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奇书共赏:张二江《下级学》 [打印本页]

作者: nieyy    时间: 2009-11-16 15:58
标题: [转帖]奇书共赏:张二江《下级学》
下级学

 

作者: 张二江 / 刘云峰
ISBN: 9787535210494
页数: 322
定价: 6.80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1993
在家园里搜了一下,发觉没有这本书,因而做一点贡献。
《下级学》出版后籍没无名,直到两位合著者之一张二江腐败案发才声名大震。当时,几乎所有关于张二江的报道都提到了这本《下级学》(还有他的“107个情人”),根据迈达斯国王碰过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的特异功能,罪犯写的书也就成了一棵毒草、他的罪证;何况他是贪官,“《下级学》是培养奴才的教材”。
  这本书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出于对“官场秘笈”的狂热,他们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寻宝运动中去。当年,王跃文的《国画》《梅次故事》也引起过这样的狂潮,被许多人当作出入官场的教科书。现在,媒体的报道、张二江本人的经历和《下级学》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的书名都让这本书立刻身价倍增,有些像那种艺术家饿死之后遗作立刻涨价的现象。
  但是,并不是所有对这本书有兴趣的人都能找到这本书,只能从媒体的报道上看见只言片语:
  
  张二江的“下级学”
  "1993年,张二江还在担任丹江口市长时,与人合著了一本书《下级学》,由湖北某出版社出版。张二江在后记中说,这本书是根据他的“初步思路”撰写的,作者把“下级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并称“创立下级学的宗旨,是使人们成为优秀的下级,在于探讨、帮助并使每一个下级获得成功,而且争取最大的成功”。
  在“下级的晋升与成功”一章中,作者写道:“与上级领导关系如何,是下级晋升成功与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些人单纯地认为,是太阳总会发光的……而不屑顾及与上级关系如何,这是一种十分幼稚而不切实际的想法。”至于如何赢得上级的好感,作者提供了许多技巧和方法,有些探讨得相当细腻。比如“在你赞美上级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则”,“首先,要选择上级最喜欢或最欣赏的事和人加以赞美”,“不要在赞美上级的同时赞美他人,除非是上级喜欢的人,即使你赞美他人也是给上级作铺垫而且要适时适度”,“赞美最好由第三者尤其是上级最信赖的人转达效果更佳,而且也显示了你对上级的尊敬”……
  这显然是张二江官场哲学的核心。
  “很讨上面喜欢”,是许多人对张二江的评价。一位知情人士说,以前有上级领导下去检查工作时,张二江往往亲自下厨,交待师傅谁的口味重谁的口味轻。
  知情人说,在一次私下场合,有人“刁难”张二江一个问题:假如你看到有人饿倒在地,而与你同行的一位上级叫你不要管此事,你还救不救此人?应该说,问题从道义合理的角度给出答案并不难,但张二江略加思忖后说:“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我反对上级,连为老百姓做事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不会做这件事。”
  显然,张二江这样的官场哲学,身体力行者绝非张二江一人。《下级学》中说,作者曾对丹江口市经委、人事局、财办、政府政研室及两个乡镇的在职各类干部职工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内容是假设以下5项之和为100%,你认为,事业成功的因素各占百分之几?结果统计平均值为:智慧24%,专门技术15%,经验15%,其他人际关系13%,“得分”最多的是上级关系,达33%。不少曾为张二江下属的干部也有机会在张二江身上实践他的“下级学”,张二江要钱,就给他送钱;张二江好色,就给他送女人甚至自己投怀送抱;张二江喜欢书法,丹江口市面上的书画装裱店生意就格外好。"
  (南方周末:《“五毒书记”和他的官场逻辑》)
  
