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飞猫浅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 [打印本页]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3 03:10
标题: [原创]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飞猫浅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飞猫浅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


 

  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无论人们干什么,无论是当领导、老板还是当人民、员工,无论对内的管理,还是对外的扩张,都是在从事一个行业,那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与我们开战的不是那一桩桩生意,而是人!这才是最根本的重要问题!所以,在人生的征途中,一般人要想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招就是“知己知彼”!
  “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各国的宏观经济、国家领导人,这些属于天地的范畴,这是圣贤、大人物的领域,不是一般人短期深入探究可以悟透的。量的积累,才能导致质的变化。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一般人、愚人的领域,但为何一胜一负、每战必殆人们还乐此不疲呢?源于人们缺乏优秀领导者必备的二大首要品质,时有时无或两者俱无:1、朝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坚强意志力;2、在思想上坚信不疑、在行动上坚定不移的对人对事的渊博知识。古书《菜根谭》有云:“力是一把斩魔的宝剑,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两不可少也。”

  历史,往往会惊人的不断重复着。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必须要拥有“士具百折不挠之真心、自生百穷千变之妙术”永不言满的坚强意志力;必须理性客观、公平公正、循环往复的,深入分析总结“自己、他人、先贤、历史人物”历年来的成败得失和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可能性;必须使自己能看别人看不到地方、能算别人算不清的帐、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是保证我们在决胜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知己知彼的程度有多深,必然性、可能性(即不确定性)有多大,决定着我们在人事发展进程中拥有多大的主动权、自由度,反之亦反矣。正如唐太宗的经典名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军工火力控制系统有一专用术语叫“闭环校射”,一般有四个步骤:一是子弹必须先打出去(不一定非常准确),二是测量弹着点与目标之间的偏差(检查目标与效果) ,三是在下一个子弹打出去时修正偏差(在执行中修正),四是反复进行前三项(闭环边校边射) ,直到逼近目标。

  故而,当我们要判断某件事、某个人,重点在于它的优点大于缺点,还是缺点大于优点,重点在于自己所判断的与最后的结果差距有多大。所以,我们必须实操演练,把“思想+行动”矛盾统一的双向行为模式的两颗子弹,朝着既定的目标先打出去,从而闭环校射、循序渐进的由0环到10环命中率,确保击中目标靶心。人生是一场伟大的战役,如果我们不能朝着既定目标做到“闭环校射”,等待我们的必然是驼鸟心态,举白旗投降,用种种借口自欺欺人。

  中华文明智慧古书《易经》有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思想+行动”一阴一阳的两颗子弹,一颗子弹象征着勇于承认修正自己无知、不足、不能的知止之道,一颗子弹象征着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进取之道。而矛盾统一的阴阳两方,常会因人因势因时因地因事而变化。就常规而言,不是阴方压倒阳方,就是阳方压倒阴方。偏执一方,都是值得我们反思警惕的。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战争史忠告人们:这个世界的人与事,没有长期维持现状、一成不变这回事,不进则退、愚昧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现实就是这样简单。总体来说,它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变化的历史大趋势。人类发展史、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当今商业生活中的大量事例,就是活生生的见证。古人说得好:“为道而不能屡迁者亡”。

  …………

  美国兰德智库创始人弗兰克·科尔伯母(Frank Collbohm)对智库的定义:它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坚定追求、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一个敢于挑战、蔑视和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

  故而,在“三十挂总、四十冠董”这个具有代表性的焦点话题中,希望家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借一句话头,发起疑情,专精参究,逼得无路可走、无理可究,到山穷水尽,忽然妄念脱落,亲见本性”的佛家禅宗精神,让小诸葛兄、飞猫……在大家以笔为枪的炮火中成为炮灰。高射机枪轰击会飞的猫,炸雕堡的“董存瑞”式英雄就会前扑后继(例如阿懒兄、放火专家少天兄……),让栖息谷更多的专家、砖家一起沐浴在思想自由博奕的全面战火中,众人拾柴火焰高。^O^

