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飞猫浅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
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人们干什么,无论是当领导、老板还是当人民、员工,无论对内的管理,还是对外的扩张,都是在从事一个行业,那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与我们开战的不是那一桩桩生意,而是人!是人与人之间思想心态、眼光行动、资本人脉的较量,是自己对自己恶行的较量,这才是最根本的重要问题!所以,在人生的征途中,一般人要想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招就是“知己知彼”!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各国的宏观经济、国家领导人,这是天地的范畴,这是圣贤、大人物的领域,不是一般人短期深入探究可以悟透的。量的积累,才能导致质的变化。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一般人、愚人的领域,但为何总是一胜一负、每战必殆呢?源于人们缺乏优秀领导者必备的二大首要品质,时有时无或两者俱无:1、朝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坚强意志力;2、在思想上坚信不疑、在行动上坚定不移的对人对事的渊博知识。古书《菜根谭》有云:“力是一把斩魔的宝剑,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两不可少也。”
历史,往往会惊人的不断重复着。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必须要拥有“士具百折不挠之真心、自生百穷千变之妙术”永不言满的坚强意志力;必须理性客观、公平公正、循环往复的,深入分析总结“自己、他人、先贤、历史人物”历年来的成败得失和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可能性;必须使自己能看别人看不到地方、能算别人算不清的帐、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是保证我们在决胜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知己知彼的程度有多深,必然性、可能性(即不确定性)有多大,决定着我们在人事发展进程中拥有多大的主动权、自由度,反之亦反矣。正如唐太宗的经典名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军工火力控制系统有一专用术语叫“闭环校射”,一般有四个步骤:一是子弹必须先打出去(不一定非常准确),二是测量弹着点与目标之间的偏差(检查目标与效果) ,三是在下一个子弹打出去时修正偏差(在执行中修正),四是反复进行前三项(闭环边校边射) ,直到逼近目标。
故而,当我们要判断某件事、某个人,重点在于它的优点大于缺点,还是缺点大于优点,重点在于自己的判断与结果差距有多大。所以,我们必须实操演练,把“思想+行动”矛盾统一的双向行为模式的两颗子弹,朝着既定的目标先打出去,从而闭环校射、循序渐进的由0环到10环命中率,确保击中目标靶心。人生是一场伟大的战役,如果我们不能朝着既定目标做到“闭环校射”,等待我们的必然是驼鸟心态,举白旗投降,用种种借口自欺欺人。
中华文明智慧古书《易经》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思想+行动”一阴一阳的两颗子弹,一颗子弹象征着勇于承认修正自己无知、不足、不能的知止之道,一颗子弹象征着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进取之道。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忠告人们:这个世界的人与事,没有长期维持现状、一成不变这回事,不进则退、愚昧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现实就是这样简单。总体来说,它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变化的历史大趋势。古人说得好:“为道而不能屡迁者亡”。
…………
美国兰德智库创始人弗兰克·科尔伯母(Frank Collbohm)对智库的定义:它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坚定追求、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一个敢于挑战、蔑视和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
故而,在“三十挂总、四十冠董”这个具有代表性的焦点话题中,希望家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借一句话头,发起疑情,专精参究,逼得无路可走、无理可究,到山穷水尽,忽然妄念脱落,亲见本性”的佛家禅宗精神,让小诸葛兄、飞猫……在大家以笔为枪的炮火中成为炮灰。高射机枪轰击会飞的猫,炸雕堡的“董存瑞”式英雄就会前扑后继(例如阿懒兄、放火专家少天兄……),让栖息谷更多的专家、砖家,一起沐浴在思想自由博奕的战火中,众人拾柴火焰高。^O^
在有情有理有据的思想博奕、举例论证的氛围中倒下,谁输谁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1、使我们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开阔视野、加宽思路、增长智慧,不断修正完善自我思想心态上的无知、浮躁、盲点和误区,突破一些瓶颈与障碍;2、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行动前的模拟演练,降低了我们必须付出大代价才知后悔、悲哀的不断重复着前人们走过的失败错误之路;3、使我们在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进程中,领悟到该怎样做才能趋吉避凶的科学发展规律,而不是无知迷茫、懒惰畏惧、驼鸟心态安于现状。
为使该话题在深入探讨中取得较好效果,请家人们集中火力、闭环校射几个重点方面,不要越扯越宽。水井纵向挖掘才能出水,横向挖掘多是做无用功。在我们取得一个阶段性较满意的精彩回复、总结成文后,由相关家人共同决定,再进入下一个火力攻坚点。贪多,只会是囫囵吞枣、知常而不知变,无益于人。集中优势兵力,永远是战争胜利的不二法门。
……
待续。
注:驼鸟心态——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之为“鸵鸟心态”。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藏在草堆里坐以待毙的话,是足可以躲避猛兽攻击的。“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
该贴来自群组:栖息谷公益智库
期待小诸葛兄、各位家人的指正。
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飞猫兄弟帖子中有三个关键字:“知”、“己”与“彼”,家人中明白“知己知彼”者我说至少九成,但明白“何为知?如何知?”,“己”与“彼”包含什么的,也就不到了五成。
俺在“三是挂总 四十冠董”帖子里记叙的那个后生,他也必懂得“知彼知己”的道理,所以,他才有了自己的理想,才能够蔑视自己的同事、领导和父母,言他们都是“臭大粪”和“小市民”,但这样的“知己知彼”,俺以为是属于五成以外了。小时候梦想是当一个科学家或者解放军
工作了之后想着希望能尽快的富有,满足私欲
也许等到了40、50岁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是端着一杯茶,坐在书房里细细品味伟大前人们的著作,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吧
呵呵,现在的自己
对‘己’、‘彼’、‘胜’、‘殆’了解甚少
飞猫兄弟帖子中有三个关键字:“知”、“己”与“彼”,家人中明白“知己知彼”者我说至少九成,但明白“何为知?如何知?”,“己”与“彼”包含什么的,也就不到了五成。
俺在“三是挂总 四十冠董”帖子里记叙的那个后生,他也必懂得“知彼知己”的道理,所以,他才有了自己的理想,才能够蔑视自己的同事、领导和父母,言他们都是“臭大粪”和“小市民”,但这样的“知己知彼”,俺以为是属于五成以外了。
王老哥率先出击,踩住了飞猫的尾巴,让俺不能飞。晕,现在是什么世道。^O^
对于那个后生,心中对于“知己知彼”的理解比较浅,就像文化二字一样,有文却无化,背书而矣。
稍后飞猫陆续您的问题。
王老师指出的“知”、“己”与“彼”,可让飞猫挠头了。飞猫也是领悟不多,感觉不够透彻,在家人们面前大言不惭,汗颜中。
……
在人生的征途中,我们需要富于洞察性、前瞻性、系统性、正反性、大格局的弹性计划力,需要朝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眼光行动力,需要对人对事渊博的知识才能与资本人脉,需要深入分析总结“自己、他人、先贤、历史人物”历年来的成败得失和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可能性(即不确定性),需要使自己能看别人看不到地方、能算别人算不清的帐、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需要我们重点分析总结“事、彼、己”三条发展路线:
1、事:宏观经济特点、地域经济特点、行业特点、公司特点、职业特点……等硬环境。
2、彼:国家领导人、公司老板、上级、同事、老师、朋友……,看他们的思想心态、爱好习惯、语言行动、性格才能、经验阅历、资本人脉……等软环境。
3、己:此乃自我发展之路的根本和源泉。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本。看自身的思想心态、爱好习惯、语言行动、性格才能、经验阅历、资本人脉……等。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一条镌刻在古希腊城邦共同的圣地——德尔斐阿波罗神庙入门口上最有名的箴言。先哲苏格拉底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如果我们不知己,就无法知彼,就无法了解人生。而不知己不知彼,则每战必殆,则人生殆矣。
