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转帖]萝卜丝炖虾中的管理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surchina    时间: 2007-12-5 17:30
标题: [转帖]萝卜丝炖虾中的管理原理
中国企业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一位鞋厂市场开发人员去一个拥有可观人口原始部落居住的岛屿,不久就沮丧的发回了他对这个市场的看法:“太糟糕了,没有任何希望,这里的人从来不穿什么鞋子!”而另一个鞋厂的市场开发人员在岛上却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般的兴奋不已:“真是太棒了!这岛上还没有什么人穿鞋子!速速准备发货!”
  
    这案例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后者善于从易被常人忽略的角度以独辟蹊径的非习惯性思维看待问题所深含的韵味。不言而喻,人们推崇的是后者,特别是对于一些营销高级管理人员而言,后者已经成为他们心目中优秀员工的代表,一种创新精神的楷模。
  
    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的现实:对于后来在岛上真正的企业一线执行人员而言,他们不得不长期面临市场开发成本高企与销售低迷的窘境。由于缺乏量化的市场评判指标及可行性分析,我们无从衡量其中的风险,也难以预期未来的收益。事实上,我们也就无法理性评判这两位市场开发人员的优劣。
  
    在经典的背后,凸显的是我们许多企业经营思维的片面与幼稚:感情而非理性,感觉而非量化,由此建立在经验感觉基础上的决策与制度,往往导致经营结果的随机。
  
    而这正是我们企业的软肋之一。  
  
    潜规则的缘起  
  
    在感情的导引下,往往又使我们极易去曲解理性的规则与制度。坊间流传甚广的联合国为周恩来总理逝世破例降半旗的真正原因是当时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临时决定,理由有二:周总理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个子女。于是,“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于是,此举引发各国外交官“雷鸣般的掌声”。
  
    如此,故事里的瓦尔德海姆便具备了随意修改变动规章的权力。这在国人看来没有什么不可理解——“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况瓦尔德海姆时居联合国秘书长的高位。然而这在西洋人眼里却是难以理喻,对于连炒个菜都要严格按菜谱用天平称量油盐酱醋的德国人来讲更是匪夷所思:规章如果不经过正规程序就可以变动更改何以称之为规章?规章之所以成为规章,就在于它不以任何感情以及权势金钱所左右的一视同仁与严肃。
  
    真实的情况是:早在1947年,联合国就制定了一部旗典(The United Nations Flag Code and Regulations)。其中有关致哀的规定是:凡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去世,必须在纽约总部和日内瓦的办事处降半旗致哀一天。
  
    因而,1976年1月联合国为周恩来总理逝世降半旗只是按规章行事。
  
    善良而情感丰富的人们杜撰出这样的故事大概想证明周总理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破格悼念便显得人格非凡,然而它却忽视了章程的根本,因而这也成为一个只有国人才能杜撰出来的故事(有意思的是,故事的始作俑者是我国前驻联合国的一位官员)。瓦尔德海姆被想当然的“中国化”形象地揭示了规则在中国的实际地位:规则是弹性的,它的阐释与实施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规范与限制——更进一步的说法,是它决定于关键(权威)的人物。
  
    如此,便形成事实上的人治大于法制。
  
    如此,规章便成为权威人物的附庸,而失去了其界定行为规范与标准的真正作用,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尽管企业有成文的律令,然而行事却是遵循非成文的内部规则;尽管有有形的机制,却总是莫名其妙的受制于无形的人为体系——潜规则的盛行导致我们的企业实难与国际接轨,因而也就无从谈起赶超世界发展的潮流。
  
    在此习惯思维模式下,我们企业的制度更多的在自觉不自觉间倾向于一种柔性的意向而非刚性的界定,我们的管理人员总是希冀通过四两拨千斤的技巧而非实打实的碰撞化解问题于无形,这不可避免的使我们的企业行为蒙上浓重的机会主义色彩。一个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在我们的规章制度与报告中充斥感情色彩的词句,以至于有人这样表述汉语与西语的一个显著差异:汉字善于表达精妙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而西语(譬如英语)富于严密的逻辑——这正如同中德厨艺的比较:中国人厨艺虽高,然而不同的厨师其方法、巧妙、味道各有不同,难调众口;德国人的厨艺,呆则呆亦,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承认,这样做却能保证菜品质量的稳定,少有纰漏。  

作者: ameng    时间: 2007-12-6 10:03

感觉楼主说得很好,故事的各个版本也都听过,虽然不确定真相为何,但是各种情况都对我们的思考有所帮助。。。只是有一点:这个标题是啥意思?好像文章里面没提到萝卜丝炖虾。。。


作者: flywolf1119    时间: 2007-12-6 10:15
同意楼上的,和萝卜丝炖虾……好像没什么关系。开篇以为在说市场和意识,最后原来说的是制度……
作者: xiaolingxiaolin    时间: 2007-12-6 10: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夜落无声    时间: 2007-12-6 12:17

可能是转帖的关系,楼主转了其中一段吧,建议楼主以后补齐,转文一定要完整。

不过看完还是觉得说的挺准确的,中国人的文化的确如此,从来都是人治大于法治,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文人走卒,阳春白雪,概莫如是


作者: daiguoguan    时间: 2007-12-6 14:33
呵呵,评论如潮,还是学习一下
作者: 朴人    时间: 2007-12-6 15:00

联合国为周恩来降半旗也未尝不可,周恩来总理配得上那样的荣誉。故事的版本多了,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从事件本身来说。

其实,不管降没有降,制度改没有改,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制度管理也有制度管理的缺陷,人治也有人治的长处,要不然中国的历史不会那么长的时间在人治的统治之下。管理不能陷入那种生搬硬套、顽固不化之中,如果那样,社会就没有发展了。

人们为了说明某种事情的合理性,总是在找各种各样的“事实” “真相”来诠释,做为平民百姓,你无从判别信息的真假;即使信息是真的,也不一定就引来确定的因果关系。遇到此类的事件,还是运用自己的脑子,多思考一下吧。


作者: tjyhzq    时间: 2007-12-6 22:48
古今中外均有所猎,但请问何为萝卜?虾又到哪里去了?
作者: buttonlife    时间: 2007-12-7 00:28

呵呵,众多仁兄都在找“萝卜丝”和“虾”,是不是有些偏离重点了?

猜想,surchina兄应该是吃到两个风味各异的萝卜丝炖虾,因此有此感触。

确实,中国总体还是一个偏重人治的国家,规章常常因人而变,无法坚持下去。

一个企业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按照规章做事,也就是一个成熟的企业了!


作者: lxy2007    时间: 2007-12-7 08:35
我觉得楼主的分析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作者: wen1999    时间: 2007-12-7 10:24
感觉没怎么看明白..
作者: chinagci    时间: 2007-12-7 22:14
完整会更好些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