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主管的工作包括以下这几件事:对上级领导负责,教育好部下,分配好工作,授权并检查部下的工作,以及作为桥梁、保持部下和公司的良好沟通。这几件事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果。如今很多员工都是80后的一代,他们强调自我、务实、敏捷,对于他们,过去的那种指令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了,应该更多地让他们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他们强调自我、自主、个性的特征。以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来谈谈主管的工作思路。
1、对上级领导负责 主管作为中层干部,是基层员工的领导,但也是上级领导的部下。因此,首先要对上级领导负责,自己的团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自觉承担起责任,让上级领导圆满,而不是在上级领导面前批评自己的部下如何无能。另外,及时清楚地向上级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让上级领导放心。
2、教育好部下
很多主管喜欢抱怨自己的部下太笨,完成不好工作任务,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其中很大部分的责任在于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没有教育好部下。员工进入公司,除了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的一般性的教育培训以外,与具体工作相关的专业培训应该是由主管来做的。主管掌握了工作所需要的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资源部门所不可能全部掌握的。如果主管不把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教给自己的部下,而让大家去摸索,去一点点地学习,又怎么能指望大家快速地完成工作呢。
3、分配好工作 把工作任务分配给部下,这是主管的日常工作。要分配好工作任务,必须要做好两个准备:了解部下和将要分配的工作任务。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对于每个人采用相同的管理方法是错误的想法。发扬每个人的优点,而注意回避他的缺点,把合适的工作交给合适的人来完成,是主管必须做到的。要了解工作任务,才能把工作任务分配好,才能使每件工作都能高效率的完成,并取得良好的结果。不至于出现有些人很忙,而有些却很闲;或者出现每个人都在做自己不擅长的工作,有劲使不出来,这样不仅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4、授权并检查部下的工作 对于部下的工作,如果事事牵制、指手划脚,过于关心工作细节,主管自己就会很累,部下也会很厌烦,产生逆反心理,根本不可能做好工作。只要把部下教育好了,对于具体的工作,授予适当的权限给部下,剩下的事情,就是去检查部下的工作了。以往的工作经验表明,过分相信部下,而不做检查,久而久之,有些工作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
5、作为桥梁、保持部下和公司的良好沟通 有这么一句话:员工入职是因为公司,而辞职往往是因为主管。也就是说,吸引员工到公司的,是因为公司本身的优势,但是导致员工辞职,却是因为主管的工作使员工失望。主管作为员工和公司之间的中间层,要像桥梁一样,及时准确地传达公司的信息,让部下及时了解公司的相关动态,让大家有归属感;也要及时把部下的要求及时反映给公司上层管理人员,尽可能的为大家争取更多的利益,让大家觉得有干劲,有奔头。
总之,作为主管,要做到让上级领导圆满、放心,为上司分忧;保持自己团队的朝气、高效,保证工作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