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5-21
共损失44元
[em04]
100-6=94
(50+29+15=94)
最先,小米鞋店拥有资产15元,
当把鞋子卖掉之后资产为21元,
当给别人50员之后资产为 -29元(21-50),
由此可知,小米鞋店在这次交易中损失了15+29=44元,
结果同二楼.
[em04]发现一个问题:是我把问题复杂化了.
其实很简单:就是那年轻人得到了多少,那店主就损失了多少.
结果:年轻人得到了29+15=店主损失的44
[em01]
之前的错了
[em03]
店主不就是损失了一张50元的真币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搞这么复杂????
“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要统一一下理解,就是与正常交易相比,损失了多少钱。
一定要把问题向简单的方向做变换!
1:把向别人换钱(用自己的一张真50元)的行为变换到昨天去。这样问题就是他自己有零钱,别人拿一张假50买鞋。
2:把他找出去的钱,当作鞋的成本,把他收到的有用的真钱,当作销售额。这样,正常情况收50(销售额),找出29,加上鞋成本15,成本44元!那么正常情况,销售额应该是50元,但现在,销售额是0,成本不变还是44!损失多少?50-0 = 50 嘛,无论成本价是0,还是1亿,他“比正常交易”都是损失了50元!!!!!!!!
这就是整个的基本逻辑。你无论用什么会计、金融、现金流量表、概率论、现代管理、中国式管理、博弈论、纳什均衡、德鲁克、孔子、论语、三国、熊皮特、弗里德曼、张维迎,都无法攻破我的解释!!
看怎么理解,同意二楼意见,赚了6元,不过50元是假钞,所以损失44元.
我再补充一句:
说损失了44元的朋友,算的是对的,但我们对损失的定义不同。
你对“损失”的定义是:本次交易后,店主的当前总资产比交易前,少了44元!
------我比较的是与(假设)正常交易后比,你是与交易前比。
6-50=-44
很简单一个思维方式:
1、假如50为真币,老板得利润为6元;
2、现50为假币,直接用利润(6)-损失(50)=老板损失的钱数。、
这个逻辑方式,应该比各位以上所讨论的要简单吧!
[em01]损失了94元吧??
应该是73元
发现一个问题:是我把问题复杂化了.
其实很简单:就是那年轻人得到了多少,那店主就损失了多少.
结果:年轻人得到了29+15=店主损失的44
原来如此。换一种思维!谢谢
假币:50元,
一双鞋:21元
合计损失:71元
那年轻人得到了多少,那店主就损失了多少
-----------这里的问题是,年轻人得到的是多少?29是没问题的,那个鞋子,是按15元算,还是21元? 按照边际效用学派的解释,买东西买来的是边际效用,因此对年轻人来说,得到的是21元。按照劳动价值论学派的解释,是15元。
这题目还可继续绕深一点,呵呵。。。。。
如果50不是假币,正常交易,店主应赚6元
50是假币,损失50元
如果按照年轻人所得=店主损失算,年轻人得到:29元钱+21元鞋子一双=50元;所以店主损失=50元。
因为,从年轻人角度看这双鞋就是21元,而且如果正常交易,小店应将鞋子21元卖出,赚取利润6元
“=”的左右两边概念不能混淆
找给顾客:29元
还给邻居:29元
鞋子成本:15元或者按照售价21元
那么损失的就是:73元或者79元
有三项损失:1.一双鞋子成本15元.2.利润6元,3假钞50元,共计71元
唉
晕死我了
不能把它当做简单的算术啊
损失44元
这位兄台,未免太自信了吧!
这次交易中,以您的思路,总的损失是50元。但与此同时,店主赚了6元,应该算入收益吧!
如果不发生这次交易,则这6元钱的收益不法产生,因此,个人觉得用这6元冲抵损失。
最先,小米鞋店拥有资产15元,
<当给别人50员之后资产为
-29元(21-50),
由此可知,小米鞋店在这次交易中损失了15+29=44元,
结果同二楼.
以下是引用tph3211在2008-1发现一个问题:是我把问题复杂化了.
<其实很简单:就是那年轻人得到了多少,那店主就损失了多少.
结果:年轻人得到了29+15=店主损失的44
[em01]<
/p>
之前的错了
两个思考角度,后者让我眼前一亮,我咋就没从这个角度思考呢
50+29+15=94
上面说的从你的角度是有一定道理
但
老板确实是赔了50,还找还了客人29,还有一双15元成本的商品啊
呵呵。。。。。。。
搞不懂你们
支持六楼
俺是校长俺说了算:
50(还街坊的钱)+15(成本)+29(找出去的钱)+6(该赚而没有赚的利润21-15)=100元
[em01][em01][em01]我觉得损失44元是正确的。既然要理清这次交易的损益,那么事先把利润6元算进店主的既得利益是不合适的(也就是那些把50元作为答案的)。
总结:这次交易要么赚6元(如果是真币),要么损失44元(假币)。
同意是
44元的,毕竟是在研究损失了多少钱,我觉得那6元钱是未实现的收益.
一共44元啊!
所以4楼的答案才是正确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店主不就是损失了一张50元的真币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搞这么复杂????
“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要统一一下理解,就是与正常交易相比,损失了多少钱。
一定要把问题向简单的方向做变换!
1:把向别人换钱(用自己的一张真50元)的行为变换到昨天去。这样问题就是他自己有零钱,别人拿一张假50买鞋。
2:把他找出去的钱,当作鞋的成本,把他收到的有用的真钱,当作销售额。这样,正常情况收50(销售额),找出29,加上鞋成本15,成本44元!那么正常情况,销售额应该是50元,但现在,销售额是0,成本不变还是44!损失多少?50-0 = 50 嘛,无论成本价是0,还是1亿,他“比正常交易”都是损失了50元!!!!!!!!
这就是整个的基本逻辑。你无论用什么会计、金融、现金流量表、概率论、现代管理、中国式管理、博弈论、纳什均衡、德鲁克、孔子、论语、三国、熊皮特、弗里德曼、张维迎,都无法攻破我的解释!!
算出答案是别的数的人应该看看此楼,其实最简单:收到多少假币就损失多少。
因为所有的交易都是等价的,唯独假币是0:50的。
至于说44的人,认为鞋子成本是15的,也错了,因为鞋子一旦成交,鞋子的价值就是21,而不是15,你该赚的钱没赚到也是损失。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