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当前房产价格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彭亮    时间: 2009-11-2 17:36
标题: [原创]当前房产价格分析

我对当前房产价格飞涨原因有个人的看法,是从GDP方面分析的,分析不对望广大家人拍砖。

     1、GDP增长三大因素是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分别占

     2、出口:2008年11月份后出口是不行了,现在稍有起色,等到欧美国家经济真正复苏,我们的出口业绩也不会回复到以前的状态,最多达到80%左右,详情请参考最近的各项贸易摩擦;

     3、固定资产投资:4万亿基础建设投资,近10万亿的信贷资金就像打鸡血,能够持续的这样投入吗?钢筋、沙子、水泥变成了桥梁、道路,拉动了一时的此类企业,能拉动几年呢?

     4、消费:我们国家从80年代才开始实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传统的养老模式一时半时无法改正,所有我们的人民存款时全球最高的,经济下滑,老百姓兜里的钱捂得更严实了!(到今年9月末,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58万亿元,相当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半年多创造的财富总值。最新的统计分析显示,中国的存款总额还在增加。详见http://stock.jrj.com.cn/invest/2009/11/0206226375658.shtml

     5、国家保证每年的8%的增长是必须的,如果达不到8%,社会可能出现不和谐的因素和现象,再看就业率也是一塌糊涂。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作为政府重点扶持行业,是拉动消费的最大的马车,再看企业性质,翻出他们的股东看看,都是国营企业,他们从银行里大量的拿来信贷资金,疯狂的再各个城市拿地,不论多少钱都干烧,为何?国企不怕输。这也是我们国家和政府没有办法的办法,地产和房产都可以创收,可以增加政府收入。

      我估计到了2011年的时候,房地产随着其他经济因素的复苏,尤其是在出口方面的复苏,房地产价格可能要稍有震荡,估计不会很大,振幅在10%左右,如果说济南的房价平均在8000元的话,最多能降到7200元;如果经济持续不能够复苏的话,我想房产价格会持续的增长,这是拉动GDP的一个最后的手段了!!没有办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14:23:33编辑过]

作者: windfeng825    时间: 2009-11-2 22:48
房地产企业都是国营企业??
作者: 中射之士    时间: 2009-11-3 09:10
经济越不好。可能放假更高、
作者: 拓维投资    时间: 2009-11-3 10:55

   深圳、上海、杭州、海口、温州全国五大城市联袂登场

   精准交易 谁主沉浮?

   《技术分析VS价格投资》论坛

   邀请函

   尊敬的投资者:
   在投资市场百家争鸣的今天,价值投资、技术分析、程序化交易等投资方式都自成一派的主导着投资市场,他们之间究竟是相互制约,还是和谐发展呢?哪一种投资方式才是最适合您的呢?任何一种分析手法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模式下都有可能成为您跑赢大势的成功利器。如何才能在众说纷纭的投资方式中解读其背后隐藏的秘密?

   新湖期货、湘财证券联合拓维投资共同携手邀请了亚洲知名技术分析大师李欣京先生和国内著名的程序化交易领军人物中闰投资总经理张向阳先生,为您带来最具前瞻性的独特见解!

   两位老师分别从技术分析和价格投资的角度出发,剖析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因为什么原因错过了最佳的投资时机,成为了投资战役中最无奈的牺牲品。两位风格迥异,研究方法完全不同的业内知名人士同台演讲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精湛的技术、诙谐地语言、精准的技巧,是您金秋最不容错过的一场投资大演习!

  (可登陆网址:www.topinvestonline.cn了解更多相关详情)

 

   论坛日程表

   深圳站   2009年11月7日   14:00-17:00   深圳特区报业大厦 地址:深圳市深南大道6008号

   上海站   2009年11月21日  14:00-17:00   上海

   杭州站   2009年11月22日  14:00-17:00   杭州

   海口站   2009年11月28日  14:00-17:00   海口文华大酒店 二楼会议大厅

   温州站   2009年12月5日   14:00-17:00   温州

 

   讲师介绍

   亚洲知名技术分析大师 李欣京

   李欣京先生是少数在国际上以技术分析闻名的华人,近年长期活跃在东南亚各国的投资舞台上。他凭借自己20多年的实战经验,自创了“渔网”、“三明治”等技术指标,被其学生广泛运用于市场投资中,战果累累!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使其对常规指标的分析,突破了一般的表象分析方法,从技术原理和投资心理上给予全新的注释。不仅自身对技术分析有着独到的见解,还研究出一套非常实用的教学方式,使其所教的学生在投资领域都成绩斐然!

