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破解《遇见未知的自己》连载1-4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5 01:54
标题: [原创]破解《遇见未知的自己》连载1-4
    明:本人所有原创文章允许任何人转载,可注明也可不注明出自我的笔下——没关系。或者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发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我所说说和写的一切,是这个世界赠送给我的智慧,也是我给世界的一个回报而已,所有人都可尽力去汲取,如果我的文章内容对你有帮助,尽管拿去——怎么用都可以。

      近日,家园读书版好不热闹,起因竟然是本书——《遇见未来的自己》,抱着一分好奇,二分神秘在家园下载,看了一遍。不觉震惊至极……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借用《天道》的一句台词来形容——看过这本书后,有可能产生一个问题:让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不是让他患上精神绝症……

      这本书究竟宣传的该是什么?是佛?是道?是医?是儒?是基督还是天主?抑或是其他???

      似乎还有着各家说法的影子。下面以一孔之见来破解《遇见未来的自己》。其实说完全,那是一个形容而已,毕竟在论坛这巴掌大的地方需要用标题吸引眼球的,呵呵。

      遇见未来的自己可以否?答案很简单——可以,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的话,该是“完全”。

      原文第一章:第1章 一场奇怪的对话──我是谁?

      原章结尾:是一个身心灵的集合体!

      以一个悬念收场,但没有解释我是谁的根本问题。

      我是谁?公司开大会点名的时候,总经理提到你的名字,让你发言,你自然会站起来叽了呱啦有时候是稀里糊涂的说一堆话。没有人会在大街上听到有人喊“儿子”立刻回答“我是”吧。

      下面我们从不同的领域寻找下“我是谁?”的答案。

      我是谁?

      你是由6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一个“超级恐龙”,sorry,在座的有美女和帅哥,不应该用恐龙来形容。不过换个角度,即便是美女帅哥在熊瞎子面前,可能也都不美了,也都是怪物了。

      如果用这种分解的眼光看人,就非常有意思了。这60万亿个细胞联合起来在做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造粪。人不就是一个造粪的机器么?这一点您和比尔盖茨没有本质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比尔造出的粪被福布斯进行了有板有眼的排行,但实际在农民伯伯那儿,都一样是有机肥料而已。

      以上是从有形方面分析您是谁的答案。

      那作为人,还有无形的一面呢?啥啊,精神呗。记得有个笑话。在某伟人去世的追悼会上,一个平日不善发言的人被派到主席台上,领导事先告诉他“你不要多说,就说伟人虽然死了,但精神永放光芒!”这个人到了台上,见到下面黑压压的脑袋瓜,大脑一下就空白了,半天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一紧张,大声说到“伟人没有死!”,这还得了,旁边的人赶紧拽了拽他的衣角,提示他说:“精神”还有“精神”。这个人更提高了嗓门说道“伟人没有死,还有精神哪!”

      对,人除了肉体还有精神。用传统道家理论的一分为二来分析,人主要由肉体和精神组成。肉体刚才已经分析一部分了,但还没分析完,完事了我们再回头来整精神的。

      我是谁?是6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超级恐龙”而已,那个60万亿个细胞从哪来啊?从受精卵发育而来呗,早在我们上初中生理课上老师就说了,只不过当时学校不教我们如何制造受精卵而已,不过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方面天赋,都能自学成才……

      我来自受精卵,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接着倒推,我是谁?已经找到了父母,那父母是谁,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创造出来的呗,一辈一辈的往上推。等我算算,中国历史5000年,咱们按平均30年一辈亲人(古人结婚肯定低于30岁),得到个公式:

      5000年÷30年=166辈

      一个你,倒推166辈该有多少位亲人?2的166次幂。哎呀妈呀,这数字咱可算不出来个结果。有点乱,从头理,整个近点的年代。

      算算900年前,您有多少位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900年÷30年=30辈

      2×2×2……(30辈)=1073741284人=10.74亿

      900年前是什么年代?

      公元1109年,乃宋朝大观年间。很多人都晓得唐诗宋词,其实宋朝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独具特色的辉煌成就。宋朝茶文化更有高度,宋徽宗《大观茶论》二十篇文章专门介绍茶文化。你说这茶蛋是不是那时候发明并流传下来的呢?要是用上等名茶煮出的茶蛋该是多少钱一个啊……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查历史资料:徽宗大观四年(1110)2088万余户,4673万余口。

      具有血缘关系10.74亿人和实际4673万人相比,可能普天之下的华人都和您沾亲了,当然也包括牛根生、金庸、王小丫、杨振宁……

      话说回来,我是谁?找到些许的根源么?

      如果把自己看做从一个树种,满载着各种DNA遗传信息的树种,能理解吧?经过900年的进化,这种子有点变异,但也没超出人的范畴之外,毕竟我们没人长着尾巴和耷拉着一对八戒那么大的耳朵……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9 23:54:28编辑过]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5 02:41
 

      携带着不止900年的DNA信息【备注: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基因组成的,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DNA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主要功能是长期性的资讯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RNA所需。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有可能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遗传信息,这期间帮你转载DNA信息的有可能是皇帝,也有可能是强盗,还有可能是诗人,更有可能是落魄书生……几千年的进化,在你DNA的遗传密码中书写了无数的信息,这些信息,就好比是一颗树种,是你亲爹和亲妈种下的,你开始成为一个胚胎,开始慢慢的成长……

      【在母体内成长过程略,大致过程就是从受精卵在DNA的控制下发育成小屁孩】

      “哇,哇……”的你就来到了这个号称是地球村的世界,这时候你还不知道,未来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已经有密码书写在自己基因里了。

      注意,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该总结和分析了。您是一颗种子,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参天大葱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遗传信息,其二是后天的营养。

      毕竟已经出生了,很多人从小出生胎带来就有好多病,比如说,小儿麻痹症,比如说胎记,比如说先天性心脏病等等。这些都是遗传造成的,现代医学无法改变的。

      那影响你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后天汲取的营养了。

      在母体里,你是通过脐带来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的,一旦出生,就开始吃奶和拉粑粑了,就开始了自主采购,当然小时候采购主要还是父母做主。即便父母给你采购了带有三氯氰胺的奶粉,你也不知道,还在那吧唧吧唧喝的津津有味……

      此时,你已经从种子变成小树苗了,能否茁壮成长完全在于一进一出了,这正是传统道家文化所说的“一进一出谓之道”。我们按这个思路继续分析,一进一出,演化为三进三出。进的是什么?出的又是什么?想必朋友们都知道了吧?三进——氧、水、食物,三出——二氧化碳、便、便。正是这三进三出开始左右了你的成长和健康,同步左右你的还有睡眠。

      三进三出伴你20年,你已经从抹大鼻涕穿开裆裤的孩童,成长为落落少年和婀娜多姿的少女了。这期间,因为电子游戏,因为看书学习,更因为你的无知,所以你很少去关注自己的三进三出,很少去琢磨这和未来的自己有什么关系。也许正在这时,你吃下的不良垃圾食品,已经埋下了未来疾病的祸根,至于什么是垃圾食品,不用咱多说了吧。

      总之,现在我们已经分析出来了,你这个肉体是怎么来的了。这个阶段,因为年轻,大多数的身体情况还是受到DNA的控制,个别情况已经转为三进三出控制了。

      人就好比是一棵树,种树我们都晓得要经常浇水,施肥和照阳光,至于氧和二氧化碳对于树可以不考虑。如果我们种树的过程中,天天给树浇可乐,经常浇点百威啤酒,给树施点苏丹红、苯甲酸钠和三氯氰胺,你看这树能长什么样?

