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打印本页]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47
标题: [转帖]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010年,中国社会经济和个人经济正在面临“由奢入俭”的巨大难题。这些难题可以归结为11个,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其发展和变化,将主导中国2010年的经济走势。 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某个时候,某个问题中的一个较小的变化,都可能变成“蝴蝶效应”,影响到经济全局。 而整个经济形势的主题,是如何应对国际经济衰退,人们该如何采取保守的经济策略,度过经济困难的时期。
1、 大学生就业;
2、 房价与楼市;
3、 出口加工经济;
4、 产能与基础设施过剩;
5、 城市居民收入
6、 医疗与健康
7、 食品安全等
8、 生活费用
9、 垄断企业价格
10、 养老问题
11、 股市问题
(转自天涯——经济论坛)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48
一、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从20多年前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集中的弱者群体。 2007年之后,不少大学生开始出现失业或者隐形失业的状况,到2009年大学生失业问题开始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2010年,如果世界经济不发生出乎意料的急剧好转,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根据广州在3月份的一个调查,大学生就业签约率少于10%。 而在正常情况下,到三月份的时候,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应该有了明确的工作单位。 后来,根据一些公布的统计数据,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率达到90%以上,引起无数大学生的愤怒反应,纷纷称自己“被就业”了。 根据广州的调查结果和后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 而大学生所谓的工作,不应当是端盘子洗碗,或者去开个小超市等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而应当是需要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
即使是就业了的大学生,也在面临微薄收入与生活支出的巨大压力。大学生经过了最少15年的教育过程,最基础的就是学会了如何体面的生活。 但是,体面的生活需要消费的支持。 而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往往只有1000-2000元,如果在大中城市独立生存的话,这些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的体面生活支出。 尤其是进入2009年,房租、食品、服装、交通(北京除外)等生活费用的上涨,让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更加艰难。
大学生普遍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这些大学生花费家里几万至十几万元上大学,让很多家长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有的学生在贷学金的支持下完成的学业,也就意味着需要偿还贷学金。 但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也就意味着无法获得收入来源。而不少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其收入也非常低,还没有农民工的收入高。 同时, 而这些支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无法独立地生存,更不用说归还来自父母或者金融机构的大学贷款。
全国2000万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也在承受巨大的压力。 刚刚毕业不久的学长们的境遇,迫使他们思考自己毕业之后的生存状况。 如果10-20%所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 而如果超过50%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会没有机会给他们就业。 那么,他们该怎么办?是继续每年交将近10000元的学杂费,已经花费更多的生活费,继续读未来找不到工作的书,还是采取其它措施。 在“蜜罐”中长大,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大学生们,开始体会真实生活的严酷现实。 他们下一步何去何从?
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链。 如果大学生无法就业的话,还会影响到无数中小学生家长的观念意识。 中小学生家长就会反思,自己给孩子进行了大笔的投资,而且学生学习很刻苦、很努力、成绩也很好,但结果却是找不到工作。 这不仅浪费了金钱、牺牲了孩子的美好童年,还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结果是自己希望的吗? 读书真的有用吗? 而当中小学生家长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直接会影响到教育这个产业链,以及依附于教育的附属产业,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形态。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49
二、 楼市问题;
易宪容说:楼市绑架了中国经济。 楼市在2009年初平淡开局后,经历了由下跌到快速上涨,从年中开始销售火爆。 之后,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房价屡创新高,其上涨势头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 天价“地位”屡屡让人们感觉到自己缺乏想象力。 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则在2008年相对沉寂之后,又赚得“盆满钵满”。 大量曾经观望的投资者蜂拥进入楼市,为自己的资金寻找获利或者保值的机会。
同时,很多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心理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 房价上涨引发房租价格上涨,比如说菜市场摊点的摊位费涨价、人们住房的租金价格上升,进而影响到人们生活成本低整体上升。 而且,房价上涨让很多没有买房、或者没有能力买房的人们产生了失望、甚至绝望的心理。 人们心理觉得非常不平衡,引发了社会潜在的危险。 《蜗居》这一个内容普通的电视剧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说明了人们对于房子和房价的心理敏感程度。
2009年11月下旬,迪拜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而“欠债不还”。 这个消息传出,让世界金融市场为之震动,尤其是被欠债的欧洲银行更是发生恐慌。 而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更多的震撼在于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速度。一个看似具有巨大石油收入盈余、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消费“明珠”、 阿拉伯富豪和世界富人“挥金如土”的地方、受到世界投资者青睐的迪拜,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接近破产边缘。 很多人开始反思,如果连迪拜都有可能破产,那么不少中国城市的楼市泡沫也很有可能破裂。
中国楼市中同样有大量的银行贷款。 如果房价继续上涨,那么这些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是安全的。 但是,如果房价开始下跌,大量进行按揭投资抛盘就会涌出,加速房价下跌。 结果会导致贷款炒房的人们弃供,很多楼房就会压到银行手中。 银行可能会被弃供的房屋所压垮。 考虑到这样的因素,政府很难允许房价明显下跌。同时,房价已经涨到让很多人难以承受,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保房价,还是保人们居住,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如果保房价,那么就意味着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增加贷款数额,以支持整体房价的平稳或者上升,而更多的贷款也就意味着社会中的资金更多。 而资金是流动的,在人们用更多的银行贷款购买更高价的房子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增加的贷款会再从房地产商手中,很快流到其它领域,增加全社会的货币量。也就是说,社会中钱更多了,而商品还是那么多。 而如果不保房价,那么意味着银行贷款会出问题。 而人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银行贷款进入了房地产和房地产的相关产业,房价下跌对银行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50
三、 出口问题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大多数国家的消费明显萎缩。 而且,世界各国都在尽可能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复苏。 不少国家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补贴、实施非关税壁垒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致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中国出口经济模式面临急迫的转型要求。
出口萎缩是全球范围的问题。 对于不少出口企业来说,欧美国家的消费低迷是主要关注点。 但是,更需要关注的是,2002、2003年之后,中国对东欧、南美、中东和非洲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量。 而迪拜泡沫破裂代表的新兴经济面对的整体风险。 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等地的遭遇,更反映出新兴地区经济衰退带来的国际矛盾。 而衰退和矛盾让中国的出口“雪上加霜”。 同时,中国周边国家的加工业兴起和更低的成本竞争,让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再加上反倾销等国际贸易摩擦,中国产品出口更加艰难。 例如,2009年1-10月份,中国从粗钢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净进口40万吨。 粗钢的进出口变化情况,说明了中国面临的出口困境。
出口萎缩引发一系列经济连锁反应。 首先,大量出口加工企业关门倒闭。 有的数字说金融风暴之后,一些出口导向的地区加工企业倒闭40%。 但是,即使是剩下的企业,相对于国际市场需求来说,仍然供大于求。 所以,很多企业在无利或者亏本维持,不仅加工业务少,经常停工休息。 更重要的问题是,加工费用更低,企业更加无利可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经济形势没有出乎意料的显著好转,出口加工费用在恶性竞争中,会继续降低。 然后,更多的出口加工工厂会关门。
其次,为出口加工企业配套的服务业下滑。 出口服务业是涉及到原料生产、零部件配套、交通运输、相关生活与知识服务业的系统产业。 比如说,一个机械出口企业关门,会导致相关产业链条上的配套加工企业关门,影响到零部件生产、模具生产等。 出口减少会使公路、汽车、货柜等相关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率下降,开始出现更多的闲置。 另外,相关工业服务业也会出现萎缩,包括工业建设项目会减少,办公用品减少等等,进一步影响到建筑建材市场、办公家具、办公用品市场的活跃程度。而且,相关的餐饮和生活百货等生活服务业的减少,比如说中低档饭店、办公相关餐饮和百货日杂店生意冷清等等。
第三,相关行业的人们就业率下降,整体收入降低。 但是,企业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员工,员工难以找到工作。 相关行业企业关门后,很多人会下岗,但是人们可能往往并不一定会选择尽快就业。 因为,在出口加工企业生存越来越艰难的状况下,根本不可能给员工加工资。企业已经无法承受增加的员工成本,如果加了工资的话,那么企业基本上无利可图,而且还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赔钱随时有可能。 赔本的买卖没人长做,所以企业宁愿招不到工人,将厂房机器闲置,也不愿意高价聘用工人赔本生产。 而对于工人来说,这些出口企业的工人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 加工企业的主力农民工宁愿在家乡务农和打零工,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在异地加工企业中超负荷工作,然后获得“鸡肋” 型的工资收入。
很多企业的出口加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企业需要连续生产和运转,才能够保持在一个行业的竞争能力。 而员工必须持续工作和学习,也才能获得持续的技能提升。 但是,农民工纷纷回乡,转作其它行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出口加工相关的工作技能被浪费。 而失去员工的企业,再恢复规范的生产,保持市场竞争力就很难了。 而且,一旦农民工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农业技能的他们,还会考虑返回城市。 而城市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那么这些农民工怎么办,仍然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51
四、 产能和基础设施过剩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高。 有一些数据显示,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超过80%。 这个数字可能过于夸张,实际数字可能要低于这个数字,但是外贸依存度也处于很高的比例。 不过,中国虽然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却处于产业链条底端。在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和制造加工、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的产业价值链中,产品的巨额利润基本被后其它的流程所垄断,中国只有制造加工环节,而这一环节的利润率极低,且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
制造加工的问题不仅仅是利润率低,更主要的是需要巨大的基础产能做配套。 举个对比的例子,微软在2007财年,收入超过600亿美元,利润超过170亿美元。 而这些利润的获得,就是通过9万多人完成的。 而人们创造这些收入和利润的地点,主要在类似于学校的写字楼中完成的。 几乎没有生产设备,基本上也不需要大量的交通运输工具。 而中国生产数亿件衬衫才换得一架波音飞机。 这数亿件衬衫的原料、加工和出口则需要数十万人的辛勤工作,更需要规模巨大的生产厂房、配套的生活设施、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同时还需要水、电、气等各种配套设施的支持。
当出口加工受阻,更是导致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大量闲置。 比如说,当纺织业出口加工数量减少,大量工人放假回家的时候,纺织企业和配套企业或者整体关门,或者部分机器设备和厂房闲置。 这也就意味着,有很多厂房空了下来。 即使没有空下来的,也往往是开工不足。 而如果世界经济没有显著回暖,欧美大量消费不复苏,新兴市场消费不猛增,那么会有更多的厂房被闲置。 而这些厂房因为已经建立起来,已经变不回农田,生产不了粮食了。 所以,只能进行闲置。 如果时间长了,机器设备就只能按照废铜烂铁处理掉,而厂房则还需要重新花钱,改变用途,才能够重新利用起来。
这些企业关门,又会导致上游企业的关门。 比如说,纺织厂减产或者关门,会直接影响到纺织设备生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让一些上游企业关门,同时让没有关门的上游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厂房也出现部分闲置。 而他们的生产设备闲置,进一步影响到他们供应商的生产设备的闲置。 这些上游企业的厂房也开始出现闲置。 同时,关门的上游企业会想法把设备卖掉,而且没有关门的上游生产企业的设备也发生闲置,于是市场上生产设备供应增多,而销售反而减少。 这又引发对上游设备生产需求的减少,并且导致整个纺织机械相关产业对钢铁需求的减少,形成一系列的上游产业连锁反应。
而且,配套服务业受到打击,也影响到相应的设施。 比如说,为了支持加工出口,首先需要大量的写字楼,支持相应的办公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 这些服务的需求旺盛,引发了办公写字楼的大量需求。 于是,办公写字楼的需求出现明显的缺口,刺激了办公写字楼的蓬勃建设。 但是,当这些写字楼建起来之后,突然发现出口加工的需求减少,不仅新增加的写字楼用不上,连旧的写字楼也因为出口加工的减少,跨国企业的收缩,很多也开始闲置。 于是,造成写字楼的供应过剩。 同样,写字楼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不可能说拆就拆,只能希望出口加工的好转,救这些写字楼。
出口加工业配套服务的商场、酒楼、超市、小商品市场、大卖场等相关配套设施也会开始出现闲置。 在出口加工经济集中的地方,出现了大量的外国客商,这刺激了当地商人建立“商品城”,提供销售和洽谈的场所。 随着出口日趋火爆,豪华的“商品城”开始拔地而起。 但是,这些商品城建成的之后,往往很快就发现过去大量的客商似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同样,当地的餐饮、生活等配套设施也经历相同的过程。 失去了出口加工支持的服务业,只能面临萎缩。如果承租的人少,那么这些店面的装修、货品、家具等也只能弃置。 然后,撑不下去的店面变得“人去楼空”。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52
四、产能和基础设施过剩 (续:中观和宏观)
大型工程在经济火爆时期大量上马,很快变得过剩。 举个例子,为了火爆的出口,船舶需求也大幅增加。 于是,船舶建造也就成为火爆的经济组成部分之一。 而要想造船,就首先需要建设船坞,于是大量的船坞开始建设。 因此,造船业的兴旺带动了钢材和水泥的旺盛需求。 不仅仅是船舶需要钢材,造船的船坞建设也需要大量的钢材。 所以,就形成了双倍的钢材需求。 但是,突然之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于船舶的需求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 有的船坞直接出现闲置,有的船坞虽然暂时仍在造船,但是如果没有新的订单,也会很快闲置。 结果,不少船坞就像厂房、写字楼、“小商品城” 、“家具城”等配套设施一样,开始大量闲置。 如果世界经济不出现出乎意料的巨大好转,那么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设施就会闲置下来。
同样,公路、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出现过剩。 在2007年出口火热的时候,沿海出口加工集中的地区,公路和相关桥梁的使用率非常高,在港口码头附近经常会出现大塞车,有时候可以长达数公里。 而且,配套服务设施也在加紧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材料运输。 这给公路和桥梁、港口码头、运输船舶等相关出口配套设施非常大的压力。 所以,为了支持出口,地方就需要增加公路建设、桥梁建设、港口码头建设。 但是,正在这些设施建造或者刚刚竣工的时候,出口量明显下滑,配套服务设施开始闲置。 结果,不仅新建的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没有用上,连旧的基础设施也开始出现使用率不足道现象。
这些基础设施的闲置将影响对钢材和有色金属、水泥、化工、建材等多种初级产品的需求,使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变得日益突出。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会议上指出,中国目前部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12月初,有权威人士透露,国家拟出台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协调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等诸多部门,以严厉措施,重点完成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焦炭、造纸、皮革、印染等九大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那么,相关产能过剩有多严重? 以钢铁和水泥为例。 2009年,中国钢材产能达到7亿吨。 预计2010年,钢铁产能再增加到7.58亿吨(不考虑落后产能淘汰)。根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10月生产粗钢47247.38万吨,同比增加4470.84万吨,增长10.45%。1月~10月粗钢平均日产155.42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5.67亿吨的水平。由于生产总量过高,国内市场供需矛盾激化。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如果全年粗钢产量突破5.5亿吨,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问题是,各企业在产能过剩、供明显大于求的状况下,仍然进行大量投资。即使2010年的钢材需求量不减少,产量也不减少。 7.5亿吨的产能超出5.5亿吨的预计年产量约2亿吨,而预计年产量将明显大于需求。 中钢协副会长、华菱钢铁董事长李效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过剩是肯定的,大家都在疯狂的上(生产)线。” 而疯狂上马生产线并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的,所以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行业内的相关人员表示,政策的弱势直接导致钢铁产能越淘汰越多,而且很多钢铁企业甚至明目张胆地顶风上马新项目。
根据中国水泥网的数据,2008年全国水泥总产量13.9亿吨,合1个中国人1年消耗1吨水泥。而产能18.7亿吨,产能过剩将近5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5%。 而且,初步统计2009年在建项目的水泥产能是6亿吨。2009年1~7月份全国水泥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8%。据了解,从2008年到2009年8月,全国水泥投资的月度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40%以上。 而2009年3月累计水泥投资额同比增长率达110.45%。也就是说,产能超过需求可能达到10亿吨的数量级。
在中观和宏观方面,大型工程和基础设施过剩的矛盾还在日益突出。 从2009年的情形来看,虽然公路和桥梁、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钢铁有色、水泥建材、化工相关等行业的产能已经明显过剩,但是这些领域的投资不仅没有减少,而是还加速的趋势。 从短期来看,这些产能投资在大量吸纳自身的产出。 比如说,建设钢铁厂需要水泥,而建设水泥厂需要钢铁。 钢铁水泥厂的相互需求对公路等基础设施产生了需求,而公路等设施建设需求又对钢铁水泥产生了需求。 但是,这样“自己食自己”的局面不仅仅是无法持续的问题,而且是中期都无法持续的问题。 到2010年中后期,这些突出的产能开始投产,卖到哪里去,就成了Mission Impossible。
而这些基础设施的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影响到宏观基础设施。 这些宏观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石油与石化、煤炭、电信、铁路等全社会服务行业。同理,电力在过去数年中,也同样在大量扩充发电和输电能力,以满足社会电力需求的增长。 到2009年,年初电力需求出现下滑,而且用电高峰也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的需要。 随着新的电厂落成,电力需求将显得更加宽松。 而电力需求的宽松,又让煤炭产能显得过剩。 以此类推,整个社会基础设施正在从供不应求,向明显的供大于求方向转化。
而这些基础设施的落脚点,还是金融业。 在这些过剩产能和基础设施中,不可能没有金融业的贷款。或者说,金融贷款可能占据了大部分。钢铁水泥厂建设往往以银行贷款为主,公路建设往往以银行贷款为主,电力建设往往以银行贷款为主,石油与石化建设往往以银行贷款为主,等等各种建设,基本上都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也就是说,金融保险行业支持着整个社会产能和基础设施的扩张。 那么,如果这些产能和基础设施过剩,就意味着资金难以得到回笼,金融业如何应对这些难题,仍然需要艰难的抉择。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53
五、 城市居民收入
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城市居民收入在持续降低。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持续变化,将让城市居民从过去的优势地位,变成在经济和生活上的劣势地位。在2010年,城市居民收入状况可能转为明显恶化。不少城市居民可能开始必须面临非常艰难的生活,生活的艰难程度可能超出人们的想像,而整个中国的经济格局也将发生剧烈变化。
分析城市居民收入状况,首先应当农村居民收入状况说起。 根据2009年发布的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2008年的城乡收入比是3.31。假如考虑到可比性的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大约在4—6倍左右。 而在2000年,城乡收入差距只有2.79。 也就是说,除了少数农村地区之外,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收入在持续下降,比城市下降得更快。 从微观情况来看,农民出门打工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支柱,这些打工收入作为农村居民的额外收入来源,变成了家里新盖的楼房、新买的电器,让不少农村从表面上显得富裕了很多,掩盖了农村“自身造血不足”的状况。 不过,一旦农民工失去工作,向农村回流,农村的经济状况又会显露真实的状态。
城乡收入差距并不能真实反映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实际状况。 多数农村居民家里仍然拥有自己的耕地和宅基地。 即使大量农民工回家,他们也能够自己种粮种菜,有口饭吃,有地方住,过上相对自给自足的生活。 所以,农村居民只要有很少的收入就能够维持下去。 但是,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其收入就是生活的所有依靠,这些收入必须要用来应付一切的衣食住行费用。 一旦城市居民收入降低,会直接影响到买粮买菜、用水用电的状况。 如果城市居民失去收入,那么基本上就等于失去了生存能力。 不少老工业区的人们生活情况极差,原因就在于此。 而现在不少农村户口开始变得比城市户口吃香,也反映出城市居民收入状况恶化之后,人们对城市居民生存能力的担忧。
城市居民的收入状况,需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50年代工业化为经济主导开始,城市居民长期享受着城乡“剪刀差”带来的福利。 “剪刀差”就是在固定价格体制下,城市把高价的工业品卖给农村,同时从农村收购廉价的农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城市居民能够生存下来。 在价格“剪刀差”的支持下,大量的农村人口支撑着少量城市居民的消费。于是,农民即使很辛苦种地,结果也最多是维持温饱,经常还要饿肚子。 有的农村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需要全体出去讨饭吃,这在一些电视剧中被表现出来。 而城市居民就可以通过“剪刀差”,过得相对舒服,然后生活相对有保障,孩子能够上学,有最基础的医疗保障。 所以在那个年代,城市户口是一个非常值钱的东西。 绝大多数农村人口梦寐以求的就是得到一个城市的户口,让自己的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
但是,“剪刀差”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城市人口少,农村人口占到绝大多数。 一旦城市人口超出农村人口一定比例,这个社会经济系统就要垮掉。 于是,在60年代初的三年饥荒后,城市实施了“62压”,就是把不少城市人口压回农村去,以维持“剪刀差”这个价格机制,或者说社会经济机制。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几年之后的“上山下乡”,因为当时即使把一些多余的城市人口压回了农村,但是架不住城市人口生育速度太快。 从1950年代开始倡导的多生孩子的政策开始在1960年代中期效果开始显现,而这些多生的孩子根本找不到工作。 就是因为“剪刀差”的价格机制不能承载太多的城市人口。 而城市孩子从小相对自由,天不怕地不怕。 如果让他们呆在城市中无所事事,迟早要出乱子。 于是,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将这些城市年青人大规模地“批发到”偏远地区,比如东北、新疆、云南等地的生产建设兵团。
改革开放后,“剪刀差”还一直在对经济起着关键的作用。 初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能够自由地种粮、养猪、种经济作物。 农民的收入开始获得显著的提升。 不过,通过“剪刀差”,城市把高价工业品卖给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好处,所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样显著。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的相对收入又在重新降低。 所以,大量农民开始涌入城市打工,部分分享城市居民的价格“剪刀差”的结果。 后来,从广东开始,在大力鼓励出口加工经济的沿海地区,开始出现农民和城市居民同工同酬的政策。 不看你的户口,只看你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于是,大规模的农民开始涌向广东,“打工”开始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
在广东等沿海地区依靠“剪刀差”的历史遗留问题,获得经济迅猛增长的时候,却摧垮了内地的“剪刀差”。 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一些老工业基地,曾经享受着“剪刀差”带来的福利,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力量之下,迅速没落。 大批工人下岗,有能力的到沿海打高级工,增强了沿海的优势。 同时,大批工人的涌入增加了劳动力供给,这让沿海享受了十几年工人低工资、产品高价格的美好时光。 这样的结果是,经济形态从城乡的“剪刀差”持续转变为沿海与内地的“剪刀差”。 沿海地区只要依靠自己的区位优势,通过盖厂房、建写字楼、出租居住房、建立小商品市场等方式,就能够获得很好的收入。
低价农民是两个“剪刀差”背后的持续动力。 城市与农村的“剪刀差”是依靠工业品与农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形成的。 而沿海与内地的“剪刀差”是依靠大规模的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形成的。 而这两个“剪刀差”的背景,都是农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 但是,随着国家减免农业税,并且鼓励农民种粮食之后,农民收入也开始得到基本的保障。 这时候,大量的农民从新思考,自己是否值得外出打工。 因为,外出打工不仅要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老人孩子,更要受到当地人的歧视,受到当地企业的压榨,把很多钱交给铁路、电信等部门。 于是,沿海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民工荒”,企业有工作岗位,但是招不到人。
更明确地说,农民的辛勤劳动支持了城市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支持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农民开始变“懒”了。因为,受到一些教育、见识了外面世界的农民突然发现,虽然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现代化的城市,支持了沿海经济的发展,但是自己却享受不到任何相应的回报。 在上海、深圳、东莞等城市的人均GDP中,根本不计入农民工的数量。 也就意味着,农民工不被认为是城市的一部分。 所以,农民工开始不跟城市的人们“玩”了。 不少曾经在东莞打工的农民工发誓,绝不会再回东莞,说明了农民工自我权利意识到觉醒。 同时,资本的积极进取的,不少资本开始深入内地,寻找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更好的当地政策,也“粘住了”很多当地的有经验的农民。
当城乡“剪刀差”迅速消失的时候,中国经济与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化正在拉开帷幕。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54
五、城市居民收入 (续:经济负担的转移)
同意上面的一位朋友的说法,关键在于政府税收。 这也是为什么在本部分开始就谈到,城市居民将陷入艰难之中。在最初的城乡“剪刀差”中,其主要目标是农民。农民承担了政府的税收和城市居民相对较好的生活。 而中国后来取消农业税的行动,开始反映出政府税负的转向,主要税负从农村开始转向城市。城市成为经济重负的主要承担者。
各位网友有兴趣的话,查一下几年前,关于取消农业税的一些评论。有的专家当时的主要意思是这样的,农业税已经占到全国总税收的很小的比例,因此取消农业税并不影响财政收入。 请注意,当时这些专家强调的,并不是世界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还收农业税,也不说各国更多的是给农民提供农业补贴。 他们强调的是农业税已经不重要,或者说政府已经不把来自农民的税收作为主要税收来源。 所以,政府放弃这个费力不讨好、没有什么真正收益的税种。 同时,这也意味着,政府将征税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城市居民开始承担起交税的重任。
但是,当时人们并没有真正关注到这一举动的意义。 在当时的环境下,出口加工经济极其火爆。 无数的农民工仍然在大量的出口加工企业中,超负荷、超工时地辛勤工作,赚取着最微薄的工资。 他们创造的大量财富,一部分变成外商的高额利润,一部分变成加工企业和相关服务产业链的利润,一部分变成政府税收。 由于农民工的数量过于巨大,政府即使在每个人身上获得少量利润,就可以获得丰厚的税收。 所以,政府税收从农村向城市的大幅度转移并不被人特别注意。 而且,政府可能自己也没有注意到取消农业税有什么样的后果。 因为,当时对于政府来说,农业税已经是区区不值得一提的税种了。
当然,敏感的农民工们注意到了。 农业相关的税收虽然对政府似乎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很多农民工来说,却太重要了。 他们中间的不少人决定返乡,重新务农,不再出来打工。 当时,问一些返乡的农民工,为什么要回去。 有的农民工明确地说,农业税取消之后,不少地区的农民种地也变成了有利可图的事情。 虽然种地收入比打工收入低,但是综合生活成本低,比没日没夜打工来得轻松,还能够跟自己的老人孩子呆在一起。 很快,“民工荒”出现了。 当种田的负担减轻之后,不少农民自然愿意种地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量农民工返乡。 政府和一些专家担心,农民工返乡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 但是,预期的动荡并没有大规模出现。 因为,很多农民在没有农业负担的情况下,种点田,再打打短工,生活还是有着落的。
城市开始成为征税的重点。 从1990年代中期之后,政府开支开始持续增加。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开支开始快速膨胀。 为了应对开支,开始征收多个新税种,并且大量发行债券。 其开支的特点是刚性非常强,一旦加上来,除了持续向上加之外,几乎没有可能再减回去。 而且,债券发行也是有限度的,更多地需要通过增税来完成。 这个时候,经过改革开放的积累,中国加工企业已经形成了无可匹敌的国际竞争力,再加上国际经济进入高速膨胀期,于是出口加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得到增长。 而人们认为,出口加工就意味着工业化,而工业化意味着城市化,城市化就意味着人口都要向大城市转移。 那么,税收重点也就转移到了城市。
城市开始大兴土木,急剧扩张。 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加工业就是制造业。 而中国已经因为“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化能量。 比如说,北京在2000年前只有三环,后来迅速修了四环、五环、六环。 其它城市也经历了类似的膨胀时期。 而城市的扩张必然导致政府规模的扩张,进而形成开支的更大规模增长。 而开支的扩张比如需要大量增加的税收来支持。 如果没有税收的话,开支将成为“空中楼阁”,很快发生崩盘现象。 当然,在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之内, 人们并没有过于注重税收在社会和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该来的迟早要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众多工厂倒闭,大量农民工返乡。 返乡的农民工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通过回到农村,很大程度上退出中国经济循环圈。 中国的农民仍然主要以自给自足的经济为主,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能力非常有限,同时跟社会的交换相对较少。 也就是说,他们承担税负的能力非常低。 同时,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这一方面意味着大量的债券, 另一方面意味着税收的增长。 如果税收减少,那么财政刺激政策将无法实施。
问题发生了: 税收必须要实现成长,以满足经济刺激政策的要求。比如说,中国前10个月进出口关税总额大幅下滑将近20%,那么就需要在其它地方弥补这个税收缺口。 同时,大量的企业倒闭,大量的农民工返乡,退出中国主要的经济循环体。 那么,还在生存着的企业,还在工作着的个人,就得承担更多的税负。 而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税负,最终都要转化为个人的税负增加,摊到每个人的头上。 这样,个人的税负就变得异常沉重。 在2009年中期进行的企业大规模查税,并且追溯到2006年之前,就是这样状况的反映。 2009年后期,出台的针对个人午餐和手机等补贴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也同样是这一状况的反映。 不论企业税负,还是个人所得税,负担大部分集中到了城市。
不仅如此,城市居民的消费也必须要课税。 农民回了乡,自己种地、住自己的房子,天天老婆孩子热炕头,可以与外界发生很少的交易往来。 而农业税又取消了,所以农民可以交很少的税,就保持基本的生活状态。 但是,城市居民则有着明显的不同。 城市居民必须与其他人发生交易,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才能够维持基本生存。 既然有交易,也就意味着具有课税的机会。 有课税的机会,那么就必需要充分地课税。 因为,税收和支出之间的缺口太大,不论如何课税都难以满足支出的需求。 按道理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了,各种能源原材料价格下跌了,按道理各种支出应该减少了。 但是,恰恰相反,很多城市居民在2009年的感觉是生活支出在大幅增加。
主要问题是,2010年怎么办? 2009年,该查的税也查过了,该让企业补交的也补交了。 大量的债券也已经发行了,其它可用的办法也基本上都用完了。 那么,2010年还能有什么办法来增加税收呢? 从迪拜开始“赖帐”,希腊“岌岌可危”,美国失业率仍然攀升、欧洲日本在美元贬值的压力下不堪重负,可以看出2010年的年景很难出现明显的反弹。 也就是说,出口经济明显复苏的机会并不是很大。 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不变,那么,税收从哪里来? 怎么通过税收的增长实现积极财政政策? 每个城市居民必须承担多少因经济财政政策所带来的税负增加,这是个问题。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55
五、城市居民收入 (续:城市的功能)
城市是一种建设成本极高、使用成本极高、维护成本极高的生态环境。 城市只有在强大经济基础的支撑下,通过发挥人们的聚合作用,实现更高的产出价值,才有存在的意义。 问题在于,中国城市的经济基础就像“沙地”,而“高耸入云”城市就建立在经济“沙地”。
从人类的历史来看,城市主要扮演过五种角色:
一、 古代商业时期的城市: 在人类的古代,城市主要起源于交通枢纽,人们从不同的地方聚集到同一个枢纽,进行交换;
二、 蒸汽工业革命的城市: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以伦敦、伯明翰等工业城市为代表的大城市开始兴起,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大规模生产出工业产品和工业污染;
三、 电力工业革命的城市: 在电力、电报电话、电梯、钢结构摩天大楼等新技术的支持下,以美国纽约及其帝国大厦、芝加哥等城市为代表的现代化大城市开始形成。 这些城市通过掌控金融产业和现代运输产业,推动先导性工业与制造业发展,实现城市的特殊价值;
四、 电子工业革命的城市: 以日本的大中城市为代表,依托于周围的电子与现代机械产业发展。 城市本身也像电子产品一样,通过精巧、细致、准确、整洁的城市布局和系统管理,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功能;
五、 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 以硅谷地区、北卡三角地等为代表,受到周围大学的支持,同时自身也更加像大学或者花园,与自然更加接近,更紧密。 以巴黎为代表的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城市,将人文建筑和文化产品作为城市的主打品牌。
城市极为昂贵。 在上述五种主要形态中,城市经历了从松散到密集、再到超级密集,然后向松散回归的过程。 越是密集和超密集的城市,成本也就越高。 因为密集城市必须进行地铁建设、市内公路系统建设、其它市政工程建设等综合设施建设。 将整个市政系统运转起来,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另外,还需要对市政系统和建筑,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维护和维修,同样需要大量的人、财、物。 同时,城市的高楼大厦也同样是高建筑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维护维修成本。
城市在对企业和居民征收高额“人头税”。 高昂的市政和建筑成本加起来,必须有人去承担,并且最终要摊到企业和居民的成本中。 这些成本就像“人头税”一样,是当地的企业和居民逃不掉的。 越是建设和维护成本昂贵的城市,对企业和个人的“人头税”就越高。 其中,企业必须承担主要的费用,通过强大的盈利能力支持城市的运转。 同时,高昂的 “人头税”还要落在了每个人头上,就变成了每个人的高昂生活费用。
在世界上,所有正常运转的大城市,必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做支撑。 东京是世界上高楼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地铁交通网络和城市交通网络。 这样的高楼和市政网络意味着高昂的建设和使用成本,那么成本从哪里消化? 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全国主要的公司都聚集于此。东京又是日本经济、商业、金融中心,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90%集中在东京,全国各大银行或总行或主要分行都设在东京,东京在千代区和中央区分别设有闻名于世界的日本银行和活跃于世界股票市场的东京股票交易所。 或者说,东京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城市,才有能力支持东京的运转。
“大苹果”纽约是世界经济实力排名第二的大城市。在财富500 强中,有40多家公司总部放在纽约。世界上主要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广告公司集中在纽约。在纽约,有法律服务机构5000多个,管理和公关机构4000多个,计算机数据加工机构3000多个,财会机构1800多个,大中型广告服务机构1300个,研究机构700多个。纽约还有有制造业公司有1.2万家,许多全球制造企业都在此设立了总部机构。这些企业的发展和美国经济支持了纽约成为国际金融经济中心。 第五大道作为世界上租金最昂贵的商业街,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受益于美元大幅贬值,吸引了很多欧洲人“远道而来”,购买欧洲品牌的奢侈品。
现代城市需要现代制造业做支持,在电力工业革命时代,爱迪生的GE发明了电力系统,贝尔发明了电话、Otis发明了电梯,美国设计师发明了摩天大楼,而安德鲁 卡耐基的美国钢铁通过大规模生产的廉价钢铁支持了摩天大楼的建设,皮特卡勒做出了大量的工程机械,亨利 福特发明了便宜汽车流水线,洛克菲勒组织了标准石油托拉斯,供应便宜石油,等等等等,是这些一系列的发明让现代化城市开始运转起来。 到电子时代,日本人垄断了录像机技术、电视机技术、录音机及随身听技术、电子游戏机技术等等,领导了世界的摩托车生产、汽车生产、中高档机械、化学等生产。 到知识经济的数字时代,美国领导着软件、知识服务业、系统集成设备制造业等等知识创造为主导的行业。
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反映是大型跨国公司。 只有大型跨国公司才能支撑得起国际大都市。 不论是东京的日本企业,还是纽约的美国企业,其“骨干”是跨国企业。 不论是日本还是美国的跨国企业,他们都拥有强大的技术,将自己的产品以高价卖到全世界,从全世界获得丰厚的利润。 尤其在“知识经济”的主导下,它们的优势更加突出。 日本的制造业虽然在20世纪末开始没落,但是仍然在汽车、电子、光学、化学、机械等领域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纽约的金融和保险、先导性制造业、咨询广告法律会计技术等现代服务业扩张到全世界,并且从全世界吸引着源源不断的资金流进入纽约。 也就是说,是来自全世界的资金在支撑着这些国际大都市的运转。
在全球化竞争中,只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集群,才能够支撑得住大城市。 当一个城市的核心产业衰落,失去了国际竞争力,那也就意味着城市开始失去生存的基础。 比如说,随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陷入困境,底特律成为首当其冲的失落城市,其城市失业率在2009年中超过16%。 而相关企业在经济压力下,开始纷纷退出底特律。 底特律出现不少废弃建筑、或者建筑被拆除后留下的空地,让人感觉到相当的荒凉。 底特律坐落在著名的“钢铁生锈带”,也就是以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为经济主体,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到大西洋的城市群。 其中包括底特律、匹兹堡、克里夫兰等曾经著名的城市。 因为其工业的滑落,大量工厂关门,导致失业率一直高居不下。 从2008-2009年,其失业率快速增加,有些地方的失业率超过20%。
楼能够建多高,首先要看地质有多硬,地基打多深。 中国主要城市的问题在于,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天津、重庆、成都等众多二线城市都在大力进行城市扩张,高楼拔地而起。 表面上看上,热火朝天,一片繁荣。 但是从本质来讲,缺乏现代化城市的经济基础。 从上述现代化城市的归类上看,这些城市缺乏关键的先导性工业或者制造业,因此不属于电力工业革命型城市;缺乏高价值的电子、光学、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等制造业,因此不属于电子工业革命型城市;更缺乏“知识经济”的如哈佛大学、微软软件和IBM“服务”、麦肯锡咨询、奥美广告等现代知识服务业。 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曾经属于工业革命型的城市,因为这些高污染、高耗能、没有科技含量的初级制造业已经“日薄西山”,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这些城市本身所淘汰。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8:56
五、城市居民收入 (续:中国城市居民的困境)
那么,中国的城市属于什么类型? 仍然只能算是古代商业城市。 比如说,驰名中外的北京秀水街从一条小街改造成了一个漂亮的商厦,但是卖的东西还是那些,并不能销售真正的高档奢侈品。 中关村的电子销售市场,从最初的“棚户”时代,通过盖大楼搬进了“华厦”,曾经的小商贩变成了电子科技公司。 但是,这些电子科技公司仍然改变不了“小生意”的本质,这些电子销售市场的本质仍然是古代的“集市”。 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作为“山寨机”的集中地,规模巨大,买卖者众多。 但是,仍然改变不了集中型的“前店后厂”的古代经济模式。 “山寨机”的生产者从标准的定义来说,不能称之为企业,而仅仅是古代的“作坊”而已。 只不过装配的东西有所区别而已。 而不同“作坊”聚集起来,形成华强北的“集市”,吸引的是中低端的客户。
中国城市缺乏现代经济“地基”。 中国城市现有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加工组装业,与制造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加工组装业的实质是规模大了的“作坊”,只需要把“学徒”训练好就行了。 日本企业在中国设立汽车组装厂,只需要四年就可以达到世界级的管理水平,在中国市场卖出世界级的利润。 但是,日本汽车制造业用了五十年左右赶超美国汽车。 这还是在美国早期的大量技术援助,在美国企业不重视知识产权的时候从美国企业偷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了美国企业失去竞争警觉性,而且通过大量的日本工程师、管理者、设计师共同努力,通过刻苦学习、不断实践、持续改进,最后变成了具有全部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优势制造业。 而在中国经济中,没有任何一个产业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并且在国际上获得领导地位。
越来越低的加工业利润,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城市成本。 加工组装业的特点就是利润低,而且越来越低。 毫无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加工业谁都会做,只不过别人愿意不愿意做而已。 欧美日企业看到,如果自己做组装加工,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城市运营费用、高额的员工成本、无法支付股东的高额利润预期,无法承担高额的污染与资源消耗罚款,所以把这些部分转移到中国。 在世界产业链中,不能赚钱的部分在哪里都不能赚钱,也不能支持城市高昂的费用。
问题是,很多中国人偏偏认为做简单的组装加工就能够让自己获得持续发展。 于是,在乡镇做了几年生产加工的企业老板们,看到自己赚了钱,开始信心膨胀,把自己的企业“总部”搬到大城市。 而等到人们搬到大城市之后,发现城市的成本远远超出自己曾经预计到能力。 但是,这时候人们发现自己的组装加工开始赔钱。 于是,人们发现了在城市中“炒楼”赚钱的方法,开始从组装加工转化为“炒楼”,促进了房价的“繁荣”。 而楼市的“繁荣”就像“罂粟之花”,在最美丽的景象之下,是对土壤的残酷掠夺,让肥沃的土壤迅速失去肥力,变成不毛之地。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比如说,纽约麦迪逊大街上众多的大型广告公司,通过服务美国和世界的大型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也就慷慨地付给员工高工资。所以,人们都觉得房租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而在中国城市中,中国的广告机构为低收入、低利润组装加工企业服务,在“锱铢必较”的组装加工企业老板的要求下,中国广告机构往往必须通过“价格战”获得合同。 而残酷的“价格战”之后,就是企业微薄的收入。 在这微薄的利润中,企业还要付出日益高昂的房租。 然后,才是老板的利润和员工的收入,于是人们的收入都在降低。
中国城市缺乏跨国公司的“经济支柱”。纽约税收的“大头”来自于坐落在其辖区范围内的跨国公司。 2009年上半年,布隆伯格公布纽约市新财年预算为590亿美元,赤字大约为40亿美元。 而赤字的主要原因是华尔街损失惨重,以及其它经济萎缩。 因此,布隆伯格要裁减公务员,减少对图书馆的预算等。 但是,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并没有像美国华尔街、大型跨国企业这样的“税收大户”。 既然不能像纽约那样吃“大户”,那就只能吃“小户”,从每个人的人头上考虑了。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财政的巨大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上海的市政维护费用很高,而且建设工程规模要远远大于纽约。地铁上虽然经常人挤人已经接近“贴相片”的程度了、虽然票价已经昂贵到人们难以接受了,但是据说仍然是只够还贷款利息,贷款何时还都不知道。 磁悬浮花了很多钱,但是运营还在往里贴。 浦东机场据说投资也比较大,也是贷款的。 而且,上海在建的项目很多,市政交通都要扩充,也需要大量的钱。 另外,都需要因为,城市运营成本的比例是差不多的,而且上海还在进行着昂贵的地铁、公路、市政等投资。同时,上海的公务员队伍不好动,也没有图书馆预算可消减。 那么,上海市怎么办?
