触,讨论战略合作事宜,但最后结果不欢而散。在此后,梁山泊公司与该央企在山东市场进行了正面的市场交锋,梁山泊凭借对山东市场良好的掌控能力再次掌握了主动权。此前导致两家公司合作破裂的该央企副总(高太尉)暂时失去了董事长宋徽宗的信任,另一副总宿太尉提出应主动与梁山泊接触,并最终促成了央企的兼并。
到这里,实际上宋江的战略已经部分地取得了成功。但是梁山泊管理团队希望作为该央企的山东子公司存在,这显然无法得到央企的赞同。作为并购方不希望梁山泊公司仍然掌控山东市场,那样必然形成尾大不掉的问题;因此对梁山泊公司进行了全面人事调整,雪藏了梁山泊品牌,将梁山泊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调往北方和南方市场。至此,梁山泊公司作为一个独立公司的历史彻底终结。
无论如何,梁山泊公司在宋江的领导下,融入了更大的发展平台之中。
点评三句半: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些被兼并的著名公司呢?微软在发展中兼并过多少对某一专业市场具有技术优势、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呢?中国人的公司往往强调内生式发展,依靠自身力量逐步发展为一家大企业;而美国公司则视并购做常规手段,为市场、为技术、为人才而展开的并购天天都在上演。中国企业的并购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被并购的资格,没有市场、没有技术,别人凭什么买你、你凭什么卖掉自己?所以宋江卖掉梁山泊,这是求仁得仁的战略成功。
看过后,觉得MBA读残了,水浒看荒了。
一句话,楼主高明!
哈哈哈,说得很好啊,宋江觉得自己的那些实力不足以挫败央企,于是打出被购并的战略,现在回过来头看,也是有问题,既然可以发展到108将,下一步应该发展到1080将,攻打朝廷,改朝换代,或许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毛主席晚年读水浒,看到宋江投降派是不赞成的,回顾自己的造反道路,中间也是有几次摇摆的,最后走独立发展一条路,才彻底成功,如果当时毛主席在国民党里做宣传部长、农民部长,最后也是要被排挤出来的。
显然,宋江到国企做官,就不行了,最后被太子党一伙搞死了。
哈哈哈,说得很好啊,宋江觉得自己的那些实力不足以挫败央企,于是打出被购并的战略,现在回过来头看,也是有问题,既然可以发展到108将,下一步应该发展到1080将,攻打朝廷,改朝换代,或许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毛主席晚年读水浒,看到宋江投降派是不赞成的,回顾自己的造反道路,中间也是有几次摇摆的,最后走独立发展一条路,才彻底成功,如果当时毛主席在国民党里做宣传部长、农民部长,最后也是要被排挤出来的。
显然,宋江到国企做官,就不行了,最后被太子党一伙搞死了。
菜农的解读倒是让我知道,政商不分家,呵呵……
乱弹而已。
很有道理,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