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每月一书之2007年12月推荐书目——《万历十五年》 [打印本页]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7-10-31 23:18
标题: 每月一书之2007年12月推荐书目——《万历十五年》
QUOTE:
阿懒写在前面的话:
各位家人好!

从alanwoo兄发起倡议, [倡议]大家共同努力,一个月读透一本书如何?(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51,48872,0,0,0,,0,0)
每月一书活动到现在为止已经开办36期,我会将每月的帖子都汇集到这里,方便大家查找。
我们的宗旨是只推荐可以精读、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书,每月精读一本。每月一书活动期待您的参与,期待您来荐书,期待您来做主持。
每月一书活动帖子汇集,并欢迎大家做主持人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51,56384,1,0,5,0,0,0

另外,请大家不要跟贴只是使用谢谢之类的字眼,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对内容的见解。让我们真正地在家园好好读书,互相探讨,广交朋友,而不只是下载。
   

[attach]93789[/attach]
本书的定位:鉴前朝历史,看组织兴衰。

阿懒导读:
想了很久才写出这个定位,但仍然觉得不贴切。这是一本讲明朝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距明朝1644年灭亡57年)历史的书,但却给人很多启发和体悟。
曾文祺为此书写过很多推荐,写的不错,直接摘一段放在下面: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也就是说,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这实在是非常经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你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不是!而早就决定在万历十五年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必备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相关书籍下载地址:
《万历十五年》的PDF版本,
[upload=rar]down60102.asp?ID=65160[/upload]

作者简介:黄仁宇(1918~2000),天津南开大学肄业(一九三六~一九三八),抗战期间及战后,曾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自成都中央军官校毕业后(一九四零),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一九四三年加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一九四四年五月曾在缅甸密支那负伤,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抗战结束,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一九四六年参加全国考试后,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一九四七)后曾任国防部参谋。一九五零年以中国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分退伍。
再度赴美後,于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获博士学位(一九六四)。曾在南伊利诺大学任教,一九六八~一九八零年任纽约州立大学NewPaltz分校教授,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

主要著作:

《十六世纪明代之财政与税收》(英文版1974/中文版三联2001)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1981/中文版中华书局1982/三联1997)
《放宽历史的视界》(1988/三联书店2001)
《中国大历史》(英文1988/中文版三联1997)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989/中文版三联1992)
《地北天南叙古今》(1991/三联2001)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1991/三联1997)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1993)
《近代中国的历程》(1994)
《关系千万重》(1998/三联2001)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1)

曾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编写。

黄仁宇先生是史学界的异数,致学于哈佛学派和剑桥学派之间。他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谨严之基本原则下,同时又能让大众愿意去接受,使得了解历史不再被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历史学家斋中之物。按现代大史家钱穆先生之不知一国之史则不配作一国之国民以观之,则黄仁宇先生之欲树国民历史性格功不可没。从历史观点和著作风格来看,他继承了钱穆先生的特点:作一个真正的平民学者。
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人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

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三联版的,1997年5月到2005年5月就重印了20次,而这本书是1974年最早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一本已经出版三十年的书,为什么还如此畅销,实在也是一个奇迹。
万历十五年有着非常的特殊性。书中谈到“海瑞接近1587年年底亦即万历十五年丁亥的岁暮”;“一代名将戚继光在阳历1588年1月17日离开了人间,按照阴历计算,为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等等。书中最后还有这样一段描述“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盲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作者用平淡的语调,叙述了在1587年,万历十五年这个他认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前后发生的事情。粗粗一看,好像是在写历史人物,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到活祖宗万历皇帝,无不速写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这些人最终都没有功德圆满,甚至身败名裂。张居正最终被查没,万历自己死后也无法同最爱的郑氏同陵,海瑞则在大家的摒弃中挣扎......“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

     