      对于我们人本身来说,不言而喻吧……

      预见未来的自己,从肉体上能不能预见?从你个人的发展轨迹上就完全能预见,至于预见的准还是不准,这要看你对医学领域乃至遗传领域的领悟了……

      有朋友提示我,还有“精神”那。对,还有你的“精神”没谈呢?因为时间关系,我是谁?精神来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真诚奉上……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5 03:55
 

      活了这么大,一转眼20好几了,再一转眼30出头了,一不小心,还结婚弄个小屁孩跟着你后面喊“妈妈我要吃冰激凌”,“爸爸我要买喜洋洋”。孩子的天真还没来得及从内心抹去,就已经成人父,为人母。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职场上,严厉的老板还没让你休完产假就电话催你上班,上了班有无尽的工作等着你做,每天三点一线与世隔绝的工作,让很多人觉得与和尚尼姑无疑,唯一的消遣就是周末放松去卡拉OK或者是迪厅,网路世界虽然发达,却也无法完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男婚女嫁,所以剩女多了,剩男也不少……

      成了家的也不大乐观,自己的袜子昨天还是爹妈给洗,还没学会做饭就要面对诸多的家务,有钱的可以话几个仔儿雇个保姆,没钱的就只能向刘欢大爷唱的那首歌一样——《从头再来》。

现代人的内心啊,象中央电视台的小崔一样——郁闷了。内心充满了无数的苦,不论有没有钱,都在默默的感叹着,黄连苦,命运更苦……

      你真的苦么?NO,比你苦的是你自己那60万亿个细胞。可曾想过,你的身躯就是一个细胞的王国,中医自古有言“人身犹一国”。你就是这60万亿个细胞的国王,每天你给他们吃的是什么?为了满足你的嘴巴,你吃下去的是麻辣烫,水煮鱼,冰激凌,你的胃喜欢这些么?为了满足你的大脑,你要用鼻子吸进去含有几千种的“香烟”,为了满足你的大脑,你要喝下去60多度的老白干,胃喜欢么?细胞喜欢么?为了满足自己的大脑,你要看美女帅哥,电视上看到了,实际生活中看到了,没得到,是不是在偷摸的流鼻血?为了满足自己的耳朵,你要听MP3,咣当咣当的音乐是你细胞喜欢的么?更有甚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大脑,吸毒,可怜你体内的那些子民啊,都“为国捐躯了”……

      回头看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满足谁?是不是在满足我们的大脑,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嘴巴,我们的耳朵,我们的感官。真正为你效力的心肝脾肺肾这些忠臣,都被你这个“昏君”给放在脑后边了。可怜这些忠诚哦,为了维护你的躯体,还在拼命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它们累死在你的荒淫无度生活中,于是心脏病、肝硬化、尿毒症接踵而来……

      这其中暗含着深刻的治理公司和管理之道,作为一个公司,应该重视的是哪些部门,切莫为了满足公司的大脑、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而忽视核心的忠臣哦,希望在座的朋友有学管理的仔细思考这其中的奥妙。

      又有朋友提醒我了,谈了半天,我是谁?我的精神呢?怎么不谈精神?

      你急什么,该谈的时候自然就谈了。企业文化是什么?是企业的精神。个人的精神从何而来,从文化。文化又从何而来?学习而得。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5 03:57
 

      人可以一分为二,肉体和精神,其中精神包括思维、思想等诸多看不到实质却时刻能展示出来的东西。人的精神,无论是思维、思想等方面,均来自于这个人的文化水平。那文化水平又从何而来呢?从你吧唧吧唧喝奶的那时候起。

      从那时起,你就已经开始了接受各种教育,各种文化在你的脑子里开始生根发芽。你所见的一切都是你文化的积淀,这其中包括小时候你父母吵架,包括小时候伙伴欺负你,包括你上小学被评为三好学生,包括你在高中写情书被同学发现贴在墙上,包括你上大学得到助学金,包括你结婚前大棚育苗(未婚先孕)……

      你所看到的书,你所经历的人和事物,都会成为你的文化体系,然后这种文化体系形成了你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源于电视剧《天道》因用在这里比较贴切,故引用过来)。可别小瞧这个文化属性,如果你的父母从小就灌输你,也言传身教的影响你,升官发财,在你的内心深处就是这些。我们这些年轻人,小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隔辈看管,父母当年都忙啊,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也有上幼稚园的,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上幼稚园,受到的影响远远低于在家,因为在家精神和神经都是放松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孝子”,如今这词都给念歪了,孝子孝子,孝顺儿子和孙子。你想要好吃的,买。想要好玩的,买。就差那天你跟爷爷说想要天上的月亮,他老人家没法买了。

      我们的文化属性就在这种熏陶下逐渐的定型了。文化属性包括思考方式、思维层次、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诸多的大脑管辖的范围。(注意大“脑”的“脑”字,是月加个文加个∪,月代表肉,文代表文化,∪象征着容器,简单说,我们的大脑是学文化的)

      上面我们提到你如同个种子,身体上从一个种子开始,心灵上也是一棵种子,在你人生的旅途中,接触了什么样的人就象种子录入了什么样的信息。所以中国有句俗语,叫“守啥人,学啥人,守着巫婆跳假神”。你接触的是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领导,什么样的配偶,渐渐的你的思想就潜移默化了,自古就有英雄变坏蛋,优秀才子变贪官,当然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主儿,这些人的行为都不过是一种文化属性的外在表现而已。

      记得跟朋友聊天说过句话,“父母是你的镜子,孩子是你的影子,能通过镜子看看影子就会发现你自己,透过影子看镜子也同样能发现你。”

我是谁?从精神方面说就是个人的文化属性,而这一切来源不是自己,来源是从小到大接触的人和事物而已。

      说到这里,很多人觉得现代的80后和90后很难管理,难么?其实不难,你抽空研究下他们从小受到什么样的文化熏陶,这代人的基本文化属性是什么。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再去研究如何管理,或许你就是未来的管理大师。


作者: 刘国栋    时间: 2009-7-5 06:39

期待继续

 

 

 


作者: bglove    时间: 2009-7-5 07:54

猪兄,留名期待ING


作者: 黄欣    时间: 2009-7-5 08:02
搬个板凳等下文。。。。
作者: 1982120    时间: 2009-7-5 09:09

很独特的视角!静候佳文!


作者: z_909    时间: 2009-7-5 09:28

嗯期待继续!!