卖地、炒热房地产看上去是个必然的手段。 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大幅提高中央财政税收占总税收的比例,立刻让各个城市“捉襟见肘”,艰难度日。 后来,幸亏通过卖地,也就是“第二财政”,让地方有了钱,可以大规模地进行建设。 而卖地已经超过上海财政的50%收入,如果停止卖地,那上海就会很快再次陷入困境。 但是,卖地的钱并不稳定,在2008年房价停滞的时候,就让上海财政经历了巨大的压力。 于是,赚取拆迁差额款项就成了新的收入来源,也就是“第三财政”。 用燃烧弹向拆迁机器投掷、试图阻止的新西兰籍上海居民潘女士,据说就是碰到了“第三财政”。 为什么在中央台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但是上海方面仍然毫不理会? 应该是跟上海财政面临的巨大支出有关。 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价自然就会出现向“国际接轨”,或者说超过国际水平的情况。
城市高昂的成本最后分摊到每个城市居民的头上。 当然,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说最近出现的“钓鱼”执法,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一个方式。 进行户口销售,让更多的人进入上海,也是一个方式。 反正万变不离其宗,在多种多样的费用背后,就是一个目的,尽可能增加收入,应对巨大的城市成本。 在美世咨询的2009年报告,世界最昂贵的城市排名中,北京由上一年的20位上升至第9位,上海从24位前进至12位,深圳、广州分别从去年的61位和70位一跃名列22位和23位。 这个成本上升的背景是不少人的收入还在下降下。 当然,这个成本上升不仅包含了昂贵城市的成本,还有上节说的国家财政税收重点。 于是,不少人就开始抱怨自己的收入非洲化,开支欧美化。
缺乏现代经济的城市越来越脆弱。人们看到城市建设蓬勃向上,大量的跨国企业入驻,于是人们感觉到自己已经是现代化的经济,现代化的城市。 有的企业和个人觉得生意太难做,赚钱太难,自己的钱放在银行里又贬值,所以也开始跟风买房子,或者炒房。 但实际上,一旦发生“风吹草动”,这些跨国企业可以随时撤离,把“黑洞”留给当地。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批跨国金融投资机构驻上海公司撤离。 本来十分兴旺的上海写字楼市场,突然出现了大量的闲置。 随着,上海大量新写字楼还在持续的建设当中,不断进入市场,增加供应量。 于是,上海写字楼租金价格一路走低。 也就是说,人们的投资实际收益在降低。
2010年的问题在于,已经非常昂贵的城市财政,其开支越来越大,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维修费用。 但是,随着周边加工组装经济已经基本上无利可图,很多外资撤走后,并没有快速回来。 卖地的“第二财政”和拆迁的“第三财政”手段也基本上用到了极致。 那么,从哪里来更多的钱,支持昂贵到城市运转,支持各种大楼的运营? 城市还会以什么方式,从城市居民身上获得收入? 城市居民还有什么利益可以让城市榨取? 这是个问题。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10
五、城市居民收入 (续:多余的话)
这一段本来没想写这么多,但是既然写了,就多写一点。 下面是我的一些浅层的感想,也算是呼应上面一些发表真知灼见的网友。 感想点到即止。
作为城市居民,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 《吕氏春秋》说:“民之於利也,犯流矢,蹈白刃,涉血抽肝以求之。” 就是老百姓追求利益,都要冒着箭雨,上着刀山,流血挖肝都要去获得它。 在两千年前,吕不韦就看到,连老百姓都对利益奋不顾身。 到现在,想想国家财政和城市财政正在面临这么大的资金缺口压力,各种费用开支又不能减少,那么的话肯定要采取非常积极的方式要获得财政收入。 也就是说,国家财政和城市财政已经很难了,刚刚停止了对农村的税收。 即使重新对农村征收税收,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如果不从城市获得主要的财政收入,那么国家财政和城市财政怎么办? 这时候,城市居民就要体谅国家财政和城市财政的压力。
考虑到这样的背景,很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比如说,即使是新西兰籍,即使手里拿着国家颁布的《物权法》也是没有用的。 当然,可能美国籍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个没人能够预测。 也就是说,经过一系列的事情我们发现,过度抗争是没有用的。 既保护不了自己的利益,对自己的生命还更有危险,更解决不了问题。考虑到我们应该平和地处理问题,也就是既不成为矛盾的焦点,又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利益,那么就需要我们想得更多一些。 更多地思考一下周围的环境,更多地想想不伤害各方和谐的方式,自己也不会产生过激的情绪。
不少城市居民目前就处于不冷静状态。其实,这样的不冷静是不应该的。 比如说,人们买车的时候,不仅仅比美国市场的车价格要高出50%以上,而且还要交各种费用,包括特殊城市的特殊上牌费。 很多人心里就不平衡。 然后,油价涨起来了,然后人们又觉得心里不平衡。 油价涨起来,过路过桥费没有减下去,心理不平衡。 然后,开车又碰到“钓鱼”执法了,人们心理还不平衡。 之后,人们发现自己的收入开始明显减少,再加上还要还房贷,生活费又涨了很多,于是觉得养车艰难了,心理又不平衡。 就这样,买辆车的结果,往往是产生了各种不平衡,等于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比尔 盖茨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说,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所以,碰到不公平的事情不要抱怨,要想法解决。 比如说,如果自己买了车,就要有准备好贡献各种税收的奉献意识,要觉得自己纳税光荣,缴费光荣。 当然,碰到“钓鱼”执法的时候,是应该争取自己的权益的。 但是,即使争取自己的权益,也要心情平静,找出更好的方法应对。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好的方法就是不买车。 十年前绝大多数人们都没有买车,也是一样地生活,并没有缺胳膊短腿。 现在,很多人买了车,确实长了不少肉,但是那都是囊肉,有害健康。
房子也一样。 世界永远是不完美的。 不仅不完美,更是有大缺陷的。 我们每个人也一样,不要总想着好事都能轮到自己。 人生更多的是从各种的坏选择里,找出那个最为不坏的选择。 比如说,买房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那就不要买房,可以租房,反正房租要低很多。 不要过于贪婪,不要羡慕其他人买房赚了钱。 因为只有贪婪的人才会失去对事情的理智判断,然后上大当。 这样的话,既不会担心房子“楼倒倒”或者“楼歪歪”,不用痛恨开发商偷工减料,不用担心房贷、不用担心强拆、不用担心做“房奴”,不用担心以后开征这样或者那样的税费。 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社会就会和谐很多,抱怨就会少很多。
据说没房子就结不了婚,那也是谎言。 当一个人真正把这些物质的东西抛开的时候,思想才能够更开阔,人格也才能更独立,也就是“无欲则刚”。 如果哪个男生碰到女生说,没有房子就不结婚,那就要好好想想这句话的潜台词。 或者是你自己不够独立,也就没有足够的魅力,或者你太着急结婚了。 如果你为了结婚而超出自己的负担、甚至把父母都拖了进来,然后买了房子,并且成了“房奴”,你会发现自己把自己套牢了。 你将不仅仅背负“房贷”的枷锁,还要背负人格的枷锁。
我的一个朋友,说他有几个朋友,为了结婚,超过自己的能力贷款买房子。结婚后,再也没有参加他们的活动聚会。 过两年再见他们的时候,就像老了五岁或者十岁,整个被生活压弯了腰。 而我的这个朋友,因为最初坚持不拿父母的钱超出自己能力贷款买房,结果女朋友跟他吹了。他后来痛定思痛,决定不结婚了。 然后,用自己的工资去参加多种学习培训,去参加不同的聚会,结交更多的朋友。 因为他没有经济压力,所以想跳槽就跳槽。 结果,越跳槽工作越高,没几年就月薪上万,而且基本上不用加班。业余揽活又有很多收入,还在租房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他快到30岁了,有更多的女孩接近他,他反而不想结婚了。
当人们开始挣脱物质的枷锁,就逐渐在生活和思想上变得自由。 国外有一个税收激励理论,如果对一个企业或者个人的收入课税的比例过低,那么财政得不到收入;如果课税过低,那么就会影响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反而导致人们减少工作,然后财政也得不到收入。 所以,像加拿大这样课税过高的福利国家,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普遍要差;而美国课税相对较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就高很多。 反过头来,如果我们不用背负房贷、不用养车、不用攀比消费,那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生活和思想自由。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收入和消费有多少是交了税的,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安排自己的工作和消费。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更加心平气和的对待很多事情。 首先,我们碰到任何事情都不必惊讶,因为这些事情都在情理之中。 而且,如果我们没有房子,也就不担心房子质量不好,或者需要交新的物业税,不用担心房价下跌。 我们没有股票,也就不用担心今天涨,明天跌。 我们没有汽车,也就不会看到北京停车1小时2元,但是回到上海看1小时5元、10元而心理不平衡。 我们不去攀比有没有名牌,或者谁的名牌是新款,也就不用费脑筋在所谓的时尚上。 我们的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够我们生活,我们也就不要觉得个人所得税率过高。
有句话说:“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其实,这句话在哪里都一样。 在哪个城市之中,都不是鲜花铺就的道路。 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怎么活。 当我们能力不够的时候,就要尽可能节约我们自己的力量,保护好我们自己,然后持续地积蓄我们自己的力量。 如果我们没有朋友的话,结交几个真诚的朋友;如果有朋友的话,能够互相帮助,相互鼓励。 这样的话,社会也就更加和谐。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10
六、医疗与健康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实施全民医保制度,那么结果将会如何?” 当然,从上节的分析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国家和地方财政都非常缺钱,非常非常缺钱。 所以,我们在这里仅仅是做一个假设,不考虑谁出钱的问题。
可能对于社会来说,最大的冲击还不是医药本身,而是经济运行过程。 如果全民医保制度实施,在现有制造加工企业中,50%以上的企业要关门。 这个结论一出来,道理估计大家一下子也就明白了。 如果实施全民医保的话,那么国家必须要为每个人的疾病买单。而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当自己承担责任的时候,就必须要把医疗成本降下来。 而把医疗成本降下来,首先就要对很多加工制造企业开刀。
降低全民医疗成本有三个途径:
A、 集中采购:通过规模优势压低医药及医疗器械进货价格;
B、 围堵疾病源头:国家就要非常重视,什么在造成人们的疾病,谁在造成人们的疾病,如何造成人们的疾病;
C、 促进国民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最重要的可能不是A措施,而是B措施。 这就像治病一样,A措施是治标,B措施治关键症结,C措施治本。 对于一个肿瘤患者来说,首先应该通过B措施,开刀切除肿瘤;然后用药稳定住病情,不让癌细胞继续增长; 等病人的身体开始康复的时候,再通过饮食、作息、锻炼等综合保健方式,让病人强身健体,逐渐恢复全身的机能。
那么,什么在造成人们的疾病? 谁在造成人们的疾病?如何造成人们的疾病? 其实问题是昭然若揭的。 不少的矿业、冶炼等半成品加工、以及加工制造业。 这些企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在赚取微薄利润的同时,危害着整个社会的健康与福利,危害着未来中国的生存空间。 本部分仅列举环境污染、血汗工厂、有毒有害产品生产等三种最普遍危害国人健康的企业和产品。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12
1、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也要讲效益。 比如说,日本的丰田汽车在日本具有一个庞大而且完善的汽车生产链,包括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等多种材料生产及制造。 它的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少污染物。 而只要将污染维持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对社会造成大范围、明显的危害,就可以大量生产,获得巨额的高价值外汇收入,为日本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服务。
但是,中国的不少企业,在获得微薄利润的同时,制造出大量的污染,扩散到人民居住的地区,严重危害当地、甚至外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估计每个人都对污染有个人的体会,而且也看过不少有关环境污染的文章,本节就少量摘抄一些内容资料,充实一下本节的思考。
根据人民网2005年10月31日的一个消息,中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近6倍,比印度还多3倍。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而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最后一点要强调的是,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5个。
根据中国环境生态网2006年6月16日的一篇文章: 近年来,中国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堆存量不断上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很低,多数仅是简单堆放或随意弃置,不仅占用农田,而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 严重污染。目前受污染的农田已达10万平方公里,因此而造成的粮食减产每年在1000万吨以上。
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给农村和城市近郊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2000年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02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 排放量的28.2%;乡镇工业烟尘排放量993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烟尘排放量的54.2%;乡镇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358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 量的68.3%;乡镇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670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中公学需氧量排放量的46.5%;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也是很惊人 的,达到当年全国固体废物产生量的38.6%。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制革等是乡镇企业的主要污染行业。
环境污染事故给人民生活和经济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2003年,全国发生工业污染事故11446起,其中废水污染事故 4667起,废气污染事故3585起,固体废物污染事故938起,噪声污染事故839起。在上述污染事故中,特大事故42起,重大事故31起。据不完全统 计,2003年共发生753起渔业水域污染事件,有1490平方公里的养殖水面受到污染,损失水产品2.8万吨,造成渔业经济损失1.7亿元,其中淡水产 品损失0.9亿元,海水产品损失0.8亿元。
此外,环境因素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导致居民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各种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均与环境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死亡中,城市仍以肺癌的死亡率为最高,达35.59人/10万人,这与城市大气污染有直接关系;农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占死亡总数的17.25%,成为农村地区居民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农村地区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死亡总数的26.23%。
2、 血汗工厂:
需要强调的是,“血汗工厂”不仅仅是低价值加工企业的“特色”,一些号称高科技企业也同样在压榨员工的血汗。
这也是社会持续的热点话题。 本帖也就不做评论,主要摘抄一些来自中国人力资源网的2006年6月的一个专题内容,填充本部分的内容: 国际自由工会联盟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说,中国自4年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消除贫困的进程一直停滞不前,预计在2001至2007年间,将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农村家庭实际收入减少。报告称,随着大量农民和国有企业下岗 工人进入城市工作岗位,进一步压低了工资,中国正成为世界的“血汗工厂”。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第二次发布类似血汗工厂信息。 与第一次次公布的20家各种各样违反劳动法规所不同,当次公布的30家血汗工厂,其违法事实主要集中于是拖欠工资和拖欠社保两个方面。产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建材、餐饮服务、服装加工等行业上。“血汗工厂”的恶劣程度也令人触目惊心:仅广州市白云区宝盈鞋厂一家企业,就拖欠586名员工工资共 203.4万元。而位于东莞厚街三屯的润亿手袋厂,则在其经营过程中累计拖欠2800名员工工资共600万元,成为此次公布的“血汗工厂”中欠薪数额最大 的企业。根据记者测算,仅拖欠员工工资、经济补偿金一项,三十家企业所拖欠的总额就达到了2181.17万元。
“深圳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究”的课题组,在调查深圳千禧制衣厂时发现,工程长期拖欠克扣工资,当月工资要拖到第三个月才发,加班工资只有0.4元/小时,只相当于法定最低标准的10%。该厂还长期强迫员工月平均加班160 小时以上,部分员工更高达230小时。全厂近2000名员工仅两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未参加。该厂还多次抗拒检查,提供虚假材料,威逼工人说谎。
在华为员工胡新宇猝死之后,引起华为内外员工的轩然大波。 因为,这已经不是华为的第一次。 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位员工猝死或者自杀。一位网友这样评论:“公司用人往死里用,致使英年早逝,还没有来得及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家培养他花了那么多钱,家里更是卖房卖地甚至卖血的供出了个大学生,就这样死了。这对于社会来说算不算浪费呢? 为什么企业总是要加班?这是不是工作量不合理?还是人员配置不合理?这是对人才的浪费,这是最大的资源浪费。”
据统计,我国煤炭、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电子、轻工等几大职业病高发行业现有4633952名在岗职工,54%参加了2005年的职业健康体检,发现134244人有职业病。2005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占75.11%,尘肺病病例死亡966例。截至2005年,尘肺病累积病例607570例,其中存活病人470089例。2005年,全国发生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26起、613例,死亡28例。在1379例慢性职业中毒者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中毒589例、苯中毒253例、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9例。主要发生在有色金属业、化工业、电子业、冶金业。 当然,这些都是已经被确诊的统计数字。 而“开胸验肺”事件则反映出更多不被承认的职业病。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全球最大的运动用品生产商耐克公司13日发表一份报告,承认其旗下工厂存在强迫工人加班,并且不让工人在工作时间喝水等问题,从而印证了外界指责耐克公司的工厂是“血汗工厂”的说法。
3、 有毒有害产品
在不知不觉之中,人们突然发现身边的有毒有害产品似乎无处不在。 人们花钱买产品,本来希望增加自己的福利,没想到却给自己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其中,“三聚氰胺”事件在2008年奥运之后轰动世界。 不仅如此,三鹿破产后竟然连一分钱都没有赔偿给受害者家长。 而“三聚氰胺”只是一个有毒有害产品的集中爆发。 在此之前,人们已经经历过很多严重污染的家具和装修,让不少人患病,甚至死亡。 多种假药和有毒药品、电死人的热水器、爆炸了的电磁炉等等让人们防不胜防。 这些产品都在危害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13
六、医疗与健康 (续:利益的思考)
人们总有个误区,好像财政应该是为所有人服务的。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所有的财政都是为了利益阶层服务的。 财政本身也就像是公司一样,要考虑到收支,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而且,任何一个地方的财政都是非常紧张的,从来没有宽裕过。 进来的钱总是那么少,需要花钱的地方总是那么多。 所以,开源还是节流,这总是个问题。
如果能够看到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两条线,那么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经济政策,就一目了然了。 未来出什么政策都不觉得奇怪了,发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就会觉得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是生活中真实的社会经济中,而不是生活在书本、报告和口号中。 真实的社会是一个实际利益的世界,而书本是一个精神的世界。 如果不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那就等于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文盲”。 在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也会觉得处处不对劲,而且经常是处处碰壁。
比如说,对于欧美日国家来说,医疗、教育、失业救济和养老等问题,都是国内吵得不可开交的问题。 财政预算中绝大多数的钱,都花在了这些地方。 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经常决定一个政府能不能上台。 上台之后,能不能受欢迎,并且能不能连任。 这在其它的一些文章中说的很多了,而且有专门的文章谈论美国的医疗系统问题,我这里就不做太多的重复解释。 我只是通过简单的引子,来阐述关于中国医疗的问题。
奥巴马能够上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倡导医疗改革。 因为,美国财政花费了太多的钱在医疗上,但是在发达国家之中缺失“声名狼藉”。 很多人在支付了昂贵的医疗税收和费用之后,得到的是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各环节割裂的一个医疗系统。 这让无数人希望“改变”。 但是,奥巴马上台后,从最初的极为受欢迎,在一年内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执政失误,而民意支持率很快降到50%以下。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很多人并不认可他提出的实际的医疗改革方案。 反正,任何一个方案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人,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方案都让大多数人不满意。 大家只能在激烈争吵的过程中,获得一个相对妥协的结果。
无论如何,既然医疗是大家都在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美国政府也就把钱花在医疗上。 看看奥巴马的新财年报告,虽然美国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一个天量的水平,而且奥巴马也表达了对财政赤字的极大担忧。 但是,在具体的预算分类中,未来的医疗开支预算计划将要迅猛地增加。支持医疗制度的运转,让更多人对医疗系统满意多一点。 或者说,花钱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医疗系统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不花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美国财政必须得多花钱,加大医疗系统财政预算,为有一个好点的解决方案打基础。
增加一方面的开支,必然要减少其它方面更大的开支。 在美国财政增加开支的同时,希望通过增加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获得收入的增长,支持医疗开支的增长。 在经济转差的背景下增加税收,也就意味着,美国的企业和个人就更穷了,地方财政也更加“捉襟见肘”。 那么,地方财政必须要削减开支。 关键问题在于,削减哪方面的开支。 因为世界上都一样,每个财政都是“软的欺、硬的怕”。 削减开支肯定要“柿子捡软的捏”,从“唐僧肉”开始,狠狠地砍下去,才能够实现预算的可持续性,减少地方政府破产的几率。 各地方财政不能都像加州那样,以地方财政破产为名,要挟联邦财政,从联邦财政获得好处。
削减财政开支经常就意味着减少城市维护费用,这是屡试不爽的结果,是随时可以砍一刀的“唐僧肉”。 美国人对城市的变迁习以为常了,往往也对城市的起起落落熟视无睹。 19世纪的不少小镇都已经被废弃,人们觉得很正常。 即使底特律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废墟,即使“钢铁生锈带”明显没落,对于美国人来说也并不是那么的痛心疾首。 因为,美国的人们大都认为,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所以,城市的兴衰虽然可能会引起很多人都长吁短叹,但是仅仅是感情上的感叹而已,人们并没有真正把这些事情放到心里去。 所以,如果跟着镜头去美国看“钢铁生锈带”,人们可能会感觉到美国已经成为“没落帝国”。
但是,美国人在不特别关心城市面貌的同时,却是特别关心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教育、医疗、养老和失业救济等方面,每个人都关心自己是不是受到公平的对待,自己有没有得到应当享受到公共福利。 而他们的利益诉求会被反映到他们的议员那儿,所以在国会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同议员代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利益,对这些问题相互进行激烈的争吵。 尤其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利益的法案和预算,这样的争吵经常更加直接,更加尖锐。 而且,不少议员经常会抛开党派观念,强烈表达自己所代表的阶层的利益。 所以,人们能够看到,在民主党的克林顿时期,在争论一些焦点式的重要法案时,经常有民主党的议员脱离民主党的立场,参与到共和党的阵营中,共同反对法案;同时,一些共和党的议员与多数民主党采取相同的立场,反对共和党的反对。
中国跟美国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人是好面子的。 所以,中国人民的代表们在讨论议题的时候,不会像美国议员那样,斤斤计较一些个人的很小的利益得失,大家普遍以利益大局为重。 所以,代表们都赞成将国家建设的更美好,将城市建设得更辉煌。 只有把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这些代表中国形象的城市建设好了,做得更大更辉煌,才能够让很多中国人感觉到自己更自豪。 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不少人也随着中央电视台的镜头去了底特律,看到了底特律的萧条、甚至荒凉。 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人们都感觉自己充满了信心。 很多去了欧美等大城市的人们,经常也会感慨那些大城市也不过如此。 他们的高楼大厦往往集中在一小片地方,出了这一小片地方,大都是有点像农村的house区。 而再看看北京、上海等地,高楼林立,多个区域都是大型的写字楼和高档商场混合体。
说了这么多,终于到了基本上不值得一提的医疗系统上了。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人们想得到什么的话,总要付出代价。 中国的城市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城市一百多年才完成的建设历程,而且规模经常还要大,不少高楼还要更高档,高楼中的灯饰什么的,不少也是顶级的。 中国的城市化可以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在过去十几年建造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未来还要把这些城市以高速铁路连接起来,这等于是再造了一个中国。 另外,据说美国人都来坐了京津城际高速列车,感受了中国的先进铁路。 更据说,美国人准备跟中国订货,从中国进口这些高速铁路,这是多么大的历史跨越。
医疗系统跟这些巨大的建设变化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且,现在谈医疗系统建设、谈医保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因为,中国正在继续加大投资,在各个城市内修建更多的地铁、在城市之间修建高铁已经火车站。 这是多么大的一笔开支,而且这是在中国持续建设的过程中,多增加出来的一块开支。 为了这块多增加出来的开支,国家和地方财政还需要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它们的建设。 而且,现在即使不增加投入也不行了,大量的资金已经投了进去,很多重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有不少已经建设了很多。 如果不继续追加自己,那么这些项目就得停工。 过去的巨额资金就等于白投了。中国人是好面子的,如果出现“烂尾工程”,那对于国家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又跑题了。 所以,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应该是可以往后放的。 原因可以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的财政都分轻重缓急。 既然大规模的建设是最重要的、刚性的、不可动摇的、举全国之力也要继续建设,坚持完成的。那么,医疗相对来说就是“软”的,可以往后放的。 这个政策清楚了,其它问题就完全迎刃而解了。 所以,即使是想要看病的人,也要配合国家大局,凑合凑合就算了。 当然,国家也没有说,不发展医疗保障体系。 而且,国家也在强调,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也正在着手建设医疗体系。 只不过,暂时因为建设项目资金用量太大,现有的资金都不够建设资金要求,资金只能够向建设倾斜,所以只能把医疗往后排排而已。
况且,中国一直也没有真正的医疗保障系统。 在1990年代之前,城市中的正式职工确实有医疗保障的,而且大多数单位职工的孩子半价,有的单位好还可以费用全免。 虽然当时的医疗设备很差,缺医少药,大多数医院医生的医术也不精,不过仍然让人感觉得了病有地方去看。 但是,前面说过,当时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少数,绝大多数还是农村人口。 而在农村,就没有什么保障了。 大多数农村都是由赤脚医生、也就是土医生来给看病,偏远地区可能连赤脚医生的都没有。 那些离城市近的农民还好点,家里人病了以后,凑上一些钱,到城里看病。 离城市远的,家里有了病以后,就看自己能不能挺过去了。 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医疗保障系统一直也没有真正在全国建立起来。 那么,对于财政来说早点建和晚点建,关系并不是很大。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晚一点建对财政会更好。 比如说,美国不是没有医疗保障系统,其实客观地讲,美国的医疗保障系统也还不错。 但是,摊到每个人头上,人们的心理就不平衡了。 富人觉得自己交税那么多,但是大多数都让穷人浪费掉了;穷人觉得富人占据了优质的医疗资源,而医疗应该是人人平等的,自己也应该享受同样质量的医疗服务。 这样的结果,就是迫使财政持续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更要求国家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使整个医疗系统在更公平的同时,也更加有效率。 如果国家处理有所偏差的话,往往会落得两头不讨好。 这样的财政和管理的包袱谁愿意背? 所以,对于中国财政来说,还是没有医疗保障体系更好一些,既省了钱,又省了麻烦事。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14
六、医疗与健康 (续:医疗/产业链)
有一本书叫做《谁动了我的奶酪》。 顾名思义,就是探讨一下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去哪里了。 这本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的书,引起了无数成年人的阅读兴趣,而且人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其实,如果人们的心理再成熟一些,可能思考方式就有所不同。 在利益竞争的世界中,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问:“我是谁的奶酪?”
孤立地看,这个问题似乎比较让人费解。 但是,放到医疗上,就变得非常切合实际了。 当我们病了的时候,我们将成为谁的“奶酪”? 其它的方面也类似,当我们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们是谁的“奶酪”? 当我们想买房子的时候,我们是谁的“奶酪”? 当我们买股票的时候,我们是谁的“奶酪”? 当我们买彩票的时候,我们是谁的“奶酪”? 当我们买汽车的时候,我们是谁的“奶酪”?甚至当我们什么都不买,把我们的存款放在银行的时候,我们是谁的“奶酪”? 所以,当我们生活在真实世界的时候,我们首先不要考虑我们能够拥有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先问问我们自己能否生存下去?
回到正题上来,不论财政是否支持医疗保障系统,人们该得病还是要得病。 这就像不论有没有鞋,人们该走路还是必须要走路的。 不论这个世界多么大,国家多么辉煌,我们每个人都理想多么美好,但是如果我们个人得了病,那么什么都变得没有意义。 比如说,一个企业家在体温36度多的时候,可能会对未来踌躇满志、精力充沛、说话声音洪亮; 到了37度,他可能还在努力工作,还在拼搏,但是开始表现出力不从心,行动上开始萎靡; 等到了38度的时候,工作可能就开始从他的注意力中淡出,他必须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想想自己在哪里出了问题;39度的时候,他的心里估计已经没有了工作,世界也基本上消失,只剩下了自己和自己的病;40度以上的时候,即使强壮的人也只能基本上躺在床上,即使下床也已经非常虚弱,他的所思所想只有现在,有可能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还能存在,甚至连思想都开始停滞。 就这样,小小的4度的差异,就完全改变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既然人们得了病,就需要去要看病,看病就需要去医院。 相信只要人们有能力,当体温上了39度之上的时候,几乎没有不去医院的。因为即使是感冒发烧,39度的体温也是一个让很多人担心的温度。 而且,要去医院看病,就尽量去好点的医院。 谁也不愿意因为看病不及时、医生不够水平,耽误了看病,导致生命的消逝。 而且,人们去医院的时候,经常也就意味着准备付出相应的代价。 尤其是一些大病,比如说做心脏手术等,做手术人就能活,恢复过来;不做手术,人就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准备拿着过去所有的积蓄,以及私人能够借到的钱,用来换取人们自己或者家人从疾病中恢复。 这也就是说,得病的人们成了医院的“奶酪”。
于是,医院开始掌握了主导权。 当人们去看病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一切权利交给了医院。 那么,当医院掌握了主导权的时候,医院的态度就成了决定一切的关键。 而医院有两个选择: 一是,提供以成本为导向的服务,以公益的心为病人服务,治病救人。 这是医院这个形式从建立第一天开始,医生从受教育的第一天开始,就认为是应该为病人而付出,救治病人是理所当然的。二是,提供以利润为导向的服务,以利益的心为病人服务,治病赚钱。 建立或者掌握医院的人,也可以为了获取高利润,将医院做成具有非常高的投资回报价值的利益型机构。 这样的追求投资回报率的方式也可以称之为医疗产业化。 医疗产业化以利润为导向,通过对创造利润的各个医疗环节进行整合,通过医院来实现利润的系统,又叫做医疗产业价值链。
2004年3月24日,《中国 经济时报》的记者刘树铎发表有关医疗商业运作的文章的时候,强调“要效率更要公/ 平”。 他访谈相关的医疗界人士说:“医疗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首先是要公/平,其次才是要效率,连产业化的概念都没想清楚呢,就来谈什么应不应该产业化的问题为时过早。让市场发挥其应该有的作 用,这是没什么错的,但如果把市场化理解为政/府应该逐渐的退出,让投资主体靠自己的经营行为发挥作用的程度越来越强的话,那就会有问题了,因为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公共财政用于人民健康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政/府更应该可能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公益性的投入上,而不是说社会越发展,公共健康问题也越应该由个人行为来解决。”
记者写这篇报道的背景是,医疗已经成为“前景诱人”的产业链。 “人们普遍相信的一个论据是:目前中国的年人均医疗消费只有31美元,而美国年人均医疗消费4090美元,德国2339美元,德国与美国分别为中国的70 和130倍。在美国,医疗消费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4%,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4%。美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消费大约为1万亿美元,中国为400亿美 元,只是美国的1/25。以中国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89404亿元计算,只要医疗消费能占到10%就是8900亿元,照此计算,医疗行业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因此,有人预测,医疗机构迟早会成为“摇钱树”甚至支柱产业,只要成功的运作,无论是卖出还是寻找机会上市都可以带来丰厚和稳定的利润。”
那么,公益型的医院是如何变成利益型的医院的呢? 最初,在人们的概念里,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公益性机构。 而打破这个概念,还是经历了一段时间,以渐变型的过程,完成了事情的转化,医院逐渐成了医疗/产业链的主导者。 这个渐变是从1990年代开始的。 当时,为了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过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国家财政开始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大量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因为拉动“内需”的支出压力过大,所以中/央财政即使将大量本属于地方的财政收入集中到自己手中,钱还是不够的,因此中/央财政开始了赤/字财政,并且发行了大量的债券。 考虑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过大,财政就开始相应地削减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方面的财政支出。
当然,也不能直接地告诉大家,因为拉动“内需”的基建投入过大,所以需要削减这些开支,然后让人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那样的话,人们的情/绪就会不稳定,会变得心/神不宁。 在当时“稳定压倒一切”的情况下,大家如果心神不宁,肯定就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局面。 所以,就要以比较好的包装,以很温柔的方式告诉大家,让大家很乐意地接受。 比如说,提出医疗体制改革,让人们感觉到过去医疗的缺乏和不完善,因此需要改革,也就是后来的医疗/产业化。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然后大量扩招大学生,也就是后来的教育/产业化。当然,人们还是相信领导的,所以为了国家的强盛,人们还是能够多付出一些,自己支付医药费、自己支付孩子的学费、自己支付住房的费用等等。
上个部分说过美国医疗,关于钱的问题。 不论美国医疗改革的具体方案如何进行,奥巴马政/府的第一个决策就是大幅提高财政支出,因为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那么,与奥巴马的政策相对比,减少财政支出的医疗改革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尽量维持现状,以不改变的方式“改革”。 当然,社会是快速变化的,维持现状的想法可能不行。根据刘树铎记者的文章:“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着投入总量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收费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在我国,占社会总人口不足2%的大中城市拥有 80%以上的医疗机构、人才和经费,而拥有总人口80%以上的广大农村则缺医少药。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1.6万家,床位总利用率仅为60%,许多中小医院的床位利用率更低至30%以下,而靠医院收入生存或真正赢利的医院还很少,上万家中小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这个社会趋势的大背景下,发生了重大一个事件,公共医疗系统开始被逼到了关键的转折点。 2003年,一种很小的微生物进入了人们的身体,非典全面爆发,人们才发现整个医疗系统如此“不堪一击”。公共卫生系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很少有人具备前期卫生预警和协调组织进行疾病阻止的能力。 即使有人有这样的能力,但是无法组织和协调各种社会资源,为阻止疾病的蔓延而努力。在早期的隐瞒封堵失效之后,非/典面临全面失控的状态。
在公共卫生系统之后,人们发现公共医疗系统缺医少药。 医院中缺乏基本的医疗隔离设备,有的人去医院的时候,本来只是输点软化脑血管的药品,结果被传染而死亡。 另外,很多医生和护士在投入非/典护理与治疗。 当他们投身于他们行动的时候,深知自己面临的生命危险程度不亚于在诺曼底登陆时的战场。同时,相关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全面脱销,消毒液和口罩全面脱销,各种杀菌食品脱销等等。 在医疗系统失效的时候,人们只能全面自我隔离,停止上街坐公车、停止去超市买菜等等,希望非/典能够过去,期盼非/典不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非/典之后,人们都知道,不得不对医疗系统进行大量投资了。 当时,侥幸的是,非/典的消退就像爆发时一样,很快就从人们的视野消失。 但是,如果非/典再次来临,或者其它另外一种疾病来临,那么人们依靠什么来保护自己? 对于人们来说,有个发达的医疗系统,自己才感觉到安全。 虽然人们都知道,一个发达的医疗系统可能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是能让人们多点安全感,另外切实少点把自己直接暴露于危险之中的机会。 所以,经历了非/典之后,一直关注于经济的人们,开始迫切地感受到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那么,医疗系统的问题暴露之后,就需要来补救,让医疗系统更健全。 同时,财政的钱都已经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多余的钱给医疗系统,怎么办?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15
六、医疗与健康 (续:医疗/产业链 2)
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 什么是客户? 就是有能力消费来消费、并且愿意消费的人。 没有能力消费的人就不是客户,企业就可以将其拒之门外。 就像五星级高档酒店,可以随时拦住衣着不整的人,阻止其进入。 进入快餐店,不付钱的话,快餐店就不给吃的。
为了有更好、更完善的设备,医院需要自筹资金,进行投资。 非典的爆发对于一些医院是严重的负担。 医院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但是,他们的付出在后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他们还得自己担负免费救治病人的负担,这对于很多当时已经比较穷的医院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而且,非典之后又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材料投资。 老的经济负担还没有解决,新的经济负担又压了下来。 那么,医院只有一个办法,转向“市场经济”,向病人要收入、要效益。对于不能创造效益的病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拒之门外。很多医院从此完成了从公益型机构向利益型机构转化的过程。
同时,医院收购的热潮也随之而起。 有些老板收购了医院之后,在几年之内赚得盆满钵满。一是,通过打广告,突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说解决不孕不育问题,吸引有相应需求的人们前往; 二是,高价收费,如果正规医院收费500,它可以收5000,当然是利用各种名义,开各种所谓的“进口特效药”。 就这样,很多人高价掏钱买了药。 不少人发现自己上当了,但是也没办法,也投诉无门。 而这些医院也不做“回头客”,见一个“宰”一个,做一段时间就可以有了丰厚的利润。 因此,这样的问题开始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进入Google搜索,输入“医院欺骗”,有196万条结果。
非典让很多人发现了巨大的“商机”。 某市的卫生局看到了疾病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其对非典的总结中,这样写道: “非典”疫情,对医药生产企业特别是防治“非典”用药品生产企业和医药中间体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我市药品生产、 经营企业一方面从讲政治的高度依法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涉及防治“非典”药物的生产企业开足马力,保证市场供应;另一方面,生产企业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产品供不应求,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市药品生产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抗病毒类、增强免疫类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涉药化工 企业也看到了医药行业的良好前景。
不过,由于法律规定医院是非营利组织,即使医院赚了钱,老板也不能从账上把钱提走,那么老板该怎么办呢? 其实大家也都清楚: 一是提高药品进价,5元钱的药品,如果只卖10元的话,那医院是绝对不会买的。 因为这样做,医院会赔垮。 所以,就需要药厂用新的批号,新的名字、新的包装,新的价格来医院销售。 那么,出厂价五元的药品,就可以在医院卖到80元,药厂、中间商和医院都获利。 二是大兴土木,并且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搞建设和做采购是最容易走账的,内幕不用说,大家都知道。
就这样,一个以医院为龙头的完整医疗产业链形成了。 在这个产业链中,医院、医药和设备中间商、生产商、医疗卫生监督部门就形成了完整的流水线作业系统。 在这个系统的运作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住院67天花费550多万元,然后老人还是病故,轰动了全国。 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玩忽职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个消息同样轰动了全国。 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杭州市立案侦查的医疗系统22名犯罪人员中,中高级职称的有18人,占总数的80%。这些专家型人才是省市医疗卫生机构的栋梁之才,原本应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他们的落马令人惋惜。
这样的一个医疗产业链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增量。 而这样的经济增量又支持了财政的收入。 一个药品从5元卖到80元,让病人的躺在银行里的钱动了起来,进入了经济循环。 而每个环节都在实现着“增值”,每个增值中的一部分都要变成税收进入财政,支持财政的建设。 而富起来的医院、医药相关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都通过购买房屋、汽车等消费,间接支持了财政。 就这样,一个完整的医疗产业链不论从直接和间接,都为GDP和财政做出来相当大的贡献。
问题在于,中国的民众越来越难以承受高医疗成本。 当财政的整体负担转移到民众每个人的头上的时候,看病就成为非常艰难的过程。 再加上医疗产业链的形成,导致看病的结果也非常昂贵。 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这样的问题还不是非常明显,但是当人们的收入实际在降低,而各种成本费用持续上升的时候,医疗问题就成为了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的焦点。 同时,民众的情绪开始变得非常敏感,而民众情绪与医疗产业链的矛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医疗产业链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过了十多年的逐渐改变和积累。 那么,改变这个产业链,也就变成了非常艰难的工作。 因为,在这个产业链中,有太多的利益取舍和冲突,并且关系到大量的财政收入。 那么,如何有效地改造这个产业链,缓解这个医疗产业链与民众利益之间的冲突,也就成为2010年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16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在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火爆增长的过程中,人们经常强调一个词是“人口红利”。 大量出口加工企业利用的是“人口红利”,大量建筑工地用的是“人口红利”,大量软件外包企业利用的是“人口红利”,大量服务业企业用的是“人口红利”。 但是,从2007年开始减少的“人口红利”,将在2010年加速流失,并成为社会矛盾焦点之一。 失去了“人口红利”支撑的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多的问题。
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第二篇第八章中说:“ 如果雇主听从理性及人/道主/义的主宰,就不应常常鼓励劳动者勤勉,应当要他们适度地工作。我相信,在各个行业,一个能工作适度的人,能够继续不断工作,不仅长期保持健康,而且在一年中做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 学经济必然需要学习《国富论》,而《国富论》里基本的要素就是劳动者。 亚当 斯密作为学者,建议雇主的人/道。 而作为国家,则应该强迫雇主的人道。 因为,健康的国民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财富。 国家应当想方设法,保证国民健康,让劳动者适度地工作,这是国家管理的核心课题; 同样,让劳动者适度地工作,保持健康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课题。所以,懂得经济和管理的地方,都尽可能延长劳动者的劳动寿命。
二战后,美国回归到正常状态,于是引发了“婴儿潮(baby booming)”。 在这个“婴儿潮”的影响下,美国形成了以前难以想象的长期经济增长。 从1945年到2000年,除了石油危机和日本竞争对美国造成的较为短暂的影响之外,美国长时间保持着极为强势的增长势头。 这些Baby Boomers在早期集成了勤奋刻苦、勇于竞争的美国传统文化,后来又经历了叛逆的“嬉皮士”文化时期,因此具备了颠覆性创新的特点。 而在baby boomers的领导和推动下,美国的技术革/命、管理革/命、跨国公司扩张等行为得以实现,使美国从一个战前奉行“孤立主义”的世界强国,变成了一个战后经济势力遍布全球的强国。 到2000年之后,大量的Baby Boomers开始淡出历史舞台,美国有了老龄化的倾向,逐渐开始了大经济循环的衰退周期。 顺便说一句,日本与美国的周期类似,正在经历一个更加明显的老年化衰退周期。
不过,即使到了2010年,美国不少Baby Boomers、甚至是他们长辈年龄的人,仍然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位置,以健康的体魄、强壮的神经、年轻的心态、敏锐的感觉,推动美国经济的前进。 2008年,53岁的比尔 盖茨退休,给自己的高科技生涯画上了句号,准备开始自己的慈善生活。 接替他的掌管微软这个IT行业领导者的,是比他小一岁、1956年出生的鲍尔默。 比鲍尔默年纪还大的,是软件巨头甲骨文的CEO、1944年出生的拉里 埃利森(到2010年为66岁)。 而比埃利森还大的,是2009年以年届70退休的、在英特尔公司供职35年的董事长克瑞格 贝瑞特。 比贝瑞特还大的,是到2010年将分别达到79、80岁的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和投资分析师沃伦 巴菲特。 不论他们年纪多大,他们必须时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随时保持知识更新,判断未来的趋势,领导企业的发展。
在社会中,人们竞争的主要是职业寿命。 53岁退休的比尔 盖茨虽然退休的时间很早,但是如果计算他13岁就开始疯狂地迷上计算机,通过偷机时的程序两次把计算机系统弄崩溃,后来就开始通过捉“Bug”换取上机时间等等,工作寿命也算是达到了40年。 巴菲特从小就是个“财迷”,就想着怎么赚钱,看见他姑姑家临街,但是没有摆摊做生意就觉得特别可惜。 他喜欢吃糖,专门大老远跑到糖果厂,去看看糖果厂卖不卖股票,弄得他的家里人还以为他走丢了,还报了警。 可以说,从不到10岁左右开始,他专注于赚钱,到2010年,他的职业年龄也就达到了70年。 千年的狐狸能成精,没听说2年的狐狸可以的。 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让巴菲特损失惨重,但是“老奸巨猾”的巴菲特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搞到钱。
在国家的竞争中,国民的平均职业寿命同样是决定性因素。 不少人说,做软件编程就是个吃“青春饭”的活,到了35岁以上就干不动了。 但实际上是这样吗? 一个比较年轻的软件程序开发员移民到了加拿大,进了一家软件公司。 他感慨公司的领导层和主要的技术骨干大都是40以上的,似乎已经过了编程的年龄。 但是,这些“老人们”干起活来比他都要精力充沛。 而且,由于他们经验非常丰富,思路清晰,领导起研发团队得心应手。 一个大型软件编程如果中国用50个人,他们就用不了30个人,而且速度非常快。 他在里面干起来效率特别高,每天做的也很开心,虽然也是总是加班,但因为收入高,不仅不觉得累,还觉得很高兴。 就这样,这些年纪较大、职业年龄较长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把高效的方法转移给年轻人,然后其中不少年轻人到了40、50岁,也会变成“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或是技术管理者。
顺便提一下职业化。 职业化是延长人均工作寿命的最好方式。 而通过延长工作寿命,人们实现了更大的价值。 迈克尔 乔丹40岁才退役,除了中间有两次“忽悠”大家玩“退役”之外,将近二十年活跃在NBA的赛场上,成为技术、艺术、精神和耐力的完美化身。 他在最初的时候有闯劲,然后有体力,之后有技术,后来有耐力,后来有组织能力,后来有经验,再到后来有名气。 他有好的老板,给他配备优秀的中锋和“篮板王”等同伴,一起打出精彩的篮球。必不可少的是,他有好的教练。 不仅仅是在NBA的前期,菲尔 杰克逊像父亲一样关心他、照顾他、持续地对他加以引导,带领他快速成熟起来。 还有在北卡大学时的教练迪恩•史密斯,通过一盘录像带改变了乔丹,让乔丹开始真正朝着职业化篮球的方向努力。
在人们的职业工作寿命中,往往是后面的时间创造最大的效益。 就像一个23岁的大学毕业生,如果工作到38岁的时候累垮了,那么他的职业年龄只有15年。 而如果能够工作到53岁,职业年龄就延长一倍,成为30年。 30年和15年的价值差异是非常巨大的。 在迈克尔乔丹的职业篮球二十年,代表了NBA,代表了Nike,他推动了NBA的全球化扩张,为联盟带来的收入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而且,他同样推动了Nike的全球化扩张。 当年他宣布退役的消息,一度让Nike的股票大跌。这就是他的职业价值,或者说社会经济价值。 而如果他的篮球寿命只有十年,那他的职业价值折损就不是1/2,可能是折损9/10,甚至是折损99%。因为前十年是他在技术上生长成熟,从巴塞罗那奥运会夺金后的十年,才是他在商业意义上“开花结果”,在全世界创造经济效益的时期。
企业管理和国家发展有两条路,优质竞争(竞优)和劣质竞争(竞次)。 人们经常提起这个问题。 那么什么是竞优呢? 武侯问吴起:“愿闻陈必定,守必固,战必胜之道。”起对曰:“立见且可,岂直闻乎!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 也就是说,如果想在竞争中胜利的话,立竿见影的方式是,让素质和能力高的人领导能力低的人,这也就是竞优; 如果让能力低的人领导能力高的人,那就麻烦了。 1978年前,毁掉了两代人,所以中国企业没有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引导年轻人的职业化的向上发展,那么年轻人就只能向“下”了。 比如说,不少在80-90年代毕业的“天之骄子”大学生们,到了单位之后,都得先从早上上班擦桌子、打热水开始做起。 因为,单位中的“老字辈”们自己都连基础的专业知识都不懂,更不要说引导新毕业的大学生更高效地工作了。 但是,他们对能力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就是要大学生老实听话,端茶倒水“眼疾手快”。 于是,很多大学生浪费了最宝贵的初期工作时间,看着他们上司和老同事的眼色,去做大量没有专业价值的事情。 他们没有树立起个人的职业人生规划,也没有培养起良好的职业工作习惯。
再说一下本节开头就提到的,“血汗工厂”的问题。 当组装加工出口企业成为“潮流”的时候,很多基本上没有学历的人当了老板。 当然,一些学历不高的人也很有知识,但是大多数没有学历的人都既不懂现代技术,又不懂现代管理。这些以组装加工起家的老板们(有的企业号称“高科技”也没有用)没有学过经济学、管理学,以为自己赚到了钱就是成功,就可以藐视知识。 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连比较初级的泰勒制管理的基本思想都不懂。 所以, 他们不是想着如何能够让员工以更舒适、更有效率的方式工作,而是想方设法让员工加班加点,榨取员工“剩余”价值。 有的企业老板甚至到了变态的程度,即使晚上没事,也要让员工加班,显示自己的权威,让员工表现对自己的忠诚。
又扯远了,回到医疗保障体系上来。 在资本主义早期,工人们通过组织工会,与资本家用拳头、棍棒甚至枪炮进行斗争,取得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是,到了二战之后,世界开始进入更加文明的时代,国家开始起到决定性的角色,通过立法保护工人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投资者权益等等。 而这些立法的实施,不仅仅是靠消费者聘请律师打官司。 很多国家还有一个非常强硬的“底线”,就是依靠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来保证这些法律的实施。 通过强有力的保障制度,阻止企业老板通过“竞次”的方式,以危害员工和消费者健康来赚取自己的利润。 这是因为,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是纳税人出钱、国会批准和监督、政府发放和监督,是三方共有的钱。
谁的钱谁心疼,利益永远是现世最强有力的驱动器。 在上述国家中,如果有人要是敢于危害到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钱的话,那么就是和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作对,危害到国/家机/器来的运转。 那么,强大的国/家机/器将运转起来,对付这些人。 比如说,在这些纳税人花了大价钱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国家中,如果谁敢开“血汗工厂”,剥削压榨工人,那就不是工人与工厂之间的纠纷了,而是国家与工厂的纠纷。 只要有员工举报,国家机器立即行动起来,严惩不贷。 因为,“血汗工厂”意味着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损害员工的职业寿命,让社会保障体制在医疗、养老、失业救济上背上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其他利益者的利益,纳税人和国/家机/器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同样,如果企业生产出毒奶粉,不要说毒死人了,就是毒死小猫小狗,都要遭到重罚。
所以,越是社会福利健全的国家,人们似乎就越“懒”。德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普遍退休金制度的欧洲大陆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的典范。 很多德国工人每周工作时间是35小时,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企业的工人增加到40个小时,达到了每天8小时工作制。 同样以日耳曼民族为主体的瑞典,也是高福利国家,瑞典人每周实际工作时间约39.6小时,每年的带薪假期约33天,是欧盟国家中带薪假最多的国家。 可能让很多中国企业老板困惑的是,那么短的工作时间,那么高的工资,还有大量的带薪休假,让企业怎么赚钱。
德国导演弗兰克和吕肯的记录片“Losers and Winners”展示了德国人和中国人的不同:400多名中国工人漂洋过海来到德国多特蒙德,他们的工作热情让德国人感到震撼: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一周工作7天,每个月挣400欧元,却干着德国工人给4000欧元也不愿干的工作;德国人以为需要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中国工人一年半就完成了……在这场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博弈中,究竟谁是“失败者 ”,谁是“胜利者”? 这个故事讲的是2003年初,中国兖矿集团以购买技术的方式完成了对焦化厂的收购,中国人买的只是技术,至于原价6.5亿欧元的设备是以卖废品的价格卖给中方的:每吨15欧元。中国机械工业建筑总公司(简称中机建设)的400多工人将该厂拆解,装在万吨货轮上运回中国。
整个影片在失落的德国工人和意气风发的中国工人之间交错切换,德国工人面对着眼前的这一切显得非常无奈。相比之下,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工人更多地吸引了德 国导演的目光,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让德国导演感到震撼:他们8个人睡一个房间,吃着“大锅饭”,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将每天能剩下的一点钱留 给家里,希望的不过是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做个白领就好了,不要像他爸爸这么没出息”;工人给千里之外的妻子和孩子打电话,只希望能听到孩子叫一声“ 爸爸”;这些工人每个月挣的工资只能折算成400欧元,干的却是德国工人4000欧元也不愿做的工作;每4周,中国工人就要选出7个最勤奋的工人作为“本月最佳工人”,戴上大红花照相上光荣榜,但是永远只有这种奖励……
相比于工人的清贫,负责这个项目的兖矿党委书记莫立崎(音)却是期望能早早地开上“大奔”。对于德方的一些安全建议,这名负责人认为:“德国人就是不敢承担责任,稍微出点格的事情都不敢做。毛主席有句话是: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没有一点牺牲的精神,哪有兖钢的今天?我们在地下800米矿井工作的工人,头上哪天不是嘎扎嘎扎的响,那能没有一点危险吗?要是按照德国人的做法,那就别干了。” 这名貌似严肃的党委书记讲话充满了幽默,面对镜头的直白讲述,经常引发满场德国观众的大笑:“我们来到德国,觉得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首先是德国人好绿化,为了爱护植被甚至绕道走;其次是全民健身,还很爱护小动物……如果中国工地上有这么多野鸽子,那恐怕早被工人吃光了……如果我还能来德国,我希望能将德国空中客车的生产基地都搬到中国去。
德国企业老板是不敢有兖矿负责人这样“豪迈气概”的。首先,德国老板让工人这样干的话,是要进监狱的。 另外,一个德国老板不要说鼓励工人危险操作了,就是这样的话都不敢说。 如果一个德国老板这样说的话,随时都会有严厉的法律等着他。 因为一旦出了事故,那么首先就要追究老板的责任,到时候可能不仅要罚得倾家荡产,还要坐牢。 因为,在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下,不能过度使用工人,更不用说蓄意伤害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老板只有一条路,通过“竞优”的方式去赚钱。 也就是说,在德国工人每周35-40小时的工作时间,每月4000欧元的情况下,企业还得赚到钱,获得较高的利润。
对于德国老板来说,只有一条路,卖高价产品。 打个比方,兖矿的负责人想买“大奔”。 那么,德国老板就卖给他“大奔”,然后赚到他的钱。 而只有高价格的工人才能生产高价格的产品。 或者说,中国工人是生产不出来“大奔”的,别说一周工作7天,就是一周工作14天都生产不出来。 德国的工人也不是白拿钱的。 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受着严格的技师型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技师型的工作不是以量取胜,而是靠质取胜。 他们在业余时间,虽然不工作,但是在持续的学习。 德国人爱读书,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 因为即使是工人,也必须通过持续的学习才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高价值的职业化工人,或者说是技师。 而技师是能够解决一些需要知识的、比较复杂问题的工人,而不是只会卖力气的低收入工人。 还有,他们必须通过密切的团队合作,共同保持“大奔”的高品质。 而这样的团队合作,不仅仅需要技术、沟通和合作技能,更需要团队之间长时间的磨合。 而长时间这个最关键的要素,是中国老板无论如何都没有耐心去做的。
通过优质竞争,德国、瑞典这些高福利国家,创造出大量的高价品牌,既让“懒”工人挣到了高工资,自己也获得了高利润。 德国创造出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博世、西门子、SAP、汉高、蒂森克虏伯、巴斯夫、拜耳、麦德龙、Hugo Boss等等品牌以及大量的“隐形冠军”企业。 这些企业生产出技术先进、工艺精良的产品,深受全球用户的信赖。 而瑞典作为一个只有900万人口的国家,创造出宜家家居、沃尔沃集团、山特维克集团、伊莱克斯、爱立信、H&M服装,Saab和斯堪尼亚、柏丽地板、博纳地板、摩曼墙纸、绝对伏特加等世界知名品牌。 而这些品牌都是“逼出来”的。 因为人们在享受高福利,工作时间还很短,所以企业管理水平就必须要高,而且企业员工都需要持续地学习,提升职业化水平。 这样工作轻松、知识丰富、职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的技术工人,往往也是越老越值钱。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18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
再回到利益上来,回到中国的医疗系统上来。 产业链的目标是收入和利润,收入和利润来自于客户,也就是客户越多越好,而且每个客户花的钱越多越好。 医疗产业链的机制也一样,而医疗产业链的客户是病人,也就是说医院希望病人越多越好,病人的病越重越好。
在医疗产业链中,病人和医院的关系也是典型的供求关系。 病人越多,医院越少,那么病人就的打破头进入医院,医院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 于是,医院就可以把本来两个人的病房,住四个人进来;病房里住不下,那就放到走廊上,反正病人都需要看病,而且收费一分不少。当然了,医生还是那么几个,护士也不多,工作也更加繁重,天天精神紧张,还得扛起医患矛盾的后果。 于是,病人也越来越“自主”和“自助”了,自己找护工、自己找饭吃,自己分析病情等等。
但是,这些对于医院来说,不是问题,因为领导自己也不去当医生。 医院在基本上没有更多固定成本开支的情况下,获得了更多客户收入,何乐不为呢? 同时,既然能够住进医院的人,往往就是有钱的。 所以,医院给病人开好药,能用青霉素的用抗生素,能用抗生素的用最先进的抗生素。 当然,最先进的抗生素肯定是进口的,利润也是最高的。 这样,医院的收入也就高了很多,实现了高度的“集约化经营”,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在供严重小于求的情况下,病人是没有发言权的。 而且,治病本来就是高科技、个性化的服务,医生又不是上帝,所以每个人只能碰运气。 通过让病人家属签署完善的授权做手术、打麻醉药的文件,医院也就基本上没有了责任,运营也变得很顺利。
需要强调的是,因为供求关系的问题,医院不能太多。 如果医院太多,对整个医疗产业链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可能很快让医院变得不值钱。 医院不值钱,那么整个医疗产业链也就很难盈利。 举个例子,台湾的健保系统就是一个医疗资源过剩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官方、民间、军方都有自己的医院,不少医院的规模还相当的大。 而台湾总共也没有多少人,所以医疗资源明显供过于求,医院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没有医院的“高度集约化”和病人的“自主”与“自助”。 医院为了求生存,只能从医术上做提高,从服务上做提高,从运营效率上做提高。 而且,各个医院的院长们不仅要进行内部管理,还要想方设法在外部跟各方拉关系,争取优势资源,保护自己的“江湖”地位。 从整个台湾岛的医疗系统来看,这些过剩的医疗资源因为主要是公费开支,所以纳税人也很痛苦,要求医疗系统的运作更加高效,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这些要求又给各个医院强大的压力,医院管理日渐艰难。
话题总跑偏,回到大陆。 回到利益上,经济就是讲利益的。 医疗产业链不仅不给财政造成负担,反而还能够给财政带来大量税收收入,这是财政非常需要的。 确实,中国的城市和交通建设在十几年走过来西方一百多年走过的路,资金压力太大了。 所以,对于财政来说,医疗产业化是恰当的。 而且,医疗产业化又能养活很多人,保证无数的就业,还创造出不少富人,都等于是支援了国家的建设。 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就不多罗嗦了。
更重要的是,医疗系统也是联系经济运行制度的重要纽带。 不论是以公益为目的的医疗保障制度,还是以利润为导向的医疗产业链,都跟它们各自的经济形态系统进行紧密的匹配。 对于以利润为目的的医疗产业链来说,它需要病人,需要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 而且,什么是需求? 具有支付能力的欲望才是需求,没有支付能力的欲望只是奢求。 奢求对于产业链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最多通过宣传广告给奢求的人一点幻想而已。 所以,这些病人还得有一些钱,没钱的病人也不行。 恰好,一些“血汗工厂”、一些高污染的企业、一些有毒有害的产品等等在起到作用。 它们不仅在生产产品、创造利润、贡献税收,它们还生产病人。 当然,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人们看不出来,但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后,情况就变得非常明显了。
就这样,医疗产业链和企业形态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作用。 比如说,兖矿的负责人如果在德国做企业,在德国的全面福利制度情况下,那么他会坐牢。 但是在中国,对于高利润为导向的医疗产业链来说,他实际上就是很受欢迎的。 当然,医疗产业链表面上不会说是赞同他。 而内心里,医疗产业链是欢迎这样的领导的。 8人一间房、吃“大锅饭”、每周工作60小时之上,而且还是高强度的劳动,就是再强壮的人时间长了也难以承受。 那么,这些人将很容易得病,一天两天不得、一年两年不得,但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就肯定要得。 只要有人得病,就需要看病,只要看病,就进入了医疗产业链,变成了产业链中各个利益方的“奶酪”,并且变成了财政税收。 因此,在淮南是橘子的东西,到了淮北就是枳,环境不同而已,制度经济的环境不同。
顺便说一下,思考问题是很痛苦的,能想出来一点东西很不容易。 我觉得自己看了不少书,总在思考,而且自己觉得自己还有点创意,也想出了不少我认为是创新的想法,觉得可以写一系列的书了。但是,当我再重读一些哲学书籍的时候,却感觉到特别的沮丧,我的这些想法从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开始,已经被很多哲人明明白白说过了。 自己觉得自己创新,那只是因为自己是“井底之蛙”,不知道这个世界很大,伟大的思想家很多。 当然,对于我自己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以前读过的哲学书,当时觉得很枯燥,一直用劲理解都读不懂,而现在终于能够读懂了,而且读起来能够津津有味了。
同时,创新可以分为思想创新和方法创新。 既然我在思想上难以创新,那么我就在方法上创新。 而且,思想创新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感兴趣,不一定认同;而方法上的创新既容易,而且还容易得到认可。 在本系列贴中,我就开始用“创新”的方法,那就是“灌水”。 我的灌水式创新主要是通过东扯西扯一些并不一定相关的内容,供大家消遣一下。 尤其是觉得越来越多的帖子在顶我,希望我继续,那我就随便扯一些,凑凑数。 而以下关于医疗产业链与其它产业和企业的延伸内容,都是我为了“灌水”,进行东拉西扯的一些内容,大家就随便看看,不要当真。
(灌水部分)那么,医疗产业链所造成的差异主要在哪里呢? 产业链都喜欢哪些产业,或者企业呢?
