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的营销(广告和公关)语境里,传和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传,就是传者,发出信息的人,或者组织;受,就是受者,接受信息的人,又被普遍统称为“受众”。这两个概念的切割,起先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这就像在经济学里非要切割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群体一样),到后来,习惯成自然,将受众描述成一群盲目地接受各种信息的人群了。
这种习惯式的思考逻辑,使得广告和公关的操作者或者研究者,一直将这个“自然”视为某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似乎受众天然就是盲目接受信息的。他们更注意考虑这样的问题:这些受众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会怎么样,是厌恶呢?还是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或者,索性就按图索骥成为消费者了?广告人或公关人,似乎很少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受众如何接收信息?因为答案看上去很简单:大众媒介(mass media)呗!
大众社会之所以被称为大众社会,和“大众传媒”或“大众传播”很有关联。大众这个词,英语的表述是mass,本来就含有类似“好大一坨但却一团散沙”的隐喻。大众社会的起源应该直溯到15世纪中叶的谷腾堡印刷术革命,因为自从了有了印刷术,就产生了可成规模的大众媒介,于是就有了大众传播(媒体缺位是不可能有大众传播的),最终形成了:大众社会。
虽然很早就有研究者得出一个很多人其实很信服的理论:二级传播理论,或者说,意见领袖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在于,在大众社会中,大众有时候并不是被大众传媒所影响的,更多的,可能是被他们身边那群所谓“意见领袖”所影响的。但是,这似乎只是某种意义上的常识,很难在具体营销中使用,道理很简单:很难量化评估。
既然难以量化评估,既然大众媒体对于影响大众还具有一定的效果,那么,成千上万的营销推广费用投入到大众媒体中,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而随着网络营销的兴起,人们逐步发现,在互联网上存在着一群意见领袖,以及,可以鼓动这批意见领袖来为我所用,帮助我在互联网中完成“二级传播”。这就是所谓的“口碑营销”。
不过,二级(或者N级)传播本质上属于人际传播,而我们今天有太多的广告营销人似乎对大众传播更感兴趣(中国迄今为止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书籍,包括翻译本,寥寥无几)。每个人都知道口碑对组织的重要性,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去“操作”口碑。
是的,我这里说的的确是:操作口碑。
以管理的心态和立场去操作口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嘴长在别人身上,你无法做到:不,不许你这么说。但以引导的心态和立场去操作口碑却并非不可能。关键是,一个组织的口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组织(或产品)的知名度,以及,美誉度。
我个人一向认为没有知名度,就谈不上什么美誉度。所以,时下的很多口碑营销活动实质上围绕“美誉度”在做文章,却连知名度也谈不上。结果,只好套用雇佣大量的枪手来写根本上从未体验过的产品的体验报告,无关乎被人诟病为“暴力营销”。
但其实,口碑营销在解决知名度问题上是很容易操作的。组织懂得写一篇新闻稿去交给大量的媒体进行公关文章刊发,却一个劲地期望茫茫网众们在那里帮它说好话,这样的逻辑似乎是很奇怪的。让受者合谋成为传者,也不用让他们去干那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把新闻稿交给他们,让他们去广为传播,这已经是合谋了。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吉利博朗这个剃须刀品牌在今年年中推出过一个新款剃须刀。它写了几篇新闻稿,然后号召网民去广为散贴,比如在bbs上,比如在blog上,比如在sns上。网民能够去做的动力是,有100个幸运儿可以获得价值100元的商品抵扣券。大约有数千名网民参与了这项活动,这些受者们无需开动智慧绞尽脑汁地在那里写什么体验报告,一个拷贝加复制,即可完成。最后,的确有100个幸运儿跑柜台里去消费了这100元抵扣券:请注意,吉利博朗还顺手弄到了一点销量!
这是一种很浅层次的口碑营销的手法,操作的目的只有一个:知名度。让越多的人知道越好,这非常适合新的产品(并非品牌)去做。一款新产品去让很多人帮你叫好,既有违商业道德,又非常难以操作,效果一定一般。
让受众合谋去推动组织的美誉度问题,就变得稍许复杂一些,因为你要足够去了解这个受者。用大众传播的方式去鼓动这些受者也是不行的(比如群发一个邮件什么的),需要和他/她进行人际沟通。
在今天的网络社会上,还并没有太多事实上很成气候的品牌社区,大多数组织的官网和死亡的网站没有什么差别。建立一个品牌社区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能找到这群符合条件的人:他们是狂热的品牌fans,也有着足够的事实上存在的产品使用体验。而且,品牌或者产品本身,也有足够的体验和故事可以撰写(一包洗发水是写不出什么体验的)。解决品牌美誉度的口碑操作问题,事实上,在今天的互动江湖里,尚没有正解。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