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jinngle推荐了一篇帖子,[雷霆四野]家人的[原创]浅谈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因为见个了朋友,没来得及回,今天想了下,觉得这是个可以展开讨论的问题,于是拉出来和各位家人共同探讨一下.
引:执行者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老板,咨询师与企业家之间的很多问题,不是因为我们自己做的不够出色,而是因为我们不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先来分享一个故事: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110米跨栏决赛。
“随着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刘翔的起跑非常的顺利,他目前排在第一位,刘翔!刘翔!刘翔是在第一位,刘翔赢了!刘翔赢了!刘翔创造了历史,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创造了历史!他平了1993年科林·杰克逊的世界记录。刘翔赢了!……”
某体育学校
A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刘翔跑的多快啊,你们都要争取像刘翔一样跑的快,这样你们就能拿第一,夺奥运会金牌!”
其后,A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包括后有狼,前有美女)来刺激同学们跑的更快。
但此时B校长却高兴不起来“明年就要举行北京青年锦标赛了,如果这次再不取得好成绩,合作伙伴可能就要撤资,A老师已经来了一年了,但……”
C君,体育学校外聘顾问
C君马上连夜召集项目组员开会,主题“刘翔为什么跑这么快?”
于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人根据ABC工具认为是因为风速,有的人根据DCE理论认为是动作比以前有细微改进,有的人对比了“刘易斯”跑步,找他们的共同点。有的人准备通过内部关系,打探关于此次关于刘翔的情况……
刘翔回到中国了,会还在继续开……
A君:一般管理者;
B君:企业家或老板(这里不分开讨论了)
C君:咨询师
A君,如果能也和同学们马上开会探讨一下“刘翔为什么跑这么快?”,并且明白“自己来了一年了,但成绩却不好”是否应该重点准备明年的青年锦标赛?
B君,如果也能参与A君组织的讨论,并和A君深刻探讨一下,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明年的青年锦标赛”
C君,如果能引导A君作好“明年的青年锦标赛”,并且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A君分析“刘翔为什么跑这么快?”。
这样也许会更好。
经营的核心在于不同资源间的优化配置,以A之长补B之短,以B之长补A之短。
一个卓越的组织:不同的角色不仅仅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处理问题,更重要的,还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去补充其他角色的短处,从而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很多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彼此之间做的不够出色,而是因为我们往往习惯用自己的所长,去衡量别人的短。
话题扯的有点远
下面是回复雷霆四野家人的,希望能共同的探讨一下。
呵呵,一般人都是从“个人的管理上升到企业的管理”
雷霆家人的创新思维“从企业的管理回归到个人的管理”
并且很多观点都很新颖。谢谢你的分享。
------------------
一、 蒙牛——抢夺市场的速度
蒙牛成长的速度我们可以用火箭上天来形容,很多人都在研究蒙牛基团的成功,其实我们觉得其重要的一个成功环节就是对市场的抢占速度快。走在大街上,推车逛超市,产品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这个年头,想在短时期内让企业飞速的发展,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抢占市场,抢占市场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资金的回笼。没有市场的充足回款,再说什么好像意义都不大。
启示:提高个人办事效率
企业的效率应该体现在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上,给我们个人的启示就是应该时刻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我们在个人成长的历程中,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和制约要素,但无论如何不要耽误自己的办事效率,领导一般不愿意听任何接口,只要把工作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就一切OK。为什么《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那么受管理层的欢迎,其中必然有其道理。向蒙牛抢占市场的速度一样去办事,你的领导、朋友几乎没有不喜欢你的,除非是他们嫉妒。
蒙牛的速度是最为大家印象深刻的,提到蒙牛必提到速度,但雷霆兄用蒙牛的速度来得出企业的经营“应该抢占市场,抢占市场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资金的回笼”却是值得商榷的。
这就像告诉后来的企业
“同学们,蒙牛同学跑的最快,大家跑吧,跑吧,像蒙牛同学那样奔跑吧”
且不说同学们“为什么要跑的那么快”(不同的企业不同阶段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也许如蒙牛同学那样的跑,只能使得企业过激死或过劳死)
重要是“蒙牛同学为什么跑的那么快”难道是因为“蒙牛同学喝了蒙牛牛奶了?”,这个问题也许对后来的企业或者个人提升更具有借鉴意义。
蒙牛同学为什么跑的那么快?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1:天生基因好:
蒙牛同学以前的导师就是大名鼎鼎的伊利老师,蒙牛同学一直在伊利老师那里潜心学习,并且认识了一大帮伊利老师的助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蒙牛同学带着伊利老师的助手.离开了伊利老师,自己创办了蒙牛(不知道伊利老师有没有给自己留一招呢?).