A、 烟草:
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2008年12月,周久耕抽天价烟、戴名表的照片上网后,立刻被网友人肉搜索,并被公布于众。在众网友的调查下,周久耕的事件被推上了舆论监督的风口浪尖,很快成为当时的新闻热点。之后,因抽1500元人民币一条的“南京”牌“九五至尊”香烟,戴售价10万元人民币名表“江诗丹顿”,而被内地网民称作“最牛房产局长”的周久耕,于2009年2月9日被南京市纪委正式双规,史称“天价烟”事件。 看来,吸烟有害健康不仅仅是对肺部的危害。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我们看不到领导人吸烟,政府的中高层官员吸烟也很少。 为什么呢? 环境。在冬天的时候,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的写字楼附近,经常会看到一群人在门口冻得哆哆嗦嗦。 而且,不是单独现象,是几乎每个楼门口都有的现象。开头以为是人们等着讨钱。 仔细观察才发现,他们都是在门口去吸烟的。 因为法律规定,公共场所不得吸烟。 所以,想吸烟的人们都得到露天去吸,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而在大冬天,让领导站在楼口像讨钱的人,哆哆嗦嗦地去抽烟,那形象上也太说不过去了。 领导人是人们行为的榜样,如果领导抽烟,会被人认为观念落后,还怎么带队伍? 而如果领导人不吸烟,那么下属吸烟的也会大大减少。
另外,不论企业还是政府,领导人对吸烟的问题慎之又慎。 可以说,吸烟是个象征。 在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之后,吸烟就变成了人们反对的行为。 因为,如果某个人吸烟,他危害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健康。 当他的健康出问题的时候,他会去看病,看病就要花钱,而在全民医保的情况下,他花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钱,而且是其他人的钱,成为他人的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别人就会鄙视他,认为他不道德,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危害他人的福利。 而如果领导人吸烟,那么人们就会问领导人为什么吸烟,为什么不戒烟。 如果领导人连自我健康意识都没有、连戒烟的意志力都没有,那么怎么进行自我管理,一个连自我管理能力都没有的人,怎么能够管理国家。 如果连戒烟的意志力都没有的话,人们怎么能够相信他在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有足够强大的神经,带领大家应对困难。
所以,在国外,有各种严厉的禁烟方式,而且越是高福利的国家,限制和禁止吸烟的法规往往就越多。 多数国家都有着公共场所吸烟要重罚,或是入狱。法国政府在2005年,要求香烟盒上的警示语为“吸烟毒死人”。 2007年夏天,瑞典的一位吸烟者因为在自家的院子吸烟而被隔壁的女邻居告上法庭,理由是随风飘来的二手烟,使那位妇女的健康受到了危害。这起看上去有些“离奇”的案件被媒体曝光后,众多瑞典人对告状的妇女表示了支持,于是瑞典再次掀起了全民宣传戒烟的高潮,有的人还专门建立了网站声援那位妇女,而网站的论坛,更汇总了各种吸烟有害的观点及证据。 虽然法院最终以室外吸烟合乎法律为由判决那位妇女败诉,但瑞典人也趁此大大地宣传了一番禁烟。
当然,因为医疗制度不同,人们就不用考虑这些了。 吸烟的人自己负责吸烟的后果,不论是把自己吸成肺癌,还是吸掉了职位,都是自己的问题。 而且,医疗产业链是欢迎吸烟者的,因为他们属于长期客户,是产业链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另外,中国烟草行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贡献者,行业年税收为国家的总税收的10%之多。 中国有三亿多烟民,占世界总烟民的近1/3;中国的烟叶生产量及成品烟销售量也是世界的1/3左右。 所以,这样大的一个烟民队伍,是医疗产业链的一个巨大利润源泉。 只要大家吸烟,就容易得病,或者得绝症。 那么,医疗产业链早就等在那里了。考虑到种种好处,于是烟草业也就变得很有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品牌的香烟绕过广告内容限制,以所谓的文化传播等借口,在一些电视台播出,实现了很好的销售推动作用。
根据《中国人群2002年抽烟和被动抽烟的现状调查》,平均每名烟民天天购买香烟的费用为2.73元,平均每年花费近1000元。但是,因抽烟引起的症状,人们去医院看病花的钱就远不止于此。2009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45%的调查对象在过去12个月中曾因呼吸疾病、干咳或其他与抽烟、被动抽烟相关的症状去过1-3次医院;其中40%是在工作日就医,30%每次就诊时间都在60分钟以上;平均每次诊疗费用为213.5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院李玲教授利用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2008年卫生统计年鉴数据的测算,得出结果显示:35岁及以上成人归因于抽烟导致的三类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疾病经济负担为2237.2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为390.8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为1846.4亿元;直接经济损失中门诊治疗费用为267.0亿元;其次是住院费用94.5亿元;最后是交通、伙食和陪护费用29.4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最主要的构成是早亡引起的损失,为1822.8亿元,休工引起的经济损失仅23.6亿元。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21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2)
B、 白酒
理论推动社会的进步。 经济学经历了从重农和重商,生产到需求,再到高级需求的发展阶段。 而依托于不同的经济理论,形成了级别不同的经济形态。 到21世纪,以人们的高级需求为导向的“知识经济”统治了世界经济方向。 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的“劳心者”,轻松而且富有; 以生产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成为劳动力,或者说“国际民工”,劳累且贫穷。 那么怎么能够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从白酒的消费就可以折射出来。
经济学理论经历了从注重生产到注重消费的过程。 在18世纪,亚当斯密写《国富论》的时候,主题是从商品生产谈起,通过阐述劳动、资本(土地、资金等)之间的关系,分析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 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提出资本的利润是由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获得的,因此提出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阶级斗争。 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颠覆了过去经济学的思维顺序,重新定义了经济学的思想。 马歇尔从需求出发,通过重组生产要素,达到需求与产品生产的均衡,并实现国民收入分配。 世界经济因此而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产生了本质的区别。
什么是从需求出发? 就是说,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是为了满足需求去生产。 需求是决定劳动价值的核心,是决定生产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不能满足需求的生产是负价值,不仅浪费了劳动力,更浪费了社会资源。 因此,生产变成了次要和从属的因素,而谁最能够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甚至引导需求,谁就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这个原理应用到微观经济当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品牌。 Nike连一双鞋都,但是它通过引导需求,控制了生产,让生产成为它的“廉价劳动力”,然后获得了产业链的主要利润。 或者说,从生产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企业和经济,最后很自然地就会成“廉价劳动力”企业和经济。
在宏观上,日本二战后早期的经济政策是符合“从需求出发”的方向的。 当时,欧美国家并没有真正理解到需求导向的经济方针的意义,不过日本的经济政策从直觉出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而日本的经济政策不仅引导了日本的“经济奇迹”,更促成了世界经济的大变革。(这与日本的地缘经济和当时的日本经济情况紧密相关。 有机会,我会结合日本,谈谈地缘经济与社会经济形态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以及人们心理对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 日本采取了产业优先的政策,其中一个就是VCR录像机产业。 通过政策扶持,加上日本企业的积极竞争,日本在VCR录像机上打败美国企业,占领了美国市场,满足美国消费者的需求。 这样的方法促成了一批日本企业的崛起,让日本人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并且形成了一整套打入美国市场,打垮美国企业的商业模式。 到1970年代后期,也就是日本战后重建的30年,日本形成了纵横美国市场的品牌集群,让美国的知识界和管理界开始陷入恐慌之中。
同时,从生产角度出发的经济,与通货膨胀紧密相连。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发生通货膨胀? 是因为纸币发现过多。 那么,为什么纸币发行过多? 就是因为以生产为导向是盲目的生产,必然会与社会的需求产生较大的偏差,生产出大量无需求的产品,然后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同时,社会真正的需求没有满足,导致人们争抢剩余的满足真正的需求的商品而导致的。 比如说,社会里有土地十亩,能够生产十桶食用油,而社会需求是十桶油。 那么所有十亩地都用来生产油,社会生产与需求完全匹配。 但是,经济政策决定,其中的五亩地用来盖房子,剩下的五亩地用来生产食用油。 那么,市场上只有5铜油供应,同时出来5套房子。 但是,人们首先必须得吃饭,连饭都没得吃,就不用谈什么房子了。 于是,人们只需要油,那么5套房子就变成了无需求生产。 而市场上还是那么多钱,人们必须拿同样的钱,购买剩下一半的东西,所以物价整体上涨一倍,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多说一些吧,让问题更明白一些。 虽然物价整体上涨一倍,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在这儿通过动态的分析,把通胀问题讲得更切合实际一些。 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感觉物价不仅上涨一倍,可能是两倍。比如说,我们假设本来市场上有10瓶油,100元钱。 但是,其中5瓶油给浪费掉了,市场上只剩下5瓶油,而还有100元钱。 人们可能想当然会认为每瓶应该20元,通货膨胀一倍。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刚开始发生通货膨胀时,可能人们并不知道市场上还有几瓶油,所以第一个人用12元买了一瓶,第二个人用15元买了一瓶,第三个人用20元钱买了一瓶,第四个人用25元钱买了一瓶,第五个人只能用28元钱买最后一瓶。 那么,人们认为通货膨胀率为多少呢? 是180%,而不是100%。 这样,人们的恐慌加剧,可能会觉得通胀将会继续上升。 所以,通胀开始的时候,人们往往急于抢购,这是符合经济学道理的。 因为早抢购的人们,只需要承受20%的通胀损失,而最后一个人却需要承受180%的通胀损失。 (有时间的话,用这个机理探讨一下房价和股价的机制,分析一下“泡沫”形成的过程,“泡沫”的高点和“泡沫”破裂的征兆)
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是真正的经济发展,必定是通胀率很低或者较低的经济增长。 那么,什么是没有满足的需求? 我个人感觉,经济学意义上的“没有满足的需求”和企业所说的“没有满足的需求”应当区分开来。企业说的“没有满足的需求”,往往是说某个细分市场的欲望要求。 而经济学意义上,它更主要考虑社会运转成本。 举个例子,我有一次去帮人搬一个全都是铁焊的床(单人床),这个床最少重达300斤,我们四个壮劳力费了大劲把它搬到了二楼。 我当时就想,这个床是我见过最为低劣笨重的床,做工粗糙,一看就是一个毫无知识的粗人做的活。 如果让一个有一些经验的技术工人做这个床,随便弄弄就可以减少2/3的铁,如果精心设计一些,就可以减少5/6的铁,而且同样坚固。 对于我来说,觉得做床的人太那个了。 就是让我打破了脑袋,也做不出这样笨重、粗糙的床。 随便找一个技术工人来做,用更少的材料,做出同样效果的东西,也减少了搬运等各种资源消耗。 这样,买床的人降低了一部分成本,技术工人增加了一部分收入,这就是真正的经济发展。
能够做到世界级品牌的企业,都是思考经济学意义上的“未满足的需求”。 顺着这个床说下去,我就顺便说说宜家家居。 宜家家居为什么能够把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拼板家具卖到全世界? 我个人的看法是,宜家家居卖的拼板家具本来就是一个创新。 做家具的人都知道,中低端家具的成本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运费,也就是家具的内部空间被无效地进行了运输。 而拼版家具则完全消除了运输空气的成本,节约了大量的运费,这样就节约了很大一块成本。 另外,宜家家居通过设计,把拼版家具既做得美观耐用,而且也非常省材料和加工成本,看上去非常简单、非常容易拼装,体现出简约的美,而且还比较便宜。 就这样,宜家家居通过降低自己的制造和运输成本,给消费者让利并且也让方便了消费者的搬运,自己也实现了利润和成长。 宜家家居和消费者共同获利,实现了优质的经济成长,也就是经济发展。
以微观经济为开端,推动世界进步的企业,都是大幅降低社会整体运作成本的企业。 比如说,亨利福特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因为他给美国“装上了轮子”,极大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经济形态,或者说美国的社会生活方式。 而亨利福特的关键价值就在于,通过流水线作业,让汽车从奢侈品变成了普通消费品,替代了马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而汽车替代马车就是经济发展。 因为制造和维护一辆汽车的综合成本要比养马低得多,而且马力更大,速度更快,能够运更多的东西,还能持续运转。 同理,飞机运人的成本要比轮船运人的成本低得多,速度更快、也更舒适,所以航空业发达起来。 而世界经济就是靠这些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新发明创造,逐渐发展起来的。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最近的一次最重大的全球性、社会化的发明创造,就是1990年代中期从美国开端的“知识经济”,而其标志就是互联网。 通过互联网,美国经济从日本竞争中恢复过来。而且,在初期高速增长的几年中,美国经济几乎没有通胀。 举个例子,在这段时间,原油期货价格甚至跌穿10美元一桶。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因为在当时,美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应用IT技术,并进行互联。 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实现更高的产品质量,明显地减少库存,提升了工作效率,这些聚合起来,大幅提升企业的作业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增加产出。 通过互联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效益开始大幅提升,遍布世界、但是紧密协作的产业链开始形成,国际经济的产业分工越来越明显,世界经济的协同效率也大大增强。 另外,美国人通过向国外销售IT软硬件等低成本、高价值商品,也获得了大量的收入。 于是,美国人享受了新的一次超常规发展的“黄金时期”,让克林顿成为一个极为受欢迎的总统。
反过来说,以生产为导向的经济中,通胀经常会出现,反映经济停滞。 通货膨胀越严重,反映出经济问题也就越严重。 通货膨胀是滞后性指标,一旦通货膨胀出现,那就意味着问题已经造成,常常难以扭转。 2003年开始的世界性通货膨胀,就是因为大量的资源都耗费在大规模、豪华奢侈的建设上,导致世界性的资源和原材料严重紧缺,引发价格上涨,人们的基本衣食住行等基础需求受到侵害。 2008年,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各地施工建设全面停滞,立刻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货收缩。 而为什么施工建设停滞? 就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没人要的生产。 这些没人要的生产大量挤占了真实的社会需求,一方面严重地浪费了社会资源,另一方面让人们非常痛苦,只能拿同样的钱买更少的产品。
无需求生产的规模过大的时候,就会造成经济危机。 这种危机经常被成为“生产过剩”的危机。 确切地说,它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而是一方面生产浪费,一方面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这种危机因为是结构性危机,所以消化的过程将是非常的痛苦和漫长,只能通过时间换空间完成。 顺便说一句,从2001-2008的通货膨胀规模来看,这个危机是世界性危机,而且危机的规模可以说“前所未有”。 现在是世界经济问题刚刚暴露的时期。 大多数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暴露,而充分暴露的问题就还需要几年。 充分暴露后,消化这些问题、重新实现经济增长,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人们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结束这个危机,那就很难说了,应该是相当漫长。
所以,需求的角度来说,凯恩斯主义是荒谬的。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以生产为导向,进行印钞票,通过印钞票拉动“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的一个经典例子是,通过找一个工人挖坑,再找另外一个工人埋起来,就创造了就业,然后这些就业人口就有了钱,有了钱就可以消费,消费之后经济就发展起来,就是所谓的“经济刺激”计划。 正常人一听就觉得是荒谬的。 那么,为什么荒谬? 人们可能不太考虑。 而当政府真正用印钞票的方式,促进就业的时候,加速生产的时候,人们就会感觉到这个政策比较好,因为自己的工作保住了。 但是,长期来看,这导致经济资源配置更加扭曲,无需求生产更大,通货膨胀更严重,工人虽然在就业,但是收入越来越低。 当通货膨胀让经济政策不可持续的时候,人们失业将发生更大规模的失业,而且更大的通货膨胀把人们的储蓄全面掏空。
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学就能看出来问题。 每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没有满足的需求,就像我说的那个铁床。 社会中,总是有无数可以提升效率的空间,只要人们有相应的知识或者技能,就能够通过提升社会效率,而为自己创造就业。 所以,人们失业的原因总是结构型的,永远不存在因为人口太多导致的失业,而是因为人们缺乏教育和技能而导致的失业。 或者说,人们失业的原因并不是市场上没有工作了,而是人们的技能达不到这些工作的要求。 因此,更重要的是政府花钱让这些人去接受教育,然后让他们去找到有意义的工作,这才是可持续的工作,才会促成整个社会福利的可持续提高。 从需求的角度看凯恩斯,挖了坑再埋,一方面并没有提升工人的知识和技能,浪费了工人的宝贵时间,另外一方面浪费了社会的资源,扭曲了资源配置,结果只能导致以后更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发生更严重的萧条。
而政治家们为了眼前的就业率,为了眼前的所谓经济增长,往往采取荒谬的计划来刺激经济。 1929年股市崩盘,本来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是,胡佛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刺激经济,然后将股市和经济拖入“泥潭”。 罗斯福击败胡佛上台,开始了举世闻名的罗斯福新政,同样大量进行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好像热火朝天。 但是,钱从哪里来? 政府挤占了私人的自己需求,这已经在胡佛政府发生过,结果在罗斯福政府如法炮制。 结果,最为无效的方式的政府投资,抢占了私人企业本来应该拥有的资源。 这样的结果,短期虽然能够促进经济的表面增长,但实际上让经济模式难以为继。 苏联的经济模式最初为世界所瞩目,后来无法持续的原因,就是因为以生产为导向的模式的问题。
从需求的意义来说,私人经济的企业家精神是决定美苏之间经济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而只有私人企业才能够通过企业家精神,在人们的日常交易中,敏感地发现的真正需求,并且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持续满足客户需求而创造利润。 然后这些企业满足经济学意义的需求,降低整个社会的运作成本,提升社会运营效率,进而引导客户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所以说,政府扩大投资的行为,在宏观意义上就是挤占私人资金,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实际应用。 后来,罗斯福发现自己的政策开始失效时(因为政府花钱的浪费越来越严重),然后取消了大规模的投资,立即造成美国经济立刻进入新的衰退,政府投资支持起来的“泡沫”破裂了。 那时候的衰退,已经是没有任何生机的衰退了。 正好,欧洲的战争和日本偷袭珍珠港转移了大家都视线,让很多人不深入研究经济的人们以为罗斯福新政是成功的。 2009年,奥巴马采取的还是一贯的政府刺激,比罗斯福的计划规模还庞大,而且还伴随着大量印钞票。 通过通货膨胀掠夺其他国家的美元储备价值,这个方式更加不可持续。 所以,下一步奥巴马如何收场都很难说。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25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3)
B、 白酒 (续)
说了这么多,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跟酒业有什么关系呢? 当社会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向着高级需求升级的时候,白酒的消费变化就显现出来。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有一个附录,谈到了消费升级过程中的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注意一个细小的问题:那些刺激精神活动的饮料,正极大地取代着那些仅仅满足感觉器官需要的饮料。 茶的消费增加很快,而酒的消费却静止不变,在社会所有阶层中,对于各种较浓的和较易麻醉人的含酒精程度较高的饮料的需要,正在日益减少。” 当然,从道理上我们觉得这个观察是正确的。 越是有知识和文化的人,往往喝酒越少,喝茶越多。
据中国酒业新闻网2009年初一篇文章说:“最近几年,白酒行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快于整个酒类行业。从2005年开始,白酒行业的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4.66%和50.12%,快于酒类行业的25.25%和39.69%,在各酒种中增速最快。”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中国的白酒行业发展是多么的迅猛! 比如说,利润复合增长率为50%,第二年就是1.5倍,第三年就是2.25倍,第四年就是3.4倍左右,说明白酒的消费快速高档化。 这说明,中国过去几年的白酒消费并未日益减少,反而实现了发展升级,其状况与马歇尔的描述正好相反。那么,到底出了问题?
白酒消费的趋势,反映出中国向生产导向型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 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的三大需求发展不平衡,投资和出口增长快,消费增长相对较慢,使得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2000-2008年,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和2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时的56.18%下降为2007年的43.42%,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率,却从1995年最低时的17.39%上升到2007年的32.87%,12年中上升了15个百分点。 2009年12月3日,商务部官员表示,预计200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达到12万亿元。另据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销售总额将达5.7万亿-6万亿元,也就是说中国居民近半花销用在“买房”上
那么,什么是生产导向型经济呢? 我们可以把它用一个更通俗的方式描述出来,就是:既得利益型经济。 而需求导向型经济,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描述:未来价值创造型经济。 那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用白酒的消费动机来做个分析:
为什么人们喝高档白酒呢? 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为了拉关系。 个人感觉,其实现在大家自己喝酒的人越来越少了,就像马歇尔说的消费升级的问题。 喝茶的人好像也多了不少,我就是最近两年喝茶很多,而且基本上喝铁观音。(哈哈,铁观音朋友,请送我一斤茶,我给你做广告了!) 就是喝酒,一般也喝啤酒。而且,如果我们自己在家喝白酒的话,必然要喝价廉物美的酒。 那么,高档白酒的消费去了哪里? 必然是跟别人一起喝酒消耗掉的。 那么,为什么喝,一个很自然的普遍现象: 拉关系。 这个好像大家都同意。 那么,我们就有了以下的推导。
我们跟什么人拉关系? 很简单:有权有势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我在家宅了几年了,很少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请我吃饭的。 为什么? 因为大家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成本收益。 比如说,请我吃饭的话,除了听我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讲一些大道理,进行一些似乎毫无道理的末世预言,跟大家赚钱的想法背道而驰。说实话,每个人都想找到门道赚钱,谁会喜欢我说他们要赔钱的话呢? 所以,大家连跟我呆在一起都觉得浪费时间,那么就更不可能拿出成千上万一瓶的酒来招待我。 那么,人们就会拿上名酒,去宴请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效益的人。 现在,一顿饭两三个人吃上万是很正常的,另外还要加上差不多价格的酒。 为什么花上万元吃饭呢? 花上万元喝酒呢? 肯定是人们相信,花了两三万之后,能够给他们带来远远超过两三万价值的利益回报。 赔钱的买卖傻子才会做。 那么,请什么人能够吃一顿饭就能带来了远远超过两三万元的回报呢? 请有权优势的人。
那么,为什么这几年白酒消费迅猛增加呢? 其实也很简单,有权优势的人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有权优势的人越来越重要呢? 市场上的钱越来越难赚。 其实,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淘汰过程,能够在市场上活下来的老板们,都是有自己的能耐的。 有能耐的人们,谁愿意低声下气,花上钱,给人陪上笑脸,听别人轻蔑地对自己说话呢? 其实钱还是其次,关键是心理受不了。 但凡市场上有能力、有机会的话,有能耐的人不会去请人花几万去吃饭的。 因为,那是自己的利润,一个员工一年的收入,结果一顿饭就报销了。 但是,势比人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普通的市场一直在萎缩,而商家越来越多,也就是狼越来越多,肉越来越少,再加上没有好的制度规范,结果是大家共同走向衰亡。 那么,不是几乎是无路可走的老板们,只能去从越来越大的权力经济中,讨口饭吃了。 而要讨饭吃,就得请人吃饭,而且是钟鼎玉食。
再做个对比,为什么发达国家的高度酒消费就少得多呢? 我们知道,其实人都是有高度酒消费倾向的,尤其是压力大的人。 比如说,矿工收工,出租车司机下班,往往都需要通过喝酒来舒缓神经。 同样,企业经理、股票经纪人、律师等等各种行业和职业,也在面对巨大的压力,也经常需要喝一些酒。 但是,在以知识为主导的行业中,人们都非常清楚,喝酒必须少量。 因为,人们需要时刻保持非常敏锐的神经,而酒则是麻醉人们神经的物品,如果碰到突发事件,酒是要误事的,有时候甚至能够毁掉人们的职业生涯。 国外不少职业很好、收入很高的人,就是因为酒后驾车出了事,一辈子就完了。 因为,不仅仅是坐牢几年的问题,还有失去人们的信任问题,还有自己的内在自责问题。 因此,人们会通过其它方式舒缓神经,比如说喝茶(铁观音朋友,请送我两斤茶,我又给你做广告了!)、听音乐、欣赏艺术作品、锻炼、读书、思考、跟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等等。 而在这些高等级消费的过程中,人们的内在天才与潜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然后创造力逐渐培养出来。
说到这里,还得谈谈什么是创造力。 在我个人看来,社会经济中的创造力就是颠覆既得利益群体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 比如说,美国的汽车业很强大,看上去难以战胜。 GM曾经说过,有利于GM的,就有利于美国。 多厉害,当个GM的老板,感觉比当美国总统都牛。 但是,GM这么强大,德国和日本这两个战败国的汽车生产商就怕了吗? 现在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那么,德日两国的汽车厂家是怎么瓜分GM的? 创造力! 再罗嗦一句,说日本人靠模仿起家的人,都是出于对历史的无知,或者故意这么说。 看看丰田的第一桶金,就是依靠卖发明专利,而这个发明的文化传统在后来被继承了下来。 德国人的核心是通过技术的创造力,日本人的核心是通过市场和管理的创造力,开始蚕食美国市场,后来侵占美国市场,再到后来鲸吞美国市场。
那么,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在最初规模很小的情况下,靠什么在后来打垮了强大的GM? 说白了,靠美国人民,也就是美国消费者。 德日两国的汽车洞察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引领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消费者愿意买他们的汽车。 不论美国汽车制造商多么大声地呼吁要买“爱国车”,那都没有用。 消费者不是傻瓜,不会拿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去买垃圾的。 除非美国汽车商做出根本的改变,做出更好的汽车,才能够赢回消费者。 但是,美国汽车生产商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还在那里顽固不化,继续着过去的生产为导向的企业运作系统。 这样的系统必然失去了对消费者的理解,人们都说以心换心。 你不去关心他人,他人也必然不会关心你。 所以,很多开始还支持“美国货”的美国消费者,到后来也对美国车失望了,纷纷转向德日两国的汽车,这就是“人心向背”。 于是在1990年代初,有一位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哀叹,苏联解体了,胜利的却是德国和日本。想想也有意思,二战的战败国到1990年代初,眼看着就成了经济战胜国,而美苏成了经济战败国。
美国人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失败? 德鲁克早就预见到美国社会的变革,以《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为美国后来的创新思想拉开序幕。 迈克尔 波特提出了新的战略理论,并且指出日本经济因为缺乏战略创新,正在走向没落。 同时,复杂战略成为社会的新思潮,开始渗透到国家和企业发展思想当中。 而破坏性创新(Destructive Creation)理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Christensen教授提出,成为经济学范畴的战略思想。 破坏性创新指的是,通过推出一种新型的产品或者服务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其产品往往比主流市场已定型产品的性能要差,一般比较便宜、更加简单、功能新颖、便于使用,这些都是新用户喜欢的特性,所以全新的市场能够开拓出来,此类创新对已经形成市场份额的在位企业具有破坏性,因而称之为破坏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的起源,是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成了最初的创新理论,以及后来的经济学家进行技术创新经济学和制度创新经济学的研究。 美国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发展,反映了“破坏性创新”思想,更掀起了人们对熊彼得开创创新经济学的学习研究热潮。
在需求价值导向的经济理论与生产方面的创新经济理论合流下,消费升级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 在1990年,《第三浪潮》的作者托夫勒发布《权力(Power)的转移》一书,以强悍的视角诠释了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势,阐述了权力从最初的暴力,转移到后来的资本、再到未来信息的转移过程。在这本气势恢宏的作品中,托夫勒深入而精辟地阐述知识经济的作用,宣告了知识力量的崛起,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宣言。后来,“Information is Power”成为商学院的核心词之一。到二十一世纪,知识富人阶层成为社会主流,并保持了非常稳定的财富流动特征,其代表比尔盖茨稳居世界首富榜十三年,而沃伦 巴菲特也长期保持着前列的位置。 而这些知识阶层的消费又推动了世界的产业变革与升级,品牌开始成为主导微观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知识消费更注重于精神的消费,为了追求精神的回报而放弃物质的享受。 比尔 盖茨将他的财产主要用于高效率的慈善消费上,他通过慈善支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或者说精神需求。而他的行为又带动了他的朋友沃伦 巴菲特,“爱财如命”的巴菲特把自己的钱划归盖茨基金会,就是相信盖茨能够高效率地使用这些钱做慈善。 “拼命赚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在知识阶层得到持续的贯彻,并且开始实现效率升级。与之相对比,以生产为导向的落后社会的人们,不论有多少钱,都在进行着低等级的消费。 迪拜想把自己打造成为“旅游胜地”,但结果只是奢侈的酒店和房地产,只是做了个“销金窟”。 这样的大规模建设,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可持续的精神愉悦,而只能像白酒一样,暂时麻醉人们的精神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2 19:29:28编辑过]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32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3)
B、 白酒 (续)
接上面的内容,从白酒消费开始谈起,说说生产导向型经济与需求导向型经济的差异及特征。 前面说过,生产导向型主要以规模取胜,保护既得利益;需求导向型主要靠人才取胜,创造未来价值。 那么下面继续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两者之间的差异,从价值观开始。 价值观就是一个人认为什么东西最重要,对不同的价值进行重要性排序。 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神要求我们专一敬拜祂,单事奉他,我们不能既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财利),爱主又爱世界的。” 在经济中,人们也同样是要进行选择的。 而选择的关键在于,是认为物重要,还是认为人重要。 生产导向型经济认为物更重要,因此不关心人,人只是为物质服务的,或者说人是物质的奴隶。 而需求导向型关心的是人,只要有了人,物质可以相应而来,所以认为物不重要。 那么,支持生产导向型运转的价值观,又可以叫做唯物主义,也就是物质崇拜,或者说既得利益崇拜、权力崇拜,把人放在次要地位;同时,支持需求导向型的价值观,又被称为唯心主义,主要是关心人的内在精神,物质是其次,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思故我在”。
当核心价值观确定后,组织制度和组织模式也就基本上确定了。举个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打倒皇帝做皇帝。 一次次农民反抗带来了一次次的毁灭性破坏,农民反抗往往起源于吃不上饭,为了口粮的争夺而牺牲人的性命。 因为物质导向的价值观不变,所以制度上也没有改变。 结果,反抗就是一次次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轮回。 其实,不仅仅是毫无意义,而是每次反抗之后,都是物质遭到极大的破坏,人们可以得到的物质更少,上层对物质的垄断更加严重。 然后,人们越来越被固化在物质上,权力崇拜越来越严重,因此权力越来越集中,民众越来越愚昧。 而每次农民起义带来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又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形成恶性循环。 可以说,到了20世纪初,清政府统/治下的社会,人们的文化与精神面貌已经被总结为“东/亚病/夫”。 再看看先秦时期,各国之间激烈竞争,民风淳朴但彪悍,很多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更重要的是新思想层出不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以下是我对两者差异的初步总结:
生产导向型 需求导向型
价值观 物质更重要,人为物质服务 人更重要,物质为人服务
理论基础 唯物主义,也就是物质崇拜 “唯心主义”,精神追求第一
核心口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思故我在;
组织原则 人是奴隶,为了物质牺牲人 人是目的,更有效地利用物质
组织模式 金字塔等级制度 组织扁平化,自由竞争
政策导向 为上层服务,给下层“洗脑” 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弱者正当权益
组织表现 上层奢侈、底层贫困羸弱 贤者做领袖,普通人富足
组织冲突 组织垄断,阶级斗争 群体竞争:企业竞争为主
建筑特点 高楼大厦,形式大于功能,人被忽略 人性化主导,形式服从功能
宣传特点 关注上层,歌舞升平 关注民生,暴露问题
社会保障 资源集中为上策服务,底层得到既贵又差、或者什么都没有的系统 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通过相互争吵和妥协,达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效果
价值观不同,世界也就随之不同。 不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变革,还是技术革命的推动,最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带来的是思想的解放。 在西方社会,文艺复兴和从马丁路德开始的宗教改革合流,开始解放人们的思想,打破罗马教廷对宗教的垄断,推动了社会的重大变革。 重商主义从新教占据主导的地区开始发源,推动了贸易的增长,实现了早期的经济优化与变革。 之后,工业革命从一个被偶然踢到的织布机开始发源,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每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变革,都是与相匹配的经济理论互为因果,共同实现思想的变革、知识技术的普及、以及经济形态的进步,进而影响到国家竞争和产业竞争的此消彼长。 而国际竞争与产业竞争的变化,又决定了投资、外汇、商品价格等等浅表层的变动。
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最近一次的“互联网革命”。 从经济理论来说,互联网建设的起点,是每个节点都“平等”的价值观念。 平等的方式连接,网络化沟通,分布式计算等思想从最初就被深深地嵌入互联网的灵魂中。在这个网络之中,你不用担心你在现实世界中只是一个无人理睬的“underdog(丧家之犬)”。 只要你的精神足够强大,你的思想足够新颖与合理,你会马上得到他人的认同。而所谓现实中的权力、物质和洗脑都开始变得无效。 人们在这个网络之中,不知不觉地就增强了平等、自由、互助的思想,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们的精神,都是网络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渗透,虚拟世界有时候甚至比现实的物质世界的作用更加强大,因为虚拟世界关注人们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任何想通过物质上的权力控制它的行为,都要遭到强烈的反弹,然后被人们通过技术得到化解。 所以说,价值观理论和技术革命创造了互联网为核心的社会革命,而互联网反过来又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好,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现实社会。 根据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生产导向型的经济中,资源主要向既得利益者倾斜,为既得利益者服务。 那么,谁能够成为既得利益的核心,谁就拥有了最大的资源,免费享受到了最大的服务。 经济资源如此,所以高楼大厦、便捷交通、名车豪宅、飞机游艇、锦衣玉食、医疗保健等等;社会资源如此,新鲜空气、洁净水源、山清水秀、媒体关注、人们羡慕等等。 于是,人们为了利益而争夺,只要能够抓到“耗子”,怎么都行。 所以,人们都“向上看”,希望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不需要太大的功夫,就能获得超额的利益。 可以说,在这样的经济中,人们越往上就越生活轻松、经济富有、物质享受,而越在底层就越工作劳累、物质贫乏、精神痛苦。 那么,谁不愿意过上层生活呢? 所以,社会就教导人们要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唯物主义的意思是,即使读书这样的精神活动,目的也是为了物质。
与之相对比,在需求导向型经济中,人们的状况就完全不同了。 人们必须通过为他人创造价值,然后通过价值交换,获得个人的价值回报。 那么,越富有的人就需要越大的付出。 比如说,比尔 盖茨必须是个战略思想家,贡献战略价值,才能够获得微软员工的认可;他必须是个超级销售员,把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换一种方式卖出最大的价值,才能够获得收益的增长;他必须奉行节俭之道,才能够让销售比成本增长的更快,获得更多的利润;他无时无刻地必须关心他的企业,经过长期痛苦的思考,才能够让他的企业保持正确的方向;他必须依靠他的员工,以集体的智慧共同对待外部的竞争。也就是说,他必须持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邃,才能够领导越来越大的微软,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这是个艰苦的过程,而且是担惊受怕的过程,只有到了完全退休的时候,这个担子才能够放下。
在需求导向型的社会中,要想创造财富,或者有效地管理财富,必须要付出更多。甚至可以说,只有工作狂才能富有。 而且,经常不仅仅财富创始人是工作狂,他们经常也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工作狂。 洛克菲勒创造了富可敌国的收入,但是他对孩子的教育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得上严厉。 这样严厉的结果,就是其后代仍然保持着他当时的工作状态。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孙子说,他工作几十年,每周平均60个小时以上。 他最大的愧疚就是跟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短。 随着他的年纪增长,他逐渐开始减少工作量,多跟自己的家庭在一起,跟自己的孙子们在一起。 所以,当这些人拼命工作的时候,普通人就可以通过比较轻松的工作方式,获得不错的收入。 于是,很多人看到这些富人工作这么辛苦,必须承担非常沉重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 于是,人们就减少了工作强度。 虽然收入有所减少,但是能够充分享受生活,享受与家人一起的快乐。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33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4)
我喜欢看电影,尤其是一些经典影片。 当然了,经典影片主要都是美国片。 我看过好多遍《拯救大兵瑞恩》,经典影片之一,在表现残酷的过程中反映人性的辉煌。 后来,有一部中国片,号称中国的《瑞恩》,冯小刚导的《集结号》。 我喜欢冯小刚拍的片子,好多片子都不错。 但是,我跟朋友去电影院看的时候,觉得很不喜欢,因为我不喜欢看同胞相互残/杀的片子。 后来,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叫我去看,我说不去,但是因为是免费的电影票,我就勉为其难地去看了。 到了第二次我看这部片子,来了兴趣,觉得《集结号》号称中国的《瑞恩》确实不假。
文化作品反映文化。 嘿嘿,听起来很滑稽是吧。 但是,大家想过什么是文化吗? 我估计很少有人想过。 包括我见过不少搞企业文化的人,看看他们真的比较可悲。 自己都不知道文化到底是什么,就去给人讲企业文化了。 做什么事情,首先需要从定义开始。 失去了对事情的定义,也就失去了做事的基本方向。 比如说,人们都在说股市,都在讲炒股,但是大家知道什么是股市吗? 股市的定义是什么? 股市的功能是什么? 相信绝大多数炒股的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股市。 因为,如果人们对股市做了明确的定义,就会发现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有本质的区别。 进一步说,中国股市不叫股市,只能叫做企业圈股民钱的场所。 如果明确了这个原则,大家就会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股民面对的将是“血本无归”的结局。
我个人对文化的理解是: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关心别人,顾及别人的感受,那么即使他没有很多的所谓知识,那也是有文化的; 如果一个人学了很多知识,但是从来不关心别人,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那么即使他有很多的知识,那也是“有知识、没文化”。 一般来说,知识和文化是相互匹配,相辅相成的。 但是,对于从小缺乏家教、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即使学到博士,也是没文化,或者像人们经常所说的,没有教养。 打个比方,有些人生长在相互斗/争的年代,心理早就已经习惯于非常扭曲的状态。 这些人即使学了很多知识,但是都没有学会人/性,没有学会关心他人,为了利益不惜戕/害孩子,表现出极为冷/酷的状态。 当他们掌握经济或者社会资源的时候,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通过冷/酷地榨取他人,获得自己的利益。
那么,为什么说《集结号》是中国的《瑞恩》呢? 因为,它反映出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像《瑞恩》反映出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它们两个的共同点是,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性。 在残酷的战争中,只有战斗队伍精诚团结,才能够以一当十,最后坚持下来。 当然,不论从对战争的理解、对战场上人性的刻画、对整个战争进程的节奏掌控,《瑞恩》都要比《集结号》强很多,这个也是很正常的,大家都知道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都反映出各自的文化特点:而因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瑞恩》把仗打完,就立刻结束了,因为人们都能够预想到后面的结果,顺理成章。 而《集结号》打仗只是个引子,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 而我第二次看,觉得自己看懂了冯小刚的用意,就觉得这个片子非常好了。
先说一下《瑞恩》。 瑞恩讲的是在“二战”中,兄弟四人上战场打仗,结果阵亡了三个。 艾森豪威尔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即作为最高统帅下令,立即找到最小的儿子,把他送回美国。 于是,一队人马出发去找他,最后保护了他,让他安全回家的故事。 很多看这个电影的人都非常感动,因为这就是残酷战争中的人性辉煌。 其实,对于美军来说,这是个传统。 我看美国一些电影或者读相关的书籍,发现美国人有时候为了抢救一个伤员,结果赔上自己好几个人。 我开头总是在想,这样做值吗? 为了一个人赔上其他的士兵,有时候甚至影响战斗的进程,在做不划算的买卖。 那时候,觉得美国人确实在思维上有问题,净干一些看上去很傻的事情。 后来才发现,聪明和智慧是不一样的。 聪明往往是“条件反射式”的,凭直觉认为这样做不划算;而智慧则是经过系统分析和计算,做一些表面上很不划算的事情,但是非常有利于全局,有利于长远的事情。
《瑞恩》的文化基础是《圣经》中所说的:“不让任何一只羊走失”。 没有与美军真正交手的人们,往往感觉美军主要靠装备强大,实际上贪生怕死。 在日军与美军打仗的时候,日本人也以为美军缺乏勇敢精神,缺乏牺牲精神。 但是,真正打仗的时候,日本人就吃尽了美军的苦头。 对于美军来说,每一个人都很宝贵,不要进行无所谓的牺牲,首先培养军人的灵活,减少伤亡。 另外,通过这种积极抢救伤员的方式,鼓励人们的勇敢。 其实想想,如果我们自己在“勇往直前”开拓市场的时候,如果有人在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帮助我们,那么我们将会变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耐力,更加坚强。 而如果我们在前面打仗,后面被人算计,我们怎么可能勇敢的起来。 所以,从整体来说,这种“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信条,让人们变得更勇敢。 另外,美国人为了能够少牺牲自己的士兵,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大力开发先进的装备。 尽量让装备去危险的地方执行任务,把士兵“武装到牙齿”,减少人员伤亡。 而且,美军持续在进行着战争,训练着军队,于是美军越打越强大。
《集结号》反映的则是“炮灰文化”。 团长把一个连放在关键位置,抵抗对方的攻击。 然后,跟连长约定,到时候吹号,让他们找机会撤退。 但是,人们最后也没有听到撤退的集结号,全连阵亡,只有连长侥幸活了下来。 后来,因为阵亡的人和失踪的人待遇不一样,而他们这个连的人连失踪的人都算不上,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在干什么,所以什么都没有。 于是,这个连长就开始了长期艰苦的“讨说法”的过程。 后来,又碰到团长当时的司号员,司号员说根本就没给他们吹号,让他们撤退。 这个连长当场崩溃,情绪失控。 后来,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他放这些士兵的坑道,才追认这些士兵为烈士。 艰苦的过程中,没有人支持他,也没有人关心他的申诉。 如果不是最后还找到那个地方,这些“炮灰”就完全像人间蒸发一样,不会被任何一个人记起。
这种“炮灰”文化体现在各个阶段。 土改把田地分给农民后,让农民切实高兴了一阵,然后支持了上面,而等58年搞个人民公社,再把土地收回去。 红卫兵和红小兵在鼓动下“造/反”,支持了当时的核心意图,然后立刻通过“上山下乡”,被打发到偏远地区修地球。 后来,小岗村农民签署生死文书,搞土地承包责任制。 这个意思是,如果成功了,你们就没事了,然后功劳归于上面;当然,如果没有成功,这些农民就会被枪/毙,成为了“炮灰”,上面还是没有事。同理,后来鼓励人们“下海”经商,也是一种尝试,看看效果。 结果,很多人被“呛水”之后,觉得“海里”不好玩,想“回头是岸”的时候,发现位置已经没有了。 再到后来,工人下岗,提倡《重头再来》,也就没有以前对工人的各种承诺了。 当然,那些一直坚守在“主要位置”,不去当“炮灰” 的人们,就获得了主要的好处。
文化是传承的结果。 “炮灰”文化贯穿在中国历史之中。 吃从春秋战国开始,各国国君就为了自己的“霸业”,驱使人民进行战争。 从秦始皇的集/权专制开始,得到一步步的加强。 秦始皇为了自己一个人死后的享受,可以迫使数十万人劳苦数十年,去做对整个社会福利毫无任何意义的“始皇陵”。 再到后来,从刘邦开始,打下/江山之后,为了自己的权/力延续,开始了“狐兔死,走狗烹”的先例。 赵匡胤则更进一步,黄袍加身之后,立即就杯酒释兵权,把武将们全部赶走,造成了一个极其软弱的宋朝。 明朝朱元璋对跟自己一起曾经“并肩作战”的人更加残忍。 而明崇祯帝朱由检则愚蠢加残暴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竟然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不仅残害当时的栋梁袁崇焕,还把剩下的一些能够打仗的良将一个个弄到前线去送死。 最后,“软体动物”的明朝竟然被流寇所灭,中华大地遭到十万落后野蛮的满族人屠杀奴役。 然后,形成了90年代之后,电视屏幕上充斥的背后留着“猪尾巴”,口中自称“奴才”的“壮观”场面。
问题是,当人们短视的时候,不会去思考现象之下的“根源”。 人们会为了虚幻的利益和“美好前景”,甘愿当“炮灰”。 打个比方,专业的投资决策,首先确定的是机会风险和收益。 潜在收益是潜在风险的三倍以上的时候,才会大量投资。 但是,一般的人们为了“蝇头小利”,就可以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进去。 比如说,小岗村农民在用生命多换几口口粮,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但是,农民们为了多这几口口粮,就冒了生命危险,于是成就了“改革开放”。 后来,财政缺钱了,就开始利用股票“试点”,给国企集资。 人们看到股票好像能够赚钱,又开始“炒股”,于是成就了股市。 后来,财政缺钱了,于是就开始“科教兴国”,大学开始高价扩招,人们看到自己孩子上学更容易了,又更加节衣缩食,支持孩子上学,于是又成就了“教育产业链”。 现在社会中,人们关注的大多数现象,都是这种文化的反应。
美国之所以让我憧憬,不是因为它有多富,而是它的文化。 财富本身只是最为浅表层的现象而已,它是流动的,是各国之间竞争此消彼长的常态。 而决定财富的,是它的文化传承。 当一群衣食无忧的人,为了跟自己不相干的人的利益,冒着作为“叛/国者”被砍头的风险,签署《独立宣言》,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文化核心,脱离英王统/治和剥/削的时候,就奠定了美国文化的基础。 即使美国宣告成立了后,也没有一个美国政/府(当时的“大陆会议”不是政府,只不过属于自治组织的协调机构),甚至没有军/队。 对于英军来说,“大陆军”只不过是一群连冬天的鞋都没有,军饷总是被拖欠,经常连饭都吃不上的“乌合之众”。 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还觉得这个事情很光荣,主动提出自己所有的费用自己解决。 然后,打起仗来“屡战屡败”,但是还在坚持打,把一群“乌合之众”终于打成了“老兵油子”。 最后,据说在独立战争最后一战取得胜利之后,信使将胜利的消息传达给“大陆会议”,大陆会议居然没有钱来慰问信使。 最后,还是这些绅士们赶快自掏腰包凑足钱,才避免了连小费都没有的尴尬。 至于华盛顿坚决不做国王,成为美国制度的“基石”这些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就不在这里罗嗦了。
