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栖息访谈第19期】小猪葛说“传统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栖息访谈    时间: 2009-7-24 10:44
标题: [原创]【栖息访谈第19期】小猪葛说“传统文化”

本期主持:小编幽幽

  [编者按]
  
  做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积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它的璀璨光芒一直照耀着这个世界--老子、孔子、孙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连绵不断地被后人一代代推崇和研究,它的作用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被各国企业家结合实际情况在商业实践中加以应用,收到良好效果。并逐步成为一种解决现实世界中各种矛盾、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遵循的管理思想和方式,都离不开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渊源。怎样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以此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紧密集合,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
  
  本期访谈中,小猪葛带领我们一起共同领略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化的体验之旅。

  主持人:今天很高兴邀请到小猪葛来到我们栖息访谈,小猪葛,您好!  
  嘉 宾:主持人好,大家好!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西方的管理思想与中华的传统文化的管理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企业管理从中华文明的经典文化中得到借鉴,实现智慧经营,达到经营与管理的理想境界。
  
  主持人:首先,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段话,家人林帆说到:文化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反应了这个国家的深度。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可悲的,一个不尊重自己传统文化的国家也是可悲的。中华文化,延绵五千年,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正视它,重视它,而不是某个东西对我有用则宣传一阵,没用了就丢到一边,这不是真正的去追寻,而是一种功利。
  
  传统文化,现在在一些地方都有被提及,不过感觉其中有不少是希望因此来引起关注,由此来吸引旅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对文化的追寻仅仅停留在表面。您认为,追寻传统文化该如何在形式上和方法上同现代相融合?
  
  小猪葛:传统文化,很多人都喜欢用“博大精深”形容。其实,世界上哪方面的文化不是博大精深?就连现在的厨房做几道菜,也绝不是挂串香蕉,猴子就能干好的活儿。你找几位知名饭店上等厨师,然后逐一问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由来”和“筷子、擀面杖、盖帘发明人是谁”……当今社会,每种文化的分支似乎都很博大精深。在这个时代,传统文化开始被重视算是个好事儿,这只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伟大前奏。
  
  虽然传统文化看起来是博大精深,但个人觉得,抓住了主要脉络和方法就能把握住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和现在相融合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方法更是灵活多变的。比如说,谈佛经,谈道德经,谈一些增广贤文,直接跟现代年轻人说,他根本听不进去,你给他讲道理,用现代他们理解和喜欢的道理讲出来,回头渗透我们东方文化的道理,这才是我们当前该做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就是做到了最好的融合,再简单说,就是用当代的先进科技区诠释传统文化说不明白的内容。
  
  主持人:恩,有道理。凡事抓住了要点就能掌握主流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总是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么,您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如何在与现代管理的结合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小猪葛:传统文化,究竟是用糟粕盛着精华,还是用精华盛着糟粕,这个不好说,目前看来,唐朝的夜壶比唐诗值钱,但在实际应用上,谁有用还用得着说么!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说起传统文化,很多人想起的就是四书五经论语唐诗宋词元曲……中华传统文化,是诸子百家,涵盖也是多方面。中华传统文化能用来做什么?简单说是“修家,治国,平天下”,深了说是能促进人类整个文明的进步,这个很多人目前听不懂,不在详谈。
  
  至于如何与现代管理的结合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里其实不是一个层次方面的问题。所谓传统文化的糟粕和精华,不是截然分开的,也许在某一阶段,这个是精华,但过一阶段就是糟粕了。这里应该提及的是,我们很多人都会口头上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实际连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都没弄清楚,人生和企业的哪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精华?应该摒弃什么样的糟粕?这都没弄明白,难怪对传统文化只能束之高阁了。所以,我们当务之急该学习的应该是老祖宗告诉我们如何分辨精华和糟粕的方法,这是古人给我们最伟大的智慧之一。现在社会上的文化就没有精华和糟粕么?有的是。有食物的地方就会有垃圾,这垃圾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食物腐烂变的垃圾,其二是有人吃了食物,排出来的“垃圾”。
  
  大学中教给我们好多,但惟独很少甚至没有交给我们明辨是非的方法和技巧,现代人更多的时间是给了网络,给了虚拟,给了游戏……很多管理方面的基础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这些都没有了,谈什么管理,是看几本书就能做到得管理么?管理不是面对一些机器人或者下蛋的鸡,只要在水、电、程序、温度等一些条件设置好的话,养的宠物也能做到。但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人每天都是在变的,人的思想和意识天天在变,所以,确切而言,在管理方面没有完全现成的东西可利用。如果有的话,统治国家也是管理吧,那秦朝用个好的管理方式管理下,到现在应该还是他的天下。传统文化中用于管理的精髓是“用人”,从考察人到用人其实都有所提及,诸如用“老子七律”可引申出用人的7个谋略等等。
  