大的环境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全国人民好象都意识到喝奶的重要性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年青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不可否认,蒙牛同学和伊利老师的宣传有功劳,但个人认为文化的趋向在其中才是主导作用)一夜之间,中国不仅有个首都,还有个乳都了,乳都里面大的就伊利老师,和蒙牛同学两个人,
天时,地利,人和被蒙牛同学占尽了。
谁让他是老牛呢?
2:善于撑杆跳:
蒙牛同学从小练习的就是撑杆跳,虽然伊利老师跑的很快,但怎奈不敌蒙牛同学的撑杆跳,蒙牛同学一会用乳都的杆跳,一会用超级女生的杆跳,一会用神六的杆跳,……
这个吓坏了伊利老师,于是伊利老师也使了一招漫天过海,找来了奥运会的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跳啊?
3:狼进不来:
狼真的来了,其他行业的狼都威猛异常,本土企业已经被吞噬的差不多了。
但这行,狼就是打不进来,就算打进来了,又水土不服的走了。
现在他们又想着法的往进打,有的还伪装成了羊。
这是我对蒙牛同学为什么跑的那么快的看法。
在我看来,企业准确定位自己的行业优势,营销优势(会的也学着撑杆跳一下)资源优势才是蒙牛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感谢coolpirate给家人带来的2007年最后一道晚餐,我的回复已是2008年,首先祝新年快乐!
蒙牛的成功原因确实有很多,一本《蒙牛内幕》就告诉我们好多,
一次偶然听到了其总策划孙先红的课程,深受启发。jinngle说的好,当时她引用个关键词——
速度!就我们个人发展而言,应该提高自己的速度,速度可以作为个坐标,
比如说,四大基础技能:听、说、读、写,这四方面都有速度的话,个人综合能力就高,
蒙牛带给我们的启示从速度开始,但细分起来其综合发展速度靠的是各放面的实力,
而我们作为个人,完全可以借鉴的更多——
天生基因好,这一点,我们就是没有好基因,也可以找好的对手去学习,跟高手过招或交流
进步的就是快。
善于撑杆跳,这个更值得思考,个人发展也完全可以借鉴这个方法,以后我就总对外宣传
“布什、拉登、雷霆” “布什、拉登、雷霆” “布什、拉登、雷霆”……
最起码能让大家记住咱,排到他们二位后面也是个人物,哈哈,这个问题仔细分析更有味。
狼进不来,确实是这样,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蒙牛和伊利在对抗外地乳制品企业的时候,
他们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就好比是当年国共联合抗日的道理一样……
coolpirate的回复不能单用精彩来形容,如果说语言的类比和风趣吸引住了读者往下读的兴致,那么,文字背后的那一层思维优势更让我钦佩。
coolpirate认为:蒙牛的成功在于善用自身的优势,而不是仅仅依靠速度来成事。
雷霆四野认为:类比蒙牛的速度,启发个人可以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
我曾经问过coolpirate一个问题:同一份考卷,你会为分数提高答题速度,还是为了思维严谨而放缓答题的步伐,为自己写上最全面的观点?
coolpirate说他会选择思维的严谨,因为那是个人一生的优势。
我又问:失去了分数,没有了敲门砖,你又怎样让自己脱颖而出呢?