这样的文化差异,最终体现在社会制度上,尤其是医疗系统上。 那么,什么是社会制度? 说白了,就是整个社会利益机制为谁服务。 华盛顿从打仗到当总统,都是在为当时美国范围内的人民服务。 所以,他自掏腰包负责自己的费用,然后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疏忽。 这样的差事并不好当,所以即使宪法允许他终身连任,他也坚决不当了,觉得自己服务够了,还是回家享清福比较好。 在911英雄、纽约市长朱利亚尼卸任后,布隆伯格为了当上纽约市长,宣布自掏腰包捐钱给纽约市,“贿赂”纽约的选民,也是文化传统使然。 而美国的医疗系统也一样,因为美国政/府在最初“建国”的时候,就是一个总被各州拖欠“会费”的机构。 一个从传统上“小而穷”的财政,总是在各方面“斤斤计较”。 所以,联邦财政从来就没有那么多钱支持医疗系统,也没有能力去整合美国的医疗系统,尤其是支持现在这种越来越“奢侈”的医疗。 因此,出现了花钱很多,但是资源配置有问题的医疗系统。对于穷人来说,仅仅是免费急诊而已。 当然,就跟当年一样,穷人、中产阶级、富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相互指责,然后慢慢减少各方的分歧。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35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
个人经济 == (个人现在价值+/-知识+-金钱)X/ 健康X/机会
美国政治中有句名言:所以政治都是地方的。 套用这句话,所有经济都是个人的。 对于我们来说,个人收入就是经济。 我们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因为外部环境影响我们的个人收入,但是我们更应当关注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是个人收入的核心。 比如说,不论外部是“千年盛世”,还是“战火纷飞”,个人失业就是经济萧条;找到工作是经济复苏,工资增长和股票增值是经济发展,股票期权上市和中彩票是经济高涨,个人投资失败和失业是经济危机,个人健康崩溃就是经济崩溃。
对于个人经济,我做了一个四则运算算术题,姑且叫它“个人经济的加减乘除”。 “加减”的是内在知识和外在金钱,“乘除”的是内在健康和外在机会。 这个算术题虽然简单粗糙,但是基本上能够说明问题。 如上面的等式,虽然我们的个人经济很复杂,但是关键由以上几个简单的因素来决定。 知识积累是缓慢的、金钱积累是缓慢的,它们形成一个人收入的基础。 外部机会给知识和金钱创造“财富倍增效益”的空间,而个人经济通过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实现“倍增效益”。 健康是本部分的重点,但是决定一个人健康的,并不是健康本身,而是围绕健康展开的各种经济活动。 所以,我还是先在“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之后,再回过头来探讨健康。而这几个因素需要通过核心导向,系统整合,均衡发展,让个人经济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和价值。(个人教育和子女教育问题,我将找个时间穿插探讨)
首先,核心导向是追求个人幸福! 危机重重的世界中,只有持续独立自考,懂得追求个人幸福的人,才能够实现经济的潜力。 我在小的时候,因为生活条件还不错,加上父母的宠爱,我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所以,我真的相信世界大同,实现一个完美的社会。 所以,我经常从整体的利益思考,愿意为帮助他人牺牲自己。 结果,虽然我持续学习和思考、专业经验丰富,但是经济状况却越来越差。 为什么? 我虽然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缺乏一种强烈的追求个人幸福的导向。
追求个人幸福,首先需要知道自我保护。我很难理解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争夺,可以采取各种无底线的行为。 结果,我发现自己创造的价值,经常就被别人“理所当然”地分走,或者别人“理所当然”地通过无底线的行为,掠夺走我的财富。 我曾经有几年,总在希望正义能够自动出现,希望危害社会的行为被制止,但是我等待的结果总是失望。 失望之后就是愤怒、仇恨等偏激情绪,而这些偏激情绪又扭曲了我的行为。 但是,即使我偏激,在日常生活中却仍然不知道保护自己,持续地受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就浪费掉。
自我保护的前提,是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 我个人感觉,有的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和向往,总让人感觉到未来就像“鲜花和掌声”铺就的道路。 以前,我是很相信他们的话的,而且还按照他们说的话去做。 后来,经过多次碰壁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我现在理解到,这些鼓吹别人只要怎么怎么样,就能够实现幸福生活的人,不是他们自己过于幼稚,就是另有企图。 更多的是另有企图,想通过忽悠别人获得自己的利益。 而我们自己如果像孩子一样天真,不认清楚实际的世界,然后就相信这些话,结果必然带来经济的损失和精神的痛苦。 而只有“老奸巨猾”的人们,才会通过冷静地认识社会现实,分析背后的原因,才会获得长久的收益。
自我保护跟教育和文化紧密相关。 洛克菲勒当爷爷的时候,他非常喜欢跟孙子在一起。 有一次,他对孩子招手,让孩子跑过来,扑到他的怀里。 结果,当孩子跑到他的跟前,向他身上依靠的时候,他却躲开了,然后孩子摔在地上。 他顺便教育孩子,连父母都不要依靠。 因此,美国很多人多签订“婚前协议”。而且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去打工自己赚钱,然后经常靠自己去“打拼”。 而孩子独立的现象是基于美国文化中,孩子被认为是“上帝的产业”,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孩子,但是没有权利从孩子身上索取。
最初,很多中国人会说,美国社会人情冷漠,相互缺乏信任。 同时,强调中国人重感情,重亲情,所以似乎更加美好。 但是,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很多人因为感情因素,没有像美国人那样签订“婚前协议”,结果婚姻出现严重的不匹配,不仅导致个人经济严重受损,而且损害了个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真正吃了亏的人们,才知道感情经常会变成一些人冷酷追求利益的幌子,于是婚姻变成了毁掉个人财富和前途的“陷阱”。 同时,亲情在中国经常会变成获利的重要工具。有不少工作不错、收入不错的人成为了家里的摇钱树,弄得这些人不堪重负。每个人都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尤其是在中国每个人的收入高了以后,消费经常更高,而且还需要供房抚养子女,所以个人收入往往所剩无几,怎么能够承受得住三天两头的要钱。 有的人一看到家里来的电话,马上就开始发愁,不知道又想要多少钱。 我和一位美国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也在说这个问题,因为他的中国朋友中的大多数,都因为家中以各种各样名目要钱,而经常很痛苦。
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揭示真相,分析普遍规律。 即使是最邪恶的社会、最邪恶的人,都会拿出很多自我标榜的言论,显示自己是很好的。或者说,邪恶的人往往更要把自己标榜成世界上最好的人,邪恶的社会同样如此。因为,他们需要谎言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经济学则通过分析社会中存在的最普遍现象,然后研究实实在在的案例,进行基于真实性的分析和探讨。 这些经济学通过探讨,揭穿了很多谎言,让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世界,并且做出基于个人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比如有这样的言论,中国人是勤劳、勇敢、善良的民族,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通过“道德”的约束,实现了一个很好的社会。 但是,这些是实话、是真相吗? 就说“爱幼”的问题,中国人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 如果爱自己的孩子,会残忍地把自己的孩子用布条勒起来,最后让孩子的脚成为畸形,然后走路都晃晃悠悠,不能走远吗? 而且,这个给女孩缠足的“传统”竟然延续了好几百年。 在民国建立之后,虽然有大量的宣传和斗争,但是很多地方仍然顽固地坚持这些“传统”。很多“卫道士”在坚持这个“传统”的时候,并不说这个“传统”是由一个心理变态的皇帝开始的。 同理,如果用经济学同样对其它现象进行分析的话,那么中国的社会只不过是一个在皇权统治下的畸社会而言。
所以,经济学必然要考虑个人的应对之策。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探讨军队的问题,并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发现强大的军队是富裕国家的基本保障。 同理, 把自己“武装到牙齿”是一个经济成功人士的基本保障。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保护自己,会连亲情都会变得非常丑陋,那么在社会中更加难过。 当然,我个人的家庭中上慈下孝,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独立,同时相互支持,没有亲情的问题。 但是,我看到不少朋友,都是因为亲情的问题上过于软弱,结果因为自己珍惜亲情而被家人所讹诈。 而且,随着他们一次次屈服,亲属的胃口越来越大,他们越来越痛苦。 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人,他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跟我探讨过多次,因为他的很多中国朋友说起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来都是大摇其头。 但是,就是因为他们的无奈,亲属不仅仅不把问他们要钱当回事,而且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则爆发不满,甚至成为仇人。
如果一个人软弱,连亲情都会变得丑陋的时候,那么没有关系的人就更需要警惕了。 我以前总是出于最美好的愿望来期盼他人的行为,但是经过一次次的事件,看到一个个的社会现象,我觉得人们应该考虑用最恶劣的想像为起点来思考问题了。 很多人在只看到一个工程设计图纸,看到一个样本模型,看到激动人心的语言之后,就毫不犹豫地付款买房。 结果,得到的是充满问题的房子,比如说看着自己即将交工的房子变成了“楼倒倒”。 而且,有网友说,最悲惨的不是“楼倒倒”的房主,而是“楼倒倒”旁边的房子,不知道搬进去之后,再会因为“压力差”而导致“楼倒倒”之后,自己也会丧命。 而中国乳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因为“三聚氰胺”,导致多名儿童死亡,30万儿童住院,无数儿童得病,然后得不到任何补偿的情况,让人们再次认识到世界的真实。
因此,一个人要想实现经济发展,首先必须具有强硬的手段。 打个比方,如果猴子面对的不是小猫,而是老虎的话,猴子敢让老虎“火中取栗”吗? 别说让老虎“火中取栗”了,就连这个想法都不敢有。 因为,如果猴子提出火里的栗子好吃,那么老虎会怎么样? 老虎不会说自己去拿栗子的,而可能会让猴子去火里取栗的,那么猴子将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就是猴子敢戏耍老虎的话,说老虎不够“勇敢”的时候,老虎会上当吗? 老虎从小开始就通过持续的竞争撕咬获得食物,获得生存,还用通过“火中取栗”证明自己的勇敢吗? 美国为什么如此强大? 美国人为什么如此骄傲和自豪? 那还不是依靠美国军队一次次强硬的战争打出来的嘛。尤其是在与邪恶斗争的时候,“势不两立”的强硬永远是一贯正确的战略。基地组织敢对美国进行恐怖袭击,那么美国就敢全球打击基地组织。 索马里海盗敢绑架美国船员,美国军队就敢击毙海盗。索马里海盗虽然扬言报复,但是他们真的敢吗? 如果他们敢的话,美国必然修正克林顿时期的错误,重新入侵索马里,端掉这些海盗的“老巢”。
所以,一个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时候,首先要敢于竞争,敢于抗击试图危害自己的力量。不论对方的力量多么大,自己多么弱小,都要敢于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 欧洲小国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但是“全民皆兵”,随时准备通过战争保卫和平。 希特勒覆盖欧洲的时候,也曾想吞并瑞士,但是发现瑞士损失准备着通过全民抗战,保卫和平和自由。 后来,希特勒算计了一下风险和收益,决定放弃吞并瑞士的机会。 而以色列刚建国,就遇到人数超过自己百倍的伊斯兰国家的联合进攻。 但是,经过五次“中东战争”,小小的以色列打垮了了以色列联盟,扩张了自己的占领区,并且迫使埃及等国转变自己的政策,开始承认以色列的政治存在。以色列军队也打成世界上最强悍的军队之一。
那么,如果自己缺乏足够的保障,怎么办? 每个人的财富必然跟自己的保护能力成正比。一个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富人,就像刀板上的鱼,别人嘴边的肉,屠宰场门口的羊。 那么,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一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变成难以下口的“刺猬”;二是让自己变“穷”,同时增强自身的能力,变成“难啃的骨头”。 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就是要强身健体,并且锻炼出坚强的神经,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只有这样,个人才有足够的坚强的状态,不要让个人经济被“亲情”、“感情”所绑架,也不会被武力的威胁所吓倒。 可以说,健康既是个人追求个人幸福的动力,也是追求个人幸福的基础能力。终于绕回到健康上来了。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36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2 )
那么,什么是追求个人幸福? 用一个情景来描述,当别人吃不上饭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健康地生活和发展。 在我看来,这就是个人幸福。 那么,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需要进行系统思考,权衡知识、金钱、健康和机会之间的关系,找到我们在未来发展的道路。 那么,本部分就谈谈系统思考。
我们的经济生活起源于加法与减法。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做加法:我们想要吃珍馐美味、穿金带玉、买豪宅名车、疯狂娱乐、世界环游等等等等,只要出来新鲜的东西,我们可能都想尝试一下。 看上去好的东西,我们都想要。 从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进行分割简化,成为分工和需求,分工和需求又形成交换,最后总结成为资源配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考虑增加,考虑得到;而经济学则考虑减少,考虑失去。 而当我们学习经济学,考虑失去的时候,我们只不过能够活得更久一点,活得更富足一点。
人生就是交换。 当我们得到的时候,我们也在付出。 随着世界越来越变得丰富多彩,我们想得到的越来越多,物质欲望越来越强,我们的需要也就越来越多。 而且,信贷这个词在我们欲望越来越强的时候,及时出现,让我们的需要在信贷的支持下,得到更大的满足。 不过,我们可能不会认真思考,当我们得到的时候,我们也在失去。 可以说,我们的这些需要,很多都是在他人的操纵下产生的。 而这些需要都意味着我们个人的金钱流出,变成了他人的利润。 如果我们的要求过多,不论我们的收入能力多么强,我们的收入都要小于支持,我们最后都是要受穷的。 另外,信贷让我们的金钱流出更快,让我们的需求得到更快的满足,同时让我们更快地陷入贫穷。 这就像吸食海洛因,在短时间内人们可以更High,但是让人们的生命难以持续。
有很多人是喜欢High的。我曾经在医院住院部,陪一位病人检查的时候,遇到几个住院的病人。 其中一个在45岁以下,其病症是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各种病症。 但是,他说起来,准备晚上再去喝酒去。他还跟探视他的朋友商量,实在不行,就换上衣服偷偷出去。 我当时也比较冒失,多了句嘴说他,像他这样的情况不能再喝酒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结果,他没有搭我的话茬。 他的朋友说,他的钱已经攒够了,房子也有好几套,老婆孩子有他没他都可以过上很富足的生活了。 当时,因为这种“视死如归”的态度,我是很少见到,也开了“眼界”。 当时,我就想到一个名人名言,套用一下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
当然,不仅个人,整个社会也能够High起来。 想当年,人们充满了壮志豪情,于是下定决心要十五年超英,三十年赶美。 后来,人们High了,觉得这样太不痛快了,决定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那么,超英赶美要有具体的指标,于是人们就把钢铁产量作为总的指标。 于是,人们充分地High起来,纷纷在山上、学校、自家院子里建立炼铁“高炉”,然后把家里铁质的锅碗瓢盆全部砸掉,放到“高炉”去烧,太High。 而High到后来,几千万人饿死。 现在,有一些人回想当时,忘记了饿死人的事情,然后忆往昔“峥嵘的High岁月”。 到最近,人们又开始要赶日超美了。 于是,人们又High了。 大量的农田变成了城市、工厂、道路、垃圾填埋场等等,支持了加工厂。 再到后来,主力变成了房地产,而汽车业是房地产的附庸。 于是,人们也充分High起来,房地产成为了国家经济的支柱,也成了很多人都生活支柱。 然后,大街小巷都有了房产“中介”,人们街头巷尾都是谈的房价,然后“砸锅卖铁”,凑钱按揭买房,太High了。 那么,High的结果,将是人们再一次吃不上饭。
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叫做“边际效用递减”。 就是说,对我们来说,第一个馒头的效用要大于第五个馒头的效用。 当我们非常饿的时候,第一个馒头是最香的,也最有利于我们的健康,这叫做最大效用。 等我们吃完第三个馒头,我们吃饱了,那么这时候就不想再吃了,这时候馒头对我们的效用是零,我们不再需要了。 如果我们还继续吃,吃到第五个馒头,这时候我们的肚子已经快被撑破了,很厌恶吃馒头了,我们宁愿把馒头扔了,也不能再吃了。 这时候,馒头对我们来说,就是负效用。 一般来说,我们的消费都是遵循“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不过,对于酒鬼来说,越喝酒就越想喝,就是边际效用递增。 还有,如果我们读到自己喜欢的文章,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连续剧,打喜欢的电脑游戏,就会“废寝忘食”;我们喜欢的音乐和电影,我们可以一遍一遍地重复,还是那么喜欢,这是“边际效用递增”。 所以,物质产品消费大都像馒头一样,是“边际效用递减”,而我们喜欢的精神产品消费则往往是“边际效用递增”。
现在,我们把自己的思考从静态变成动态。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的人生就是在饥饿和“吃到撑破肚子”之间反复。 我曾经号称“半仙”,到现在还保留着相应的生活习惯。 那么,什么是“半仙”的生活习惯呢? 我们知道,人们“得道成仙”的结果,首先就是不用再吃饭了,不吃饭也能活得非常好。 那么,我作为“半仙”,就是吃一半的饭。 别人每天吃两顿饭,那么我就每天吃一顿饭,剩下的一顿喝西北风代替饭,这就是“半仙”。 那么,我经常就会很饿,比如说今天中午12点吃完,到明天中午12点我才能够再吃一顿。 那么,到明天上午10点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到很饿,直到坚持到12点。 于是,吃饭的时候,我就“吃嘛嘛香”。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会报复性地吃很多,吃到快撑破肚子。 因为,从潜意识里,我已经被饿怕了,希望通过多吃,来填补我的精神损失,并且预防未来饿肚子。 多说一句,不少人通过拼命地吃来进行精神补偿。 所以,天天喜欢吃喝,吃得肥头大耳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精神的问题导致。
现在,将我们对人生的认识,从短期变成长期。 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也在饥饿和“撑破肚子”之间反复。 在经济好的时候,我们都在追求更多的需求,想要实现更多的消费。 而这个时候,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经常还是要饿肚子的。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社会多么进步,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还得靠食物为生。 那么,我们就必然要经历饥饿。 如果我们不冷静地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将难以为继。 也就是说,我们两天吃到快撑破肚子,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要三天饿肚子。 如果我们让自己持续吃到快撑破肚子,那么我们将在未来可能被饿死。 什么是“要钱不要命”,就是只想到现在能够更多地占有资源,破坏资源,不想着这些资源被破坏掉之后,人们将饿死。 中国人一直在反复着这样的过程,没有改变过,我将在“食品安全”里展开阐述这个问题。
什么是经济危机? 说白了,就是人们饿肚子的时期。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美国的工农业生产能力强,效率高。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经济应该能够永远繁荣下去,人们的基本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虽然当时的胡佛总统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但是没有抵挡住经济的崩溃,甚至可能是促成了经济从危机到崩溃的过程。 于是,在这个本来应该什么都不缺的国家中,出现了大量的饥民。 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无法维持生计,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 1931年,仅纽约一地记录在案的倒毙街头的案件就有2000余起。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到40%。
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家在“白天”的时候“懂得夜的黑”。 人们在吃的过多的时候,总是忘了自己饿肚子时的状况;在夏天的时候,总是失去了冬天有多么冷的记忆。 也就是说,人们的特点总是“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忘了疼”。 经济学就是时刻提醒大家,根据历史的规律、自然的规律,我们在繁荣之后,必然有萧条。 繁荣时候的一个馒头,可能扔到地上都没人要;但是到了萧条的时候,可能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得以维持。 也就是说,人们在繁荣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节俭,多省下点馒头。 到萧条的时候,就用这些省下的馒头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充饥,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儿时的营养不良,长大之后变得身材矮小而且瘦弱,导致生存能力差,被他人所轻视。
所以,经济学只不过是想到了长远点的问题。 2000年前,《吕氏春秋》就说:“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那么,经济学思考的智慧,就是如何多一点长远的考虑。 没有一个人能够又能得到鱼,还能得到熊掌,把全世界的好处都占尽了。 所以,对于经济学来说,理性的人就是要在High之前,仔细想想High之后的长期后果。 结果,智慧就变成通过克制短期的需求,获得长期的持续收益。 所以,当人们都在努力“得到更多”的时候,符合经济学的行为却是“消费更少”,比如说放弃世界旅游,放弃卡拉OK,放弃名车豪宅,放弃锦衣玉食。 而到了最后,经济学思考的是,什么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 然后,尽可能用最少的钱,在最基本的需求底线上生活,而且还活得不错,这就是资源配置。
打个比方,关于人口问题。 1949年之后,毛泽东仿效斯大林的政策,提倡“英雄母亲”,鼓励大家生育。 这时候,北京大学校长、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中国跟苏联不一样,应该实行“计划生育”。 因为,当时苏联面临着人口过于稀少的问题,如果不鼓励生育,苏联将面临着灭国的危险。 但是,当时中国的人口已经非常多,需要重视素质教育,降低人们的生育水平。 结果,马寅初被打倒了,爆发了大量的人口增长。 而到了1970年代,人口又被看成了沉重的负担,然后政策提出“计划生育”。 但是,这时候的“计划生育”已经不是最初提出的进行家庭自我约束,尽量保持在两个以内的计划生育,而是由政策控制,一家只能生一个的“计划生育”。 也就是说,用一种新的极端控制手段,替代前一个极端的鼓励手段。 这样的结果是,80、90后的年轻人,即将开始面临一个家庭里,上有四个老人,下有一个孩子的极端沉重的压力。
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是应对困难。 经济学的最高目标是预知经济困难时期。 根据对过去规律的总结,尽量通过在繁荣时期的节约,实现困难时期的平稳生存。 或者说,在秋天大丰收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把粮食都糟蹋光。 这时候,更要注意节约,留着到4、5月份,青黄不接没有粮食的时候,还能够吃的不错,不会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 在丰年的时候,更是要有长远打算,多多进行储备,更加需要进行自我约束,通过节俭和科学的方式,储备更多的粮食,以便在“饥年”的时候,让孩子能够吃饱饭。 在一个社会中,有资源、有能力赚钱的人们,应当尽可能节俭,然后把省下来的资源,分配给穷人,或者暂时遇到困难的人。 让穷人的孩子能够吃饱饭,受到公平的教育和医疗,让暂时遇到困难的人能够恢复过来,重新为社会创造价值。 那么,当这些有能力赚钱的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得到他人的救助,度过困难,重新开始赚钱。
经济学的第二目标是应对困难。在经济困难的时候,经济学就变得非常必要。 当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人都会赚钱,那么谁会想着费劲学习经济学,然后去穷酸地过日子呢? 但是,当人们的经济出现困难,必须用更少的钱,更合理地安排生活的时候,人们才需要经济学。 这就像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当停车场很大,但是汽车很少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停车线、合理规划、停车规则等。 因为随便瞎停,停车场都很宽敞,放不满。 但是,当停车场很小,需要停的车很多, 这时候停车规划和执行就变得至关重要。 没有科学的措施和强有力的管理,停车场必然乱套瘫痪。而这不仅仅要制定非常科学的复杂系统,还必须用非常简单的方式把这个系统的规则表达出来,就像“红灯停、绿灯行”这样简单。
对于每个人来说,经济困难时期的“红灯停、绿灯行”主要是如何进行合理配置,让知识、金钱、健康、机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为了应对困难,我们首先要合理安排金钱,因为金钱是就像我们的“存粮”,一定要精心照看,不要让“大耗子”吃掉了。 知识是我们谋生的手段,需要持续地积累(以后另外加入内容讨论)。 然后,通过对社会的认识,合理利用机会。 最重要的,就是持续保持自己的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终于又绕回到健康上来了。 下面,我将先简单讨论金钱和机会,然后重点讨论健康。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47
六、医疗与健康 ( 个人的未来 2 )
金钱: 我们的“存粮”
假设,如果在最寒冷的冬天,你就剩下两个人的口粮,但是现在有孩子一人,配偶一人,你自己一人,双方父母四人,兄弟姐妹两人,还有数十个朋友,另外还有无数其他的人在指望着这点口粮,那么将把口粮分配给谁? 如果有人要偷、要抢、哀求给他们一点粮食吃,否则他们就饿死了,这时候该怎么办? 这是人们正在遇到的经济难题,而且在未来将更多地遇到。 到经济艰难的时期,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经常性经历这样的困境。 那么,现在把问题考虑清楚,未来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思考失误,而导致自己最亲密的人忍饥挨饿,没钱上学看病。
“巴布托突变”随时可能发生。有一次,我去银行转钱,跟工作人员要申报单。 这时,一位警官走过来,问我认识对方吗?我说认识,感谢他的提醒。 我注意了一下,这位警察像是天天在银行“蹲点”,询问每一位转钱的客户,是否认识对方的问题。 我想不少朋友都知道,为什么银行里会突然出现一位警官,专门询问准备转钱的人。 因为,似乎从前年或者去年开始,很多地方有人冒充电话局、公安局等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银行账户需要升级为名诈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人们仅凭陌生人的几个电话,就将自己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两三百万元的钱汇到对方指定的账号上。 而且,转账之后,往往很难追回,让不少人辛辛苦苦赚的钱“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看来,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公安局都专门派警官到一些银行的营业厅,专门提醒大家,防止大家上当。 而如果上当,人们就可能“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瞬回到解放前”,将自己长时间的积累失去,从富人变成穷人,这就是“巴布托突变”。
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都在想着赚钱,结果大家越来越穷。 为什么? 因为“赚钱”的文化导向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金融机构是一个社会赚钱的核心机构。 但是,金融机构的保安措施也是最严格的,而且金融机构也是最典型的“不赚钱更重要”的机构。 比如说,银行的金库是用坚固的钢筋水泥砌成,然后再加上厚厚的钢铁大门,通过保安日夜守护,还有严格的进入程序确保安全的秩序,并且随时有警察(也就是国家机器)的强大支持。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里面的钱太多,太重要了,如果被盗、被抢的话,谁都难以负不起这么重大的责任。 但是,当不少人自己把几乎所有的钱都放在某处的时候,却缺乏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随随便便几个电话就能给别人打开自己的“金库大门”,让别人把自己的钱“掠夺一空”。 对于这样的人,就是比尔 盖茨的财富也够不上几次的折腾。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冷静地注意一下自己的生存环境。 在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在面临着收入减少,但是成本支出在持续上升的境地。 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个写字楼的办公室,准备开公司。 她后来总结在写字楼的装修和开公司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事情。 她说:“当你在家买买菜、做做饭、看看孩子、上街转转,就感觉到世界是多么的美好,一片歌舞升平。 但是,当你需要做事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一张张“血盆大口”在等着你,你就会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凄凉。比如说,一个消防装置的成本可能顶多3、4千块钱,但是你必须去指定的地方去买,就得2万块钱。 公司还没有开张,一大笔钱已经搭了进去。” 另外,一次我跟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开车上街,等红绿灯的时候,有一位中老年妇女带着一个孩子,然后就在车旁边跪下来,我让我的朋友拿了两元钱,给了那个妇女。 我的朋友还挺不情愿,我说:“当一个人尊严换取金钱的时候,我觉着总是应该表示表示的。” 我的朋友一脸不屑地跟我说:“你以为你还是在国外?中国人的尊严不值钱,随便就可以为了钱出卖尊严”。 两句话说的我哑口无言。 同时,很多人还需要警惕周围的人用“亲情”、“友情”等借口,“绑架”我们的金钱。
在这样的环境中,正确的导向首先是“守财”,也就是保护好自己现有的钱。 不论从哲学、经济、投资、还是战略上,我们丢失的一分钱,价值/效用要大于得到的一分钱。 打个比方,我们身上增加了二两肉,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生活的改善吗? 没有。 但是,如果现在有人用刀在我们身上割二两肉,那么我们就会明显地感受到钻心地疼痛! 从经济学的角度,假设我们每年收入5万(没有工资增长),一年省吃俭用能够攒1万,这时候我们中了彩票,得大奖奖金500万,我们会高兴一阵,但是如果我们被人偷了5万,等于5年的积蓄,那么我们会受伤一辈子。 在投资上,有个重要策略,不要让你的一次性亏损超过10%。 因为,如果你的亏损控制10%以内的话,下次你可以通过赚11%回本,两者基本相当。 但是,如果你的亏损是50%的话,那么下次你得赚100%才能回本,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水平,一次能够赚100%的? 所以,绝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或者不遵守10%的纪律,在投资的过程中损失惨重。
《庄子》、《孙子兵法》和《战争论》也都在强调首先要防守!《庄子 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套用庄子的话,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够赚到的钱也是有限的,而花费的地方是无限的,以有限去追逐无限的,完了。 《孙子兵法 军形篇》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者,守也……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也就是说,以前善于致富的人,先让自己的钱不被他人弄走,然后等待弄别人钱的机会……不能让别人把自己的钱搞走的,就是因为“守财”的能力强……善于“守财”的人,就是“深挖洞”,藏的地方深。 在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第六篇“防御”中说:“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 也就是说,保住你现有的钱,比(丢掉现有的钱)辛苦去赚钱要强。当然,克劳塞维茨也说,一旦力量强大到足以达到积极的目的时,就要放弃防御。
其实,经历了多次经济波动“洗礼”,并且在困境中持续学习和更新的西方文化,就处处透露出“防守”的经济特点。 《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这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越来越自由的时代,是非常符合国人利益的。 北美的特点就是保守,比如说两个女性之间,可能会谈论衣服、天气、爱好等等,但是除了关系非常好的,很少会谈论性。 而根据一项调查,比谈论性更少的,就是谈钱。 甚至很多非常亲密的朋友,都从来没有谈过钱。 另外,很多朋友在一起吃饭是AA制。 那么,为什么AA制? 这表明,双方的友情交往尽量不掺杂利益。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大家各自付账,各自不欠情,不要到请吃饭的一方到时候提出什么要求来,被请的一方既不好拒绝,又不好不拒绝,弄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还有,西方人很忌讳借钱,只有关系很好的人,才会因为急用而借钱。 像借钱买房、结婚、做生意等用途,更加罕见。 像中国那种不管熟不熟都到处借钱的情况太少了,而且随便跟人借钱的人,可能会被认为是吸毒的。
当我们的经济力量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经济“防御”策略往往更加符合我们的利益。 那么,什么是经济“防御”策略? 就是尽可能“收缩战线”,同时设置“多重保护”措施,保护我们的核心利益,不让我们自己因为战线过长,导致被别人钻了空子。 而如果要实现这样的策略的话,我们就要想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紧缩开支; 2、钱放到哪里最安全; 3、花给谁; 4、在什么情况下,把钱拿出来花。 5、怎么花。
首先,如何紧缩开支,这是个问题! 我在前面的“趁火打劫”的内容中,谈过结婚和买房的问题。 那么,下面我通过经济学的原则,分析如何防止别人“趁火打劫”,制止别人掠夺我们的金钱,防止我们在“巴布托突变”中,一下子就变成不仅穷,而且“负”的“房奴”? 总的来说,防止别人“趁火打劫”的主要方式就是,树立多重“防火墙”。 那么,我就从“防火墙”的角度探讨买房,以及买房背后的经济学思考。 因为买房在很大程度上,又涉及到婚姻问题,婚姻又涉及婚姻观念问题,婚姻观念又涉及到教育问题。 那么,我就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教育的缺陷导致人们的观念偏差,最后让人们陷入经济上非常被动、心理特别痛苦的境地。
比如说,不少人在最初的时候下定决心,不让房地产商把自己的血汗钱赚去,然后给自己一个质次价高的“破窑洞”。 但是,这些人后来却在非常不情愿的痛苦心情中,为了结婚而“被迫”做了房奴?也就是说,人们做“房奴“是因为女朋友的“逼迫”,如果不贷款买房就“一拍两散”。 而且,据说“丈母娘”又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也就有人说的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是“丈母娘经济”的结果。 而很多人因为坚决不买房,导致女友离去,造成很大的心结,或者心理伤害,包括我提到的小风,从内心里充满了对开发商的仇恨。 那么,为什么买房和不买房都那么的痛苦? 难道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然后通过洞悉问题的本质,获得心理力量的成长吗?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说,美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两性教育和婚姻教育。 从自然的角度来说,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行为的关键驱动力,影响到孩子的医生。 但是,美国教育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缺乏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引导,反而是教孩子一些跟实际脱节很远,没有太大用处的内容。 结果,有很多美国人因为性的问题,因为婚姻的问题,最后成为Losers。 我跟他说,中国就不存在相关的教育,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对于学生来说,连教育失败都谈不上,只能说是完全失败的教育。 当然,从中国学校系统的出发点来说,这样的“教育”是很成功的,成功地达到了“教育”系统所设定的最初目标,而这个目标的成功也反映到了高价“买房结婚”,成为“房奴”上。 因为出发点不同,美国的受教育者有权批判美国的教育系统是失败的,但是中国的学生却没有这样的权利。 所以,我们也需要自助式教育,来重新认识婚姻。 因为,相信很多人都在两性交往的过程中,或者在婚姻上吃了大亏,受过很大的伤害。 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经济学分析,来进行自我教育,然后将来可以引导我们的孩子,拥有成功的交友过程,以及成功的婚姻。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12-22 19:48
中国经济在走下坡路,其前景真的不容乐观,飞猫持比较悲观的态度。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58
以下是引用会飞的猫在2009-12-22 19:48:07的发言:
中国经济在走下坡路,其前景真的不容乐观,飞猫持比较悲观的态度。
房地产的泡沫越吹越大!南京市的房价已经2W起了。据说房地产开放商都害怕了!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19:59
经济学的第一假设就是,人是自私的。 而这种自私到什么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有的经济学家设定了完全理性、完全自私、完全为了金钱而孜孜不倦追求的“经济人”。 而亚当斯密从探讨“同情心”开始的《道德情操论》,就谈到人们的情感与道德问题。 而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明确反对“经济人”的假设,支持道德的作用。 而马歇尔从《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一开篇,就提出“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宗教力量和经济力量共同塑造了世界历史”。 当然,如果考虑到每个人的宗教文化背景和思考局限性,那么马歇尔并没有驳倒理性“经济人” 的假设。 那么,下面就分析中国人普遍的婚姻关系,和人们怎么变成房奴的,探讨经济学的原理。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 家庭关系是一个社会中的基本关系,反映整个社会的关系形态,形成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 那么,什么决定家庭的主要关系? 家庭的主要关系由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由历史文化所影响。 而婚姻关系则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反映社会经济关系,贯彻社会经济关系。 在中国的婚姻关系中,大致受到三种文化力量的影响,成为今天的状态。 而因为这三种力量对不同家庭、不同个人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了很多人们“很受伤”。
在形式上,中国婚姻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中国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来源于基督教。 那么,在基督教文化中,对婚姻是如何定义的呢? 《圣经》记载中,耶稣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 从经济的意义来说,夫妻虽然是两个人,但是“一体化经济”,所以叫“结婚”。 也就是说,婚姻关系是个人经济关系的核心,高于其它任何关系。当基督教传播并且占据西方的主要地位后,一夫一妻制开始形成社会的基本制度。夫妻形成的家庭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单元,或者说“社会细胞”。 而婚姻关系是否稳定,决定了西方社会的经济稳定情况,影响着经济发展状况。
为了让婚姻这个“细胞”稳定,基督教曾经禁止离婚,后来随着新教改革运动,政教逐渐开始分离,离婚在法律上被允许。 再到后来,随着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离婚的比例在整个社会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而父母的离婚造成了很多问题儿童,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更让基督教系统“忧心忡忡”。 比如说,在北美的教会中,仍然持续地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坚决反对离婚。 有的教会甚至将婚姻问题看成信仰的核心部分之一,要求本教会的信徒像爱上帝那样尽力地维护婚姻,并且将维护婚姻作为信仰上帝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中国,主要是通过法律废除一夫多妻的方式,采取了基督教文化的“一夫一妻”制度的形式。
在利益机制上,中国的婚姻主要由传统的儒家文化主导。 自从宋朝开始,中国人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在“程朱理学”体系形成之后,儒家通过“三纲五常”规范了社会结构,并通过“三从四德”规范了夫妻关系: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而“三从”,是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德、容、言、工。 也就是说,社会机制是权力依附的机制,臣子是皇帝的附庸,皇帝说的话永远是对的。 就像两条律令一样:一、皇帝永远是对的; 二、如果皇帝错了,参照第一条。 这样的权力依附的机制,贯彻到了家庭机制中。 在家里,妇女成为男人的附庸,必须“从一而终”。 而婚姻关系则是这个权力依附机制中的一环,通过妻子依附丈夫,(做丈夫的)儿子依附父亲,父亲依附上级权力,上级权力依附皇帝的结构,形成了以权力为基础的家庭关系。
这样关系的结果,就是以权力依附的经济机制为核心的“一夫多妻”制。 既然在家庭中,丈夫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妻子只有责任,没有权力。 那么,丈夫就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双方的关系,不存在基督教要求的丈夫对妻子忠诚度问题。那么,丈夫只要有能力,或者说只要有权力,那么“三妻四妾”,或者“三宫六院”都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丈夫通过权力占有社会资源的程度。 同时,夫妻的关系要从属于父子关系这种“大家族”的利益关系。 从妻子的家人来说,既然妇女去作别人的附庸,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出嫁”,男方家像取货物一样来“娶”,那么首先要看男方家的势力。 因为“夫贵妻荣”,如果男方家的地位显赫,还能够很“沾光”。 其次,要看彩礼有多少,因为养一个女儿不容易,既然成了别人家的财产,那么就要尽量把养育成本收回来,再尽可能多赚一点。 于是,这两个因素加起来,就变成了普遍的父母包办的“买卖婚姻”。
因为很多中国人受到长期文化的影响,在现在“一夫一妻”的制度模式下,仍然维持着过去权力依附的“一夫多妻”经济思维模式。 比如说,西方社会文化是严厉谴责“婚姻背叛”的,所以不管男人地位多高、多有钱,最多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不忠于妻子的行为。 而越到社会的高层,这种文化的力量也就越强大。 比如说,这种力量让克林顿以触犯法律为代价,撒谎说自己与莱温斯基没有发生关系。 而在中国,只要有权有钱,可以公开养“小蜜”,包“二奶”、“三奶”、直到“几十奶”。 我和一个朋友曾经探讨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离婚率明显上升的问题。 她说,其实北京上海的离婚率上升是一种进步。 在中小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中小城市,家庭关系稳定并不是出于情感考虑,而是完全出于利益考虑。 很多女性因为离开有权有势的丈夫后,无法独立生存,只能选择忍耐。
“嫁娶”这个词仍然是人们想像婚姻的方式,而这个词也就代表着人们对婚姻经济的态度。 在中国很多人不像西方那样,成年后脱离各自的家庭关系,然后通过结婚形成经济独立的“小家庭”,因此很多中国的婚姻“嫁娶”成了“社会关系”的结合。 比如说,很多男方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子赚了钱,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父为子纲”,认为儿子赚的钱也是自己的,所以就通过随意的“狮子大张口”,向儿子索取。 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媳妇是儿子的附庸,应该无条件同意。 这时候,如果女性不够强硬,不仅会把小家庭的经济搭进去,有时候甚至会把自己父母的经济也搭进去。 反过来,很多女方家仍然向男方家索要财礼,也希望通过女儿出嫁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所以,也在想着如何通过问女儿要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主要生活在一个“君子不言利”的环境中,但是在只要跟朋友说到婚姻关系,就感受到这种各自家庭通过“感情”和“孝悌传统”对婚姻“小家庭”的严重侵蚀,而且是跨国侵蚀到国外的人们,经常让在国外收入高、但开销大的人们极为痛苦。 那么,经济困难的家庭对子女的索要更加普遍,所以形成了现在婚姻关系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婚姻经济是一触即发的争论“火药桶”。从“林珊2009”发帖“如果不给弟弟二十万结婚,父母要断绝关系”后人们的热烈讨论,或者说激烈争执的反应可以看出,激烈争执背后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背后的个人利益机制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00
当以“婚姻”为立场的人们,和以“大家庭”为立场的人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第三种重要力量的影响,社会制度的遗留问题。 1949年之后,人们开始进入组织“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社会制度中。 而管理就意味着对人、财、物组织和控制,其中对人的控制是管理是核心。 那么,在重要的时期,对重要的人的重要事情的控制,是管理的“关键节点”。 而其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就是婚姻问题。 从延安开始,面对“男多女少”,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组织开始实施主动控制的措施。 将优势女性“资源”向优势力量群体集中,维护了关键人员的忠诚度,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取得了非常关键的效果。 所以,当组织遍及全国的时候,就开始直接插手婚姻,开始了一段独特的组织包办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可以简单进行如下描述:当某个组织上重视的某个40岁的人看上了一位20岁相貌姣好、皮肤白皙、身材不错、活泼开朗、文化程度高、多才多艺的女性,不是直接去找这位女性去谈,而是找组织来解决。 然后,由组织出面,跟这位女性谈话,让这位女性嫁给这个组织上重视的人。 当然,这位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女性,不会看上从农村出来、只会扛枪打仗、缺乏基本的卫生习惯、没有知识文化的“大老粗”,反而看上一个25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但是,组织上不是这么看的。 组织上会给这位女性摆道理: 1、 家庭出身:他虽然是大老粗,但是组织上信得过的人,比如说出身贫农,根正苗红; 2、个人资历:是几级战斗英雄,很早就参加过革命,跟着核心组织进行过两万五千里长征; 3、未来发展:他是组织上器重的人,将来会得到持续的提拔,跟着他衣食无忧,而且还可能身居显贵。 如果这位姑娘还不同意,那就要做姑娘家里人的“工作”,还要做那个知识分子的“工作”,最后一定要达到目的。
另外,组织通过打破“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对妇女从精神到肉体上的桎梏,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观念。 这种对于当时立交的颠覆,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不过,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小的细节。 当时,提出的观念是“男女各占半边天”。 这个观念可能对很多80年出生以后的人们难以理解,但是对我这个70年代初出生的人可是深有体会。 当时,跟女生同桌的时候,女生往往会在中间划道线,表示“泾渭分明”。 然后,男生女生之间很少说话,下了课以后也是各玩各的。 当时,我作为男生,实际上是害怕女生的。 因为,女生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马上“告老师”,打小报告。而且,老师还经常警告,不要搞小团伙,不要包庇“坏人坏事”。 于是,一些打小报告的女生就更加嚣张,让其他的女生也不敢随便有事情不报告。 也就是说,在组织的包办下,在“男女各占半边天”的思维影响下,男生与女生之间就形不成基本的沟通,更不要说达成相互信任了。
婚姻的基础是男女之间的相互信任。 而“半边天”摧毁了这种信任的基础。 所以,从小在这样文化中长大的“好学生”,具有强烈的向组织靠拢的欲望,而在同学中基本上没有真正的朋友。 不仅仅是这些好学生的问题,男女之间也就几乎不可能成为朋友。 那么,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当时的社会标准来评判一个人,比如说根正苗红、思想积极、革命业绩突出、有提升潜力等等。 也就是说,人们的感情因素、信任因素已经被放置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而是把社会的利益评判标准作为对一个人的标准。 最能够反映当时状况的一个现象是,在政治运动中,很多女性相应组织的号召,揭发自己丈夫的饭组织言论,然后坚决跟丈夫划清界限。 然后,让前夫被批斗或者被枪毙。现在,那个时代过去了,但是文化作为一种延续的东西,仍然在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上进行着传承。
好了,不多说了,大家可以深入思考。 现在,回到房奴的具体问题分析上来。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在一个人不愿意买房的情况下,第一种力量会不会让人当“房奴”? 不会! 第二种力量会不会? 有可能! 第三种力量会不会? 它是核心驱动力! 而一个人当房奴的过程,就是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第三种力量的驱动下,在第二种力量的增强下,在第一种力量的配合下实现的。 第三种力量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力量,它包括政策导向、舆论环境、商家策略、朋友影响等等。 一个人有机会当“房奴”,必然是社会文化造成的。 就像在美国,房价普遍很低,比如说某地房屋均价15万美元/套,然后经济分析文章说房价还要跌,然后当地一个华人家庭收入是10万美元/年。 像这对华人家庭,可以说都没有当“房奴”的“荣幸”。 就算是华人夫妇头脑发热,买了40万美元的豪宅(那可真是豪宅了),只要按揭贷款年利率没有达到30%或者50%,也不构成经济负担,当不上房奴。
第一种力量是最要命的。 那么,光是第三种力量,市场火爆,不会动摇人的意志。 而第二种力量就开始对人起作用了,比如说家里人说要买房子。 有的年轻人因为父母有一些钱,而且父母在这种情况下,觉得可以先把自己的部分积蓄给了孩子,让孩子“按揭”买高价房,那么有的年轻人会因为不够理性,觉得现在收入还不错,未来也是“一片光明”,买了房子,当上了“房奴”。 而有些女性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会因为房价持续上涨,坚决要求男方买房子,让自己的女儿嫁了以后有个“安身之处”。 这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一般还不会给人带来伤害。 而最给人的心理带来伤害的是第一种力量,女友坚决要买房,不买房就分手! 这让很多男性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面对绝对的两难选择,有的选择顺从买房,有的选择了不买分手。 而不论哪个选择,人们都极为痛苦。 为什么这么痛苦? 因为人们没有从经济系统的角度,鸟瞰全局!