飞猫浅以为,这需要我们理性客观、公平公正、循环往复,从自身、他人历年来的思想心态、爱好习惯、语言行动、性格才能、经验阅历、资本人脉……的微观层次,从人类历史文化、先贤与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商业现实活动的宏观层次,双向模式的深入探究总结人性自我,则更具大数定律的正确性,提高了人生目标的命中率。
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反复告诉人们:“认识自己”。很多人企图认识自己,不惜不断的分解自己,对生命的各个部分详细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初形态,要么是野兽,要么是天使。飞猫浅以为,人类,是受感情而不是理智控制的动物。但有意思又奇怪的是,古往今来才智卓绝、立大业的人,无一不是理性行为超群的人,在他们身上,人类感情与理性和谐的矛盾统一;在他们身上,忍之一字——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对付敌人的残忍得以高度体现,正如先哲苏格拉底所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案例:
1、在中国历史上人们熟知的五百多个帝王中,只有李世民能拥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决策需要民主,领导需要权威”的伟大智慧和胸襟;
2、毛主席受蒋介石之邀,到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因为毛主席的烟瘾很大,而蒋介石不吸烟、讨厌烟味,所以,毛主席在谈判期间始终未吸一支烟。事后,蒋介石大骂特务们,因为他们对毛主席这个人的判断大错特错。
3、汉王刘邦率先攻下咸阳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威严豪华的皇宫、堆积如山的财宝、三宫六院的美女……冲昏了头脑,放松警惕贪图安逸玩乐起来,而此时刘邦的大业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危机因素。于是,刘邦的连襟兼同乡樊哙苦口劝说,没有收到效果。后来,“言必行,行必果”的谋士张良来了,说服了刘邦,刘邦的理性行为终于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冲动。
人类天生的本能:
1、爱(即物质上、精神上的利益):人们只对自己的事感兴趣,对他人的事不大感兴趣。
…………
待续。
“知”,包含了对象、深度与方法三个元素,“己”与“彼”,回答了对象,但深度和方法是孙子的看家本领,是饭碗,不能讲透,最多是再轻描淡写的谈个深度。
对“己”而言,个性、能力、价值观、资源、本性......,越深层,自己看得越清楚,反之面上的,需要互动评价的东西反倒他人清楚一些。
“彼”的深度层次就更多了,上到天文,内到基因。
“知”的方法,这绝对是一个有含金量的话题,因为不同的“己”与“彼”,不同的层次,这方法就多了,但其中必有归类,必有枝干。
人与人之间(漫画版)
呵呵,现在的自己
对‘己’、‘彼’、‘胜’、‘殆’了解甚少
stormbird兄客气了。
一些老师对现实、对学员乃至对自己普遍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能训练学员成为成功的总董。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永远找不到成功的“总、董”基因,所以不愿下苦功,不断重复耗费中国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反复产生多数失败的商人和少数成功的商人。
一些老师认为学员的能力不足以担当重任,可他们不曾想到自己也是从许多艰难、失败、尝试、机会中学习锻炼过来的。同样,老师在传道授业时会犯错,学员在学习的时候也会犯错,但这却是彼此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求证知识真伪、追求必然真理王国的起点。
英明领袖毛主席晚年被人们捧上了神坛,犯下了大错。老师们站在高高的讲坛上,就不会犯错?你相信吗?为什么人们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却常常满足于自己的智慧?
呵呵,这是俺顺手牵羊放到这里来的。这组漫画,将日常生活中的人性,描述得简洁有趣、生动深刻。
其实了解自我,最后就会落根于人类天生的本能,落点于人们常说的七情六欲:
人类心理学范畴的七大情绪:爱(即自我物质上、精神上的利益)、恐惧、愤怒、得意、沮丧、嫌恶、惊奇。
中医认为人的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眼、耳、鼻、舌、身、意。
飞猫将重点述说“爱、恐惧”的心理本能。飞猫现在越来越觉得,古今中外许多精华思想都是万道同源,殊途同归。只是各自的解说词不同罢了,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例如佛家的贪、嗔、痴学说。
法国统帅拿破仑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有两根杠杆可以驱使人们,那就是利益(爱)和恐惧。”
这也是商人们营销管理的不二法门。
人类天生的本能:
一、爱(即物质上、精神上的利益)
人类历史、大众本性的大数定律:持术者繁,持德者寡;善始者繁,克终者寡。
从远古直至今天,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他的行为将无法长期持续下去。这是人类不可磨灭、不可颠覆的天性。因为这个天性,所以古今中外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与幸福、自私与奉献、战斗与和谐……在不断的产生、演变、进化、轮回。人们只对自己的事感兴趣,对他人的事不大感兴趣。此乃大众本性的大数定律的自爱,而与之相反的,就是父母式乐于奉献、关爱子女的小数定律的真爱。人们之所以不相信他人,之所以不相信一些美好的感情,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本身的不相信,是因为不能知彼知己,是因为担心自己付出之后前景的茫然迷惑,怕被人嘲笑为冤大头,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我们这个世界,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就是不会发生不劳而获、运气之类的事。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打铁还得本身硬,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本。
A、精神层面:
大数定律:善始者繁,克终者寡。
阳面:
人们喜欢与自己嗜好一样的人,人们喜欢欣赏自己的人,人们喜欢尊重自己的人,人们喜欢与自己一致的人(物以类聚:指战友、同学、同乡……,或者说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
“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些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兴趣与爱好,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走私大王赖昌星有句名言:“不怕他们爱好什么,就怕他们没有爱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阴面:
苏轼《贾谊评传》有云:“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恃,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苏洵《辨奸论》有云:“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先哲苏格拉底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盖天地之道,日中必移,月满必亏,泽满则溢。人之道,泰则骄,逸则奢,骄奢既起,恶则随之,此所以召祸也。福则反是,所以积善得长享也。盖人之性,处艰困之中,莫不惕励恐慎。既得志也,则放逸纵情。故今古豪雄,善始者繁,克终者寡。霸吴者夫差,亡吴者亦夫差也。先贤孟子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纵观历史,才智卓绝的成功者都有着“志不可满,欲不可纵”共有的行为特征;拥有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敌人的残忍。然,说之易,行之难。毕竟,人非草木,谁能没有七情六欲呢?先贤们都做得很不容易,而人们把上位者抬高到不食人间烟火之绝境、神坛的愚味懦弱自私心态,对吗?英明领袖毛主席晚年人们被捧上神坛,犯下了大错,人们搬起石头到底砸了谁的脚?!古有云:“楚王好细腰,民女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亦为世之常规也。
……
在人的本性中潜藏着一种力量,一种丛生于缺少能力与意志之地的力量,那就是嫉妒。当你超越了他人的时候,他人就会嫉恨你,会用带有贬义的字眼指责你,甚至编造谎言的手法来诋毁你,同样在你面前还要表现得非常高傲——其实那并非是高傲,它恰恰是虚弱。但有意思的是,当你远不如他们,生活得潦倒不堪时,他们又会讥笑你,讥笑你无能、愚蠢,甚至会把你贬低得没有任何做人的尊严。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给中国人总结了一个血与泪的经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肉强食是千古不变的大数定律。在今天这个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大变革时代,同样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能勇于争取幸福与成功,幸福与成功又从何而来呢?从天下掉下来?别人送给你?你相信吗?
