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到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发生大爆炸。它们的生育速度实在太快,一胎最多可以生20只,20天就可以成熟。一对鼠男女如果从春天开始致力于生育大计,到秋天就会制造出几十万个后代。每隔三到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大到把草原上可食之物全部吃光。
这时,它们得考虑子孙后代的事了,如何消除过剩的数量呢?主动死亡!
这时,旅鼠要么摇身一变,颜色从原来的灰黑色忽然变成艳艳的橘红色,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来天敌。要么集合起来,几百万只成群结队地跳海……
在地球上,有意识自杀的动物极少,人算一种,旅鼠算一种,北极狐狸算一种。旅鼠会沉入大海,狐狸会在数量多到威胁生态平衡时,生一种叫“狂舞病”的怪病,疯狂地载歌载舞,直至累死为止。
感悟:动物尚且知道生态失衡可怕,更何况人呢?
第一次听这样的故事,我想关键不是旅鼠选择自杀,而是环境的变化促使旅鼠的身体分泌一些腺素,通过腺素的作用来使得环境再度恢复平衡,也就是说旅鼠有可能是被动自杀的,真正主宰环境平衡的还是环境自身。其实环境有一个平衡机制,当超出了环境可以承载的正负范围时,约束机制就起作用了,人作为环境系统关于生物运行的一部分,也逃不了。
人有思维,有时比动物更容易导致失衡的局面。
因为人的私心
人到了那一天的时候,发生的可能不是自杀,而是战争
寻找平衡不止是人类的专利
当自然不能承受这种压力的时候
一样会倾泻
那种变化会把巨大的能量迸发出来!!!!!
就像楼上6楼说的那样,人的自觉性自杀就是战争,当这个社会不能够养活我们所有的人时,得不到足够物资的那批人就会联合起来引发战争,这正是我国古代时生产力低下,超过当时所谓生态临界值时的一种举动!
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像死,所以就有战争来决定谁的存亡。
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没有谁可以想得到会发生什么
小心谨慎
[em17]
不要想得太多,我的感觉就是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有其因就有其果的。
有些靠写作发财的人,总喜欢把动物的某种行为拔高到人类思维的高度来忽悠读者。
比如就这篇来说
1.旅鼠,狐狸会认识到“威胁生态平衡”吗?
2.它们的行为是"自杀"吗?
3.这种行为是“主动”的吗?
我觉得我们一直以来都说人这好那好,这不好,那不好的.我还是觉得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有生存的道理,古今往来,是是非非,多着数不过来.每个人做好自己是最大的好!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故事。非常好,很有意义。
真为人类的将来担忧啊。相信大自然在每个领域都有法则,结果就是达到平衡,但是过程估计会很残酷!
带着有色的眼睛看待事件,事件就成了问题。对问题的分析,应建立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分析问题,定义问题的真正所在。
对过去的事情,我们可以充分发掘。而做结论,做决策,就不是靠想当然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恰恰这种思维造就了我们上当、受骗。动物不会思考将来,也没有必要思考将来。有思考将来的智力,早就应当把我们干掉而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当心我们被作者忽悠了,说不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丰厚的稿酬,为了多吃几只鸭子,哪想到环境、动物保护的问题了?
这些都是自然界的规律了。。 谁都逃不过
不过在面对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人和动物所做出的反应不一样 :)
长了见识 呵呵
人到了那一天的时候,发生的可能不是自杀,而是战争
........确实
目前尚未完全明白动物自杀行为的的机理。还是不要乱下结论。
为这样的精神默哀
禽兽尚此,人以何堪
我觉得这篇文章是要叫我们注意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可是说的
就像14楼说的一样,这种动物应该还没有到了认识环境问题然后自杀的思维能力吧?
[em09]很有意思的生物阿~~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