  其实,在有情有理有据的思想博奕、举例论证中,谁输谁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1、使我们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开阔视野、加宽思路、增长智慧,不断修正完善自我思想心态上的无知、浮躁、盲点和误区,突破一些瓶颈与障碍;2、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行动前的模拟演练,降低了我们必须付出大代价才知后悔、悲哀的不断重复着前人们走过的失败错误之路;3、使我们在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进程中,领悟到该怎样做才能趋吉避凶的科学发展规律,而不是无知迷茫、懒惰畏惧、驼鸟心态安于现状。

  为使该话题在深入探讨中取得较好效果,请家人们集中火力、闭环校射几个重点方面,不要越扯越宽。水井纵向挖掘才能出水,横向挖掘多是做无用功。在我们取得一个阶段性较满意的精彩回复、总结成文后,由相关家人共同决定,再进入下一个火力攻坚点。贪多,只会是囫囵吞枣、知常而不知变,无益于人。集中优势兵力,永远是战争胜利的不二法门。

  ……

  飞猫希望此次公开辩论,让更多的专家、砖家在家人们思想自由博奕的氛围中倒下,因为大家失去的仅仅是在网络论坛上,有限的口水、时间、精力和一叶障目的虚荣心,彼此收获的却是更多。正如孙子有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驼鸟心态——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之为“鸵鸟心态”。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藏在草堆里坐以待毙的话,是足可以躲避猛兽攻击的。“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

 

 

 

该贴来自群组:栖息谷公益智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6 8:10:54编辑过]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9-7-23 11:42

我认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不是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大众焦点话题,因为有这样理想的人不多,栖息谷中也没多少感兴趣的。

这个帖子的终点落到哪里?我最早下笔时的想法是“做个幸福的好人”,在同留德学生的交流中,我漏了一些这个意思。在回帖中,我始终回避了“幸福”两个字,是希望家人回帖中论述,到现在没有。

这件事发生于一年前,在记述这个经历时,我予留了几个讨论点:

1、理想的现实性;

2、尊重与孝道;

3、媒体的道德;

4、奔三、奔四人的生活规划;

5、社会文化问题;

6、人的成功标准是什么。

我希望能就每一个问题循序渐进的展开,飞猫的文章着力点和1、2靠上,但论述上偏复杂了。我不喜欢写长文,首先是缘于我字写得难看;二是觉得长文“杀人”(一个人多读10分钟,一万个读者就是10万分钟,两个月的生命时光呀);

建议飞猫将文章压缩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1:43:49编辑过]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3 11:56

  由简入繁,由繁归简,由简入繁……这一个科学发展规律模式,是正确无误的。不能化简为繁,凭什么化繁为简?同理,不能化繁为简,何以科学标准化、标准傻瓜化的发展壮大?自欺欺人乎?

  《易经系辞》有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易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容易,才好让人理解之、信奉之,才令人可亲可信、深入人心。简单,才好让人遵循之、行动之,才好更广泛的推广普及。也正因为它能够容易让人理解之、信奉之、遵循之、行动之,所以人们能够对这种正确的发展模式(或称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坚信不疑、在行动上坚持到底,从而自然的产生良好的功效成果。也正因为它产生了良好的功效成果,从而能吸引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一起为它而奋斗、推广普及,从而将它发扬光大,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事业!这个道理运用到国家、企业层面上,难道不是一样的科学吗?

 

  当然,因为辩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飞猫已经事先说明告诉家人,集中力量探究几个重点方面,而不能越扯越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2:25:06编辑过]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9-7-23 12:34

有人说,现在网上大于200字的帖子都算长贴,虽然极端了点,我们也要注意。技术的进步会改变人们的习惯,3G时代一定会催生一个短文复兴时代。飞猫这篇文章,可以分解为多篇来发,我们要研究读者心理。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3 12:40

网上大于2500字左右的贴子,才算长贴。如果200字都算长贴,那就说明因为他们根本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心太浮躁了。这种人可以自动忽略了,勿须纳入考虑范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2:40:31编辑过]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9-7-23 13:12