目录:(参考中华书局最近版本目录《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
出版说明
自序
第一章 万历皇帝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参考书目
附录一
《神宗实录》一
《神宗实录》二
附录二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1619年的辽东战役
附录三
英文版序言
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
皇帝只是个牌位


引申阅读:

pjy0522兄贴[原创]看完《万历十五年》,有感而发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51,39828,0,0,0,0,0,0

altandctrl兄贴读《万历十五年》的感叹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51,128892,0,0,0,0,0,0

易中天新书《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作者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对于中华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
他从清朝结束同时封建帝国结束的角度,来解读我们的古老历史。
帝国制度为什么会亡?帝国制度果真就一无是处吗?如果当真一无是处,它为什么会被创造出来,会被我们的民族认可,会延续了那么长的时间?我们反省的不仅是大秦王朝或大清王朝,而是整个帝国制度,是帝国的逻辑命运。本书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中国社会的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制度。
其实最终,观史无不为了鉴今,很有些新意。

去年比较热的《大国崛起》纪录片,可以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
《大国崛起》乱想   
http://alan.folo.cn/user1/1489/cmd.html?do=blogs&id=2340&uid=148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5 18:09:24编辑过]

作者: 秋天的河    时间: 2007-12-2 15:59
这本书三年前读过,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用了一种迥异于中国历史界主流的历史写法,作者在描述人物时没有用标签把人物归类(而这正是我国历史界的典型写法!)。作者通过对一个个人物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的描写,解释了大明王朝不可逆转的结局,在阅读过程中你能体会得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悲悯之情,还有那种个人面对历史时的无力感。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7-12-2 16:31
QUOTE:
以下是引用秋天的河在2007-12-2 15:59:26的发言:
这本书三年前读过,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用了一种迥异于中国历史界主流的历史写法,作者在描述人物时没有用标签把人物归类(而这正是我国历史界的典型写法!)。作者通过对一个个人物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的描写,解释了大明王朝不可逆转的结局,在阅读过程中你能体会得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悲悯之情,还有那种个人面对历史时的无力感。


是的,他的解读方法是中国古代史家和现代史家未曾用过的,
但却更能让读者看到历史全貌的一种解读。
截取历史的一个横断面,放在显微镜下查看。


作者: bressli    时间: 2007-12-2 18:54

“全年无大事可叙……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开篇即以为平常心娓娓道出,少了许多历史书籍惯有的忠孝节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许多的历史书籍往往拿在手里重在心里,心都累了,还谈如何读出感觉?读出心得?黄仁宇先生的书,翻开即感觉一股清爽扑面而来,读罢,心底悠然滋生出一些东西,人生也多了一份厚重。

黄仁宇先生说的大历史不是气度灰宏,纵横几万里的历史,而是数千年社会发展脉络清晰得可以把握、了然于胸的历史大走势,所选择的人物,也都极具代表性,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则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这些人最终都没有取得功德圆满,甚至身败名裂。诚如作者所说“中国的传统政治既无此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历史总是客观得近至残忍,让人不禁无奈好多啊!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写得最精彩的一本书,作者历史功底之深,既跳得进去,又跳得出来,一种大历史观让人叹服!


作者: 咖啡泓    时间: 2007-12-2 23:22

谢谢!

偶没看过这本书,但久闻这本书大名。

想问一下:可以用这样解读历史的手法,去解读一个人麽。》?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7-12-2 23:29
QUOTE:
以下是引用咖啡泓在2007-12-2 23:22:56的发言:

谢谢!

偶没看过这本书,但久闻这本书大名。

想问一下:可以用这样解读历史的手法,去解读一个人麽。》?