  主持人:您刚刚说的“传统文化中用于管理的精髓是‘用人’”,确实,人才以及用人策略在企业现代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回归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您认为: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站在现代的角度怎么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小猪葛:现代人和古代最大的不同是,我们学的历史要比古人多了。现代的角度理解传统文化要快,要把握精髓,我们没时间去将老子的道德经看透彻,没时间将孔子的论语学透彻,更没时间将佛经的条条框框也研究明白,至于诸子百家,更没精力全学会了。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确,老子、孔子、孟子、释迦牟尼、鬼谷子乃至于西方的耶稣、圣母、真主等先哲,他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期,领悟或体察到了宇宙的基本道理,现代的我们,应该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去领悟传统文化。不然今天抱佛脚,明天抓仙草,结果呢?只能是迷失在这个世界中……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不是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现代的我们都是站在先人的背上去领悟研究传统文化的精髓。呵呵。但是,现在很多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他们追求网络等时尚生活方式的兴趣浓厚,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认为他们不在这个“圈子”内,没必要懂这么多。您认为,在今天的社会里,传统文化是否应该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修养?怎样才能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小猪葛:佛渡有缘人,传统文化也是要看能否有这方面爱好的,给人讲课的时候,时常提及个笑话,我说,你让世界上最先进的飞行学员去教猴子和猩猩开飞机,恐怕飞行学员都会疯……佛文化和道文化乃至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都是比现在科技高明的文化,所以一些在这方面有修为的人一般是不会轻易出来说的,不像小猪葛,什么都不大懂,就要出来宣扬所谓的传统文化。现代人需要的,应该是属于那种“极端让人瞠目结舌”的传统文化。

  主持人:呵呵,您谦虚了。我们接着说,您认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新一轮的“国学”热潮?在追求成功、卓越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会给我们增加哪些营养?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思想不同在于哪里?

  小猪葛:你都说出来了,“国学”热潮。热潮嘛,就是因为脑袋一热了出线的潮汐现象而已。不过即便是潮汐也好,大浪也罢,总会淘出含金量高的沙子的。至于在追求成功、卓越的道路上,传统文化能给我们的最大帮助时心态调整和方法指南。传统文化是什么?书是什么?我认为只是个工具而已。传统文化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多简单。用这个思路指导你的工作生活学习,很多方面都会无师自通的,这个听起来玄妙,其实做起来后你会发现,是那样的有趣和有规律可循。至于你所问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思想不同于哪里找个问题,这问题好大。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大的角度简单跟朋友们说,至于更多的,朋友们请自悟,如果跟你的生活学习有关你就多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话,可以不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免得浪费时间。
  
  东方和西方的几方面区别:(超越思想去分析)
  
  宗教:东方信奉的是修炼好了人人平等;西方则认为人人都是上帝的羔羊,永远没平等的机会了。
  
  音乐:东方传统音乐乐器以木或土为主,亦有金属,讲求的是静为主的自然旋律;西方音乐以金属制成乐器为多,以交响乐和动为主的音乐占据主导。
  
  哲学:东方哲学的根本是阴阳互根,即阴阳和谐,水火既济之道;西方讲的是对立统一规律或水火不相容。
  
  学习方法:东方是内求法,即返观内照;西方式外求法,利用宇宙飞船和显微镜。
  
  ……
  
  主持人:这样看来,东西方的文化思想差距确实挺大的,动静分明。有一位家人谈到,前两天严介和同志批评某有为青年没事就读《论语》和《老子》,说:“《论语》讲要淡泊名利,《老子》讲要无为,那都是成功人士看的书。有了名有了利,才能谈淡泊名利;已经有所作为,才有资格谈无为。”此话有些道理,那我们还看不看这些啊?或者说努力有为了再看?
  