再扯句题外话,乔治 W 布什(小布什总统)有句名言:“with me, or against me”。 可以说,这就是保守主义的宣言。 那么什么是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者大都是“鹰派”,里根作为大家所熟悉的战后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体现出“鹰派”立场强硬,但是政策灵活的双重优势。 那么什么是“鹰派”? 我们知道,鹰是食肉的猛禽,嘴弯曲锐利,脚爪具有钩爪,性凶猛,肌肉非常强有力,大型鹰两脚甚至可以将一头小鹿的脊椎骨折断,可以携带一头几十斤重的羊飞行。而相信很多朋友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鹰眼。鹰的视力极为敏锐,可以看到数公里之外的一种老鼠。 而“鹰派”的特点,就是敏锐地观察到最远处的细微变化,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思考可能造成的一系列最坏后果,并且根据后果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行动。 而这种微小变化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在经济管理里面,又被称为“蝴蝶效应”。 所以,保守派对这些关键的细小变化采取别人看来可能过于强硬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经常就表现成为“势不两立”,不是做我的朋友,就是做我的敌人。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要把婚姻说得这么严厉,或者如此残酷? 其实,世界上最严厉的语言都不能跟婚姻的残酷相比。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男女朋友相处得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谈婚论嫁了。 但是,这是最大的错误观念! 男女朋友相处和婚姻是截然相反的两件事情! 男女朋友是“同甘”,而婚姻是“共苦”,决然不同。 男女朋友做的是加法,双方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一起去吃饭、看电影、购物、卡拉OK、泡吧、旅游等等,是增加消费的行为。 而婚姻是典型的经济学,或者说是经济学里的经济学。 在婚姻过程中,夫妻双方相互看到的都是缺点,然后持续地在做减法,削减自己的消费,比如说在家吃饭、看盗版DVD或者电视,减少购物,加班或者赚外快,省钱为孩子买奶粉和读书,为买房子操心,为医疗操心,为养老操心,为老人操心等等。 所以,每个婚姻最后往往会走向极端,不是成为互相无法分离的终身伴侣,就是让人心力交瘁的破裂关系,成为仇人的也不在少数。
在西方保守主义的文化中,因为预见到了婚姻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在法律的力量已经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诉诸于教会的道德力量。 在结婚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去教堂,让上帝见证两个人的结合。 而这是整合婚礼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在这个部分,人们并非以快乐来对待的,而是在上帝面前庄重的承诺。 在婚礼上,双方要相互起誓:我愿意她(他)成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我们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现在,中国的很多婚礼也开始宣读这段话,以见证两个人的婚姻。 但是,人们往往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以快乐的方式宣读这段话,谁去真正理解它背后积淀着无数失败婚姻总结出来的最简单的原则和话语呢?
另外,婚姻同时意味着相互献身,相互牺牲。所以,在结婚仪式上,牧师会问新郎:某某某,你愿意承认接纳某某为你的妻子吗? 新郎回答说:我愿意。 牧师再问:你当以温柔耐心来照顾你的妻子,敬爱她,唯独与她居住。要尊重她的家庭为你的家族,尽你做丈夫的本份到终身。不再和其他人发生感情,并且对他保持贞洁吗?你在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 新郎回答:我愿意。 我某某某愿意承受接纳某某做我的妻子,和她生活在一起。无论在什么环境,都愿意终生养她、爱惜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她。不和其他人发生感情。 然后,牧师问新娘:某某,你愿意承认某某某为你的丈夫吗? 新娘回答:我愿意。 牧师问新娘:你愿意到了合适的年龄嫁给他,当常温柔端庄,来顺服这个人,敬爱他、帮助他,唯独与他居住。要尊重他的家族为本身的家族,尽力孝顺,尽你做妻子的本份到终身,并且对他保持贞洁?你在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 新娘回答:我愿意。我某某愿意到了合适的年龄嫁给他,承受接纳某某某做我的丈夫,和他生活在一起。 牧师:请新郎新娘交换信物。
那么,什么是鸟瞰全局? 我们回到经济关系分析上,来看因为结婚而被逼成为房奴的过程。 成为房奴,往往会牵扯到五个方面的利益体:房地产行业,女方家长,女方,男方,男方家长。 这是个以男、女两方为冲突焦点的博弈过程。在博弈过程中,因为男女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派生出好几种结果。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02
第一种结果: 夫妻一体:
如果女方和男方一条心,认为两个人是“经济共同体”,那么双方就会达成一致。 比如说两人要商量,结婚之后要养孩子、赡养父母、把个人继续教育的钱攒出来,把医疗、养老等费用攒出来,未来的花销很多,很大。 那么,在房价很高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钱来买房子,那么就不买房子。 可以花钱租房,来解决居住的问题。 而且从经济上,租房比买房要合算太多了。 也就是说,花很少的钱来租房,既不用考虑买的房子贵不贵、房屋质量好不好、装修和维护等等问题,也不要像买房那样,花掉过去的积蓄和未来的预期收入,更不用让自己天天担惊受怕。 不论从生活成本、生活质量和生活心理,租房的经济效用都要远远高于买房的经济效用。 所以,买房做房奴是最不经济的行为。
同时,双方可以通过共同思考未来,加强双方的关系。 既然“夫妻一体”,要一直相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双方每天的生活都要考虑进去。 那么,根据未来的生活安排生活的收入和支出。 比如说,双方就会达成共识,为了未来而储蓄。 在每月获得收入后,会把钱分成几份,比如说生活费、孩子基金、父母基金、医疗基金、养老基金、自己的健康和教育基金、生活的零花钱等等。 然后,如果家里父母生活比较困难,会稍微多给父母一些,让父母生活的比较舒适。但是,对于父母的多余要求,比如说家里要盖大房子,买高档电器,兄弟姐妹结婚等等,就需要两个人共同商量,有限度地给或者一点都不给。当婚姻作为经济最基础的“细胞”时,不给兄弟姐妹钱是本分,给兄弟姐妹钱是人情。
如果两个人从“夫妻一体”考虑问题,那么即使物质条件贫乏,也能够“同舟共济”。尤其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那么生活也仍然会过得有条不紊。 在危机时刻,双方也能相互扶助。 最近有一条消息,美国人朱莉•哈尔姆斯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专业。 1999年,朱莉来中国为一家美国出版社撰写一本关于中国旅游的书,偶遇在合肥做保安的刘士亮。两人擦出了火花,打算今年结婚。 2009年6月17日,刘士亮在深圳被抓。 当时朱莉正在休斯顿,听到消息立刻赶到五河县。从这一天起,她开始加入“访民”行列。这个红头发的老外频频出现在五河、蚌埠、合肥、北京各级公检法机关门前。朱莉还到北京上访。公安部信访处门前每天挤满了各地访民。这里上午发号,下午叫号。人们早早排好队,希望有机会陈述冤情。访民们一开始还以为朱莉是个记者,向她讲 述自己的遭遇。有一次,信访处工作人员请她进去坐,被她谢绝。她要求和其他上访者一起排队。朱莉还找过最高检察院信访处和中央纪委信访处等部门。整个七、八月,朱莉几乎天天上访。她在王府井书店买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信访条例。 奥巴马访华期间,朱莉还试图以哈佛校友身份,找奥巴马上访。
当朱莉为了未婚夫频繁上访的时候,她传达了一个信息:虽然他们还没有结婚,但是她在心理上已经准备好,和她的未婚夫共度一生。 所以,不管他的未婚夫学历高低、不管他贫穷还是富有,也不管他有什么困难,她都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她的未婚夫。 如果经历过夫妻同心,共同度过困难的人能够理解,在最艰难的时候,有个人在为自己奔走,这时候在心理上是多么的感动和喜悦,这是金钱无法买到的力量。 我们看看有很多的杰出人物,当他们身陷囹圄的时候,是他们的妻子在支持着他们,让他们能够挺过最艰苦的时期。 当黑夜最黑的时候,人们对看到光明已经绝望的时候,是一些伟大的妻子支持着自己的丈夫,让他们没有颓废、没有自杀,终于看到光明的来临。 不少人会称赞这些伟大的妻子,但是人们可能很难理解到她们在其中经历了多少的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受到他人的冷嘲热讽,还有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 而她们能够一直支持她们的丈夫,是因为她们从开始就坚定地准备跟自己的丈夫们共度一生。
同时,丈夫忠于妻子也是符合经济学利益的。 现在,有不少有钱的人找小蜜,包二奶,看上去很潇洒,但是实际上自断经济发展之路。 一个人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做个这个就不能做那个,这就叫“资源稀缺”。那么,有钱人什么资源稀缺呢? 时间。 德鲁克在管理里提出,一个人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时间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如果有了小蜜、二奶,人们就得“游走于”家庭和女人之间,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事情上。那么,由于时间资源是最稀缺的,人们就只能挤占其它时间了。那么,什么时间能够挤占?跟各种社会关系沟通的时间不能挤占吧?吃饭睡觉的时间不能挤占吧?上班处理各种杂事的时间不能挤占吧? 那么,能够挤占什么时间呢? 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健身锻炼的时间。
那么,人们挤占了学习思考的时间,结果会如何? 很简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很快被社会经济所淘汰。 就像一个将军要进行战争,每天就是打破脑袋去想对策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沉迷于女色。如果有沉迷于女色的将军,即使偶尔打过胜仗,也很快在新的战争中失败。当然了,太监跟将军不同,太监就是靠讨好他人而生存的,所以它们就是“沉迷”于女色,对大局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也能够持续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太监根本无法适应激烈竞争的环境。 就比如说,当清朝垮台之后,溥仪因为供养不起紫禁城里那么多的人,于是开始驱逐宦官,被驱逐出紫禁城的阉人们惊慌失措。 后来,溥仪自己也都被赶出紫禁城,那么连太监也无法依靠主子生存了。 那些曾经依靠主子而不可一世的太监们,成为社会最底层、最受鄙视的一个群体。在全球化竞争中,精神上被“阉割”的人们随时会因为官僚机构被淘汰,而成为无依无靠的可怜虫。而不能集中所以精力应对竞争的“将军们”,也会被打得落花流水,“血本无归”。
因此,在社会竞争中,夫妻相互忠诚的“一体化经济”,让家庭内部的事情变得非常简单,这能够让双方更加集中精力,应对外来的各种竞争威胁。 所以,当“夫妻一体”的观念在婚姻中建立并且强化的时候,家庭这个微观经济中,个人最坚固的“防火墙”就开始建立起来了。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02
经济保守主义:婚姻与房奴的经济学思考
第二种结果: 被“大家庭”拖垮:
在家庭中,经常是一强一弱,强者经常是做贡献的一方。 但是,如果强者以“夫妻一体”的想法为婚姻做贡献的时候,弱智却把婚姻内的钱无休止地往自己那方的“大家庭”拿,那么这个婚姻就很容易被那个“大家庭”拖垮。 到时候,强者就变成了“被打劫者”,做贡献的一方可能不仅仅自己会“被榨干”,甚至还要把自己的家庭卷进去。 也就是说,双方强弱转换,强者因为“缺心眼”而成为真正的弱者,而弱智通过“打劫对方”而成为强者。 也就是说,贡献者在感情上被“绑架”,进退不得。
这样的情况,就像“火中取栗”的博弈。我在前面几页的帖子进行过简单的阐述。 贡献者就像小猫,“打劫者”就像猴子。小猫在为了精神而努力,或者说为了美化的愿景而努力,比如说让婚姻更加富足,通过努力能够住好房子、开好车、去旅游等等。 但是,这样的努力成果,却被猴子轻而易举地弄走了。 最后,小猫从肉体和精神都“很受伤”。 那么,对于小猫来说,必须要采取措施:1、不能跟猴子结婚; 2、如果已经结婚,就要变成老虎,随时惩罚猴子的行为;3、 如果变不成老虎,就选择离婚“止损”! 其实,对于很多“小猫”来说,第三点最难做到,多少年的努力和付出,难道就这样白白失去了吗? 但实际上,长痛不如短痛! 如果找了猴子,自己又变不成老虎,那就只有离婚,才能带来活路。 否则,结果将是鞠躬尽瘁,一无所有,穷困潦倒,死而后已。
说到被“大家庭”拖垮的事情,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多个案例,似乎身边比比皆是。再看看一些有关描写中国婚姻的纪实小说,这个问题似乎也是无处不在。当一方在奉献,像“进水管”一样,往婚姻中添加的时候,而另一方却像“出水管”,把婚姻中的经济“漏掉”。而随着经济“漏斗”的形成,再牢固的感情也会随经济而去,直到某个爆发点,婚姻“崩盘”。这时候,最受伤的是奉献者,不仅经济受伤,心灵的创伤更是无法弥补。我看过一本书,一个婚姻奉献者写的小说,在文中如“咆哮”般的语言经常以无法控制的方式“喷涌而出”,刹不住闸。 我相信那就是作者无法克制的情感,可见受伤至深。 至于婚姻中的“偷盗者”,他们得到了什么呢?更是什么都没有,让他们成为“可怜虫”。即使他们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大家庭”,他们能够得到的只是家里人更大的“血盆大口”,得不到任何的感激和欣赏。
那么,如何防止这样被“绑架”的局面发生? 就是1、小猫找小猫,共同贡献; 2、如果已经找了猴子,自己要变成老虎; 3、如果自己变不成老虎,就离婚“止损”。 但是,不要把自己变成猴子! 因为,小猫经过历练、学习思考和成长,最终会成为老虎。 但是,猴子永远是猴子。 这就像士兵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成为将军,但是士兵还是有机会成为将军的。 而太监永远是太监。 而这个婚姻原则同样可以用在工作、交友中。
首先,作为很有贡献意识的“小猫”,只能找另外一个“小猫”,决不能找“猴子”。 也就是说,在中国,要以完全理性、完全自私、完全为了金钱而孜孜不倦追求的“经济人”的方式对待婚姻。“到哪山唱哪山的歌”,在中国和在国外对待婚姻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有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的女性会找一个农村来的保安,然后为了自己的未婚夫到处“上访”? 它能够在中国成为新闻,因为它是少见的,甚至绝无仅有的。但是在美国,这种事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的环境不同、观念也就不同。 在西方国家,小家庭大都非常独立。 而在父母兄弟之间,感情是感情,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尽量避免把感情和经济利益搅和在一起,这就是以“夫妻一体”为基础的经济文化。 可以说,就连父母都不会理所当然地接受孩子的金钱的,即使父母接受孩子的金钱,首先也要了解孩子本身是否富足的。在这样的观念下,即使一个富家的博士生和一个穷人的清洁工结婚,人们都觉得无所谓。 因为,他们是独立的,不会产生过多的经济“波及”效应。 所以,人们关心的是,他们是否幸福。
但是,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两个人的婚姻更多的是家庭利益的结合。 人们往往看到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婚姻背后的双方家庭利益的对比。 我在前面“生产导向型”经济中,做了个列表显示生产导向型经济的特点。 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生产导向型经济,通过“三纲五常”表现出来,大家庭依附于外部的权力,婚姻小家庭依附于大家庭。 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们以低俗、势利的方式对待婚姻,把婚姻当作牟利的工具。 不少“大家庭”为了通过婚姻而牟利,不惜毁掉自己孩子或者兄弟姐妹的人生幸福。 不过,因为宋朝以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教”口号,个人幸福已经从中国文化中消失。 当人们失去了感情之后,只能寻找最可怜的利益,来填补精神的空虚,于是整个社会文化就成为心理变态的文化。 文人们喜欢“三寸金莲”,并且把“三寸金莲”变成流行文化,就是社会心理变态的一种反映。
因此,只有最冷静、甚至冷酷地对待婚姻,才能够得到好的婚姻结果。 似乎这种态度,跟做贡献的小猫的态度自相矛盾,但是解决问题的症结。 只有最初冷静对待婚姻,未来才会减少“火中取栗”的机会。 中国讲究“门当户对”,这是小猫找小猫的最好途径。 我最初属于叛逆性格,就不信这个邪!但是,当我因为一段“门不当、户不对”的关系,在经济上“损失惨重”之后,才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婚姻关系的比较关注,还有经常跟人聊天,发现有一定的知识和阅历、对婚姻有深刻体验和亲身经历的人,总在谈“门当户对”。 我也在思考,“门当户对”真的就能保证婚姻幸福吗?似乎并不能。 但是,“门当户对”能够大幅减少因为“火中取栗”,导致“吃大亏”的风险。 也就是说,“门当户对”是一种保守的策略,能够保护自己的经济,明显减少因为婚姻而“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的结果,减少心理遭到严重伤害的几率。
只有小猫找到小猫,才能实现“夫妻一体”的婚姻。 这种婚姻是能够以正当的手段,持续积累财富、增加财富的婚姻,也必然比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的婚姻幸福! 有句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这句话在婚姻经济学上是非常正确的。 比如说,爱情是盲目的,人们可以为了爱而爱。在爱情的过程中,人们的眼睛闭的越紧,也就越幸福。 但是,涉及到婚姻的时候,就必须睁大自己的双眼。而且,经常自己的双眼还不够,还需要请有经验的人,也帮着自己睁大眼睛。 为什么呢?因为婚姻是经济学,更多地思考经济结果。 在妻子的支持下,比尔 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持续地积累着财富,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 他们的婚姻必然比穷困潦倒的夫妻要幸福,这就是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 而如何让婚姻持续升值,然后越来越幸福? 就是在这个“经济联合体”中,两个人必须同时做贡献,并且创造“协同效应(Synergy)”,实现1+1>2的效果,才能让这个婚姻有价值,有意义。如果这个婚姻都依赖在一个人的身上,那么这个被依赖的人就痛苦了。而如果一方不仅把自己依赖症对方身上,还把自己张着“血盆大口”的家庭依赖在对方身上,那么这个被依赖的人经常就会被压垮。
如果小猫碰到了猴子,那么小猫必须迅速成长为老虎! 人们只有心理上足够强大的时候,往往才能够抵抗住对方“大家庭”的盘剥,不会让自己受到严重的伤害。 我看一篇文章,一个小姑娘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家境还不错,人也很温柔善良。后来,她爱上了一个勤奋刻苦、诚实可靠的小伙子,然后他们结婚了。 问题是,小伙子的家庭是那种非常穷困的类型的,而这种穷困并不完全是社会制度原因造成的,而是像美国的那种因为懒惰而贫穷的Loser。 结果,从两个人交朋友开始,女孩就发现,小伙子的家庭就像章鱼一样,吸干小伙子能够赚到的每一分钱,然后女孩就把自己赚的钱让小伙子能够生活得好点。 但是,他们始终不敢与男方家针锋相对。 再到后来,不仅连小两口的钱都被男方家刮走了,还让男的跟自己的丈母娘借钱,说要盖房子什么的。 可以说,小两口没有钱买房的时候,男方家就要从女方家“吸血”,给自己盖更好的大瓦房。 结果,快把小两口逼疯了。这就是做“小猫”的命运!
有句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是,有一位好事者经过案例分析总结出,高尚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北岛作诗的时候,折射的是理想,就像爱情;而好事者进行实证研究的时候,反映的是现实,就像婚姻。从中国的很多婚姻来看,高尚确实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也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前面一个朋友说到道德绑架,上面说的事情,其实就是用反社会、甚至反人类的变态的“道德”来剥夺小两口追求幸福的权利,来满足自己的卑鄙的私利。就像文人们要求女孩缠足,让妇女受到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的长期折磨,限制了妇女的自由,满足自己变态的嗜好一样! 而只有这样变态的社会文化,才会出现用妇女,包括用宋朝皇帝自己的妻妾,换算成为向金国的纳贡,用妇女来换得“苟延残喘“的”和平“,成为汉族的耻辱历史。 反观希腊历史,为了一个美女海伦,爆发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当时,希腊各国是民主制,据说那些议会的长老们一直反对这场战争。后来,把海伦带回去之后,那些长老看到了海伦,都说值了。
所以,如果面对这种变态、反人类的“道德传统”的家庭,唯一的方式就是脱离他们。 有个故事,父亲带着儿子去看马戏。小男孩指着马戏团里拴在一旁的大象问:“爸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父亲笑了笑,耐心地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是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因为在大象幼小的时候,训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系住它。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它,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脱了”。而现在,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所谓的“孝道”这个卑鄙的锁链,结果被无耻的家庭所奴役。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对夫妇到了国外,男上班,女管家。 最初的时候,丈夫每年赚十几万美元,合100多万人民币。这对于开始赚钱很少的他来说,已经非常多了,他非常高兴。这时候,他的朋友跟他说,不要告诉他的家人,免得他家人把他当作“摇钱树”。 但是,他一方面过于兴奋,觉得自己确实不一样了,就告诉了他的父亲,想让他的父亲也替他高兴一下。另一方面觉得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 结果他太后悔没有听从朋友的建议了,因为他惹上了麻烦。 等他上班几个月之后,他的父亲说,他的弟弟要借20万买房子,他的姐夫要开个小店,借10万。 他说,他刚刚上班,很多东西要置办,手头上根本没有钱。他的父亲说,已经替他答应他们了,不借不好。这让他很郁闷。后来,他的妻子出面,态度强硬地说没有那么多钱,而且这么借也不是回事。 所以,一个借10万,一个借5万。并且约定好还钱的日期。 再到后来,他家没事不来电话,一来电话准是要钱的。 他的姐姐适可而止,觉得弟弟给5万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他的弟弟又想方设法通过他父亲,从他那儿弄了15万。 结果,妻子实在受不了了,就打电话给他的父亲下通牒,说那个10万的借款期限到了,要他的弟弟尽快还钱。 再往后,他家里每一次打过来电话,妻子都要“先发制人”,要他们还钱,这让他们没法再开口要钱。这样,才顶住了丈夫家“要钱”的攻势,让为这事一直心里堵得慌的丈夫,终于松了口气。
从投资角度来说,妻子的行为叫做“止损”。 经济学分析的依据,给“大家庭”的钱不仅不产生正效用,反而是负效用。 也就是说,把钱借给兄弟姐妹,不仅不会让他们感激自己,反而增强了他们继续借钱的欲望和要求。这时候,给钱的人反而不落好,就要经历更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更大的心理负担是,本来借钱的时候,大家关系都不错,如果这次不借钱,一下子不仅把过去的关系抹煞,而且还会把关系搞得更僵。 最初的借钱还不如不借,关系也不至于弄得这么尴尬。那么,如果还继续借钱,那么就会数额越来越大,从最初的“蚕食”转变成后来的“鲸吞”。 所以,停止借钱给兄弟姐妹这种负效用的活动,即使与父母兄弟姐妹翻脸都要在所不惜。
另外,就是通过离婚而“止损”。 像上面说的例子,如果两个人都是“小猫”的,碰到大家庭是“猴子”,那么就需要跟“大家庭”进行对抗,甚至分离而“止损”。但是,如果碰到家庭里一个是“小猫”,一个是“猴子”,那么就需要通过离婚止损了。我也分析过家庭里“猴子”的心理。这些“猴子”型的人,跟“小猫”型人的心理是不同的。成长于“猴子”家庭的“小猫”型人本身很好,往往都是刻苦加聪明出来的,他们只不过是缺乏足够的社会技能,缺乏强硬的态度,再加上受到变态的“传统道德”的束缚,结果被“大家庭打劫”。这时候,他们实际上渴望自己的配偶站出来,帮助自己保护自己的婚姻权益。 而经过与“大家庭”的对抗,能够让婚姻双方的关系更紧密。 但是,“猴子”型的人经常是心理有缺陷的。 比如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从小就不被家里人重视,然后跟“成功的小猫”交往或者结婚了,那么他们就要通过花自己婚姻里的钱,“买”来“大家庭”的人对自己的尊敬。 而这样的心理缺陷恰恰被家里人所利用,变成持续的笑脸,笑脸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索取。 他们为了维护这种因为心理缺陷而渴望的虚荣,就越来越多地把婚姻里的钱拿出去填“大家庭”的坑,而这本身就是“胳膊肘朝外拐”的行为。 碰到这样的情况,“小猫”们需要考虑离婚“止损了”,因为你们应付不了这样的“猴子”,到时候亏的不仅仅是钱,还要把自己搭进去。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案例了,“小猫”无一例外都是像“温水煮青蛙”,在绝望的挣扎中渐渐失去自己。
当然,一些很有钱的人,很大方地给自己的父母买房子,请保姆,给很多零花钱,这是另外一个概念。因为,这些很有钱的人,本身就是“老虎”,自己知道自己在干嘛。 不是我在这里所说的绝大多数人,需要更好地用经济学让婚姻更富裕、更幸福一些的范畴。
所以,小猫们的正确婚姻及人生方向是: 1、小猫找小猫,共同贡献; 2、如果已经找了猴子,自己要变成老虎; 3、如果自己变不成老虎,就离婚“止损”。 那么,怎么分析对方是“猴子”,“猴子”会带来什么样结果,“猴子”是怎么样把“小猫”变成房奴的?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03
经济保守主义:婚姻与房奴的经济学思考
第三种结果: 操纵还是被操纵
人们都说,中国人是节约和喜欢储蓄,并为长远打算的民族。 但是,在上述婚姻和“大家庭”的冗长分析之后,我明确了一个以前比较模糊的观点:中国人是一个急功近利、铺张浪费,寅吃卯粮、竭泽而渔的民族,整个社会弥漫着这样的文化氛围。 在我之前的分析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特点;而在以后的分析中,我们更会发现这一点。 认清楚中国“竭泽而渔”的社会文化,为现实而痛心,感受到痛苦的人们就应当开始树立信心,因为这些人将成为未来社会的脊梁。 所以,人们可以考虑让痛苦退居次要地位,而应当树立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迎接未来的挑战。
首先分析一下,为什么在中国,会有非常多的“大家庭”就像“吃大户”一样,盘剥掠夺状况稍好的“小家庭”,如此无情地对待自己的亲人? 同样,为什么人们要“啃老”,抢夺自己父母的养老钱来做房贷首付,然后自己做“房奴”? 我最近搬两次家,都是因为房东把房子卖了。 而买房子的两个人都是同样的情况:家长为自己的孩子买房。 我就纳了闷了,为什么中国会有这样的现象? 自己买房子怎么会成了父母的事情? 人们怎么能够“理所当然”地让父母给自己买房子掏钱? 而且,有的人盘剥完父母的钱,然后就打兄弟姐妹的主意,然后通过自己的父母把兄弟姐妹的钱搜刮过来?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形成这样的文化? 而这样的文化形成了什么样的结果?
看到这些现象,我就想起西方的孩子。我在加拿大的一个表外甥女,今年16岁,到了可以打工的年龄,已经每周去肯德基打两天工了。 这是一种文化,孩子很早就独立出去自己赚钱。 问题是,难道西方国家的人们傻吗? 他们就不会向自己的父母要钱吗? 不会跟自己的兄弟姐妹要钱吗? 不论在穷国还是富国,人们都知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人们都在为了赚钱而拼搏! 即使在美国,即使一年赚二三十万美元的高收入家庭,生活起来仍然经常捉襟见肘,没有多少余钱。 那么,人们为什么不做伸手要钱这种“来钱最快”的简单方法呢? 同时,为什么西方人不要,而中国人要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清楚这个问题,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会开始看到一个新的“天空”。
首先,所有的亲情都是有价格的! 这就是经济学。 那么,对待亲情的价格问题,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一是,让亲情变得无价。 怎么能够让亲情无价? 就是不要把亲情跟价格搅和在一起! 水和空气是我们在自然界的依托;而亲情、友情是我们在社会的依托。 我们必须知道水和空气的价值,但是不要出卖它们,因为它们是我们身体的屏障,让我们少受伤害; 我们也必须知道亲情和友情的价值,但是不要出卖它们,因为它们是我们经济和心理的屏障。 尽量减少经济因素的亲情,才是充满真挚情感的亲情。 拯救IBM的郭士纳家中,是兄弟“一门三杰”。 他的哥哥如果不是因为疾病,可能在当时就成为IBM的董事长了。 但是,当郭士纳“空降”到IBM当董事长,跟他哥哥见面的时候,他说那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时刻”。 在见面之前,他哥哥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给了他多个影响IBM和他的关键建议。 但是,他并没有提拔他哥哥。 这就是让价格离亲情远一些。
很多人做的是第二种,尽快把亲情的价格变现。 就像在前一段时间,天涯杂谈第一热帖“林珊2009”发出的:父母让她为弟弟结婚出20万,否则断绝关系。 多么实际的经济数字! 可以为了20万断绝亲情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关系的价值比20万元要低。 “林珊2009”自然是不想出这个钱,而且也一下子拿不出来那么多钱。 于是,有的居于“道德”的人就骂她:“你算算你的父母养育你花了多少钱,难道不值20万吗?” 同样是把亲情直接放到了金钱的称上来称,大约等于20万。 也就是用20万,一次性把亲情变现付清,这就是“竭泽而渔”。 就像我们本来不知道鱼塘中有多少鱼,只是每年打捞上来一些,慢慢来吃。 但是,我们突然说,我们要一下子把鱼都吃完,就弄干了池塘。 于是,“竭泽而渔”之后,人们就有了钱,可以把钱存起来,也可以把钱花掉,并且让亲情“见鬼去”。
当人们竭泽而渔、“穷得只剩下钱”的时候,才会拼命地节约和储蓄。 我看到很多人富了之后,还在冷酷地积攒金钱。 为什么?他们没有朋友,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忠诚的员工,没有社会的认可(因为他们通过危害社会福利而致富)。他们只剩下了金钱,除了金钱一无所有,所以他们更加在乎金钱,更需要积攒金钱。 在不少农村,亲兄弟可以为了一个房梁的问题,大打出手,甚至打出人命。 而在农村,很多老人得不到赡养,即使有几个儿子,也无处可去,只能在那里自生自灭。 这些事实直接证明,“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谎言。 而且,他们这样对待老人,孩子将来也会这样对待他们,一报还一报,所以他们需要攒钱。 还有,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不论对大家庭、婚姻、还是孩子,他都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除了孩子还好一点,其它的他没有得到任何亲情的回报。 所以,他努力赚钱,看着银行里持续增长的数字,他感觉到踏实,因为钱是可靠、忠实于他的。 也就是说,当社会都在“竭泽而渔”的氛围之中的时候,人们也就拼命地储蓄。 当然,我的观察可能有些偏颇,但是相信方向上正确。
而这种文化的结果是,人们随时准备“竭泽而渔”,这也让政策有了操纵空间。所有能够实施的政策,都必然有其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做支撑。 不少人早在几年前,就认为房价太高,已经超出人们的购买力,最终要跌下去。 于是,他们就成为“空头”,自己坚决不买房,也号召大家不买房。 因为,这些人坚信两点: 1、政策不应该让房价升; 2、人们会理性看待房价,不会做“房奴”,很多也做不起房奴。 但是,事实证明这些人“大错特错”了。 虽然“空头”批评政府政策,但是让“空头”痛苦的是,无数人在买房,而且价格越高,买的人越多。 更让“空头”不能理解的是,有无数人甘愿当“房奴”都要买房,而这些“房奴”成为让投机资金和政策的关键支持力量。 “空头”迷茫了,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那自己错在哪里了呢? 而这样的迷茫造成了“空头们”的痛苦。
在房价上,“空头”错的很厉害,这包括我自己在内。 我也总在反思,到底错在哪里? 今天我想明白了,因为“空头”们大大低估了中国人“竭泽而渔”的胆量! 或者说,中国人具有很强的“竭泽而渔”的社会资源动员能力!不少人敢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买房,不少人敢把父母所有的钱都用来买房,不少人敢把双方父母的钱用来按揭买房,自己再成为“房奴”;不少人想方设法把兄弟姐妹的钱弄来买房,不少人到处借朋友和同事的钱来按揭买房,也就是说人们能弄到的钱都尽可能用来买房。 连我自己,也有时候碰到根本不是很熟的人,要跟我借钱买房。 所以,抬升房价的政策在“竭泽而渔”的文化中,很容易就形成强烈的执行效果,本来想涨10%,没想到一下子涨了20%。 这样的房价上升,刺激了只关注钱的人们,然后更多的人为了居住同时“赚钱”,采取“竭泽而渔”的策略,在花光自己的积蓄后,向周围的人尽量借钱。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让“竭泽而渔”的文化蔓延在各个方面。 大家都知道,传销害了无数的人。 可以说,在西方国家传销只是一种直销模式,就像挨家挨户敲门的小贩一样,进行着面对面的销售。 所以,传销者西方,从来没有传销像在中国这样害人。 而陷入传销的人们,想高价销售低质产品,只有“竭泽而渔”一条路: 在发财梦的憧憬下,销售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再到认识的人。 因为,不认识的人根本不理他们,而认识的人也就对他们敬而远之。 于是,他们首先从家里拿钱,后来家里的钱没有了以后,就跟亲朋好友借钱,让自己的业绩“冲刺”,去拿“皇冠”、“钻石”等等头衔。 同理,股市同样在社会资金上进行着“竭泽而渔”的活动,但是无数人进入股市;出口加工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上进行中“竭泽而渔”的活动;食品行业对于人们的健康在进行着“竭泽而渔”的活动……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05
在医学上,对于一个传染病,总希望找到“零号病人”,就是最初发病的那个病人,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发现疾病成因,并且采取治疗措施。 那么,是什么样的“零号病人”促使“竭泽而渔”的现象形成的呢? 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对个人有什么启示呢? 我们拿“房奴”为例,分析这个过程的形成过程。 前面已经说过,成为房奴,往往会牵扯到五个方面的利益体:房地产行业,女方家长,女方,男方,男方家长。
在这个利益体中,女方和男方是利益矛盾的焦点。 当女方要求男方买房的时候,以“零号病人”为开端“竭泽而渔”拉开序幕。 女方强硬地对男方说,结婚必须要求买房,否则就不结婚。 这时候,女方“竭泽而渔”的态度已经非常鲜明了: 将婚姻的价值置于比买房子还低的价值评估状态。 也就是说,在女方看来,婚姻的价值不如一套房子的价格! 这时候,男方必须进行选择:是付出一套房子的钱,得到与女友的婚姻;还是不付这个钱,失去与女友的婚姻! 如果选择与女友的话,那么男方或者双方,就得进一步去“竭泽而渔”, 以前面开始说的“竭泽而渔”的方式,去跟亲朋好友借钱,去跟认识人借钱,去跟银行借钱,自己终于成为房奴。 这时候,如果男方不同意买房,女方就会转身就走,跟下一个人说,买房才能结婚。 如果下一个人再不同意,就会去跟下下一个人说,买房才能结婚。
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买房成为了“群众运动”。 这个女方嘴里重复着一句话:只有买房子才能结婚。 首先,当这句话重复的多了,女方在事实上就变成了一个房地产推销员。 虽然,没有房地产销售收入、甚至自己还要为天价的房屋花钱,但是女方“心甘情愿”的推销着房地产。 其次,这个女方并不是跟某个人结婚,而是跟房子结婚。 因为,男方是可以变的,但是房子不能变。 关键在于,这样的女方并不在少数,很多女方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就是免费替房地产做推销员,然后跟房子结婚。 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 当一般的房产经纪人只是为了赚钱而推销房子的时候,他们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 但是,当一大批人免费推销房子,而且愿意为房子“献身”,这对于房地产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比白求恩都强大的英特纳雄耐尔精神,是坚不可摧的精神,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革/命献/身主义精神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的这个社会现象? 很简单,因为制度遗留下来的第三种力量,把她们变成房地产的“宣传队”,高房价的“播种机”。很多女生从小就在“要老师听话”、男女各占半边天,以及不要和男生来往的环境中长大。 比如说,我在初中的时候碰到的班主任,被称为会“管学生”的班主任,很多家长还专门把孩子往她的班里面送,就是第三种力量的忠实执行者。 实际上,她就是在60年代开始长大,耳濡目染“群众运动”、“表忠心”那一套,然后她就用在我们身上。 她在我们班,定期选“班里最坏的五个人”,然后进行体罚。 对于一些不听她的话的人,她进行孤立。 而对于她能用得上父母的同学,她就把几乎所有的荣誉和资源向他们倾斜。 我们当时的一个副班长,是同学里威信最高的,我以为她对他很好。 后来,我跟当时副班长最好的伙伴聊天,才知道她也经常整他。 因为女生普遍比较听话,所以在班里女生比男生的地位高得多,让男生们非常压抑。 过年的时候,三十多个同学去我家拜年,我母亲就说,我们的女同学都显得太成熟了,好像没有了朝气。
一个“好老师”尚且如此,很多其它“教育”的结果就严重了。 因为女生从基因里就比较顺服,缺乏独立意识,所以老师往往利用她们来控制班里的纪律。 而对于女生来说,老师就是她们的“主心骨”,所以她们经常“打小报告”,来对付那些做错了事情、或者自己不喜欢的同学,主要是男生。 所以,而在这样一切“唯上”的培养熏陶下,她们形成了只相信老师,不相信同伴的思维模式。 而等她们长大后,就变成了崇拜金钱和权力,漠视自己周围的人的习惯。 也就是说,独立意识被刻意地压制,无脑型的人们被培养出来。 于是,政策和商家只要通过宣传鼓动,操控好了她们,那么就能够把钱从人们的口袋里“榨”出来。所以,在房价越高的时候,反而形成了她们更加强烈的购房需求,并且让希望将来跟她们一起生活的人,也因为她们的欲望而被拖入高价买房的“泥潭中”。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男方和女方的矛盾,并不是两个人的矛盾,而是男方与整个社会的对抗! 要求男方“必须买房”才能结婚的女方,实际代表着整个社会对男方的利益压力,试图让男方屈服。 而在这个过程中,男方家长、女方家长可能为了自己孩子“好”,也在给男方施压,说愿意拿出钱来,先让小两口买了房,结了婚再说。 而且,整个社会都是处于支持“房奴”的文化氛围中。 有的文章写出来,竟然说当房奴是“幸福”的,而周围有很多人已经进入了“房奴”的队伍。 这时候,所有的社会压力、所有的家庭压力经常会落到男方一个人“肩上”。 这让男方受到极大的压力,个人极为迷茫、极为痛苦、极为孤独! 于是,有的人屈服了,依靠父母买房,或者拿父母的养老钱和到处借钱付首付,然后做房奴,然后得到了渴望的婚姻。 有一些人坚决不买房,结果女友离自己而去,然后又是孤身一人。
我要说,坚决不买房,即使女友离自己而去,仍然没买房的人,是这一回合的人生胜利者! 这个胜利来得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甚至像是以失败者而告终的。 但是,没有屈服的人们不应该感到痛苦,而应该为自己感到高兴,感到庆幸,逃过一劫! 做房奴,还是不做房奴,不仅仅是买房本身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向“竭泽而渔”的社会文化屈服的问题。 如果屈服了,那么也会随社会文化的“大流”,去做“竭泽而渔”的事情,将来的生活将会非常悲惨。 而如果认清楚了这个现实,没有做房奴的人们就可以明确地告诉自己,在买房这个人生“回合”中,自己做了一次实际上的命运胜利者。 需要记住的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交换。 也就是说,所有的胜利都需要付出代价,胜利的重要性越大,代价往往也就越大。 但是,胜利的意思就是,得到要远远大于付出。 没有买房得到的,要远远大于失去的!
因为没有买房而失去女友的朋友们,你们失去的并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终身伙伴,而是一个代表社会其它力量试图榨取你的“包袱”。 经济学是帮助大家全面地思考,长远地思考。 如果你和一个“没房子不嫁”的人结了婚,那么她是不是以后要因为买车跟你离婚? 是不是因为买名表、钻戒跟你离婚? 是不是因为别人的丈夫赚钱多,你赚钱少,天天跟你唠叨,对你表现得轻蔑,对其他人有钱表现得憧憬? 是不是你稍微有点钱,她就要像别人那样,去买时装,去买时尚手袋? 是不是你们稍微有点钱,就要去旅游? 而如果没有钱,出去旅游不了,是不是她就要抱怨生活过于乏味?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氛围中,你能够高兴得起来吗? 你能够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吗? 你敢于为了长远的发展,牺牲眼前的利益吗? 不牺牲眼前的利益,你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吗? 没有一定的继续,你敢冒险吗? 而不敢牺牲眼前利益、不敢冒险的人,我还没有见过有成功的。 而在现在的时候环境中,不成功,就受穷,越来越穷。
所以,没有受到女友“胁迫”而成为房奴的人,应该为自己高兴。 感谢上帝,你生活在一个这么容易就知道自己的女友是否适合做妻子的年代。 因为,买房还是不买房,很容易地就证明你的妻子的态度。 不要像当时那些被妻子揭发的“右派”和“反革命”一样,糊里糊涂就被搞死了。 而且,这是每个人增长智慧的过程。 有的人比较聪明,通过其它的方式转移了女友的注意力,让女友不再“钻牛角尖”,痴迷于房子,因为这个世界很大,我们的人生很长,我们每个人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 有的人通过说服女友,决定不再买房,双方达成共识。 而至于那些无法说服女友,也无法转移注意力的女友,分手“止损”绝对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同时,依靠父母买房,或者因为结婚压力成为“房奴”的朋友们,你们要警惕了! 你们已经在人生道路上,输了最关键的一局! 输得这一局并不在于,你的房子买了以后升值了多少,而是在于你们已经被“套”到了房子里面。 打个比方,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有的将军见到对方的军队非常勇猛,难以通过直接攻击而战胜,所以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 他会让一部分军队带上很多辎重物资,然后去攻击这个勇猛的军队。 然后,假装迅速溃败,扔下这些辎重物资。 这个勇猛的军队看到这些辎重物资后,立刻停止追击,然后纷纷哄抢“战利品”,往回搬。 在搬运的过程中,其实将军已经埋伏好了另外一支军队。 然后,在突然之间,这只军队杀向这个拖拉扛拽战利品的队伍,然后本来一个非常勇猛的队伍,就变成了毫无抵抗力的“待宰羔羊”,全军覆没。 年轻人就像这只勇猛的军队,而让父母给自己买房,或者成了“房奴”的年轻人,就像有勇无谋,哄抢“战利品”的军队,实际上已经成了“待宰羔羊”。 这个社会随时会在你们不注意的时候,在你们已经非常沉重的负担上,给你们重重的“一击”。
从宏观环境来说,“竭泽而渔”的社会文化已经把房地产行业,及其附庸汽车业等行业,养成了巨大的“肿瘤”。 而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可能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人们在计算房地产业风险的时候,往往只关注银行存款,这是缺乏全面考虑的。 人们应当看到,在微观经济层面,买房的人们已经几乎是把人生的一切都压在了房地产上。 巨大的房地产经济,是依靠压抑实体经济,无数商人放弃了自己的生产和贸易,买了房地产;依靠压抑养老,无数家长把自己的钱给了孩子;依靠压抑医疗,人们连治病的钱都没有了;依靠压抑教育,人们没有养孩子的钱,没有钱给自己买书、参加教育培训课程;依靠压抑未来发展,人们不敢跳槽,而且因为缺乏教育提升,往往只能在现有的职位上挣着越来越少的工资;依靠压抑健康,人们没有时间和钱去锻炼,因为为了多赚点钱,就需要给企业“当牛做马”。 我们知道癌症的特征,就是通过掠夺全身其他部位的营养获得成长。 其实,现在的社会已经是一个“骨瘦如柴”的社会,这个大家已经感觉了出来。 而越是“骨瘦如柴“,对“肿瘤”就越没有抵抗力,所以“肿瘤”就长得越快,身体就越虚弱。 可以说,“骨瘦如柴”经济的“临界点”已经近在眼前了。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06
经济保守主义: 如何紧缩开支
据说,民国时期著名的特务头子沈醉有一个出众的特长,只要让他进一个家里呆15秒钟,他就能把这个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用脑子记下来。 这种敏锐的感觉让他成为非常难以对付的人。 其实,分析经济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敏锐感觉到社会经济中的关键特点。 而经济学就是通过教育,培养人们对经济的敏锐感觉,我们可以称之为educated sense。 缺乏对经济现实的敏锐感觉,就是理论再完美,也是“纸上谈兵”,就是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好,我们一起来观察,与健康发展的经济相比,“竭泽而渔”经济缺了什么? 认清楚这个核心问题后,很多问题就“昭然若揭”,我们的未来也就有了明确的导向。 本部分就简要探讨一下:
先说一个其他的话题。当我们学习一些世界历史,就会发现古希腊历史极为灿烂辉煌,也极为迷人。 我曾经看到过古希腊的雕塑,其造型协调逼真,细节之细腻完美,给了我极其强烈的震撼。 先不说那些很大、很知名的了,因为已经有无数人说过。 我说一下我看过的一个小铜雕像,是一个已经残缺了的胜利女神(Nike)。 看着她带着翅膀、充满张力、充满活力、充满信心、充满女性美的形象,我无法不赞叹古希腊的文明。 那时候,我真正感受到nike运动品牌从她身上获得的进取灵感。 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世界的雕塑水平仍然无法超越当时的人体雕塑水平。 从文化背景来说,完美的人体雕塑反映出希腊文化对于人的重视,弘扬人性的古希腊文化,成为今天西方文化的核心基石之一。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起地球”。 匠人是做不出希腊雕塑的,只有拥有几何学、人体解剖学、材料学等各方面科学深厚功底的复合型艺术家才能实现。 而古希腊的欧几里德几何学不仅仅使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得以实现,更成为今天世界通用的初级几何学教程。 在这些科学的背后,是伟大的思想,就像上面阿基米德说的话。 而这些思想中,最灿烂的就是哲学。 而苏格拉底成为哲学划时代的人物,代表着人类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智慧的生物,从感性判断向理性思辨的转化,朝着智慧的方向思考。 苏格拉底天天用他的“我无知”,去骚扰别人; 学生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言论为“幌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构思着“理想国”; 而学生亚里士多德反对老师柏拉图的观点,说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开始了“形而上”。 他们思考着世界的起源,人类的发展,社会的构建等等,并且将思考延伸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他们凭着思想的“支点”,“翘起”无数人的智慧人生。
而对于“支点”的问题,我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 在我考高中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要求所有的人第一志愿报中专。 为什么呢? 我记得清清楚楚,她曾经这样说:“初中打基础,初中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上学回来后都是只去高中老师家,从来不到初中老师家来”。 当时,我坚持要考高中,不报中专。 她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当着全班家长的面,跟我母亲说:“你儿子别说能不能考上高中(当时我的成绩很一般,而升高中淘汰率又非常高),就是能考上高中,能够考上大学吗?” 这让我的母亲非常沮丧,回来跟我说要我考中专算了。 我跟我母亲说:“你跟我爸都是大学生。 我就是上不了高中,或者上不了大学,也绝对不上中专。不能一代不如一代。” 后来,我侥幸上了高中,在高中遇到一群极为优秀的老师,让我这个几乎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后来在高考的时候,省里的名次比较靠前。
我和一个美国朋友谈到教育,他问我:“你能不能想起你上学的任何一个老师。” 因为他的不少中国朋友跟他说,他们很难记起哪个老师,因为他们的老师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过什么价值,基本上都是靠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成为好学生的。 那个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我的人生真是太幸运了! 我不是想起一个老师,而是好几拨!在初二开始学物理的时候,我的父亲给我讲了两个晚上的物理,我两年基本上就不用学物理了,最后考了非常高的分数。 在初三开始学化学的时候,我的哥哥告诉我学化学很简单,背会公式就行,后来我就靠这个也考了不错的分数。 快到中考的时候,我的姐姐告诉我学英语的方法,让我的英语也“突飞猛进”。 到了高中,一群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还改变了我的很多同学命运的恩师,让我们度过了极为快乐的时光。 我们不仅玩得疯,更是在成绩上“放了卫星”。 到大学,当时的学院风气,还在以教书育人为宗旨,买了大量外文原版书。 我在90年代初,就开始读《财富》、《商业周刊》等杂志,看到了国外的大企业都在做什么。 我的专业老师们,也大多数是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国外的经济理论和实践。 读MBA,又是一群放弃了社会上的高收入,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其中一个老师让我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理论。
好像是李嘉诚说过:“知识改变命运!” 我觉得,这句话的立足点太低、太过功利,不足以引导人们的正确方向。 而正确的说法应当是:“知识就是命运”。 在当今的社会中,知识似乎越来越不被重视,大学生越来越找不到工作,我就更加感觉到知识和教育的重大意义。最近几年,我跟人聊天的时候,最喜欢聊的内容之一,就是我的教育思想,从儿童到大学,从学校教育到成人在职培训。 我为什么对教育这么感兴趣? 因为我看到了知识和教育给人们的内在带来的无法隐藏的变化。 只要看一看上了30岁的人,有的人即使用金钱、地位、荣誉来“包装”自己,就是再装腔作势地演戏,也无法掩饰自己从内而外的贫乏,甚至直接让人产生厌恶;而有的人除了知识之外,即使什么都没有,都在散发着知识所带来的挡不住的吸引力。
多说一句,如果大家有兴趣训练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给自己的未来找到方向的话,只需要做到一点:假设我们见到每个人都是普通人,然后以知识为标准,从一个人的“衣着相貌、言谈举止”来判断,他是不是符合知识所带来的“由内而外”的气质。如果见到的人是这样,就是他再贫穷,也要跟他交朋友,与他同行;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就是他的权力再大、地位再高、钱再多,也要跟他保持距离。 我敢夸口,只需要这么一条简单的标准,就能够减少人们受骗上当,或者“随波逐流”的机会,让很多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在未来,随时都会出现“巴布托突变”,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发现“与知识同行”给自己带来的价值! 可以说,这个策略可能在平常的时候,不一定会给人带来经济利益,甚至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 但是,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这个策略在关键时刻能够救命!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08
经济保守主义: 如何紧缩开支
好了,我们回过头来观察,“竭泽而渔”的社会经济文化到底缺什么? 其实,我们读到这儿就已经非常清楚了! 缺的是,认可人的价值,缺乏对人的投资。
在“竭泽而渔”的文化中,人们都以“财富”为标准,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来进行思考。 比如说,人们都在说“国富民穷”是错误的,希望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 这种思想对很多人有吸引力,但是实际上仍然陷于“竭泽而渔”的思维中,是典型的“思维模式陷阱”。 因为,“民富”往往也是由财产等外在标准衡量的,而不是用人的内在价值衡量的! 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关注了外表的财富,就忽略了对人内在价值的重视。 所以,当人们追求富裕的时候,实际上就走入了“竭泽而渔”的思维陷阱。 这样的话,即使最初“民富国强”,到最后都要转化为“国富民穷”,或者是“民富国弱”。 打个比方,中国宋朝是个“民富”的国家,但是虚弱到极点。 所以,人们要打破“竭泽而渔”的循环,首先必须打破“民富”的观念! 打破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思维定式!
