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前段时间,一部军事题材的连续剧火起来,同时也感动和激励了一大批人,看完这部连续剧的人大多都有很深的感触,因为,它不仅仅是纯粹军事的,这其中的很多理念和思想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平常人的工作和生活,它也是一种精神。这个片就是很多人所熟知的《士兵突击》。
这是个浮躁的社会,有很多人天天都在焦虑,怕得不到,怕失去。。。大部分的人都乐于把这种内心的烦躁和不安归结于这个快速发展的多元化社会,而很少有人真正的从自己的内心里去寻找出口,树立自信心。时间真的很宝贵,而我们最缺的往往就是时间。为了不虚度年华,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惶恐不安,我们天天在考虑怎么活才有意义,才充实。许三多说: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家园之星”系列访谈做了五期,稍作沉淀和反思,十月份我们插入一期话题形式的访谈,采访嘉宾和人数不限定,从预告的参与情况进行贡献值鼓励。曾经在选题上花过很多心思,担心所选取的话题没有讨论价值,做出的访谈没有意义。老A队长袁朗说得好:不要对一件没有做过的事说没有意义。于是,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attach]88215[/attach] [attach]88216[/attach]
一、用人标准
军队招兵的一道程序是家访,就如我们企业中招聘程序的面谈。
许三多:
父亲口中的“龟儿子”,同伴口中的三呆子,遇到攻击只是怯懦的躲避。
而当看到父亲被人欺负时却愤勇的想挺身而出,当战友受伤时坚持不离弃
成 才:
家访气势高昂的朗诵着当兵的目标,班长眼中精得很的一个兵;兜里揣有两种烟,一种给领导级别的,一种个战友同伴;自称做人优秀,没处下全团的人至少也处下半团人;袁朗评价他别人想要什么他就能给什么,哪怕他没有;
“外在能力是表现因素,内在素养是支配因素。当前企业不仅关注外在能力,而且重视内在素养。”
成才是新兵连飞得最高的马,而我是新兵连最早现形的骡子!---三多
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高连长最后形容许三多
掌钎没有意义,抡锤才有意义!----许三多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许三多
我真想把这个脑袋掰开,把自个的脑子放进去。---成才说许三多
二、做称职的管理者
史 今:
史今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一个负责的管理者。如果抛开传统的用人标准,很难想像,像许三多这样一名“猪都被气死了”的下属,有几个人愿意接收的?而且是力排众议?如果一名在职员工是既定的不变的,是不能够让他随便离职的,管理者如何面对他?如何培养他?作为管理者,在对待大多数不出众的员工时,我们不应该有太多的埋怨、指责,应该有着坚定的“皮格玛利翁”精神,也正是管理者培养人才的使命所在。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139242,0,0,0,0,0,0
袁 朗:
特种兵,中校,才华横溢,英气中有三分邪气,有时候象魔鬼,有时候象兄长,有时候象阎王,有时候又象孩子。是对许三多帮助最大的人,不断重塑了他的才华,而且让三多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选择。
有人说,如果许三多一开始没有遇到这么好的班长,没有这么好的领导引导他,那他还会不会从一个拖连队后腿的士兵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兵王”?
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了吗!---史今
能不能再给他一个机会,至少让他再长高一点是不是---史今向连长求情
人家能做的事你努力了你一定也能做到!----史今对三多说
我有时候觉得,每个人心里都开着花,可漂亮了!---史今
你为什么这么勇于认错,或者急于认错啊?---袁朗说许三多
有很多人天天都在焦虑,怕得不到,怕失去...-----袁朗
做得鬼中鬼,方为人上人-----袁朗的作训原则
不要对一件没有做过的事说没有意义!---袁朗
三、良禽择木而栖
成才背着连长跳槽,抛弃战友,成为史上第一个跳槽的兵。许三多说:成才的这一跳,段掉了与七连的情谊,也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成才走的时候只有三多一个人送,自己驳弃了“做人太优秀”的说法。在老A的特训成才虽然扣分最少,最后袁朗还是否定了他:七连只是你过路的一个地方,如果有更好的去处,这里也只是你过路的一个地方。
军队里的跳槽被人唾弃,而企业间的跳槽却是一种平常不过的现象。关键是选择在什么时机下跳,有没有背弃企业等。有人说:“良禽择木而栖,既然早走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平台,有可能使自己很平稳地过渡,为什么不选择走?”
