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陈光甫:小银行的大掌门 [打印本页]

作者: 翻阅日历    时间: 2008-5-13 13:53
标题: 陈光甫:小银行的大掌门

  1915,刚刚开业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说他特殊,不是因为他的身份,也不是因为他的财产,而是他的行为。
  这位特殊的客户是一个中年男子,他声称要开100个账户,但手里只有一张百元钞票。银行职员明知他是恶作剧,但还是不厌其烦地给他开了100个账户。当中年男子拿到100个存折的时候,他真正心悦诚服:这家银行是一家真正的“平民银行”。
  在当时,大部分的银行都不愿意招揽小额的储蓄业务。所以,当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打出“一元起存”口号时,好事的中年男子非得来一探究竟。这一出闹剧的影响非常大,不久就成了上海市民家喻户晓的笑话,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名声大振。
  银行的创办者是陈光甫,当时有“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之称,而他最初,只是一个报关行的学徒。

七年学徒
  1881年,陈光甫出生于江苏镇江,在八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幼年的陈光甫体弱多病,七八岁的时候才渐渐学会说话。长辈们对这个晚熟而孱弱的孩子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希望他能平平安安、自食其力地生活。
  陈光甫的父亲陈仲衡曾在镇江做进口火油生意,由于经营不利,只能停业。反复权衡后,粗通英文的陈仲衡到汉口当了报关员。就这样,陈光甫也一起到了汉口,并学起了英语,还到一家报关行当起了学徒。
  学徒生活非常辛苦。早早起床后,就是一天的杂务。倒尿缸,扫厅堂,侍候师傅们洗嗽起居,而吃饭的时候也要在师傅的左右,添饭,奉茶,等所有人吃晚饭后,才能把剩下的饭菜填一下肚子,剩下的饭菜不够时,还要忍饥挨饿。晚上关掉店门后,只能在地板上睡觉,夏天便睡在凉台上。
  但是,孱弱的陈光甫并没有畏缩,时刻不忘父亲的嘱咐:每天清晨听到汉阳铁厂的汽笛声,便起床读书。七年之后,陈光甫没有累垮,还掌握了商业和金融方面的不少知识,也而且学会了灵活处事,英文更是大有长进。
  1891年,18岁的陈光甫考入汉口海关。当时海关兼管邮政业务,光甫被分配在汉口邮政局做事。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逐渐精通业务,也熟悉了邮局的人事和业务管理,当时的外籍职员对企业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有一套成熟的做法。不过,陈光甫受不了一些傲慢的外籍职员对自己的歧视,愤而辞职。
  辞职后,陈光甫到汉阳兵工厂找到了一份英文翻译的工作。经理景维行见他天庭饱满,鼻直口阔,面色白皙,平日的工作也有声有色,觉得潜力很大,把他招为东床快婿,陈光甫的命运有了一次大的转变,他走向了国外。

自卑的强者
  1904年,美国举办规模空前的圣路易斯世博会,邀请清政府参加。清政府为了振兴国势,也决定组团参加。买办出身的景维行和湖广总督端方有很深的交情,让陈光甫担任湖北省赴美参加博览会的办事员。
  在美国的陈光甫除了思念家乡的父老、妻子外,也有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几个月间,开始是新鲜,继而觉得冗长乏味,最后,他竟然有些自卑——中国的参展品还是以农产品为主,和西洋的物品相比,无疑是相形见绌,常常有外国参观者投以藐视的目光。
  陈光甫作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博览会之后,他没有和其他参展人员回国,而是留在圣路易市,并到一家商业学校学习打字、簿记和商业文件和信函写作等知识。
  在美国呆了一阵后,陈光甫逐渐拮据起来,但他不希望自己的求学之路半途而废。他来到华盛顿,找中国驻美国公使馆资助。幸运的是,驻美公使梁诚赞赏陈光甫的求学意志,特别批准了他的留学津贴,一月100元。岳父景维行也被陈光甫感动不已,对他的学业大力支持,一直进行资助。
  辗转几个学校后,1906年,陈光甫踏入了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华登商学院。学徒和海关、邮政部门中积累的经济贸易、商业金融等经验,逐渐和系统的商业、财政、金融理论结合了起来。陈光甫终于破蛹而出,三年后,获得商学学士学位。在百老汇信托公司实习几个月后,陈光甫回到了中国。