  小猪葛: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论语》讲淡泊名利,《老子》讲要无为,这两方面本身就是个命题错误,论语讲的绝非是淡泊名利,老子说的也绝对不是无为。孔子的观点是看到了当时的战乱,认为是人心的欲望挑起了事端,所以谈很多看似让人淡泊名利的言语。至于老子,洋洋五千言,也不是说无为哦,不同的人能从中悟道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即可。前面我说了,中国的知识内求法用的比较多,越是靠近古代用的越多。《论语》和《老子》其中就有教我们如何内求的方法。上家园即将6年整,看到很多临阵抱佛脚发的求助帖子,这样的人发的帖我都不回,明明能通过自己思考解决的问题,就上网哭着跪求答案,唉,网络发达是好事情,可更弱化了内求法,比较可悲。在我看来《论语》和《老子》人人可看,绝非是只给成功人士看的书,再说了,真正有几个所谓的成功人士能看进去和看明白这两本书。看书要知道看书的目的,我很讨厌看书一篇篇,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书是什么?只是个工具而已,所有的书都可看做是一个工具,打开自己智慧宝库的工具,书看多了未必聪明,但知道如何看书的人必定聪明。
  
  主持人:呵呵,网络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动脑,变成懒人。那么,您认为:中国文化与源于西方的现代管理究竟是什么关系,是中国文化本身便含有与现代管理相通的因子,抑或是后人出于“我们也有”的心态,从传统文化中刻意寻找可以与现代管理存在蛛丝马迹之联系的因子?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体系是与西方迥然不同的体系,二者如何影响,或者说中国文化如何对现代管理施以影响?
  
  小猪葛:中国文化与西方的现代管理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因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目前确实有着传统文化热的现象。有人将其联合在一起,结果发现,很多西方现代管理的内容早在几百年上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过了,只不过当时我们是把很多内容当成是封建迷信给封闭了。这里只想说一个问题,传统文化是人创造和传播的,西方的文化,包括管理、营销、企业文化等,也都是人创造和传播的,其靶子也是人。以人为核心去研究和探讨这其中的联系和奥秘,不仅可以让风马牛相及,而且可以让台风、木马、牛肉干相及……
  
  主持人:看来,很多东西都可以由没有关系变成紧密相连的两个事物,只要你善于思考关联,呵呵。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您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很适合传统文化的传承么?

  小猪葛: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备完备的体系么?如果没有,继承何来完备的教育体系?但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有具备体系的,这些的传承不用现代的教育体系去做,只要不加以限定,我认为在民间自然广泛的流传。
  
  主持人:恩,有人说,中国的现代企业管理,就是用《周易》《道德经》帮助企业树立发展的大局观,用《论语》优化内部管理,用《孙子兵法》形成企业自己的竞争策略,用《鬼谷子》提高对外公关和沟通能力,同时用毛泽东管理思想统领全局。您是否认同这样的说法?
  
  小猪葛:有科学家想用白菜和萝卜杂交,研究一个新物种,上面是白菜,下面是萝卜。结果呢,长出来一看上面是萝卜叶子,下面是白菜根儿。整个杂交出一废物。所以,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绝对不是刚才你说的这个样的。《周易》、《道德经》、《论语》、《鬼谷子》、《孙子兵法》、《毛选》……其实这么多书,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在某一个时代都是无法替代的,其中不乏都有道、理、法、术层面的内容。所以上述说法,没法赞同。
  
  主持人:呵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待一件事上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哦。这里有个家人提到《大明王朝》,他说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嘉靖以及之后的大环境下,海瑞这样的直臣可能如阁吗?他能做好官吗?或者像他那样的人能成为企业家吗?不规范的环境我们只能培养投机家没有办法培养出企业家。有人能像海瑞那样直言吗?不知道小猪葛对此是否了了解,有什么看法?
  
  小猪葛:中国历史,自大禹后,就是家天下,国家今天姓赵明天姓李,后天姓成吉或爱新,一代又一代将这些皇帝老儿都给惯坏了,一点忠言也听不进去,一点当面下不来台的小事也放不下面子。在座的你们想想,身边这样的老板多不?谁不小心泄露了老板昨天半夜的秘密,或者当面顶撞老板,结局如何?不得而知。根据总结有下述几方面缺点赶紧改之--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发言你唠嗑,领导报听你自摸,领导开门你上车,领导私事你乱说,领导二奶你乱摸。
  
  建议: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
  
  主持人:嗯,好。很感谢您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传统文化精髓方面的独特见解,带给家人更多的看点,也使得家人对传统文化的理念以及对企业现代管理的影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作者: 栖息访谈    时间: 2009-7-24 10:58

                                                    传统文化看营销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市场营销文化。中国企业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吸纳现代文化,促进中西文化在交融中升华。有人说,没有一种营销方式比文化营销更能深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文化营销以其独特的渗透性、长远的影响力,在营销战中显示出重要作用。
  
  主持人: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东方文化的代表,与西方文化思想相比存在很大差异。您觉得这些差异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有哪些影响,对提高营销管理水平有什么重要作用?
  