你把他做人的根基都打没了!-----许三多说袁朗
成才成了七连历史上第一个跳槽的兵。----许三多
七连只是你过路的一个地方,如果有更好的去处,这里也只是你过路的一个地方.---袁朗
四、团队精神
不抛弃、不放弃
你们是团队的核心,精神,财富..
成才在A大队的整个训练期间,表现一直是最优秀的,面对教官袁朗的苛刻甚至是百般刁难,他还是以扣分最少的成绩坚持到了最后,演习后的谈话却被教官袁朗无情的给予了否定。否定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成才太见外。 袁朗说:我们不敢与这样的战友一同上战场。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团队意识地营造,很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甚至还把有没有团队精神作为对人素质的要求之一,但是到底什么是团队精神呢?《士兵突击》里不断强调的那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其实就是团队精神的最好阐释。不抛弃每一个成员,不放弃自己为这个团队做出努力的每一次机会和每一次行动。
有的人善于评价别人,但对着镜子又看不到自己。---吴哲
坚持自己的原则,充满希望和乐观!----袁朗评价吴哲
你们是团队的核心,精神,财富...----袁朗
五、企业文化
“不抛弃,不放弃”是英雄连队钢七连的坚定信念,其实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文化。
钢七连入连连歌: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七连人散了,七连的精神和灵魂还在,在每个曾是七连人的心里。
企业文化可以造就一个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好的企业文化会深深印在每个曾是这个团队一员的人的心里,不管将来走到哪,曾经的荣誉感和灵魂是不会丢的。
后记:
看过和听说过该电视剧的家人们,我们都将不再沉默!回贴的家人可以一起谈谈《士兵突击》带给你的感触,给你印象最深的情节和人物。也可以结合工作和生活说一说自己的感想。本期的访谈期待更多家人的加入和参与。
附录:
看《士兵突击》到工作的十个“一定”--感想
1、一定要有信念,无论多么简单。
2、一定要坚持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3、一定要有爱心,无论遇到多坏的环境和人。
4、一定要谦虚,无论取得多大的成绩。
5、一定要多看别人的优点,无论他/她有多少缺点。
6、一定学会适应环境,无论原有的思想多么根深蒂固,学会突破自己。
7、一定要少说话,无论心里想的有多多,不该说的一定不说,该说的一定要说。
8、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无论别人怎么看,别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
9、一定要坚守团队规则,无论环境怎么变,团队的规则没有更改以前一定坚持。
10、一定要相信友情。无论你同你的同伴如何竞争,坚信友情,最后值得记忆的是你们之间的友谊。
http://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133785,0,0,0,0,0,0
哈,这样子,今晚我得下载来看看了..
要不,跟不上前辈们的步伐了...[em09][em09]
《士兵突击》前面4/5的部分,已经被人说烂的话题不想再去谈看法了!
我想说的是三多杀人的那段,感触良多!三多过去只想当一个兵、一个好兵。刚开始是为了史今班长,后来是为了好好活,当兵只是个过程,却没思考过当兵的作用;或者说没考虑过结果是什么?和平年代的训练,一旦上了战场却要真的杀人的时候,心里的冲突给我振动却是最大的。
回想职场过程,看看他人,看看自己。年轻时无畏的喊着口号是为了“学习”,而且不断的学习,试图在专业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可从来没考虑过这条路的终点是什么?哪里才是下一个起点?如果说从来没有考虑是夸大的话,那至少目标也是模糊的。机会即便砸到头上,也会茫然、不知所措。很多人说没有机会,真是这样吗?恐怕是很多人已经给“机会”下了一个定义,只有那个模样长得和自己想象中一样的美女,才是自己的“老婆”!???