……
这就是选择培养个人优势还是选择个人速度的悖论。
疯狂英语的李阳只要一出现,都会不遗余力的告诉所有“疯狂”学英语的人们,语言的标准发音有多么重要,只有掌握了一口流利而又标准的美式英语,美好的机会才会降临到他们身上。
于是不少人把说一口流利而又标准的英语当作了门槛,只要跨进语言的障碍,前面就有许多黄金和美女等着他们挖掘。
真的是这样吗?语言只是思想的一种描述工具,即使没有语言,人类还是会发明其他非语言的方式去表述思想。不是先有“标准”,而是先有“沟通”,“标准”是“沟通”积累的结果。所以丢了思想,再“标准”的语言也没有用。
速度也是一样,个人优势的积累会带来速度,但丢了个人优势空谈速度,就会本末倒置。
香河家具城自助公寓提供短租房,半天起租,设施齐全,可洗衣做饭,洗澡上网,有电脑,拎包即可入住,150元/天,联系电话:0-13754565658 网址:http://www.0316jia.com QQ:827388513
这个讨论有点意思。
这就是选择培养个人优势还是选择个人速度的悖论。
这个问题有个现实案例:我认为雷霆家人提供的案例,单从市场角度来说(渠道分销),重点在于抢占市场的速度,因为前提是“同质化的产品”或者“更新速度较快的产品”,就是说,把众多因素排列组合,会很明显看到,速度是优势。
但是如果加多一个创新的因素呢?单从渠道分销来说,创新点可以在哪里呢?创新的成本和迅速站立市场的利润对比如何呢?行业的性质,对于企业行走江湖,优势的选择是关键。
突然想起一位朋友,他的职业规划论证了这句话:做什么工作都有做的出色的可能,但花时间思考自己喜欢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然后做出选择,走对方向,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幸福感。
讨论已经渐入佳境,收藏之,看了再发言
wow。差点没看到两位家人的精彩讨论:
好的,我们缩小范围,集中在速度与优势这一片。
先是雷霆家人的:
QUOTE:我有两位朋友,都是做全国代理的,一位的特点是,接个产品弄套资料,就在短时间内上全国,然后慢慢的补充休整。另一位是,总要等到所有资料都做的完善而具体了,才启动全国市场。按道理是应该后一位做的更好,可后一位往往是一次做到位了,同类竟品跟进的也快,往往就把尚未夺取的市场,让大家瓜分夺取了。QUOTE:其实从他们的个人收入来看都是年近几百万,其实在这个圈内并不多,但各有其特长。QUOTE:个人建议,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现在市场的机会往往有很多看的是速度,当然质量也不是空谈,也要做到。QUOTE:都说鱼和熊掌不能间得,但今天吃鱼,明天吃熊掌,可不可以呢?
其实雷霆家人的这两类朋友,也是我经常遇到的
一类是“思考致富”型,强调的是:东风不落,万事俱备
一类是“劳动致富”型,强调的是:逢山开路,遇河搭桥
创业路上,单纯的两者都很累,如雷霆家人讲得一样“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
但,讲到先后上,我更倾向于先“思考致富”再“劳动致富”。
起始的“速度”快,很可能让你抢占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却是“不成熟的”,正如地基一样,如果没有好的地基,“速度”只能让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到七年:
一则:是因为他们想快快不起来(没有地基,快是不可能的)
二则:是挺快的,但不成熟的“虚幻的快”导致了他们死的也快。
随便一个创业的“谁不告诉你,他的宏伟目标”,大家都在追求发展快。但急工冒进是迟早要还的。
与其付出成本先“劳动致富”,不如先“思考致富”
再对比雷霆家人举到的例子:
雷霆家人,举的后一位朋友的例子,其实是思考的另一层:“思考什么致富”的问题。
家人的这位朋友,不像是在“思考什么致富”,更像是在犹豫不决,比如这位朋友应该提前想到“行业的特殊性(容易被别人抢占市场),那么事不宜迟,积极行动”
当然,细节我不甚清楚,就不好过多评价了。
不过,还是如雷霆家人讲得“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
-----------------
p.s。电脑可能中毒了,卡啊。jinngle的晚些回吧。
精彩!
