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3.15追踪:疯狂的“肉鸡” [打印本页]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3-17 08:19
标题: [转帖]3.15追踪:疯狂的“肉鸡”

解说:盗取个人信息,非法牟利,虚拟世界,黑手伸向互联网络,新名词“肉鸡”引发社会热议,围绕个人信息安全,折射出哪些新问题?《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很多观众朋友都收看了,那么在今年的“3.15晚会”上保护个人信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在晚会上也听到了一个新的名词“肉鸡”,在网上一些黑客通过技术手段,盗取并且贩卖了我们的个人信息。那么这些“黑客”究竟有多少的神秘?他们隐藏在哪里?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不再成为任他们宰割的“肉鸡”呢?我们今天将对此展开评论。

我们的评论员是何帆和张鸿,同时也请大家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各网站的3.15专题上,在这个专题上,我们开设了我们的留言窗口,希望您给我们提出您的建议和意见,稍候我们会关注到。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相关的背景资料。

解说:我们的个人信息到底是如何被人暗中频繁交易,到处流传的呢?央视3.15晚会揭秘了电脑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惊人案例。2007年1月,福建泉州的蔡先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21万元存款突然不翼而飞。

蔡先生:脑袋一下子,胀得非常大,这么一大笔的数字,是我们夫妻俩结婚以后所有的积蓄。

解说: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江苏、福建、浙江、广东、湖北等21个省份,近500个储户,向各地警方反映自己银行长帐户里的存款离奇失踪,究竟是什么人盗取了这些人的钱呢?

范中(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三大队 副大队长):发现它这个案件,都有一个普遍的规律,所有的这些受害群众的卡,都有一个共性,它都是开了网上银行。

解说:警方发现,这支盗取钱财的“黑手”来源于网络,但是要从网上银行盗走这些钱,盗贼除了要知道储户的银行帐号和登陆密码,还必须掌握储户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支付密码等相关个人信息。

这位名叫“顶狐”的网友,是一名“黑客”高手,2006年,他编写的名为“密码结巴”的木马程序,从此他开始在网上疯狂盗取各种个人信息。电脑一旦中了这种病毒,用户在所有登录框里填写的信息,包括网上银行、股票、邮箱、游戏等各种帐号密码,都会悄悄地自动发送到他指定的电脑上。

蒋文伟(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 政委):他这个病毒基本上免杀,我们国内一些大的品牌的杀毒软件都杀不出来。

解说:“肉鸡”这是形容那些在互联网上被“黑客”任意摆布的电脑的最新名词,也就是说,你的电脑可能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各种木马病毒的攻击,之后你的电脑就会在互联网上任人摆布,电脑里所有的信息,也会被人随意偷窥、窃取,甚至更换。

林康立(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五大队 大队长 ):肉鸡,我拔光了毛,剩下就是光秃秃地,全部暴露在你面前了,就一台(电脑)机,上面所有的信息他都能看到,他都能用。

解说:在百度、谷歌等网络搜索引擎里输入“肉鸡3389”几个字,立刻出现大量的相关信息,网名叫“服务器”的人,声称手中有大量“肉鸡”出售,为了验证他出售的信息的真实性,他给记者发来一个文件,结果记者点击接收后,不到五秒钟,他就开始控制起记者的电脑。让我们吃惊的是,在记者没有对电脑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电脑里的鼠标自己在屏幕上移动起来,并点击打开了电脑中的照片、日记、各种资料等文件夹,更恐怖的是,电脑开始自己安装和删除一些程序,直到自动关机。

林康立(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五大队 大队长):通过他的软件,我们任何的秘密,对他来说都不成为秘密,都暴露在他的眼皮底下,他想什么时候用,他就什么时候用,他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解说:在网上,“黑客”把他们从“肉鸡”那里盗取的个人信息出售,已经形成了一个非法的产业链条,让一些图谋不轨的人看到了生财之道。从2007年底开始,短短四个月的时候,福建龙岩的曹中鑫就利用从网上购买的50多个人的身份证信息,通过克隆身份证,和伪造收入证明等相关个人信息的方法,骗取银行的信任,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14万元现金。

