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草民读老子系列之第80章 我解“小国寡民” [打印本页]

作者: hand789    时间: 2010-5-2 22:12
标题: [原创]草民读老子系列之第80章 我解“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一章,也是以前批判老子缺点最多指向的一点。言老子的保守,要开历史的倒车退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

        其实老子的“小国寡民”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1   《道德经》就是“为腹不为目”,大道求内不求外。是内求索。自然复古索源。求个人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2     老子的“小国寡民”本意是指尊重个人自己内心的自由和尊严,理想状态每个人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小国。用现代话说“小国寡民”就是完全彻底的民主和自由。是个人内心深处的自由和快乐。
3     “小国寡民”要和前文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与治小国一道相通,即“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邦”。
4     “小国寡民”是对微循环的重视,对微的敏感和灵敏。“小国寡民”各自自身做眼,做活,做局。
5    “小国寡民”是内心的静。与外在表面的相互交往、相互交通、开放是相互相成的。正是有了内心的静本,自己特色,才有对外开放交往的本钱和基础。
6      “小国寡民”不是机械的理解返回“结绳记事”。其实西方的民主,联邦国家,各个小州、小邦的联邦关系结盟成强大的联邦共和国,不是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老子的理想“小国寡民”吗?在大国的外在强大中实现小国的内在幸福、自由和创造力。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1     这是典型的内心潜意识被催眠了,劲使不上来;意识模糊、麻木状态;意识、理智用不上来。
2     身心关系的和谐,同构。重内不重外。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不断增强人民的既得利益。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1    对上文“不用”、“不远涉”“无所陈之”的表现形式,做内在原因动力学解释。
2   这是个人内心深处的心理幸福,心灵自由、快乐。个人自由和尊严的表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    各归其本,各归其位。而不要相互干扰,不要损此利彼(损人利己)。
2   意指是各个寡民、小国、小邦、小州在相互的交往中要各自守住自己的鲜明特色,自己的个性、特性。保持各自的多样性发展。不要在往来中,盲目跟从、照搬,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性、鲜明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各自的特色不能往来即不能照搬,要保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2 23:20:50编辑过]

作者: yuanyantie    时间: 2010-5-3 17:08

深邃见底,见解独到。

 

一直在思考是清心寡欲过小国寡民的生活,还是留在喧嚣城市里过蚂蚁一般忙乱无序的生活。城市再好,终究不属于我。


作者: hand789    时间: 2010-5-8 16:21

       其实,为何不“全而归之”呢?道家是讲究鱼与熊掌兼得的。

       只要你驾驭了城市生活,你内心的宁静、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和外在的城市喧闹、喧嚣是互补的。反之,如果你被城市的喧嚣所驾驭,过着忙乱无序的身心分离的生活,则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不是你的家园。

      只有你的身体才真正是你自己灵魂的家园。

      “小国寡民”是身心合一的境界,追求内心的宁静。岂能为了大国而身心分离,没有幸福的大国、强国于人民何用?现在提倡和谐社会,与Mexico的寓言:身体走得太快了,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跟上来。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