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让我为什么相信你——从《基业常青》看“经典” [打印本页]

作者: 花雨天下    时间: 2007-10-10 16:46
标题: [原创]让我为什么相信你——从《基业常青》看“经典”

可能我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对于管理学及参考书籍,我更喜欢读西方经典作品。

这个误区最初只是一种感觉,慢慢的,我希望知道这是为什么。当看过《基业常青》以后,我想,我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基业常青》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是如何更加出色的——高瞻远瞩公司的成功因素。它对于一问题的研究探讨方式,是真正值得人信任的原因。

 

其一,研究参照对象的选取。

作者选取了两组公司,一组是目标公司——高瞻远瞩的公司,另一组是对照公司,在外部环境,所在行业等方面基本可以和高瞻远瞩公司相对应。重要的是这些对照公司并不是失败公司,而是成功的,只是没有达到高瞻远瞩公司的水平。对比百米98的世界冠军和百米15秒的普通人,你可以找到100种不同原因。但对于百米12秒的人,这其中的90种原因对于他可能完全没有用途。这本书对于研究对象参照的选择,正是保证结论针对这最后十种原因——我们这些可以跑12秒的人真正需要知道的原因。

 

其二,高瞻远瞩公司的年龄

平均年龄98岁。之所以强调这一因素,我引用格雷厄姆—巴菲特学派的一个概念,经营循环。在很多公司中,新的管理改革,技术创新,项目建设都不是在一个年度可以完成并产生效益的,至少需要把公司连续四至五年看作一个循环阶段,同时考察至少三个阶段才可以判断一个公司的管理运营情况。某一年或一个时期公司取得巨大利润或亏损并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其三,探讨优秀的基础

《孙子兵法·兵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强调“正奇相生”。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于看到“奇”的耀眼光辉,忽略“正”的细密绵长。而且很多“奇”只适用于特定的行业,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情况,变幻无穷,把握甚难。这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注意,学习“正”。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也就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根据目录,我们可以看到本书讲述的是所有公司不论大小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面对。包括:管理者定位,企业核心理念,长远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建设,“自主进化”(智慧生物型组织),接班人培养等方面。

 

其四,研究过程

看到一些的“知名学者”写书过程(俺老爸当初也是,写过n多本经济学著作)。第一,奉行“自古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之精神。第二,量多是硬道理,一本书一两个月就搞定,论证用的试验资料要么很草率,要么干脆自己编,追求的就是速度快。第三,闭门造车,用想象完成实际情况的模拟,用以前的结论继续往下推导(这不是自然科学)。这样的书,我们能相信吗?《基业常青》的作者群系统确定目标,选择合理方法,收集大量资料(原文:为了搜集平均90多年历史的36家公司资料,我们参阅了将近100本书、300多份文件,包括文章、案例、档案、公司出版物、录像片等等。保守估计,我们查阅了超过6万页的材料,实际数字可能接近10万页。),艰难的从资料中归纳总结,参考其他学科(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公司并从中再次得到的资料进行修正和总结。这样,我们如何不相信。

 

总结:我把管理学理论按照其结论获取方式分为:顿悟理论和实证理论。我并不排斥顿悟理论,它的优势在于根据现行理论和个人经验可以探讨那些无法量化和比较的领域,缺点是由于信息不完全导致的理论与实际情况偏差。所以在看这种理论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其正确性,同时容易蒙上个人主观色彩。实证理论由于其前提、假设和试验环境(尤其是管理学这种社会科学)的限制,很多问题难于探讨。但拥有合理论证过程和准确科学的资料试验论据的理论,其可信度无疑是巨大的。这样的实证理论经典,让我不相信也许还比较困难吧。


作者: ecobserver    时间: 2007-10-10 17:52

应该说,西方人的治学态度要整体优于国内的治学。不管这本书对于管理本身有多大的借鉴价值,但从研究的范式这一点就已经有了给我们的启发。这或许也是读书的意外收获之一吧。

想到一个场景。当一个人询问自己的画作是否精彩时,另一人回答说笔墨很好。这固然是一种婉转的讽喻,不过本身也有价值,也有着另外的收获不是吗?


作者: ameng    时间: 2007-10-11 10:17

中西方的文化决定了对于经营管理的侧重点不一样,也许读西方的著作能够让我们感觉有更多新鲜感、更多启发,学到更多的东西。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科技横行的年代,西方人对于经营管理科学的严谨态度让我们感到很受用。

楼主所提到的中国现状确实是。。。没法说了,唉


作者: 2136671    时间: 2007-10-11 15:59
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
作者: dqsvictor    时间: 2007-10-11 21:39

呵呵,与楼主同好呀.

不管理论深奥与否,其研究的态度很踏实。


作者: xiao-ku    时间: 2007-10-12 10:11
ding ~~~
作者: 种田老农    时间: 2007-10-12 16:34
正在看不过没有想这么多
作者: wuyunshuan    时间: 2007-10-13 18:13
说的好啊。我们现在除了公司经营管理环境急需改善外,公司管理理论也需要加快更新!
作者: langchong    时间: 2007-10-15 13:07
说的好,楼主分析的有见地。
作者: yfieng    时间: 2007-10-15 15:11

我欣赏并喜欢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我热爱近、现代国外的理论,方法方面的著作。

简单的来说,我读的书有两种,一种是中国最古的书和国外最新的书。


作者: 花雨天下    时间: 2007-10-15 15:25
基本上非常同意,中国古代的很多著作闪烁着智慧和圣洁的光芒,太值得我们看了。
有一点不一样就是,一些近代外国作品应该也不错,像《国富论》,流行个上百年的东西,应该有些道理吧。
对么,楼上的兄弟?

作者: yfieng    时间: 2007-10-15 16:21

唉,国富论我不认为是哲学思想这个范畴的,我更认为是一种治国的理论方法,所以也属于我喜欢的国外的最近的新书(资本主义产生以来的国外著作)。

所以,……


作者: yfieng    时间: 2007-10-15 16:30
补充一下,国外的哲学经典,比如黑格尔啊之类的,我不喜欢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没写好,是因为自己不大看得懂啊!
作者: caijingyua    时间: 2007-10-15 22:50
书籍里提到的公司很多都消亡了,看来时间才是检验一切的尺子!
作者: sxyqdy    时间: 2007-10-15 23:53
看了楼主的心得,认为应该去找来好好一读! 
作者: aalleery    时间: 2007-10-16 22:01

基业常青 的另外一层含义 是

基础的业务数据!

[em07]
作者: zhounianqi    时间: 2007-10-16 23:02

中国的管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项目管理,很多公司在进行所谓的项目管理,当时很多人不知道项目管理为何物,包括高层管理当局。


作者: mm5201314    时间: 2007-12-22 18:36
说的好啊。我们现在除了公司经营管理环境急需改善外,公司管理理论也需要加快更新!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