我看过一个统计,网上1000字以上的帖子如果结构不一目了然,读的人都不多。

另,3G时代,终端的可视面积不大,3、5年后,标题式短文必成风气。

写大段文章并非不好,但要分场合,我们做项目都要以万字计,少了客户感觉不好,说你不认真,可是客户看时,还是主要看摘要,区区千字内。

讨论性文章,最好先简,有了骨架再丰富。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3 13:30

估计那个统计没有多大用,针对的人群不同。

管理类爱好者,他们喜欢的不是短文小说,他们喜欢的是如何使之具有“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理性思想特征,使之具有“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科学标准特征,以“贴近读者群众、贴近商业现实、贴近人民生活”为编辑原则,说人们想说的话,讲人们能懂的话,编人们想看的文章,联系人们身边的事例,反映人们的切身感受,运用人们熟悉的语言,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优秀的科学化、人性化管理思想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3:31:18编辑过]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9-7-23 13:44

文风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里,以前讲过,我很佩服你的长文功底,各具类型吧。

“知彼知己”这个论点我赞同。但文章还是要列出分标题的好,或者你成文后我来改一稿,不知可否。


作者: 金徒    时间: 2009-7-23 13:48

      文有长文价值,短文有短文优点,能为长文者由之,善作短篇者亦由之。

      作文的环境,一如自然,乔木森森,灌木丛丛,芳草漫漫,各得其所,岂不美哉?

      看客自有他所关注的,写手也自有其欲宣扬的,虽然写出的帖子,目的主要是给人看,但其核心,却是以文为旗,或聚我同好互为唱和,或指斥谬论以明是非,或开启智慧以发人明知,因此说,好文章的指向性是明确的,覆盖面也是有限度,不关照所有人,只关照有心人。

      话说回来,金徒想写长文还写不出,写个短篇都要憋许久,用张良的话讲,叫“公等碌碌,因人成事”,自己水平不够,但是跟帖还是积极的,呵呵。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3 14:22

金徒兄所言有理。长文有长文价值,短文有短文优点。

但我们今天,中国社会当前存在许多现象:哲学化的东西多,操作性的标准少;社会科学的成分多,自然科学的要素少;口号大话多,行动成果少;论文专利多,货架商品少;特殊性考虑多,普遍性考虑少;做人的学问多,做事的规范少……。因为无法统一计量,所以缺乏规则;因为缺乏规则,所以无法平衡;因为无法平衡,所以我们难以跳出中国传统文化“人亡政息”历史大数定律的魔力圈。这样的循环,最大的悲哀在于后人无法继承前人的东西,后人还得再次从头复习前人所经历的艰难、不幸、失败和挫折,否则无法进入“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化简为繁”自我纠偏纠错、自我优化、不断发展壮大的科学发展模式中。如果我们永远缺少计量规范、操作标准、科学要素、普遍规则,我们将永远停留在“知”的层面说教,而无法在“行”的层面超越。子率之以不正,孰能正乎?

 

 


作者: brainman    时间: 2009-7-23 15:10

一位俺尊敬的百岁长者病重之际,曾对我讲:“我这一生最大的满足是赶上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变革时代......我出生之时,大多数中国人所生活的环境和汉、唐恐怕没有多大区别,而现在的生活是我父亲、爷爷们绝无想到的”。

是科学改变了中国,科学还在继续改变中国,一切都会服从这个改变。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3 15:11

我认为“三十挂总、四十冠董”不是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大众焦点话题,因为有这样理想的人不多,栖息谷中也没多少感兴趣的。

王老师说得对。文字方面飞猫尽量做到简洁精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5:29:42编辑过]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3 17:41

飞猫将自己的思路整理成文后,王老师进行再一次的修正,当然可以。群组成员都可以,欢迎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文章一旦发表出来,就是我们在思想智慧上的一次推演检验,一次闭环校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3 19:27:20编辑过]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5 11:52

  在人生的征途中,我们需要富于洞察性、前瞻性、系统性、正反性、大格局的弹性计划力,需要朝着既定目标不屈不挠、百穷千变、永不言满的行动总结力,需要对人对事渊博的知识才能与资本人脉,需要深入分析总结自己、他人、先贤、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和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可能性(即不确定性),需要我们重点分析总结“事、人、己”三条发展路线:

  1、事:当前时代的宏观经济特点、地域经济特点、行业特点、公司特点……等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硬环境。
  2、人:国家领导人、公司老板、上级、同事、良师益友……,爱好习惯、性格才能、资本人脉、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观、历史文化……等软环境。
  3、己:此乃自我发展之路的根本和源泉。自身的思想心态、爱好习惯、性格才能、经验阅历、资本人脉……等。通往成功的道路永远是畅道的,重要的是你要坚信:我就是我最大的资本。