曹中鑫(犯罪嫌疑人):银行有漏洞嘛,他审核不是那么认真的。只要你有身份证复印件和收入证明,银行就可以办信用卡。

解说:曹中鑫正是利用了网上随意买卖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对信用卡办理人员,审核不严的这两个漏洞,轻而易举地从银行办理了信用卡,这样既使是被银行发现,银行也找不到曹中鑫,而是直接将催款单寄给了这些身份证的主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网络上如何不做“肉鸡”,防止电脑成为别人的“肉鸡”,现在也开始有人出来支招。信息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部被泄露,时下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疯狂的“肉鸡”

主持人:我们在这个小片当中,都看到了一些新的术语,比如说“肉鸡”、“木马”、“后门”,当然这些是一些专业的术语了,两位评论员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通俗地解释一下,这些黑客他们是用怎样的手段获取到我们的个人信息的?

张鸿:其实“肉鸡”是最近几年才流行的一个词,顾名思义,它就是没有任何保护的鸡,毛被拔光了,任人宰割。

主持人:裸露的。

张鸿:但是其中8年前,还是9年前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朋友,给我演示过类似的技术,他用的是木马病毒,然后给我,我两个电脑离的很近,他说我能控制你这个电脑,然后就直接地就控制了我的电脑,我看鼠标在上面点,就像我们新闻里播的是一样的。当时他是作为一个特别炫耀的一个“黑客”技术,而且那个时候确实是技术很高。

主持人:感觉这纯粹是炫耀一项技术。

张鸿:对,在那个时候他是炫耀,那现在,其实这个技术已经普及了,它更多的就是我远程可以控制你的电脑,比如说王小丫你面前这个电脑,我可以控制它,你的鼠标不管用,我可以用我的鼠标来控制你打开哪个网页,这个就是说,我其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网络上的小偷,梁上君子,只不过梁上君子不需要飞檐走壁了,我通过一根网线,就能偷你电脑里的东西。

主持人:只要插电就行。

张鸿:对。

主持人:你这么一说,我还觉得挺瘆的。那他们这种手段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危害?

何帆:这个危害太大了,因为他们现在就是已经是你这个大门打开的,然后他到你的房间里面偷东西,而且他能偷的东西是很多的,你比如说现在包括我们在“3.15晚会”上也能看到,他可以直接偷你的钱。

主持人:对。

何帆:他可以,比如说他盗用了你的网上银行的这些账户,他就可以直接去消费,然后等到这个账单寄到你自己家里的时候,你才发现,哎,我没有花这个钱啊。

张鸿:对。

何帆:然后他还可以盗取你的虚拟的钱。

主持人:对。

何帆:就是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人玩网上游戏,或者一些网上的一些网币,那这个时候,他们可以盗取这些,等到你自己进到你的游戏账户里的时候,你发现,哎,我原来那个游戏人物,都是一身紫色装备,但是突然发现,被剥得光光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那很快,你的装备,你的这些什么服装就被卖掉了。那么还有的话,他可以去看你网上的个人的隐私。

主持人:对。

何帆:你比如说你是一个公司的账号的话,那你的客户的信息,你的财务的信息他全部都能够拿到。

主持人:就是你所有的个人的隐私,商业的隐私他都可以看到。

何帆:对,他还有一些就是我们平常想像不到的,就是你拿我这个有什么用,你比如说他还有,当这些黑客,他掌握了非常非常多的这些“肉鸡”之后,他可以用这些“肉鸡”来强行地来点击这个广告,因为这时候他就可以跟有些小的广告商说,说你看我同时给你点击了几十万次,这个时候就可以往这些小的广告商要钱,所以他拿到你这个“肉鸡”之后,他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烹饪”你。

主持人:也就是说,不仅是窃取信息,他还可以利用这些“肉鸡”来赚钱。

何帆:他就是利用这个来牟利。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3-17 08:20

主持人:对,其实大家可能对于这个呢,都有一些,多多少少有一些体会。我们来看网上各位朋友的一些看法。

“小猫吃萝卜”他说,“太恐怖了,我们还能使用银行卡吗?为什么对此只曝光,后续的措施在哪里呢?只是立法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就能够制止吗?”

