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搜集的各专家关于效率的表述和言论,外文翻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因为是搜集的,所以会持续变化,翻译完我就会整理放上来,和大家进行分享和交流!
先抛出一个:
“什么是效率?先生们、女士们你们在制造环境里是如何定义效率的,你们是怎么样追踪效率的,是不是有什么标准的方法去记录和追踪这个可测量的指标呢?”
——K·史密特(德国)。
《韦式字典》曾给效率做如下定义:(1)通过对生产和成本(能源、时间和金钱等)的比较来衡量的有效的运作状况;(2)一个动力系统通过获取能量并释放出有效能量之间的比。
让我们通过客户的眼光来看一下效率,我们实际都是某个流程或产品的客户,作为客户对我们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呢?质量、成本和交付?对吗?
“如果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完好的质量、准时的交付、最少的资源、以及最低的价格来为客户提供我们的产品或服务的话,并且还能获得利润,我们就可以用效率这个指标来衡量我们输出物,无论它是一个产品还是一项服务,所以我想当下问一下你,你现在的流程的效率如何呢?”
——杰森·米撒摩耳(加拿大)
“在精益环境里的效率应该是指:系统中(1)被客户认定的价值;(2)可次次获得好结果的能力;(3)随时都可满足需求的能力;(4)恰好的生产能力;(5)从一项产品或任务转到下一项产品或任务的极强柔性。”
——保罗·科里(美国)
继续和大家分享
“效率通常在制造环境里,是我们所称之为“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标准时间”比上"生产这一产品的实际耗费时间"。这是一项非精益的指标,它只能够推动非精益的行为,在任何一个企业推行精益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被禁用。”
——布莱恩·马思克尔(美国)
“我实际上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以为效率这项指标在精益当中应相对于节拍(Takt Time)而言的绩效,因为效率的公式应该是:效率=目标时间/实际时间,而这里指的目标时间就是节拍时间,说实在的效率和有效性(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
——亚当·莫兰(英国)
下面也是今天刚刚整理出来的:
大家好,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也说不好传统上精益是怎么定义效率的,我想提一下日本人对效率的看法。从根本上讲,我们的产品、输入物及副产品都有着很多浪费。你可以用量化的方式并通过观察来判断在它们的来路上,即在系统和过程中,它们是否是通过最自然、最简洁、最有意义的、最低消耗的方式而产生的。因此,只要你想知道哪些是完全有必要的事,而哪些是没有用的,你就可以通过观察得到数据并加以衡量。
我对手下的人,常常要求他们在工作中要有效率。但我所指的只有两点,我让他们必须记住这两点。一是:准确;二是:完整。这理由很简单,所有时间上的浪费都在于返工。那些粗心大意、丢三攋四是我们当今最要紧的,也最有必要去克服的缺陷。大谈效率的定义,在这点上,至少我认为是不必要的精力分散。我在军队里也干过,我们对效率和有效性及质量都严格地区分对待。在这里,我跟大家讨论一下。我想些人是把有效性和质量及效率混为一谈了。我举几个例子,也不愿多费口舌。
例如:有效性(Effectiveness):作为产品的某一功能(它能告诉我们的目标达成的程度)。
效率(Efficiency)是指实际的和计划的资源关系(它告诉我们使用资源的程度,比如对人的资源的使用程度)
质量(Quality)是由客户来决定的,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所达成的满意度。
这些定义只是试图表明生产力(Productivity)的某种属性。
“所谓生产力(Productivity)是指一个系统吸纳和产出的关系。是这个系统按产出的要求吸纳,并将吸纳物变成产出物的过程能力 。我感到单谈效率的定义是不够的,我喜欢从如此分解定义开始,来取得符合客户要求的定义和测量系统。
希望我上述所讲的能够有所帮助。”
——安东尼·锐耳顿(意大利)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