顺便问一个问题:人类为啥会有思维?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5 09:40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耳熟能详的三字经,几乎在座的每个朋友都能整几句。注意,这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乃心+生而得,绝对不是现在常用的两性的概念。一般翻译就是:人在幼年和孩童时代,本性是善良的。其实有点误区,应该是人在幼年时代,内心生出的本都是善良。由心而生的很多想法都是相近的。为什么中国古代文化教我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也说了,观察幼儿能领悟到很多关于道的规律。就是因为婴幼儿刚出生没有善恶,没有贪嗔痴,是一种自然生命力之所为。观察孩子,就会发现,越小,其展示出来的越相近,如果有机会同时看到刚出生的婴儿,你会惊讶的发现,是那样的相似,惊奇的你下巴都可能吧唧下掉在地上……

      因为毕竟刚出生的婴儿“性相近”哦。那么,“习相远”呢?如何理解,即后天的习气相差甚远。(汉语字典:习气,逐渐形成的习惯和作风),习为什么会相远?因为有人影响呗,谁影响的?谁养活这个孩子谁就对其产生最大的影响,而且影响比幼稚园和学校的老似乎要大。

      我们身边对孩子教育现在有个很不好的现象,尤其是富贵家庭的孩子,爹妈是贼大贼大的大老板,花高薪聘请个保姆照顾孩子,等孩子上学了,又花高薪聘个家教来。我晕死,家教,本意是老祖宗告诉我们要重视和做好在家庭里父母的言传身教,现在是把老师请到家里教育孩子。更有甚者,父母双方竟然因为自己的忙碌开始借腹生子。以后科技发达了,是不是能用动物来代替人生育,这都不好说,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吧,您喜欢猪,就找个猪代孕,喜欢猴,找个猴代孕,喜欢驴,找驴代孕……

      我们现在人有个毛病,每个人都有个镜子,喜欢用这个镜子照别人。然后又都喜欢用手指头指着别人。知不知道,当您手指向别人说人啥也不是的时候,其余的四根手指在指向你自己!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衣着光鲜的父母总是将手指头指向学校。说现在的学校教育如何如何。还有的父母直接将矛头指向无辜的孩子,说:“丫丫的,你怎么这么笨呢,怎么这么完蛋呢”。知道不,你那弯曲的四个手指头在指着你自己,你才是笨蛋二百六减十。

      一个个本来“性相近”的孩子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开始走向了“习相远”。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能自己在外面接触自然了,就是玩也是那些无尽的玩具和游戏,渐渐的,对大自然那种探求的心理也逐步被游戏娱乐所取代……

      很多人都说现代教育出了问题,什么问题,还没等深入研究,就把老祖宗那点东西翻箱倒柜的给折腾出来了。前不久,上书店,这家伙,真好玩,好多父母带着孩子就像疯狂抢购打折的产品一样购买传统文化的书籍,从《论语》到《道德经》到《孙子兵法》,连什么是传统文化都不知道,传统文化都不能给孩子翻译,却让孩子去学,真的好好恐怖耶。曾经像倒洗脚水一样将传统文化倒掉,如今又匆忙的出去连泥带水的把孩子拣回来,这样做是要出问题的。

      呵呵,话说的有点远了,回过头来,从头理,接着聊我们的问题:我是谁?

      我是个种子。谁种下的?爹妈和无数的有血缘关系的人。爹妈不仅给了我们健全的身体,又给了我们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方面的灌输。长大了,经过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又有无数个人给了自己行为和思想的灌输,甚至有人影响巨大,给我们以前的思想行为进行了修正,修好修坏这个暂时还不好说。毕业了参加工作了,领导和同事都还在完善和修正你的思想和行为,你的文化属性也在不断的变化。再后来,有了配偶和孩子,她们继续修正你的思想和行为……这期间,可能上过当,可能受过陌生人的帮助,还可能受骗失过身,更可能买彩票中过奖……总之,一切所接触的事物,都左右了你的思想,继而影响到你的行为。分析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是不是这样?

      本章到这里可以暂时做个小结了,你是谁?从肉体和精神领域上看,你就是一个作品。能在成年时刻把控自己,你自己就是你的作品。时刻无法把控自己的人,时刻受到别人左右的人,你就是所接触的人的作品而已,这当然也包括看书,书对人的影响也很大,在此说明,还是老子说的“向大自然学习”比较可取。

      为什么刚才说的是小结,因为这其中还有个问题没谈及,就是你的思想和你的肉体是如何相互干扰和影响的。用传统道家的阴阳根本律分析,就是我们只不过是简单分析了阴和阳,下面我们再来聊聊他们之间的影响。

       回楼上问题:人类为啥会有思维?这个问题有点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暂且不在这里研究,历史上著名的大哲学家辩论那么多年也没个结论,还耽误了自己的青春。我们就暂且当人是一个精密的生物仪器,怎么制造的或许未来能有答案,在此我们先研究和讨论怎么用好自己这台仪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5 9:50:21编辑过]

作者: 秀子    时间: 2009-7-5 11:35
哈哈 精彩!期待下文[em60]
作者: 七夜    时间: 2009-7-5 15:43

诸葛兄分析的非常有道理,期待下文


作者: 半糖咖啡    时间: 2009-7-5 17:28
期待下文,加油~
作者: 空空快车    时间: 2009-7-6 08:23
 诸葛好有才奥,
胡乱说几句,不要见笑。
其实,也可以用中医来概括;我数阴阳,本于阴,发于阳。阴是物质的,手、脚、头脑、身体都是;阳是功能的,就是我们做的一切事,工作、赚钱、写书、谈恋爱、、、、、其实就像我们身上的肌肉,本身肌肉是没什么用处的(阴),我们要的是他的活动——运动(阳)。但是活动要靠肌肉本身来达到目的。
同样我们本身是不具有什么价值的——也就是通常说的无价,我们的价值要通过我们做的事情来体现(阳),但是,又必须靠精力充沛的身体去承载(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生于阳,死于阴,什么意思哪?就是有了活动可以做事了,就证明活着,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肉体的死亡,没有它一切都挂了。
好了理论部分完成了,下面进入实战阶段。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最体现价值的是:我们做的事或者说我们对别人的影响。
那么单纯的问:我是谁?来自何方?去向哪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同样,哪些天天泡在健身房,天天谈什么垃圾食品、吃营养餐把自己的时间都浪费掉的人===价值==0
哪些天天灵修,想超脱自然,追求所谓的心灵宁静的家伙,比如和尚、道士、尼姑、啦么还有千千万万幻想的人们
价值===0因为它只为自己而活。告诉你怎么样才能心灵宁静?
就是,忘记自己,好好做事,接受现实===心灵宁静
所谓的,精神只不过是好好做事的一种升华,事都做的不踏实,何谈精神?
谈了也是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不如不谈。
同样,很多人谈道论术,真是傻蛋一个,他竟然不知道道和术是活动层面的,也就是阳,没有行动没有感受的道术都是扯淡,一个和尚终其一生只是一个和尚而已,不能成大道,还被宗教误导一生不能看破,悲哀啊
我想和尚只有一人得道济公活佛,和尚只有打破宗教的篱笆,忘却宗教做自己,并且融入社会才能得道。其实,最后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都有得道的希望,呵呵
在父母与孩子的问题上:
父母是你的镜子,孩子是你的影子,能通过镜子看看影子就会发现你自己,透过影子看镜子也同样能发现你。”其实最后孩子发展出来的也许是父母缺失的一部分,是对命运的反叛,到孩子长大到四五十岁,不再是孩子的时候,又会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这是命运的一部分,我们只有接受。
最后,我们没有权利改变父母的命运,只有同意,接受,发自内心的,接受,在内心里,说我同意你们,我接受你们。
顿时,我们走出命运的坎坂,重获生命的自由。。。。。。