在“民富”的思想下,人们急于赚钱,所以天天想着经商、办厂、投资等等外在的“财富”。 但是,人们急于赚钱的时候,没有看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太差,根本支持不了“赚钱”这个活动。 而且,如果碰到“打土豪”、“吃大户”的时候,一辈子辛辛苦苦攒的一点银子,很快就因为“巴布托突变”而变得“一无所有”。我看论坛上,有一些“非常火”的帖子,用自己对社会的准确预测,引导人们更好地投资,吸引了大量的人们询问投资建议。 包括这个帖子,也有不少人在问我行情。 在我看来,这些楼主用自己的知识为大家做贡献,是值得尊敬的。 但是,对于打听行情和投资建议的人们,我就需要提醒你们了! 你们这样“追求财富”的方式本身错误的,因为你们即使有非常好的投资建议,你们也很难赚到钱。 更进一步说,你们“追求财富”的行为本身,也是错误的。当你们追求财富的时候,你们已经在“竭泽而渔”! 所以,我这里给朋友未来的建议是,停止“追求财富”的行为!
真正健康发展的经济,应该是“民强国富”! 用知识武装民众,让民众在知识的支持下,强大起来。 这种因为知识而形成的内在强大力量,是财富的动力源泉,是谁也抢不走的。 打个比方,黑社会一般都是非常凶狠残忍的。这些人欺压良民、敲诈勒索、行凶杀人等等,干了很多坏事。 但是,只要还仅存最后一点点良知,还有一点点聪明才智的黑社会头子,都会尊敬学者、尊重知识分子。 即使这些学者跟黑社会“势不两立”,但是一般的黑社会还是尽量避开学者,对学者表现出最大的克制,有的高级黑社会头子还会主动表示对学者的尊敬。 这是为什么? 因为,对于一般的商人或者土财主,黑社会只要把他们的财产抢走,他们就会变成一无所有的可怜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黑社会根本不怕他们报复。 但是,黑社会根本无法抢走学者的知识和社会影响力! 而且对于黑社会来说,学者不仅是“无利可图”,更是随时威胁黑社会的生存。 因为,只要有知识和社会影响力,这些学者随时可以看到黑社会的最薄弱环节,然后找到最佳时机,轻松地打垮黑社会。 所以,黑社会出于最功利的自己保护角度考虑,都要尽量维持双方和平的关系。 而学者不需要维护这种关系,可以随意批判黑社会。 所以,黑社会只能够做出让步,通过表示尊敬来维持和平了。 这样的关系就像我们教导主任和我们班主任的关系,班主任虽然当着我们所有同学的面,训斥了教导主任,但是教导主任在大面上还得尊敬班主任。 这就是知识的强大!
社会的竞争,不是表面财产上的竞争,而且内在力量的竞争。 比如说,美国欠了很多债务,美国人花钱“大手大脚”,还没有什么储蓄,看上去他们随时都可能“破产”。于是,日本人就以为美国是“纸老虎”,想超过美国。 但是没想到,美国的国民的知识能力过于强悍,一眼就看出来日本社会文化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关键问题,然后想出一个“知识经济”的新花样,就把日本重新远远地甩到了后面。这样的国民知识力量,怎么都能从其他人那里搞到钱,所以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 而且,这已经不是日本第一次“眼光短浅”了。 在日本侵华之后,宋美龄到美国国会的讲话,赢得了美国国会的热烈反应。 再加上罗斯福总统的推动,“孤立主义”的美国开始参与到国际事务中,美国除直接参战之外,全面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而对日本的战略物资全面禁运,将日本逼到了“角落”,日本决定对美国发动袭击。
美国对日宣战后,德意对美宣战。 德国纳粹没想到,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大大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由于美国拥有大西洋天然壁垒,而且一直是“自己管自己”。 所以,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编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成为世界第七。 德国通过“闪电战”,轻易打垮了波兰,占领了法国,那么远在大西洋彼岸的一个军事弱国似乎对德国没有丝毫影响。 因此,德国出于对日本盟友的支持,毫不犹豫对美国宣战。 而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海军的军舰不论是数量还是排水总量均不及日本海军。另外,日本还拥有关岛等近陆海军基地及港口,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基地链。而美国在太平洋上,用旧式巡洋舰和英国海军交换的海军基地尚未形成战斗力,军事优势似乎也明显在日本这边。 但是,战争把美国内在的强大力量激发出来,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 1050万人,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而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其中有将近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而在太平洋战场,美国通过持续的进攻策略,同时支持中国的抗战,拖垮了日本。 美军同时破解了日本海军的密电,致使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一败涂地。后由于美军在日本近海的水雷封锁,使日本无法获得外界的军事援助。日本海军不但在太平洋战场失利,而且海军精锐损失殆尽。 同时,美军将士也是越打越聪明、越打越勇猛,尽早结束了二战,给欧洲一半地区的人民带来了自由。
宣扬“阴谋论”的人们可以歇菜了!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竞争,通过竞争获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为自己的后代创造更好的竞争基础。 而人类作为世界上唯一具有智慧的生物种群,竞争的主要方式就是斗智斗勇。 你自已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通过“竭泽而渔”的方式搞到一些钱,然后别人通过智慧的方式把钱再弄回去,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竞争方式了。 但是,这时候你不是思考,自己应该改变过去愚蠢的“竭泽而渔”赚钱、辛苦攒钱的方式,而是埋怨别人智商太高,随便出几个方法,就把你攒的钱卷走了,希望别人通过“公平竞争”,跟你一样用愚蠢的方式赚钱,那可能吗? 在这个国际竞争的经济中,是应该让愚蠢的人开始学会进化,或者直接淘汰愚蠢的人,而不是让聪明人退化,变成愚蠢的人。 所以,即使所谓的“阴谋”侵害了我的利益,我也举双手赞成! 我也要持续增长我的智慧,将来回过头来“阴谋”别人!
贫穷导致愚昧,愚昧又导致贫穷。 这句话是我在一本纪念苏联解体15(?)周年的书上看到的。 我是这样理解的,贫穷的人们啊,因为生活过于贫穷,所以总是想着自己变富。 就像某个天天喝稀粥的农民,想像着当上皇帝的情景,能够每顿饭吃两碗面,加上他最爱吃的红烧肉。 所以,贫穷的人们就开始追求富裕这个结果,就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穷人在追求物质的时候,也就根本没有时间静下来,认真思考自己为什么贫穷,结果人们越来越穷。 一次苏联领导人带着美国领导人参观自己的样板农庄,希望30年能够推广开来,成为所有农民的生活标准。 没想到,美国领导人说,我们早就是这样了。 而苏联就更想建设这样外在物质标准的农庄,结果把农民弄得越来越穷,在一个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环境下,可以饿死十分之一的人口,而是后来农民们一直处在饥饿的边缘。 当人们越处于贫穷状态之下的时候,人们受饥饿的驱使,也就越容易采取“竭泽而渔”的愚昧行为。
知识是“民强”的“支点”。 认识到“民强”才能“国富”后,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在200多年前,一小撮富裕的种植园主等人,提出“人人生而平等”的口号,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强悍地挑战强大的英国正规军。 而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这些人认为,“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只有在强大教育的支持下,才能够实现。 当时,在教会力量支持下,美国人的识字率超过98%。 但是,这些人认为仅仅识字还不够,于是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大办教育”的风潮。 他们学习德国的先进经验,把德国的现代大学教育模式搬到了美国。 然后,随着持续对民众进行着大量的知识教育投资,教育在美国开始兴盛,美国逐渐形成自己的创新理论。 而通过几十年的持续教育投资,一大批出身贫寒、但是天资聪颖、勤奋刻苦的人们脱颖而出,通过大量的技术创新,开始引导世界的创新脚步,逐渐把世界发展的主导权掌控在自己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民众一直是非常穷的。 其实,当时不仅美国民众穷,有些美国总统也是非常穷。 华盛顿等开国先贤大都是富人,衣食无忧。 尤其是华盛顿开了个“坏头”,自费给人们“做公仆”干活。 所以,这些先贤在最初服务国家的时候,就把总统的工资标准定的很低,而且总统退任后,也没什么钱,更不用说给家属钱了。 而他们“没长后眼”,没有看到一些穷人当总统后的窘困。 当时,美国还没有“眼球经济”,也不像克林顿那样,卸任之后巡回演讲一年,然后出本书,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把最初竞选总统时欠的债还清。 所以,美国有好几位总统,卸任之后就陷入比较清苦的生活中,而有的总统遗孀竟然连生活都“难以为继”。 于是,有一些比较富裕的美国人,觉得这样很有损美国的“脸面”,提出接济总体遗孀。 不过,因为当时“清教”势力非常大,教会要求人们克勤克俭,把乱花钱当作严重的罪恶,所以大家对于贫穷和富裕的感受并不是非常明显。 因此,保持节俭的美国人持续地把资金投入教会、教育、再生产的时候,美国的内在知识力量就爆发出来。
那么,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如何通过教育,找到自己的“支点”,引导自己的未来方向呢? 我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经历和我哥的经历。 我的经历是个物质上变得贫穷的过程;而我哥的经历是通过教育,找到机会,打破“贫穷循环”,物质上变富的过程。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09
经济保守主义: 如何紧缩开支
耶稣基督说:“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是。” 在全球化竞争中,以追求智慧为目的智慧之子,才会获得经济的成功。 或者说,学习知识、获得智慧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也是人生的核心过程。 而以智慧为目的,虽然不追求利润,但是最后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并且可能获得非常大的利润。 就像美国医药巨头默克公司的前总裁乔治 W 默克说:“医药为人,不是为了利润…,利润随之而来”。 而手里拿着钱,不知道追求智慧,只是追求利润的人,最后必然亏得“血本无归”。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通过股票赚钱。 某个股票曾经是股市中的“宠儿”,股票价格最高升到150元以上。有一些人在120元以上的位置进入,想着能够通过“价值投资”获得长远的回报。 但是,结果股票一路下行,曾经跌到20多元,现在虽然回到50元以上,但是在120元以上买股票的人,估计已经痛苦了很长时间,而且几乎失去了希望,感觉股票回不到120元以上了。 那么,为什么股票跌的这么多,为什么人们亏得这么惨,感情上这么痛苦? 因为,亏损的人们真正开始感受到,因为自己缺乏足够的智慧,“跟风”买股票,希望获得利润,结果跳进了“陷阱”。 而这只股票为什么下跌如此多呢? 这个公司同样是因为希望获得利润,结果跳进了“陷阱”。
再说另外一个话题。 2006年开始,一个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已经处在3000元之下,到2009年很多人只能接受1000多元的月薪。 虽然这些大学生经过了一层层的竞争,自己耗费了十六年以上的学校时间,也花了父母十几万到几十万元。 但是,找一个月薪3000元的工作都不很容易。 而3000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经济中心城市,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这时候,大学应届毕业生就可以说是“弱势群体”。 他们的投入虽然非常大,但是难以收回投资,甚至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存。 假设一个企业要雇佣一个大学毕业生,比如说经济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汉语和其他语种的语言学、美术设计等专业,月工资为3000元,再加上相关管理费用和缴纳的各种保险等,每个月雇佣一个大学生总费用加起来为5000元,或是说每年6万元。 一个企业雇佣10万大学生的成本是每年60亿,4年时间雇佣他们的费用将是240亿元。
同时,上面说的企业为了赚钱获得利润,于是要进行海外投资。 而且,这个企业绝对是个大企业,大企业就不能太“小气“,海外投资也要“搞得大”。 所以,“敢想敢干”的企业领导就决定,第一期投资额为接近240亿元。 而且,他还准备继续筹集上千亿元,希望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 当然,因为大量的股东“用脚投票”,让股票价格应声回落,大幅下跌。 而且,证监会也不能让公司这么干,因为这么干的话,一下子就会把其它企业可能搞到的钱给吞了。 最后,筹资上千亿元的目的最后没有达成。 当然,他已经非常坚定地把接近240亿元投了进去。结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投资亏得只剩下了几亿元。 也就是说,这家企业的领导只需要一个决策,230多亿元就打了“水漂”。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购买力平价”。 比如说,一辆宝马X5 4.8在美国卖5.2万美元,同样的东西在中国卖120万人民币。 那么,在宝马X5这辆汽车上,1美元大约等于23元人民币,这就是购买力平价。 同样,一个企业领导亏损一次,其“购买力平价”就是10万个大学生4年的总成本。 在这个“购买力平价”中可以看出,这个企业领导很轻松地作出一个决策,然后很容易地让230多亿元亏出去。 同时,一个大学生花了无数的金钱、时间、精力和智力,但是找到每个月3000元的工作都很难。 所以,一个领导的亏钱决策就等于葬送了10万大学生工作4年的成本。
那么,这4年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个企业领导不做这个亏损230亿元的决策,然后把这些钱存到银行,并且雇佣10万大学生,只给大学生发工资,不用大学生干活,那么本金加利息,也足够10万大学生的4年费用。 如果让一个大学生有工作机会,并且在工作中学习、锻炼和成长。 那么经过4年时间,这个大学毕业生往往就能够成为初级或者中级专业人士。 我相信,如果能够给10万大学生4年的时间,让有经验的人们带领他们进行在职工作和培训,那么他们将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他们起码能够让一个沿海出口达省的加工业明显上一个台阶,通过产品升级和营销开拓提升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在经济风暴中,以更高的价格抢夺其它国家企业的生意。 他们能够通过经济金融研究,让人们更多认识国际经济的发展方向,减少国际投资的亏损,不要一下子亏损几千亿美元!
但是,进行了这个投资决策,10万大学生就失去了就业机会,也就无法成为专业人士。 而且,企业领导的特征是,不怕犯错。 他们任何犯错的成本都可以转嫁到其他人身上,比如说让股民亏掉,自己还是拿数千万的高薪。 从社会价值来说,虽然领导通过一个海外投资决策,很轻松地就亏了230多亿元,葬送了让10万大学生成长为专业人士的机会。 但是,对于这个企业领导来说,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而且,企业股东似乎也比较“低调”,没有明显的反应,所以企业领导的位置还可以坐得稳稳的。 当然,对于企业领导来说,“替罪羊”是需要找的。然后,让这个“替罪羊”承担了一切责任就行了。 同时,因为投资亏损导致经济不景气,工作越来越不好找,所以大学生必须小心翼翼。 如果一个大学生犯一个不大的错误,比如说因为自己的疏忽,让企业损失了23000元,企业就会找这个大学生谈话,认为大学生不够专业、不够敬业。 而且,往往会扣大学生的工资,或者直接开除了大学生。 但是,这个企业领导亏了230亿元,当交了“学费”。 反正企业“家大业大”,亏点不算什么。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就像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我们喝多了的时候,就越发感觉到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 确实,看看现在的人们,太需要尽快赚钱了! 我总感觉到,人们像见不到明天似的,非得要在今天赚到钱,非得在今天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就像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孩子,哭喊着“我就要,我就要”,然后在那里嚎。 那么再想想,像上面说的,培养大学生需要4年! 4年啊! 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像4个世纪那么漫长。 谁能等得了4年?! 就像谁能等得了4个世纪一样! 中国古代的皇帝,没有一个能够准备把自己建的宫殿什么的,要等自己死后才建好。 所以,尽量就地取材,加快施工进度。 谁能像巴黎圣母院那样,经过180年才盖好?! 美国人可能有耐心用公费把孩子从小培养起来,但是我们等不及啊。 我们需要尽快赶上美国啊。
同理,我的初中班主任似乎也看不到我们上大学的时刻。 她总是鼓吹女孩都应该上中专,上大学太苦了,不适合女孩。那年是我们那儿,第一年初中可以考中专。 如果我们上中专的人多,那么她的升学率就高,她的“教学业绩”也就更出色。她在威逼利诱我们同学上中专的时候,理由似乎就这么简单。 当然,她同时可能还嫉恨我们的高中老师们,觉得他们看不起初中老师,所以尽量让好学生都上了中专。 还有,就是她觉得学生们都“没有良心”,她那么努力教了学生,学生最后都不理她。 其实,仔细想想也难怪她那么强烈地向大家推销中专,后来上了大学的同学们好像都是她所不喜欢的,当然也是不喜欢她的。 至于轮到她自己的女儿,她好像又突然改变了主意,变得非常有耐心,非常讲求男女平等,不觉得女孩上大学太累了,她不仅让她女儿上高中,还要让她女儿上北京的大学。
在1980年代的时候,我们当时牢记一句口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那时,这句口号是毫无任何掺水的真情实感。 所以,我们要了解国外的情况,找到国外的差距。 我们在高中的时候,曾经举行过班里的“模拟联合国”会议。 当时,大家商讨的内容是,中国人口已经达到12亿,中国粮食出现危机,于是各国的代表坐在一起,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写起我个人教育这段,以前尘封的记忆好像历历在目。 当时,我们大家都回去查资料,然后各自代表一个国家,从自己的“国家“角度探讨解决办法。 当时,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呢,所以我们都去找书,翻报纸。 我当时记得特别清楚,我的一个同学代表“中国“发言:面对中国越来越恶化的环境,已经越来越少的土地,要求各国接受一部分中国的移民,以减少中国的人口压力。 结果,我们同学代表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都不同意接受“中国人”。 到今天,22年过去了,我们当年讨论的很多问题都变成现实。 只不过,我们没有想到今天的结局,这些国家欢迎中国人,不过是中国的人才。
1990年代后期开始,似乎人们的思维全都变了。 人们都开始至考虑自己的利益了,人们从“为中华崛起”变成了“为自己利益”而读书。 当时,我就开始对整个社会文化的转向愤愤不平,觉得没有了希望。 当年,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 而到了10年以后的今天,我对此有了理性的认识。 当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读书的时候,就会将眼光放在只属于自己眼前、只看到最短期的利益。 再加上朱镕基关闭了国际期货,很大程度上关闭了中国与世界经济金融交流的窗口。 于是,人们的眼界开始局限在国内,局限在自己的行业之内。 人们开始追逐房子、车子、时尚流行等等虚浮的物质。 这些都是整个社会文化,向小农文化的回归。 然后,人们为了利益开始失去道德意识,加剧了“竭泽而渔”的文化传统。 小农文化和“竭泽而渔”的文化传统,我将在“食品安全”部分,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当人们为了自己、为了眼前私利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占小便宜吃大亏”。 在每个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会发现,只有胜利才会带来财富,而失败者失去所有。 所以,人们为了胜利而组织起来,进行艰苦地训练,提升自己的技能与组织力量,然后“打出去”,通过对外征服而获得胜利果实。 过去欧洲的王权通过军队,实现对外征服。 到了民主制时期,尤其二战之后,各国通过跨国公司实现对外征服,通过争夺消费者、争夺市场份额,获得竞争胜利,并且击垮竞争对手。 但是,唯独中国这个“崛起”的大国,没有一个企业把自己品牌的产品打到欧美日国家,挤垮竞争对手,获得市场份额,赢得消费者忠诚。 人们更多的是做代理、“市场换技术”,做“国际民工”。 人们在短期获得一点点“蝇头小利”之外,扼杀的是本民族的未来。 那么,什么是“市场换技术”,就是没有那个时间培养自己的人才,让自己的人才赚钱,而是急迫地通过开发自己的“金矿”,让外国的人才来开采。 唉,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够理解,“赚钱并不一定是好事”的意思呢?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13
经济保守主义: 如何紧缩开支
以前,当别人对未来经济充满向往,觉得经济就是一个坐“飞机火箭”的历程时,我总是不合时宜地建议别人防止经济崩溃,结果弄得大家都很不开心。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言行是错误的。 反正朋友做不成,还不如变换说法。 如果我现在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只需要冷冷地问他们一句:“你们幸福吗?”
经济学是一门关乎国民幸福的学问。 现在,社会上好像有很多“经济学家”。即使我的同学朋友知道我的专业和经验,但是他们炒股的时候,也在跟我谈GDP,谈未来的经济预期,顺便给我上上“经济学理论”。 我当时就在想,人们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可爱”,就喜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当然,这些“经济学家”在憧憬未来的时候,永远不会谈到国民幸福的问题。 其实,只需要对国民幸福状况做个判断,“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就彻底崩溃了。 那么,经济幸福感从哪里来? 幸福感从数字上来。也就是说,纯理性的数字创造了纯感性的幸福。 但是,与幸福感有关的数字和“经济学家们”的数字不是同一个数字。
直接决定幸福感的数字是劳动者收入,劳动者收入的背后是资源效用。或者说,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的价值。比如说,根据河北省的一个数据显示,由于设备水平低,民企钢铁厂对水和铁矿石的消耗数量惊人。据了解,炼1吨钢,就需要6吨水和1.6吨铁矿石,加上大量的能耗和污染,变成几千元的产值。 这6吨水如果加点调料,弄成可口可乐,就意味着在没有污染和其它消耗的情况下,变成数万元的价值。 如果做成“依云”矿泉水,就是数十万元的价值。 也就是说,很多炼钢工人就没有任何幸福感可言,因为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导致人成为“机器”,麻木到不知道什么是幸福。 而在北美可口可乐工厂工作的工人,因为工资很高,而且工作很轻松,所以大家都比较快乐。 当然,“经济学家们”畅谈美好未来的时候,是不会关注炼钢工人是不是幸福的。 而我从以前对农民和工人的爱恨交加的感情出发,是认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者工资”的理论的,所以我和“经济学家们”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增加幸福感,主要是对人的投资。 我曾经做了一笔很小的投资,让我们的全家都显著提升了幸福感。 尤其是对我母亲来说,大大解决了她的一块心病,她说她就是闭眼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而这个投资,这就是对我哥的投资,是我这一辈子最得意的投资之一。 那么,先说大致背景情况。 现在,当老实人吃亏啊,尤其是当有知识的老实人更吃亏! 我吃了很多亏,而我哥就是放到全国,都可以当“有知识的老实人吃亏”的典型。 当然,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知道自己随时都有机会,所以吃点亏没关系。 但是,我哥的机会越来越窄,眼看就废了。 作为一个学经济金融的,我还是有能力判断战略方向,并且用这个战略思考支持了一下我哥。 于是,通过帮助我哥找到了“知识支点”,投资了很少的一点点钱,他开始从“赤贫”复苏。 后来,他找到了“机会支点”,并且凭借初期的“知识支点”,抓住了机会。 有了机会之后,就好办了。
对我哥的考虑,是从理性思考开始的。 做投资的时间长了,背后的理性思考就会很多。 比如说,当时我在市场上赚了点钱,让前女友把钱“卷走”后,然后我果断地“止损斩仓”,断绝她想跟我重归于好的念头。 后来,我又赚了点钱,就开始想到我哥。 他的经济状况极差,每天工作很多,连自己的都养不活。 这么说吧,他在我们那个落后地区的国营企业里面,有点像东北的味道,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就基本上没涨过工资。 他作为一个工程师,负责他们整个分厂的工作计划、施工组织、管理监控。 但是,他的工资基本上是最低的,即使他的工龄超过15年,但是比工龄5年的工人都低。 2003年的时候,他们分厂厂长“忽悠他”,让他回去再干一段时间,给了他很多口头承诺。 即使到了那时候,他一个月能够拿到手的钱是300多元,绝对属于城市赤贫阶层。
我们兄弟情深,从上大学到工作到赚钱,我的每一个进步,都让我哥特别高兴,或者说特别骄傲。 虽然他总是跟别人说起我,为我骄傲,但是从来没有主动问我要过一分钱。 这时候我想,就像他这种情况,早已经是我母亲的严重心理负担了。 因为,他没钱买房子,只能跟我母亲一起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基本上也由我母亲的生活费里出。 一个家庭中,最弱的孩子总是让家长最担心的。 而且,我知道,如果他这样下去,迟早也会成为我的负担。 如果他碰到任何事情需要钱,首先都会想到我,而我不可能把我哥“止损斩仓”。 问题在于,我从事着高风险行业,今天赚的钱,明天可能就会赔回去。 就怕到时候,我有心无力。 而且,我也要结婚,到时候就算我有钱,也会为这个事情发生很大矛盾。 所以,最关键的并不是我给他多少钱,而是要帮助他自立! 当时,我觉得那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后来发现实际永远要比想像中艰难得多。而这个过程,用了整整8年!
在1998年的时候,人们都已经主要关注钱了。 像我哥这样的低收入,就是在他们同学里也是非常少见的。 我哥的几个好朋友,有两个去做了外贸,生活已经非常好;有的在做工程,也是赚不少钱,还有的进了政府机关的“肥缺”单位。 只有我哥在企业里,还不是企业的机关办公室,生活每况愈下。 于是,连老丈人、丈母娘挺看不上他的。 当然,我哥的几个连襟里有一个,还是名牌大学毕业,也在企业里混的特惨! 夏天去钓青蛙,然后弄青蛙腿出去卖钱。 当时,我回家的时候碰到他,刚钓青蛙回来,还问我吃不吃。我说不吃。 而且,他不像我哥,我哥还有比较强的母亲、姐姐和弟弟,他也是一般工人家庭出来的。 所以,丈人丈母娘更是看不上他。 后来我哥的连襟去了广东找工作的时候,住在我那儿,我看着他就感叹,人穷志短。 去错了一个地方,找错了一个单位,竟然让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变得如此可怜。 (他的知识技术确实强,找到著名的外企,收入是在国企的十倍,还主动要免费给他解决广州户口。 因为,解决户口后,收入再翻倍。)
现在想想,我就是一个各种反差、各种矛盾集中的人。 我哥比我聪明,但是他有两点比我差很多:1、上学没有遇到好老师; 2、在重要的事情上,不够坚持。 他从小到大,都是碰到的“垃圾老师”,上高中也没有到“快班”。 而在“慢班”,化学老师的水平还不如他。 第一年高考离分数线差得很远。 后来去补习,也是很烂的补习班,他们经常去班里下围棋。 到了补习的第二个学期,来了个好老师,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比第一年高出100多分,在那个时候是个少有的纪录。 我目前的妹妹当时在一个重点大学当老师,已经联系好了,只要够分就录取。 但是很遗憾,就差几分。 当时,我哥没有告诉我父母,就报了个“垃圾学校”,结果就录取了。 当时让我父母都非常恼火,但是不能不去,因为如果不去的话就三年不能再考! 我后来问我哥,为什么要报那个学校,我哥说觉得补习太累了,随便上一个就算了。 (我的“垃圾”称呼一点都不过,当你们的人生遇到这样的老师和这样的学校,我估计你们会用无数恶毒的词去诅咒他们)
各位朋友,我哥的经验告诉我们,越到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住! 一点心理的动摇,都要给自己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因为,他高中的一个同班同学就坚持住了,又考了一年,后来读到博士,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重要的工作。 我初中考高中的时候,也是看到他的状况,决定就是不上学,也不上“垃圾学校”。 我们高中历史老师是个“强硬派”,我们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我们崇拜的偶像。 他在高中给我们讲历史的时候,就说起我们以后的人生。 他说,别看你们现在坐在这里,似乎都一样,但是因为你们的努力程度不同,你们在十年后就会差异很大,二十年后就会处于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 我哥就是,因为当时少了点坚持,所以很快沦为“社会最底层”。 他因为没有上一个好点的学校,所以分配面就很窄,就只能到工厂,就把他固定在了社会底层。
然后,他开始了挣扎的过程。 他在工厂里,工作勤勤恳恳,所以不论从最底层的操作,到整个方案设计、施工组织、到具体操作全熟。 后来,人们都开始“下海”,他也“停薪留职”,去帮助分厂找客户。 但是,他就不是那种善于在外面折腾的人,后来一年多只找到一个客户,然后揽了两个项目。 虽然,工程总额还可以,但是大头都让分厂拿走了。 在这里,我要重新强调一下“炮灰文化”。 按道理来说,在市场经济中,我已经算是离开企业,企业等于已经甩了我这个“包袱”,挣到的钱大头应该归个人,企业给我个人当“民工”。 但是,这个分厂厂长非常“聪明”,看到有项目了,立刻让我哥“回去”,于是我哥成立企业的“民工”。 后来,那个浙江老板想把我哥挖过去,我哥考虑老婆孩子和老妈,就没去。 浙江老板专门分了点“私活”给我哥,让我哥赚了一些钱。 如果没有干“私活”这点钱,我哥出来一年,虽然给企业带来效益,但是给自己是亏损的。
各位朋友,以后在困境中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为生存而挣扎! 而是需要打破自己的思维局限,然后用新的方式来“迂回”,要进行颠覆! 也就是所说的创新。 我哥有了对外谈判的经验,于是更努力地去找人、去谈判,每年都能够给分厂弄一两个项目。 但是,他能够得到多少? 约等于零! 他的收入还是那么少,没有人计算他谈项目的价值。 最多是在他进行项目计划、组织、施工的时候,给他点类似工人的工资。 按道理来说,他也在努力,他也在动脑筋,他也在创造价值。 但是,他在物价飞涨的时代,基本上没有得到工资的上涨,于是成为生活的最底层。 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是他没有创造价值,而是他不知道保护自己创造的价值! 就像一个故事,动物园的长颈鹿跑出来了,于是管理员决定加高护栏,但是长颈鹿又跑出来了;于是,管理员又加高护栏,长颈鹿还跑出来;当管理员再次决定加高护栏的时候,旁边的人说,你还是先修一下门吧。 在真实世界中,历史一次次地证明,很多将军在外面打仗,太监在后面享受胜利果实。 而且,经常还对将军指手画脚,或者阴谋搞死将军。 看看明崇祯朱由检,把太监派到军队当监军,结果弄死了所有的优秀将领,我们每个人就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方向了。
现在,写这个内容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当时他有多么的孤独无助了。 说实话,其实他自己也是很努力的。 但是,他的努力谁看得到,人们都只看他能够赚多少钱。像他这样的人,当时有几个人看的起他? 除了当时跟着他干的那些工人真心佩服他,愿意跟他在一起,客户觉得他很诚实可靠之外,他就跟一民工没什么两样!他为什么总是跟别人说我?可能我算是他唯一的骄傲了。 虽然他没问我要过钱,我也没给过他钱。但是,我觉得他肯定是把我当作他的心理依靠。 我当时对人的心理没有这么多了解,也不会想到这些。我当时手里正好有点钱,我相信未来世界只有读书学习才能够生存。 所以,有一次我俩骑自行车出去,在荒郊野外,我问他,如果我支持他读自费研究生,他能不能拿到硕士文凭。 因为我知道,他考研究生基本上没戏。 他很坚决地说,没问题。
我是个激愤的人。小时候是愤小,后来愤青,现在愤中。 为什么?! 当时只要看看我哥,我心里就堵得慌。 他从小本来很聪明,心灵手巧。 但是,一直得不到关爱。 我父母工作一直很忙,稀里糊涂地傻干,根本顾不上我们三个,不知道教育我们。 我哥没有碰到一个好的老师,只能在迷茫中自我摸索,最后在迷茫中越来越差,接近绝望。 如果我高中没有碰到一群优秀的老师,也会像他那样,可能甚至还不如他。 现在,我想明白,当时他为什么回答的那么坚决? 因为这可能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自费研究生的钱其实不多,或者说很少,但这更重要的是一种象征,说明还有人关心着他,有人支持着他。 当别人集资买房子的时候,他没有跟我开口,他可以不买房子,继续跟着我母亲住,反正家里挺大。 但是,他渴望着这样的资助,可能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所以,当我找人帮他办好入学手续的时候,他非常兴奋。 那是1998年。
我跟我哥从小关系很好,我关心我哥,关心他的未来。 不管别人如何看,我知道他有价值,而且在未来还可以持续增加他的价值。 不管别人是不是因为他穷,不把他当回事,而我很把他当回事。 别人想方设法把他“套住”,然后榨取他的价值的时候,我有义务给他“解套”,这是做弟弟的责任。 只不过,我做的稍微聪明点,知道他有优点,我知道他有潜力,他只是一个“支点”,使他脱离那个国企“泥潭”,有一个新的方向去努力。 那么,我就找到一个最低成本的“支点”,而这个低成本高收益的点,到今天我都非常得意,很增加我的幸福感。 反观社会上,不少人吃顿饭就是几千几万,而这是最为无聊的方式之一。 对于被请的人来说,不吃这顿饭能少半两肉吗? 不能。 但是少吃这顿饭省下的钱,却是可以挽救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这些处于人生低谷的人一个“支点”,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以自我奋斗创造出来的人生。 当人们“为中华崛起”的时候,会这么想;但是,“为自己利益”的时候,多吃一口“山珍海味”,比救一个人都重要。
2008年,我跟母亲回了趟家。 路过我们那儿的子弟小学,她跟我说:“每次一到这儿,我就想起雅雅(我哥的女儿)不用再像其他孩子那样,像小土猴一样钻出这个校门口,我心里就高兴。她的命运已经完全改变了。” 因为我哥的情况越来越好,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所以我母亲的心情也就特别舒畅。 因为,她的一大块“心病”给解决了。 后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我跟我母亲说,加拿大不管怎么样,都饿不着人,所以像我哥这样的老实人,比较适合在那里生存。 虽然他有几个在那儿的朋友失业了,但是他又足够的信心,不会失业。 因为,他做的事情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因为他的综合技能很强,所以只要城市不消失,他就能够找到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 可是,从他开始上研究生,到他在加拿大“站稳脚跟”,中间又是很多的波折。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14
经济保守主义: 如何紧缩开支
微笑的经济学思考
微笑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反映。 我建议各位朋友看一看,1976年之前的社会照片。 当时,人们的衣服颜色主要是蓝、绿、灰、黑,想起来就让人感觉压抑的颜色。 而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人们的表情。 看看当时的大人们,有谁会微笑的? 谁会发自内心地微笑?人们就是笑出来,也是苦笑、压抑地笑。 另一方面,人们兴奋的时候,就是一种相当歇斯底里的表情。 也就是说,人们除了压抑,就是歇斯底里,压抑和歇斯底里交替进行。 当然,这种表情现象在朝鲜表现得更为显著。 我们再看看发达国家的人们,看看他们的照片,很多人笑起来是发自内心的微笑。 有时候,有些人的笑甚至非常灿烂,甚至像孩子一样。
那么,人们怎么能够绽放灿烂的微笑?追求知识和智慧,通过进取竞争获得胜利,实现经济发展。 我们看看那些通过激烈竞争获得冠军的运动员们,他们的笑容极为灿烂。看看爱因斯坦的照片,天真无邪的笑。 看看奥黛丽 赫本,真善美的化身。 回到普通生活中,当我跟我哥说,帮助他上自费研究生的时候,他立即开始了改变。 他的生活立刻开始变得轻松起来,他的生命方向从此改变。因为,他开始看到希望,能够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生命的改变,首先反映在他的情绪上,他的生命随着情绪,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 也就是说,改变生命,从快乐开始。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很多人积极向上的时候,往往会绽放出灿烂的微笑,那么这个社会经济也在经历快速发展。
首先,说说我哥当时的艰难挣扎。我哥是一个典型,有一定知识和能力,作出不少价值贡献。 但是,自己的内在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只能在生活中挣扎。 当挣扎到后来,对自己开始绝望的时候,也希望能够随波逐流,像别人那样去赚钱。 但是,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随波逐流就意味着精神的“自我阉割”。 而且,在小的时候,越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学习知识、有能力的人,就越难以进行“精神阉割”。 再局限点说,当我们还有一点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文化残留,我们就难以随波逐流。 如果我们向现实开始屈服,同时却无法自我“阉割”,那我们的生活就极为痛苦,甚至绝望。
其次,再说一点我对随波逐流的思考。 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随波逐流。 随波逐流一方面会让我们感觉到安全,另一方面又让我们感到恐惧。 感觉安全是表面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人,需要通过别人来确认自己,就像看到大家的回复,我更有动力去写。 但是,感到恐惧是内心的。 从内心深处来的恐惧,实际弥漫在我们的潜意识层。尤其是,当我们觉得随波逐流的方向是错误的时候,恐惧就从潜意识层向意识层面蔓延。 但是,这时候我们往往已经失去了挣脱的力量,只能在痛苦中继续随波逐流。 当社会方向已经明显错误的时候,人们就越来越恐惧,越来越短视,显示出强烈的“末世”心态和行为。 末世心态和行为的主要表现是坐在“火药桶”上的时候,仍然“纸醉金迷”。
所以,为什么人会绝望? 绝望来自于两个方面:恐惧和迷茫。 1、我们感觉到我们的方向错了,所以我们恐惧; 2、我们迷失了自己,于是我们迷茫; 笛卡儿说:“上帝将良知置于每个人的内心”,也就是中国人说的“良心”。 当我们温柔地拍拍自己的胸脯,问问自己的良心,我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吗? 相信很多人就开始恐惧了。 然后,我们再问问自己,我真正了解自己吗? 知道我内在的力量源泉在那里吗? 知道自己向哪个方向发展吗? 问到这儿,多数的人们不仅恐惧,更加迷茫,失去了对外界的判断、失去了对自己的判断,我们只能陷入绝望中。 那么,怎么能够脱离这个境地? 下面,我就结合我哥的艰难成长经历,用经济学来分析一下,克服恐惧、找到方向,超越艰难局面的一个思路。
从我和我哥在野外的那条马路上谈完话之后,我哥的变化是立即发生的。 我们骑自行车回家后,我哥立即告诉了我母亲和我嫂子这个事情。 我母亲非常激动,我嫂子也很高兴。 当时,大学对于自费读研究生是欢迎的,所以我用了几天的时间,帮他办好了手续,找了个宿舍。 他很快也就去办了停薪留职,准备去上课了。 这些天,我母亲和嫂子一直都非常高兴,家里也积极给他准备各种用品,把东西搬到宿舍去。 这些天,我母亲总是在说,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在她看来,这是我哥改变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那么,现在大家觉得,我哥该怎么做? 肯定应该是好好学习,然后上完研究生,毕业之后找个工作,开始逐步发展,在职场上斗志斗勇,最后获得胜利,对吧? 因为,很多书都是这么写的,主人公最后实现了幸福生活。 我只能说,那只是小说,是成功人士的宣言,而不是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人的实际情况。 我们现在说的,是一个别人眼中最穷的人,除了工厂的工人(比他工资还高),他以前要好的同学,他的妻子、女儿、母亲和弟弟之外,没有什么人有兴趣主动跟他建立联系(我姐当时已经出国几年了)。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除了让他创造剩余价值以外,别人对他会有什么期望吗? 他的生活走到这个地步,必然是有他自身深刻的问题。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初“支点”的作用,并不是用来重新回到发展轨道的,而是首先要阻止住人们不断下滑的势头。 这种下滑势头跟金钱有关系,但是不完全相关。 比如说,有些人虽然有钱,而且钱甚至还越积累越多。 但是,这些人恐慌,有的是非常恐慌。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觉得,人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对环境判断经常非常敏锐和准确。 更有钱反而更恐慌的人,正在感觉到危机在离自己一步一步更近,但是自己并不愿承认这个感觉,反而可能自己说服自己,假装还在越来越好。 而这种自欺欺人的状态,往往维持不了多久,然后经常就会因为“巴布托突变”而全盘崩溃,然后自己又变得“一无所有”。 所以,一个在社会上处于绝望挣扎中的人,必须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哪里有问题? 而我哥的读研究生的经历,就是阻止他继续下滑的一个“支点”,但是这个“支点”并不足以让他迅速开始“反弹”。 这就像一个人已经饿了两天,给他一个馒头,并不能让他吃饱,而只不过是让他少点饥饿一样。 如果让他吃饱,还需要给他更多的馒头。
一个人的年纪主要表现在心理年龄上! 当一个人勤于动脑,思想灵活,那么就随时散发着青春活力;当一个人的思维已经固化,到了固执的程度,那么就已经老了。不少老板看上去很成功,但是思维已经固化僵化,到了非常固执的程度,那么这个企业就已经基本上到头了。 而我哥当时就已经变得相当固执,固执到已经无法听进去任何意见的程度。 当时,他入学的时候,我对他的第一建议是,首先开始学英语,尽快突击英语。 因为在当时,自费研究生只有一门“硬通货”,就是全国统考英语。 也就是说,如果他过了英语,其他的就没问题了,毕竟他是理科出身。 但是,就算我三番五次跟他说,他也不听。 我说,等他突击过了英语之后,再给他买电脑,他再突击电脑专业的课程,毕竟他善于数理化,理科的内容对他来说并不算太难。 但是,他说他的同学们都有电脑,天天都在钻研电脑,他也需要买,后来我就给他买了电脑。 结果,第一年快结束的时候,他考英语,一塌糊涂。 到第二年,自费研究生又增加了专业课。 据说,专业课考试只有高手才能过,而他是根本过不了的。 所以,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空手而归。 我母亲又“阴云笼罩”,我嫂子也同样失望。
一个人的成功,首先并不是你是否努力,或者有多么努力,而是你是否朝着正确方向努力! 我当时对他说:“另外一个文科生,高二开始就不学数理化的,都拿到了这个计算机硕士文凭,去外地找到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我从开始就让你学英语、学英语……” 一个学习上的失败者,永远不知道正确的学习方式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像一个煤老板,永远难以理解高科技企业是怎么运作的一样。 当时,他已经在工厂里混了太长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忘记了怎么学习,或者已经难以理解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了! 他已经习惯了不动脑子的机械、刻板的工作,对于学习这个高密集型智力活动已经失去了适应能力! 他买电脑,并不是要努力学习编程,而更多地是进行他觉得新奇的娱乐活动。 我观察好多次他的“学习”过程,经常是坐在那里拿着编程的书,然后就打瞌睡。 后来,在我做一个咨询项目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人的差距:一个一千多人的企业,十几年的管理知识积累,我只需要两个月就可以做得数量上超过它几倍,质量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我一个人的价值就超过这一千人。 为什么,因为我持续地朝着知识方面努力,而不是做着体力上的努力。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我没有想到,我跟我哥的思维差异已经如此之大,无法拉近。 我回想我高中的学习过程,就是跟他说,他可能都难以理解了。 高一的时候,我们班上课经常“乱成一锅粥”,大家还是延续初中不知道学习的习惯,我们班主任似乎也不怎么管,而且英语老师也换了两个了。 高一结束的时候,我在我们班的名次又有了比较明显的退步。 到了高二,我们停止学习物理化学,班主任的“嫡系”从毕业班退下来,开始教我们,全班面貌明显变化。 我到高二结束的时候,凭着语文、数学、历史的高分,获得不错的名次。 到高三,我开始突击英语、地理、政治这三门“残疾课程”。 英语成绩明显提升,地理突飞猛进,政治勉勉强强(谁叫我知识面比较广,能够辨别是非真伪呢)。 临到高考一个月,几个关键的数学卷子都没有做,数学老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我知道你聪明,可是你也不能这样啊。” 我自己做一套填空题,错了1/3,下出一身冷汗,最后一个月又突击英语和数学。 当时,我奉行快速、书越读越薄的策略,一个半小时过一本初中历史。 那年出的题极难,我后来以“均衡型”的均分81分多的相当高的高分,上了当时的一个“最佳组合”的学校和专业。
经济学原理让笑容灿烂。 当我考上大学的时候,笑容是非常灿烂的;而我哥上研究生“空手而归”,自然无法有微笑。 为什么? “边际效用”原则、“学习曲线”、“二八原则”,在这里都是一个原则,就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分数回报。 我当时凭着一种本能的倾向,在基础成绩非常差的情况下,在不牺牲很多玩的时间和读闲书的情况下,采取了“最大边际效用”原则,“学习曲线中能够实现最佳效益部分”、“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创造百分之八十的分数”。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特点就是敢于牺牲,先牺牲优势科目的时间,投入到“残疾”科目上。 然后,牺牲难题部分,投入到简单题上去。 所以,用了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容易得到的那些分数。 高考时,在第一门语文强项考的很不怎么样的情况下,反而更大胆去搏后面的科目。 而且,比竞争对手高一分的优势,命运眷顾了我。 我每次回想起来,总是非常开心。这样的成功经验支持我在任何时候,都不害怕命运的挑战。 反观我哥,虽然我跟他持续强调要学英语,学英语,他都没有去努力学英语,而是把几乎所有的时间放在当时没有任何效用的计算机学习内容上去了。 他基本上没有对英语进行时间投入,所以不可能学好英语。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2 20:14
我哥的读研究生失败是这个社会最普遍的失败! 而我的高考“成功”是社会中稀缺的成功。 我哥为什么没有研究生毕业? 说白了,就是把精力投入到根本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的所谓计算机学习上了。 而我能够在不同的科目之间“跳来跳去”,持续寻找和发现“短板”,然后补齐“短板”,做一个好的“水桶”。 人生也一样,其实就是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医疗、孩子、养老等几个基本问题。 按道理来说,人们应当提前进行系统思考,自己应当把资源投入到哪里,才能够发挥最大效用。 但是,人们很容易因为生活的局限,或者上学的时候被“洗”成了脑残,无法进行“全景式思考(think the whole picture)”。 于是,人们容易把自己所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都投入到“低边际效用”,或者“负边际效用”的事情上,结果人生由好到差、由差到更差,由更差到绝望,所以人们失去了微笑的能力。 在我看来,中国有95%以上的成人,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因为我看到很少有人能够灿烂地笑出来。 能不能微笑出来,其实跟有钱或者没钱关系不大,重要的是能不能把钱投入到正确的地方,获得很大的回报。 有的朋友问我,为什么得出5年以后,95%以上的企业可能要关门,我现在可以说,企业老板和员工是否还能够“灿烂地微笑”算是其中一个衡量标准。
嘿嘿,又回到“边际效用”上了,也就是你吃几个馒头的问题。 饥饿的时候,吃1个馒头感觉到最幸福,这时候充满了幸福的微笑;吃3个馒头觉得饱了,是一种满足的微笑;吃5个馒头就要吐了,这时候就是痛苦。 相信大家都看过陈佩斯演的小品《吃面》,他惟妙惟肖地演了从第一碗面时代幸福,到吃第五碗面时的痛苦。 顺便说一下,你看当时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个人,加上一个大碗、一双筷子、一个塑料桶,就演出了一个让人百看不厌的小品,到今天还在播放。 同时,有很多花费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晚会,全现代化的背景,人山人海的陪衬,高档的服装,走马灯式的演员,演半天之后,只能让人失望和气愤。 失望是因为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气愤是因为大量的金钱都花在这些只能浪费人时间的事情上,同时山区的孩子们得不到基本的教育。 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气愤,因为只要不是“脑残”,人们基本上都会进行全景式思考,很自然地把山区穷困的孩子和奢华浪费人时间的“负效用”晚会联想起来。
懂得吃馒头的人,其实很容易理解经济学的。 比如说,我们在小的时候,或者如果我们有孩子的时候,经常在吃上强调一句话 “不要偏食”! 今天吃馒头,明天吃烙饼,后天吃面条,大后天吃花卷,这才是丰富的生活,不要把自己局限在馒头上! 当然,也有人天天吃馒头,全吃馒头,只吃馒头也不觉得痛苦。 比如说,如果只让你一辈子只一样菜和一样主食,各位觉得能够忍受吗? 各位能够想像得出这将是什么样的生活吗?天天同样的东西,会不会有人痛苦地要自杀? 但是,为什么不少人想想过这样的生活就受不了? 因为这就是“负边际效用”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让人们的精神压抑。 穿衣也一样,如果我就让你只穿绿色、蓝色、灰色、黑色,然后把其他颜色的衣服都禁止销售,如果你自作主张,穿上色彩比较丰富的衣服,那么就要整你,你能高兴起来,有能力微笑吗?