倒是经常看到有人通过几个人来反映一个时代。


作者: haiyun22    时间: 2007-12-3 15:21

记得刚上大学时,老师的推荐书目里这本书赫然在目,当时囿于知识浅薄,囫囵吞枣。如今再细阅,感受已不可同日可语,确实是截取了历史的一个横断面放在显微镜下细看。“1587年,是为万历15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上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习于苟安,文盲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绝对进步或极端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这段话写尽了现实的残酷,所有人都有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


作者: renxin    时间: 2007-12-3 15:47

需要认真的静下心来读


作者: 星通    时间: 2007-12-3 16:56

这本书我今年买了一本,才看完,也是经过别人推荐才看的。

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尤其是象我们这样生在、长在红旗下的人,看看原来历史是可以这样写的,原来历史是这样的。有一种很深的震撼。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7-12-3 19:52
QUOTE:
以下是引用haiyun22在2007-12-3 15:21:19的发言:

这段话写尽了现实的残酷,所有人都有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

这也是看书看出另一番滋味。


作者: jxwqh    时间: 2007-12-3 20:06
支持下,以后再看吧。感觉自己现在的时间太少太紧了。
作者: netcom3g    时间: 2007-12-3 22:07

原先我以为这本书只是本普通的历史书

楼主推荐以后,我终于了解了这本书的来历

感谢!

对了,黄仁宇老师的书确实值得思考和学习


作者: rmb    时间: 2007-12-4 08:14

是好书就要读读,,读好书,好读书。

努力的向大家学习。


作者: 咖啡泓    时间: 2007-12-4 12:41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懒在2007-12-2 23:29:12的发言:

倒是经常看到有人通过几个人来反映一个时代。

哈,那版主家人,对这种视角怎么看?

新颖不实用?还是新颖又实用?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7-12-4 12:46
QUOTE:
以下是引用咖啡泓在2007-12-4 12:41:56的发言:

哈,那版主家人,对这种视角怎么看?

新颖不实用?还是新颖又实用?


这是一种方法,和新颖实用关系并不大,看作者怎么演绎了。
最近对晚明历史比较感兴趣,又看了遍孔尚任的《桃花扇》。
现在想来,它就是通过两个人爱情的悲欢离合来反映南明弘光小朝廷那个时代。


作者: yifeng    时间: 2007-12-4 16:19

该书对历史规律下和传统社会下的人的必然行为和最终归属的剖析方式让我收益匪浅,从此部再割裂历史看历史人物。


作者: smilingzhu    时间: 2007-12-4 16:28
读过这本书,是好书
作者: demotool    时间: 2007-12-4 16:38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观!

好像还有一本书叫做《万历野获编》,也是不错的!


作者: 咏恩    时间: 2007-12-4 17:34
在一个暑假中读了,觉得作者在用平和的心态讲历史,述道理.读书如同和历史人物对话,和作者谈心,甚佳!
作者: 咖啡泓    时间: 2007-12-5 00:53
QUOTE:
以下是引用阿懒在2007-12-4 12:46:58的发言:


这是一种方法,和新颖实用关系并不大,看作者怎么演绎了。
最近对晚明历史比较感兴趣,又看了遍孔尚任的《桃花扇》。
现在想来,它就是通过两个人爱情的悲欢离合来反映南明弘光小朝廷那个时代。

呵,谢谢!

听说《晚明史》不错,不过,偶没看。

只是听说...

我很一直很好奇:到底怎么看待一个过去品性不好的人?我们不能以以前的眼光看他,但确实有时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又或者,面对人这复杂的动物,应该更复杂的考查他。但,很多人就是喜欢贴标签看人,包括我自己...


作者: ziyue    时间: 2007-12-5 08:35

这本书读了三遍,次次皆有新的感悟,唯有智者才能讲历史解读到这种程度!

严重推荐家人学习!


