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发展战略(相声版)
甲:今儿观众上的不多呀。
乙:对,听说才卖出去一百来张站票,门口也只有上千口子在听免费的实况转播。
甲:呦,这不成非法聚会了吗,有警察维持秩序吗?
乙:有,还是防暴队的(做持盾牌警棍状)。
甲:去你的.
乙:开个玩笑.
甲:今儿观众挺多,大家都爱听相声,德云社能发展到今天全靠各位“钢丝”撑着,我郭增福给各位鞠躬。
乙:唉,你不叫郭德纲吗?什么时候改名了
甲:于增禄!你装蒜不是,你把我们拜金文声,金老爷子的事忘了?
乙:没有、没有,我是怕观众不知到。
甲:可能很多观众还真的不知道,在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大师去世的那天上午,我、谦儿、李菁、高峰四个在天津友谊宾馆正式拜西河大鼓名家金文声,金老爷子为师,老爷子亲赐我们四个西河大鼓艺名郭增福、于增禄、李增寿、高增喜。
乙:说到这,我得发两句牢骚,观众都知道,我在台上除了给你当绿叶,接两句下茬,听您拿我们家老爷子、媳妇砸砸挂,什么时候唱过,你干嘛非拉上我呀?
甲:那不徐德亮跳槽了吗,拉你就为凑这“福”“禄”“寿”“喜”四个字,我知道你也学不会,不会跟我抢饭碗。
乙:听说何云伟为这事送了你好几回金条。
甲:何云伟,那差着辈份哪,他得拜我为师,他送我的金条我都退回去了。
乙:不是吧,我怎么听说何云伟现在连早点都吃不起了
甲:那是因为每回我都让媳妇都换成假的退回去,真的留作我们德云社的发展基金,等德云社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跨国中国传统艺术演艺公司,进入世界500强,我会为何云伟同志的墓志铭上加上“曾默默的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捐献过n根金条”。
乙:你要把他饿死呀!我说怎么演出费老降,您要做大德云社我们赞同,但也得善待员工呀。靠克扣工资,除了您家房子面积增大,德云社也长不大呀。
甲:您怎么和物业一样呀,我新盖的那狗窝不能算住房面积。
乙:我没说你那狗窝,我说靠算计员工,克扣工资、福利到给你也墓志铭的时候,德云社也成不了500强。
甲:谁说我要靠算计员工,克扣工资、福利把德云社发展成500强了,我有计划,战略计划,战略你懂吗?
乙:我不懂,我就懂数人民币,那天你改发津巴布韦元了,我还得买辆载重卡车。
甲:我知道你不懂,你脑袋没我圆。
乙:对,要不怎么这么红了,还没个职务,连人家许三多都当上政协委员了。
甲:这我爱听。
乙:您有什么战略计划呀?
甲:我的计划就是……这里没录音机吧,别让赵本山听了去,他那刘老根大舞台是咱们未来的死对头,听说他最近为了追赶我还去学什么MBA。
乙:人家学MBA跟你没关系。
甲:没关系呀,那就行。
乙:说吧,什么计划。
甲:那我就说了。
乙:说。
甲:我的战略计划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文艺相声、大鼓、评书、快板、京戏、评戏、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帮子…..当然还有二人转都纳入到德云社中来,我一门一门的去拜师,都拜辈份最高的,然后我收徒,演员都是我徒弟、徒孙….
乙:你就成了总师傅
甲:对!你知道何云伟拿回假金条为什么不敢言声?他是我徒弟呀,这师徒的关系解决了现代企业员工管理的一切烦恼,什么80后、90后、2000后的,到我这,全是徒弟,我要骂就骂、要打就打,要惩罚就不给饭吃。师徒如父子吗,爸爸教训儿子,警察都管不着。
乙:大家看他这德行。
甲:我德行怎么了?说我德行不好的人,和我打官司都输了。
乙:你德行好,说你的战略吧。
甲:我要建立一个以师承关系为组织架构,以家法为制度,最民主、最集中、最团结、最有执行力的德云社企业管理模式。
乙:我怎么听着脊梁缝里冒凉气,我估计李靖、高峰也一样。
甲:因为你们都是我师兄弟,所谓高处不胜寒,所以你们冒凉气。
乙:我们肯定不能跟您站在一个高度。
甲:这就对了,那你们就都拜我做二人转的师傅把。从今天起,我给你们三个起艺名“于本谦”、“李本菁”、“高本峰”,报幕的,记住啊,从今起,我们俩报幕就要用“郭德纲、于本谦”。
乙:去你的,最集中我听清楚了,最民主怎么讲?