越讨论越有意思,突然发现企业的发展和婚姻状况也是惊人的类似,就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中国奥运频道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张斌的妻子胡紫薇在世界人民面前将家丑给抖漏出来……因工作忙,这么大的事情咱也是刚听说,在同情胡紫薇之际,朋友又发来了事情的起始过程。原来,张斌和胡紫薇都成经有过家庭,胡紫薇先离的婚,然后把个有家有业的张斌给套到了手,身为第三者,把别人家庭给拆散了,当新任丈夫的情人,新家庭第三者出现的时候,她受不了这种打击,所以敢于大闹新闻发布会。有句话说的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我深信——张斌、胡紫薇以及那个新的第三者,迟早要为自己付出代价的,可能还比较惨痛。
正如coolpirate兄弟所说:胡紫薇起始的“速度”快,让自己抢占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却是“不成熟的”,正如地基一样,如果没有好的地基,“速度”只能让自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到七年,中国的婚姻也有“七年之痒”一说,可见世间的道理真的无比相通,呵呵!
不过原来我所说的“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看来在婚姻的这条路上,好像是行不通的哦,连CCTV大牌主持人都没有综合好,更何况普通人……
QUOTE:以下是引用jinngle在2008-1-3 12:53:09的发言:QUOTE:其实从他们的个人收入来看都是年近几百万,其实在这个圈内并不多,但各有其特长。QUOTE:个人建议,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现在市场的机会往往有很多看的是速度,当然质量也不是空谈,也要做到。QUOTE:都说鱼和熊掌不能间得,但今天吃鱼,明天吃熊掌,可不可以呢?我认为雷霆家人提供的案例,单从市场角度来说(渠道分销),重点在于抢占市场的速度,因为前提是“同质化的产品”或者“更新速度较快的产品”,就是说,把众多因素排列组合,会很明显看到,速度是优势。
但是如果加多一个创新的因素呢?单从渠道分销来说,创新点可以在哪里呢?创新的成本和迅速站立市场的利润对比如何呢?行业的性质,对于企业行走江湖,优势的选择是关键。
突然想起一位朋友,他的职业规划论证了这句话:做什么工作都有做的出色的可能,但花时间思考自己喜欢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然后做出选择,走对方向,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幸福感。
jinngle给出的分析很透彻.
我再举个例子探讨一下:
宝洁体系:
宏观上讲,宝洁在一级市场,对比其他品牌已经非常的强势.
但在"二级市县"却辐射的超级差,一个不怎么的品牌在这些区域也能把宝洁挑下马.
我想,他们并不会看不到.
当然,导致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原因,
但,这里只讨论一下问题:
那么,宝洁此刻 是否有必要 为了扩张速度 进行"二级市县"的强力整合?
同样的成本下, 再强力巩固一级市场, 和 整合"二级市场" 哪个更有战略意义?
我想:为什么放慢速度------理解成 "他们考虑到关乎他们利益的事" 比 理解成"宝洁视而不见" 更有意义.
我的结论: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公司,公司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区域,甚至不同的人,速度不具备主导。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到七年,中国的婚姻也有“七年之痒”一说,可见世间的道理真的无比相通,呵呵! 不过原来我所说的“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看来在婚姻的这条路上,好像是行不通的哦,连CCTV大牌主持人都没有综合好,更何况普通人……正如coolpirate兄弟所说:胡紫薇起始的“速度”快,让自己抢占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却是“不成熟的”,正如地基一样,如果没有好的地基,“速度”只能让自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呵呵,今天说这个事,我才知道。
雷霆家人对比的这个例子很透彻!