很多人会说“我的目标是创业”,不错,的确算是个目标!可创业只是中状态,和打工这个说法是一样。打工也分做什么行业,做什么专业;可目标是创业的呢?准备在哪条河去摸鱼呢?怎么摸?是用炸药还是用渔网?
提出上面的问题,我并没有最终的答案。我在思考,也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想法!
才看前面三集
许三多说: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活着是不是一定要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呢?不做有意义的事情是否活着就不算好呢?
回答4楼的问题,我没有目标,计划也远比变化慢。
我是看了家园中电子稿,看了一集多点电视.
虽然很多情节话语我已记不清晰,但许三多身上折射出来的精神思想夸张一点说理念(虽然他从不说甚至不想自己要做什么).只要一提起这四个字,我想到的就是许三多,从他被村里人乃至父亲叫的"龟儿子"到参军,到加入老A...每个人要的并不是太多,想要人生丰富一些,精彩一些,富足一些,或许开心一些...但能有几人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的每件事,而不"好高骛远"地说我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什么目标,是为了我能怎么怎么样.
也许我说的过了一点,这是自己看后最深刻的反省.
一部好的电视剧,一本好书,是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去回味,去品味其中的道理.每个人每个阶段看后感受都会不一样吧.
我是看了家园中电子稿,看了一集多点电视.
虽然很多情节话语我已记不清晰,但许三多身上折射出来的精神思想夸张一点说理念(虽然他从不说甚至不想自己要做什么).只要一提起这四个字,我想到的就是许三多,从他被村里人乃至父亲叫的"龟儿子"到参军,到加入老A...每个人要的并不是太多,想要人生丰富一些,精彩一些,富足一些,或许开心一些...但能有几人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的每件事,而不"好高骛远"地说我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什么目标,是为了我能怎么怎么样.
也许我说的过了一点,这是自己看后最深刻的反省.
一部好的电视剧,一本好书,是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去回味,去品味其中的道理.每个人每个阶段看后感受都会不一样吧.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1、成才的确是比较精明、圆滑的一个人,社会上也不乏这样原型的人,但是成才成长的道路似乎更曲折!我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当我看到类似于成才的人经常能得到实惠,能获得短期利益的时候,自己也曾犹豫过,是不是自己也要向其学习,庆幸的是我自己没有没有改变,那些“聪明人”得到的只是短期的实惠!2、是许三多在红三连五班的时候,没有因为大家的影响而堕落,而凭着自己的坚定的信念使自己获得了成长,同时也让五班的其他人有所感悟,最后获得了去钢七连的机会,实际上生活当中也是一样,你周围的环境不一定都是积极的、向上的,而且还有可能是消极的、堕落的,关键是看你自己怎么想、怎么做?许三多们是挺过来了,但是大部分人却都随波逐流 了!
做为一个军人,电视剧是理想化的人生,任何一种军队可能首批淘汰的便是这类的人材,军队残酷性并不因为某人现在是可塑之材便放入一个良田让其磨砺成良木,正如我跟一位当过特种兵的朋友聊天时,对方也不以为然电视剧所给我们宣扬的该剧艺术情节.
