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学习的两个陷阱 [打印本页]

作者: hxy192008    时间: 2009-5-11 17:33
标题: 【转】学习的两个陷阱

“学而时习之”中“时”字非常重要,是“适时”的意思。学习不但是实践,而且实践要适时。

 

“时”字经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常”或者“时时”,但是已经有学者指出:在孔子的时代,“时”字没有这样的用法。我同意把“时”字理解为“在适当的时候”,不仅仅因为它有古文字学上的依据,更因为这样理解才抓住了学习的本质。学习不仅是实践,而且是适时的实践。

 

要做到适时的实践,有两个要求:一,在适当的时候要实践,因为这正是学的目的。二,在不适当的时候,不要盲目实践。违反这两个要求,就落入学习的两个陷阱。

 

学而不习,这是学习的第一个陷阱。温总理说自己天天在读《沉思录》,引发许多管理者也在“学”《沉思录》。但是,其中有多少管理者,真正像《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那样,每天抽时间进行反思呢?

 

学而乱习,这是学习的第二个陷阱。犯这样的错误,有时候是好心办错事。比如在企业管理的领域,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处于学习者的地位,往往学得太着急,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地滥用从西方学来的管理工具:前天是强制排名,昨天是六西格玛,今天是战略事业单元。这是热热闹闹的习,但大多是糊里糊涂的习。

 

学而乱习,除了真糊涂之外,还有可能是装糊涂。从西方学来的对企业高管的高薪酬激励,在中国企业中的运用,往往就是装糊涂的结果。记得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后,首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大幅提高董事长杨元庆的薪酬。几年后,因为联想业绩不佳,杨元庆和其他高管又不得不减薪。比杨元庆薪酬更高的,是?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他的天价薪酬,明显与?安保险在2008年的业绩不符。

 

学而乱习,还可能是“路径依赖”问题:只学会了一招,因此什么时候都使这一招。管理学者、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对MBA教育的批评就是:商学院教会了MBA学生用锤子,因此他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管理咨询公司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专长于A管理工具咨询的公司,会告诉你A工具可以解决你公司的问题,不管你的问题是什么,它的A工具——A可以是平衡记分卡、ERP、六西格玛等任何管理工具——都适合于你。A工具就是它擅长用的锤子,你的任何问题都是钉子。

 

“学而时习之”,短短的五个字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习是实践;实践有两大陷阱。学而时习之,做起来不简单。难怪孔子他老人家说:学而时习之,喜悦啊!


作者: 竹影清风    时间: 2009-5-11 18:34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想是很多人还不能明白学习的个中真义。您的帖子很有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5-11 22:03
收益了
作者: chj97j    时间: 2009-5-11 23:10
标题: 极其有理啊,但是。。
 LZ说的太对了。但是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和习有两个感念。先说学,通常理解的学应该是一个行为和过程。针对的是学习本身,相应的,习也就是针对学的一个行为。因此,对于学习进行时时、及时的复习是对的,可以巩固学习的效果。而LZ所说的学应该是一个结果,是已经学到的成果或者是知识,相应的习也就是实践了。因此,对于学习的成果当然要适时的使用,有针对的使用才没有错。
作者: hxy192008    时间: 2009-5-12 18:39
QUOTE:
以下是引用chj97j在2009-5-11 23:10:31的发言:
 LZ说的太对了。但是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和习有两个感念。先说学,通常理解的学应该是一个行为和过程。针对的是学习本身,相应的,习也就是针对学的一个行为。因此,对于学习进行时时、及时的复习是对的,可以巩固学习的效果。而LZ所说的学应该是一个结果,是已经学到的成果或者是知识,相应的习也就是实践了。因此,对于学习的成果当然要适时的使用,有针对的使用才没有错。

chj97j总结的很好。总体来说,对于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应当学会回顾和吸收,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则要会进行有用的实践。


作者: 喝小酒的和尚    时间: 2009-5-15 10:16

学了之后,不去反复实践很快就会忘记.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