甲:你们有什么意见都能写进段子、戏词,我审查的时候一看,这不就民主了吗。
乙:这么个民主
甲:你还要怎么民主,我们现在是师徒关系,师徒如父子,你看我怎么对待侯耀文先生,你们得跟我学怎么对待师傅。
乙:我看您是利用师傅,拜师时没想到会这么红,是想进铁路文工团,你掺和师傅的财产官司是为了搞臭侯耀华,这样你好让侯门相声让位郭门相声。
甲:你怎么能这么说,你知道我怎么想的也不能在这里说,栖息谷里全国的人都有,都看到影响多不好。
乙:藏密神油你都代言过,你害怕影响呀。
(先不写了,那位家人有兴趣再接着往下编。本文纯属无聊之作,内容都属砸挂,只增笑尔,包袱素材均来取材于网络文章,本文仅限栖息谷同乐,谢绝转载,禁止演出)
该贴来自群组:栖息谷公益智库
的确不错 支持
哈哈,你猜错了,开心的帖子没人看
太有才了,支持
看来相声已经不是全国性的大众娱乐了,这个帖子标有相声两字,居然读者寥寥,为什么?别人会以为无聊,占用时间,其实俺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师徒关系与劳资关系、师承关系与组织结构、家法与制度,都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要思考的,管理以高效为第一要务,德云社、刘老根大舞台的管理都是高效,这点郭德纲和赵本山一样都是聪明人,我们这些自以为有学问的的人,天天追着洋人屁股取经的人,为什么不能正面的去思考一下德云社、刘老根大舞台的管理哪?
我真以为是郭德纲的相声呢,看到最后才明白!有趣有趣!
支持支持,LZ写起来真是游刃有余,佩服
有意思,经营能力和学历真的没关系,本山大叔、德纲干的都不错。
师徒关系来应对人事管理,确是一种思路。
楼主 不是 郭德纲 吧
我顶
娱乐精神万岁,无赖一回,自己顶。
慕名前来听相声。
有点云。
呵呵,这贴子的确是够雷声的,一般的人可是悟不出其中的意思?关注一下。
1、师徒制有一定的道理:当企业罢工时,领导说话都不怎么管用,几个师付一去,徒弟们屁颠颠地上岗去了。
呵,实情。
2、藏秘排油实际是企业原罪问题。发展的必然,马克思已论述了:资本是带着血来到世间的。
3、扯大旗:郭得缸,就是不断扯候氏大旗,北京台等,不断造势,打响知名度的。
顶啊,楼主写得好啊。。。。。。。。。。。。
我个人还是比较挺郭德刚的,但是后来看了一些报导,尤其是李菁和何云伟的报导,对这件事就有了一些小的看法。
打人事件我还是认为郭德刚和北京台各50大板,但是事后的反应北京台算是输了一招,他们把郭的相声归为了三俗封杀了,可话说回来,如果郭的相声是三俗,那你们早干嘛去了?为什么等到出了事情才想起来?这是不是有点太小气了?而郭德刚则不然,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知名度,而且我感觉这事肯定和那个记者多少有关系,否则一个巴掌拍不响。
再说李菁和何云伟,早不退出晚不退出,在这个节骨眼推出,说明了两个人对德云社恐怕早就几经 断了念信了,据说两人每场演出费才500元,从这点反应出来了德云社的运营思路的问题,一切都在老板娘手里掌握,看谁顺眼多给,不顺眼少给,那这样下来那些有能耐的基本都留不住了,因为越是有能耐的越不愿意溜须拍马。
真是好帖 一口气看完了 形式是相声 内容还很深刻 楼主有才啊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