  在此,飞猫先粗谈一下“知己”的问题,因为不知己,就无法知彼,就无法认识人生。而不知彼不知己,则每战必殆,人生危矣。

 

  一、认识自己

  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反复告诉人们:“认识自己”。很多人企图认识自己,不惜不断的分解自己,对生命的各个部分详细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初的形态,要么是野兽,要么是天使,要么是善,要么是恶……。飞猫个人浅以为,人类是一个受感情而不是理性控制的动物。

  A、“认识自己”的阳面(以下部分内容摘选自《洛克菲勒给儿子的38封信》: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191701-1.html):

  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解释为仅仅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评估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失与无能。认识自己的缺失很好,可借此谋求改进。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就会陷入混乱,使自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而对那些渴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来说,现实却很残酷,因为别人对他的看法,与他对自己的看法相同。我们都会受到那种“我们自以为是怎样”的待遇。那些自以为比别人差一截的人,不管他实际上的能力到底怎样,一定会是比别人差一截的人,这是因为思想本身能调节并控制各种行动的缘故。
  如果一个人自己觉得比不上别人,他就会表现出“真”的比不上别人的各种行动;而且这种感觉无法掩饰或隐瞒。那些自以为“不很重要”的人,就真的会成为“不很重要”的人。
  在另一方面,那些相信自己具有“承担重责大任的能力”的人,就真的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所以,如果我们想当重要人物,就必须首先使自己承认“我确实很重要”,而且要真正的这么觉得,别人才会跟着这么想。
  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样一个推理原则:你怎么思想将会决定你怎么行动,你怎么行动将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就像你们自己的成功计划一样,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其实很简单。为得到他人的尊重,你们必须首先觉得自己确实值得人敬重,而且你们越敬重自己,别人也会越敬重你们。
  让我们想一想:我们会不会敬重那些在破旧街道游荡、乞讨的人呢?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不看重自己,他们只会让自卑感充满、腐蚀他们的心灵而自甘堕落。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就是他人格的核心,我们自己认为是怎么样的人,我们就真的会成为怎么样的人。
  每一个人,无论他身居何处,无论他默默无闻或身世显赫,无论他文明或野蛮,也无论他年轻或年老,都有成为重要人物的强烈欲望。请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邻居、你自己、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朋友,有谁没有希望自己很有分量的强烈需求?全都有,这种需求是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一种目标。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却将这个本可以实现的目标,永远地变成了无法实现的黄粱美梦呢?其实也是心态使然。成功者关注他们想要的,失败者是关注他们惧怕的。态度是我们每个人思想和精神因素的物化,它决定着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说,态度既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也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我们要知道,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选择我们的态度。一旦我们选择了看重自己的态度,那些“我是个没用的人,我是个无名小卒,我算老几,我一文不值”,等等贬低自己、消磨意志、蜕化信心和自暴自弃的懦夫的想法就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复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积极改变,信心的增强,以“我能!而且我会!”的心态面对一切。
  正如二战时期德国纳粹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所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成功者用积极创意性的思考,不屈不挠、百穷千变的乐观精神、对人对事渊博的知识经验和踏踏实实的行动,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不思考问题根源的管理者,会成为忙碌的救火队员,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要是不想当救火队员,就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系统地解决问题。
 
  ……
  
  纵观历史,全世界各个宗教,几乎除了佛教、道教(俺喜欢道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主宰着人类的吉凶祸福,他操纵着万物的生死荣辱。人类只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赞美与讴歌,把一切成功与荣耀归于万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对他的只有堕入地狱,绝无抗辩申诉的余地。
  先哲释迦牟尼经过多年的艰苦修行终于得道,说出了一句名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然,我们每个人对此的觉悟都不一样。
  飞猫浅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宇宙之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其他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决定你的命运。
  正如佛家的一句名言:“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二千多年前,伟大的释迦牟尼就已经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众生与佛没有什么差别的大智慧观点。