不过,我还是相信雷霆家人说的:“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
只是,这又要看怎么综合了。
呵呵,对比“婚姻是美好的” 我个人更倾向“婚姻是可怕的”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到七年,中国的婚姻也有“七年之痒”一说,可见世间的道理真的无比相通,呵呵! 不过原来我所说的“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看来在婚姻的这条路上,好像是行不通的哦,连CCTV大牌主持人都没有综合好,更何况普通人……正如coolpirate兄弟所说:胡紫薇起始的“速度”快,让自己抢占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却是“不成熟的”,正如地基一样,如果没有好的地基,“速度”只能让自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呵呵,今天说这个事,我才知道。
雷霆家人对比的这个例子很透彻!
不过,我还是相信雷霆家人说的:“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
只是,这又要看怎么综合了。
呵呵,对比“婚姻是美好的” 我个人更倾向“婚姻是可怕的”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三到七年,中国的婚姻也有“七年之痒”一说,可见世间的道理真的无比相通,呵呵! 不过原来我所说的“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看来在婚姻的这条路上,好像是行不通的哦,连CCTV大牌主持人都没有综合好,更何况普通人……正如coolpirate兄弟所说:胡紫薇起始的“速度”快,让自己抢占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却是“不成熟的”,正如地基一样,如果没有好的地基,“速度”只能让自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呵呵,今天说这个事,我才知道。
雷霆家人对比的这个例子很透彻!
不过,我还是相信雷霆家人说的:“能综合一下是最理想的”
只是,这又要看怎么综合了。
呵呵,对比“婚姻是美好的” 我个人更倾向“婚姻是可怕的”
这个帖子重复了.
感谢coolpirate朋友的精彩分析,学到很多,下面我们讨论jinngle提到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服务
其实现在很多企业重视了服务,在我看来,优秀的企业服务总体而言,应该有两方面:
其一:对顾客服务
其二:对内部员工
对顾客的服务是获得利润回报的条件之一,对员工服务是确保整个集体对顾客服务的前提,
目前国内企业究竟有多少能做到两方面都优秀的服务呢?
这个话题暂且不谈,由此话题引发的是我们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是否也具备了服务的意识?
我经常听到网友的抱怨,抱怨单位加班,抱怨企业对他不公,但我从另外个角度看,
如果你能力强,可能不用总加班,我个人曾经有个深刻的体会,曾经因为工作问题,
不是被上级K就是要成天加班,先是我抱怨单位,但单位不会因为你的个人抱怨而改变,
后来我琢磨自己的工作方法,几天的深思熟虑我改进了工作方法,嘿,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不仅效率提高了,而且质量也提高了,所以我总结一下,当自身工作出问题的时候,
最好是先从自己身上找毛病,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提高能力,提高自身对企业综合的
“服务意识和能力”,及时企业没给你合适的回报,自己也因此而变得优秀了……
一、说到婚姻的“七年之痒”,不能用速度去类比的,我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去概括吧。“二十恋人,三十夫妻,四十情人,五十伴侣”。也就是说,人有很多种需要,但是每种需要在不同时期重要程度的排列组合并不一样,如果人一旦一直停留在某个阶段,与人相处,甚至与公司相处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我可以反过来说,“速度”可能是某个阶段重要的一个因素,但不经常是所有阶段最重要的因素。
二、说到“服务”,我也想这样说,当我们提及“服务”的时候,是一种意识,也就是说,当某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服务意识”需要经过思考阶段,才会运用到行动上去。“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从自身找答案”,“在自己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做一些义务的服务劳动”,如果上升到“无意识”状态下,也就所谓“熟能生巧,形成回路”,那么,这种行为状态才会给个人带来很大提高。