  小猪葛:我不认为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更不应该算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在历史的某一个时空点上,应该算是一种弱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很简单,亦或是《音符经》亦或是《黄帝内经》,后来到了不同的年代才有不同的文化分支出现。如果单纯的用儒家文化思想去结合西方管理思想,建议去看看“农夫和蛇”以及“东郭先生和狼”的典故。
  
  主持人: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形而上论,缺少严谨的逻辑体系,仅适宜研究中国的人际关系,套用到营销管理理论上,是伪理论,不知道您怎么理解?
  
  小猪葛:形而上,正是因为形而上所以很多理论看起来还毫无逻辑体系。评定一种文化是否科学,要看评定人本身站在什么样的高度。你让地心说的创立者托勒密去评定日心说的哥白尼,会有什么结果?如果让今天的宇航员回到过去的年代,跟他们二位说,地球和太阳不过是银河系的一个小星系而已,银河系又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系而已……想必这托勒密和哥白尼不把宇航员给打了鼻青脸肿才怪!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有一部分用到营销理论中,能解释清楚西方解释不明白的问题。究竟是不是伪理论,要后人评定。
  
  主持人:呵呵,很幽默的比喻。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要对营销行业的发展产生重为积极的作用,需要传统文化的“升华”,在打破传统文化的封闭模式下,营销理念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未来取向是怎样的呢?
  
  小猪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的营销体系和企业必将应运而生,营销理念将和管理理念很多方面有结合。所创立的企业和营销的产品,将以更全面更广泛的速度传播,至于更细方面,暂不便作解说。
  
  主持人:好的,那我们就点到为止吧,等日后有机会再详细的探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众的文化性消费心态也日趋成熟,在商品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那么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进行包装营销呢?
  
  小猪葛:是卖广告还是通过广告卖产品,总觉得这话说的有点绕。虽然现代的人看起来似乎是越来越重视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了,但如此并不能说明现代人越来越拥有真正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了。这就如同看《道德经》的多了,并非得道的就多,是一个道理。

  
  主持人:呵呵,万变不离其中。从捐款一亿元到陷入“枯草门”,从成为2010年亚运会唯一指定非酒精类饮料赞助商到传言要被百事可乐收购,尽管一路上炒作争议不断,但数据显示,传统养生饮料王老吉至今保持着同比70%的市场增速。您认为,传统养生饮料如何赢销?
  
  小猪葛:呵呵,传统养生饮料如何赢销?回答这个话题前,我们想想,一本书和一杯水一个像章,能被当成商品去高价销售,而且购买者还层出不穷,为什么?文化,高级营销是买文化,是借助商品在卖文化。中国国产品牌的营销,在30年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一直是以概念为核心,从保健品到饮料,太阳神口服液,真的曾经象太阳一样蓬勃升起,后来也变成了神话。从脉动到饮料分男女,中国向来不缺少点子大王,促销大师,中国最缺少的就是踏踏实实做买卖的企业家。成功了,好多光环套在企业家脑袋和脖子上,你说企业家能不迷糊能不晕,还能上来气么?王老吉能一枝独秀,还在于其宣传稳妥,还有高价位。传统养生饮料如果从现在开始做,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可以根据产品特点找个卖点,但最关键的是跟进文化的传播和功效潜移默化。如果感兴趣,建议考察下李锦记一些浓缩饮料的操作模式。
  
  主持人:是的,王老吉用其独特的文化输出不仅使自己成为草根饮料文化代表,更成为中国饮料品牌的领军者。现在我们接着来听听这位家人的说法--我是搞营销的,以前也搞过销售。现代营销体系和方法基本上都是被西方建立起来的,可以说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明。而中国历史上并不乏杰出的商业人才,不论是闻名全国的晋商、徽商,还是曾经富可敌国的地方富贾,可是个人感觉他们却都处在“见招拆招”的阶段,能有灵机一动的突破,但并未形成有效的体系,也没有被传承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类似于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虽不乏点睛之笔,但却难以获得持续的发展。
  
  不知道这是不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某种因素有关?我曾感觉相比于“营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似乎更适合于“销售”文化的发展,所以现在世界也都发现在中国做销售是非常有特色的。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文化的土壤孕育了如今的现实。
  
  究竟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还是历史形成的特色造就了这样的结果?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与营销方法进行融合,实现在中国市场的突破和成功,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和完善整个营销的体系呢?
  
