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迟早要还的fficeffice" />
——写书绩效管理
这句话是我们公司咨询顾问常说的一句话,来源是几个顾问在做一个培训体系设计项目时,由于课程大纲整理不够细致(尽管当时也费了不少功夫,提交的时候认为差不多“及格”了),造成企业实际用的时候,出了不少问题,所以他们不得不对每一个大纲重新进行检查和修改。一千多门课程的大纲,他们一遍一遍的校对,一个一个的整理,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以说,使他们心力交瘁,因而其中一个顾问有此感慨: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句话出自《无间道》里的一句台词)
因为这个项目,我们做任何项目,都会认真做计划,尽量把所有文件都做到最细,把能够想到的问题都想到,把客户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进行内部讨论,把方案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做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目的就是:绝不“混”,更不“还”。
这个所谓的“混”,就是做事的时候,或是考虑不够细致,或是不够认真,或是投机取巧,总之是犯错误,或大错误,或小错误;而这个所谓的“还”,就是要付出代价,为这些错误付出代价,为不当的行为付出成本。
这句话应用面非常广泛,既可以应用于企业的经营,也可以应用于企业的日常管理,还可以作为工作的一个自我管理制度,甚至还能成为生活中的一句座右铭,不过,我想说的,是最近写书的事。
一、虽不算“混”,但没成果
应该是差不多前两个月的事了吧,岳老师(岳晋平,华信博达资深合伙人,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要求我带领几个顾问写一本能力管理方面的书,并希望我们能在8月中旬前写出来。
尽管员工能力管理,是我们公司比较擅长的咨询领域,我们也做过不少这方面的咨询项目,包括员工能力测评、基于能力的培训体系设计、基于能力的薪酬与绩效体系设计、领导力发展等项目,但是,我们要做的是创新研究,即从企业能力管理到员工能力管理的研究,这在国内还属于比较新的领域,相关的研究资料比较少,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大量阅读书和资料,在充分消化之后,再来写书,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研究的质量。
因为我们有项目在手,同时还经常要写项目建议书,另外还会遇到各方面的事,所以,我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完成。
我们大概花了近一个多月的业余时间看书,并且还经常抽时间讨论,但是,由于我总认为应该先想清楚了再写,所以迟迟没有动笔,每次岳老师问及此事,我都说我们还在研究当中,但没有看得见的成果,因而岳老师很替我们着急。
差不多是上个月中旬,岳老师给我们开会时,又问到此事,我还是回答我们还在研究,这样的回答,连我自己都感觉像在应付他,虽然自认为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没有成果,自然是难以交代的,所以,尽管岳老师没有任何的责备,自己还是感到自责,因此,下定决心,不能再“混”了。
二、开始行动,不再“混”下去
首先,我认为,应该把写书这事当做一个项目来操作。我们做任何项目,都会写一个非常详细的项目计划,所以,我就制定了一个很细的写书项目计划。在这个计划里,我把所有的工作内容一一列出来,把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写清楚,并确定具体的完成时间。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大家每周写四千字,并在每周一检查和讨论。然后,我们对这个项目计划进行了沟通,讨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项目计划进行了一些修改。最后,大家都认可这个项目计划,对这个项目计划达成了一致意见。
其次,在我们写书的过程,我基本上是三天两头问一次,了解大家的进展,知道大家的工作方法,并时常提醒大家快到交稿的时间了。另外,我通过写博客的方式,把我的思路写出来,以便大家参考这个思路,并且,遇到思路上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就会抽时间讨论这个思路,以保证大家的思路是一致的,避免写出的内容发生思路的偏差。但是,有时因为项目比较忙,就有人提出可能没办法完成,于是我便问具体能在什么时候写完。我们内部定了一个制度,如果谁没有完成周任务,到时,无论什么原因,都得请大家吃冰淇淋,并且还得在接下来的一两天之内完成任务,下一周的任务还不能耽误。
再次,每周一我们都会进行内部检查,要求每个人把自己写的内容详细介绍一下,我们讨论这些内容是否存在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以及行文风格上是否有明显不同,并提出修改的意见。同时,我们还会对工作进度进行检讨,研究为什么没有按时写完,具体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改进。当然,没有完成任务的,我们就得兑现我们的制度,这时候就会有人请吃冰淇淋,当然,还可以用水果来代替。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现在的进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每周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任务,我预计这本书应该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写完。
三、绩效管理不“混”,考核不用“还”
其实整个过程,是一个绩效管理改进的过程。所谓绩效管理,包含四个过程:目标设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员工激励,其实我所采用的,就是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就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目标设定。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把完成任务的标准说清楚,做到“SMART”: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达到的、Realistic相关的、Time-bond有时效性的,并且,在目标设定之后,一定要就目标达成一致。我在这个写书项目里,首先制定了清晰的工作计划,并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标准:每周完成四千字,每周一检查。我在设定目标之后,与大家就目标进行了沟通,并最终对我们的目标达成了一致意见。
第二,绩效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经常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度,并在员工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与反馈,以便让员工按照预定的目标完成任务,在任务无法完成的情况下,一定要明确完成的具体时间。我每周都会了解大家的进度,并且通过博客来给出思路,在出现偏差时,确定完成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保持了解每个人的工作情况和进度,以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
第三,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考核,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绩效改进意见。我们每周一的检查,其实可以说就是绩效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沟通,其实就是一种“绩效面谈”,根据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就是提出绩效改进意见。
第四,员工激励。对考核的结果,要严格按照绩效管理制度来进行奖励与惩罚,这样才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员工起到制约作用。我们的绩效奖惩制度,就是请吃冰淇淋,而每周一如果谁没有完成任务,就得严格按照这一制度进行惩罚,不过,我个人觉得激励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的,整个工作可能缺乏激励性,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要认真完成,这样才不是“混”,只有做好了绩效管理,才能保证考核时员工的高绩效,考核时也就不用“还”了。
好文章,将“混”与“还”在工作上的逻辑关系摆得很透彻,对原句赋予了通俗的内涵。世间的事情本来都应是通俗的,通俗才能让多数人明了。
站高一点看,你认同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你也应认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就认同了因果....到这一步问题来了,就会有人举出“好人”、“坏人”的例子来反驳你,说明“出来混,未必要还”,如楼主文中,你要赶上客户也是“混”的,或恰恰在写书这个事上,岳晋平先生也“混”了一把,是否就没有后来的“还”了?
