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读经典:定位1 [打印本页]

作者: lifobird    时间: 2009-4-12 00:08
标题: [原创]读经典:定位1

采用摘抄和感悟并录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我读过的一些经典营销书籍,欢迎交流

《定位》里斯、特劳特著(1981年),王恩冕、于少蔚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25次印刷
2009年2月,网购于卓越
定位(Positioning),号称是“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扉页是菲利普.科特勒的论定位,菲利普论述了在营销方案4P之前应该做的RSTP过程,其中R指Research:调研;S指Segment:细分市场;T指Targeting:划定目标市场;而最重要的还有一个P即Positioning:定位!
定位提醒人们必须把“一致性”贯穿于“4P”全过程,从产品、价格到渠道和促销。营销界从此被“定位”改变(菲利普语)

定位:寻找并创立他人眼中、心里你的位置!

全书共22章

引言:在过度传播的社会里,我们必须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创造并占据一个位置!

第一章:什么是定位?
这一章其实没有解释定位是什么,而是说了什么不是定位。将以往一些广告的策略摒弃,而以全新的方式、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寻找产品的位置。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创造出新的、不同的东西,而是改变人们头脑中早已存在的东西,把那些早已存在的联系重新连接到一起
在传播过度(广告)的社会里,人们不可能记忆所有眼花缭乱的信息。我们应该将产品描述为极其简化的信息,和客户头脑中的位置连接在一起。
“不要在产品里,甚至不要在你自己的脑子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大脑备受骚扰
描述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片面通过频繁广告来宣传产品是多么的愚蠢

第三章:进军大脑
进军大脑的三个方式:寻找产品数一数二的方面;将其清晰表达;使用简洁的语句。
“进入人们大脑袋饿捷径是:争当第一!而想第二个进入人们头脑就难多了。所以,你如果不是第一个进入预期客户头脑的(无论是作为个人、政客还是商家),就会遇到定位问题!”
广告从产品时代(宣传产品)到形象时代(创造产品形象)再到定位时代(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占有一席之地),经历了三个过程。广告业正在进入一个战略至上的时代,在定位时代,光靠发明或发现新东西是不够的,甚至可能没它也行,但你必须第一个打入预期客户的大脑才行。

第四章:脑中的小阶梯
人脑会自动对产品产生等级和层次的划分,定位需要识别并创造性的去利用这些分级
为了应付复杂的情况,人们学会了把每样东西都加以简化;为了应付产品爆炸,人们学会了在脑子里给产品和品牌分类。
“对比”定位法:将自己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挂钩,进行对比定位宣传。此方法在竞争对手占优势,而且在客户头脑中已有强势地位时采用,避免宣传竞争对手的劣势,而应宣传我方和竞争对手不同之处(优势之处)
要避免FWMTS陷阱:即忘记了使他们成功的根本(Forgot what made them successful),成功的定位需要始终如一,而且必须坚持数年如一日。你如果想现在成功,就不能忽视竞争对手的地位,也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

第五章:你不能由此及彼
向领导者挑战需注意:不能在其优势领域进行硬战,而应独辟蹊径。即:不能以火灭火,而应以水灭火。
失败者往往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应再加奴隶。而实际,一家处于败势的公司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大收效。想要通过额外的努力去获得较大的收效,就应早一点把劲是在确立产品优势上(发现-创立-定位),这才是可贵的东西。
在每个行业都有一个强大的胜者和一群失败者。

持续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8 21:36:50编辑过]

作者: xia0129    时间: 2009-4-13 11:55
《定位》里斯、特劳特著(1981年),是本好书,,才出的时候很畅销,谢谢!
作者: lchaoly    时间: 2009-4-13 22:20

确实经典


作者: wysmile    时间: 2009-4-14 08:40
不能以火灭火,而应以水灭火。
这句话很实用。
作者: 浪子山人    时间: 2009-4-14 09:02

绝对经典,横跨 广告,营销...

几大领域专业人士必读吧?

呵呵...


作者: dd.ada    时间: 2009-4-14 09:33
准备来读读
作者: mysir    时间: 2009-4-15 22:32
确实是一本好书,不知道是否因为此书,社会上流行起了定位这词
作者: foglee    时间: 2009-4-16 08:05
我也看过,书是好书,理念已是好理念!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