  美国《企业家》月刊,每期都在目录页上全文登载下面这则“美国企业家协会的信条”: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
  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的时的激动,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
  我不会拿我的自由与慈善作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物作交易。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也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免受一种特殊力量的驱使,这种力量可以轻而易举地剥落紧裹我们人性的外衣,将我们完全裸露在阳光下,并公正地将我们圈定在纯洁与肮脏的图版上,以致让我们所有的辩护都变得苍白无力,无论我们多么伶牙俐齿,它就是检验我们人性的试金石——利益。

  换句话说,利益是光照人性的影子,在它面前,一切与道德、伦理有关的本质都将现形,且一览无余。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神,除了圣贤,没有不被利益驾驭的人。与其说我们是自己心灵的主人,倒不如说我们是利益的奴隶更准确。

  在人的本性中潜藏着一种力量,一种丛生于缺少能力与意志之地的力量,那就是嫉妒。当你超越了他人的时候,他人就会嫉恨你,会用带有贬义的字眼指责你,甚至编造谎言的手法来诋毁你,同样在你面前还要表现得非常高傲——其实那并非是高傲,它恰恰是虚弱。但有意思的是,当你远不如他们,生活得潦倒不堪时,他们又会讥笑你,讥笑你无能、愚蠢,甚至会把你贬低得没有任何做人的尊严。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给中国人总结了一个血与泪的经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肉强食是人类历史千古不变的大数定律。在今天这个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变革时代,同样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能勇于争取幸福与成功,幸福与成功又从何而来呢?从天下掉下来?别人送给你?  
  财富与目标成正比。如果你胸怀大志、目标高远,你的财富之山就将垒向云霄,如果你只想得过且过,那你就只有做敬陪末座的份儿了,甚至一事无成,即使财富离你近在咫尺,你只会获得很少的一点点而已。目标必须伟大才行,因为想要有成就,必须有刺激,伟大的目标能使你发挥全部的力量,也才会有刺激。失去刺激,也就等于没有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你向前。不要做小计划,因为它不能激励我们的心灵。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我们相信某一件事不可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为我们找出各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当我们相信——真正的相信,某一件事确实可以做到,我们的大脑就会帮我们找出各种方法。拒绝新的挑战是愚蠢的。我们要集中心思于怎样才可以做得更多。每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个步骤,也是不能漏掉的基本步骤,就是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要让关键性的想法“我会成功”支配我们的各种思考过程。成功的信念会激发我信的心智创造出获得成功的计划。失败的意念正好相反,使我们去想一些会导致失败的念头。
  成功不是以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学历或家庭背景来衡量,而是以他思想的“大小”来决定,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博渊的知识更显重要。我们思想的大小决定我们成就的大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要看重自己,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自贬(也就是畏惧),千万不要廉价出卖自己。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6 0:03:12编辑过]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5 12:57

飞猫的逻辑主线、思路还没有完全打开,在辩论中逐步成形吧。后续文章整在续写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5 12:58:19编辑过]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9-7-25 14:18

  2、“认识自己”的阴面。

  知识是光,无知是黑暗。不吸取知识之光,心灵就会被黑暗笼罩。无知是恐惧、迷信、忠诚、敬佩之母。
  人们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但常常满足于自己的智慧。

  先哲苏格拉底说: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菜根谭》有云:“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佛家认为: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即暗昧于人事,不通达真理、不能明白理解事相的精神状态。泛指无知、愚昧。
  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马克思说:“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对于踌躇满志“三十挂总、四十冠董”的人们而言,我们常常苦恼于缺少资本人脉。是的,我们需要资本人脉,但更需要的是对人对事渊博的知识(例如梦想花圃兄的“三十而立,还不如三识而立”就说得很好),知识比金钱更重要。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又恐惧失败,必将犹疑不决,像蜗牛般缓慢行进,甚至止步于成功之路,而永无出人头地之时。
  我们要坚信:“通往成功的道路永远是畅通的,我就是我最大的资本。我们要锻炼信念(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不停地探究迟疑的原因,直到信念取代了怀疑。我们要知道,自己不相信的事,无法达成;信念是带领我们前进的力量。”正如佛家所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犹疑不决、恐惧的矛盾心态,大到一国领袖,小到走马贩卒,人皆有惧。有大惧、有小惧,没有不惧的。
  例如:1、官渡之战——三国时期的袁绍率10万精兵、万匹战马,企图南下进攻许昌。曹操的部将大多数认为袁军强大而不可敌,而谋士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荀彧提出了“四胜四败”而力主抗袁;
  2、赤壁之战——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征伐东吴的孙权,对此,孙权的首席谋士张昭等人极力主张降曹,而周瑜、鲁肃则坚定主张抗曹;
  3、一些企业家因为资金、市场、营销、人才、管理、经济等问题,担心自己把企业做强做大了,自己反而驾驭不了,反而把自己玩完了。