  小猪葛: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深刻,其实中国历史上的商业人才,他们都有自己的体系,也绝非是“见招拆招”,研究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晋商、徽商、浙商等各地的商人,都曾在不同的时期辉煌过。每个地区每个时代的商人侧重点也不同,未来的商人该向哪个方面发展,与很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中国自古治国是重视教育重视德轻商业,为什么这样?因为先哲晓得钱能惑人心,过于推崇不利于国家管理。
  
  当前的营销模式和体系都是源于外国,中国销售具有中国的特色,这和历史遗传、观念、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多方面都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营销的结合,重要的环节就是一个字--“人”。至于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和完善整个营销的体系,这个话题比较大,改日有机会详聊。不过可先将重点说下,用传统文化五行学说可将企业分为5大体系(以前曾在家园发表过类似文章,后来见到台湾吴清忠《人体复原工程》之图,倍感其更贴切),按体系间的生克去发展完善企业文化,不论企业大小,都能用之……
  
  主持人:是的,感谢您的众多指点。企业都要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我相信通过上面的论述,大家也更能清晰的了解传统文化与企业营销的关系。



作者: 栖息访谈    时间: 2009-7-24 10:58

                                                     电视剧看企业管理理念
  
  电视剧文化是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产物,它超越了传统文化所能给人提供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认知角度和认知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潮流,阐释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人性升华和精神理想的实现和超越。
  
  主持人:看电视学管理的话题在家园一直是比较受欢迎的,有一段时间一直在热播中国军事电视剧《亮剑》,整个电视剧其实就是围绕着“亮剑精神”展开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把这种精神看作是一种文化并与中国企业文化的建立相联系,您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的企业建立自己的文化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小猪葛:亮剑精神,呵呵,确实吸引了大批人,还有人推荐我看呢。但说句心里话,看完《亮剑》,公交车上碰到歹徒了,有没有人“亮剑”,有几个人“亮剑”,最后结局如何?其实亮剑的热播,其实是正逢观众“审美疲劳”过渡期,当年《还珠格格》热播其实也是赶上“审美疲劳”过渡期。这就好比将新卫生巾送给了经期妇女一样及时。企业文化的建立其实包容了很多方面的内涵,企业文化之根若是建立的好,结出“亮剑精神”、“奉献精神”、“以企为家”等各样的果实都理所应当。如果单纯将亮剑精神引入到企业文化中,没多大意义。
  
  主持人:您这个说法倒是挺特别哦,看来运用角度很关键。还有,另一部说间谍的《潜伏》,见仁见智,引出了很多话题。有人说,它说的就是职场战争,说的就是办公室文化;人们看得惊心动魄,或许从中看到了职场中的自己。不知道小猪葛是什么看法?
  
  小猪葛:说实在的《潜伏》我没看。说间谍的事情,应该可以引申到企业竞争,窃取机密等方面的事情吧。曾经看过两只蚂蚁,两只在一起抢夺食物的蚂蚁,经过了好久的抢夺也没分个胜负,这时候,暴雨到来了,汇集而成的巨浪将两只蚂蚁冲在了下水道里……有时候,我们的企业何尝不是这个样子,自身很多问题没解决好,就打起歪主意了,不是派人到竞争对手那潜伏,就是查有没有别人在自己这里潜伏。累,真的太累了。人活着为嘛?人做企业为嘛?连这些根本问题都没想好,怎能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曾说过,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企业家。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中国确实还有几个,更多的则无法用企业家与其划等号。
  
  想成为未来企业家,又不想活的太累的话,请多琢磨“得道多助自然来”这话!!!
  
  主持人:恩,那现在我们来谈谈您熟悉的《天道》,这部剧的从根本上讲,我们的文化是一个依赖的文化,充满了辛酸,这部剧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没有一个贪官污吏,个个都是良民。所以在您的文章中说道:“世界上最好的人在中国,世界上最坏的人也在中国。”所以说,天道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对于这句话,您有什么看法呢?
  
  小猪葛:《天道》里认为我国文化属性是偏弱,是弱势文化,是依赖文化,是等靠要,这只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误解而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正是对这种依赖文化高度的概括。这种文化的根源何在?源于大禹,尧舜禹那时候的权利传承,是以公为主导。当大禹成为九州的主宰之际,开始有了私心,公天下演变为家天下了,国家有姓了,从夏商到三国,到唐宋元明清,搬搬手指头一数,是不是国家都是个人的,是不是历朝历代很多地区的显赫的高官都是皇亲国戚,这才是弱势文化的根源。好的文化没传承过来多少,等、靠、要,倒都学会了,当官的还演化为,吃、拿、卡、要,这都是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变化。
  