但是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之处不在于他的过于艺术化人生,而是贯穿戏剧全身的是折射出现代人生浮躁的规迹。因为浮躁,我们才容易被感动,才渴望寻找感动,这是戏剧成功元素之一,它抓住了当前时代下人的思想精神面的匮乏。
其实我们可以回顾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七、八十年代人已经是目前社会的主流,也是电视等大众娱乐的主要载体,而这两代人经历的社会变革,风云变化让他们早年建立的某种信仰开始陷入一种精神寄托上的絮乱,但他们在精神上还属于婴幼儿期,吃再多的“奶”都始终不能满足这种精神上的莫名饥渴。我们看一看这几年的电视剧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历史的天空》及《亮剑》等一系列的军事电视剧,热,太热了,热的超常,热的又很恰合现状。另一方面,国内或者说华语影视圈明星流失、剧本低俗、表演入俗,华语影视已经陷入低迷的怪圈,上下两代“星星”递补断裂,造星疲软,而这时代的观众从情感走向理智,影视时代更加呼唤一种带有感动色彩的刚性,而这个刚性恰好能被军史体材影视所能容纳。这是戏剧成功元素的另一个方面。
回归本剧界面,开始数集的展现,充份刻画了许三多这个低俗甚至低能儿的表象(尽管我们的这位主角表演有欠缺),直到他在荒原上一遍又一遍地坚持打扫内务,才调起人们由注意小丑的情绪转而思考必然的趋势(注意,这里的一些细节给予了人们回归理智思考,而不再是看笑话),然后是铺路情节的塑造,成功地转变了人们思考的焦点,感动了观众,接着的绕杠,连队解散,与武班副进军老A的最后关头等等,一拉一放,短短的二十几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小丑如何登上尖兵的形象,符合人们逻辑思维,符合人们英雄情节,符合社会传统情感。
至于全剧突现的一些用人意义、管理意义乃至团队建设意义,楼主说的很清楚明白,我想留给每个人思考的应该是两点:1、自我的生存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好好活就是有意义的活,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2、与社会、与群体、与组织、与家庭乃至与亲友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不抛弃,不放弃!
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我看了好几个系列了:《历史的天空》和《亮剑》是一类;《血色浪漫》是一类;〈士兵突击〉是一类;但是〈士兵突击〉没有看完,但是里面的人物很让我感触呀!
那时候看士兵突击的时候是和部门的同事一起看的,那时候我们都对许三多这个人物感到很好笑,他来到部队的那些做法非常“傻冒”,可是,我们渐渐看下去的是就发现有不同的感觉了:许三多那小子就贵在无知,贵在坚持,贵在率真等等,他不停的做别人告诉他那些正确的事情(那恰恰是别人最不愿意做的),结果做到别人都认可了(那他没有责了),看到最后,使我们受到最大感触就是做人、做事的态度方面了。
《士兵突击》前面4/5的部分,已经被人说烂的话题不想再去谈看法了!
我想说的是三多杀人的那段,感触良多!三多过去只想当一个兵、一个好兵。刚开始是为了史今班长,后来是为了好好活,当兵只是个过程,却没思考过当兵的作用;或者说没考虑过结果是什么?和平年代的训练,一旦上了战场却要真的杀人的时候,心里的冲突给我振动却是最大的。
回想职场过程,看看他人,看看自己。年轻时无畏的喊着口号是为了“学习”,而且不断的学习,试图在专业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可从来没考虑过这条路的终点是什么?哪里才是下一个起点?如果说从来没有考虑是夸大的话,那至少目标也是模糊的。机会即便砸到头上,也会茫然、不知所措。很多人说没有机会,真是这样吗?恐怕是很多人已经给“机会”下了一个定义,只有那个模样长得和自己想象中一样的美女,才是自己的“老婆”!???
很多人会说“我的目标是创业”,不错,的确算是个目标!可创业只是中状态,和打工这个说法是一样。打工也分做什么行业,做什么专业;可目标是创业的呢?准备在哪条河去摸鱼呢?怎么摸?是用炸药还是用渔网?
提出上面的问题,我并没有最终的答案。我在思考,也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想法!
