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成果
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就是要获得成果。用德鲁克的话说就是要卓有成效。
获得成果的领导者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1、组织有哪些资源可以运用?如何运用?
一个小孩能否搬起一块超过自己的大石头?以常规的思维想象,肯定会觉得不可以,除非是儿童时期的穆特鲁。但是,我们并没有限度这个小孩不能使用外力。他可以叫他的父母来搬。他也可以用杠杆来翘(阿基米德说连地球都能翘动)。
资源有两种:内部资源,如人员、资金、设备、信息等;外部资源,如朋友、同学、亲人 、客户等等。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职位越高,与外部资源的联系也越密切。反之,我们也可以推论,员工越积极地将外部资源引入日常工作中,他在组织内部的地位提升将越快。
在资源的使用上,有三种境界:依赖;独立;互赖。
2、如何确保组织交付的任务会准时达成?
为了确保组织交付的任务及时达成,领导要有主动负责任的积极态度。领导的态度决定了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和信任度。
我们普遍使用绩效指标,如KPI,来进行评估和考核。在这中间我们常常会有一些普遍的迷失:
首先,我们往往会忽略了里程碑。没有了里程碑,企业的绩效管理往往成为秋后算账式的,给员工的感觉就是要找碴扣钱。对企业来讲,在了年末即便扣了员工的薪资也无法弥补业绩不达标所带来的损失:既有短期财务利润的损失,有又长期士气低落带来的潜在损失。
其次,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结果固然重要,但没有过程保证的结果是不牢靠的。也许在事业的巅峰时,已埋下失败的种子。我们看到许多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却如流星般稍纵即逝。
第三,这里面告诉我们绩效管理不是人力资源部的家务事,而是直线主管的日常工作之一。杰克·韦尔奇说他70%的工作时间是在做绩效管理工作,而我们大多数直线经理是在亲力亲为地陷入业务细节中,真正用于绩效管理的时间不到10%。那么,在绩效管理中人力资源部和直线主管到底应该如何配合呢?
绩效管理分工.png :[attach]122688[/attach]
3、什么时候扮演领导角色?管理角色?跟随者角色?
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约翰·科特(John Kotter) 说:“大多数企业管理过度(overmanaged),而领导不足(underled)。”
中国人一向对“领导”和“管理”的概念及目的区分不清,对于名词认识不清,自然扮演不好对应的内涵。企业经常由于缺乏领导而绩效无法展现时,误认为管理出问题,而制订更多管理制度,自然无法切中核心问题。
管理常被定义为“把事情作对”,而领导艺术指的是“做对的事情”。在今天追求速度的社会,人们往往求助于更多的管理;而真正的领导艺术可以为企业的将来带来高瞻远瞩的方针、战略和视野,能创造可持续的成功。
作为管理者并不总以领导或管理的角色出现,有时候管理者只需要扮演跟随者即可。同理,一线员工并不总是跟随者,有时也可以扮演领导的角色。因为,最低限度,每个人都需要领导、管理好自己。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