  天道中没有谈到贪官污吏,这要从两方面分析,其一,现在电视剧谈贪官污吏的太多了,天道再谈是否是画蛇添足又给蛇买了鞋呢?《天道》本身的话题就比较敏感,尤其作为电视剧,再提及腐败是不是要在电视剧没出声就自己上吊呢?即便这样,电视剧也没在卫视和央视播放吧。我的文章确实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的人在中国,最坏的也在中国”这话我在别处也说过,其实人的好坏都是相对的,有大恶,必有大善,没有善显不出恶。天之道,没有善也没有恶,就是按规律去运行,传统文化中演变出来的各种文化,其实是清浊并包的。要说《天道》这部电视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只能说是一方面的缩影吧,毕竟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诸子百家都是传统文化,都有各自的道理,天道好就好在,为中国影视文化传播开了个好头,我仅代表我自己,感谢这部电视剧的原创及导演……
  
  主持人:也有人说天道里面的道,确实博大精深,但那只是停留在学者研究的范畴,生活中还是需要简单的道。黑格尔也曾说:存在即合理。未必天道就是剧中所言!这样的说法,您是否赞成?
  
  小猪葛:呵呵,大道至简。所谓博大精深,是这么多世纪“道”被人给说玄乎了,给传扭歪了,呵呵。我们现在听人介绍佛祖、耶稣、老子,哪一个不带些神话色彩,这都是流传过程中的人为形容而已。看历史小说,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喝酒18碗,武则天出生天上有奇观等等等等,都是人为的传走了味儿!道是什么?如果只认为是学者研究的范畴,那就大错特错了。道家的太极图看过吧?没看过的话,就看看韩国的国旗,正中间那个图,太极图。这么个暗含宇宙运行7个规律的图示,几千年被中国人传承为算命的符号了,可悲。这是典型的文化传承的扭曲,我以前一看到这个图,就想到时迷信,是算命的,直到我后来学中医,才渐渐扭转自己的这些“愚昧”的想法。有人说,道是哲学范畴的内容,没意义,其实不然,道你研究了,将其中的7个规律参悟了,并以身试验,渐渐就会明白更深刻的道理,受更多的益处。黑格尔:存在即合理。这话说的听着有点别扭,存在怎么就合理了,二奶、三奶存在了,合什么道理?确切的说,存在即有其存在的道理。不过说心里话,黑格尔跟咱们中国的先哲们比较而言,差远了。中国先哲怎么说,叫“秉之自然”,也是“道之演化”。不仅中国先哲不用说“存在即有道理”,而且先哲们知道现在的存在从何而来,如何演化,牛不?这才是道的本意,天道也绝对不是剧中所言!但《天道》电视剧中确实演绎出了道的几个基本规律,相信很多朋友都悟到了这其中的理儿……
  
  主持人:嗯,是的,一部好的电视剧确实能够带给人很多的省思,增长很多的见识。近年来,一些经典的军事组织、管理经验,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很重要的借鉴,很多企业家都学孙子兵法,利用军事力的战略、策略思想为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提供很多智慧的源泉,您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古代的军事精神更好对企业进行管理?
  
  小猪葛:说实话,我喜欢传统文化,但不喜欢传统中的兵法文化,因为传统的很多文化分支,其实是从总体的几个文化演变而来的。很多人自认为是从经典的孙子兵法学到了很多招法。这是很被动的,孙子兵法产生的年代是什么?如何演变而来的?从哪里演变过来的?为什么不叫《孙子兵法经》?这里有个值得思考层次问题,就是“法”源于“经”,“经”是规律,是圣人留下的真理,属道的范畴和层面。而法,兵法的法,是由道演变而来,所以读经更重要。读懂了经,就晓得“世间本无法,法物定法,道法自然,顿悟为法”的真实含义了。至于当代的管理,比法还低好多层次,自然能从法中获益,但如果直接去取“经”的话,当代的管理会受益更多,不过,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我们的文化有个断层……
  
  主持人:恩,看来这也是根据个人情况,取之所需。在众多的电视剧中,有没有对您影响最深?能谈谈您的体会以及感想吗?
  
  小猪葛:“导演是疯子,观众是傻子” 小时候家父常这么说,所以向来不喜欢看电视剧,进入社会后看的就更少了,不过西游记之类偶尔看看。最近看了王志文主演的《天道》,其实也是在家园看到朋友们写的观后感才下载看的,《亮剑》和《士兵突击》看过几集而已。《天道》让我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收获。其实回头想想,其中就那么一句话,两句话给我的影响最大,不过这也足够了。最大的体会是,以前我太自以为是,看了天道后,才知道“人不要把自己太当人看,也不要太不把人当人看”呵呵。还有个最大的收获,就是悟透个道理:没人会主动给你挑毛病,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找毛病,自己时常改变自己的毛病……
  
  主持人:呵呵,这个领悟倒是很实在,受益匪浅。传统文化是个说不尽的话题,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吧。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我们的访谈,相信您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理念思想能带来家人另一番独特的认识与理解,也希望日后您在个人的发展道路上有更多的精彩与家人一起分享,家园时刻欢迎你。谢谢,再见!
  