小小银行,四两拨千斤
  1915年,陈光甫筹办了一家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这家开在在上海宁波路的银行门面小,本钱也少,当时号称有10万银元,其实只有东拼西凑的8万银元,股东也只有7人。
  盛宣怀的远亲庄得之投入了2万元,是最大的股东,担任董事长。陈光甫只有借来的5000元,自任总经理。开张的时候,陈光甫和几个股东在敲定贵宾的时候,都不敢邀请银钱公会的董事朱五楼,担心人家不赏脸。毕竟,同年成立的银行中,资本最小的中华商业储蓄银行也有25万元。所以,陈光甫的银行有“小小银行”的美称。
  尽管开张并不是很风光,业务却还得认真办。陈光甫也和业务员一起出去跑经营。白天出去拉存款、跑工厂、放贷款,晚上回到银行的时候还需要培训员工。
  不过,陈光甫不仅仅有热情和干劲,他也有系统的金融和市场营销的知识,他熟悉美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经营方式。在他的银行里,他没有把目光投向那些看不起这些小银行的大企业和大买办,而是看中了小额的储蓄。当时的上海,小额储蓄基本上完全是一个市场空白点。
  在同行们鄙夷的眼光中,陈光甫提出了“一元即可开户”的口号。平时被银行巨子忽视的平头老百姓们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走进银行的大门,于是纷纷带着剩余的小额存款来到上海银行。
  在陈光甫看来,银行服务的对象应该包括普通的老百姓。所以,他命令银行的大门要比一般的银行小,即使上海的总行大楼,也特意封闭了几米宽的大门,由边门出入。他担心如果银行的大门太阔气,可能吓退那些小额储户。
  属于上等人的银行业,也走向了草根,36年的时候,上海银行的储户超过了15万人。公司的小职员、教师、家庭主妇、个体商贩,这些社会中下层的人员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创立的当年,上海银行储蓄额只有57万元,到1926年猛增至3244万元,全国排名第五。1937年,存款总额接近2亿元,占全国私营银行存款总额的十分之一。
  在银行放贷业务上,他也主动和民族企业家接触,荣氏家族,张謇的企业,背后都有陈光甫的作用,而当时的外国银行,对民族资本一向都是落井下石。

让职员变成股东
  陈光甫重视职员的作用,对高层管理人员,他往往视如手足。抗战期间,上海银行的总部一起迁到了重庆,但上海的总行还是在运行。担任总经理的朱如堂独自支撑着上海的总行。在和重庆暗中联系的过程中,朱如堂被日本宪兵队抓去,关进了监狱。
  抗战胜利后朱如堂才被放出来,为了补偿他的损失,陈光甫给朱如堂补偿了15万美金,并把他调到重庆,以躲开了国民党“肃奸”的风头。
  在银行内部管理上,陈光甫注意积极性的激发。上海银行的职员,往往比其他银行的职员工资高。当时,一般银行行员每月是30元,而上海银行能达到40元。
  为了能够留住人才,陈光甫规定,本行的职员按照职务和工作时间长短,可以购买到一定的股份,颇有“雇员持股”的特色。形成“银行是我,我是银行”的观念,提高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银行建立的第二年开始,陈光甫每年都拨出一些专门经费进行员工教育。1923年,更是建立了实习学校,授课的老师都是高层管理人员,他自己也经常参加。
  每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都会招聘优秀的高中生、初中生到银行学习,公开登报招考,每期20人至30人,半天学习,半天实习,三年毕业后留作银行职员。对这些训练班,陈光甫称之为“黄埔军校”。
  在日记中,陈光甫阐述了自己的经营理念。“世界大势及中国历史均证明,盲目牟利之机构将无永存之地步,必须将‘理想’因素纳入私人企业中,方可存在。理想就是以所能换所需,即尽一份力量,得一份报酬,而不取不应得之利益。”
  他的理想,使自己的员工能够成长,能够为储户服务,也能够支撑民族企业的发展。

编后:
  陈光甫凭什么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太了解中国,也太了解中国人。
  吸纳存款的时候,陈光甫看到了中国广大的草根阶层,所以,他开创了一系列的中国“第一”:第一个推出一元起存,也第一个提出零存整取、整存零取、旅行支票、子女教育储蓄基金、养老储金。这些,都和中国当时社会保障体系很差、民众安全感不足的现状相符合。
  甚至,陈光甫还发行储金礼券,专门给人用于送礼。这种礼券分为红色和素色两种,分别用于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也和中国的礼俗风尚相合拍。
  往外发贷款时,实力雄厚的山西票号推崇“万两银子一句话”,采用信用贷款,不过,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形势综合判断后,陈光甫坚决要求实行抵押贷款,尽管麻烦,却安全。最终,小小银行在混乱的中国成长为民族金融业里的老大,而一掷千金的山西票号,最终在风浪中消散于无形。


作者: 林助理    时间: 2008-5-14 10:45

观念走到别人前头


作者: 天才土匪    时间: 2008-5-15 13:13
万两银子一句话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