   李欣京先生近年来的主要事迹

   在金融海啸来临前的2007年底,李欣京先生在香港《信报》和新加坡《新明日报》上告诫投资者未来市场的风险,并提出新加坡股市将调整两年的看法。

   2008年6月底应中国最大的财经电视台《第一财经》的邀请,评价原油走势时,准确预期原油将在两周后见顶,同时给与中国股市将在2009年2月(提前八个月)才能开始好转的重要提示。同年11月又提出原油将下跌到35美金的看法。

   2008年9月初,应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邀请对新加坡股市发表看法时,给出了9-12月是不断探底,2009年第一季度是确定底部,而4-6月是市场开始活跃的判断,并在今年初提出美 国道指最大下跌将到6500的判断,以上重大判断都得到市场的实际确认。

   李先生对外汇以及股票的判断也经常表现出出奇的精确,在多年与中国、香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开设有关技术系列课程后,反应极其强烈,有学生甚至从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远程飞往李先生开课地点学习。他的学生不乏有美国哈佛、英国剑桥,伦敦大学金融系毕业的学生。中国第一个CFA及第一个开放式基金经理,中、港,台,美、英、法、加、新西兰、澳洲及东南亚地区都有李先生的学生。

   演讲内容概述

    单个技术指标用到最后为什么都不灵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更多的指标用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指标就能适应最新的市场变化?当积累的知识将你包裹到一个瓶颈的阶段,你需要寻找到一个解脱的方式才能精确的思考。你已经到了该学会做“减法”的时候,超越和突破你的思维才能在投资市场中收放自如!

 


   国内著名的程序化交易领军人物中闰投资总经理 张向阳

 
   张向阳先生1992年进入金融投资市场,先后从事过外汇、期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及国内外商品期货和股票交易。在长期的投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价格形成、价格变动、投资决策等关键问题有其独特的理解。实战经验丰富,累计操作资金超过50亿,获利近10亿。1995年创立了相对角度理论。1995年至今,长期从事程序化交易的理论研究和投资实践,解决了以图形识别技术研制决策模型的难题,目前国内,该难题尚无其他研究组织能够解决。

   张向阳先生率领其研究组织,经过长期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丰富产品积淀,目前拥有七个期货投资决策模型、三个股票投资决策模型,且所有模型的胜算概率都大于70%。在理论研究上,将程序化交易的体系加以完善,形成了模型定义、研制、校验、整合、应用的完整体系。

    有效的风险控制,是张向阳先生的投资特征。其投资操作的单次风险,必须小于帐户资金总额的2%。把风险和收益均分散化,以大概率为背景谋取收益。真正做到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演讲内容概述

    价格是全体市场参与者共同行为的总结果,也就是说价格是人的行为结果,所以在价格形成过程中人性必然会得到充分体现。从价格成因的角度来看,可以这样理解:“价格=价值+投机价值”那么这里的价值和投机价值指的是什么呢?对于期货和股票其价值和投机价值又有什么区别呢?

    新湖期货各当地营业部预约报名热线

   深圳:0755-23811804 王先生

   上海:021-61657216 朱小姐

   杭州:0571-87782150 黄小姐

   海口:0898-36627000 商小姐

   温州:0577-88988050 潘先生

   拓维投资全国预约热线: 400-690-2818

   (提前预约者免费,现场参会费用200元/人)

 


作者: 飞翔的蜘蛛    时间: 2009-11-3 12:37

内需上基本没戏了,

居民存款总共21万亿,摊到每个国人头上不足2万元,再扣除1~5%的富人储蓄,实际上平均每人不足1万元,加上医疗、养老保障这么不健全,存款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这种情况下,谈何内需?

现在的地王都出自国企,是有其深刻的政策背景。

现在的房价,普通人都看出问题来了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9-11-3 13:22
前几天看到国家一些部门的讲话,说要限制国企入楼市,不过可惜这是观点,不是红头文件。
作者: 智能xyz    时间: 2009-11-4 18:40
的确是没有办法
作者: liuye2009    时间: 2009-11-5 13:51

房子的价格不会下来的      放心吧    这话我敢说      现在不会   3年之内都不会大规模的下来

至于深圳  那是高的离谱了  回调属于正常    对于很多二  三线城市   大有作为的  

如果是个聪明的房产企业

1.大力做好一线城市的物业服务

2.二线加紧吞地吧 

3.三线得抢占先机了

 

 