作者: 寒风孤叶    时间: 2009-7-6 13:01
哈哈,持续关注中......
作者: 玉壶冰    时间: 2009-7-6 16:41
我在想,要是把唐朝的茶叶拿到现代来煮茶叶蛋,会不会价值连城,呵呵
作者: 阳光小草    时间: 2009-7-6 18:48
期待下文。。
作者: davybao    时间: 2009-7-7 12:59

回头好好看看,再和各位楼主切磋。


作者: lgqcsq    时间: 2009-7-8 10:51

期待继续,比较感兴趣


作者: 种田老农    时间: 2009-7-11 09:34
关注中
作者: dognose    时间: 2009-7-11 16:10

精彩\

深刻

期待继续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12 22:18
      朋友们,欢迎回来,继续我们“发现自己”的话题。转眼就一周,请各位先自问一下,过去一周自己有没有进步?不要看三围和体重有什么变化,也不要看自己口袋的money多了还是少了。琢磨琢磨你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有没有进步,你有没有什么好的积极性的变化。聊今天的话题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过去的一周——

      过去一周,不大消停,从新疆严重的打砸抢到云南楚雄地震,思绪在天灾人祸中还没缓过神,老天竟在一天内让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和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辞世。国学、哲学、传统、历史……太多的知识文化我们还没来得及继承,老一辈的大师先后辞世,不觉黯然神伤……

      两位先哲的辞世,让我的思绪好乱,本来想说的一些话,也不知从何谈起。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停止了呼吸就宣告一切的结束,杰克逊半个月前的突然离去让世界悲伤,我想,中国二位大师的离去,该是让世人彷徨吧。

      生命是脆弱的,脆弱到不晓得自己在哪一天去见玉皇大帝(当然有的直接见阎王,其实是一个道理)。重庆自驾游中,有13个生命离开这个世界。生命就这么脆弱,思想和肉体分开了就好像再也不会到一起。这可不像离婚的两口子,离婚证都拿到手了,改天两个人一反悔,又能过一起去。人这思维意识,一旦和肉体分开,还是分道扬镳的多,偶尔有个别抢回来的,就是说了“所见所闻”,我们这些喘气的,也未必相信,毕竟没有眼见哦。

      古书有言“人之死,魂飞于天,魄落于泉,水火分离,各归本源,生则同体,死则相捐,飞尘各异,秉之自然……”所以,我们也不必将死看得过重,更不能畏惧死亡。活着的时候快乐的去追寻那些未知的事物,这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思想和肉体的相互干扰和影响是今天谈的话题,看过朋友们的留言,在诸多朋友的跟帖中“空空快车”已经将此话题延伸了许多,在此,小猪葛不过是从新理顺一下而已,感谢“空空快车”。

      说是思想和肉体,其实不是最恰当的说法,应该说是“意识”和“肉体”。在这里,很多书都把意识分成好多层次的,先不分行不?还没弄明白意识和肉体式什么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把意识给分解了,难道对应着也把人大卸八块不成?没那个必要,越是真理该是越明了的,在此我们先不分,就将人体,这个最精密的生物仪器由两部分组成——肉体和意识。

      阳性的(看得见的有形的)你的躯体:脑袋、手脚、心肝等,延伸你拉的粑粑和吐出的口水等看得到的;

      阴性的(看不见的无形的)你的想法:想初恋情人,想拥有别墅,想摸摸最大的钻石,延伸你想隔柜台摸下早餐店的服务员等;

      你的躯体由你的大脑控制着,你的想法左右着你的大脑,你的大脑则在许可的范围内做着你想法的实践者。

      如果说我们的需求分成两种的话,就是精神需求和肉体需求,这就好办多了,其实啊,我们的快乐和痛苦就来自于这两方面。

      快乐的人总体分有两种:一种是外源性的,一种是内源性的。

      外源性的快乐也能分两种,外援物质与外援精神(注意外源和外援)。外援物质好理解,梦想得到什么样的物质,获得了就会感到幸福。有个调查,说中国的普通百姓最幸福,这个不难理解,因为这些百姓没有别墅美女名车的奢求,很容易满足,因对物质要求不是特高,所以这些人很快乐。在我们北方有句话说的好“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么外援精神带来的快乐该如何理解呢?这类人,是属于精神上匮乏,或者迷惑的一个群体,这类人往往还很有钱,但总觉得生活中缺少点什么,近几年,这类人还多了起来。简单来说,这些人开始追求精神世界,但单靠外援的精神领域文化的输入确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正如小猪葛在本文开头写的那样:借用《天道》的一句台词来形容——让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不是让他患上精神绝症……所以这几年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书籍和电视剧火了。有啥子神秘的了?只不过是迎合了人们外源性快乐的需求而已。

      下面聊聊内源性的快乐,其实内源性的快乐也叫内喜。是发自内心的欢喜。是那种类似儿童自娱自乐的欢喜。内源性的快乐(内喜)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创造了物质的财富,一种是内心自悟了一些道理或知识。不知道在坐的朋友们仔细观察过儿童没?当然,你们小时候光顾穿开裆裤自己在那玩了,那时候还不会观察。(记得观察这个词哦,本想写篇文章《观察》,告诉朋友们这是我们人生事业中很多方面能用得到的知识,无奈时间有限,只能日后再写)儿童在自己玩耍的时候,很容易就有内喜,尤其是他们自己玩耍接近大自然的时候,高兴的时候自己拍手跺脚。现代人很少能关注内喜,其实有了内喜才是最重要的。内喜的获得靠的是两个字——“自悟”,你看搞发明研究的那些人,非常有趣,总是喜欢一个人在那快乐的研究和琢磨什么。当然,精神病也有很多是这个状态。但他们可都处在内喜的状态下,这个值得研究。

      快乐有外源和内源,那痛苦是不是也一样呢?一样,快乐和痛苦往往还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在此不详谈,下面说说我们的肉体和精神的相互作用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2 22:20:55编辑过]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12 23:08
 

      在座的朋友们处过对象没?你处过几个我不管,其实也管不着,你只要处过就好办了。处过对象的,我们一起回忆下,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约好了,周末两个人到一起,那时没买房,到租的房子,先吃饭,后干啥咱就不说了。你乐的屁颠屁颠的去市场买菜,回来的时候,拎着那么多的菜,吹着口哨,一口气上6楼都不觉得累。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有,为什么?琢磨过没?没有,呵呵,就琢磨自己的小算盘了。然后,我们接着往下看。

      你乐呵呵的在厨房切菜,乐乐呵呵的切菜,一不小心,将手指头切破个口,但很多时候自己一是没注意,再有就是不觉得疼。为什么高兴的时候伤口的疼痛会“缩小”?琢磨过没?