再来看另外一位,“巴西烤肉”,他说“太可怕了,明天把钱全从银行取出来放到家里,然后辞掉工作回农村,宁可养鸡也不当‘肉鸡’。”消费者没有办法。

张鸿:对。

主持人:再来看“摆地摊”,“摆地摊”这位朋友说,“看来只能用存折了,加上密码,千万别开通网上银行。手里的信用卡最好也别用了!这样的话太危险了!看得我心惊胆战的。”

我觉得昨天看了“3.15晚会”的很多人,都是说心惊胆战,触目惊心。

张鸿:对。

主持人:再来看这位朋友,他的名字叫“相思风雨”,他说“这个社会太疯狂!我们视为秘密的东西在别人的眼里比萝卜还便宜,社会道德的缺失啊!!”

“五味先生”说,“是谁在泄漏我们的私人信息,普通的人是不可能的,是那些掌握了大量的公众信息的机构,如银行、房产、电信、移动公司等,我们为什么有精力去抓一些小毛贼,而不去想一想如何规范这些机构的行为。3.15晚会暴露的问题,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权力如果不受监督、制约,将是多么的可怕啊?”

其实大家已经非常严重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可怕,而且是非常地严重的,那大家都说,也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中过这种病毒,也中过木马,不过我听说,就是说要编写这样的程序,其实是科技含量还比较高的,挺难的,但是为什么这种如此地广泛,好像谁都会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张鸿:编写它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的要求,而且过去我们知道“黑客”是一个特别高的一个技术壁垒,十年前如果你要是有一个“黑客”,黑了一个科技公司的这个网站的话……

主持人:那个很可怕的。

张鸿:他被处罚了以后,他出来以后,肯定很多网络公司软件公司会去挖他,那个时候是技术非常高,现在其实“黑客”已经平民化了,就是你说编写可能有门槛,但是使用已经基本上没有门槛了,就像我们的记者一样,我也加入了一个,因为网上一搜就能搜到,我也加入了一个,叫抓“肉鸡”QQ群,进去以后,我不像我们的记者,他是去问人家怎么卖这些个人资料,我是去问他,我怎么学,他说那太简单了,人家就教我说,你要先起跳,起跳怎么起跳呢?你掏50块钱给我,然后我教你怎么能够下载。然后他还给我,告诉了一些初步的一些入门的一些技巧,说我给你一个软件我先试一试,软件你下载以后,你就直接就是傻瓜“黑客”,你直接点确定就行了,啪啪啪,点击完了,在你的电脑里下载完了,你把他发送给何帆的电脑,何帆的电脑就可以受我的控制。如果他的电脑有后门的话,就是他的电脑防护没有那么严谨的话,我就可以直接控制他的电脑,然后我还想升级,我还想怎么能够进入到更深的地方,能够抓到更多的信息,然后怎么能够,比如说加点击量什么这样的,那你还得再起跳。

主持人:再加50块钱。

张鸿:跳高你再加钱,对对对,你高级的那就更加钱,但是低端的,现在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平民化的一个“黑客”。所以现在就是说,完全网络上,它不需要特别高的技术门槛,我们只要会使用电脑,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这样的人的话,那就很容易做到。

主持人:那也就是说要成为一个“黑客”还是很容易的。

何帆:对,所以我们看到这个“黑客”他的概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主持人:对。

何帆:在“黑客”刚刚起来的时候,他是非常雅皮的一个行为。

张鸿:对。

何帆:他只是证明我的技术比你强,但是我能够盗你防范非常严密的这些网站里头,我能够如入无人之境,我走一圈之后,然后我告诉你我来过了,但是在中国,在现在我们发现这个“黑客”已经完全变化了。

主持人:完全不同。

何帆:他已经中了一种叫贪婪的病毒,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黑客”就是为了牟利,而且它形成了一个非常严密的产业链,就产供销,我们现在看到已经形成了一条龙,那有很多不同的职业,你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是专门来写这些病毒软件的工程师,据说这个现在年薪至少要几十万。