这个话题暂且不谈,由此话题引发的是我们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是否也具备了服务的意识? 我经常听到网友的抱怨,抱怨单位加班,抱怨企业对他不公,但我从另外个角度看, 如果你能力强,可能不用总加班,我个人曾经有个深刻的体会,曾经因为工作问题, 不是被上级K就是要成天加班,先是我抱怨单位,但单位不会因为你的个人抱怨而改变, 后来我琢磨自己的工作方法,几天的深思熟虑我改进了工作方法,嘿,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不仅效率提高了,而且质量也提高了,所以我总结一下,当自身工作出问题的时候, 最好是先从自己身上找毛病,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提高能力,提高自身对企业综合的 “服务意识和能力”,及时企业没给你合适的回报,自己也因此而变得优秀了……
二、说到“服务”,我也想这样说,当我们提及“服务”的时候,是一种意识,也就是说,当某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服务意识”需要经过思考阶段,才会运用到行动上去。“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从自身找答案”,“在自己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做一些义务的服务劳动”,如果上升到“无意识”状态下,也就所谓“熟能生巧,形成回路”,那么,这种行为状态才会给个人带来很大提高。
两位的精彩发言让我想到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
有一个路人在屋檐下避雨,看见一个和尚撑着伞走过,这个路人便对和尚说道:“大师,请你普渡众生一下好吗?请你带我一程。”
和尚说:“我正在雨里,你在屋檐下。屋檐下没雨水,你不需要我渡的。”
在檐下躲雨的路人听了这话后,立即走出屋檐,在雨中对和尚说:“现在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了。你呆以不可以渡我?”
和尚说:“我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会被雨淋湿,因为我有伞遮雨;你会被雨淋湿,因为你没有伞。所以是雨伞在渡我,我是不能渡你。就请你自己找雨伞吧!”
带上自己的雨伞!
呵呵,雷霆家人 继续。
coolpirate,那篇海盗与麦子老人写的很精彩,不过因为核心的对话尚在精彩的进行中,我会在主体部分出来的时候再给出自己的意见的
回归到企业与个人发展的话题,元旦新颁布了劳动合同法,据此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所谓上游政策,下有对策。劳动合同法本旨意保护劳动者本身,但却使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了更深层次的矛盾。
在这里,我不想讲法律,每次我看到很多被欠工资的劳动者,或者干了许多年但却在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被解聘的劳动者质问用人单位的新闻时,我感到既无奈,又可叹。
无奈的是:劳动者付出的是血汗劳动,但是并没有为自己挣得了所谓生活的保障。
可叹的是:无数劳动者以为有保障的法律在身,就可以永得一片安全的席地,但怎奈何抵抗不住法律的漏洞以及无法实现真正普及和公平的现实。劳动者如果单单依靠法律途径而不是依靠自身独特的不可取代的能力,是无法为自己争取真正的生活保障。
1、你所从事的位置可以轻易被人取代吗?
2、你的职位编制可以让你轻易取代吗?
众多青年人,大学生趋之若骛的公务员,现代的铁饭碗,就是一个工作操作极其容易被人取代,但是制度却不轻易让你被取代的工作岗位,但我不保证在变化速度加快的现在,你是不是总有一天也被人轻易取代(制度的变迁),失去了制度的保护,你还能适应社会的竞争吗?
现在每一个人回头想想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你所从事的工作,是否真的不可替代,被替代上手的速度可以有多快?你自己本身是否具备了不可替代的创造性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性?
现在再回头看一下被借鉴作为个人发展的企业镜子,有哪一个企业是可以被取代的,有哪一个是不可以的,为什么?
能做到不被人替代是理想的,确实是这样,
今天和朋友们谈到了目前的物价问题,就这个形式我们分析下未来白领所面临的困境。
如果你贷款买了房子和车子,当银行利率上调的时候,你所要偿还的利率也会上升,
如此每个月的支出要上升,如果物价上涨造成日常支出也持续上扬,此时压力就来了,
而最大的风险是,你的工作如果容易被人替代,新入司的员工,工作几年有经验后,
很有可能取代你,如果取代,你的房子、车,就面临着由别人给你养……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自己的工作不被别人替代呢?其实在我们讨论的过程中,已经有了部分答案!