  4、一些都市人看到房价太高、市场经济大幅萎缩,担心实现不了自己“房子、车子、妻子、儿子、票子”五子登科的人生目标。

  人们因为内心对未知的恐惧,故而喜欢维持现状,拒绝改变,哪怕现状多么不令他满意,他都不敢向前跨出一步。他们总在用惊人的脑力,去证明事情为什么无法成功,而不是用去引导自己的心力去寻找迈向成功的各种方法,不去深入分析总结“自己、他人、前贤、历史人物”历年来在成功与失败发展规律上的必然性、可能性,从而让失败的命运找上他们。消极的思想心态牵引他们的智力,使他们无法施展身手而一事无成。如果他们能改变消极的思想心态,相信他们会做出许多成功的事情。每个人在决定一件大事时,心里都会或多或少有些担心、恐惧,都会面对到底要不要做的困扰。但“行动派”会用决心燃起心灵的火花,想出各种办法来完成他们地心愿,更有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正如法国统帅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
  在许多伟大的成功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这种“没有不可能”的积极乐观的思想心态、看到他们求知若渴、废寝忘食的勤学精神。而在失败者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反的:吃喝玩乐、怨天尤人、畏惧懒惰、保守自闭……。当我们梦想更大成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更刻苦的准备?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
  常言道:“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清朝的中兴之主康熙皇帝,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接受严格的教育培训,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勤奋学习,其学习刻苦之精神甚至到了吐血到书上的地步。毛主席曾特别夸奖康熙皇帝的学习精神。康熙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还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毛主席还说,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他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

  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关系。佛学讲究“有因,必有果”的因果规律,道家讲究成败在谋、安危在德。《周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思想,其实都是万道同源、殊途同归。

  在一些人的眼里,运气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他们发现有人在职务上得升迁、在商海中势如破竹,或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他们就会很随便、甚至用轻蔑的口气说:“这个人的运气真好,是好运帮了他!”这种人永远不能窥见一个让自己赖以成功的伟大真理: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和建筑师,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本。

  一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可能碰巧发生,有因,必有果。有很多人总会把自己的失败怪罪于运气太坏,看到别人成功时,就认为那是因为他们运气太好。
  如果由运气决定谁该做什么,那么每一种生意都会瓦解。我们假设深圳华为公司根据运气来彻底进行改组,将公司所有职员的名字放入一个大摇奖箱里,第一个被抽出的名字就是总裁,第二个是副总裁,就这样顺序下去……。飞猫相信,深圳华为公司99.9%的员工,会把提这个方案的人爆打成猪头,让他爹妈都认不出来。因为人们都知道这个方案可笑至极,简直就是把公司的利益、大家的大好前途送进火坑嘛。但奇怪又有意思的是,这个世界有许多人,却常常会把自己的失败、不幸怪罪于运气太坏、某某人……,牢牢抓住这些借口,以惊人的脑力证明自己的正确。正如飞猫在42楼所说的:“人们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却因为没有人付钱给自己,没有明确清楚的时间、回报与责任压力,于是人们心安理得的对自己不负责任,回避自我职业生涯中茫然未知的风险与挑战问题。”一样的奇怪。

  一旦一个失败者找出一种“好”的借口,他就会抓住不放,然后总是拿这个借口对他自己和他人解释:为什么他无法再做下去,为什么他无法成功。起初,他还能自知他的借口多少是在撒谎,但是在不断重复使用后,他就会越来越相信那完全是真的,相信这个借口就是他无法成功的真正原因,结果他的大脑就开始怠惰、僵化,让努力想方设法要赢的动力化为零。但他们从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爱找借口的人。借口把绝大多数的人挡在了成功的大门之外,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惯于找寻借口。所以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即为:防止自己找借口。