      换个场景,你失恋了。失恋那天,回去自己什么都不想吃,同寝室的哥们儿怕你饿成豺狼,给你买瓶鱼罐头,打开了,你也不想吃,本想合上盖子,却不小心的划破了指头,血流了出来,这钻心的疼啊,让你躺床上,死的心都有了……为什么失意的时候,你那点小伤的疼痛会放大?

      同一点小伤,两个结果?是精神的力量还是神秘的力量。难道世间真的有丘比特,是丘比特在你高兴的时候给你偷摸的抹上了云南白药?哈哈,当然不是,这就是我们精神状态通过内分泌系统和我们肉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在高兴的时候,发自内心的高兴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中分泌一种物质,叫“内啡肽”,这种物质有点象“吗啡”,有的科学家称之为体内吗啡,这种物质能消炎、止疼、促进循环等诸多功效。你和朋友约会当然是处在高兴的状态,所以,有点小伤口根本就不在乎,也不是不在乎,是根本不用在乎。那么人在失意的时候,不仅不分泌内啡肽,还要分泌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生气、忧郁都促使好的内啡肽不分泌了,进而分泌对人体有害的酸性物质。这时,就是一个小小的伤口,也会被无限的方法。所以哦,这人的心情能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躯体呢。

      我们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细胞的王国,有60万亿个细胞组成,别小看这些心情对内分泌的影响,一年365天,你天天用忧郁、愤怒、悲伤去影响你的60万亿个“子民”,你必然老的快,必然百病生。所以《黄帝内经》和古老的中医都说过七情致病,在此,小猪葛提醒看过本文的朋友们。能让自己高兴,就让自己高兴,最好是寻找让自己能得到内喜的方法,这样我们每天都让快乐的机体为60万亿个细胞输送快乐的符号……

      上面,我们不过是简单的分析了无形的思想意识对有形肉体的影响。滴水穿石,这些看似无形的喜怒忧思和当前的癌症、慢性病、疑难杂症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咧。

      我们再来回忆下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生病了,重感冒,觉得身体沉沉的,鼻子酸酸的,鼻涕一把一把的,脑袋里昏昏的,就是看到外面的大晴天,也觉得无比的沉闷。你对象还不知道你病了,高兴的打电话找你看电影,你有两种可能出现,一个是生气的将电话挂掉,说自己不舒服。另一个举动就是,鼻子一酸让对方马上过来……

      这就是我们肉体有问题影响到精神状态的表现。注意,这里还有个有趣的现象,人在遭受肉体的痛苦时,不自觉的喊的是什么话?“妈呀,哎呀妈呀……”人在得绝症或者被冤枉判死刑的时候喊得又是什么话?“天哪,我的老天爷啊……”呵呵,不同的境遇,为什么表现和说的内容不一样,这是非常值得我们琢磨的。

      简单的总结下,我们的肉体(躯体)和思想意识时刻的都在相互影响着。

      这一章就先谈这些,“我是谁”这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领悟到什么阶段,其实简单的说,人不过是自然的一个作品而已。

      下周,将重点分析《遇见未知的自己》第二个问题──我不是谁?将从相对论与数学领域64维空间计算,以及《音符经》和中医《黄帝内经》中来推演我是谁和我不是谁的深层意思。

      (因时间关系只能每周六或周日撰稿发表,其中若有错字,请朋友全当通假字,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3 5:23:50编辑过]

作者: yifeng    时间: 2009-7-13 22:47

哈哈,我是谁?确实是个作品!不是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作者: dong1126    时间: 2009-7-16 11:41
期待继续,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感受。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17 22:22
 

      原文第二章  老人的读心术──我不是谁?

      我是谁?我又不是谁?听着咋有点绕嘴呢。

      那就从我不是谁开始吧,呵呵。文章中提及了,每隔几年人的细胞就会全换一次。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很有趣哦。有个笑话我们先温习一下,开心一会儿。

      一位妻子给孩子喂母乳,边喂边和不到一岁的孩子说:“吃娘的奶,以后长大了就得管我叫妈哦!”孩子眨着双眼似懂非懂的看着母亲,也不会说什么。这时候在旁边看电视的老公说话了:“你天天喝牛奶我也没看你管牛叫声妈!”

      妻子被这话逗笑了,接着说:“我喝的可是正宗的活性乳酸菌,属于酸奶。”

      “酸奶啊,那牛可就是你后妈了,叫不叫都无所谓!”丈夫接笑道。

      虽是个笑话,但值得深思。我们的细胞每隔几年就都要换一次,那么如果在这几年内,我们早上喝的是牛奶,中午吃的是牛排,晚上吃的是牛肉炖萝卜。几年以后,你的全身细胞和牛有没有关系?有多大的关系?这就引申出一个话题?为什么欧洲人要用香水?到过欧洲的人都知道,他们的身体散发出一股味来,虽然不是牛粪味儿,但那气味也很难闻。咱是说不出来那味,但这就能看出一个问题,西方人以牛排牛肉为主要饮食,尤其有的地方还以半生不熟的为主,然后吃牛油做的其他食品。

      日久天长,西方人的细胞里就有牛的影子,所以身体壮哦。壮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异常的体味,所以发明了香水去掩饰这种体味儿。

      回头再看看咱们中国人,中国人自古以五谷为主,并且不提倡年轻人食肉,说肉食精良的食物,老人才可以食用。吃米谷类有什么好处?这就要涉及营养学的内容了。我们机体生存在这个世界需要的是食物的分解,获得能量。正常情况下,米谷类的食物属于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后,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分解成氨基酸后释放能量供应给我们人体,为我们所用。但另外一种物质也能释放能量,就是脂肪和蛋白质,动物肉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质,但在释放热量后,主要分解出来的物质是酸性物质,所以尿酸会高。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水等物质。这就好比是汽车烧汽油还是烧酒精,汽车以酒精为原料最后排出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均大幅度降低,而汽油为原料汽车尾气则有毒物质则非常多。

      同样,人本该是吃碳水化合物的粮食,却多多的吃起了肉,人体的四大排泄系统——大便、小便、皮肤、呼吸开始忙了,先是大便和小便帮助排泄这些肉代谢的终产物,年轻的时候因为脏腑器官功能好,大便和小便完全能完成代谢任务,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这种废物越来越多,没办法哦,皮肤和呼的废气也开始了帮助代谢,所以会有体臭和口臭。老年人上了年纪出现体臭是一个道理。

