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重新审视风险管理 [打印本页]

作者: violet0_0    时间: 2008-9-1 14:12
标题: [转帖]重新审视风险管理

简介:深圳最近出现的“断供”现象会引发“中国式次贷危机”吗?现在下结论还有些为时过早。不过是时候重新审视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了。

    深圳房地产市场不断上演的“断供”现象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截至2008年7月中旬,英郡年华、泰华阳光海,半岛城邦等楼盘被媒体曝光,总计约有数十套居室的业主停止向银行偿还贷款。如果深圳的房价持续下跌,“断供”现象很有可能在深圳蔓延开来。很多人由此联想到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导火索就是大量贷款人还不了房贷,结果银行坏帐剧增,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

  尽管业内人士认为深圳“断供”现象还不足以造成全国性的破坏,但是“如何防止‘中国次贷危机’发生,已经成为不得不正视的问题”,针对次贷危机有可能向中国转移的担心,费埃哲公司(Fair Isaac,下称费埃哲)全球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高级总监布拉德·乔森(Brad Jolson)在7月中旬接受《信息周刊》采访时建议,银行在信用额度监控、贷后管理、信息收集和维护等多个环节,都要进行实时有效地干预,“周期要尽可能短,系统要足够敏感”,才有可能防范风险发生。乔森拥有20多年的银行信用、欺诈管理经验,对中国也非常熟悉——这次是他第三十三次来到亚洲,其中曾有十几次到达中国。

  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ERM)将成为银行新的管理手段,以一个相对科学和更具操作性的逻辑体系,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的风险通盘管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发展部负责人、高级经济师李麟表示。在2006年加入上海浦发银行之前,李麟拥有多年的工商银行信贷管理风险经验。

  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又繁杂的系统工程,几乎涵盖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各个方面。从流程上讲包括风险预警、识别、计量、授审、管理、保全、政策评估等多个环节;从政策体系上讲包括风险战略、投向政策、组合管理、限额体系、授权体系、拨备计提等;从内容上讲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等。

  提到全面风险管理,就不能不提到被银行业奉为圣经的“新巴塞尔协议”。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公开表示,到2010年左右,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将全面推行《新巴塞尔协议》。新协议不仅仅要解决金融风险技术和模型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风险管理架构的重组问题。其实施过程通常需要对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组织结构、内部授权等制度环境进行大的变革。

  由此,国内4大商业银行中的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率先设立了“首席风险管理官”一职,直接向总经理或董事长汇报。这一职位的设立意义重大。由于风险管理涉及前台操作、业务审核、内部核规等多个部门,覆盖面广,形势复杂。以往与其他部门处于平行结构的风险管理在策略制订、实际管控方面常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设立了“首席风险管理官”一职后,实行集中汇报,统一管理,便于建立制度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技术先行

    有业内人士评价,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以“观点前瞻,技术领先”着称。“2007年年底,建设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8%。”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田国林在前不久召开的《亚洲银行家》高峰论坛上表示。

  田国林在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领域近20年的从业经验,也是建设银行信贷审批会议的主持者之一。他表示,风险管理要建立“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前台业务部门,作为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和管理者。风险管理、审批等部门作为第二道防线,负责对风险的独立评估、决策、跟踪。审计、合规等部门作为第三道防线,负责对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整个流程的监督以及问责。

  除了梳理流程,在各大商业银行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推行内部评级制。比如《新巴塞尔协议》在最低资本金要求中,就提出内部评级法有利于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以美国为例,费埃哲公司创立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FICO评分系统被广泛地使用,用来对可能发生违规或者拖欠债务的这些客户来进行分级。费埃哲全球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高级总监布拉德·乔森表示,该评分系统是通过数学方法来做一种预测,由于不同的银行机构,有自己不同的系统和标准,比如说他们给客户提供的信用工具,信用额度上限、价格等都是不同的,因此这种预测用主要是综合FICO客户的信用偿还历史、信用账户数、使用信用的年限、正在使用的信用类型、新开立的信用账户5类因素进行评级。

  布拉德·乔森打比方说,如果发现有些客户每天上网去查帐户余额,或者经常打给服务中心,询问一些问题,很可能是一些潜在风险因素,银行就应该警惕,对这些风险做出相应对策。还有通过评分系统会发现违规客户的一些规律,通常他们一般性支出比较少,公共事业和专门服务的支出比较多,还有很多现金预支情况。

  评分系统也正在受到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重视。不久前,交通银行携手费埃哲公司,宣布将建立中国第一个跨越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客户决策管理系统,以有效地贯彻实施行为评分模型,及统计化决策策略等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等。今年5月,交通银行宣布第一阶段的TRIAD账户管理系统正式上线,管理现有的信用卡用户。据介绍,第一阶段的系统从需求定义到第一期上线只用了6个月时间,比原计划提早近4个月,创造了TRIAD系统在全球实施的最快纪录。

  此外,建设银行也在2007年完成了个人住房贷款申请评分卡、信用卡申请评分卡、信用卡行为评分卡的研发和上线试运行。接下来,除了审批和授信调额等环节外,建设银行评分卡的运用还将进一步延伸到客户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差别化营销和定价等前台业务环节,以及预算、绩效评估、产品线拓展等更多领域。

  战略布局

    尽管采取了各种风险管理措施,总的来看,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还任重道远。因为要将银行分散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核心业务管理系统等系统有机集成本身就是一个难点,更何况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将宏观和微观的各种风险因素通盘考虑进去,以建立一个有用的数理分析模型,供决策支持。

  而且,同国外银行业相比,国内银内风险管理控制还不够细致。风险预警、政策审批,贷后检查等环节,多是由人依靠经验来控制,没有完全实现计算机系统管理和支持。因此,国内银行在向新的体系过渡之前,也要在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中寻找适合的平衡方式,不仅要注重系统管理,还要结合传统的规章制度,并且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此外,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发展部负责人李麟认为,“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要对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的趋势有所了解,并且提高到战略的程度审视和加以防范。”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利率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主要市场(如美国)经济疲软等因素对一些敏感性行业、区域和企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位银行内部人士透露,从目前监控的情况看来,银行的资产质量已经受到来自这些方面的挑战。

  李麟认为,2002年底以来是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黄金时期,银行同业均在此期间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是各银行实施股改上市、业务转型、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来自于应对复杂多变局面经验的不足,反过来说,如果我国银行业能够自如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将会获得质的飞跃。因此,风险管控不是单个业务的问题,而是整个银行要面对的综合问题。

  美国次债危机说明,风险管理的探索和范围,永无止境。“压力测试”也应当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思考。

  虽然潜在的风险不一定会发生,但当“宏观经济增长减缓,房地产业行业准备过冬时,中国商业银行该怎么办?”现实的防备措施是一方面银行业要“储备脂肪”,增加资本、提高拨备,收获利润和市场;另一方面要“增强体质”加强管理,强化风险管控和防范能力;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增加流动性;除此而外,还要“穿好棉袄”,优化产品、市场和结构,注重新产品市场形象和目标客户的关系维护,减少周期性敏感所带来法律、声誉等不必要的风险。

(摘自:信息周刊)

 

该贴来自群组:风险管理者


作者: 清静为天下正    时间: 2009-7-2 18:46

贵在坚持

积累


作者: jardon-qd    时间: 2011-3-9 14:45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