绩效管理是一种工具,他可以让你不容易“混”,让你制度化的机械的去监督团队其他成员不“混”。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揪出“混”的人需要勇气,让“混”的“还”更需要勇气,绩效管理就像个打气筒,他可以让“怂”人敢于颤抖着说出个不字。
学习了谢谢!
好文章,将“混”与“还”在工作上的逻辑关系摆得很透彻,对原句赋予了通俗的内涵。世间的事情本来都应是通俗的,通俗才能让多数人明了。
站高一点看,你认同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你也应认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就认同了因果....到这一步问题来了,就会有人举出“好人”、“坏人”的例子来反驳你,说明“出来混,未必要还”,如楼主文中,你要赶上客户也是“混”的,或恰恰在写书这个事上,岳晋平先生也“混”了一把,是否就没有后来的“还”了?
绩效管理是一种工具,他可以让你不容易“混”,让你制度化的机械的去监督团队其他成员不“混”。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揪出“混”的人需要勇气,让“混”的“还”更需要勇气,绩效管理就像个打气筒,他可以让“怂”人敢于颤抖着说出个不字。
这几天在补《士兵突击》,前几集许三多所在的那个班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其实那个班长本来是一个好兵,但在恶劣的环境下成了一个差兵,当指导员来视察时,发现他这样的状态,这个班长的状态就更难有变化了。
他的绩效管理做不好,就严重影响了其他的兵,这样整个班就集体变差。
所以,你“混”,就得“还”;越“还”,就越容易“混”,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绩效管理不仅要让员工提高绩效,管理者的绩效更为重要。
绩效管理不只是HR的事,不只是经理的事,关乎每个人,每个项目. 楼主的帖子给本人莫大的启迪。多谢!
有同感,谢谢分享
是啊,这种事生活中太普遍了
好帖,不仅内容通俗而且逻辑经得起推敲,思路非常清楚,看得出来楼主是写文章的好手,是HR方面的专家啊
个人认为,不仅在学术 工作中需要不能混,在健康 等生活方面也同样不能混,需要在源头就把事情做好。
好帖,不仅内容通俗而且逻辑经得起推敲,思路非常清楚,看得出来楼主是写文章的好手,是HR方面的专家啊
个人认为,不仅在学术 工作中需要不能混,在健康 等生活方面也同样不能混,需要在源头就把事情做好。
好帖,不仅内容通俗而且逻辑经得起推敲,思路非常清楚,看得出来楼主是写文章的好手,是HR方面的专家啊
个人认为,不仅在学术 工作中需要不能混,在健康 等生活方面也同样不能混,需要在源头就把事情做好。
谢谢支持,过奖了!
偶尔幽生活一默你会觉得很爽,但生活幽你一默就惨了。业绩和绩效也是一样的!
看了很有启发,特别是后半部分,其实大家不必深究混与还的关系,只要知道开始马虎后面翻工的痛苦,意在告诫自己做事要认真仔细。
有机会要向你学习。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古语真诚不欺啊!
有时候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好文章,将“混”与“还”在工作上的逻辑关系摆得很透彻,对原句赋予了通俗的内涵。世间的事情本来都应是通俗的,通俗才能让多数人明了。
站高一点看,你认同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你也应认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就认同了因果....到这一步问题来了,就会有人举出“好人”、“坏人”的例子来反驳你,说明“出来混,未必要还”,如楼主文中,你要赶上客户也是“混”的,或恰恰在写书这个事上,岳晋平先生也“混”了一把,是否就没有后来的“还”了?
绩效管理是一种工具,他可以让你不容易“混”,让你制度化的机械的去监督团队其他成员不“混”。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揪出“混”的人需要勇气,让“混”的“还”更需要勇气,绩效管理就像个打气筒,他可以让“怂”人敢于颤抖着说出个不字。
高手高材,总结极好。极有见地。
谁是混的,谁要还的。
员工混在企业,企业要还给客户。
剪贴和复制时代,出来剪是要还得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