      我不是谁?你说你是谁?你说你不是谁?你喝了8年牛奶了,你可以说你不是牛?但事实是无法更改的,牛奶是给小牛犊子喝的,牛奶的成分应该适合牛才对,你天天喝,你成谁了?得,我可没说你是小牛犊子。就是聊这个话题说到这儿而已。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17 22:24
 

      分析第一章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是60万亿个细胞组成了,其实当时我们还可以继续分解自己的,可没有朋友按我这个想法继续将自己分解。每个细胞由什么组成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对吧,继续分解,我们会发现,分到最后我们人体是什么构成?是碳氢氧等原子构成的。那人体该有多少个这样的原子呢?这个小猪葛暂时没算过,你们感兴趣的就可以算算。

      不过总结起来人还真的主要是由碳、氢、氧、氮、钙、磷、钾、铁、铜等大量元素组成。如果从物质角度分析人值多少钱的话,别看一个人多胖块头多大,顶多做几块肥皂,打几个铁钉,还有就是做成点肥料。可就是这么几样的简单物质,竟然构成了世界上最复杂的结构之一——人体。

      不停顿,我们接着分,各种原子还可不可以再继续分下去?可以,早在1897年,就有人将原子继续分割了。后来发现,原子可分为质子、中子和电子。简单说吧,就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16 m~10-14m之间,体积只占原于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外面有原子核围绕其不停的旋转。

分到这里,咱先不分了。

      结论:人=60万亿个细胞=N个原子;

      人在思考的时候,大脑会发出微电流,随着神经传导至全身。可别小瞧这微电流,能严重的影响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细胞,然后就是影响到我们的整体了。

      故有句话说的好:“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拖不起一张灿烂的脸!”

      所以中医自古就有七情导致疾病的说法,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不是因为有不同的电信号而传导到不同的脏腑器官,进而影响其功能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 (这里的E代表物体的能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即每秒30万公里。)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分析,如果一个人自身全部或部分的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速度要是高于光速的话会是什么样子?这个算是个自答题吧,能理解的朋友可以琢磨琢磨。

      为什么有的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为什么有的人看上去则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这些其实都和我们的细胞代谢有关。而细胞代谢主要和我们体内的生物钟时间密切相关,生物钟的运行通过电流等也和我们的思想以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你们在座的有参观过现代养鸡场的没有?光知道去名胜古迹,踩几脚人家走过的脚印,也不晓得去参观下你的饮食加工厂,呵呵,有机会你看看。为什么养鸡不让鸡见太阳光?养鸡用特定的光来控制?为了缩短鸡的生物钟,鸡要是见到太阳光了,它的生物钟就和自然一样了,那一只刚从鸡蛋里爬出来的小鸡长成老母鸡不要等到一年啊。通过用灯光照,几个小时开灯,几个小时关灯,鸡的生物钟完全按着人为的周期给控制了,加上给喂食的激素等物质,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哦,鸡就长成大鸡了,可以上市场上出售了。为什么现在鸡要炸着卖哦?长太快了,没香味儿。有机会,朋友们到东北,到乡下,现在我们这里乡下都能吃到那种一年才长成的老母鸡。不用炸,炖着吃,真的老香了……

      得,这话又扯远了。说哪了?生物钟,对了,想永葆青春的朋友们一定要多琢磨琢磨如何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如何让自己的生物钟走的准,然后试着让自己的生物钟和自然的时钟走出差距来,当然,别弄错了,不然半年后,你成老头子老太婆该回来骂小猪葛了,呵呵……

      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吧,休息,休息一会儿,再续……
作者: kingwei    时间: 2009-7-22 16:59
继续拜读中……
作者: 永远的皮皮    时间: 2009-7-22 21:54

小诸葛,你竟然不是北京人,这让我诧异了好久。[em63]

太贫了,这哥们,我捧腹大笑了几次,也亏哥们能整的出来。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27 23:13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破解《秘密之吸引力法则》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数月来成了网络流行语,并成为各大论坛的热门话题。据传这句话的起源是猫扑大杂烩,是由网友“不要迷恋哥”的一个帖子引起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也成了很多网友的“口头禅”。
0007049932.jpg :[attach]134164[/attach]

      索性就用这个网络流行语来聊今天的话题。
      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秘密》,或者《秘密》影片来个自述的话,“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我想再也恰当不过了。
      无独有偶,就在前几天网络又出现个迅速蹿红的名词“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111.jpg :[attach]134169[/attach]

      天哪,据说已经有700万人点击这个帖子了。要不是看了地方报纸的转载,咱都不知道“贾君鹏”在几个小时内就火了,“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也火了。火爆的背后一定有其内在的本来,简单的这句话,可以说是迎合了多少网友的内心需求。别的不说,就说现在有多少网友是在康师傅的陪伴下日夜上网的,好像没有几个网友是在妈妈的陪伴下上网的。一顿饭,有的不仅仅是亲情在里面,一个喊字,在唤醒众多网友内心的孤寂与忧郁。
      好,我们回来看《秘密》,一个《秘密》的火爆,其实是唤醒了人们内在的心灵追求。为什么《秘密》能火爆?为什么《遇见未知的自己》能火爆?为什么《天道》能火爆?为什么于丹能火爆?为什么百家讲坛又火了?这一系列的背后,暗含着怎么样的一种人类需求的转变呢?
      改革开放,30多年了,人们从计划经济的挨饿到了今天的享乐。这个变化照以往历史的发展该是上百年该完成的事情,在当前的中国,一代人就都经历过了。我们中国百姓常说的有四个字——吃-喝-玩-乐。注意了,为什么叫吃喝玩乐,这里的排序很有意思。就是先要满足肚子所以吃喝在先,玩乐呢,自然是吃饱了该做的事儿。没有人会饿着肚子在那穷乐呵吧?就好比是本山大叔的那句经典台词一样,“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那国人现在吃喝玩乐都已经经历过了,而且对于“乐”在我们身边都有了超级的“享乐”了,买飞机、吸毒、飙车、三陪、豪宅、二奶……能想到的玩的基本都玩腻歪了,只要你有钱,什么都能玩。难怪“有钱能使磨推鬼”这话都流行了。那接下来该追求什么了?因为外在的没有办法让人得到真正的快乐哦?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回头看看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人,怎么那么快乐呢?骑个除了铃儿不响却哪都响的自行车,载着尚未过门的媳妇,成天却乐呵呵的。所以更多的人,开始寻求内心的一种解脱,因为这其实才是幸福的根本和源泉……
      吃喝玩乐之后,必然是社会对于内心的挖掘了。现在大家和小猪葛一起回头琢磨下我们这些年不同时期火爆的电视剧吧。《霍元甲》、《渴望》、《少林寺》、《还珠格格》、《亮剑》、《士兵突击》……因篇幅有限,罗列的比较少,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电视剧也是在迎合不同时代的作品,最近新出的《天道》让很多人感叹,看了《天道》不想看别的电视剧了,为什么?因为《天道》开始扒拉人的灵魂了,不过这年头,能写出扒拉灵魂电视剧的人确实不多。但关于这方面的书有很多,从《秘密》到《发现未知的自己》,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吧。