而对那些渴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来说,现实却很残酷,因为别人对他的看法,与他对自己的看法相同。我们都会受到那种“我们自以为是怎样”的待遇。那些自以为比别人差一截的人,不管他实际上的能力到底怎样,一定会是比别人差一截的人,这是因为思想本身能调节并控制各种行动的缘故。如果一个人自己觉得比不上别人,他就会表现出“真”的比不上别人的各种行动;而且这种感觉无法掩饰或隐瞒。那些自以为“不很重要”的人,就真的会成为“不很重要”的人。
在另一方面,那些相信自己具有“承担重责大任的能力”的人,就真的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所以,如果我们想当重要人物,就必须首先使自己承认“我确实很重要”,而且要真正的这么觉得,别人才会跟着这么想。
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样一个推理原则:你怎么思想将会决定你怎么行动,你怎么行动将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就像你们自己的成功计划一样,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其实很简单。为得到他人的尊重,你们必须首先觉得自己确实值得人敬重,而且你们越敬重自己,别人也会越敬重你们。
让我们想一想:我们会不会敬重那些在破旧街道游荡、乞讨的人吗?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根本不看重自己,他们只会让自卑感、懒惰畏惧感、不断寻找借口的精神不断腐蚀他们的心灵,从而自甘堕落。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就是他人格的核心,我们自己认为是怎么样的人,我们就真的会成为怎么样的人。
每一个人,无论他身居何处,无论他默默无闻或身世显赫,无论他文明或野蛮,也无论他年轻或年老,都有成为重要人物的强烈欲望。请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邻居、你自己、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朋友,有谁没有希望自己很有分量的强烈需求?全都有,这种需求是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一种目标。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却将这个本可以实现的目标,永远地变成了无法实现的黄粱美梦呢?其实也是意志、知识使然。意志、知识,它决定着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说,意志、知识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也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正如《菜根谭》所云:“力是一把斩魔的宝剑,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两不可少也。”如果伟大的释迦牟尼不能持之以恒、奋发精进的求证大道,他能在菩提树下悟道成功吗?
我们知道我们缺乏资本人脉,知道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选择我们的意志、知识。一旦我们选择了“我就是我最大的资本”的意志、知识,那些“我是个没用的人,我是个无名小卒,我算老几,我一文不值”,等等贬低自己、消磨意志、蜕化信心和自暴自弃的懦夫的想法就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复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积极改变,信心的增强,逐步以“我能!而且我会!”的积极心态面对一切。
成功者用积极创意性的思考,百穷千变、永不满足的坚强意志,对人对事渊博的知识经验与资本人脉,“能看他人不能看到的地方、能算他人不能算清的帐、能做他人不能做的事”的眼光行动,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不思考问题根源的管理者,会成为忙碌的救火队员,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要是不想当救火队员,就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系统地解决问题。
阴面案例:
1、唐太宗虽以虚心纳谏而著称,但是仍然常被魏征激怒。有一次唐太宗在后宫大骂魏征:“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长孙氏忙问他怎么回事。唐太宗说:“魏征每次上朝都会让我难堪”。长孙皇后听后一语不发,进内室穿戴好朝服,出来拜见唐太宗。唐太宗不解其意。长孙皇后说:“臣子敢于直言不讳,是因为君主是个开明的君主。陛下是个明君,我怎能不庆贺呢?”。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唐太宗不但没有宰掉魏征,还对他不断封赏。在魏征的示范作用下,朝里气氛浓厚,大家踊跃发言,群策群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毛主席受蒋介石之邀,到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因为毛主席的烟瘾很大,而蒋介石不吸烟、讨厌烟味,所以,毛主席在谈判期间始终未吸一支烟。事后,蒋介石大骂特务们,因为他们对毛主席这个人的判断大错特错。
3、汉王刘邦率先攻下咸阳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威严豪华的皇宫、堆积如山的财宝、三宫六院的美女……冲昏了头脑,放松警惕贪图安逸玩乐起来,而此时刘邦的大业,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危机因素。于是,刘邦的连襟兼同乡樊哙苦口劝说,没有收到效果。后来,“言必行,行必果”的谋士张良来了,说服了刘邦,刘邦的理性行为终于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冲动。
4、中国盛世时期贞观之治与文景之治的精神文明: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4137-1.html
5、美国企业精神、资本主义的核心和渊源——清教徒精神: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4137-1.html
爱之极是为贪!
飞猫兄将凡人所谓“贪婪是人的本性”还原为“爱是人的本性”至妙致真!“爱”所以演变为“贪”是源于少了“度”的约束。
俺曾讲,在物欲被激发的年代,“永不满足”、“追求无止境”之类的话要讲全,把对象讲明白,否则是要坑害人的。
爱之极是为贪!
飞猫兄将凡人所谓“贪婪是人的本性”还原为“爱是人的本性”至妙致真!“爱”所以演变为“贪”是源于少了“度”的约束。
俺曾讲,在物欲被激发的年代,“永不满足”、“追求无止境”之类的话要讲全,把对象讲明白,否则是要坑害人的。
王老师所言有理。
中国首富李嘉诚说:“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是公正的,拿12%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8%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李嘉诚先生已经从“人找钱、人找项目”,升华到“钱找人、项目找人”的境界。这就像银行贷款给企业一样,如果银行贷款赚的钱比企业家还多,企业家还会去贷款吗?不事商品生产、交易的银行,又如何生存发展壮大呢?同理,企业家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还款计划、还款能力,银行能贷款给企业家吗?这是一个矛盾统一的道理。思想、行动在什么平台,才能说出怎样的话,做怎样的事。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主宰,精神文化是物质财富的主宰。
说之易,行之难。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李嘉诚先生的这段话,飞猫的理解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当然,这些最简单的道理,往往真正执行起来是最困难的。因为它的前提是你必须掌握人事发展进程的主导权,必须让别人知道你了解其中的成败得失,做到了知己知彼,这样才能更多的获得他人的信任、尊敬和帮助,人非草木,孰能不动心?当然,极少数专靠射猎他人的小人除外。
B、物质层面:
大数定律:持术者繁,持德者寡。
阳面:
先哲司马迁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里面的利,主要指:武力、权力、财力、人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改革开放至今,使中国得到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然,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也随之增大。
先哲孔子有云:“吾未见好色如好德者也”。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谈金钱很俗气,没金钱很生气,有金钱很神气。你不喜欢金钱吗?
军无财,则士不来;军无赏,则士不往。人情千古多重金。从古至今谁看到过没钱的领导人,能有效领导大众?
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于外,民盗于内,是谓必溃。
《菜根谭》有云:“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井。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管子·国蓄第七十三》有云:“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养,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谋士苏秦,曾经感慨说:“贫穷则父母不以我为子、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在世,权势富贵,盖可忽乎哉!”