张鸿:对。

何帆:然后还有可以雇佣很多像张鸿这样的,专门是抓鸡的人,然后就开始抓鸡,抓鸡抓得非常灵活,一天能够抓一百多只鸡,然后你一天可能就有几十块钱,上百块钱的收入,然后你抓完鸡之后卖给老板,鸡场的老板,鸡场的老板,他还不是专门卖鸡的,他还要寻找到专门能够把这个,因为他最后还是要套现嘛,他要专门到一个卖鸡的人那里,比如我在这个,把这个网站上,我把这个网络游戏的账户卖掉,我把你的个人的银行的信息卖掉,所以他整个这个,我们看到非常严密的一条龙。那么现在这个据估计,据瑞星公司的估计,现在整个这个行业里头可能一年的产值能够有10个亿。

主持人:刚才两位评论员也说到了,目的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那么我们作为消费者,怎样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不成为他们手中的一只“肉鸡”呢? 稍候我们继续我们今天的评论。

解说:个人信息安全,涉及的是诸多领域,如何强化监管,保护公民信息安全?怎样净化网络环境?《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们继续今天的评论,关于保护我们个人信息的评论。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很多朋友给我们上传了一些漫画,我们来看一下,这一位朋友,用望远镜在看什么呢?搜集我们的个人信息吗?我觉得这是一个“黑客”。

张鸿:对,这是抓鸡者。

主持人:抓鸡的,这是属于他们产业链条当中的一环,这已经是一只愤怒而无可奈何的“肉鸡”了,被已经宰割得已经受不了,保护个人信息,这是不得不发出的吼声。两位评论员解读一下这幅呢,这也是刚才说到的产业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有这个收集信息的,有卖的,有回收的,有出售的。

何帆:看到我们很多个人信息,实际上我们在各个网站里头,在各个机构里头,他们有大量的我们个人信息。

张鸿:对。

何帆:所以这个呢,就是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信息在网上,也就没有这么多后来的这些非法的交易了。

主持人: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各方的评论也是非常地多,现在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解说:目前我国上网用户已经达到了2.98亿,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社会各界对信息安全,关注度也在提高。

新华每日电讯提出“别让公众继续支付‘透明人’代价”。文章说,早在2003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专家建议稿就已经开始起草,并且在2005年递交给了相关部门。公众在漫长的等待中,期待《个人信息保护法》能尽快出台,不再“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中国青年报》发表“个人信息保护,道阻且长”的文章。文章说,由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督机制存在很大问题,我国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时,大都投诉无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3月2日发布的个人信息保护现状调研报告,在对个人信息被滥用者的调查中,仅有约4%的被调查人,投诉过或提起过诉讼,而通过投诉达到目的的则少之又少。

《广州日报》发表文章说,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折射着我们个人权力保护状态。讨论个人信息保护,其结果绝不仅仅在于个人信息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推动产生个人权力保护制度建设的强大动力。

在互联网信息王国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信息安全漏洞所导致的信息外泄事件,也在各国频频上演着,总部设在英国的Prevx安全公司研究人员,3月份刚刚破获了一个网络“黑客”犯罪网站。这家网站的服务器设在乌克兰,他从感染的电脑里吸取数据,感染电脑以每天5000台的速度递增,受攻击的目标包括银行、卫生保健部门的网站,还有普通的信用卡用户,由于通知受害者太费时费力,调查人员只好让服务提供商停用服务器。面对这一头疼的难题,各国政府也都在想办法,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1974年,美国通过了《隐私权法》,随后又出台了《财务隐私权法》,《联邦电子通信隐私权法》等配套法规。德国在1970年出台了专门的《数据保护法》,树立了一个新的立法领域,同时各国也从技术细节着手,规避电脑用户的风险。

韩国政府正逐步推进网络实名制,并预计在2010年收录护照指纹。西班牙政府2006年起,推出了一种背面嵌入一小块芯片的数字身份证,内容被划分为可公开部分和隐私部分,隐私信息只能凭个人密码、签名或指纹才能读取。

主持人:那么在两位评论员看来,这个黑客这个产业链条最关键的环节,是在哪一环?我们怎样来打破他这个黑客的整个的这个产业链条,从而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呢?

