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关于感动之一:谁动了你的感动 [打印本页]

作者: 易舟    时间: 2009-11-15 19:56
标题: [原创]关于感动之一:谁动了你的感动
    首先声明一点,俺并非冷血动物。如若不信,不妨摸摸——俺保证不喊非礼,绝对和鳄鱼、眼镜蛇之类体温迥异。今天下午进校门的时候,还特意凑过去,让校卫队的那位小伙子量了量。他说,36.2度,很遗憾,还是没混进甲流行列!我说,对不起,让你失望了。不过,你一定要有耐心哦。说完,我就进来了。我和他两人中,有谁感动了没有?不知道。
    冷血动物们会不会感动,我不知道。知道的是,它们也生孩子。胎生卵生,还是让生物教师去考证吧。我的意思是,它们是有性欲的。也就是说,擅不擅长感动说不清,冲动激动骚动等等毛病,和俺们人类一样一样有滴。一百多年前,赫胥黎先生公开宣扬进化论等歪理邪说,很是引起了一些血统纯正的先生们的攻讦。他们说,赫胥黎是猴子养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由此可见,把人和动物放在一起作比,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这事上,别人和动物都没有风险,风险只在作比的那个家伙那里。想到这里,我显然聪明了一点点了。于是,我便不去研究动物们有没有爱感动的毛病。即使研究了,我也不会把我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我知道,说有和没有,都有风险。
    那么,我为什么要琢磨感动这事儿呢?我想,绝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天性使然。《圣经》哼哼教导俺们,禁果是最好吃的水果且不吃禁果无以成人。于是,遇见那些个不准说的话,不准碰的概念,俺总是心痒痒手痒痒,老想着去撩拨撩拨。气对方一个半死,那也是想当好玩不过的事儿。你说,生活这么无聊,不无事生非无中生有,那还不如撞墙了断算了。
    说了半天,似乎还是理据不确。于是,便思谋着扯旗,上书“科学无禁区”五个金光灿灿的鬼画符。鬼画符连鬼都怕,用以诈唬人,简直小菜一碟。随之出现的问题是,感动属于科学领域么?按照貌似擅长感动术的中国人的逻辑,感动就是感动,科学就是科学,风马牛不相及级别的差异,谁跟谁呀!想到这里,便有点儿犯傻。
    还是鬼画符厉害。看着在臆想中金光闪闪的那五个字,推理就来了,依据就来了。你想,科学无禁区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说,科学这玩意儿就像一个空筐,任你把什么什物扔将进去——只要扔了进去,那玩意立马便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并没有规定一定得长着单眼皮的人来扔才算数。这么说,长着双眼皮的我扔进去的也算数。
    半天之后,又是半天。在这里,半天是一个程度副词,千万别拿十二小时较真。陇东人民说借我两块钱花花,你千万别只给两块哦!那是一种举重若轻的伎俩,我从小就心领神会的。当然,我说科学说感动说感动应该是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认真的,这点上,陇东人民的坏毛病我坚决不学的。我要说的是,在琢磨面前,感动并不天然具备豁免权。
    有一个年纪比我大几千岁的家伙曾经云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经过多年被动主动的审视之后,我信了这句话。要命的是,这句话属于全称判断。也就是说,包括似乎好像差不多也许很神圣很飘忽绝对难以捉摸的感动,也存在给予审视的必要。想到这里,我有些释然了。释然之后,便开始敲字。敲出的第一句话居然是——谁动了你的感动?
    和大家一样,结婚之前,俺是一个无主句。当然,你说成无宾句,我也没意见。无主句的意思,在于刻意低调讨老婆欢心,算一个阴谋。无主的日子里,哼哼着83版《射雕》里的小曲儿,“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变得有意义……”后来,热心人便开始张罗着给俺找对象了,所谓男大当婚。算是一桩与感动息息相连的事物。
    现在看来,那一代女孩子都比较傻。傻的标志之一,就是“不如嫁得好”远未成为主旋律。一场像样的恋爱的意义启动,其标志还是在于感动与否。两人都不感动,基本没戏。一个人感动,那叫单恋。只有两人都感动了,才叫恋爱。就我而言,遇到真命皇后之前不很漫长岁月里,和那些个谁两人都感动的机遇相当之少。能够持续感动的机遇,基本没有。
    至今,恋爱者怎么会感动怎么不会感动一事,我都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的后来,读到气味说,说乐于接受彼此气味的男女之间,往往有缘分,云云。觉着有一定道理,但还是不尽然。用脚丫子思考都知道,要说是缘由,至多仅只缘由之一而已。想,宇宙是无垠的,而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便放下了追究的心思。非要表述一下的话,我职能表述为——恋爱中所有的感动的发生,只能是自然而然的,绝对不能强制谁感动,抑或不感动。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很执着的介绍人,说不乐意的时候,它们还要逼你说出为什么。当然,我是说不出来的。这样的时候,它们便开始滔滔不绝。滔滔不绝的内容,无非历数某女孩的种种好处与优势。甚至,连大学文凭爸爸做什么官儿都历数出来了。一句话,就是要逼着你感动。还好,感动是天生的,似乎容不得半点后天的强迫。于是,也就没有从。
    扯了半天,终于该扯到教育了吧?其实,还没有到站。中国是一个奇怪的国度。奇怪的标志之一,就在于,如果别人觉着你到了婚嫁年龄而你居然还没婚嫁,那些个别人便天然地具备了干预另一个公民私生活的权力。这些个别人中,包含你的同事、邻居,甚至奶奶。而这些个干预,一般都貌似不粗暴,用传说中的糖衣炮弹裹着的那种。
    这种毛病会延伸到社会层面,或言,与社会层面相辅相成。连《小学生守则》中都有“热爱XX”的规定,甚而开动国家机器来打造“感动中国N大人物”。媒体不叫媒体,叫宣传,明摆着就是要强行影响每一个公民的独立判断。还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封锁与强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虽说,还是一个中国局域网,但它们所能局域的已经很有限了。万幸啊!
    西谚云,“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叫我说,此乃西方社会较之中国的最大优势所在。尘归尘,土归土,社会的归社会,政府的归政府,私人的归私人,才是正理儿。且,无论社会抑或政府,其合法存在的最根本依据,就在于保障个人的一己之私,而非相反。感动属于私人,归于情感,社会与政府,绕道而行不予干预才对。
    终于扯到教育了,说几句吧。在我看来,作为一个社会行为,教育的最本质价值之一,就是帮助个人保持自我,帮助受教育者具备维护个人权利的能力。不能想象一个每时每刻都意欲强力干预他人情感的教育,每时每刻都意欲催动他人感动的教育,而能够不和教育的本质南辕北辙。每一个好心的教育从业者,都不妨想想这个问题。
    感动属于人的自然情感,不能人造,更不能动用催泪瓦斯。谁动了你的感动,绝非一个伪命题。要知道,现今的教育从业者的感动,都是被人动过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没拥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情感自由。当大家开始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是对个人命运的一次大检索大清算大解构。而后,我们方才有可能小心翼翼地严守教育的边界,从而,逐渐摈弃动辄干预学生私人情感的恶习。

作者: Raluvhimba    时间: 2009-11-24 15:04

看来楼主是理科动物

男朋友寄过来一盒巧克力,其实很做作,我自己买就好了,省事。

可是我们不这样

因为他在远方,想为我做点什么,让我感受得到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