  这是南方周末的报道。这份报纸以其社会责任感赢得了人们的喝彩。再浏览网上的各种相关新闻和评论,引文多数从南方周末这篇文章中抄袭,作者也没有看过这本书。
  从南方周末的引文来看,《下级学》一派《菜根潭》文风,仿佛一部《官场厚黑学》,或者是葛拉西安《智慧书》那样的语录。
  但是,《下级学》的结构根本不是这样组织的。张二江并非这本书的主要作者,从《后记》可以看出,张二江只不过提出了建立“下级学”学科的创意,书中主要内容由第二作者刘云峰完成。综观全书,一派80年代风范,其中的“超稳定社会结构”是当年金观涛提出的概念,书中大量运用的控制论、行为科学术语观点都是那个时代的热点,整体风格也有些类似王沪宁的《现代政治学导论》、严家其的《首脑论》。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各种新学科层出不穷,如果张二江没有东窗事发,这本书现在大概也会像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新科学丛书》当中的大多数一样默默无闻。
  而且,南方周末的引文也有微言大义,因为书中其实也明确提出了“不合则去”等主张,并非一切以长官意志为转移。
  即使这些学术外衣掩盖的到底是丑陋低级的媚上术,媒体所提供的证据也并不足以证明这一论点。一本书的整体价值的好坏(如果从认识论上来说存在这样的“整体价值”)大概无法被几句精心挑选出来的引语所决定,而这种因人及言、从局部出发否定整体、甚至主题先行、为了证明论点只列出对自己有利证据的做法,不折不扣是文革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唯物主义时期的正宗武功。特点如下:1、简化。“简化”的危害,巴尊在《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一书中有精彩分析。2、以偏概全。3、主题先行。这是以上两种做法的原因。不论是简化论证过程,让被批判的那个论点显得荒唐可笑,还是寻章摘句,以偏概全,都是为了证明已经树立的观点,至于对自己不利的观点,掌握了强大话语权的人可以将其隐藏起来。
  我的朋友老金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没有经历过反右、文革,却无法摆脱大批判式的思维模式,一旦情绪激动(而且很容易激动)就立刻表现出企图消灭一切的英雄气概,似乎可以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我几乎无法反驳他的观点,虽然我处于捍卫自己的冲动(他没有把我排除在外)险些没有忍住反驳的冲动。
  此后我一直在寻找答案,即使不能反驳,也要知道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为何会不自觉地陷入这一种明显错误的思维模式无法自拔、甚至不能自知?
  文革虽然结束,但是它带来的影响仍在继续。文革并没有过去,这大概就是至今仍然不能正视文革问题的原因。我曾经和朋友说过,文革最大的恶,不仅仅在于无数无辜的人死于非命,它毒化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
  在文革中,曾经被看作牢不可破的一切亲情、友情、爱情都土崩瓦解,让位于儿子批斗父亲、学生吃掉老师、妻子告发丈夫、朋友反目成仇。幸存下来的人们怎么敢再信任这些,如何还能彼此信任?唯一能找到的安慰就是钱。虽然它没有感情,也无法买来感情,但它至少不会一夜之间忽然背叛,安定的时候,它能带来安慰,危急时刻能帮助你度过危机。
  像是童年时的噩梦,自以为已经摆脱的怪物总会突然间从拐角处狞笑着现身,如今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广泛存在,也为大批判的思维模式和风格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的生存条件,因为这种整体式的批判以重塑社会正义为名,它的合法性几乎无法置疑,除非质疑者企图把自己置于类似于公敌的位置。这种大批判思维模式,以正义之名,以反对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名义健壮地活着,得到了活得无比辛苦的社会大众的追捧,看上去一时半会还没有寿终正寝的迹象。有时善思的人甚至会怀疑,如今如此之大的生活压力是否是个阴谋,为了拖垮人们,让他们无暇顾及自身“德性”的提高,同时,利用媒体的引导功能(媒体在谁手里?),塑造他们错误的思维方式,以愚黔首,制造出一批稍加挑逗就无名火起,动不动就痛心疾首,认定自己受了莫大委屈,不得不被逼上梁山的——末人。
  但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吧,未必像上述那样不堪。我想,或许只不过是那些记者没有从控制论的角度批判《下级学》的水平,未必知道“超稳定社会”的概念。因此,整体推翻大概是最有效的手法了。论点错了,或者提出论点的是个不说人话的坏人,当然就可以推卸针对论据和论证的举证责任了。其人不足道,其文无可观,其言不可信。
  这种思维模式模式以语言风格的形式,充斥了媒体和青年人的言谈,被毒化的精神和思维方式在改变了一代人之后,就这样继续不动声色地影响着后来的时代。
下级学.part01.rar :[upload=rar]down10_0927.asp?ID=141141[/upload]
下级学.part02.rar :[upload=rar]down10_0927.asp?ID=141142[/upload]
下级学.part03.rar :[upload=rar]down10_0927.asp?ID=141143[/upload]