接redbar给我的启发:“和平年代的训练,一旦上了战场却要真的杀人的时候,心里的冲突给我振动却是最大的。”就象我们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一个好学生,他平时很刻苦地学习,每次考试也能考得很好,可是真正走到了社会上,这些人能适应的就不是很多,不是不能妥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就是不适应这充满竞争的环境,或者是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社会丑恶面与自己的理想差距很大,引起了偏差,引起了价值观的冲突,因为我们在学习时根本没考虑真实的市场情况。
许三多也是这样吧?现实一下子把他给打蒙了,引起了他的迷惑,因为这不同于他平时的训练,他平时的训练说白了目的很简单,是为了史今也好,为了好好活也好,但他根本不知道那深层次的东西,他也没有看过那些罪犯对社会的危害,没感觉自己身上这身军装的神圣和真正意义,如果他能懂了,那杀一个人又怎么会引起他那么大的震动。
许三多的例子是个个案,在吸取他身上的优点的同时,我们也没必要都成为他。他其实就是一个傻子,但天才和傻子之间区别不大,就象那句名言“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开启一扇窗。”许三多式的成功只能发生在他身上,他那些性格都是于身俱来的,人呀,有时候目标简单反而更可能成功。这让我想到了阿甘正传里的画面:阿甘就是不停地跑,结果有球场上和战场上都跑赢了。
我一定去看看!!谢谢!
看到图片时,以为会访谈少天了~~~仔细一看内容~~哎~~~~~~~~
那啥个时候能访访少天呢?
期待ing.....
想起不对称书中所说:在面对强大对手时,你的缺点有时反而正是你的优点,而对手的优点也许正好是他前进的包袱。
在其他兵看来,许三多是个不合格的兵,他做的事情很可笑。然而,许三多的那股“傻”劲正是他的优点,他做了其他兵不屑于做的事情,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老A。其他兵因为他们的不屑,阻碍了他们突破自己。
七连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给我的印象最深。不抛弃是针对团队,不放弃是针对个人。团队不抛弃你,同时你自己也不能放弃。七连解散了,许三多和连长二人仍然在餐厅前高唱,即使最后只剩一个人也仍然坚持不放弃。七连的精神,在七连每个人的骨子里。反过来看看现在,真正能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骨子里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有责任,员工也有责任。
在《亮剑》里,李云龙刚到独立团当团长时的鼓动演说,把“野狼的精神”灌输给士兵,整个团的士气又回来了,之后的训练中,李云龙一样让他的士兵像一群野狼。他对赵刚说:我宁愿让我的兵在训练中受伤,也不愿意让他们在战场上送命。作为领导者,李云龙成功的把“野狼的精神”渗透到了每个士兵的骨子里。
两部电视剧都是军事题材,都非常受欢迎。在我看来,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把重点放在人物塑造上,而且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观众能从许三多和李云龙身上看到他们想要的,或者他们缺少的。
俺也很喜欢这电影,之前在论坛也有说过自己的感受.象这样的连续剧,实在是太难得了.很让人感动
访谈的形式是通过论坛这样回复来实现么,还是通过IM?
很喜欢《士兵突击》,也断断续续写过一些东西,在这里不想过分探讨电视剧拍摄手法和真实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只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一直相信信念和精神的力量,美国的《阿甘正传》和日本《火影忍者》里的李洛克都曾让我感动,但《士兵突击》将这种力量细化到仿佛我们身边故事的时候,真的震撼。特别是在这个时期,在这样的环境里。
许三多是个优秀的士兵,他有点死心眼,做事认准了就不会放弃。做一件事,他不关心是否疲惫、也不关心是否值得、同样不关心别人的看法----我相信这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有着一份最珍贵、他最在乎也愿意为之拼命守护的东西。就像他没法守住那个包,但却守住了与班长的友情。当有了这样的一份东西,人就会变得刚强,不会再那么斤斤计较其他的东西。“无欲则刚”,这些东西,已经在日复一日的习惯中,融进了他的血液,成为绵延在他精神山脉里的岩浆,虽没有火山喷发般的绚烂,但却无比坚强。在他杀人的时候,毫无疑问,触及了他心里守护的东西,所以他才会“丢了魂一样”。人总要面对各种问题,庆幸的是他没有困惑太长时间。