作者: cbb213    时间: 2007-12-5 08:56

其实这本书给我的比较大的冲击就是:要用自己的眼光来分析历史。

设身处地说起来容易,其实很难。

当朝之时的人物比之我们更愚笨?不会。智商低,不会。情商差,不会。没有情调,不会。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7-12-5 09:32
QUOTE:
以下是引用jxwqh在2007-12-3 20:06:51的发言:
支持下,以后再看吧。感觉自己现在的时间太少太紧了。

To jxwqh兄:
不要紧,除了读书,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
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共勉。


QUOTE:
以下是引用yifeng在2007-12-4 16:19:05的发言:

该书对历史规律下和传统社会下的人的必然行为和最终归属的剖析方式让我收益匪浅,从此不再割裂历史看历史人物。


To yifeng兄:
这个感悟有意思。
另外作用于古人的这些规律和传统对我们现在有何借鉴意义呢?


QUOTE:
以下是引用demotool在2007-12-4 16:38:39的发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观!

好像还有一本书叫做《万历野获编》,也是不错的!


To demotool兄:
《万历野获编》还没看过。
比较感兴趣的不是万历年间的历史,主要还是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解读方式。


QUOTE:
以下是引用咏恩在2007-12-4 17:34:02的发言:
在一个暑假中读了,觉得作者在用平和的心态讲历史,述道理.读书如同和历史人物对话,和作者谈心,甚佳!

To 咏恩MM:
这也确实是史家的一些笔法:既要客观反映历史,又要隐隐寓出褒贬和个人情感。
我再体会体会。


QUOTE:
以下是引用咖啡泓在2007-12-5 0:53:44的发言:

我很一直很好奇:到底怎么看待一个过去品性不好的人?我们不能以以前的眼光看他,但确实有时就是“狗改不了吃屎”...又或者,面对人这复杂的动物,应该更复杂的考查他。但,很多人就是喜欢贴标签看人,包括我自己...


To 咖啡泓兄:
看《桃花扇》中阮大海既是此人。


QUOTE:
以下是引用cbb213在2007-12-5 8:56:42的发言:

其实这本书给我的比较大的冲击就是:要用自己的眼光来分析历史。

设身处地说起来容易,其实很难。

当朝之时的人物比之我们更愚笨?不会。智商低,不会。情商差,不会。没有情调,不会。


To cbb213兄:
黄仁宇先生的意思好像也大概如此:做为个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也只能做出当时的选择。
和个人关系不大,历史本身已经决定。
作者: litiwg    时间: 2007-12-5 10:59
没有读过。。。了解一下。。
作者: hdx2007    时间: 2007-12-5 12:27
明朝虽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然而国人的某些习惯某些文化某些潜意识甚至与明末的中国有着惊人的类似。比如利用权力进行寻租,在明朝就有,在现在,有人只要有机会,有可能利用手中的一点小权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国家、公众利益于不顾。有时会产生一种感觉:虽然我们已经不再贫穷,技术也比过去先进了好多,但我们的精神比过去进步的幅度却远远没有物质上的进步幅度大。
作者: njsuxy    时间: 2007-12-5 13:52

感谢!很好的书。


作者: hr_jhj    时间: 2007-12-5 14:51
下来看看
作者: jwzwlh    时间: 2007-12-5 15:54

呵呵,湖南卫视做了一个节目《明朝1587》里面就是讲这些事情!


作者: jwzwlh    时间: 2007-12-5 15:57
海瑞、张居正,戚继光、万历帝、宦官等一些人物在明朝的中后期关系十分错综复杂!
作者: 咖啡泓    时间: 2007-12-5 17:40
QUOTE:
以下是引用hdx2007在2007-12-5 12:27:30的发言:
明朝虽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然而国人的某些习惯某些文化某些潜意识甚至与明末的中国有着惊人的类似。比如利用权力进行寻租,在明朝就有,在现在,有人只要有机会,有可能利用手中的一点小权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国家、公众利益于不顾。有时会产生一种感觉:虽然我们已经不再贫穷,技术也比过去先进了好多,但我们的精神比过去进步的幅度却远远没有物质上的进步幅度大。

或许,就是人性不变吧。

记得:美国很出名的投资专家彼得林奇说过,他考察过一个公司,见到公司的管理层很是浪费纸张,就认为这个公司的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后来也就没有投资这个公司。(或许,他还根据其它很多的一些细节,作出不投资这公司的判断吧)

我好奇:现在,如果我们也这们看一个公司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或者说铺张,浪费。我们是否像彼得一样,不投资这个公司?