作者: nieyy    时间: 2009-11-16 15:59
下级学.part04.rar :[upload=rar]down10_0927.asp?ID=141144[/upload]
下级学.part05.rar :[upload=rar]down10_0927.asp?ID=141145[/upload]
下级学.part06.rar :[upload=rar]down10_0927.asp?ID=141146[/upload]

作者: nieyy    时间: 2009-11-16 16:00
下级学.part07.rar :[upload=rar]down10_0927.asp?ID=141147[/upload]
下级学.part08.rar :[upload=rar]down10_0927.asp?ID=141148[/upload]

作者: liriverzz    时间: 2009-11-17 10:54

学习了


作者: snaketan    时间: 2009-11-17 12:49
关注
作者: liangwang    时间: 2009-11-17 13:16
不知道这样的书,应该不应该看!
作者: 水自流    时间: 2009-11-17 14:03
呵呵,看看吧!
作者: 民工    时间: 2009-11-27 20:14
谢谢!收到啦
作者: pulli    时间: 2009-12-2 12:28

张二江最有名的是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作者: zhshimao    时间: 2009-12-2 15:51
这么牛的书?一定要看看!!
作者: dzy7916    时间: 2009-12-3 03:27
谢谢分享!
作者: 李振申    时间: 2009-12-3 16:57
呵呵。这书也有啊?
作者: 吴涯子    时间: 2009-12-7 06:28

下载后,好像打不开?

 


作者: wchang_2005    时间: 2009-12-14 19:44
标题: 学习
借鉴下看看学习下
作者: wchang_2005    时间: 2009-12-14 19:51
这么高级的书一定要看啊
作者: linqibaobao    时间: 2009-12-25 03:21

好好向各位兄弟姐妹学习,对无私的精神赞一个。


作者: arcwell    时间: 2010-2-14 21:52

挺难找的书,下载看看


作者: yanghui69    时间: 2010-2-15 17:12
实践的总结
作者: yonghuzy    时间: 2010-2-17 12:49

难得,谢楼主


作者: 1stsbt    时间: 2010-2-17 21:57

择其精要读之~坏人身上可学的东西更多 谢谢


作者: zzw110    时间: 2010-6-4 11:11
全部下载后放在同一个文件夹里,解压第一个就OK了    zzw
作者: cftyzff    时间: 2010-6-4 16:42
学习一下,奇书吗 ,感谢分享
作者: chunfound    时间: 2010-6-7 13:46
谢谢
作者: nanlj    时间: 2010-9-27 08:38
混沌世界!
作者: 大灰狼f    时间: 2010-9-27 14:29

看看再说


作者: 木烛灯    时间: 2010-10-8 22:25
一直想看,可是没有找到这本书。谢谢分享。
作者: xymisxy    时间: 2010-12-12 14:36

下不了

 


作者: lzhyz88    时间: 2010-12-13 17:31
评论写的太好!!
作者: cftyzff    时间: 2010-12-13 21:22
这样的书应该很有意思,感谢分享
作者: 太简单    时间: 2010-12-24 23:12
呵呵得学学
作者: hnlxxzq    时间: 2011-6-19 08:35
看不到啊!!!!!!!!!!!

作者: 王木    时间: 2014-5-7 16:51
谢谢分享
作者: 王木    时间: 2014-7-26 18:36
谢谢分享!鉴赏鉴赏。
作者: fortune    时间: 2014-7-28 10:24
非常感谢楼主如此私藏好宝贝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