比如说人脉,虽然我个人不赞同这种做法,但确实在一些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有作用,毕竟企业
不会轻易到人才市场招聘高级管理人才!
我们看NBA,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巨星很难被动摇出场地位,能动摇的就是伤病,
在团队中,你的位置无法被别人替代,你的价值就能体现出来,团队的首领就是你的领导,
如果你的工作除了你没有人做的比你精彩,你自然不会被替代。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自己的
工作能力,这里面有个窍门,想不让别人赶超自己,就是做事情多动脑袋,可别小瞧这句话,
引发的内容就是“创新”,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你不经常创新,你那点本事早晚会被人学去的,
只有你自己不断的在工作中玩出花样,请允许我用玩这个词,因为我喜欢我的工作,我工作起来
就当是玩,所以在工作中经常能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出现,换句话说是进入了一种工作状态,
可千万别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回到上面朋友谈的意思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办法从中
挣到钱。”这才是生活和工作的乐趣所在。我们论坛有个创造性思维版,其实这是所有人该学习
和专研的一个项目!
1:先谈个人:
看JINNGLE和雷霆家人和我一样也都是做销售的。
我一直相信一点:“一个企业和一个销售在本质上永远是背道而驰的,优秀的企业在于创造傻瓜化的销售”
最近在看一本书,大前研一的《论专业精神》(书名好像就是这个)
推荐二位读一下。
如雷霆家人所说的,我们用各种方式都在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不可替代是可能的,但在一个企业里的不可替代,尤其是在同一企业还是个销售的不可替代似乎扑朔迷离了。
昨晚才看《投名状》,旁青云最后以为不可替代了,其实恰恰相反。
比如说人脉,虽然我个人不赞同这种做法,但确实在一些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有作用,毕竟企业
不会轻易到人才市场招聘高级管理人才!
确实是这样,前段我一朋友给我说,别看大学里头那些老行政,表面上没什么本事,但一个博导在内部托关系不一定有他来的快。
2:企业
企业的不可替代性:
jinngle,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我觉得:
1:代表行业趋势
2:代表行业规则
3:再就自己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好像还有很多……
P.S. JINNGLE,我的那个海盗的故事,还长着呢,我越写感觉越长了,……
[em01]精彩绝伦!
非常感谢各位家人的讨论,收益非浅啊.
“一个企业和一个销售在本质上永远是背道而驰的,优秀的企业在于创造傻瓜化的销售”
这句话道出了实质,非常赞同。
问题在于:可取代性与不可取代性是不相矛盾的,也就是说,这两种特质可以同时存在,在什么时候需要表现什么,尤其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这两种特质的交替表现更为突出和重要!
以下这段句话不是我说的,但是代表了我心声,也是颠覆了现在很多人说的那句话,“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适应世界吧”。
很多人说过:“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吧!”说这话得人真的很洒脱吗?我看不是。真的洒脱的人是,不论世界怎么样,我都还是我自己。这个时代,我有我潮流。要改变世界的人,才是那个不仅有勇气,还是真正洒脱的人,因为他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不要为世界去改变自己。社会的表面规则不是我们的生活理念。
问题在于:可取代性与不可取代性是不相矛盾的,也就是说,这两种特质可以同时存在,在什么时候需要表现什么,尤其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这两种特质的交替表现更为突出和重要!