PS::恩,阿懒说了,最感兴趣的是黄仁宇教授的大历史观!

哈,请包涵,偶发这些无厘头的贴子哈!

考完公务员,就看看这本书(上次看过前面一点,没看完!)再看一下《桃花扇》....


作者: 纵横驰骋    时间: 2007-12-5 20:01

看过他的以下三本 :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1981/中文版中华书局1982/三联1997)

《中国大历史》(英文1988/中文版三联1997)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1991/三联1997)


作者: 小毛ge    时间: 2007-12-5 22:45
需要认真的静下心来读看出另一番滋味。
作者: jwzwlh    时间: 2007-12-6 09:59

现在明史很热哦,包括各类书籍、记录片等纷纷出来。明朝在历史上既是辉煌、又是尴尬。是中国渐渐丧失领先世界的位子。


作者: braveboat    时间: 2007-12-6 10:55

这本书我以前读过,直觉上感觉很好,但却没法仔细领会书中的细微末节,只是感觉皇帝一个人对整个文官集团的对抗是那么的无力与苍白,以至于后来万历的沉溺与放纵。

有时间再仔细读一遍。


作者: alisandy    时间: 2007-12-6 14:59

距离首次读这本书已经10年了。每每不能忘怀。

10年间没有读过这样的史书。


作者: 笑苍天    时间: 2007-12-6 16:24

真是一本好书啊,值得一看


作者: wooing    时间: 2007-12-7 12:55

好书啊,我马上读读!


作者: 海无边    时间: 2007-12-7 20:37

最近习惯网购或网上看书,很少去书店。

昨天到书店闲逛一不小心就看到了这本书,想想不正是阿懒最新推荐的每月一书嘛,翻了几页,觉得挺不错,毫不犹豫买了一本。

非常经典的一本书,昨晚一口气看了近半,很久没有体验这种阅读的快感了!

道长在11月13日这期节目中介绍的就是《万历十五年》。

凤凰网 > 免费视频 > 开卷八分钟

http://itv.ifeng.com/vplay.aspx?id=b8b37180-007c-4757-9735-ab03315048a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20:45:25编辑过]

作者: hoopy    时间: 2007-12-7 21:36
这本书也读了很久,因为时间的关系,读了一段,后放下很久。
总感觉自己对历史读的太少,万历十五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时间,作者从几个典型人物结合时代背景,将个人的荣辱和历史的兴衰结合,写的痛快淋漓,大历史,看全书的结构,真如站在山顶俯瞰历史长河,以及个别人物的星星点缀。

响应版主号召,要继续读透!

作者: cheerygao    时间: 2007-12-8 11:24

有时间要看的


作者: qiduomao    时间: 2007-12-9 02:15
自从开了明朝那些事后,对明朝历史比较感兴趣,谢谢啦
作者: 夕风浪子    时间: 2007-12-10 11:29

