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企业需要打造“高情商团队” [打印本页]

作者: 绿满家    时间: 2009-8-20 14:09
标题: [转帖]企业需要打造“高情商团队”

  团队情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是关系团队建设和团队效能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并不是团队中每一个成员个体情商的总和,而是团队成员在情感互动上形成的团队情感以及表达和控制的整体水平。团队情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团队的能力、效率,甚至关键时刻的成败。

  如何打造高情商团队

  要想系统有效地管理团队情商,打造高情商团队,就要掌握五个重要法则:认知法则、沟通法则、柔情法则、激情法则、诚爱法则。

  一、认知法则

  认知法则即“认识你自己”。这里所说的“认识你自己”,是指认识自己的情感资源,包括情感的优点和缺点,情商的高低,在什么情况下的情商高低,以及自己有什么情感倾向和障碍等。

  二、沟通法则

  沟通法则即用心倾听。倾听是认知法则中一种重要的交流技巧,是沟通的前提。和谐相处的实质,就是人与人通过信息交流从而获得全面评价的过程,在形式上充分体现在“听”和“说”上。但并不是用耳“听”,而是用心去“听”。

  三、柔情法则

  所谓柔情管理,就是以似水的柔情去管理一个团队。柔情管理是在情感认知、沟通的基础上,以尊重、关爱为基础,以细微、深入的关怀体贴为特征的一种管理方式。

  四、激情法则

  激情法则,是指利用团队的情感、情绪,通过各种方法将个人对集体的情感激发起来,转化为能量并释放出来形成冲力,进而提高团队情感能量的一种方法。激情法则是建立在认知、沟通、柔情的基础上,使成员认同团队的共同目标,在情感上达成一致,大大提高了行动效率。

  五、诚爱法则

  前四个法则都需要真诚和爱心,诚爱法则贯穿于所有法则之中,是它们共同的灵魂,也是团队情商管理的最高境界。(《培训》 )

  高情商团队的作用

  1、团队情商是指一个团体的综合情绪控制调节能力

  团队情商可以提高团队绩效。团队绩效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和意见沟通的函数。研究表明,影响一个群体效率的因素有三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对群体特性和群体效能的意识,如不具备这些条件进行合作,其结果是不会十分有效的。团队工作,具有紧密关联性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依赖性。因此,为了有效地完成团队工作,就必须提高团队情商,如果合作得好,就将取得1+1大于2的效果;合作得不好,则将导致1+1小于2的结果,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

  2、团队情商可以对成员产生情感驱动

  情感是人的意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而情感又受到人的生理机制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人际关系的影响。一个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团体可以激发热爱集体的情感,使人心情愉快、身心健康、上下一心、艰苦创业。感情往往会超越物质。

  3、团队情商能使人自尊、自重、自信,达到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目的

  马斯洛认为: 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是有价值、有力量、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的。这种自尊心理的形成固然受制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知识结构和心理素质,但就某一团体而言,更受制于团队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充满尊重、信任、民主,自信随之而来,员工因此就会自约自律。

  4、团队情商使人具有安全感,易于释放潜能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情感易于受到他人言谈举止、神情姿态的影响和调节,一个人在愉快的氛围中工作,身心放松,其精力、体力、智力就会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员工的个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就得以张扬和发挥。

  5、高水平的团队情商可以提高每一位成员的情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团队情商的整体水平

  团队是社会互动的群体。一个人的情绪不仅仅受到生理、生活状况的影响,而且受他人的影响,成员之间会相互模仿、相互感染、相互暗示。团队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可以改变成员的情绪,使人自然地生发出与环境一致的情绪(尊重、民主、礼貌等)。

  成功企业在管理中就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把提高团队情商作为重要的管理策略进行策划和实施。如:索尼的家庭观念、摩托罗拉的以人为本等等,都在努力营造企业的“家庭”氛围,改善企业内部、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协调和消除各种人际冲突,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度。

  现代企业中的大多数工作都是由各种团队去完成的。为此,团队的工作气氛以及凝聚力对工作绩效有着深刻的影响。团队能否和谐,不仅取决于其中每个成员的情商,更取决于团队整体的情商。高情商的团队,成员之间往往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团队显示出高涨的士气;低情商的团队,士气低落,人心涣散,缺乏战斗力,因而所在单位也不会有好的发展。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