阴面:
纵观全球发展史,有谁见过人民权益越来越少,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一个都没有。
纵观企业发展史,有谁见过员工权益越来越少,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一个都没有。
纵观全球所有国家,有哪一个国家收的税,比企业家赚的钱更多?
纵观全球资本市场,如果银行贷款赚的钱比企业家还多,有哪一个企业家还想去贷款?
纵观全球五百强企业,有几个企业是一人控股的?
常言道:“财散则人聚,则聚则人散。”
《易经》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是万万不能的。谈道德有傻气,没道德有愤气,有道德有慧气。你不喜欢道德吗?舍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道德代表着诚信,诚信代表着可靠、可以预见和可以信任,它是结合追随者与领导人的强力胶。没有信任,激励买不来忠诚。没有敢用不信赖自己的人,更没人对不信赖自己的人尽忠。
德者,人之所得,被万物各得其所欲。《易》言“赞天地之化育”,释言“慈悲喜余”,儒言“博施济众”,皆标揭人生之目的也。故道之用在成德。德者,得也。使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非占为己有,方能尽情万物、各得其位,此为大功德,亦谋略之大用也。
治国之道,在公与平。凡政令措施,不能普及全民利益,则民心散矣;民心既散,政令不通,国必衰疲。世事本无十全,故利害权宜之处,所审尤慎,观当今民主原理之真谛,亦以多数民意为依归,此古今政治不二之理也。
…………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免受一种特殊力量的驱使,这种力量可以轻而易举地剥落紧裹我们人性的外衣,将我们完全裸露在阳光下,并公正地将我们圈定在纯洁与肮脏的图版上,以致让我们所有的辩护都变得苍白无力,无论我们多么伶牙俐齿,它就是检验我们人性的试金石——利益。利益是光照人性的影子,在它面前,一切与道德、伦理有关的本质都将现形,且一览无余。与其说我们是自己心灵的主人,倒不如说我们是利益的奴隶更准确。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神,除了圣贤,没有不被利益所驾驭的人。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想去争取经济利益呢?为什么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因为国家、企业、家庭和自我的财富、幸福指数,与这些伟大的目标成正比例关系。人类历史文明、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也忠告人们:“不进则退,落后就要挨打”。有学识的人都知道,很多东西没有一样不是用金钱来大幅提升的。金钱不一定万能,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而自己每多一份实力与财富,就多一份决定未来命运的力量和筹码,就多一份为家人、友人、同胞服务的力量与贡献。就像拥有很多金钱的情侣,能使爱情更加甜蜜幸福。
一个人如果说:“我不要金钱”,那就等于是在说:“我不想为自己、家人、友人和同胞服务。”这种说法固然荒谬,但要断绝这两者关系同样荒谬!因为他不仅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还对自己不够忠诚,还亏待了他的家人!这种人的老婆要是听到他如此说,老婆会认为自己嫁错了人。职业经理人如果听到老板如此说,会认为自己跟错人了。人民如果听到国家领袖这么说,会认为他是一个不称职、不负责任的领袖。
人们常说:“金钱是万恶之源”。权力、地位可以用钱购买,贞洁、名誉可以公开出售,人格、尊严可以待价而沽,天理、良心可以沾染铜臭。金钱,之所以能成为万恶之源,是因为这些人用钱袋来衡量一切,这必然会导致他们良心的泯灭、愚蠢的行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祸害他人。这也恰恰是社会、企业、个人走向衰败的原因。
美国企业精神、资本主义的核心和渊源——清教徒精神:“拼命的赚钱,拼命的省钱,拼命的捐钱”,中国贞观之治与文景之治的精神文明……,为什么古今中外的盛世时期,其精神文明与现在“一切向钱看”的拜金思潮截然不同呢?为何今人与古人的差距有这么大?飞猫浅以为,这些优秀的文明思想,值得现在的人们学习之、行动之,而不是让金钱拖着我们的鼻子走。
赚钱,是人人都必须追求的光荣目的、神圣的天职……。我相信,这个世上有些东西例如爱情、亲情、友情,比金钱更甜密、更有价值、更崇高。正如飞猫相信俺的妈妈是一位令我尊敬、又让自己惭愧的母亲。有学识的人都知道,很多东西没有一样不是用金钱来大幅提升的。金钱不一定万能,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只讲假大空的话、没有实际行动的验证,更是万万不能。
……
没有人民的愚味、自贬,何来社会精英阶级对基层人民的奴驯、贪婪自私呢?何来组织由盛而衰的腐败、灭亡呢?同理,没有追随者的德才兼备、精明强干,又何来伟人们人性光辉伟大的一面?何来组织的由弱变强的繁荣富强呢?
在西方,反映早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规律内在要求的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和理论广泛地传播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经过长期的历史的积淀内化、路径习惯,逐步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到后来,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大众心理基础。如果没有这样的大众心理基础,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能成功吗?如果没有这样的大众心理基础,世之奸雄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八十三天美梦”、张勋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是否也会成功呢?
人类历史文明、民主精神、科技创造、思想觉悟……之所以能不断向前,源于人类永不满足的欲望,源于人与人之间竞争与妥协,源于个人英雄主义与人民英雄主义的有效结合。这些欲望的历史大趋势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英明领袖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提到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把这种大众心理全面的深层次运用,结合当时的局势发展,扩大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像一座黑夜里的灯塔,照亮了黑暗中勇敢前进的革命队伍的道路。
例如:现在人们看的都是彩电,商家如果还继续生产黑白电视,消费者能买帐吗?如果自己是30000元工资或者是分公司总经理,被老板降到1万元工资或者降为部门经理,经理人能买帐吗?老板以前每年净赚1百万,现在干得更辛苦,却只赚50万元,他能买帐吗?国家、社会精英以前生活、赚钱这么好,现在大幅持续降低,他能买帐吗?“如果我们感觉现在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有人愿意回到从前吗?回到改革开放初期吗?”飞猫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不愿意”。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回到从前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折射出“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生活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人们确实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机会。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天下大趋势。所以,任何人都不能与大势对抗、为敌。古人说得好:“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案例:
1、革命领袖孙中山因为不能筹集到维持新政府运转的巨额资金,被迫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链接: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98022-0.html)。
2、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张勋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
3、纵观全球五百强,因为企业产品不能紧紧跟随市场,远离了消费者、员工的需求,从而导致衰败、灭亡者,比比皆是。这些巨无霸企业的寿命,大多还不如一个人的寿命。
在此,飞猫不由想到了一篇历史经典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使我们领悟到不同的道理:
恢复封建政策的八大正反思辩
英布归顺,使刘邦正式成了众诸侯的名义领袖。
但楚军兵力上仍有明显优势。
刘邦联盟的管辖地区较大,兵力分散,让亲自在前线领导抗争的刘邦十分头痛。楚军在准备总攻击之前,打算先行扰乱汉军补给体系,如同巨鹿之战前的策略。所以项羽不断派遣游击队攻打汉军运输的甬道,造成驻守各地的汉军常有断粮的恐惧。刘邦正为力量无法有效集结而深感烦恼。
此时,郦食其建议刘邦恢复封建体制,将刘邦和诸侯间关系正式化。郦食其表示:
“昔日商汤讨伐夏舛,封夏舛之后代于杞;周武王伐殷纣王,封其后代于宋。但秦国却不懂得这一道理,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诸侯的后代臣民均无立锥之地。陛下若能再立六国之后,其君臣、百姓必皆感激陛下之德行,绝对会自愿归属于陛下。一旦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成为诸侯共王,那怕楚国不臣服呢?”