同理,现在的人为什么恐惧与迷茫? 为什么没有微笑? 就是因为人们把钱都花在“负边际效用”的事情上了。 比如说,很多人没什么钱还要买房子,然后做了“房奴”(又绕回来了)。 那么,这些“房奴”每天睁眼就是想着房子,闭眼还是考虑房子,这跟天天不换花样地只吃馒头有什么区别? 另外,“房奴”们把所有的钱和精力都投入房子上了,但是房子本身不能“下崽”,也就是说不能给房主带来经济效益,那么这样的投入有什么价值? 还有,不少人说:“我的房子增值了!” 我就要问,在哪里呢? 我怎么没有看到呢? “房奴”可能会说,我旁边的房子卖了,价格翻了一倍。 但是,这个房子的价格跟你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你如果住房子,那么房价高低,对你没有关系,你的“房奴”身份不会变。 你只有把房子卖了之后,你的高价房才能变现,但是你又舍不得卖,对吧? 所以,报纸上所谓的“房奴幸福论”都是无耻地言论。 请大家记住,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吃了馒头卖馒头”,做“房奴”和房子升值永远是两码事!
其实,比房奴更“惨”的是一些“股民”! 这些“股民”看到股市行情火爆,就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股市中,有的人还借了人们不少钱,也投入了股市。 为了“更好地投资”,人们还买电脑,装上股票交易软件,然后就天天开始在家炒股。 开头,这些人还能够赚一些,于是就觉得自己的能力不错,感觉自己也可以成为“巴菲特”,就工作基本上也不干了,然后“全职”在家进行股票“研究”,希望通过炒股轻松地赚钱。 但是,下跌行情突然到来,以前赚的那点钱很快亏损。 亏损之后,这些人又不肯砍仓“止损”,于是越亏越多。 这时候,初期的高兴变成了压抑,天天只能呆呆地看着股票下跌,感受到“心灵的伤痛”。 为什么这些“股民”这么痛苦? 因为他们把自己(工作和时间)、金钱和电脑,都投入到股市中,结果是换来的是严重的亏损。 我再强调一下我上面说的话:“一个学习上的失败者,永远不知道正确的学习方式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像一个煤老板,永远难以理解高科技企业是怎么运作的一样。 当时,我哥已经在工厂里混了太长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忘记了怎么学习,或者已经难以理解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了! 他已经习惯了不动脑子的机械、刻板的工作,对于学习这个高密集型智力活动已经失去了适应能力!” 这句话对于很多“炒股”的股民,同样适用。
昨天跟客户吃饭,聊起了我11年前的一件事。 我这些年来,都是在生活在底线上,通俗的话讲就是贫困人口。 当时,我手里有一些钱。 在当时北京近郊的农村,可以通过亲属关系,8万块钱左右买块200平米左右的破房子(加宅基地),然后再花个5-6万翻新一下,就可以住的不错了。 后来那个地方成了相当于市区的边缘,而且因为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好,房价卖的很高。 如果我当时买了那个地方,后来拆迁估计弄个150-200万左右。 说起这个事情,客户都觉得我没买亏了。 但是,因为写到个人过去,再加上和客户聊天,才记起当年尘封的这段历史,否则早就忘记了。如果我连13、4万的北京独立小院都不买,那么现在的房价对我来说更是不可能接受了。说实话,对我来说,我错过这个并没有亏!因为,这个世界赚钱的机会太多了,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所有这些机会都抓住。 所以,我不论考大学、炒期货股票、还是在买房的问题上,都把握住一点:要敢于牺牲,然后要善于牺牲。 每个人其实随时都面临很多的选择,而我当时的选择到现在都觉得是最有价值的,也就是“投资效用”最高的,把钱花在了我自己的身上。
只有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才是“边际效用递增”的行为。 什么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跟大家说一个最简单的原则:让商家在你身上无利可图! 而现在,很多人不理解把钱花在自己身上的意义,以为买房子买车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理解。 中国的房价比美国的贵很多,因为在中国买一个“水泥窑洞”和在美国买一个装修好、环境优美的别墅,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别说产权的问题了。 一个安全点的合资品牌中低档车,如果考虑到质量、配置、保修期等因素,中国的车价比美国的贵50%-100%。 也就是说,和美国人比起来,中国人花的这些钱,基本上“送”给了商家,而不是由自己享受了。 到农村自己找块便宜宅基地自己盖房子,然后按照美国的综合标准买车,才基本上算是把钱花到了自己的身上。 而且,按照现在的国情,如果按照人生的衣食住行娱教医保儿的各种需求,如果一个年收入50万的人,如果花在车、房上的钱,超过1/5,也就是10万,那么就已经是比较明显的“负效用”了。
作者: 小妖0899 时间: 2009-12-22 23:30
好长呀~~~眼都花了,不过很不错哟!~收藏了!慢慢 看,哈哈!
作者: fgdianzi02 时间: 2009-12-23 09:21
都是大问题
作者: byron125 时间: 2009-12-23 10:31
写的很好,但有个问题,中国9亿农民,为什么没有农民的收入问题哦?
作者: beidou18 时间: 2009-12-23 10:53
点点滴滴
作者: yuyu900 时间: 2009-12-23 11:20
看了好久,写得很是在。难题要是解决了,那定能走上好的经济方向吗?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3 12:24
以下是引用byron125在2009-12-23 10:31:46的发言:
写的很好,但有个问题,中国9亿农民,为什么没有农民的收入问题哦?
这个问题在“城市居民收入”中有所介绍
虽然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收入在持续下降,比城市下降得更快。 从微观情况来看,农民出门打工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支柱,这些打工收入作为农村居民的额外收入来源,变成了家里新盖的楼房、新买的电器,让不少农村从表面上显得富裕了很多,掩盖了农村“自身造血不足”的状况。 不过,一旦农民工失去工作,向农村回流,农村的经济状况又会显露真实的状态。多数农村居民家里仍然拥有自己的耕地和宅基地。 即使大量农民工回家,他们也能够自己种粮种菜,有口饭吃,有地方住,过上相对自给自足的生活。 所以,农村居民只要有很少的收入就能够维持下去。 但是,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其收入就是生活的所有依靠,这些收入必须要用来应付一切的衣食住行费用。 一旦城市居民收入降低,会直接影响到买粮买菜、用水用电的状况。 如果城市居民失去收入,那么基本上就等于失去了生存能力。
农民收入降低带来的问题是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3 12:34
以下是引用yuyu900在2009-12-23 11:20:00的发言:
看了好久,写得很是在。难题要是解决了,那定能走上好的经济方向吗?
这上面的难题几乎都是无解的,政策的制定者们也只能妥协各方利益,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制定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方向。
作者: silverfox0429 时间: 2009-12-23 15:40
写的非常好,要认真拜读~~
作者: liuyl666 时间: 2009-12-23 16:59
房价太高了。今天突然有了在北京放弃的念头。
作者: huangshannuan 时间: 2009-12-23 17:10
写的非常好!!
作者: 八段锦 时间: 2009-12-24 10:46
精彩 还有后续吧
作者: 故乡的泥 时间: 2009-12-24 11:34
写得好,有见地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4 12:32
以下是引用八段锦在2009-12-24 10:46:33的发言:
精彩 还有后续吧
有啊,作者还没有写完呢,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讨论。
作者: jshmzhangh 时间: 2009-12-24 13:11
收藏了,一定仔细看!
作者: obscenewsj 时间: 2009-12-24 15:13
天涯牛人真多啊,很强
作者: c253528044 时间: 2009-12-24 17:32
同意部分观点,不全部同意。比如说:农村和城市的收入比较这方面,我个人是不怎么赞同的。
作者: helanxue 时间: 2009-12-24 17:54
写得相当不错,结合现实历史分析相当精彩,可惜就是太长了。后面就只能走马观花了,眼睛都看痛了都没看完。
作者: 77uu77 时间: 2009-12-25 1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uanxiaoyu126 时间: 2009-12-25 16:06
好
作者: katezhang 时间: 2009-12-25 17:06
哇,写的不错,拜读
作者: andyrun 时间: 2009-12-25 22:55
分折的非常不错
作者: 张大教主 时间: 2009-12-26 17:07
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12-26 22:15
观点有启发。
但提醒一下:这里面都只是着眼于2010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建议站在10年/20年的角度来看2010年。
作者: feilong111 时间: 2009-12-28 12:38
现实,深有同感
作者: teresajiao 时间: 2009-12-28 16:08
看了很有收获,对过去十年的经济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未来的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我这个许久没有看过报纸的人,大有收益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8 19:11
我哥的经历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缩影。 而社会经济文化是关键驱动力,主导着11大经济问题的方向。 我希望通过分析社会经济文化的关键驱动力,思考现在社会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并且探讨未来的社会发展潮流。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社会经济悄然开始转型,要求人们从“工具型”行为向“独立型”行为转变,到最近几年形成强类趋势。 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巨大转变已经开始。 更重要的是,大学系统发生倒退,社会文化系统发生倒退,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倒退。 在社会经济进化和文化倒退的过程中,人们的观念错位,导致无法适应经济发展。 因此,社会出现多个受困的社会群体。 比如说,房奴、“全民炒股”、“IT民工”、大学生异化和毕业大学生就业难、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白领“沉沦”、报考公务员热、工人下岗和4050、大批出口加工企业倒闭等等。 可以说,大规模、普遍性的社会经济问题,都与文化问题紧密相关。
那么,“工具型”和“独立型”人们的主要区别和文化特点是什么? 我们还可以用食品,进行一个简短的类比说明。 这次说的不是馒头,而是猪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猪场蓬勃发展,培养出了无数头肥猪。 这些猪在理想的猪圈里,生活得无忧无虑,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体重迅速增加,长势喜人。 而当猪长到足够大的时候,就会被成批送到屠宰场宰杀,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我想,过去三十年,成批进入屠宰场的猪应该有几十亿头吧? 另外,在深山老林中,还有少量的野猪存在。 这些野猪挨饿受冻,经常还得躲避天敌。 我见过野猪,非常的瘦,个头也比家猪小不少,但是非常的凶,尤其是两个獠牙,显示出跟家猪的显著不同。 它被困在一块地方的时候,会急躁不停地跑来跑去,说明它非常容易受惊。 也就是说,从各个方面,野猪都不如家猪。 但是有一点,野猪是自我独立的存在,或者说为了自我的存在而存在。 套句王小波的文章,叫“特立独行的猪”。 也就是, “工具型”的人需要依附某个组织才能够生存,同时为某个组织的目的服务;而“独立型”则指可以独立存在,为自己的存在而服务。
“个人独立”的实质是,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适应能力。 在我看来,“独立”由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两部分组成。 一头野猪和一头家猪相比,首先在于独立意识。 对于野猪来说,独立意识表现在,不能忍受被圈养的生活。 而“独立型”个人因为独立意识,所以在分配时间、精力、金钱和个人物品等资源的时候,与“工具型”的个人产生显著不同。 其次,野猪具备野外生存能力,而家猪则缺乏这样的能力。 如果家猪要想获得野外生存能力,必须要经过一个完整的、非常艰苦的适应过程。 同理,“独立型”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个人自由,并且愿意为了这个自由牺牲个人物质利益,因此也逐步培出了自由的能力。 而对于“工具型”的人,即使是很有知识和能力的人,在有了独立意识,希望脱离对某个组织的依附之后,仍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痛苦“蜕变”时期,形成适应不同环境的独立生存能力。 那么,我就结合我哥的例子,对这个文化进行分析。
当时,我哥的主要问题在于盲目乐观,不知道自己差了很远。 当人们处于痛苦绝望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建立“独立型”生存能力,从发现自己“差得很远”开始。 而对于我哥来说,读一年多自费研究生的经历,只是他从“工具型”向“独立型”转变的开始。 从现在看来,读研究生本身不一定适合我哥的自身特点,甚至等于是强迫他“用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进行竞争。 但是,在让他认识到自身局限,培养独立思想和独立意识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我觉得,当初他非常确定地回答“我行”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他见到了“救命稻草”,同时也是因为他缺乏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估。 高中后,他上了“垃圾学校”,在学校里他属于“多能型”选手,包括围棋、足球、摄影、学习、综合知识和素质等很多方面,都在学校是高水平,所以他的自我感觉良好。 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让他忽视了他未来需要面临的巨大困难。
他的“多能”属于低层次的多能。 他这样的“高水平”虽然让他自己的心理上感觉很好,但是同时意味着,他失去了接触高手的机会,失去了开阔的眼界,也就失去了个人提升的空间。 在他能够接触到的狭窄范围内,他觉得自己能力很强,似乎什么事都那么简单,也就把所有的事情看得很简单。但是,当他真正面临社会的时候,尤其是面对强烈竞争的时候,就无力应对。 而我哥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接触到了高手,尤其是几个保送上研究生的年轻人,让他看到了自己差得太远了。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发生在我哥身上,不少企业家在一个月刚刚赚几个亿的时候,就想成为“世界500强”。结果,当国际品牌渗透市场的时候,这些企业发现自己不论在产品研发、产品质量、营销手段和消费者关系,都和跨国公司差得太远了,只能靠低价生存。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他们不仅没有成为“500强”,反而在竞争很快失败。
低层次“多能”的结果,就是他在社会竞争中不被认可。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他的能力不够,拿硕士文凭也就无望,那么他就得去找工作了。 但是,在我们那个落后地区,他就是要1000元/月,别人都不愿意给。 我想理由很明确,虽然你读了一年自费计算机研究生,但是并没有拿到文凭,别人对你根本也就没有信任的基础。 那些本科毕业的年轻人在源源不断地从大学里毕业出来,工资低,上手快,充满活力,可以加班加点,这些都是年轻人的优势,也是我哥的绝对劣势。能够想像得出来,那个时候他才感觉到社会竞争的压力。 而面对竞争压力,他跟本没有“还手之力”。 后来,我母亲跟我说起他这段的经历,抱怨地说:“咱们那个落后的地方,要1000元都不愿意给!” 我想,她是从她的儿子的角度出发,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实力不够,但是更多地觉得是地区经济文化状况造成的。 不论如何,这次离开企业,跟上次“停薪留职”已经大相径庭,他已经很难回去,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在社会上生存了。 他先500元/月找了个“栖身之所”,准备先学习提高再说。
每个人的人生,总有一些偶然的“拐角”。 一天,我母亲同事的儿子去我家了解加拿大移民的情况。 这时候,我母亲突然意识到,既然他也想移民,那我哥的条件比他的条件更好,也应该够移民的条件。 既然我哥已经是在绝境之中,那为什么不去了解一下,试一试呢。 于是,我母亲和我哥就去找了移民中介,我哥的综合评估分数还挺高。 不仅够当时的分数,即使后来的新移民法分数都够。 我母亲和我哥再次有了希望。 既然办移民的安全系数比较高,而且中介承诺,如果办不成不收中介费,所以他们决定开始办移民。 在移民中介的指导下,他们准备好了材料,然后通过移民中介递交上去。 移民中介说,根据他的综合条件,他只要英语没问题,到时候去香港面试肯定能过。 那么,对于他来说,“瓶颈”又回到了英语。 他又开始了将近一年的英语学习! 于是,他就需要去北京,到北京读了几个月。 在经过长时间准备之后,他考了雅思。
雅思的结果出来,让我非常生气。 考雅思的时候,他是非常的自信,觉得没问题。 到了具体的成绩,其它的还算可以,一个6分,两个5分,但是口语只有3分。 当时,我们在网上说话的时候,听说他口语的分数,我就冲他叫喊起来。 我说,从研究生开始就让他突击英语,他不听我的;当他准备考雅思开始的时候,我又让他主要加强口语。 而且,我还在网络聊天的时候,跟他分析了考口语的那些题的内容,专门给他总结了适合他的“定制答案”。 如果他按照我说的关键内容背下来,也最少能够达到4分。 而移民是非常重视口语的,当时我就感觉到完了。 考试之前,大家还在畅想,像我哥这样的社会最底层,在中国连自己的生存都是大问题,别说养孩子、医疗、养老了。 他这样的老实人,也就适合“均贫富”的加拿大,靠着自己的努力就能生活。 结果,就差这么一分,移民的梦想感觉就成了“泡影”。 从1998年开始读研究生,到雅思考试分数下来,已经三年多了。 结果,我从开始就一贯强调英语,第二次还是因为英语的问题,让这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
他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资源配置出现严重偏差。 打个比方,我们在大城市中,钱非常管用,可以用钱买来很多东西,只要有钱,就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条件。 但是,如果进行穿越沙漠的活动,我们带上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只是没有带水,那么所有的财宝可能都买不来一瓶水。 对于我哥来说,每次都看到英语“红线”在那里卡着,没有英语就没有一切,就像沙漠中没有水就没有一切一样。 他如果想成功,必须全力以赴解决英语。 但是,他却偏偏不全力以赴。根据我的观察,他在上学的过程中,生活仍然如常,大量时间仍然耗费在家庭和孩子上,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学习。这就像知道穿越沙漠,水是最重要的,但是却偏偏不带水,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其实,他的情况反映出社会上的综合问题。 比如说,无数人很失败、无数人很迷茫。 但是,总是急切想知道答案的朋友,可以认真地问一问自己,自己真的在学习上全力以赴吗?
再多说一句,就拿“炒股”来说,一个人怎么能够成为炒股高手? 一个人如果有一定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如果按照我说的时间资源配置,在三年内肯定能够成为炒股的高手! 比如说,在这三年中:第一年,每天用14个小时进行学习,研究社会或者某个行业的基本面信息,比如说研究国家政策,然后某个政策对某个行业的影响,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某个行业进行全方位分析,并且根据行业趋势,找到行业中最好的企业,并且形成产业预测。 另外,进行1个小时锻炼; 第二年,每天用10个小时,研究股票和期货的历史数据,它们运行的规律,看看它们的关键拐点,以及拐点的关键原因。 用3个小时学习操作策略,用1个小时进行模拟操盘,一个小时锻炼; 第三年,每天用3个小时,研究基本面,用3个小时,研究技术面,用3个小时制定投资策略,用1个小时实际操作,1个小时锻炼。 但是,绝大多数人即使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也不会这样做,因为做这种“独立型”的炒股高手太艰难! 于是,人们喜欢把时间用在打听小道消息上,希望成为“依附型”的炒股高手! 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把辛苦积攒很多年的钱都赔到股市里面去。 这就是时间资源配置的不同之处。
一个关键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全力以赴,同时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 虽然我冲我哥叫唤,但是我并没有忽视他的巨大进步。 他的英语曾经非常差,高考英语没有及格,他们那个年代也不用过国家英语四级,所以大学基本上就没有再学过英语。 也就是说,虽然他没有按照我期望的那样,用一年的时间过研究生英语。 但是,经过缓慢而持续的努力,他开始把英语“拣”起来了。 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开始知道怎么学习了。 或者说,他荒了十几年的学习能力重新开始恢复。 这就像一个瘫痪卧床十几年的人,突然双腿全面恢复了知觉。 但是,首先肯定没有能力跑,只能慢慢地让人搀扶着走路;然后,开始能够自我开始行走,并且逐渐走的更快,最后能够小跑起来。 也就是说,他最后能够出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英语学习,而是持续了三年的结果。 而学习能力的恢复,比英语成绩更重要!
我哥也算是幸运的,还能够看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成绩。 而对于很多人,虽然一直在努力,但是看不到自己的成绩。 在过去几十年,喧闹的“中国文化”让人们已经完全迷失,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 1976年前,人们三年一小闹,五年一大闹,然后“越穷越光荣,无知最革/命”。 到了1980年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勤奋地读书。 而到90年代上半期,号召大家“下海”,又是“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 90年代后期,强调“非公经济”、“出口经济”的时候,国企就像“融化的冰棍”,任其亏损关门,大量工人下岗。 1998-2000年初期,互联网热又让无数人“触网”。 之后,很多企业准备开始进军“世界五百强”,没想到还没有“出发成行”,就开始被跨国公司打得“七零八落”。 再到后来,炒股票、炒房地产,搞传销,再到最近的“公务员热”。 大多数人一直在追逐着“热点”,但是永远追而不得,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亏了很多钱,让自己变得更加穷困,更加跟不上社会的步伐。
关键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就说中国社会太“浮躁”。 但是,“浮躁”本身并不是答案,而只是对现象的概括性描述。 那么,“浮躁”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因为,人们从小就被当作“工具”,而也把自己当作“工具”。 “工具型”的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总是在进行中“落后-追赶-再落后-再追赶”的无效模式,当人们感到精疲力竭,再也追不上社会变化的步伐时,就开始被社会淘汰,开始陷入困境。 甚至可以说,“浮躁”本身就是“工具型”的人们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标志性现象。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8 19:13
先讨论一下什么是“独立型”的人。 打个比方,不少律师、会计师、咨询顾问、高级管理人员、软件编程高手等等职业就是独立型的人。 他们可以独立于某个组织而存在,自己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负责。 他们在跟别人做生意打交道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能够从对方获得什么。 如果对方对自己有价值,那么就充分展示自己,告诉对方自己将能够为对方创造什么价值。 如果对方对自己没有好处,那么就不要浪费大家时间。 如果对方对自己有危害,那么能避就避开,避不开就反击。 对于这种“独立型”的人,生存的意义在于独立自由地生存。 那么,这些人如何获得好的生活? “衣着相貌”影响人,“言谈举止”打动人,“专业价值”满足人。 也就是说,不要让“肉埋到饭里”,随时展示价值感。 同时,聚焦于自己的专业能力,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完善自己的价值。 随着价值的提升,“独立型”的人在文化表现上越来越沉稳、平和。
同时,我哥是典型的“工具型”的人。 他虽然有知识、有能力、有经验,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让自己的这些价值为自己创造效益。 也就是说,他就像别人手里的“工具”一样,被别人利用来获得利益。 而“工具”的实质就是精神上的奴性,虽然在努力干活,但是不知道自己是独立的人,不会主动争取自己的利益。 这个问题我姐早就看得很明白。 我初中考高中的时候,我姐让我报文科。 我母亲问她为什么。 我姐说:“要让他改变命运,不要让他当工具”。 我估计我姐当时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而除了我以外,我家全都是理工科(我哥当时还没有结婚)。 相信有无数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因为我到过不少国有企业,大家都是这样的“工具”文化,而大部分私企,也是一样。而“工具”们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充分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为自己创造价值。所以,当企业兴旺的时候,“工具”穷;企业衰亡的时候,“工具”更穷。 那么,“工具们”就急迫地希望学习其它知识,或者“找到”发财之道,然后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 越来越穷的“工具们”就越来越浮躁。
那么,像我哥这样的“工具是怎样炼成”的呢? 第一、父母文化影响,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二、学校的“工具”文化;第三、工作后的环境文化。 经过这三道文化“关卡”,我哥就彻底成了“工具”文化的俘虏。 并且开始体会到作为“工具”的廉价。 因为,“工具们”似乎必须依附在企业中,才心里有安全感,所以宁愿付出自由的代价、付出高额的代价,最后还是发现当时的“安全感”只是“海市蜃楼”。
“工具们”是社会“机器”的附属品。 “工具们”是生产导向型经济的产物,符合生产导向型“物质更重要,人为物质服务”的价值观。(请参照我对生产导向型社会的特征归纳)。 比如说,我们从小生活在工业区,是个众多国有企业聚集的地方。 而国营企业是苏联模式的产物,企业是一个条块分割的结果,属于典型的生产导向性系统的一部分。 企业只是用来生产产品的单位工具。 在企业中,几十年生产一贯制,没有技术升级,没有产品结构调整,没有针对客户的产品创新,没有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的系统性提升。 工人只是“螺丝钉”,而工程师也只是“维修工”。 在这个系统中,人是生产系统的附庸,人只要做好了被规定的工作,就会得到个人的生活费。
围绕生产系统,人们成为物质的附庸,形成了“工具型”文化思维习惯。 在企业内部,人是为生产系统服务的,保障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 只要保障了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那么一切都OK! 同时,这些企业的员工,围绕这些企业形成了社会生态系统。 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形态是围绕物质生产展开的。 不仅仅人们像工具一样工作,人们和自己的孩子也必须在工厂附近工作和生活,符合工厂的要求。 而且,人们与外界沟通很少,主要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人际关系,也就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以及相应的变化应对能力。 而应对变化的能力,是因为人们缺乏社会竞争意识(独立意识)以及社会竞争能力(独立能力)。 当我们缺乏独立意识和能力的时候,我们不仅仅缺乏社会沟通和交往能力,更不会有效地保护自己。
我做过一些咨询项目,感觉到城市中处处存在着“工具型”的文化。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社会的商品经济已经非常繁荣发达,人们天天在进行着市场交易。 但是,人们从根本上并没有摆脱“工具型”思维。 现在,很多企业在做企业文化,现在企业文化咨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规范,而行为规范的一部分是基础社交礼仪。 就是这个基础社交礼仪,按道理是在公民社会中,人们从三五岁开始就养成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但是,它成为三五十岁人们最为感兴趣的内容! 为什么? 因为几十年来,生产导向型系统就在要求人们做“工具人”,而不是“社会人”。 “工具人”作为单位的“螺丝钉”和“工具”,只被要求单一的技能;而独立的“社会人”首先被要求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相应的独立生存与发展技能。 也就是说,“工具们”的思想是残缺的,缺乏独立意识;人们的技能是残缺的,缺乏独立进行社会竞争的能力。
生产导向型文化的时间长了之后,“工具型”文化经常会渗透到潜意识的思维层面。比如说有一些人,他们很有知识,非常精明强干,符合绝大多数优秀社会人的特点。 而且,我还看到一群这些精明强干、阅历丰富的人们,他们已经组成一个团队,创造过“奇迹”,运作过上市公司。 但是,这些人往往会“窝”在一些国营单位,经常还不受重用,结果让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浪费。 按道理来说,他们只要走出,会实现非常可观的人生发展。 比如说我说的那个团队,如果让他们操盘某一个企业的运作和上市,他们不仅能让企业业绩和股票非常靓丽,而且自己也能够获得很高的经济和社会回报。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出来闯一番事业? 我觉得,他们受到“工具型”思维从潜意识层面对他们的束缚。 因为,向他们的状况,没有道理天天“窝”在那里,然后看着事情在无能的领导手下变得失控。 而他们在天天郁闷的时候,不仅仅对自己的身体不好,更意味着压抑了自己的能力的成长和潜力的发挥。
我的父母就是“工具人”的典型,然后几乎全部传染给了我哥。 比如说,在子女教育方面,我的父母做得太差了。 按道理来说,一个独立型的社会人,其社会首要责任是孩子教育问题。 但是,我的父母就全面体现出“工具们”的特征。虽然从思想上,我父亲的独立意识特别强,看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角度(一种很偏激的角度)。 但是,他的行为完完全全就是“工具人”的特征。 他从小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早出晚归,辛辛苦苦去工作。 当时,他们是周五休息,所以我哥在周日基本上都见不到他。 只是后来,我哥上了高中以后,我父亲的单位才改成周日休息。 他喜欢学习,持续在读书、看报。 在1978年(或者79、80年)的时候,自己着手组装了个14寸的电子管电视机,其中有些电视机里的变压器都是他自己手工做出来的,成为周围人们看到外面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我父亲曾经做过一个环保型产品的创新,带着一些工人一起没日没夜地进行研发,讲奉献嘛。 那帮工人因为我父亲的为人,就是不给钱加班也愿意跟着他干。 我看,我哥后来就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我父亲的方式,像我父亲那样带着工人去干活。 不过,我哥一方面在内在理论知识和能力上,比我父亲差很多;另一方面,时移世易,我父亲当时带着工人干活,拿着是大学生的工资,比他工资高的工人不多,而且当时全国都是那个工资。 但是,到了我哥的时候,他拿着那个工资不仅比工人低,他在全国都属于“赤贫”。
后来,我跟我母亲聊天的时候,就再三批判他们的“工具人”行为。 我直接跟我母亲说,我父母非常愚昧,我母亲也不得不承认。 我母亲有一个好朋友,她的丈夫也是我母亲那个单位的。他们夫妇当时就很明智,丈夫从来就是上班来,下班走,尽量不加班。 然后,下班回家,就辅导孩子功课。 结果,三个孩子都轻松地考上名牌大学,轻松地去了美国。 小儿子后来读了美国最好学校之一的法律博士,毕业后直接收入很高。 而且,按照中国人的观点,进入了所谓的“主流社会”。 再看看我们姐弟三个人,为了上大学费了多少周折,磕磕绊绊,虽然也出了国,但是跟起她朋友的孩子相比,生活境遇真是相差的太远了。 他们就是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父母的文化首先应该是跟我们姐弟的关系。 但是,他们忽略了我们,去为物质“做贡献”。 结果,他们的工作最后都成了“无用功”,他们的孩子却在劣质教育中饱受煎熬。
这就是“工具人”的资源配置错误,不仅导致自己的生活困苦,很可能使自己的孩子“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姐弟还算凑合的,我母亲的不少同事们,就在经历“一代不如一代”的痛苦,虽然自己是知识分子,高级工程师,但是当自己退休后,拿着极为可怜的退休工资(说出来别人都不信)。 然后,自己的孩子连大学都考不上,只能陷入越来越穷困的状态。 我因为上大学就离开了我们那儿,所以只是听我母亲说,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 我哥认识他们中的很多人,他们跟我哥最初一样,不论自己多么努力,生活状况都在持续恶化。 随着各种价格上涨,他们其实已经沦为城市中的赤贫阶层。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8 19:17
二、学校的“工具”文化
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成为社会的一个关键点。 其实,虽然楼市成为人们的焦点,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更加深远。 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较差,同时中国经济的“劣质竞争”使高价值的岗位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也“为人诟病”。 而大学生的问题背后,是大学教育文化的退化和异化,正在对未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过去十几年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反复抱怨的主题。而在2010年,这个问题将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现在,更重要的是,分析教育问题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或者说,人们总在抱怨教育体制问题,其实体制只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底层的文化问题! 只有将文化问题思考清楚,才会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教育的目的是知识,为知识服务。 “知识实力” 是社会发展的“灵魂”。知识是社会发展的标准,一个人、企业和国家竞争发展的唯一必要且充分条件。 在竞争的社会中,一个的“知识实力”越强大,幸福感就越高。 这个也很好理解,一个人即使再穷,只要知识实力强大,随便想出一些点子,就能把有钱的文盲弄得团团转。 通过“知识实力”赚钱,既环保,又轻松,还来钱快、来钱多。 然后“知识实力”强大的人们就开始发展企业,比如说可口可乐卖加了点调料的水,微软卖数字0101的组合,巴菲特和索罗斯们连产品都没有,他们的企业就赚了大钱。 说句题外话,有句歌词叫做“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一看就是缺乏“知识实力”的表现。而“知识实力”是,所有利润都自己享,所有问题都别人扛。 比如说美国,通过持续增强“知识实力”,不仅从世界上赚钱,就连“次贷危机”的损失都让世界来一起帮它“扛”。 所以,发达国家是“知识发达”的国家;落后国家是“知识落后”的国家,即使国家依靠卖资源变得很富有,但也是落后国家。
大学反映一个社会的“知识实力”,是现代社会的领导者。大学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和大学生教育两个方面,为社会提供“知识养料”和“人才养料”。 英国依靠牛津、剑桥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学教育系统,成为“日不落帝国”,至今仍然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德国在与法国战争中失败后赔款的情况下,开办柏林大学,实施“平民教育”,开创现代大学教育先河,并且依靠这个大学实现崛起。 虽然后来经历了一战和二战战败、苏联占领,但是依靠强大的“知识实力”,屡次重新强大。 众所周知,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大学网络。 而日本在二战后,人们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质量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并且免费为学生提供书籍、衣服、食品,让学生们安心读书。 这些国家通过大学教育实现“民强”,然后实现“国富”。
教育从我做起! 现在,一说起教育问题,人们马上想起孩子。 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或者说思维关注点发生错位,最后也必然导致资源配置错位,花再多的钱也教育不好孩子。 教育的起点首先是我们自己! 只有教育好我们自己,我们才可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是我们的传承,他们不仅传承了我们的基因,反映了我们的身体状况;他们更传承了我们的知识文化,反映了我们的思想状况。就像基因传承一样,如果我们自己的教育有明显缺陷,必然导致思想有明显缺陷的孩子。 所以,我通过探讨中国教育问题的机理,思考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进行持续教育,然后更好地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世界的发展潮流。
人们应该停止抱怨。 比如说,中国教育问题早已经成为社会的情绪因素,很多人称之为“新三座大山”之一,还有的说“教改将二老逼疯”。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应该抱怨社会,而首先应该反思自己。 比如说,教育是干什么的呢? 是增强孩子知识的。 而知识是干什么的呢? 是以更轻松、更快乐的方式获得利益的。 也就是说,不能以更轻松、更快乐的方式获得利益的“知识”,其实就不能称其为知识。 所以,教育首先是让孩子辨别哪些是真正的知识,然后追求真知,远离假的知识,持续提升“知识实力”。 好了,现在明确了知识,也就明确了教育标准。 那么,我们每个人就要看,现在的教育是符合这样的标准的吗? 如果教育能够帮助孩子识别“真知”,持续引导孩子追求真知,提升孩子的“知识实力”,能够更轻松、更快乐地追求利益,那么就应该参与这种教育。 如果所谓的教育,是让别人更轻松、更快乐地赚自己的钱,然后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脑残”,那么家长参与这样的“教育”,本身也是无知的表现。 所以,每个人都有选择,如果教育符合真知,就让孩子去上;如果教育让孩子成为“脑残”,就不要让孩子去上。 这个选择很简单,也就少了很多抱怨。
让自己的孩子受教育,是一个理性的经济学问题。 有的人说,我要让孩子上个好的大学,就得让孩子上好的高中、好的初中、好的小学、好的幼儿园。 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习,就要买房落户口。 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个“脑残”问题。说的有点偏激,但是确实如此。 我在两年多前,录了个光盘,就谈到这个问题,你们这些家长这么做累不累? 然后,孩子在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也就是说,钱花了一大堆,孩子费了十六年的功夫,最后变成一个对社会无用的人。 不要抱怨教育系统,其实家长们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早就知道自己花了钱、浪费了孩子的宝贵成长时间和生命之后,孩子很可能找不到工作,获得不了回报,但是家长们还是要这么干。 这就像很多人买股票,看着它就是要下跌,然后自己赔钱,但就是拿着股票,而不是“斩仓止损”。
通过股票赚钱,核心是选择好的股票。 让孩子成才,核心是选择好的教育系统。 现在,很多人一说教育,经常就说到高昂的择校费,有一些老师为师无“德”等等。 实际上,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你说多少遍都没有用。 这些现象就像在股市里,有一些企业大量增发圈钱、做假账、联合资金操纵,你说多少遍也没有用。 根源在于系统性问题,分析问题要系统地看。 一个股市不是用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而是帮助企业圈钱的,那么你就是再聪明,就是想尽办法,如果不及时推出,最后也只有一条路:血本无归。 同理,一个教育系统不是教给孩子真知,引导孩子追求幸福,更轻松、更快乐获得利益的,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脑残”的,你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也没有用。最后,你的孩子必然要“耳濡目染”,最后部分地、或者整体地成为“脑残”。 即使孩子受“教育”100年,最后还是个无法再心理上独立的“大儿童”,上了社会直接撞得“头破血流”。 比如说,有点家长看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再给孩子钱,让孩子“创业”。 家长也不想想,“创业”那么容易? 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人,能够创业成功?
所以,首先需要分析的是,一个好教育系统的标准是什么。 其实,分析好的教育系统,就像分析什么是一只好股票一样。 如果找到了好的教育系统,那么自己的孩子就会成为“潜力股、黑马股”;而如果碰到了坏的教育系统,那么即使孩子是“潜力股、黑马股”,也会成为“流星股”,很快就失去了前途。 那么,“黑马股”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能够培养成功者的教育系统,它的关键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大道至简。 成功的教育系统,核心是将受教育者当作“人”来教育。 将人看作人,看作有前途的人、有潜力的人,“不让一只羔羊走失”。 比如说,美国的建国理念是“人人生而平等(created equal)”。 首先,是生而平等。 而在社会中,人的年纪越大,就越不平等。 因为每个人走的道路不同,努力程度不同,所以会变得非常不平等,就像森林里有参天大树,也有小草。 如果想通过成人的“平等”实现“世界大同”,那么就意味着要砍掉“参天大树”,让所有人向“小草”看起,最后大家都必然像“小草”一样愚昧和贫穷。 而真正的平等,只能通过教育上的平等实现,创造出一个平等的成长环境,通过“阳光普照、土壤肥沃、雨水滋润”等方式,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愿望,成为“参天大树”、或者“小草”。 而且,教育的平等不仅仅在于教育本身的平等,更是要发现孩子的“天才”,培养他们的“天才”,发挥出来他们的“天才”。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通过一个交流项目去了美国。 在办签证的时候,签证官就如同对待大人一样,跟他平等地交谈。 结果,他还主动谈到政治这个深奥的问题,他们还聊了聊。 到了美国上高中,他说根本没有一点不适应的感觉。 以前在中国,他努力学习都觉得特别费劲。 而到了美国高中,老师对他这个新的国际学生进行单独的方向辅导,跟他说学习的方向,主要的方法等。 在那个学校里,他是第一个中国学生,所以所有孩子都对他很好奇,想通过他了解中国。 于是,老师就让他准备准备,给班里的同学讲讲中国。 他就给同学们讲起春秋战国期间打仗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如醉如痴。 然后,老师很快就给他安排了第二次,让他继续给大家讲故事。 后来,其它班的老师听说了这个事情,来请他去其它班讲。 就这样,他就忙了起来,去其它班巡回演讲。 然后,他就跟其它的孩子打成一片。 他喜欢运动,参加了足球队,别人有时还主动邀请他一起打篮球。 在学习上,老师持续地关注他。 他测试的成绩出来后,好的成绩就不用说了,成绩一般的科目,老师就会给他分析他的优点在哪里,问题是什么,怎么可以提高。 而且,他寄宿的美国人家,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该遵守的家庭纪律也必须遵守,让他感觉就像在自己的家里。
“生而平等”用的是Created equal,而不是Born equal。 就是说,每个人出生(Born)的时候,家庭背景不一样,因此资源占用也不一样,平等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在富人家出生的孩子,自然占有更多的资源,会被“精心培育”。 但是,每个人在被创造(created)的时候,内在的天分不同,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这个到美国的中国孩子,如果按照中国的“户口”观念,属于从“外地”、“乡下”来的孩子,说着一口“外地话”,而且“人生地不熟”,肯定被人瞧不起。 但是,每个人从小被灌输的观念是,你是谁! 而不是你从哪里来。 教师从“平等”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特别关注他,防止他“掉队”。 同时,创造机会,让他展示自己的独特优点,告诉其他孩子“我是谁”。 那么,这个孩子通过展示自己的独特优点,并且吸引住其他孩子,成为学校里一个popular的新生。
很多中国人都喜欢看NBA,因为它是承认个人价值的比赛。 对我来说,NBA充满着迷人的篮球技术和艺术,以及强烈的竞争精神。 而篮球最高水平和所有魅力,在篮球巨星上得到集中体现。 那么,现在NBA的篮球巨星中,很少有美国本土成长的白人。这是因为,黑人在篮球比赛所要求的力量、速度、弹跳、身体协调性等均衡性身体素质方面,要明显优于其它种族。 可以说,篮球虽然起源于白人,但像是专门为黑人设计的。 自从“大鸟”伯德这位伟大球星退役后,NBA进入乔丹时代,黑人开始基本上控制了篮球赛场。 NBA球场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白色,黑色成为篮球场上的绝对统治色。 进入21世纪的NBA“全球化”时代,欧洲、拉美和中国的球星纷纷进入NBA,让NBA变得“五彩缤纷”。 姚明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代表着中国篮球队最高水平。 而孙悦签约湖人队后,第一次出场,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场面非常让人感动。 这一方面因为,美国人普遍对中国人具有良好的印象和感情,另外一方面,人们欢迎“多样性”,希望不同的人发挥自己的潜力,打出自己的特色。
美国社会环境也给了非洲裔美国人“后来居上”、统治球场的机会。 可以说,马丁 路德 金的“我有一个梦”首先在篮球场上得以实现。 在篮球场上,出现的不仅仅是民族平等的问题,而且是非洲裔美国人唱主角,成为竞赛中的英雄人物,所有其它肤色的人们都在为他们喝彩。 同时,当乔丹从贫困的家庭出身,以自身的奋斗获得伟大的成功后,大量穷困的非洲裔美国青少年看到了乔丹的成功,也激发了他们成功的强烈欲望。 他们希望像乔丹一样,也通过打球、通过自身的奋斗获得伟大的成功。 这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的意义,他们可能在知识技术上普遍比白人差,但是他们在体育场上,同样能够实现个人的发展,提升个人的尊严,获得尊重、名誉、地位和金钱。
需要强调的时候,美国的教育体系支持了他们的成长。 这些“天才们”没有一个是自然成长起来的,而是整个教育系统(或者说社会)辛勤培育的结果。 我们看有的美国电影,就是讲一些“义工教练”如何帮助家庭很差的孩子打好球,进而把艰苦的人生,变成充满希望的人生。 随着这些非洲裔美国青少年的成长,从社区义工组织的篮球队到全美大学联赛,各个层级的篮球组织给他们发挥个人天赋与能力的机会。 而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他们的教练们为了他们的成功而努力,不仅仅是帮助他们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赢得人生。 所以,教练们在信心与性格塑造、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篮球技战术等各个方面给他们以充分的美国式熏陶。 而依靠身体天赋、后天的个人努力和美国篮球教育系统的培养,非洲裔美国人中的篮球天才倍出。 虽然国际球员已经开始全面渗透NBA赛场,但是美国黑人仍然是场上的核心,控制着比赛的进程,体现着NBA的最高水平。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8 19:20
从德国创立现代大学教育机制(也就是“平民教育”)以来,教育的核心点就是“大多数”。 现在,在欧美教育机构里,越来越担心“失败的大多数”。 这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国基础教育已经失败。 比如说,一些领导型和天才型的孩子占据了老师的主要视线,让老师忽略了大多数孩子。 而大多数孩子看上去很温顺,不制造麻烦,在班里经常也无声无息,看上去比较好管理,但是他们属于典型的“平庸失败者”。 所以,有的美国教育者也在呼吁,吸收东亚教育的优点,强化孩子的机械式训练内容,比如更多地布置数理化方面的作业。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基本技术技能,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满足基本的教育要求,然后能够进入大学或者社区学院,通过学习实用技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并且支持美国制造业的地位。
与欧美的“独立人”的“平民”教育思路相反,“工具人”的教育主要关注少数。 “平民”教育的重点不是最好的学校和学生。因为,只要不约束“精英型”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他们自然就能长期领导社会的发展。比如说,于1167年建校的英国牛津大学,经历了将近千年的历程,仍然依靠自己的精英教育思路,以精英老师带领精英学生,保持着世界最高学府之一的地位。 “平民教育”关注的是最差的学校和最差的学生。 所以,美国通过“平权教育”的方式,给了黑人更多的大学入学份额。那么,这种方式同时危害了学习成绩优秀的亚裔(尤其是华裔)学生的大学入学机会。 同时,“工具人”关注的是“最好的学校和学生”,然后将资源向“最好”的学校和学生倾斜,然后将广大落后地区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排除在“工具人”教育系统之外。
“独立人”教育和“工具人”教育的出发点不一样,所以结果也不一样。 比如说,美国式的“精英教育”重在培养自主发展的社会精英,然后通过他们的努力,持续改变社会运作形态,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 而在“工具人”教育思路下,“精英教育”重在培养“工具精英”,然后通过他们的努力,持续增强“大机器”对社会经济文化的控制,尽可能使社会处于静止状态。 或者说,“独立人”的教育,思考的是生物性动态系统,通过培养人们的竞争能力,推动动态生物系统的“多样化、高质量”发展与升级,核心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工具人”的教育,思考的是机械式系统,通过培养人们的“工具能力”,保持大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大机器”的地位。 那么,如果“大机器”不能适应“物竞天择”的环境,被“颠覆性创新”淘汰怎么办? 这些“工具人”因为只能适应“大机器”的环境,所以也将同样被淘汰!