  小猪葛:再见!
  
  后记: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DNA,不是哪方面的,它是一个系统,一个体系,中国的企业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味道,那在世界上也存在不了多长时间……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着重与小猪葛聊了以上几个方面。不管企业经营、销售管理或者个人修炼,我们希望这些话题能带给您全新的体验和交集。或者你还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也欢迎您回帖继续与我们一起来探讨。

      本期预告帖地址:追寻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十九期奖励说明:
  
  感谢积极参与推荐和提问的家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采用了部分问题。根据所提问题相近或类似的按同一问题处理;对不同家人提出的相同或类似问题,以先提问者优先选取的原则。
  
  以下家人奖励100点贡献值 :
  
  林帆 阿懒  taomugeda  dumpling  tf550  永远的皮皮  ameng
  
  嘉宾推荐贴>>>

     



作者: 栖息访谈    时间: 2009-7-24 10:58
占位
作者: 栖息访谈    时间: 2009-7-24 10:59
占位
作者: xus    时间: 2009-7-24 13:33

所谓传统文化的糟粕和精华,不是截然分开的,也许在某一阶段,这个是精华,但过一阶段就是糟粕了。 人生和企业的哪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精华?应该摒弃什么样的糟粕?这首先要弄清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4 13:43:19编辑过]

作者: yifeng    时间: 2009-7-24 17:41

小猪葛兄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人,是一个热血心肠的人,是一个年轻的老家人,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鉴定完毕!


作者: yifeng    时间: 2009-7-24 17:43

我也酷爱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秦及秦以前的,我就想不出为什么老子,孙子能写出这么厉害的东西出来。

 

 


作者: 林帆    时间: 2009-7-24 20:12

管理,就自我感觉来说,一种是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个人素质的修炼,包括为人处世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不断塑造。个人素质的修炼则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寻找到力量,而吸取力量的多少则可能取决于自身的经历和思索。

呵呵,就比如自己这阵子看得《菜根谭》。那些经历过的看了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而有些没有经历的或者没有达到那种深度的则是一带而过,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作者: taomugeda    时间: 2009-7-24 20:50

小猪葛兄对传统文化思考颇深,而且是个有意思的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还有段子哦。

个人感觉现在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一位家人林帆所说,所持的是一种功利的态度,不管是热还是冷,拿过来就想用。我之前看到老师读《黄帝内经》、《易经》,当时的想法便是老师竟然看这种迷信的书,后来我也开始慢慢阅读老祖宗留下来的书,越看越有滋味,想起当时自己的看法当真是浅薄无知也。


作者: gpfcom2    时间: 2009-7-25 12:23

对于糟粕和精华的见解非常赞同!

 

其实无论是糟粕和精华,都是有时间限制的,都是有环境限制的。也就是说都是相对的。不适应就是糟粕,但过了好久,有可能就成了精华;相反,精华也是如此。

 

我觉得中国人最聪明的一点,就是不告诉你什么对,什么错;但这也是最要命的一点,让人老猜不透。当然,老祖宗留下来,不是让你来猜的,使大家实践的。

 

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认识,不断地认识,才能不断的知道实践。

 

看老祖宗的书,越看越有滋味,是因为那些经典是经历了实践检验的。当然,最好的做法就是,再进一步去实践,同样的理论在不同的环境里面,可能方法不同,但到达真理的彼岸的结果是相同的。无论怎么,我们都会有收获。


作者: 永远的皮皮    时间: 2009-7-25 17:16
小猪葛:传统文化,究竟是用糟粕盛着精华,还是用精华盛着糟粕,这个不好说,目前看来,唐朝的夜壶比唐诗值钱,但在实际应用上,谁有用还用得着说么!
---》对于老大哥的幽默跟一针见血切中问题的实质再次深有体会。[em07]
作者: pwzlr    时间: 2009-7-26 09:07

小猪猪又回来了,还带来如此"精屁"的看法.高.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7-26 20:13

老子《道德经》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看起来似乎是批判儒家的,人类的道德其实是逐渐沦丧。
道,为尧舜之道。道没了之后,只好讲德。

