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读《论语》 [打印本页]

作者: ydy135    时间: 2008-3-7 09:23
标题: 读《论语》
很早就想系统地读一读这本儒家圣经了,最近终于抽出时间,开始啃国学。先从历史和先秦著作开始。历史方面读的是《资治通鉴》,国学方面读的就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

不管孔子的后人们如何定义这部作品,也不管那些皇帝士大夫们如何利用论语当作稳固江山、束缚人性的工具。这部作品本身的人文贡献是不可泯灭的。

以前读中学历史,常听人讲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但现在都读到“宪问十四”了,却发现孔子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更偏向“礼”。所谓礼,就我自己的理解,就是思想和行为的秩序。只有符合礼的心理要求和行为规范,才可以被称作仁,才够得上做君子(统治阶级)。而普通老百姓(小人),只要跟着君子去做,国家就能享受太平。

今天我们常常在社会上树立各种英雄模范、典型,并要求全国人民学习,跟孔子所说的礼,不是很相似吗?

在混乱的世界中建立秩序,对于一个文明国家来说,当然是最重要的事。孔子的学说并非空中楼阁,只是不太适合乱世罢了。

昨天读资治通鉴,看到刘邦请叔孙通建立宫廷礼仪一节时,差点笑出声来。这个大老粗虽然学历不高,但脑子是极灵活的,凡事实用第一。当初带兵打仗的时候,刘邦可以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往里面撒尿,现在做了皇帝,想要找找感觉,又把尿液未干的帽子重新戴在自己头上,着实有趣。

也亏得刘邦建立了各种泽被深远的制度,汉朝才延续了400年的江山。

可见,孔子的学说也是非常实用的,只是他老人家生不逢时,又不肯变通,所以才终生不得志。叔孙通被司马光批判为妥协修正主义。但我觉得他没有做错。理论最终是为实践服务的。不能为实践服务的理论,即便再高明,再正确,也只能雪藏。叔孙通虽然修正了孔子的理论,向现实作了妥协,却让儒家学说能够继续生存下来,这不是很好吗?

作者: jackeroo    时间: 2008-3-31 10:20
有道理  该思考
作者: sleep    时间: 2008-3-31 12:11
理论只有与现实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展,如果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就很难生存下去的
作者: foglee    时间: 2008-3-31 13:21
变通不管在哪些方面还是值得提倡的,有时总结过去的时候,对自己以前的执著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作者: 琦    时间: 2008-4-7 08:34
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em07]
作者: hj00225    时间: 2008-4-7 20:53
有道理  该思考一下了,有空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hj00225    时间: 2008-4-7 20:53
有道理  该思考一下了,有空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bullet    时间: 2008-4-9 07:45

大家对中国的这种文化习以为常了,很多时候都是很无所谓的样子

我也一样,自从前段看了大染坊,看了闯关东,看了天龙八部,开始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的东西真的很好。


作者: victor81    时间: 2008-4-11 09:37

这是文化回归现象,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都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优良的文化传统,泱泱中华,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思想的先驱,只是工业在近代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现在正在努力追赶,但是我们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知道我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将外那里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文化等!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