我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又收到了老师的短信。 现在科技发达了,老师不用开家长会就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 短信的内容是,老师提醒家长,孩子当天的作业是什么,要家长帮助孩子完成。 于是,我们又顺便谈起教育。 他自己是反对给孩子留作业的,但是那是老师的要求,他也无能为力。 因为,如果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就会对孩子态度很不好,进而压抑孩子。 他认为,现在的教育系统教出来的学生没有前途,所以他除了孩子喜欢的舞蹈和跆拳道之外,什么班都没有给孩子报。 但是,考虑到孩子需要有一个相对好点的学习环境,他在好几年前交了几万元的“择校费”之后,让孩子进了一个比较有名的学校。 他每年还要给老师送购物卡,这样的话,孩子即使学习成绩普通一点,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也能好点。 同时,他还要时常请相关部门的人吃饭,保持与他们的关系,以便孩子上初中的时候,也能有交“择校费”进入那个好学校的机会。 他算了算他给孩子的“教育”投资,即使在没有“教育”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他为孩子的整体投入,在最最保守的情况下,将超过100万。
但是,即使他已经给孩子铺好了所有的路,让周围所有的老师都对孩子不错,他的孩子仍然不快乐,非常的不快乐。 他跟我谈了谈他孩子的近况,对孩子产生深深的忧虑。 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其大胆、活跃、敢作敢为的特点越来越突出,跟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我跟他说,这个孩子如果上了社会,将会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会成为领导者。 如果在“独立人”的理念下,孩子在学校里已经“脱颖而出”,被作为未来的领导者而培养了。 但是在“工具人”思路下,即使是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学校,孩子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仍然不被认可。 所以,孩子也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情绪上越来越消沉。 我建议朋友,尽可能用所有的资源,保护孩子现在的所有特点。 否则的话,孩子就完了。 因为,这样的孩子无法适应现在的学校文化,那么如果老师对孩子逼得太紧,孩子就会在心理上发生严重扭曲,变得非常极端。 而即使孩子能够适应了学校文化,将来也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然后变成失败者。
在“独立人”和“工具人”的不同理念下,“好学生”的标准大相径庭。 “独立人”教育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变得平庸。 在“独立人”教育中,“调皮捣蛋”是个褒义词。 一个学生如果非常活泼、活跃,即使是净出坏点子,那么也是老师喜欢的。 老师可以通过把一个“坏学生”转变成“好坏参半”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 而一个学生如果很驯良,但是个人毫无特点,而且学习平庸,那么将是教育的“噩梦”。 而如果这样的学生变成“平庸的大多数”,那么教育将变得像“狗咬刺猬”一样,难以找到“下口点”。 这时候,教育必须要研究学生们的家庭背景,分析家庭背景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帮助孩子克服压抑状态,重新回到“鲜活”的生命状态。 而“工具人”最担心的正好相反,就是孩子们具有创意,而且敢想敢做,保持活跃的生命状态。 因为,“大机器”需要的是“工具”,而工具应该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大机器”的顺利运转。 而如果学生们思维活跃,充满创意,而且敢想敢做,那么随时会发现“大机器”的关键弱点,通过“颠覆性创新”淘汰“大机器”。因此,“工具人”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压抑生命状态,让孩子们从小就认为“大机器”是正确的,然后通过个人“工具化”,增强“大机器”的控制力。
在大城市的大街上,有时候会看到背着大大的书包的小学生,有的还拉着拉杆箱。 我就想他们背的不是书,而是大人们强加给他们的精神负担。 我在国外的时候,每当碰到小学孩子上下学的时候,就会跟孩子打招呼。 这些孩子基本上就是两手空空,因为他们不用买教科书,更不需要所谓的“教辅资料”。 我一般就会问孩子们,他们愿意上学吗? 他们无一例外地回答,愿意。 我想在国内,这些问题根本就不用问了。 从孩子们一个个疲惫的表情,沉重的步伐上看,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 孩子作为快速成长的幼小生命体,需要健康的体魄,知识的滋养,大人的关心爱护,以及在关键事件上的正确引导。 但是,“工具人”教育要做的,就是打压生命体的成长,因此以重重的书包为关键特征,来实现其目的。
“工具人”教育环境下,孩子从小就被当成“工具”。 在“独立人”教育环境中,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分得非常清楚。 大人必须拥有自己的事业,然后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给孩子做榜样,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在资金上支持孩子的冒险事业。 比如说,比尔 盖茨发了大财,但是他的父亲自己通过努力,赚了足够多的钱。所以,父母没有沾他的一点金钱上的光。 当然,他的父亲最初作为他的慈善基金代表,到处帮他捐款,算是“沾”了点心理满足上的光。 而在“工具人”教育环境下,大人们要通过孩子这个“工具”,实现自己目的的。 很多虽然自己才30多、40来岁,但是心理上已经失败的家长,想的不是自己通过持续的教育,增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命运,而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自己天天打麻将,却希望孩子一天学习15个小时;自己做工作上瞎混,却希望孩子学习认真;自己没考上大学,却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自己不进行自我教育,提升自己的职位和待遇,却希望孩子找到好工作,然后通过所谓的“乌鸦反哺”,剥削孩子的收入。
孩子更是成为老师的“工具”。 在“独立人”教育中,老师的作用是培养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天才闪光,使孩子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 孩子的天赋和天才是任何一个固定的考试无法测试出来的,只能在社会上进行测试。 所以,考核老师的标准就以“人性”为核心,专业能力为辅助。 而“工具人”的教育是以“大机器”的要求为标准,也就是考试能够考出来的内容为标准。所以,“升学率” 成为在“工具人”教育下,衡量老师水平的唯一标准。 而“升学率”的唯一标准是符合“大机器”要求的课程的成绩。 比如说,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课程是工具的基本要求,政史地等关系到社会的课程,也要按照“大机器”的要求“灌输”给孩子。 那么,老师必须就要每个孩子努力提高成绩,达到“升学率”要求,表现自己的水平,提升自己的待遇。 现在,不少高价补习班,就是善于训练孩子成为“工具人”、提高成绩的老师组成的,因为符合了家长对于孩子作为“工具”的期望,顺便赚家长的钱。
对于“要求更高”的老师,孩子的“工具人”作用就体现的更加明显。 比如说,有的小学老师在一开始带孩子的时候,就要调查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并且开始进行家长谈话。 比如说,我的朋友社会关系比较广,家庭收入比较高,立即就成为老师 “重点关注”的对象。 老师经常会找我的朋友谈话,分析孩子的现状,给孩子提出要求和希望。 这也就意味着,我的同学必须定期地以“购物卡”为象征,对老师的特殊关照表示特殊的感谢。 由于这个孩子“多才多艺”,所以老师就让孩子参加她的班。 而像这样“重点关注”的孩子,根本参加不过来各个老师办的班,所以朋友就谢绝了。 相信这么做,大家都能想到是什么样的后果。 以前一个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一个月内遭到老师数次在全班面前点名批评。 于是,朋友又找了个机会,“顺便”找老师问一下孩子的情况,“顺便”准备了一张购物卡。 于是,孩子从第二天开始,又成了“好学生”。 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总是会聊到孩子,总是会发现新情况。 我的朋友觉得很不理解。 我跟他说,你对教育的理解错了。 记住一点,现在不是老师为孩子服务,而是孩子为老师服务。 思考清楚这个问题,你就觉得所有现象都正常了。
在“工具人”教育系统下,优势教育资源自然向强势群体聚集。 这种强势资源的聚集,不仅仅反映在我朋友的孩子身上,更反映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层面。 比如说,“工具人”教育系统的社会背景是,教育附属于“大机器”。 因此,教育资源根据和“大机器”的远近,形成明显的级别差。 离“大机器”最近的地方,“大机器”对投资的力度最强,也就拥有最强的教育资源。 比如说,一些关键的大城市,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社会教育资源。 而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因为离“大机器”最远,所以基本上没有教育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农村出来的朋友们,历尽艰辛才能够达到一个核心大城市孩子只要随便努努力就能达到的水平。
再多说一句,很多孩子“网络成瘾”的问题。 请有孩子的各位朋友注意一下,“网络成瘾”是个典型的“工具人”思维概念。 孩子本身的生命是活跃的,需要活跃的教育体系来支持他们。 但是,现在的“工具人”教育却压抑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的几乎所有时间都耗费在毫无感情和人性化的“灌输”和“作业”中。 孩子比如讨厌这样的教育,必然要反抗或者逃避。 同时,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是个充满创新和互动的活跃生命体,必然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美国教育专家的实验表明,孩子上网学习的速度极快,比成人快的太多太多。如果能够组织孩子进行小组式上网,更能够加快孩子的上网学习能力。 因此,在“独立人”教育中,无数孩子痴迷于网络,并且在“互联网经济”中,很轻松地就颠覆旧的经济形式,成为“互联网”富翁。 而“工具人”教育则害怕孩子被“互联网”吸引走,导致“工具人”教育被互联网“釜底抽薪”。 因此,利用所谓的“网络成瘾”,威胁家长,保持对孩子的控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如果真正关心孩子的未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孩子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当然不能让孩子过于沉迷)。 如果再有条件,可以鼓励孩子组成小组,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 这是因为,未来的世界是“互联网”所代表的“独立人”文化时代,只有“独立人”才能生存和发展,获得作为“人”的尊严。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8 19:22
当人们做错误的事情的时候,总要付出代价。 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时间的早晚。 当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因为缺乏基本的教育资源而无学可上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广大农村永远改变不了落后的面貌。 而城市的孩子被当作“工具”对待,过早承受社会给他们的压力。他们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天真和快乐,过早理解了“世态炎凉”,也过早地让生活“压弯了腰”。 而且,当优势教育向家长掌握优势资源的孩子倾斜的时候,让孩子们的思想里充满了功利的想法。 功利-或者说既得利益导向-的思维,让孩子变得甚至比大人更加世故。 我相信,有的孩子说“长大要当贪官”,绝对不是开玩笑,而是发自内心地说出大人不敢说出来的话,原来“皇帝没有穿衣服”。 每个人做错事情,最后都要受到惩罚,甚至审判。 但是,人们以为教育的周期长,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发生,或者不会很快发生,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人们开始接受惩罚的重要节点。
孩子在“工具化”教育的方法下成长,必然具备“工具人”的关键特征。 “好学生”的意思就是会做数理化题,会考试的学生。 没人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综合技能等等。 因此,即使是成了大学生,仍然像“大儿童”一样,缺乏独立的意识,缺乏独立的思维和见解,更是缺乏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独立能力。 在2002年美国经济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耶鲁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对本科毕业生说,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应当起到领导社会发展的作用。 但是,“工具文化”从小开始灌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底层思考。 在大学生比例比美国低的太多的中国,当没知识没文化的既得利益者对大学生说,大学生已经过了“精英时代”,进入以实际技能为主导的“工具时代”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就相信了。 所以,不少大学生开始学习所谓的具体技能,本来应当定位“知识精英”、推动社会前进的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为“高级技工”,也就是“工具人”。 而一旦“大机器”出问题的时候,大学生也就失去了方向。
2010年,大学生毕业生将面临一个新的困难之年。 二、三月份开始,700万准备新毕业的大学中,绝大多数将完全失去方向,面临着无工作可找的情况。 2009年,广州的数据低于10%,到2010年,这个数据将更低。 而且,比2009年更加严峻的是,2010年积压的不仅仅是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而是2009年毕业的绝大部分毕业生仍然在寻找工作,同时在经济困难时期,更多失去工作的具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也重新回到人力资源市场,争夺越来越少的职位。 到2010年六七月份,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不必要找工作了,不是因为大家都找到了工作,而是因为没有工作可找了。 很显然,已经花了家里十几万、几十万的大学毕业生们,又要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到底要去干嘛? 准备考研吗? 只不过是将失业的期限推后几年而已,而且比例相当有限。 考公务员吗? 几千分之一的录取比例,而且是内定的名额,一般人只是做个分母。 进垄断企业吗? 不是本系统子弟(大机器的一部分),相当“工具”都没有资格。 那么,方向在哪里?
暂时找不到工作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未来的方向! “工具人”的价值是依附于“大机器”而存在的。 现在,“大机器”不需要“工具”了,那么这些“工具人”就得自谋出路。 但是,长期以来,“工具式”教育系统只教孩子们做数理化题,从来没有告诉孩子们,真实生活中什么是有用和实用的知识,如果在生活中碰到困难该怎么办。 看看大学里面教的课程,到底有几门专业课程是有用的?在有用的课程中,到底有多少内容是超前于时代的? 即使不超前于时代,有多少是与时代同步,能够现学现用的?还有多少课程是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生活的? 大学生们了解社会真实的运作机理吗?了解真实社会的发展方向吗? 他们在课余时间做的事情,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吗? 那么,让对社会一点都不了解、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大学毕业生们去“创业”,可能吗? 可以说,大多数“读死书、死读书”的大学生们连社会的大门朝哪里开都找不到,更不用说去进行异常“艰难凶险”的创业了。既不知道如何找工作,更不可能“创业”的大学生们,出路到底在哪里?
学生家长必须进行反思了!如果说,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率给人们敲响警钟,那么2010年人们将全面被迫思考“工具化”教育系统的问题了。 父母每天逼迫孩子做作业是在干什么呢? 肯定是要让孩子上个好大学。 为什么上好大学? 因为,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上大学后就会有个工作,上了好大学就会有好的工作,好的工作就意味着好的收入和好的前途。 这是三十多年来,人们想像之中的上学与获利之间的逻辑。 但是,突然之间,人们发现,社会逻辑变了。 似乎就在顷刻之间,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的逻辑已经行不通了。 2007-2008年,大学生们还能凑合找个跟知识或者专业挨点边的工作;到2009年,大学生们已经找不到什么正经工作了,但是还能找到所谓的“低价实习”的地方;再到2010年,新毕业的大学生可能连实习的地方都找不到了。那么,以后的家长必然要思考,大学已经变成了一个“死胡同”,花钱和花时间还值得吗?
“工具化”教育系统将发生连锁反应。 中国的父母无疑是非常功利的,就像人们炒股票那样功利一样。 当股票价格涨起来之后,人们就蜂拥而入,希望从中获得“一杯羹”;当股票跌下去,让买股票的人们已经损失惨重的时候,人们又急于斩仓,于是在“黎明前的黑暗”倒下。 同理,父母们必须要看到大学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实际利益,才愿意给孩子进行大量投资。 当大学变成了“死胡同”,那么花费巨资、牺牲家长的大量时间、牺牲孩子的休息和娱乐,然后再上大学,还有任何意义吗? 如果上大学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初高中还有学习的必要吗? 家长们花费巨资给孩子“择校”,通过给老师送礼“讨好”老师,给孩子花很多钱购买教学相关材料,这些花费在突然之间,似乎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费用。尤其是在生活日渐艰难的环境下,家长必然要认真考虑考虑自己的钱花得值不值了。
更重要的是,人们感觉到依附于“大机器”的教育系统正在面临瓦解。“大机器”的主要特点是,力量强大,可以让很多人依附。 但是,“大机器”的最关键弱点,就是无法应对“经济变局”。尤其是面对国际经济危机的时候,“大机器”更容易被淘汰。 比如说,在广东沿海地区,有一些曾经成为业内领导者的出口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吸引了大量的员工,也就需要相应的“工具型”大学生管理人员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 这时候,“工具人”也就获得了一定的收入,而且企业已经这么大了,所以人们都在憧憬着企业能够上市,人们也能获得一些股票,小发一笔财。 但是,当国际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之后,一些这样的大企业很快倒闭关门,让人们“措手不及”。 其实,危机的征兆早在2007年就已经显露出来,但是大家作为依附于“大机器”的一部分,根本没有看到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大机器”的变化,或者人们看到变化也不愿意承认,最后大量人员只能面临失业。 这时候,依附“大机器”的教育还在为“大机器”培养着相关的人员。 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些正在培育的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接近被社会淘汰的状态了。
另外,依附于“大机器”的教育必然是学位“工具化”。 工具往往就意味着可以复制的,缺乏价值感的。 培养“独立人”的大学是一个社会的“灯塔”,照亮整个社会的进程。 在依靠大学崛起,创立现代大学体制的德国,其前总理科尔说:“我们德国人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远远超过对商业巨子、银行家和内阁部长,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而德国的博士学位意味着意味着极高的含金量。 博士意味着一个聪明而且勤奋的人,在某一专业领域通过十年左右的学习和研究,达到实现创新的能力。 而且,在获得学位后,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 这种学习和研究是基于“知识至上”的思想,或者说是“为了知识而知识”,“为了理论而理论”的原动力。 知识创造经济发展,这些博士领导着德国尖端科技创新,推动德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而在一次高等教育国际会议上,人大校长纪宝成称:“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 也就是说,学位已经成为一个工具。 在职官员能够获得学位,说明博士学位只是一个“附属品”。 一些官员读博士很容易,跟导师沟通沟通感情,找秘书或者助手听听课、做做笔记,找高水平“枪手”写写论文,就能得到博士学位。 然后,拿着博士学位的官员立刻就跟一般官员不一样了,博士领导也就意味着“更高”的管理水平,也就有了更好的升迁跳板。 同时,大量无权无职的学生博士候选人,只能靠自己艰苦的学习,靠给导致做“免费包身工”,最后才能够拿到博士学位,但是这样的学位在社会上还能体现出什么价值感呢?
需要明确的是,“独立人”教育并不意味着像鲁滨逊那样,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 “独立人”教育指的是,帮助学生获得普世价值创造能力,不依靠某个“大机器”也能够生存。 比如说,在“大机器”教育系统下成长起来的“工具人”,为“大机器”而骄傲、而自豪。 因为,他们依靠着“大机器”就能获得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还有二奶、三奶等。 但是,这些人长期在“大机器”庇护下生存,已经失去了独立生存能力。 比如说,一些企业官员离开企业后,立刻从家门口“车水马龙”、家里日进斗金,变得“门庭冷落”。 而如果让这些“工具人”离开大机器,那么他们的优越生活可能立刻变得非常窘困,甚至失去生存能力。 因为,只有“大机器”认可这些“工具人”,到了其它地方人们根本不认可“工具人”。 所以,“工具人”的最佳策略就是尽力维护和支持“大机器”的运作,以便自己也能够获得“一杯羹”。 同时,“独立人”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可以独立于任何一个组织而存在。 比如说,一个德国博士毕业后,可以随意在欧洲或者美国的相关对口企业找到一个高薪的工作。 然后获得高收入。 这就是“独立人”的实力,以及实力带来的社会普遍认可。
在平静的海面上,每个人都是好舵手。 在“独立人”教育系统中,知识是帮助受教育者学会应对生活困难的能力。 越在艰难的时刻,越能够显示出知识的力量,知识领导社会前进的作用也就越显著。 但是,“工具人”教育系统中,从来没有想过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相应的能力。 而当经济危机来临时,真正让家长恐惧的是,发现现实竟然如此让人“不寒而栗”。 在想像中,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学,似乎就等于已经是“成功者”了。 但是,当国际经济危机一来,“工具文化”的大学和“工具人”大学生的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工具”文化的大学依附于“大机器”久矣,已经不知道社会正在发生什么,更不要说以前瞻性眼光,领导未来社会的方向了。 所以,面对危机,学校不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危机,并且以对未来社会潮流的洞察,以及新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学生和企业实现新的发展。 这些大学又开始传承“传统”,将大学生毕业生们最后一次当作“工具”,于是让学生们实现了大量的“被就业”。 而学生则更加迷茫、无助,刚刚从“故纸堆”里出来了的学生,没有学过如何适应社会变化,更不要说应对经济危机了。
2010年,标志着“工具”式教育难以为继。 可以说,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并对整个社会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已经毕业的1000多万往届大学生毕业生仍然不知道工作在哪里,2010年将毕业差不多700万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在2010年招生后,大学中又有差不多2000万在校生,还有无数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中小学生。 在现有的大学教育走入死胡同之后,这些大量的学生在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 越来越明确的经济形势,已经开始逼迫家长们重新思考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对孩子成长的认知,对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的认知。不论是大学生对自己人生方向的选择,还是家长对教育系统的认知,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而不论大学生的反应,还是广大学生家长的反应,都意味着对中国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8 19:23
三、“大机器”经济的思考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独立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因为,一个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时代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新的竞争时代,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决定未来社会的经济方向,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 而一旦全面竞争进程开始,“独立人”将引领经济的进程,同时促进思想的繁荣和文化的开放。 同时,“工具人”则充满恐惧和压抑,因为很多“大机器”正在被竞争淘汰,依附于“大机器”的人们则失去生存依托。也就是说,不同的教育造就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的经济环境,并且创造不同的经济结果。 因此,人们面对同样的经济前景,作出不同的反应。
“独立人”之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是因为拥有高级的智慧。 社会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有的人依靠“操纵大机器”获得个人的利益,并且控制众多的“工具人”。 就像满清人入关,屠杀汉人之后,捡起“儒家思想”,立刻让很多当时的汉族读书人“依附”过来。 然后,这些汉族读书人作为满清的“工具”,开始驯化其他汉人,于是全国汉人都成为“奴才”的局面形成了。 而作为“独立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考虑的不是成为“大机器”的工具,而是要废掉“大机器”,于是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当满清被推翻,溥仪下台之后,那些通过八股科举制获得功名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升官发财”之路,人生走进了“死胡同”。 同时,当时北大、清华、黄埔等现代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以及“留学归国”人员组成的新知识阶层,很快填补了中国的知识空白,开始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年轻人,并且主导社会的发展进程。
21世纪,更是“独立人”的世纪。 “独立人”与“工具人”最主要的思维差异是,“独立人”强化竞争导向,看到“大机器”的致命弱点,然后通过击垮“大机器”,获得个人的“跨越式”发展; 而“工具人”则为“大机器”服务,维护“大机器”的地位。 在打垮“大机器”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很多困难,也会冒很多的风险,但其实结局早已经注定。 因为,只要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让一个人内在的天赋和知识获得有效的整合,成为高等级的智慧,其力量远远大于“大机器”。 或者说,再完美的“大机器”也有弱点,而且最关键的弱点是,“大机器”是死的,是缺乏人工智能的,而且“大机器”成本高、行动缓慢,无法适应外界形势的变化;同时,缺点再多的“独立人”只要具有足够的智慧,也能够轻易打败“大机器”。 因为,每个机器都有一个总开关,只要具有足够智慧的人找到总开关,并在合适的时间关掉总开关,这个机器就瘫痪了。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为流行的企业词汇之一就是“恐龙”,是指规模巨大、成本高昂、行动迟缓、失去客户需求导向的企业。 那么,“独立人”或者是“单枪匹马”,或者是“朋友同心”,依靠自己的“知识实力”,建立“知识型企业”。 这些知识型企业依靠客户需求导向、灵活、低成本的方式,轻松地从“大机器”的手中,抢夺客户,让“大机器”失去客户来源和收入来源,自然也就亏损然后倒闭。 微软、Intel、Google等等新型企业,都是“白手起家”,从两个人开始,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击垮竞争对手,获得迅速的发展,实现高额的利润。
而已经成为“恐龙”的“大机器”们,也必须在“独立人”的领导下,采取适应时代竞争的措施,通过建立“客户导向”和“企业瘦身”,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咨询顾问出身的郭士纳在拯救IBM之后,写了《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的回忆录,记录了当时如何改造IBM这个“大机器”,如何通过建立市场导向,打破内部的官僚体制,通过大量出售有形资产进行“瘦身”,并且持续对内部组织进行重组,使IBM从破产的边缘重新回到发展的轨道。 而郭士纳当时的重要措施中,包括清除一些阻碍企业发展的“工具人”,为年轻的人才创造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 经过郭士纳的改造,IBM成为客户需求明确、聚集IBM优秀员工的聪明才智,行动敏捷的“跳舞的大象”。
可以说,未来社会的经济竞争,就是“独立人”掌控“大机器”、淘汰“大机器”的竞争。 “工具人”的出发点是为“大机器”服务,也就是被“大机器”所控制;而“独立人”的出发点是如何控制“大机器”。 而“工具人”与“独立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工具人”学习低级的知识,失去对高级智慧的追求。 比如说,我哥如果具有强烈的“独立人”精神和思想,那么“停薪留职”的结果就会不同。 如果我哥当时从“独立人”的角度出发,就会出去积极跑市场,到江浙和广东找客户。 找到客户之后,回过头来用低价雇佣他的分厂。 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客户资源,让分厂给他打工。 更重要的是,他是整个分厂技术能力最强、技术最全面的人。 他有能力制定出最符合客户需求的方案,主导客户需求,然后让分厂长期作为他的“低级打工者”,为他创造效益。 但是,由于我哥已经习惯了作“工具人”,所以没有这个意识,他丧失了一次作为“独立人”发展的黄金机会。 而跨国企业的道理也一样,就是按照“垄断客户、垄断技术”的模式,控制中国的出口加工企业。
人是习惯的俘虏。 如果让“工具人”掌控了资源,那么往往就会按照“大机器”思维方式配置资源。 比如说,在1990年代,所谓的“国际分工论”、“资源禀赋论”、“雁行理论”等成为社会的主流理论。 这个理论说,根据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中国的人工成本低,就应当发挥低人工成本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中国人的人均收入。 但是,这些理论没有说,亚当斯密说“劳动者工资是经济发展的标志”。 如果按照亚当斯密说的,那么首先应当从提高农民收入和工人工资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全盘思考。 那样的话,可能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就完全不同。 也就不会通过“工人下岗”潮,来解决所谓的改革“攻坚”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1990年代开始盛行的理论,以及后来很多人强调的“人口红利”,都是对于1950年代经济理论的回归,也就是对于“大机器”思维方式的回归。 这样的回归,结果就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社会资源亏损模式。 而“工具人”的行为随着“大机器”思维模式,也开始了学习模仿-落后-再学习模仿-再落后的人类资源亏损模式。 这个模式的持续深化,形成了今天的中国经济现象。
中国从“一五”开始计划经济。 在此期间,采用苏联经济模式,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 当时,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等多个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工业基础的大城市,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也就是“大机器”建设。 而广东、福建等地,考虑到战争等因素,被作为“战略前线”,没有建设大规模工业基地。 围绕这些工业基地,形成了社会资源的集中配置,比如说教育、医疗、养老等支持性服务系统。同时,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和提高工业品价格的“价格剪刀差”,实现农业支持“大机器”的目的。 可以说,绝大多数社会资源都在为“大机器”的运转而服务。 在这个时候,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一方面需要负担“大机器”运转的成本,另一方面得不到“大机器”运转带来的好处。 所以,在当时农民“进城”是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如果能够进了城,就能够沾上“大机器”的光。 不论考上大学,还是直接进厂当工人,都有幸成为“大机器”里的“螺丝钉”。
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以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结束了过去农民不能自主种田、不能自主养殖家禽家畜、不能自主种水果蔬菜的禁锢型政策,初步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但是,“大机器”型思维模式已经固化在人们的脑海中。 一方面,“南海画了个圈”,全国的资源又集中配置到深圳,形成了显著的“窗口效应”。 而这个窗口仍然是“大机器”的思维模式。 于是,围绕深圳这个“大机器”,广东的经济开始了“蓬勃发展”的过程。 在微观层面,“孔雀东南飞”,大量的人员开始向以广东、深圳为主导的广东地区集中。 由于广东的地域文化特点、当时的社会知识导向,以及政策主导思路,深圳本身成为鼓励个人发展的重要基地。 “独立人”的思想在广东得到最高程度的鼓励,广东也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另一方面,在全国各地大量地方集体企业、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开始建立,仿效“大机器”的模式,建立工程,引进设备,建立“小机器”,并且吸纳当地人口就业。 同时,各个“一五时期”建立的大中型企业仍在运转,于是形成了“热火朝天”的经济增长局面。
1990年代中期之后,国家政策开始向北京、上海倾斜。 在中央大量向上集中财政税收后,北京自然成为“近水楼台”,成为资源最为集中的核心地区。 于是,北京的学校、医院、交通、金融等资源优势继续增强,成为全国相关服务最为集中、质量最高的城市,促进了当地服务业的“爆炸性”成长。 同时,上海开始成为比深圳还大很多的经济“大机器”。 上海实现建设大发展,尤其是浦东大开发,让上海成为高楼林立的城市。 而且,上海也形成了多家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支持“核心大机器”的“大机器”。 围绕上海,形成了珠三角的资源聚集,形成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开始大量扩招,为“大机器”提供更多的“工具人”。
不过在这个时候,问题开始露头了。 大家都知道,当时以东北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已经难以为继。 几十年来,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大机器”没有过系统的升级改造,没有过研发创新,只有“修修补补”。 而运行了几十年苏联设备,本身质量就不是非常可靠,即使再精心地维护,也无法持续。 那么,当这些“大机器”运行不下去的时候,为大机器服务的人们也就被“下岗”了。 而为这些老旧的“大机器”服务的工人们,因为只是作为“工具”被使用,几十年都没有经历过相关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所以大多数人都缺乏专业技术和能力。 那么,离开了“大机器”就等于成为毫无技能的人,所以只能回家,或者从事低要求、低工资的工作。 这个情况反映出,“大机器”的投资是巨大的,成本是高昂的,国家能顾了一个、两个或者几个“大机器”,但是顾不了那么多的“大机器”,所以老的“大机器”就只好被委屈了。 就像歌词里说的,“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
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成为国家战略之一。 这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大机器”的崛起,大量资源又涌向了滨海新区。 同时,出口加工经济处在“热火朝天”的状态之中,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地区的加工业极其火爆,很多人看到经济正在“势不可挡”地增长。 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很多人不注意的状态下,深圳早已经悄悄地处在衰落之中了。 越来越摸透中国加工企业底细的跨国公司,开始持续地压低加工企业的价格。同时,大规模通货膨胀也在慢慢开始加速。 而“一五时期”的老工业基地处于类似于美国东北的“钢铁生锈带”的境地。在美国,由于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大量投资,发展了互联网和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并且开发现代服务业,重新塑造了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关键城市,开始了东北部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的努力。 但是,由于中国的社会资源基本上向北京、滨海新区等地倾斜,老工业基地已经失去了复苏的可能性。 同时,大学扩招还在持续,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面临找工作难的境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沿海的“大机器”开始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局。 早已经开始衰落的广东加速了衰落,而且似乎是朝着难以复苏的方向下滑。 广东一些地方的市政管理和治安已经成为很多外来人口的“噩梦”,因此即使是经济不景气,广东的“用工荒”仍然在继续。 在上海,由于大型国企的“遮挡作用”,让中小型私人企业根本得不到“阳光雨露”,也就难以获得发展,在上海工作的人们更多地需要为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大机器”服务,通过作“工具人”生存。 但是,随着外向型经济形势还在下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也开始面临很大的问题。 另外,除了出口加工型经济与广东一样受阻之外,江浙的“植入型”经济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前几年,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外资“大机器”的入驻。 但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变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也在艰难度日。 而且,如果一家比较大的外企撑不下去,那么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导致更多的企业大面积地撤离。 那么,现有的很多工作岗位也就保不住了。 问题是,在这个时候,大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而且都是按照为这些“大机器”服务的“工具人”方式培养的。 也就是说,当需求还在持续减少,甚至开始负需求(更多的失业者争夺现有的工作),这些大学毕业生也就开始面临更加艰难的时刻。
迪拜危机是一个预警,表明新兴国家的经济下滑并没有结束。 而如果这些国家经济状况持续变差,会拖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入新的一轮经济衰退之中。 新的衰退就意味着消费进一步萎缩,导致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变冷。 也就是说,世界产能过剩的局面进一步深入,那么也直接会影响到中国的生产状况。 尤其是对于这些“大机器”,产能过剩达到15%-20%的时候,可能就难以为继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现在的经济状况是,老的“大机器”已经基本上报废了,而新的“大机器”面临“无米可炊”的困境。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12-28 19:24
理解“大机器”经济,就理解了中国经济的关键。 比如说,很多人都对“保8”的政策不了解。 其实,洞察了“大机器”经济的实质,也就很清楚经济政策的内在机理。 而且,我们从前面的历史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政策保持着一贯性。 只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前,“大机器”经济是静态的,规模相对较小,分布较为分散,一直维持了二十多年,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而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热点开始发生动态转移:最初,要通过香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因此“大机器”经济就做到了深圳;然后,要通过上海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以前的“东方明珠”再次辉煌,于是“大机器”经济就把重点放到上海。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的形式似乎变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大机器”经济的实质并没有改变,而且更加集中。
首先,“大机器”经济的特点就是“大”。 而建成这样一个“大机器”,就必须“举全国之力”,迅速集聚大量的资源。 这样的结果,必然就会出现“大机器”经济地区资金过剩,也就是很容易出现“一夜暴富”的故事;同时,失去资源的地区资金匮乏,也就是地区变穷,对“大机器”地区产生向往。 于是,经济较为贫穷地区的人们,也就会离开家园,涌向“大机器”经济地区,去寻找机会,实现个人发展。 而这样的行为,更刺激了当地经济,促使当地经济扩张,加快经济变大的过程。 而且,从经济较差地区来的、能力较强的人们,就会将自己的家庭也搬迁到“大机器”经济地区,增加当地人口数量,刺激当地对于教育、医疗、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设施的发展。
其次,“大机器”经济的建设过程“快”。 在改革开放初期,“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曾经震惊了全国,让全国人民对于深圳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向往。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刺激着人们更加积极地寻求财富。 在这样的“发展”速度要求下,人们不可能慢慢地酝酿,人们要的就是“短、平、快”。 也就是说,什么赚钱大家就都做什么,什么来钱快就做什么。 于是,“拿来主义”自然就成为人们自然的首要选择。 做科研来钱太慢,做教育来钱更慢,因此不被考虑在内。 同时,做贸易来钱快,做国际贸易利润高。 搞“大规模生产”来钱快,而直接引进国外成套设备进行生产速度更快。 所以,“大机器”经济在重复着自己的模式,通过建立生产工厂,迅速产出工业产品进行销售,迅速获得经济回报。 而当时,沿海地区可以利用很多优惠政策的空子,打进口产品的“擦边球”,进行“灰色贸易”。 某位国内知名电脑生产商、家喻户晓的企业家也曾说过,进行过接近于走私芯片的活动。 人们就靠各种“快钱”,获得“第一桶金”。 因为当地资金过于充裕,所以“第一桶金”的速度可以很快。
第三,“大机器”经济热点转换“急”。 “一五期间”举全国之力建设一些工业基地,结果造成经济的沉重负担,然后二十多年没有进行建设,经济都没有缓过来。 而深圳从1980年代开始建设,到19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形成珠江三角洲的系统性规模,这时已经耗费了内地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 而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北京和上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机器”经济建设,进一步消耗内地的各种资源。 2005年之后,北京和上海的建设还在“轰轰烈烈”,天津又开始了“滨海新区”的建设,同时多个国家的“大型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加紧施工。 可以说,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大机器”建设热点转换过急,对整个经济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负担。
第四、“大机器”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一般来说,钱“来的容易去的快”。 当大量资金向“大机器”聚集、生产企业生产出产品卖钱的时候,人们并不会意识到这些钱只是短暂的。 往往会把偶然当必然,暂时当永恒。 理所当然地认为,资金会持续充裕。 所以人们会积极地赚钱,然后积极地把钱花出去。 尤其是在经济非常快速增长,表现得一片繁荣的时候,人们之间的攀比消费会变得普遍。 在这个时候,人们会把钱花在可花可不花的各种事物上,进行超前消费,比如说豪华办公大楼、奢侈消费品,买车、买房等地。 随着人们的消费越来越积极,市场上的经济似乎也就越繁荣,进一步刺激了积极的消费。 然后,贷款消费成为潮流,当地财政贷款、企业贷款、个人贷款数额显著增加。 而随着人们的消费提升,房产等资产价格开始上涨。而且,随着房产价格上涨,人们也就更愿意贷款购买房产,推动房价持续上涨,直到某个超出人们想象的价格点。
其实,“大机器”经济就像我们看悬疑片,过程虽然重要,但是我们最渴望的是那个“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大结局”。 那么,“大、快、急、高”的结局将是什么? 首先,“大”的结果可能是有钱建设,没钱维护。 当政策向深圳、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倾斜的时候,会“举全国之力”建设这些地方。 但是,一旦政策倾斜过去之后,它们必须依赖自身的“造血机能”进行城市的维护。 而“造血机能”来自于当地实体经济的增长。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因为出口业务的明显下滑,珠三角、长三角的实体经济正在经历全方位的萎缩,而且“大机器”经济的成本高昂(城市成本论)。
因此,这些城市正在面临城市的维持问题,如果出口经济继续不景气,那么地方财政贷款、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将怎么办? 在“大机器”建设时期,城市添置的各种高档设施将需要多少钱维护? 整个“大机器”仍然需要维持正常运转,那要多少钱? 这些钱其实人们是心理没数的。 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大机器”在消耗大量资源的情况下,已经面临收入枯竭的情况。 这就像我们有时候看到农村的一些人家。 在年成好的时候,跟亲朋好友借了钱盖房子,崭新的大瓦房盖起来了。 但是,很快就遇到年景差了。 这时候,农民不仅要让自己吃饱饭,然后还要逐渐还掉借人的钱,最后根本剩不下来钱来维护房子。 结果,房子会很快地破败。 这就是典型的“有钱盖房,没钱维护”的情况。 那些老“大机器”工业区现在的荒凉,给现在的“大机器”城市提个醒,未来存在多种可能性,不排除会发生给人非常“荒凉”感觉的情况发生。
一旦“大机器”的经济发生萎缩,也可能将面临因人口“回流”而导致的城市萎缩。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当沿海“大机器”经济在“大发展”的时候,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人们“皆为利来”,涌向沿海地区。 但是,从心理上,这些参与“大机器”经济的人们,不一定喜欢呆在“大机器”的核心城市。 很多人的“根”还在本地,而只是把“大机器”当作赚钱的地方。 而人们看到“大机器”难以赚到钱之后,随时可以撤走。 很多人即使喜欢“大机器”的城市,但是由于大城市运作成本过高,所以迫于生活压力,也会导致人们的“回流”。而且,当一些人开始离开“大机器”的时候,会很快引起其他人的相应行动,形成“天下攘攘”离开“大机器”的流动。 比如说,大量农民工开始向家乡回流,离开“大机器”经济。 这也就意味着,基础服务业也要经历大幅度萎缩。 基础服务业的萎缩,将引发其它服务业的萎缩,进而让很多人“无钱可赚”,然后这些服务业的人们也开始出现“回流”。
一旦人口“回流”大规模开始,将对“大机器”经济地区的基础设施产生严重的影响。 比如说,在“大机器”经济鼎盛时期,人们认为“大机器”经济会持续繁荣下去,于是开始大量购房。 不仅如此,来自落后地区的资金、来自境外的游资也纷纷涌入“大机器”经济地区,通过炒作“房地产”淘金。 但是,随着外向型经济减少,“大机器”经济发生困难,很多企业就会关门,导致厂房和写字楼大量空置。 而为企业服务的外来人口,承受不了生活的高成本,或者不一定喜欢“大机器”城市,就会选择离开“大机器”经济,那么又会引发房屋居住的减少。 很多贷款买了房子的“房奴”,将因为收入减少,无法承担如此高的“还贷压力”,因此会选择卖出房子,偿还贷款。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2008年开始的房价下跌,就是这个趋势开始的一个表现。
房屋空置率持续上升的大趋势将难以阻挡。 如果国际经济对中国产品需求不出现迅猛的回升,那么“大机器”经济的萎缩是难以阻挡的。 而经济萎缩必然导致“大机器”经济辐射到的地区人均收入持续下降。 因为前面说过,固定资产成本是刚性的,那么首先削减的就是劳动者工资。 而当劳动者工资下降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必然会导致大量人口离开“大机器”经济城市。 比如说,看报道有几十万在上海的台湾人,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生活得非常痛苦:一方面收入低,难以找到高工资的工作;另一方面生活成本非常高。 因此,这些台湾人或者只能达到生活持平,或者在“吃老本”。 如果现在的局面持续,超过他们的心理承受“临界点”,他们会选择“回流”台湾。 如果连高收入的台湾人都难以在“大机器”经济中生存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大陆人,更难以承受“大机器”经济的成本。而主要问题在于,当这个巨大的“人口回流”趋势开始形成,那么房屋空置率将会出现持续的上升。
而一旦“大机器”经济的主导行业明显萎缩,开始形成行业内的人们“回流”,那么就会影响到其它行业的萎缩,进而形成其它行业人们的“回流”。 比如说,当出口经济下滑的时候,依附于出口经济的很多支持性行业必然下滑,比如说相关的餐饮娱乐也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同时交通运输业也是直接受到影响的行业。 需要强调的是,支持出口的高知识服务业将会实现发展,比如说切实能够引导企业提升技术含量、提升产品质量、建立出口品牌的高知识行业。 不过,由于这些行业的“精英化、集约化”程度高,对“大机器”经济并起不到扶持的作用。 所以,由于行业萎缩,将导致对于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需求的持续减少。 因此,虽然政策能够对房价进行人为干预,保持名义房价的稳定或者上涨,但是政策决定不了房屋空置率。也就是说“无效需求”将越来越大。 那么,房屋空置率会很快达到一个“临界点”。 所以,人们需要关注的并不是房价本身,而是要注意身边的外来人口开始“回流”的趋势,以及大趋势开始形成的“房屋空置率”的重要节点。
当出口经济萎缩时,“大机器”经济中的“快”同样产生重大影响。 打个比方,日本东京的经济聚集了日本绝大多数的大企业总部。 那么,一旦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会导致这些大企业利润剧减、亏损、甚至可能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倒闭。 于是,东京经济就会发生“大萧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些大企业已经深深“扎根”在东京,所以只要这些大企业存在,就会持续留在东京,支持东京经济的基础。 当经济复苏之后,东京的经济还会复苏。 但是,“生产型”经济和“移植型”经济的问题是,如果发生经济萎缩,生产型经济同样会萎缩,而经济的复苏必然是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复苏,那么生产型企业和基础设施就被淘汰了。 同理,当世界经济萎缩,投资者会从“移植型”经济开始“撤退”。 那么,经济再复苏的时候,可能投资者就不一定再回来了。 也就是说,专门为这些“生产型”和“移植型”经济服务、适应这些经济特点的“工具人”们,可能就再也没有工作机会了。 (这个问题,我会在后面深入分析) 同理,当地的经济可能也会同样发生难以复苏的萎缩。
而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最为重大影响的,就是“大机器”经济中的“急”。 我们看到,现在面临着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等三大主要“大机器”经济区。 同时,“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也在形成比如西安、武汉、成都和重庆等地区性“大机器”经济的重新整合。 那么,在“大机器”经济全面开花的时候,发生了出口经济的全面萎缩,并且迅速传导到内地经济。 这样的局面是,如果不举全国之力,支持这些国家性和地区性的“大机器”经济,那么就会引发这些“大机器”的熄火,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同时还需要关注两个关键点,一是“大机器”的规模太大,二是国际经济崩溃的速度太快。 那么,就必须调动所有政策力量,来维持“大机器”的运转。 因此,“保8”是个关键的指标,而天量的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等货币信贷也是必然之举。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政策的理论依据就容易理解了。 而且,从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来看,由于民间经济开始从“大机器”经济持续“撤退”,比如说很多工厂和公司关门,因此政策性支持力度还会继续加大。 因此,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在2010年将更加宽松。
对于个人经济,边际消费倾向“高”将对个人行为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与收入的比例,比如说我一个月赚5000,而消费8000,那么边际消费倾向是160%。 当“大机器”经济热火朝天的时候,人们会对未来产生无尽的憧憬。 所以,会出现“月光族”(边际消费100%),贷款买车、买房(边际消费远远超过100%)。 因为,“大机器”经济在微观层面,就是“攀比型”经济。 这个概念也好理解,因为在“大机器”经济中,每个人都是“工具人”,都是毫无特色的“工具”。 那么,作为“工具人”来说,虽然思想和行为的实质是“工具”,但是从心理深处,压抑着更强烈的人性需求,要显示自己作为人的不同之处。 因此,人们过度地消费“人性化”产品和“个性化”产品。 比如说,从当年的录音机、电视机热销,到后来国外品牌的入侵,再到房地产用“中产梦”忽悠人们买房,都是因为追求人性化和个性化,被商家引导着进行“超前消费”。 但是,“超前消费”的意思是,消费者必须具有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能力,才能够支持这样的消费。 如果缺乏这样的能力,就意味着很快从“中产”变成“赤贫”阶层。 而当“大机器”经济开始萎缩的时候,很多“工具人”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 走向“赤贫”之路是极为痛苦的过程,而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状况,于是陷入恐惧与迷茫之中。
作者: a_long 时间: 2009-12-30 20:49
精彩呀
房市,就业,出口都是大问题呀
作者: disint 时间: 2009-12-31 11:09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就业和收入问题,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
收入问题解决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楼市问题~
现在政府的工作大部分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作者: shurrikzz 时间: 2010-1-3 11:35
你是想一个人辛苦打造自己的企业、面对残酷的竞争一直工作到70岁都不能财务自由还是渴望成交顶尖的人才创造巨额
的财富,从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场让众多中小企业在经济寒冬之后快速腾飞的一次跨年度演讲会--《洛基国际全
创富年会》隆重邀请:中国营销之神—刘克亚老师!即将于2010年1月30、31日、2月1日在上海四星级酒店航空酒店隆重
举行详情请点击:http://www.rockymarketing.com/xl.htm
作者: zhljx 时间: 2010-1-3 21:55
不错,分析透彻,2010年,难啊
作者: carver_xie 时间: 2010-1-4 20:24
在我看来贫富差距和贪污腐败是最危险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就会动摇执政之本
作者: vampireyzq 时间: 2010-1-5 08:48
不能不说,很精辟,收藏了
作者: helanxue 时间: 2010-1-5 11:43
前面的分析写得不错,后面不知怎么搞得写得不是那么精彩了。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10-1-5 12:22
以下是引用helanxue在2010-1-5 11:43:20的发言:
前面的分析写得不错,后面不知怎么搞得写得不是那么精彩了。
后面的写的有点乱,逻辑不是很明了了。
作者: huayaofeng 时间: 2010-1-5 13:37
强烈建议,把楼主调去做人大委员长,实在不行,不然一不小心就混成郎咸平第二了!
作者: daibj 时间: 2010-1-6 12:54
很好!准确!
作者: 0510ZHAO 时间: 2010-1-6 14:26
精辟
作者: 行者大头 时间: 2010-1-8 17:02
太好了
作者: 快乐飞翔 时间: 2010-1-9 11:09
很精辟,先收藏了,再多看几遍,有观点再发表。
作者: chuhongze 时间: 2010-1-11 17:28
准确
作者: smilezl 时间: 2010-1-17 10:32
非常棒,期待着后续。。。。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