德,为文武之德。周文王、周武王之后德没了,只好讲仁。

仁,孔曰成仁。孔子的中心思想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仁。仁后来也丢失了,变成迂阔之论,只好讲义。

义,孟曰取义。孟子的中心就是义利之辩。
礼,荀子云礼。
法,礼之后,就是法了。荀子弟子韩非、李斯均是法家。

暂时没想到要问什么,但总觉得这似乎是打开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9-7-26 20:22
QUOTE:
以下是引用栖息访谈在2009-7-24 10:58:32的发言:

  小猪葛:说实话,我喜欢传统文化,但不喜欢传统中的兵法文化,因为传统的很多文化分支,其实是从总体的几个文化演变而来的。很多人自认为是从经典的孙子兵法学到了很多招法。这是很被动的,孙子兵法产生的年代是什么?如何演变而来的?从哪里演变过来的?为什么不叫《孙子兵法经》?这里有个值得思考层次问题,就是“法”源于“经”,“经”是规律,是圣人留下的真理,属道的范畴和层面。而法,兵法的法,是由道演变而来,所以读经更重要。读懂了经,就晓得“世间本无法,法物定法,道法自然,顿悟为法”的真实含义了。至于当代的管理,比法还低好多层次,自然能从法中获益,但如果直接去取“经”的话,当代的管理会受益更多,不过,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我们的文化有个断层……


有道理。
《孙子兵法》只是将战争的规律弄清楚了,它的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其实来自《道德经》。
而《道德经》是讲宇宙万物规律的书。
懂经,自然懂法;明法,不一定弄懂经。
读懂《孙子兵法》,用战争规律来指导企业管理;不如读懂经,用经的思考方法来研究企业管理。
做孙武的同学,而不是做孙武的学生。
不过,把经弄明白太难了。


作者: 暖气片儿    时间: 2009-7-27 11:47

家人里藏龙卧虎啊!

小猪葛的访谈太精彩了,传统文化竟然也可以这么平和幽默地娓娓道来,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是做不到的。

这样的访谈对个人的人生和事业都有很大的帮助,非常感谢家园带来精品访谈,继续关注。。。。。。


作者: 菜子    时间: 2009-7-27 13:09
小猪葛真是妙语连珠![em17] 特别是传统文化看营销管理部分对个人尤其受用,谢谢!
作者: mls2009    时间: 2009-7-27 21:15

精彩!

小猪葛幽默的风格是家园的兄弟姐妹们有目共睹的,像这样妙语连珠的访谈还真让人大饱耳福。

特别是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篇章,功底很深厚。

老子的智慧是能让人静心生活,孙子的兵法则是让人争和斗,各有不同取向。

这个访谈非常精彩,个人觉得是管理人或者营销人值得收藏的智慧锦囊,呵呵/

感谢小编,感谢小猪葛:)


作者: 童童    时间: 2009-7-28 13:19
我一直想买本易经来读读的,可惜拿着那书的时候,我就开始头大了,太!!!!!!!!!!!厚了!
作者: uwangbing    时间: 2009-7-28 16:13

学习了!

 


作者: 成功营销    时间: 2009-7-29 14:55
扎实的文化功底加上幽默风趣的回答方式,实在是太棒了,拜读了[em17]
作者: 金徒    时间: 2009-8-3 23:03

      孔子的书读着读着,就读起了孟子,孟子的读着,就读起了孙子,读起了鬼谷子,又读通鉴,很自然地转身,不好接受的是,有的读完了,有的才读了一半......这个圈圈不知道能不能转得圆?

      还有易经这等玄之又玄的,目前不敢动手!

      唉,国学啊,越学越无边,茫茫如海,叹无师!


作者: windschen    时间: 2009-8-5 13:03
企业文化也是时尚的产物,好象和热门电视剧挂上钩了.
作者: 碧螺春    时间: 2009-8-5 16:16

外国人学国学正式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冲击,诸子百家时期思想碰撞出了很多精髓的东西。

但是目前国学热,像是赶流行,是为了学国学而学国学,并没有将其引申应用的实际中,我感觉国学远没有达到与时俱进的程度


作者: jzyccb    时间: 2009-8-5 20:10
国学热 挺好的,可以了解很多东西。特别是西方文化日益深入的现在,可以让我们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很好。就像说到鞠躬礼时,大部分都会认为这是日本和韩国的文化,却从不知道原来古代的时候,是日本和韩国从中国学习去的礼仪。同时,值得肯定的是人家把这个文化传承的很好,而我们很多人却遗失了。
作者: 虫嘛    时间: 2009-8-18 21:49
标题: 精彩!
精彩!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