本人还没有看着本书,今天下载下来看看。

看到楼上的各位谈的兴致勃勃我也很有兴趣来仔细的阅读一下

看完后一定会发表一下读书的感想


作者: 夕风浪子    时间: 2007-12-10 11:31

本人还没有看着本书,今天下载下来看看。

看到楼上的各位谈的兴致勃勃我也很有兴趣来仔细的阅读一下

看完后一定会发表一下读书的感想


作者: 夕风浪子    时间: 2007-12-10 11:35

本人还没有看着本书,今天下载下来看看。

看到楼上的各位谈的兴致勃勃我也很有兴趣来仔细的阅读一下

看完后一定会发表一下读书的感想


作者: tiexuan    时间: 2007-12-10 14:42
另一个角度看历史,看人物。很客观,需要认真思考的一本书。
作者: ydy135    时间: 2007-12-12 10:00
记得毛泽东曾推荐过此书,一定要好好读一读。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7-12-12 18:52
QUOTE:
以下是引用hdx2007在2007-12-5 12:27:30的发言:
明朝虽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然而国人的某些习惯某些文化某些潜意识甚至与明末的中国有着惊人的类似。比如利用权力进行寻租,在明朝就有,在现在,有人只要有机会,有可能利用手中的一点小权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国家、公众利益于不顾。
有时会产生一种感觉:虽然我们已经不再贫穷,技术也比过去先进了好多,但我们的精神比过去进步的幅度却远远没有物质上的进步幅度大。

To hdx2007 兄:
你这是追古思今啊,这点感悟类似。
好像人的物质生活一直再变化,而追求的东西本质上基本相同。

QUOTE:
以下是引用jwzwlh在2007-12-5 15:54:54的发言:

呵呵,湖南卫视做了一个节目《明朝1587》里面就是讲这些事情!


To jwzwlh兄:
那就是由此书而来的电视剧,不过我没看完。


QUOTE:
以下是引用纵横驰骋在2007-12-5 20:01:10的发言:

看过他的以下三本 :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1981/中文版中华书局1982/三联1997)

《中国大历史》(英文1988/中文版三联1997)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1991/三联1997)


To 纵横驰骋兄:
真是博览群书,自愧不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毛ge在2007-12-5 22:45:40的发言:
需要认真的静下心来读看出另一番滋味。

To 小毛ge兄:
确实,静心读书有时是一种奢侈了。


QUOTE:
以下是引用ydy135在2007-12-12 10:00:12的发言:
记得毛泽东曾推荐过此书,一定要好好读一读。

To ydy135兄:
从发表时间来看,老毛可能还未来得及看这本书,呵呵。

作者: jiangnanchun    时间: 2007-12-13 13:00

以前零星的看过,没有完整看完,确实是本好事

一定找时间静静的看完


作者: economistcn    时间: 2007-12-13 13:30
学习一下历史.谢谢楼主!
作者: Killua2007    时间: 2007-12-13 19:01
Thank you for sharing~~~
作者: helanxue    时间: 2007-12-13 21:09

历史就在这平淡无奇之中走向另外一个方向。好书得好好看看。


作者: 玉米虫虫    时间: 2007-12-14 01:05
没有看过 不过听了这么多推荐 一定下来或者买来看看
作者: jwzwlh    时间: 2007-12-14 15:08

呵呵,那个说老毛推荐此书的?是不是搞错年代了。其实毛主席他也关注明朝发生的事情,例如《李自成》就大力推荐给全国官员看哦!

我最近在看《中国大历史》,里面写的格调很有意思,一般一个晚上能看几篇,回想那个时候的整个社会毕竟和反映那个时代的影视,心里就有别样的收获了!


作者: pinta    时间: 2007-12-14 17:38

下载阅读,谢谢!