可不可以这样概括:避其锋芒于繁华,行云流水于市井。
销售,将自己的锋芒内敛于企业,分散到团队之中也许才是正道。
聪明的销售正在于分散锋芒给团队中其他人。
呵呵,检讨啊,这正是以前我做的不好的,那个时候飞扬跋扈,不懂内敛,后来成了无形的牺牲品。
恩:“可取代性与不可取代性是不相矛盾的”
以下这段句话不是我说的,但是代表了我心声,也是颠覆了现在很多人说的那句话,“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适应世界吧”。
很多人说过:“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吧!”说这话得人真的很洒脱吗?我看不是。真的洒脱的人是,不论世界怎么样,我都还是我自己。这个时代,我有我潮流。要改变世界的人,才是那个不仅有勇气,还是真正洒脱的人,因为他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不要为世界去改变自己。社会的表面规则不是我们的生活理念。
月明松下房栊静,城中相识尽繁华!
对比此:
于闹市中求净土,于繁华处求淡然。
也如此: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呵呵,JINNGLE的境界。
以下这段句话不是我说的,但是代表了我心声,也是颠覆了现在很多人说的那句话,“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适应世界吧”。
很多人说过:“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吧!”说这话得人真的很洒脱吗?我看不是。真的洒脱的人是,不论世界怎么样,我都还是我自己。这个时代,我有我潮流。要改变世界的人,才是那个不仅有勇气,还是真正洒脱的人,因为他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不要为世界去改变自己。社会的表面规则不是我们的生活理念。
看到jinngle的这个精彩发言,忍不住想起一位伟人的故事
荣格。
荣格是心理学史上仅次于弗洛伊德的泰斗级人物,分析心理学的缔造者。
我们平时说的‘人格’,‘情节’,‘内向’,‘外向’……皆始于荣格。
荣格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坐在一个石头上,他思考着一个让众人看起来很“神经”的问题
“究竟是我坐在石头上呢,还是石头坐在我上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辨证关系,也造就了荣格其后的辉煌。
引申到这里就是“究竟是我在变化,还是世界在变化呢?”
感谢coolpirate的精彩诠释。
我们每一个人終其一生,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方式与其他人、社会乃至世界建立一种深度的关系,比如说依赖与被依赖,这是一种投射与认同的游戏。一个人明明很能干,但是在另一半相处的时候却表现的很无能,需要依赖对方的意见,为什么?因为在她的观念中,依赖是彼此关系更加亲近和融洽的方式。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与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很有效果,但是用在其他方面,却大相径庭。比如说父母很强悍,我们要么表现的弱一点,彼此的亲子关系会融洽点,或者要么表现的很独立,脱离父母对自己的安排和控制。前者表现的所谓弱的一面正是子女想牺牲自己能力的体现去赢得亲子关系,但是如果运用在工作上面呢?除非你的老板是个极度权力欲望的人,在很多事情上,表现的弱一点却不一定能赢得像亲子关系那么融洽的感情。
借此回归到上述我所说的一个观点:可取代性与不可取代性是不相矛盾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种灵活的与团队或者与个人相处的方式,骨子里你有自己不可被人取代的地方,但是表现的时候,如何争取与他人合作与沟通,这点很重要,相当于在优秀的企业里,你要做一个傻瓜式的销售,但却不可以抛弃自身不可取代的特质。
在这里,控制很重要,不是心理学上说的一种对他人的掌控,而是对自己灵活处理事情的方式的一种洞悉和运用。
看到jinngle的这个精彩发言,忍不住想起一位伟人的故事
荣格。
荣格是心理学史上仅次于弗洛伊德的泰斗级人物,分析心理学的缔造者。
我们平时说的‘人格’,‘情节’,‘内向’,‘外向’……皆始于荣格。
荣格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坐在一个石头上,他思考着一个让众人看起来很“神经”的问题
“究竟是我坐在石头上呢,还是石头坐在我上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辨证关系,也造就了荣格其后的辉煌。
引申到这里就是“究竟是我在变化,还是世界在变化呢?”
佛说“业力”,是指一种行为产生多种因果的影响,一件很细微的事情,一个很细微的举动,但产生的影响却有可能很巨大,可以联想到蝴蝶效应。
世界上80%的人都被教导信仰这个世界的一些真理,只有20%的人会反过来想,因此也造就了20%的人里面,或大或小的不同影响了。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