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是发命令,营销也不是下任务,一切的‘管’与‘理’都应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
“小”理念“大”战略
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指明灯,没有正确的战略作指导,企业的生命力便不长久。“未来”则把大战略渗透在“经常思考”这一小理念之中,并且结合得天衣无缝。无论是走廊、会议室,还是在办公区,总能看见醒目的标识——“经常思考”。
当然,问题并不在于“经常思考”挂在墙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了企业的每一个成员行动中。公司高层经常思考的是如何满足员工和客户的需要,而且从机制上确保“经常思考”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
“未来”有一条铁的规定:无论谁提出建议,不管采纳与否,一律奖励500日元。如若采纳,根据价值大小再给予少则几千日元,多则几万日元的奖励。这很有效地激活了全公司“经常思考”的活力与创造力。因而,一个七八百人的企业每年可以收到一万多件提案。也因为如此,在日本发明专利排行榜中,“未来”排在第12位,与松下等世界级大企业比肩。
“小”提案“大”智慧
“经常思考”,已成为“未来”不断创新的思维常模。公司上下都愿意结合本职工作和公司长远发展乃至身边各类大小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提案。
员工什么都可以提。眼睛看到的、鼻子嗅到的、五官感受到的、心里想到的、工作中遇到的,都会有员工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改进办法。比如:冬天地板上应该铺地毯,如何节约用水、用电,如何保护办公家具和新产品开发、客户服务等等。“未来”总务部部长正原田美说:“很多好的创意都是员工提出来的。”他指着会议室的几十张课桌腿上套着的绿色网球说:“这也是员工的提案,用废弃的网球做了桌腿的‘鞋’,既保护了地板,也保护了桌腿,而且使褐色的课桌腿‘脚下生辉’。”
生产和营销更都在围绕客户需求进行“经常思考”,在简单的产品上不断地开发,满足客户需要。一个小小的电源线插座就可以开发出七八十个品种系列。他们的基本思想是:即使有的产品卖得很少,但是客户需要就要生产,要让客户觉得“未来”的产品是最全的!他们真正盈利的产品只占所有产品20%,但其不盈利的产品既满足了客户需要,同时塑造了行业领导品牌的形象。
“未来”也曾遇到过激烈的“价格战”,但他们并没有参与,而是将重心放在如何将电线保护得更好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他们把目光盯在生产保护电线的小小配件上,于是未来就拥有了迂回营销的大智慧。
“小”产品创出了“大”市场,而且有了越来越大的利润空间,这也都来源于“经常思考”,不断创新。
“小”管理“大”思维
在“未来”,有很多在中小企业看来不可思议的管理方式。
他们的休息日在日本企业是最多的,一年只有233天是工作日。“五·一”休息10天,盛夏八月又可以休息10天,年底和年初的休息日更多,圣诞节提前放假——因为女员工要回去打理家务。“未来”认为:员工放假比较多,但是干劲会更足,热情也更高。
“未来”认为:管理不是发命令,营销也不是下任务,一切的“管”与“理”都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
在“未来”,迟到、早退不会被处罚。有个别的一次迟到四五分钟,十几分钟,一个月加起来有可能迟到一两个小时,工资并没有减,但员工自己会感到羞愧。随后,他们会自觉克服自身毛病,按时上下班。于是,迟到早退的现象不是越来越多,反而越来越少了。
管理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影响着员工的心理、无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未来”管理中的每一个规定都是在为员工着想,反而为企业增添不少的动力与活力。附近一些企业也仿效“未来”的做法,开始也很担心,结果收效也很好。
“小”改善“大”进步
“未来”也像很多日本企业一样,喜欢用“改善”一词。其实,改善也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理念,细节决定成败,每天改善一点点,日积月累、涓滴成海,小改善带来的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效果最终会给企业带来无限的效益。
在“未来”,改善已经形成了一种思考文化,创新文化,这也是其不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在1970年代“未来”初创时,已有十几家老牌同类企业。怎么办?“未来”深知:只能与众不同,只能走差异化。
我们常见的用在开关面板上的螺钉一般是15毫米的,为了产品性能,更是为了客户方便,“未来”把螺钉做成了20毫米。这样做,虽然成本会提高,但市场却更广阔了,因为20毫米的螺丝钉适合任何墙面的安装。
“小”抠门“大”眼光
日本企业非常强调精细化管理,而“未来”更是从细微处入手,一分钱一分钱的精打细算,公司上下节约行动蔚然成风。“未来”办公室里的每一盏灯下面都有一根拉绳,而且每根灯绳上,都有一名员工姓名,表明这盏灯由他负责。当人们进入一个房间,用哪盏灯就开哪盏,而不需要打开所有照明。
“未来”以前有十几台复印机,大家都不爱惜,很容易坏。后来,只用一台复印机,大家都必须珍惜爱护,这反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培养了大家的责任心、爱心和关心集体的意识。
很好的文章,现在比较常提到的自组织,也许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自动自发,中国企业何时能够有更好创新管理,别人经验固然好,我们为何看不到我们自己创新管理思维,时时思考一下。
今天 我只想看看文章,来得个分的呢,吾好意思的,文章是看过的了,
谢谢分享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凝聚力形成的重要保证
只有一个企业的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时,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独特的团队精神就形成了...
这些是已经具备意识的,但在意识已固化,如何改变与改善意识呢?
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才能让公司满意。
经常思考太累,毕竟劳资关系并不是一家人啊,不能要求大家都有主人翁态度。
偶尔思考可以促进职业发展,倒是可以多考虑考虑。
我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治理结构.同以前的许多管理大师的相信人总是向善\认为人总是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有着异曲同工之秒用.只是体现在"未来"公司更多的是给予正激励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作为动力.从国内的观点似乎同牛根生的财散人聚有着相同的原理呢?
表面上看很容易摹仿,但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及管理背景是做不了这些功课的,就好比武术的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简单的看我也会,其实自己做来同高人做来根本就是两回事!!我赞同“未来”的做法,但不推崇国内企业去学习。可以作为我们未来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供我们更多的研究!!!
对于25楼的问题,我觉得就好比一个身上只有几文钱而想办几两银子才能办成事和矮个子想和高个子一样大跨步行走一样.我不否认和打击有这样心怀的志士,正如我24楼的回复,别人是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别人能以武当长拳低档太极拳,而我们也想效仿,那只能被打得遍体鳞伤!首先抓好自己的内功,慢慢的一步一步地来。找出问题的结症逐步解决!有好的东西不一定适应你,看着是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或许你做来就适得其反!!
这个应该是公司的文化的了吧
一个人人都努力维护的集体,如果有人对这个集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他自己也会感到羞耻的。
企业文化真正建立起来
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世界,只要给他们自由,他们就能极大的改变企业
hehe !!!这和整体素质应该有关吧!
每个人其实都在经常思考,让公司全体人员都为公司而思考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只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全体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待,才能让大家思考的劲都使向公司吧。
管理不是发命令,营销也不是下任务,一切的“管”与“理”都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
说的非常好!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