  一个人不可能靠运气而成功,而是要付出努力的代价。真正的成功者,不妄想靠运气获得胜利等等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所以,集中全力去发展自我,修炼出使自己变成“赢家”的各种特质,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本。成功者能面对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再创契机。平庸者往往就此灰心丧志。

  在我们这个世界,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就是不会发生不劳而获的事。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所谓的运气,根本不值得人们去相信、去依靠。正如人们去买彩票一样,能确定、相信自己中大奖吗(飞猫从不买彩票)?值得我们依靠信赖的,是历史、人事发展规律的大数定律而不是小数定律;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科学真理;是能看别人看不到地方、能算别人算不清的帐、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是集中全力去发展自我,修炼出使自己变成“赢家”的各种特质,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本(例如冯老师的一篇文章:“做一个被别人需要的人”)。
  在深圳,飞猫曾有一个老同事。这位老同事说他年青时候,买彩票中了几十万,然后人生开始起步,国内国外都风光过一阵子。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昔日的风光不再了,国内国外都坐过牢,也退回到了人生最初的境地。于是,他又来到了昔日起家的风水宝地——深圳,希望能东山再起。在深圳工作期间,他每天都去彩票中心购买彩票,有时还借钱购买,但整体算下来,他依然是输多赢少。最后,家里人打电话催他回家,家里又不是缺钱少吃,年纪一大把还在外闯荡图个啥呢?他也许感觉到没有什么希望了,于是就回老家了。(虽然这位老同事可能不上网,但仍希望这位老同事能对飞猫的多嘴,海涵一二。)

  ……

  法国统帅拿破仑有句话说得好:“不会从失败中寻求教训的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遥远的。”
  人们都喜欢成功,厌恶失败。然而,一旦避免失败变成我们做事的动机,我们就走上了怠惰无力之路。这非常可怕,甚至是种灾难。因为这预示着人可能要丧失原本可能有的机会。这个世界没有不经失败的幸运儿,重要的是不要因失败而变成一位懦夫。如果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仍然不达目的,我们所应做的就是汲取教训,从自己、前人、他人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成功的因子,当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智慧、人气时,力求自己在接下来的努力中表现得更好就行了。失败,只要不变成一种习惯,失败就是件好事。失败,是一种学习经历,我们可让它变成自己的墓碑,也可以让它变成征途中的踏脚石。

   失败是走上更高地位的开始。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经失败的幸运儿。每一个成功者都是踩着失败的螺旋阶梯升上来的,是在失败中崛起的。他们都是一个聪明的“失败者”,知道向失败学习,从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成功的因子,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开创新事业。所以,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在当我们面对未知的艰难、失败、得不偿失时,唐吉诃德式的过于自信冒进不可取,困难时期、走下坡路时期犹其不可。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客观无情、理性公正、循环往复的,深入分析总结“自己、他人、先贤、历史人物”历年来的成败得失和发展规律的必然性、可能性,需要我们学习上、行动上落实“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科学真理,需要我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地方、能算别人算不清的帐、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当自己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智慧、人气,再勇敢向前。就像人们第一次买大宗商品一样,不知道咋办,就会多看货、多问人、多算帐、多跑路,“质量、服务、价格”货比三家,最后对该商品形成大致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余之境界。正如《易经》所云:“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

  历史,是今天的过去;今天,是历史真实未来的展现。
  历史,是真理的母亲,是生活的镜子,是社会进步的阶梯。
  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增长智慧,在人们的心中起到“劝善明恶、记功司过、察往知来、激浊扬清”的良好作用。比如:我们要修一座水坝,就必须了解该河段洪水的历史记录,这样才能确定水坝的各种参数。现在经常提到的建造可以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大坝,有人会想为什么不能设计成能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呢?但是设计提高一个级别,成本就要大幅度增加,所以要在成本和标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设计者凭什么来确定这些标准呢?那就要依靠历史。