刘邦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郦食其带着汉王印缓。行使六国,集结诸侯旧势力以共同对抗楚国的压力。郦食其前去准备的时候,正好张良外游归来。有烦恼的时候着听到张良回来,是刘邦最为高兴的事了,因此即使是正在吃饭的时候,刘邦仍迫不及待地立刻召见张良。
“子房啊,刚刚有客卿提了一个对抗楚国力量的策略,你来替我评估一下它的可行性吧!” 接着便将郦食其的建议,详细告诉张良。
没想到张良却笑着表示:
“是谁为陛下出此主意的呢?按照这个计划去进行,陛下之大势去矣!”
刘邦傻眼了,问道:
“为什么呢?”
张良说:
“请借用桌前的筷子,我来为大王作个说明。昔日商汤、周武分封舛、纣后代,是因为他们评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控制这些后代的命运生死。如今大王自己估量能够在这方面和项羽竞争吗?此不可一也。
周武王入殷京时,曾为商容洗雪冤屈,释放在监牢中的箕子,祭祀为国忠诚、进谏纣王被杀的比干,这些有力的政治号召,陛下目前有没有呢?此不可二也。
武王进入殷京后,立刻散发巨桥谷仓的存粮,并以鹿台的金钱财宝赈济穷人。由于殷纣王的暴政,使周武王可以大量施恩于百姓,如今陛下可有这种机会?此不可三也。
讨伐殷纣王后,周武王之所以分封诸侯,是因为天下业已太平,所以能收回干戈以示天下不再用兵,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四也。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在华山之东设有马场,表示天下无事,从此无为而治,陛下也能够做到吗?此其不可五也。
周武王并且放牛于桃村之西,以表示从此不用再运输粮食,不用再征民于劳役,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六也。
如今天下游士离其亲人,抛弃祖产,解放族人,跟随陛下一起争逐天下,无非想建立功劳,以获得咫尺之封地啊!倘若陛下复立六国诸侯之后,天下游士必各归其主、回到故里,陛下的人才将因而流散,还有谁愿意和陛下共争天下呢?此其不可七也。
再者,楚国在军事上仍为当前强国,谁能保证新立的六国之后不会反过来唯其马首是瞻,那时候陛下能得到谁的臣服?此其不可八也。
有此八不利,陛下若用客卿之建议,臣料想陛下之大事去也。”
这时,刘邦听得目瞪口呆,饭也吃不下了,气得大骂:“又是这个竖儒,专出馊主意,几乎败我大事也!”
立刻下令取消郦食其的任务。
一直也没想清楚
穷是万恶之本
贪是万恶之源
哪句话是对的
一直也没想清楚
穷是万恶之本
贪是万恶之源
哪句话是对的
贪是万恶之源,俺理解这句话是对的,穷是相对的,贪是绝对的,无贪则无穷。
穷是万恶之本 是穷人应该记住的
贪是万恶之源 是富人应该记住的
感觉无贪还是有穷
穷是万恶之本 是穷人应该记住的
贪是万恶之源 是富人应该记住的
感觉无贪还是有穷
说得好。正如当今世界富翁比尔·盖茨、巴菲特……,都是拼命的赚钱、拼命的省钱、拼命的捐钱。
反观中国富豪,有几个拼命的捐钱?中国社会可有“杀富济贫”的法律法规呢?
一些人说:“我不贪财,到时候分一点就够了”。我不贪财是真的,但我不计较是不可能的,“一点”是多少?到时候少分了是不行的。在商场上,这种人太多了。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无过无私乎?所以,我们也不要把人想得太好,也不要宽以待己、严以律人,那简直是给自己给他人找罪受。《圣经》有句话说得好:“凡属必然的事,我们须轻快的承受”。
爱、贪、度,这三个字,需要平衡好。
看自己是一砣屎,看他人是一砣屎,是谦虚处世。
看自己是一朵花,看他人是一朵花,是尊重待人。
说得好。正如当今世界富翁比尔·盖茨、巴菲特……,都是拼命的赚钱、拼命的省钱、拼命的捐钱。
反观中国富豪,有几个拼命的捐钱?中国社会可有“杀富济贫”的法律法规呢?
一些人说:“我不贪财,到时候分一点就够了”。我不贪财是真的,但我不计较是不可能的,“一点”是多少?到时候少分了是不行的。(并非针对王老师,请见谅。商场上的这种人,太多了。)
爱、贪、度,这三个字,需要平衡好。
看自己是一砣屎,看他人是一砣屎,是谦虚处世。
看自己是一朵花,看他人是一朵花,是尊重待人。
关于贪和爱的分析,佛学有非常精辟的分析。
因为我们有爱,我们才会有生死轮回来到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爱,所以有欲望,因为有欲望,所以我们有贪心,因为我们有贪心,所以我们经常看不清事物的真相,所以丧失智慧,因为我们常常没有智慧,所以常常烦恼、愤怒和争斗。
贪和爱不能没有,没有就成了隐士,关键在于用仁义礼法来节制,这里有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中庸之道。
所谓非礼勿动等。
回楼上:
无知是恐惧、迷信、忠诚、敬佩之母。
知识是光,无知是黑暗。不吸取知识之光,心灵就会被黑暗笼罩。
先哲苏格拉底说:人必须要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人们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但常常满足于自己的智慧。
《菜根谭》有云:“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佛家认为: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即暗昧于人事,不通达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物真相的精神状态。泛指无知、愚昧。
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马克思说:“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比喻有点不恰当
"谦虚处事,尊重待人"不对立
可是一边看自己是一砣屎 一边看自己是一朵花就有点矛盾吧!
人的认知的发展往往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
“三十挂总,四十冠董”中提到的后生,是处于“否定”的认知阶段,难免会心高气傲。这又如瓶子装水:“空瓶不荡、满瓶不荡、半瓶水才荡”。这又如热心发帖的人,尽管有些许精华贴,但谁又敢说没有更高明见解者可以再予以否定。(呵呵,很不当的比喻)
对道德观,金钱观的发展也会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改革开发前,人的思想单纯、物质文化生活也简单,社会有较好的风气,对道德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
改革开发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原有价值观的崩溃,社会风气日下,对金钱持肯定态度,对道德持否定态度(民谚曰笑贫不笑娼)。
中国的未来和某些发达国家的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付出一些道德缺失的代价之后,人们又会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世界首富热衷于慈善事业是个例子),孔子不也说“民富而知礼”吗。最近,“国学”在以往打倒之后,不也是渐渐拾起了吗?
“否定之否定”的外在与“肯定”很相似,但实际内涵大大不同。
在“驳:流程-能力-文化”一文中也体现了我自己思想上的发展规律。
我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十年,从刚参加工作时的无知,到对“流程”等的崇拜/谙熟,再到如今对“流程”的批判,回归到目前看似朴素的观点。
我写“驳:流程-能力-文化”时曾有一个预感:有两类人会同意我的观点,新手上路,和对“流程的局限性”有切身之痛的人。否定我观点也有两类人,有一定见解,和超越我的理解的人。这很正常,呵呵,心里话。
最近得闲,热衷于上网发帖,回帖,秀秀自己的观点,也是属于“半瓶水才荡”吧。
这是楼主原创?