      有悟性的朋友其实已经知道未来写什么样的文章吸引人了,从事文学创作的朋友从中或许能领悟到异样的灵感……
      在《发现未知的自己》第8章 ,就重点谈了“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下面就来和大家用现代的科学道理一起分析下吸引力法则。
      不要迷恋吸引力法则,因为那只是个传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8 12:39:17编辑过]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27 23:14

      果真如此么?吸引力法则真的是传说么?如果是,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还信之、奉之?如果说不是,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嗤之以鼻?而且两部分的人群都是为数众多?
      吸引力法则究竟是如何实现思想变成实物的?
      为什么有的人相信了这个法则用起来还真的心想事成了?
      为什么有的人看似按这个法则实行了却依旧心想事不成?
      …………
      为此,小猪葛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呵呵,关键都在这里。
      前面几章,小猪葛跟大家一起分析了我们这个人是由细胞组成的,再分时由原子组成的,那是微观化了我们自身。今天我们从宏观角度看自己。
      你是谁?你是什么?
      你是人,你是一部精密的生物仪器。能理解不?你是一部生物仪器。
      既然是仪器的话,就好理解了。我们知道电脑有硬件,有软件。人体的心肝脾胃肾以及大脑组成了我们的硬件系统,看得见哦,摸得着,这就好比是电脑要有显示器、硬盘、主板和CPU一样。但在我们人体内,还有一套软件,这套软件就好比是电脑中的WINDOW  xp,还有诸多的播放软件和其他软件。电脑在没有电的情况下,所有的软件都是虚无的,看不见哦,摸不着的。人是不是也一样呢?人的思想、行为、意念,这些在人睡眠的时候,外人也看不见,即是是醒着的情况下,我们也一样看不见。
      接着这个思路分析,电脑给通电了,歌曲播放软件运行了,通过扬声器,我们能听到美妙的音乐,通过虚拟的网络,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新闻,当然也包括在座的朋友看到小猪葛的文章,如果没有网络,今天我们还都在树上摘桃子吃呢,我们还有机会认识么?
      刚才说的是电脑,那么我们人呢?

      既然是最精密的仪器。这仪器与有什么功能?

      都有哪些因素影响了仪器的功能?

      为什么都是人这部仪器,有的人功能就强?有的人就弱?

      这其中的内在联系又是什么?

      《秘密》文中的精髓和古老的《黄帝内经》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

      是不是外国人偷窥并翻译了我们先哲的思想精华从新“教育”我们呢?

      偶然间,将全世界历代有影响的圣人以及其发表的“论文”看了看,突然间发现,这期间可能有着内在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都是源于对宇宙乃至人的认识。
      下面我们按圣人出现的年代排序,然后是其发表的作品,然后是与“心想事成”的关系推理。
      黄帝 (至今5000年) 《黄帝内经》百病皆由心生,启示人们,病都是心生,那其他与人有关的事物是不是也和心有关呢?心想事成的最原始起源该在中国,可理解为:黄帝早说过了“心想事成”的结论……

      ——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  《道德经》人心合道  方能心想事成,可理解为,老子告诉我们“心想事成”的核心,人心要合道哦……

      ——

      释迦牟尼( 2500年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心想事成的方法:松、静、定、慧,引申为“心定自然变聪明,自然心想事成”。可理解为,佛祖告诉我们“心想事成”的具体操作方法……

      ——

      耶稣 (公元前约4年) 《圣经》上帝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永远,核心即教做人的道理。跟心想事成有点不搭边,因为他们本身起源就比较晚哦。可理解为,耶稣将“心想事成”的秘密给掩盖了,就说相信上帝吧。结果他的子孙不知在哪儿偷学了“心想事成”,于是用美国大片的制作和宣传推广方式宣传给世界赚钱……

      ——
      至于中国出现的孔子、孟子、庄子、鬼谷子、孙子……各行各业实在太多了,为什么中国国产的圣人过,因为文化根基雄厚,可能与更久远的《阴符经相关》……


      所谓的圣人,或许,只不过是时代所需的精神领袖而已,而这些圣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从不同角度洞悉了宇宙和人的一些规律。从上面的排序看来,人类几千年对世界的认识,对人心的认识,要么是转来转去,犹如天下文章一大抄一样,要么确实是殊途同归……

      因时间关系,先说到这里吧,就到这里,休息休息一会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0 20:26:34编辑过]

作者: 秀子    时间: 2009-7-28 09:18
小猪葛真绝了,网络当红用语都用上了 [em17]
作者: hans999    时间: 2009-7-29 12:43
猪兄牛贴,此贴必火,留名支持。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29 23:43
      忙完一天的工作,又有时间和朋友们唠叨一会了,今天就进入破解《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篇。不过这里还要以《秘密》中的很多事情作为我们探寻理论的突破。
      秘密反复提及的核心其实就是“心想事成”,心想事成应该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句成语,其实我们很多成语和词语的本意已经在几年年的流传中失去了本意。就拿我在讲座中反复提及的“运动”和“疾病”来说明吧。其实我们很多两个字的词语的本意是更全面的,可惜现在被简化的无法理解全部的内涵了。
      运动,本意是运和动,运是云彩在天上走,引申为宇宙的规律,动则是动作,所以运动的全意该是人的行走坐卧这些动作要按天地运行的规律而做,即中医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这样才是人生天地间的真实本意。现在呢,我们常说的运动员,专指某一体育方面的项目了,因为违背自然规律的锻炼,最后我国的运动员变成“因伤退役”了……
      疾病,查字典就是病的统称。其实疾病在远古,在我们祖先创造这个词的时候,完全的本意是两种不同的状态。疾是现在所说的亚健康,是身体感觉不舒服,但检查不出来实质的病变,主要是因为生活规律有问题了,是病的前奏,是“天人不合一”的一个表象。病,则是机体出现了实质性的病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肺结核等。“病”是“疾”的演变,“疾”之“病”的前兆,这两个不同阶段的身体变化是有规律的,主要是宇宙运行规律之——因果律。所以高明的医生会预见性的知道某人未来会有什么病。
      从生理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遇见未来的自己,这里的很多内容牵扯到得是中医,考虑在座朋友们对中医的了解,暂且不深谈此话题。
      好,我们回到心想事成,前面我们提及了好多问题,其中核心的焦点问题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心想事能成,而有的人心想事不能成?心想了究竟是如何成的?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朋友们还记得以前流传的那个关于猪的四大愿望的短信么?
     