张鸿:我们首先在法律上需要非常明确地一个界定,我记得就在半个月前,咱们谈过《刑法》的修正案通过。

主持人:对。

张鸿:它那里面其实就加了一条,说出售个人信息,非法出售个人信息等等,你要负刑责。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9-3-17 08:20

主持人:对。

张鸿:但是其实它在操作上并不准确,因为在前端的法律,比如说个人信息的保护法并没有出台,于是我们就面临一个尴尬,就是哪些,我那期节目也谈了,哪些是个人信息?

主持人:对。

张鸿:比如说在很多国家,他们在个人信息,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他们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的保护,都界定得非常细。比如说我的姓名是不是属于个人信息?我的电话号码是不是属于个人信息?我的宗教信仰,我受教育的程度,等等等等,都是个人信息,就哪些东西需要界定?这个要界定清楚。还有,就是说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网络上,刚才何帆已经说了如果我偷的是你的虚拟资产,这个虚拟资产怎么估值,我们知道小偷偷了你700块钱,他就要面临被关起来,700块钱以下,他是就教育教育就行了。现在网络资产,怎么估值,我如果在一个网络游戏上,我打了,我们知道是需要花很多钱的,我打到一个高端的水准,这个高端的水准是可以卖,直接卖成人民币的,打折直接卖。

主持人:对,可以兑现的。

张鸿:对,所以这个怎么估值呢,现在也需要我们的立法一个跟进的保护,就是这些整个的,这一系列的界定都要明确。

主持人:有一个非常详细的一个标准。

张鸿:对。

何帆:我想现在之所以这个产业链条,如此泛滥,可能是和进入的门槛太低是有关的。

主持人:对。

何帆:那进入门槛低呢,一个是跟张鸿说的有关,就是我们现在有一些立法还存在空白,还存在缺陷,就是我们保护起来是比较,我们保护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另外还有一个呢,就是可能还是跟我们很多个人电脑的用户,我们自己不注意保护自己是有关的,之所以他们能够入室盗窃,是因为我们的门,我们的窗户没有关牢,所以我想从个人用户的角度,其实也有一些,就是看起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你作为一只“肉鸡”,你比如说我们如果是不熟悉的网站,我们不能够上去,你的很多这种能够远程控制你,他就是把一个木马的程序放在你经常去的一个网站上,电影网站,或者一个音乐网站,然后你去,你一登陆那个网站,马上他的木马程序就已经进入你的电脑,就可以控制你。

那么另外还有一些时候,他是通过一些邮件发给你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不熟悉的邮件,那你这个时候,如果你贸然把它打开的话,很可能你打开的时候,木马就已经进来了。

主持人:就进来了。

何帆:还有就是我们要注意,要设置一些个人的密码,而且这个密码,要尽可能地要比较复杂一点。

主持人:比如说哪些环节需要设置密码?

何帆:比如12345,可能就是很容易被别人猜破的一些密码。

张鸿:对。

何帆:还有就是我们有一些用户,出现被别人给远程控制,是因为他用的是盗版软件,所以你盗版的软件呢,漏洞就非常地多,如果你是用正版的软件,而且能够经常地去更新,这个可能要有一些帮助。如果你再高端一点的话,就是你可能设置你的电脑,就是把那些危险性程度比较高的一些端口,把它给关上,关上之后呢,就等于你把这个窗户关得很牢,把门关得很牢,这样的话你可能会更放心一点。

主持人:不过我觉得我们的消费者也是挺累的,首先在使用电脑的时候,要成为半个电脑专家,才能保护自己。好,现在我们听一听我们的特约评论员有什么样的建议?