佩服,来对地方了
比喻有点不恰当
"谦虚处事,尊重待人"不对立
可是一边看自己是一砣屎 一边看自己是一朵花就有点矛盾吧!
世间的事与人,总是这样对立统一的。如果没有矛盾统一的一面,总有一天会出问题的。矛盾统一,从而有了归零的思想心态。
看自己是一砣屎,看他人是一砣屎,是因为你能相信自己、他人,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主宰一切吗?不能。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没有一个这样的人。
看自己是一朵花,看他人是一朵花,是因为人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正如佛家的一句名言:“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和建筑师。
“否定之否定”的外在与“肯定”很相似,但实际内涵大大不同。
对道德观,金钱观的发展也会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改革开发前,人的思想单纯、物质文化生活也简单,社会有较好的风气,对道德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
改革开发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原有价值观的崩溃,社会风气日下,对金钱持肯定态度,对道德持否定态度(民谚曰笑贫不笑娼)。
中国的未来和某些发达国家的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付出一些道德缺失的代价之后,人们又会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世界首富热衷于慈善事业是个例子),孔子不也说“民富而知礼”吗。最近,“国学”在以往打倒之后,不也是渐渐拾起了吗?
企业要想强化执行力,必须在每个方案出台时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凡是牵扯到管理者的方面一定要率先示范,做出表率才行,如果领导管理者本人不行,那什么都是浆糊。“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桀为天子能乱天下”的典故就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通钢打死总经理的双输悲剧,就是当前现实的反面案例。像遇到难攻克的山头时,共产党这边的领导总这么喊:“同志们,跟我来。”国民党的领导就这么喊:“兄弟们,给我冲。”这就是区别,导致最后的执行效果就是共产党最终夺取了江山,国民党只好退缩到台湾。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建国至今的……40、50、60、70、80、90后各个年龄段的人,从他们的思想心态、语言行动中看出。例如毛泽东执政时期,看看那时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事迹,例如“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雷锋精神;例如“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精神;万千人民响应政府号召,手连手腿并腿用自己血肉之躯,不怕牺牲的抗洪救灾的悲壮故事。这一切,让今天的年轻人来看,是很难理解的,感觉那时的人怎么像个杨白劳、傻大帽呢?但飞猫能理解之,为啥?
因为那时候的领导干部们,毛主席、周总理……革命前辈们,是从八国联军、西方列强、日本侵华、军阀混战、天灾人祸、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反击战、中苏珍宝岛之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穷二白、百废待新……层出不穷的千辛万难中,团结奉献牺牲拼搏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在他们忧国忧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影响下,在他们德才两手硬的高调治理下,才有如此淳朴善良的民风,才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正如古人所说的:“正己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舍己以教人者逆,正己以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
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而此时的中国老百姓,依然停留在一切听党听干部指挥,唯上唯官、任劳任怨、愚味自贬、麻木不仁的思想心态,因为在当时人们的大脑中、行动中、性格中,已经路径习惯成自然、根深蒂固……,随着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安定,随着中国计划经济的结束、市场经济序幕的拉开,随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谋求私利的改革开放号召,又经过几十年历史的积淀内化、路径习惯,“经济效益第一”从而逐步演变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各年龄段的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烙印;从而形成了今天人们常说的各年龄段沟通的代沟问题,以及种种社会问题。
人与钱之间,永远都存在一个界限、临界点,这是因人而异、因企而异、因行业发展、时代经济阶段而异,因行业平均回报率而异,因领导管理水平而异的原则性、方向性的大问题。鞋子只有穿在自己脚上,才知道合不合适。人与钱,合理合适就好。你不爱钱,钱不爱你;你不爱人,人不爱你。
这是楼主原创?
佩服,来对地方了
客气了,一些是原创,一些是引用名人的话语,但能代表飞猫的个人思想。
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30了,有着切身的感受,曾经也有之前提到那位年轻人的雄心壮志,但是在现实复杂的社会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尽如人意。有些东西顺气自然最好,该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的,身份,地位,财富,名誉自然会伴着你的努力付出来到你的身边的。
曾经也很莽撞,竞聘参选,希望早日提拔,谁知世事弄人,领导早有安排,你却不谙世事,出来搅局,被干掉了两次,才知道自己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啊。
另外,30的人的确压力很大,生活在大城市中,房子,家庭,孩子,父母所有的压力都会在30后接踵而来,30以后的人的确因为这些因素而少了很多敢折腾的勇气,毕竟谋生是第一位的,没有物质基础,崇高的理想只能是幻想。
随笔乱言,欢迎拍砖!
二、恐惧(爱的反面,就是恐惧)
恐惧,是人类和生物的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是一种心无所恃、企图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助的情绪。
大数定律:大人物大惧、小人物小惧,几乎没有不惧的。
小数定律:意志坚强、知己知彼、心有所恃者不惧,愤怒到极点失去理智者不惧。
治疗恐惧的良药:意志、知识。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谁有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坚强意志,谁有对人对事渊博的知识,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意志: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坚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德谟克里特
“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拿破仑
坚忍是成功的诀窍。 ——狄斯累利
谁没有耐心,谁就没有智慧。 ——萨迪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用百折不回的毅力,有计划地克服所有的困难。”——毛泽东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天下无难事,唯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黄兴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王守仁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乔·贝利
知识:
无知是恐惧、迷信、忠诚、敬佩之母。
知识是光,无知是黑暗。不吸取知识之光,心灵就会被黑暗笼罩。
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药。——爱默生
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柏拉图:《理想国》
犹豫不决是以无知为基础的。——恩格斯
每一个研究人类灾难史的人可以确信:世间大部分不幸都来自无知。——爱尔维修
先哲苏格拉底说:人必须要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人们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但常常满足于自己的智慧。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菜根谭》有云:“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佛家认为: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即暗昧于人事,不通达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的精神状态。泛指无知、愚昧。
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马克思说:“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莎士比亚
知识投资收益最大。——富兰克林:《格言历书》
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培根:《随笔集》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对于踌躇满志“三十挂总、四十冠董”的人们而言,我们常常苦恼于缺少资本人脉。是的,我们需要资本人脉,但目前更需要的是朝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坚强意志力,对人对事渊博的知识(例如梦想花圃兄的“三十而立,还不如三识而立”就说得很好,王老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意志、知识比资本人脉更重要。如果我们再缺乏成功者必须的意志和知识,必将会犹疑不决、恐惧失败,像蜗牛般缓慢行进,甚至止步于成功之路,而永无出人头地之时。
通往成功的道路永远是畅通的,我就是我最大的资本。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我们要像炼钢一样不断的锻炼自己的信念(即意志与知识),不停地探究迟疑、恐惧的原因,直到信念取代了怀疑。我们要知道,自己不相信的事,无法达成;信念是带领我们前进的力量。”正如佛家所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犹疑不决、恐惧的矛盾心态,大到历史名人、小到走马贩卒,人皆有惧,此乃大数定律。只有意志坚强、知己知彼、心有所恃者不惧,愤怒到极点失去理智者不惧,此乃小数定律。
案例:
1、强势大输家项羽VS弱势大赢家刘邦——一个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一个是屡败屡战、打不过就跑的汉中王。中国历史上,“楚汉争霸”是最具戏剧性、传奇色彩的双雄对诀。如果你是刘邦,面对项羽的百战百胜之势,怕不怕呢?但最后为什么刘邦反而成了弱势大赢家?