四周围栏都撤掉,天上往下掉饲料,世界屠夫都死掉,全球人民信回教。
      这是猪的朴素愿望,能实现么?猪能心想事成么?在座有朋友笑了,不可能,永远不可能实现。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愿望是违背了自然的规律。所以,心想事成的出发点是,你所想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违背“道”。
    还有个成语叫“痴心妄想”,谈到这儿,小猪葛又想起了小品中的那句话: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 脑血栓练下叉, 根本劈不开腿, 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 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
      你心里想的出发点已经完全违背了自然规律,能实现么?在这里,心想事成就是错误的结论。笑归笑,但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好多,我们一起想想,球迷看到贝克汉姆的现场直播就想见他本人合影,影迷看到章子怡就想和她共进晚餐,老百姓看到国家主席就想要是自己二舅多好……
      唉,常人类似的妄想太多了。如果人人想见大明星都能见到的话,他们估计这辈子都接见不完哦。
      那么,“心想事成”这句话就完全是个错误么?非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9 23:50:10编辑过]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29 23:45
      俗话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便梦想眼下遥不可及,但最好是先想最现实的事情。当前最要命的是什么?是我们看到了更多遥不可及的事物,于是人的心乱了,心乱的话,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实现心想事成。
      那如何做到心想事成呢?这是《秘密》中谈的不够深刻的问题,其实外国人也就能研究到那个地步了,他们也只能反复的强调,这是真理,只要你坚持想,是不是太幼稚了,这样的教化很容易让人疯狂的,我觉得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在给精神病院培养客户。所以,我在另一个文章中要批判他。
      有朋友说,批判,你要有批判的本事,不瞒在座的朋友,小猪葛还相信自己有一点点本事批判的。其实批判《秘密》的本身不是批判其中的一些道理,而是批判他们的这种无谓的宣教。在不能说明事情根本原因的时候,轻易不要将结论反复的强调,可以作为中性的话题引起更多人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家人还是有朋友看清楚了《批判秘密》那篇文章的本意。
      回到话题“心想事成”。
      心想是什么?是意念,是心发出的意念。意念是什么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哦?好,我们换个角度去分析问题。我们试想,假如意念是一种物质,在座的朋友请注意,我说的是假如哦。
      那么这种物质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看不到,摸不着,是隐藏在肉眼接触不到的空间。我们继续大胆的假设,“意念力”这个词听到过吧?我们常说某某人意念力差,某某人意念力强等等。
      其实很多道理都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词汇里。我们接着分析,假如意念力存在,是以什么方式存在?受哪些规律控制?
      在此,想起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E=MC2。即物质的能量石质量乘以速度的2次方。能理解这个公式么?爱因斯坦还曾比喻过,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越接近光速,物体本身的体积在变小,内部的时间也在变慢,并且爱大爷还说了,如果要是超越光速,就能回到过去和到达未来……
      能理解上面的假设么?理解不下去的朋友,可以不看下面的文章了,免得精神病院又多了一些顾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9 23:50:40编辑过]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29 23:47
      超过光速的物质当年爱因斯坦没找到有什么?那我们按刚才的设想继续推演,我们的意念就是一种超过光速的物质。
      能理解这句话么?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是八分多钟。我们常说的“眼光”就跟这个问题有关系。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到的物体,其实是太阳光的反射,所以,我们的眼睛看物体的速度该是光速,所以叫“眼光”哦,老祖宗造字的时候,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人体中的光速是眼睛能体现的。那在人体中超越光速的是什么?该是我们的意念,也是“心想”。所以哦,我们回忆起童年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其实,是我们的意念能超越光速的结果。
      意念,按我们的推演,该是起步就超越光速。我们假设下,提起月亮,你心一想,月亮表面的圆环就在脑海中成像了,可月亮到地球是38万公里,光还要走一秒多,怎么想一下就想到了呢?那我们就设想意念能超越光速。
      超越光速的话,按爱因斯坦的理论,该能回到过去了吧。
      “回想起童年,仿佛就是在昨天。”这句话想必不少朋友都在以前的作文和聊天中提及吧,这是通过回想,通过意念,将你过去的几十年压缩到了一天,所以,真的就是象在眼前。
在这里需要补充一下,如果想全面理解这个设想的话,最起码应该理解“四维空间”。
      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维空间”,大多数都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四维时空”概念。根据爱因斯坦的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时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多了一条时间轴,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
      通过超越光速的意念,我们大脑中的影像可以在时间坐标轴上滑行。
      继续我们的设想……
      前不久,有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从来没去过某某地区,但第一次到那的时候怎么有种怪怪的感觉,感觉像是曾经到过那个地方。奇了怪了,不仅仅是一个朋友问我这个问题,这样的事情在座的朋友经历过没有?我亲身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还不止一次。怎么回事呢?
      答案在思维超越了光速,曾经沿着时间坐标轴到过“未来”了。那在什么时间,自己的思维超过光速到未来了呢?有可能是在梦中,因为在梦中我们能梦到过去,梦到童年。梦中梦到未来按上面的理论推演也就不足为怪了。看过电影《预见未来》的朋友就会理解这个现象了。
啰啰嗦嗦的谈到这里,我们才能勉强的从理论中解释了现实中一些自我无法理解的事情。有朋友不理解,我们换个思维琢磨这个问题。
      我们就从最熟悉的电脑说起,现在安装电脑程序,只要有个傻瓜安装盘,几乎所有的朋友都会装,对吧。但电脑出现病毒,或者被莫名的控制有很多人就不理解了。这主要是因为电脑最核心的程序时原始程序,非我们现在安装的WINDOWS,黑客们利用原始程序的一些漏洞侵入了我们的电脑。这就引申个问题,如果不懂黑客的人,看到电脑被莫名的控制肯定以为是闹鬼了。至于病毒,比黑客低级多了,是通过网络传播,借助WINDOWS漏洞进到电脑里的。
      同样道理,我们人类作为最精密的生物仪器,在进化中,一些原始的能力已经不了解了,有一天,这原始的功能显示出来了,用我们现在的知识不能解释了,所以就“闹鬼”了呗……
前面我们已经将人体的生物仪器分成软件和硬件,对于硬件的了解,我们尚未尽之,更何况对于软件呢?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影响和相互作用,其实古老的《黄帝内经》已经做了一些相近的陈述,诸如“七情致病”等,并演化出“七情治病”,很多看似神奇的非药物疗法,其实都是和这期间的道理密切相关的。
      聊到这里,有些朋友已经部分明白了“心想”的奥秘了吧!
      时间关系,今天就先聊到这里,休息,休息一会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0 0:43:21编辑过]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29 23:57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壶冰在2009-7-6 16:41:13的发言:
我在想,要是把唐朝的茶叶拿到现代来煮茶叶蛋,会不会价值连城,呵呵

  唐朝的鸡蛋用现在的茶叶煮也一样价值连城,不过究竟有没有人敢吃,就不好说了,呵呵!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09-7-30 0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永远的皮皮在2009-7-22 21:54:31的发言:

小诸葛,你竟然不是北京人,这让我诧异了好久。[em63]

太贫了,这哥们,我捧腹大笑了几次,也亏哥们能整的出来。

 我是地道的人类,曾经进京就职两次,都逢北京有大事情,

 其一是非典期间,其二是奥运期间……


作者: 遇见未知的自己    时间: 2009-7-30 21:15
小猪葛妙语如珠,好文采.
作者: lxf0320    时间: 2010-7-5 23:39

版主的见解很有自己的看法,

目前来说还是比较赞同的。

只有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才能够做自己的作品。

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