周庆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我认为现在关于个人信息保护这一方面,应该完善这个信息安全和保护制度,包括立法、行政、司法、行业自律,还有就是这个乃至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虽然现在宪法修正案的出台已经规定了,就是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违反规定,在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的时候,将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如果情节严重,可以进行刑事处罚,但是在这里面对这个情节严重,到底这个具体的这个标准是什么,我觉得还需要完善。

那从这个个人来讲,我觉得你在提供这个信息的时候,也应该要求对方提供一个书面的这个收集信息的一些规定和承诺,因为这些以后都可以成为日后举证和诉讼的依据。

朱国斌(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香港关于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从立法到实践发展得很成熟了,1996年,香港通过了《个人资料私隐条例》,香港叫私隐。这个法律不光是保护这种直接和间接的资料,也对于资料持有者,使用者提出了很多限制,制度上建立是这样的。香港成立了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它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它是由行政长官任命,它权力的范围很大了,它发出的执行统治机,就具有法律意义了。所以在这一方面讲,所有的收集资料的这种机构和人,都要受这个法律的这种限制。

主持人:我们听到两位评论员给了我们一些建议,再来看一看很多观众朋友他们的建议。“小跳”朋友说,“建议国家立法,一定要严惩这样的犯罪分子,高科技落到这样的人手中,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老百姓的安全不保,金融体系面临严重危险,如果这些犯罪分子同国外的一些不怀好意分子勾结,真的会对我们的国家经济安全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

我觉得他站的这个角度很高,这真的对国家的安全都是有影响的。

张鸿:对。

主持人:好了,再来看这位朋友,他叫“海黛”,他说“其实大家痛恨黑客,不如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比如说关闭3389端口,同时要更新杀毒软件,安装防火墙,对自己的管理员账户设置是比较安全的密码等简单的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被黑客的“抓鸡器”搜索到而成为“肉鸡”。”

当然大家都是建言献策,从根本上我们怎么样让我们这些消费者不成为一只被人宰割的“肉鸡”?

张鸿:从根本上,我们第一,就是要消费者自己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第二就是在法律上一定要严惩那些“抓鸡者”,他偷盗了我的东西,就要受到惩罚。

主持人:对。

张鸿:但这个惩罚在法律上其实现在是模糊的,比如说过去我们在个人信息这一块,有《护照法》,有《身份证法》等等,其实是保护了我们的信息,但是他们不系统,而且模糊,操作性也不强。但是现在我们看《刑法》,《刑法》其实它立了这样一个法条以后,事实上是惩戒那些违法者,但是倒过头来,我们如果没有一个《个人信息保护法》这样一个系统的保护法律的话,它就不能够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认识到我们的权力。

主持人:对。

张鸿:只有我们真正认识到了我们自己拥有这样一个权力,我们才会小心地保护它,在它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才会去要求那些违法者来赔偿我们的损失。

主持人:就是说我们才能很明确地知道,我们哪一点,哪一条可以去寻求这个保护。

张鸿:对。

主持人:现在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我们很难把它细化。

何帆:对,我刚刚的时候建议电脑的用户,都要提高自己安全的意识。

主持人:对。

何帆:但是这是一个非常无奈的建议,我们如果是说到最后,我们发现全中国的网民都变成了反病毒的高手,我想这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那一定说明我们有一些制度,有一些机制是出了问题的,就好像你如果天下不太平了的话,指望每一个平民都变成神枪手,自己拿起武器来保护自己,也是不现实的,那你要军队,要警察干什么。所以我想一个方面,我们要呼吁广大的网民要自我保护,但是同时可能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些运营商,包括一些执法部门,他们也要加大对这些网上这些“黑客”的打击。你比如说,我们的很多信息,实际上是在运营商那里,我们在网上开一个网络银行的时候,都是被银行保管起来的,我们在网上比如说注册一个账号的时候,我们都是给网络的公司,有网络的公司,由他保管的。

主持人:对。

何帆:那么他手里有了我们这些信息,他就应该负起来保护这些个人信息的义务,那么另外的话,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在执法的部门,也出现了这个网络警察,但是我们在打击网络犯罪,在打击网上黑客的这个工作里头,实际上做的工作还是不够的……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