2、官渡之战——三国时期的袁绍率10万精兵、万匹战马,企图南下进攻许昌。曹操的部将大多数认为袁军强大而不可敌,而谋士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荀彧提出了“四胜四败”而力主抗袁,最后,曹操大败袁绍。
3、赤壁之战——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征伐东吴的孙权,对此,孙权的首席谋士张昭等人极力主张降曹,而周瑜、鲁肃则坚定主张抗曹,最后,孙权大败曹操。
4、史玉柱先生——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巨人集团虽然一直未申请破产,但实质上是负债累累、名存实亡。此刻,史玉柱就像一只受伤的孤狼(更多的人恐怕是想到跳楼自杀、畏罪潜逃),最后好像是从四通董事长段永基手里,借了几十万资本,秘密的干起了“脑白金”,从而重新东山再起。后来,史玉柱先生诚信的还清了所有负债。
5、一些企业家因为资金、市场、营销、人才、管理、经济等问题,担心自己把企业做强做大了,自己反而驾驭不了,反而把自己玩完了。
6、一些都市人看到房价太高、市场经济大幅萎缩,担心实现不了自己“房子、车子、妻子、儿子、票子”五子登科的人生目标。
人人都厌恶、恐惧失败,厌恶败业、败家、失败的婚姻……。然而,一旦恐惧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之路。这非常可怕,甚至是种灾难。因为它预示着人可能要丧失原本可能有的机会。因为思想心态上的无知、混乱、焦虑,因为对未知的风险、失败的恐惧,故而喜欢维持现状,拒绝改变,哪怕现状多么不令他满意,自己都不敢向前跨出一步。自己总在用惊人的脑力,寻找种种借口自欺欺人,去证明事情为什么无法成功,而不是引导自己的心力,积极去寻找迈向成功的各种方法,不去深入分析总结“自己、他人、前贤、历史人物”历年来在人事发展规律上的成败得失、必然性、可能性,从而让失败的命运、驼鸟心态找上自己。消极的思想心态牵引自己的智力,使自己无法施展身手而一事无成。如果我们能改变消极的思想心态,相信我们会做出许多成功的事情。每个人在决定一件大事时,心里都会或多或少有些担心、恐惧,都会面对到底要不要做的困扰。但“行动派”会用决心燃起心灵的火花,想出各种办法来完成自己地心愿,更有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正如法国统帅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亦如毛主席的名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只要我们把目光深入的放在自己、他人、历史名人的身上,就会发现,那些没有作为、不曾计划有番作为、失败的人,经常会有一箩筐的借口来解释:为什么他没有做到,为什么他不做,为什么他不能做,为什么他不是那样的。失败者为自己料理“后事”的第一个举动,就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出各种理由。借口,是制造失败的严重病源。失败者都有一套失败者的借口,他们将失败归咎于家庭、性格、年龄、环境、时间、肤色、宗教信仰、某个人乃至星象,而最坏的借口莫过于健康、才智以及运气。
飞猫认识一个年轻人,本来他完全可以走出连小孩子都讥笑的困窘之境,而且家人也愿意帮助他,但他总是严重的自卑害怕,即使现状再不如意,他都不敢再向前跨出一步,随时能听到他为自己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诸如健康、才智、运气之类的借口,从而荒废了十多年的宝贵光阴,从而越陷越深而不可自拨。哀其不辛、怒其不争,呜呼哉不多矣。
借口,把绝大多数的人挡在了成功的大门之外,99%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习惯于寻找借口。这一点,无论是打工者、企业家还是历史名人,皆莫能例外。例如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时,仰天长叹:“天要亡我,非战之罪”!而屡败屡战、打不过就跑的汉中王刘邦,则总结出他为什么成功的原因。为什么多方面比不上项羽的刘邦,最后却享受成功的硕果呢?
所以,在追求成功的人生征途中,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必须防止自己找借口。借口是一种思想重病,而染有这种严重病症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失败者,当然一般人也有一些轻微的症状。但是,一个人越是成功,越不会找借口。处处亨通的人,与那些没有什么作为的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借口!
在许多成功的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朝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坚强意志,看到他们求知若渴、废寝忘食的勤学精神。而在失败者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反的:驼鸟心态、不良嗜好与习惯、怨天尤人、畏惧懒惰、寻找种种借口麻醉自己……。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
常言道:“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清朝的中兴之主康熙皇帝,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接受严格的教育培训,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勤奋学习,其学习刻苦之精神甚至到了吐血到书上的地步。毛主席曾特别夸奖康熙皇帝的学习精神。康熙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还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毛主席还说,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他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
关于恐惧,还有后续之文。
漫画很有深意~~~
二、恐惧(爱的反面,就是恐惧)
……
关于恐惧,还有后续之文。
好文,飞猫再次直指要害。
恐惧是生物的本能,恐惧的根本避免伤害,从饥饿、疼痛到死亡。对高级生物而言还有情感上的伤害就是失去或别离,人在职场上的恐惧多数是情感上的伤害。
知识可以增加恐惧也何以消除恐惧,无知者无畏,知识多了也会裹足不前。意志可以战胜恐惧,但意志在情感面前却常常反水。信仰是知识与意志的整合,大概也是战胜恐惧最有力的工具了,但这个信仰是要以精神皈依为要义的。有些信仰是不能克服恐惧的,如个人主义是一种信仰,但个人主义不能克服对饥饿、疼痛与死亡恐惧,也不能克服对失去财富的恐惧。中国企业私有化的最大败笔是,设计者只注意了私人会一丝不苟的担负对资本的责任,但忽略了,私人也会一丝不苟的去压缩成本,这个成本中就包含了劳动力成本。后者的源动力就是对失去财富的恐惧。
绝大多数事业不成功的人,根源都在于恐惧失去既得财富。
好文,飞猫再次直指要害。
恐惧是生物的本能,恐惧的根本避免伤害,从饥饿、疼痛到死亡。对高级生物而言还有情感上的伤害就是失去或别离,人在职场上的恐惧多数是情感上的伤害。
知识可以增加恐惧也何以消除恐惧,无知者无畏,知识多了也会裹足不前。意志可以战胜恐惧,但意志在情感面前却常常反水。信仰是知识与意志的整合,大概也是战胜恐惧最有力的工具了,但这个信仰是要以精神皈依为要义的。有些信仰是不能克服恐惧的,如个人主义是一种信仰,但个人主义不能克服对饥饿、疼痛与死亡恐惧,也不能克服对失去财富的恐惧。中国企业私有化的最大败笔是,设计者只注意了私人会一丝不苟的担负对资本的责任,但忽略了,私人也会一丝不苟的去压缩成本,这个成本中就包含了劳动力成本。后者的源动力就是对失去财富的恐惧。
