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伎回忆录》看“主题经营”
文/张西振
(2005年11月,上海)
好莱坞的一部《艺伎回忆录》变成了国内各种媒体的超级话题。对于这类热闹一阵子的话题,本来只当一件有趣的事情看看就算了,没必要凑热闹。可张西振偏偏看过之后,生发出许多感想,并且偏偏犯了不可救药的职业毛病,一下子就联想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一来,不写下来就睡不好觉了,害得我凌晨2点还要打开电脑敲键盘。
这“艺伎”说到底也还是妓女,可又是一种地位显赫的“艺术化”高级妓女,其服务对象非富则贵,服务项目包括音乐、舞蹈、花道、茶道等“表演”。用时髦的语言说,艺伎是一种知识型妓女,她们把性诱惑变成了一项专业技能甚至学问,她们出卖的实质是一种与性有关的文化意象。所以,一次扭腰、一个眉眼,都可能被解释和想象为与文化有关,变得内涵无穷,但又始终以性为核心,那就足以让世间男人痴醉拜倒了。
艺伎经营的成功之道,在于不断地围绕“性诱惑”进行修习,虽然集成了多种艺术式样,却始终不偏离“主题”。这让人想起迪斯尼的经营之道,它从电影到主题公园、然后到玩具、服装、食品……但从来不会忘记一个主题——“快乐”,并且始终演绎父母与孩子共同快乐这个狭窄的主题。
这几年,人们就企业经营战略应该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问题争论了很久,我想,在“多元化”和“专业化”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主题化”可以选择?这个“主题化”战略既严格的限定经营的主题(这一点类似于专业化的精神),却又围绕主题在多个领域开展经营(这又有点多元化的味道)。就像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是不是也算是对专业化、多元化的“否定之否定”式的超越?
企业将自己的经营范围定位于某个主题,也许是时代的要求。随着新技术革命的狂飙突进,原有的产业边界正在消失,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产业社会的突出现象。像电信、广播、出版这类与信息技术最贴近的产业,其产业融合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其他传统产业也不可避免的要受这一趋势的影响。在这样的经济大趋势下,固守原来的产业边界,专心致志地搞自己的“专业化”似乎也很难办到。但产业融合了也不能啥事都作,无限制的多元化。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对自己的适当限制,没有任何边界,最终结果可能不是企业越做越大,恐怕是企业本身消融于无形,那么“主题”应该就是企业给自己“设限”的重要依归。
企业为自己确立一个主题,等于种下了一粒种子,它全息规定了企业将来长成的样子;
企业为自己确立一个主题,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它能够将与这个主题相契合的顾客召唤到自己的旗下;
企业为自己确立一个主题,等于这家企业有了“道”,在“道”的指引下,可以更好的修炼“术”、打造“器”,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
企业为自己确立一个主题,等于找到了一个“纲”,从而“纲举目张”,成为建立企业内部秩序的依据。
企业为自己确立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坚持不懈地修习,在一个主题上深度经营,将一个主题演绎到炉火纯青,成功只能迟早的事情。就像《艺伎回忆录》中的那个来自小渔村的少女千代子,尽管成长的过程一波三折,但终究能够通过勤奋学习成为艺伎界的一朵奇葩——小百合。主题经营战略,也许能将那些在市场上苟且求利的企业由出卖肉体的妓女变为可以卖艺不卖身,身价更高的艺伎,实现“当婊子”与“立牌坊”的完美统一,其不更美。
“主题经营”这个提法很好.兼顾专业和多元,关键要把握一个“度”,才能确保企业走上正确的“道路”。
虽然是2005年文章,但今天看到,仍然受益匪浅,也让我联想到了所在的正在转型期的公司,两年规划的制定,应该参照一下这个“主题经营”的观点。呵呵,扯大了,那是公司经营层的事,小卒只能妄想一下。
但还是要感谢张西振老师的分享!
谢谢支持!
有关“主题经营”的话题,可以参看:
《消费者不是上帝》
更多专题文稿,可以访问http://blog.sina.com.cn/xizhen
张老师的精彩分析其实给我们提供一个工具。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研究以下问题:
1。你的创业主题是什么?
2。为什么会发生主题的“偏移”-shift?
3。团队(尤其是管理层)中对“主题”的认识不同,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4。你的主题的内涵是不是空的-内涵空,外延才能广。例如“社会主义”有多少种?现在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感谢张老师展示05年的文章。看来三个美女把张老师折腾得二点钟还是有成果的,感谢杨紫琼、章子怡与巩俐对管理学的意想不到的贡献。杨的英文不错!
感谢分享!
[em05]changqing替俺总结的真不错。收下了。感谢!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