中国人的人性就是居有其所                     给我三年时间来验证此话吧  2009.11.5


作者: tong9010fly    时间: 2009-11-5 20:10
确实,目前一线城市已经很高了,二线、三线已经抬头
作者: zhchjia    时间: 2009-11-5 20:33

你没见,现在优质的资产都送给国外的股民了

 

我们国内大把的人民币炒炒房市之类的,不涨才怪

现在相当比例的房子是投资,越是房价要上涨就越会热,最终会成一个炸弹,重创经济。

 

 


作者: zwlfy001    时间: 2009-11-6 16:09

确实,房价要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作者: tracert    时间: 2009-11-6 22:03

只会涨,不会降!我所在的是三线城市,周围有钱的人都去投资房产了,很少有坚持买股票和基金了。


作者: sitjun    时间: 2009-11-7 22:26

收下了!回去好好拜读!


作者: qxj18981    时间: 2009-11-9 11:17
房价确实厉害!
作者: 飞翔的蜘蛛    时间: 2009-11-9 12:18

昨天得到的信息,

有个高中同学是做私募的,

就是股东(都为国外的)的钱投到国内的一些项目,比如房地产和股票。

现在他们应那些股东的要求,已经不投中国的房地产了。

有时候,老外的眼光比整天被专家忽悠的国民明亮多了。


作者: hanming2005    时间: 2009-11-10 21:01

中国GDP增长全靠投资,谈绿色GDP就完蛋了!这观点是肯定的,但房价10%振幅就不好说了,不应该量化!个人认为房价不会降了......尽管我也希望降[em53]


作者: eMe    时间: 2009-11-11 11:01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日常储蓄是为了购房,而房价的提升进一步增加日常存储,如斯往复,恶性循环。

希期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百姓释然生活
作者: sureyear    时间: 2009-11-11 14:55
 

 


散户都认为房价不会降的时候,连扫地阿姨都开始炒房时,庄家就已经开始撤了。


散户都买了房子的时候,庄家就开始套现了。


散户把所有钱投到楼市的时候,这就是养肥了该杀的时候了。


要坚决相信资本家还有XXX搜刮老百姓血汗钱的能力。

忠告:除非自住,投资勿买房。


即使短期内房价还会上涨,也是垂死前的挣扎。

房子价格越高,中国今后经济死的越难看。

 

楼市和股市一个道理,"赌傻理论"这里也同样适用。大家都知道房价虚高,但就赌自己不是最后接棒的傻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1 14:57:13编辑过]

作者: 一平科技    时间: 2009-11-14 13:17
分析的太浅,至少说服不了我。
作者: lotuserp    时间: 2009-11-15 14:51
热点啊  杭州已经涨的很高了
作者: net-chen    时间: 2009-11-18 08:46
     值得忧虑的是,当前的增长动力80%来自投资。在整体宏观经济仍然低迷,消费迟迟得不到拉动,庞大的过剩产能找不到消费者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却一枝独秀。
 
    这一现象本身就足以说明:旨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长期景气的政策性资金,被大规模地用于抬高商品房和金融产品价格,形成透支居民的消费能力和经济发展可能性的经济泡沫。

——摘自《新华网》

作者: minsdren    时间: 2009-11-21 09:23
 分析得很好。其实我们也应该佩服我们的国家政策制定者。为什么中国能够国富民穷呢?至少是大部分人穷。就是因为国家的每一次经济增长拉动政策制作出来都正好是抓住了人民必须要花钱的地方。以前打压房地产的时候,就从教育入手,让大家让储蓄转到国家帐户。现在教育已经存在严重问题了,又从住房入手。中国人的储蓄只为几件事件,国家经过这几年,基本都动用过来拉动经济增长了。不知道下一次的危机又会用什么方式从人民的手里套现呢?
作者: SHI03    时间: 2009-11-30 13:35
回落的可能性    ZF???
作者: 小胖小胖    时间: 2009-11-30 17:44

经济是否复苏,发达国家不看GDP,而看就业率。

温总自欺欺人。


作者: 午夜莲花    时间: 2009-12-4 12:55
这样评价有点过了
作者: yidameni    时间: 2009-12-5 18:07
[em52]
作者: 灵光一闪    时间: 2009-12-5 18:26

现在估计是没法降了


作者: core    时间: 2009-12-7 09:36
国企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
作者: rshengtao    时间: 2009-12-9 11:11

      总体上看我国的人民的存款是多,可是我国的人口也多啊,如果分摊到个人存款,能有多少?很少。如果再把少数富人的存款撇出来,我国普通个人存款就更少了。

     拉动内需,动这个钱,可能性不大。再说,忍心动吗?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