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的重大地震,牵动着港人的心灵,
邵逸夫不仅仅是个慈善家,也是精于管理的商人
官场之领导,商场之老板,“千古绝妙一把火”的功利,落实就在业和绩上。官场有曹操笼络人心,商家有邵逸夫高薪聘请,礼贤下士,印象玻深。
邵逸夫是香港
话说1985年,邵逸夫花费32万元,买下清水湾近8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建造“邵氏影城”,展工的“制梦工厂”计划。这个时候,邵先生的事业不缺摄影棚、新公司、机械设备,缺的是人才,如制片、化妆、剪辑、配音、暗房、编剧、导演、演员……
邵逸夫来香港主持“邵氏”,
这时,老报人,上海新闻界之才子吴嘉棠为邵老六推荐了邹文怀。吴嘉棠提到的邹文怀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原籍广东潮州,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讲的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英语。英文名字叫雷蒙。吴嘉棠穿针引钱,邹文怀同意与邵逸夫见面。邵逸夫对这次见面极为重视,精心布置了一番。把亲自把关,挑选出自己认为满意的“邵氏”出品的影片。见面安排得隆重热烈,规格甚高。那天上午,邵逸夫一身新装,早早地恭候邹文怀的光临。邹文怀一到,邵逸夫就设宴款待,为他接洗尘。吃罢饭,邵逸夫又陪同邹文怀一起看戏,欣赏“邵氏影片”。邵逸夫如此纡尊降贵去迎接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客人,可谓几十年平生头一遭。他心中自有如意算盘:眼下人才奇缺,若想成霸业,必须有一流人才相佐。刘备请诸葛亮尚且三顾茅庐,我要邹文怀相助,也自当礼贤下士。
看完影片,邹文怀彬彬有礼,恭谦客气地起身告辞。邵逸夫本有意要与邹文怀长谈一番,拍板敲定工作之事。不料,他却急着要走,没有表明态度。邵逸夫也不便多加挽留,只能相送。邵逸夫沉不住气了:“邹先生,你看工作之事是不是可以定下来?什么时候来上班?”“邵老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这件事以后再谈吧o。”邹文怀推辞遭道。邵逸夫不再言语,默默地送邹文怀上车。望着急驶去的汽车,邵逸夫心中怅然若失。他前思后想,愈发觉得千万不可痛失。错过邹女情这样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才。他下定决心,重金礼聘邹文怀出任“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宣传部主任要职。很快,他又找到邹文怀。几句寒喧之后,邵逸夫单刀直人说明来意。邹文怀被邵逸夫的诚意打动了,决定接受邵逸夫的聘请,到刚刚
但又提出一个要求:“邵先生,宣售传部必须由我亲自组织班底,这个条件必须答应我。”邹文怀斩钉截铁地说。”好啊,这个要求我完全同意,你尽管放心。”邵逸夫当即拍板定音。邵逸夫几经游说,并许以重金礼聘,邹文怀挡不住诱惑,终于应允出任“邵氏”宣传部主任之职。宣传人才问题迎刃而解,其他一切困难就冰消雪溶了。邵逸夫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撒开一张大网尽获八方人才,开始了事业的腾达。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顾茅庐,固然是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是一位领导者老板不耻下问,虚心求才,但何尝不是施恩驭下之术呢?人人有弱点,喜利,怕死,你如果按我的意志行事,你可以得利,如可以升官、晋级,加薪,如果违反我的意志,那么轻则穿小鞋,中则受处分,重则撤职、坐牢、杀头、灭族,所以领导者老板要软硬兼施,说得文诌一点,叫宽猛相济。
来源:中华管理在线
佩服这位老人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值得学习!
邵老能成就大事业,与他的礼贤下士是分不开的!
邵老是胸怀天下,大爱之人!
是我辈的楷模!
在全国高校有许多“逸夫”楼,不知道是否与他有关?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