作者: famo    时间: 2007-12-17 03:29
   最初是先看到别人对《万历十五年》的书评,才对这本出版于1981年的老书发生了兴趣。最令人心神一震的是从本书末尾摘录的这句话: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语气如纪录片的画外音一般平平淡淡,苍凉却扑面而来。细览此书,作者主要抽取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6个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对他们的生平娓娓道来。万历十五年,海瑞、戚继光相继离世,除此之外,这一年再看不出什么特别,该书的英文名“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更直白的说明了这一点。作者把绵延近三百年的大明朝看似随意的剖出一个横断面,通过这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来阐述他的“大历史观”:由于社会组织和制度的缺陷,以道德代替法制的统治模式已经无法延续,在平平淡淡的万历十五年表露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王朝注定灭亡,少数人的贤愚得失已经无关紧要。
    在这个时代的精英们几经挣扎,却又无力摆脱命运束缚的无力感随处可见。贵为天子的万历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最爱的郑贵妃在他死后10年独居冷宫,死后不能同穴安葬;最爱的儿子福王不能册立太子,远迁河南。张居正在世时权倾朝野,死后被抄家,祸及子孙,牵连甚广。申时行通晓为官之道,调剂折衷,仍为人所诟,被迫请辞。海瑞一腔正气,几经沉浮,始终不得重用。戚继光驱逐倭寇后,在蓟州十余载无用武之地,末年革职,晚景凄凉;李贽特立独行,著书立说,为世俗不容,终落狱身死...
    其实这种无力感在现代也能引起共鸣,即便当代大多数普通人不再忧国忧民,而把目标降低到个人的功成名就,幸福人生,也总有那么多的无奈和不如意。试着把时间轴放大,对前朝轶事长吁短叹,总会让我感慨人的渺小,却有两种不同的感悟: 一方面,慨叹人生短暂,雁过无痕,只觉屈辱失败固可抛去,奋斗成功也不是那么重要,珍惜现有的,享受人生才是真义;另一方面则是感慨人力有限,周遭不如意事多不能掌控,执意于外不如专心于内,通过“Inside-out”的方式才是修炼正途。科维的七个习惯正是这种修炼方式的代表,只不过总是会绕回到“easy to understand, difficult to follow”的老路上来,部分原因是第一种感悟中享乐无为倾向的诱惑吧。
作者: jackeroo    时间: 2007-12-19 10:34
要看的书太多了~~~
作者: 水随天去    时间: 2007-12-20 11:56
看过这本书好久了,对黄的文笔很是喜欢。百家讲坛如果先是黄先生讲明史,恐怕易中天就不好出名了。呵呵
作者: 海无边    时间: 2007-12-21 10:12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随天去在2007-12-20 11:56:55的发言:
看过这本书好久了,对黄的文笔很是喜欢。百家讲坛如果先是黄先生讲明史,恐怕易中天就不好出名了。呵呵

书是写的很好,如果真让黄先生上百家讲坛不一定讲的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1 10:13:10编辑过]

作者: 天马旋风    时间: 2007-12-21 14:42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年代是1587年,明朝后期也是封建专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期,当时的历史潮流是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方流行,而在中国,也有萌芽。这个时期表面看来风平浪静,其实是山雨欲来。不光普通百姓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就算是像张居正、申时行、李蛰、海瑞等大员也深受其害,就连万历皇帝也不例外。他有时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有没有足够大的勇气来面对,最终在立太子等问题上也不得不让步。明朝的命运已经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作者: liugmwx    时间: 2007-12-21 22:11

这几天在听百家讲坛讲明亡清兴60年,对万历不上朝的记忆深刻

它就是明亡的拐点


作者: 星尘    时间: 2007-12-29 10:50

明朝就在万历时代埋下了的覆灭的种子!有因才有果!


作者: jj4444    时间: 2007-12-30 11:13
认真读下,谢谢
作者: guoshuchun    时间: 2008-1-1 11:15

我看过这本书,挺好的书籍,值得大家一读啊


作者: yehuilove    时间: 2008-1-1 15:35
坚决拥护每月读好一本书的建议
作者: 血之泪    时间: 2008-7-14 13:26

在大学学历史的时候 看这些书 只是感觉在看故事 现在是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故事和结局


作者: 浪随风涌    时间: 2008-7-24 23:27

谢谢楼主!!!!


作者: 天马旋风    时间: 2008-11-11 15:53

http://tianma51886.blog.sohu.com/104066536.html

张居正改革的失败是明朝穷途末路的标志,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次抗争。


作者: tudou369123    时间: 2009-1-10 12:23
thank you
作者: bgsol2000    时间: 2010-3-6 22:35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发人深省。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