  毛主席曾说:“我一辈子就是吃总结经验的饭”。陈毅认为,毛主席之所以伟大,就是“不二错”,即同一个错误不犯两次。邓小平也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成功时期、失败时期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总结,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可能常走弯路、常遭挫折;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不善于总结,就可能错失机遇、蒙受灾难。要把学习引向深入,就要善于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善于总结,就要把实践中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历史的东西现实化,外面的东西本土化,外国的东西中国化,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善于总结,我们就能举一反三,就能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不断提高思想心态和工作能力,不断的建立能自我纠偏纠错、自我优化、发展壮大的知识决策架构和前进轨道,使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尤其酷爱古今史书,并对许多古书作了不少点评。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历史知识,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我们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

  在此,飞猫不由想到了一篇历史经典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使我们领悟到不同的道理:

  恢复封建政策的八大正反思辩

  英布归顺,使刘邦正式成了众诸侯的名义领袖。
  但楚军兵力上仍有明显优势。
  刘邦联盟的管辖地区较大,兵力分散,让亲自在前线领导抗争的刘邦十分头痛。楚军在准备总攻击之前,打算先行扰乱汉军补给体系,如同巨鹿之战前的策略。所以项羽不断派遣游击队攻打汉军运输的甬道,造成驻守各地的汉军常有断粮的恐惧。刘邦正为力量无法有效集结而深感烦恼。
  此时,郦食其建议刘邦恢复封建体制,将刘邦和诸侯间关系正式化。郦食其表示:
  “昔日商汤讨伐夏舛,封夏舛之后代于杞;周武王伐殷纣王,封其后代于宋。但秦国却不懂得这一道理,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诸侯的后代臣民均无立锥之地。陛下若能再立六国之后,其君臣、百姓必皆感激陛下之德行,绝对会自愿归属于陛下。一旦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成为诸侯共王,那怕楚国不臣服呢?”
  刘邦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郦食其带着汉王印缓。行使六国,集结诸侯旧势力以共同对抗楚国的压力。郦食其前去准备的时候,正好张良外游归来。有烦恼的时候着听到张良回来,是刘邦最为高兴的事了,因此即使是正在吃饭的时候,刘邦仍迫不及待地立刻召见张良。
  “子房啊,刚刚有客卿提了一个对抗楚国力量的策略,你来替我评估一下它的可行性吧!” 接着便将郦食其的建议,详细告诉张良。
  没想到张良却笑着表示:
  “是谁为陛下出此主意的呢?按照这个计划去进行,陛下之大势去矣!”
刘邦傻眼了,问道:
  “为什么呢?”

  张良说:
  “请借用桌前的筷子,我来为大王作个说明。昔日商汤、周武分封舛、纣后代,是因为他们评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控制这些后代的命运生死。如今大王自己估量能够在这方面和项羽竞争吗?此不可一也。
  周武王入殷京时,曾为商容洗雪冤屈,释放在监牢中的箕子,祭祀为国忠诚、进谏纣王被杀的比干,这些有力的政治号召,陛下目前有没有呢?此不可二也。
  武王进入殷京后,立刻散发巨桥谷仓的存粮,并以鹿台的金钱财宝赈济穷人。由于殷纣王的暴政,使周武王可以大量施恩于百姓,如今陛下可有这种机会?此不可三也。
  讨伐殷纣王后,周武王之所以分封诸侯,是因为天下业已太平,所以能收回干戈以示天下不再用兵,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四也。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在华山之东设有马场,表示天下无事,从此无为而治,陛下也能够做到吗?此其不可五也。
  周武王并且放牛于桃村之西,以表示从此不用再运输粮食,不用再征民于劳役,这点陛下能做到吗?此其不可六也。
  如今天下游士离其亲人,抛弃祖产,解放族人,跟随陛下一起争逐天下,无非想建立功劳,以获得咫尺之封地啊!倘若陛下复立六国诸侯之后,天下游士必各归其主、回到故里,陛下的人才将因而流散,还有谁愿意和陛下共争天下呢?此其不可七也。
  再者,楚国在军事上仍为当前强国,谁能保证新立的六国之后不会反过来唯其马首是瞻,那时候陛下能得到谁的臣服?此其不可八也。
  有此八不利,陛下若用客卿之建议,臣料想陛下之大事去也。”
  这时,刘邦听得目瞪口呆,饭也吃不下了,气得大骂:“又是这个竖儒,专出馊主意,几乎败我大事也!” 
  立刻下令取消郦食其的任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5 23:47:42编辑过]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