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从黄光裕被拘看民营企业家的命运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光荣    时间: 2008-11-27 10:32
标题: [转帖]从黄光裕被拘看民营企业家的命运
  如果你想“既贵且富”,那么就很可能面临悲惨的下场。王石是个聪明人,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才甘愿做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然后经常去登登山什么的。有些企业家认识不到这一点,赚了钱之后想成为社会名流,但结果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前天,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黄光裕被拘,当时还以为只是一个传言——这样的传言在过去两年已经出现过好几次了。今天,从财经网上得到证实,黄光裕确实“出事了”,原因是他“操纵市场”,而不是以前传说的“第一桶金”的问题。黄光裕和国美的命运,从这一刻开始,变得不确定起来。
  
  第一次见到黄光裕,是在2005年9月。那一年黄光裕只有36岁,第一次当选为《胡润百富榜》的中国“首富”(今年则是第三次),获得第一财经和CNBC合作的“ 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的“CEO眼中的CEO奖”。那也是第一届“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当年的大奖获得者是 海南航空的陈峰,他也获得了CNBC举办的当年“亚洲最佳商业领袖奖”。
  
  当时黄光裕还不像现在那么出名,媒体也才刚刚习惯他的存在,他似乎是一下子就出名了的。当时的他,已经有些江湖大哥的样子了,剃了一个大光头,一上台就双手抱拳:“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大哥。”回答媒体提问的时候,也还是有些害羞,说话非常谨慎,像是刚刚出道的明星,坐在椅子上的姿态,则有些刻意地做出大哥模样。
  
  那一天要录《头脑风暴》节目,因为那一期节目刻意要做出“中国式管理”和“西式管理”的优劣出来,所以把他和德尔福的一个总裁凑在一起做嘉宾,黄光裕自然代表了“中国式管理”,而德尔福总裁则代表“西方式管理”。什么是黄光裕的“中国式管理”呢?那时得知,黄光裕的办公室有400平米那么大,平时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很少和下属沟通,非常孤独,也非常用功,因为事必亲躬,曾经累得眼睛出血。
  
  当然,这些都是传闻,所以那一期节目就是要当面问问他,这些传言是不是真的。黄光裕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他知道这些观念在主流价值观中是不好的,所以竭力搞出一幅很开明的样子,搞得自己比“西方式管理”还要民主,凡事都要讨论,办公室永远打开......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事实,他装得也辛苦,当时有种感觉,这个首富好可怜。
  
  录完节目,节目组一起去吃饭,正好看到黄光裕和他们的公关在一起,黄光裕用潮汕话大声责怪那个女孩。我们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估计是在训她吧,毕竟那次录制节目的过程,对他来说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们邀请他,是不是一起吃个饭,他用普通话对我们说,我还有点家事要处理——后来得知,那个公关是他的亲戚。
  
  后来,黄光裕成了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但在我心中,一直觉得他有些可怜。我知道,他非常不容易,16岁初中毕业随着大哥来北京做生意,中间经历了多少白眼和辛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后来虽然成了中国的首富,但是内心的自卑和不安全感并没有消失。这是这一代企业家的命运,虽然后来富可敌国,但当初的创伤,可能永远也不会痊愈。
  
  关于黄光裕的第一桶金的问题,很早就有传言,但一直是一个谜。在过去几年,他也好几次被传言去调查,但每次都涉险过关,据说他的汽车牌照是商务部的,上能通天。这一次能不能过关,就不知道了。中国的政商关系,永远是一个一言难尽的话题,遇到好些民营企业家,虽然非常富有,但经常抱怨,在政府面永远只能是一个“小娘养的”,甚至连“ 小娘养的”都不如。有时候你以为你能操控局面,其实在政府看来,你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而且是一枚过河卒子,一旦过了河,你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把握.......
  
  后来,看冯仑的《野蛮成长》,对于民营企业家的命运的感受更多了一层认识。中国自古奉行“富不能贵,贵不能富”的传统,一个人要么是“闷声发大财”,要么是做一个“社会活动家”,很少有能够两全的。如果你想“既贵且富”,那么就很可能面临悲惨的下场。王石是个聪明人,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才甘愿做一个职业经理人的,然后经常去登登山什么的。有些企业家认识不到这一点,赚了钱之后想成为社会名流,但结果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而这,也是这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命运。
  
作者: zengabao    时间: 2008-11-28 10:49

挣的都是些不干净的钱,只要政府高兴,随时搞你。

还真把他们当神看啊。


作者: demotool    时间: 2008-11-28 22:14

   呵呵。

   由民营企业家的命运看民营企业的命运----这个题目是不好好些。


作者: 慕龙    时间: 2008-11-29 09:08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谁是通天大神呢?呵呵
作者: macrov    时间: 2008-11-29 11:56

冯仑的话很有道理,不服不行。

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难;不和他们打交道,还想正经办成事,更难!

中国式管理,必然走上中国古代商贾的老路。


作者: flyingaa    时间: 2008-11-29 13:59

神说,只有革命党人才能大富大贵,否则通通的找谈话。


作者: stormbird    时间: 2008-11-30 10:24

怎一个‘闷’字了得


作者: apolo    时间: 2008-11-30 12:27
资本的原罪。
作者: luotingyu    时间: 2008-11-30 19:57

楼主你在哪找的这东东,事后诸葛亮,这媒体,难怪人家说什么仔队来着?


作者: iceclever    时间: 2008-12-1 12:46
实际上官商官商,最后的结局都差不多
作者: elring    时间: 2008-12-2 10:11

政商从来都是不可分的吧

sigh  


作者: xiangdu    时间: 2008-12-2 11:13

典型的以偏概全。。。一个人的例子能说明什么问题? 在中国,如果你能顶个红帽子做生意,也许你还有发财的机会,也没有谁敢轻易的搞你。仅以煤炭行业为例,试问哪个煤矿没有官干股?


作者: tcbaby    时间: 2008-12-2 11:59

不知得罪哪个高官了。


作者: dianl    时间: 2008-12-4 20:22

[em01]太高深了 !


作者: mojiayan    时间: 2008-12-7 20:40
,也是这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命运。

作者: 丑牛人生    时间: 2008-12-22 16:35
惊叹!仇富心理!!!
作者: 汉武    时间: 2008-12-22 16:44
冯仑也是个厉害的企业家啊,看完《野蛮成长》后感受很深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