绝大多数事业不成功的人,根源都在于恐惧失去既得财富。
难得王老师这么晚了还发贴。
恐惧心理的产生,与自我过去的心理感受和亲身体验有关。俗话说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而增强。年龄越小,恐惧感越弱,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危险,“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飞猫就有点像初生牛犊不怕虎。^O^
…………
个人主义不能克服对饥饿、疼痛与死亡恐惧,也不能克服对失去财富的恐惧。
这一点,先贤们确是可以的,他们有准备力、坦然的面对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事。勇于跟自己的恶行进行顽强的战斗,人类的理性行为与情感行为,在他们身上得到高度的矛盾统一。而一般人是难以克服的,既不能充分认识到这种必然性、可能性,更没有充分的未雨缪绸的准备力与其抗争,思想行动是一团乱麻,事到临头抱佛脚。
例如先哲苏格拉底。公元前399年,他被人控告有罪,罪名主要是两项:不敬城邦所敬的诸神而引进了新神,并败坏了青年,结果被判刑。朋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他不能违背。苏格拉底认为虽然城邦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你就不必遵从它们,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的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苏格拉底就正是丝毫不差地这样做的,他感到有一种服从城邦的合法权威和城邦法律的义务,所以他十分自觉地接受了死刑,在临终前仍同朋友们讨论哲学问题。在时间到来时,他安详地喝下了毒酒,用自己的生命和哲学报答了祖国城邦,终年70岁。
例如毛主席笑谈自己的五种死法:一是被敌人开枪打死;二是坐飞机摔死;三是坐火车翻车而死;四是游泳时被水淹死;五是生病被细菌杀死。
中国企业私有化的最大败笔是,设计者只注意了私人会一丝不苟的担负对资本的责任,但忽略了,私人也会一丝不苟的去压缩成本,这个成本中就包含了劳动力成本。后者的源动力就是对失去财富的恐惧。
王老师说得好。只注重资方个人利益,而忽略劳方的利益,最终有一天必然会翻船。在经济形势严峻的今天,其机率更是成倍数放大,企业家们处于进退两难之中。
在今天这个拜金的社会,个人利益至上主义已经成为一些人唯一的信仰,但他们内心深处势均力敌的“自我与他我”,经常不由自主的自编自导各种阴谋与征伐,使“自我与他我”陷入两败俱伤、互相仇视、互不相让的囚徒困境之中,从而使心灵必然性的产生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心灵深处充满了逃避厌世、灰色阴暗。
对此,美国超级资本家洛克菲勒、中国华为的任正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都曾患了忧郁症。而两人最后都战胜了个人主义,焕发出迷人的人性之光。一个成为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慈善家,一个成为跨国民营企业里仅占1%股份的企业创始人。
财富是一种责任。洛克菲勒知道自己拥有巨大的财富,承担着巨大的公共责任。任正非知道自己是企业的掌舵人,承载着广大员工驶向彼岸的希望与致富梦想。
在此,飞猫不由想起一件真实的现实案例:
李老板(皆为假名)曾给飞猫说过这样一个现实案例:
与他同行业的王老板,干了十多年感觉劳累了,想给自己放大假享福一段日子,但拥有几十名员工的企业还在正常运营,自己想当甩手掌柜却又难以脱身,转让给他人又感觉可惜。于是,王老板想到了“矿主把其中的50%利润,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企业变革方案:自己拿50%的利润不再涉及公司的具体管理;员工分50%的利润,全程管理企业。
这个企业变革方案的推出,当时获得了员工们的热烈拥护。但问题是,该企业在短短一二年的时间里,就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到底是谁错了?飞猫观点:两方都错了,老板该打六十大板,员工该打四十大板!
因为飞猫对该行业比较了解,所以仅凭李老板上述所说真实案例的几句话,就推断出为什么经营不善倒闭的根本原因。李老板有心学习王老板的变革方案,但因为这个前车之鉴致使他前怕狼后怕虎。也没有深入反思王老板的企业,这样做为何会倒闭呢?
为啥呢?飞猫仅从行业常规的利润业绩水平进行对比,预算其所有员工的工资待遇之和,加上50%老板的利润,所得出的结果是:按各分一半利润的模式经营,其业绩必须远远超过行业水平、该公司以前的水平才能成功。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也得循序渐进、有章有法的进行嘛,全方位的充分考虑种种利弊嘛。而短期内的拨苗太高,企业又缺乏业绩的新增长点,只会竹蓝子打水一场空,害人害己。
老板为图轻闲享福,只计算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收成;而员工图谋进一步赚钱发展,也只算自己的利益帐。劳资双方都只对自己的事感兴趣,对他人的事不感兴趣!
但问题是:大多数员工一旦发现企业变革后所带来的利益,还没有以前好乃至更差时,肯定会用消极懒怠、乃至愤怒的搞砸一切来“感谢”老板。仅凭此一点,不谈什么用人、管理等问题,就可以推知其结果不妙了。
套用家人帖子里的一句话 :
“看得透则不躁,想得明则不妄,行得正则不惧”
看来只有多学习,多思考了!
“看得透则不躁,想得明则不妄,行得正则不惧”
说得对极了。
好经典的漫画,我还很琢磨了一下,呵呵
《洛克菲勒给儿子的38本封信》这本书不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要做到知已,易,知彼,难。
与其如此,不哪强已。找出自己的强项,不断炼化,改进。用自己的钢尖钻,去进攻,逢木钻木,逢铁钻铁。有何惧。虽不能百战百胜。三局两胜还是可以确保无忧。
《洛克菲勒给儿子的38本封信》这本书不错。
看书名,飞猫是在调侃你呢。
咋不推荐他看《孙子兵法》呢?然后你自己看《老子》,大家看《孔子》。
我就摇头看说:非也,非也,吾看《韩非子》!
看书名,飞猫是在调侃你呢。
咋不推荐他看《孙子兵法》呢?然后你自己看《老子》,大家看《孔子》。
我就摇头看说:非也,非也,吾看《韩非子》!
pwzlr兄此言差矣。《洛克菲勒给儿子的38封信》这本书直指人心的商业、人生方面教导,在飞猫所看过的书,当属一流,富于很强的启迪性。至于什么《孙子兵法》、《韩非子》……,那是后话。有许多人看孙子兵法,但真正用得上、实践生活工作中的,有几人?有些书,综合起来看,不能顾此失彼嘛。
个人浅见。
今天看了本书,《公司不会告诉你的秘密》(似乎如此书名),有几点有启示:
1、忠诚于企业的战略目标。
2、保持一贯的积极态度。
3、永不抱怨。
虽然是老调,但却是站在员工人性立场上分析,对于谋求职场生存者来说,是“大道阳谋”,而不是“私利阴谋”,值得一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要做到知已,易,知彼,难。
与其如此,不哪强已。找出自己的强项,不断炼化,改进。用自己的钢尖钻,去进攻,逢木钻木,逢铁钻铁。有何惧。虽不能百战百胜。三局两胜还是可以确保无忧。
知彼是必须要学的,这是一个聚沙成塔、水滴石穿的渐进式积累过程。更何况大人物、圣贤的知天知地呢。
此话何解?俺云了。
受教了,支持一个
飞猫真厉害,知识渊博,让大家学习了!
能够踏下心来,写下如此文字着实不简单啊!让众家人敬佩!
飞猫真厉害,知识渊博,让大家学习了!
能够踏下心来,写下如此文字着实不简单啊!让众家人敬佩!
兄台太过奖了,让飞猫实在是汗颜。
也许是俺年少时的经历,让飞猫深感自己的无知和无能,从而对知识有一种莫名的求知求解之心。
谢谢您的鼓励。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