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行企业都越来越重视培训了,包括员工培训和客户培训,形式也是五花八门,也有夹杂着旅游、吃喝的等等,当然也免不了请一些所谓的专
妙招一:互动,100%的互动
一提及讲课,大家脑海里多半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个人,站在台上,口若悬河,唾沫星子飞溅,而台下坐着一群人,抬着头,呆呆地看上那个手舞足蹈的“老师”,甚至还有人已经与周公相会了。
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活跃的课堂,台上的人叫、台下的人笑,台上的人喊、台下的人吼,台上的人比划、台下的人模仿,还有编排手语舞蹈、作互动游戏,等各种各样的较为互动的课程。
但这些互动多数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集学员的注意力,而并没有实现与课程内容的互动!
所谓互动并非只是让学员与讲师一起手动、脚动,更多的是心动、脑动,让学员们的心动脑动才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动”。只有让学员的大脑跟着课程而转起来,才能真正地融入到课程之中,才能够让学员从课程中汲取更多的“养份”,这样的培训才会更加有效果。
那么如何做到让学员们的心动脑动呢?
首先,课程中所涉及的故事也好、案例也好,最好是从学员们身边的、能看得着的、接触过的故事和案例入手,这样学员们才会结合着自己熟悉的理解不熟悉的。比如曾有一个讲师在向饲料工人们讲解电脑的组成结构时,就结合了学员所在饲料生产流程和设备的功能入手,起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其次,课程中的一些观念启发性的内容,可以让学员们反思,反思自己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出现过?继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如何解决?如何避免?还可以进行学员间的短暂交流。
第三,当讲到一些思路、策略类的内容时,不妨就举学员身边的、学员所在企业中出现的真实的事件,将事件抽离所在环境,就事论事地予以讨论分析。比如当讲到新的市场开发策略时,就可以列举企业的某个市场进行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员们的讨论热情,还能触类旁通地给学们员在开发其他市场时以启发,同样也会给出所讨论的市场较完善的开发方案,可谓一举三得。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之中,可以借助相应的教具、器材等,以进一步促进学员的参与,实现更多的互动。
妙招二:跟踪:让培训落地开花结果
有笔者和所接触到培训组织者中,多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培训也成了学雷锋——一阵雷一阵风,培训结束之后,对学员的工作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没有实际效果。产生这样的情况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培训本身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成份,二是培训只是培训,脱离了学员们工作生活环境。第一个原因的解决取决于培训本身,如讲师的自身因素、课程设置等,第二个原因的解决就需要适当的跟踪、跟进。
培训的跟踪、跟进可以分柔性和硬性两种形式。
柔性跟进,可以针对一些指导性、建议性的理念类课程,在培训结束之后,与学员继续保持联系,给学员造成一个持续的影响,不断地提醒学员们有意识地运用培训中的相关内容。比如打个电话,问一下运用的如何;发个电子邮件,让学员就培训内容的运用情况作一回馈。这样既能作到培训效果的回馈,也能无形中引起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深化、强化。柔性跟进适用于培训的组织单位。
硬性跟进主要针对一些规范性的、贯彻性的课程,有着比较明确的“任务”类的情况,这需要学员所在单位的配合,监督、督促学员们切身力行地落实培训精神,甚至可以与学员的绩效相结合,以引起学员们的足够重视。
不管是柔性跟进还是硬性跟进,都需要花费较多的资源,但这些投资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和点化的效果,使培训的效果能够看得见,成为事实,从而改变课程结束,培训就结束的情况,让培训的投入更有意义。
同时这些跟踪,会进一步指导、促进培训的改进和提升,继而再进一步促进学员们的提高和成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00%互动是为了提高培训的即时效果,而跟踪是为了将这种即时效果转化持久、甚至是永久的效果,通过这两个妙招的运用,相信我们的培训效果更加显而易见。
2008年7月于北京
讲师的课程作为一种产品,而讲师作为产品的制造者,我想他会和所有产品的生产者一样,都希望自己的产品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而采取互动形式是有利于其产品的推广的,所以没有哪一个讲师会拒绝这种互动,当然互动的形式是很多种的。
在决定培训效果中,培训主管,也就是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后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跟进,包括对培训的评估、考核(包括对讲师和对员工的),同时也是督促员工将所学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这样培训效果才能得到最大的提升!
感觉效果跟踪比较困难!应用型的技巧培训可能能看到效果或者量化评估,一些心态、管理培训比较难哦
[em01]还不错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