史今,我最为敬佩和喜欢的人。我不想把他比作伯乐,他不是许三多和伍六一的伯乐,而是一个纯粹的朋友和战士。正是在他一步一步的教导之下,许三多和伍六一成为了全团的精英。高城说:“三班长一向做得比我好。”我相信这是实话,决不是在离别的时候象征性的说法或者夸大。对于他来说,他的兵、他的承诺、他的朋友几乎是他的全部,他也有自己想要拼命守护的东西。在看到他坐在车上经过天安门的时候,我流泪了。“总说保卫首都啥玩意的,首都啥样还没见过呢”这就是我们的最可爱的人。9年,最后的离别我无法想象,也许我们都经历过离别,上大学和父母的离别,毕业和同学的离别。。。但是我无法想象9年军旅生活的离别,那是一份3200个日日夜夜拿血、泪、汗泡出来的感情。
伍六一,“他能扛起一座山”。响当当的尖子“名字叫得比番号还响”。班长走的时候,硬是绷住没哭出来,把机会让给了许三多。口口声声“瞧不上”“许三多,我讨厌你”,却为了能让许三多留在部队而不惜承受记过处罚“他笑着跟别人说,判轻了”。为了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他能忍受很多,很多。这是一个应该感谢的人,也是一个应该记住的人。没有他,也许许三多和成才无法进入老A,但是最后他却连普通一兵都当不下去。“人们总是爱听好消息,不管怎样,我和成才,挡住了还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伍六一”。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原来很多的人,有多少人能记得他们?感谢他们?
马小帅在入连仪式上的那段情景,就是钢七连的精神写照“不抛弃、不放弃”。作为仪式来讲,这样的表现并不稀罕。但是我们却能在剧中感受到,这种精神或多或少的进入了每一个士兵的身体里,打造出一支部队不可战胜的军魂。“七连没有胜利”,七连也不会失败。七连的目标就像许三多的一样坚定,不会在意伤亡、不会考虑生死、也许不会明白这是为什么,像一个沉默的守护神一样,永远守卫着它该守卫的东西。"当千军万马在喊欢呼在喊万岁"的时候,七连已经重新站立起来,准备下一场战斗。
最后,感谢这部几乎没有女性画面的电视剧,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找到自己想守护的东西,而不要像其它的一样,一阵风吹过,除了几片落叶飘起之外,什么也没留下。
做人要实在,做企业也是一样,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代表,时刻记住没有团队就没有个人。企业和军队越来越像,只有执行力强的企业才会成为一支永不失败的铁军。
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
许三多: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以上是感触最大的。
很遗憾,没能看完整个片子,断断续续的算是了解了个大概。在繁复的今天,我在想,是什么让我们在一起谈论它,被它或他(可爱的三多)感动,又或被它或他启发呢。想了好久,一个词迸入我的脑海:简单,诸如简单的活、简单的过、简单的思考、简单的做、简单的待人等等,无不透射出“简单”二字的光辉。
在平凡的过活中,我们经常会冥思苦想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本原,于是我们过得痛不欲生,然而三多不是,因为他认为生活就是简单的活。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经常苦陷于万全之策、上下逢圆、曲中求直,于是我们工作起来不能十二分的投入,然而,三多不是,因为他只是简单的想把事情做好。
在普通的交往中,我们经常不失斗智斗勇、迂回策应、巧妙周旋的勇气和聪明,所以我们往往会有反目成仇的伤心往事,然而三多不是,因为他只想真心待人。
简单,简单,如果一切你我都能简单的看,那么相信一切都会变得不简单。
[em01][em01]
不做沉默的羔羊!
做北方的狼!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许三多的成长过程还是是幸运的,因为在他成长的关键时刻还是有极为重要人物在关心他、呵护他、激励他。
可是现实世界生活,当我们缺少关心、呵护、激励时,我们也能自动做到坚持和执著吗?我们的动力来自于哪儿?我们是否同样或比许三友更追求意义,更加不放弃?
想到 和 得到 中间还有一个词---做到
喜欢很,觉得史今这个班长好,充满温情的男人
刚看到许三多杀人那一段,前面零星看过一些,知道了其中比如伍六一、成才、袁朗等等人,在许三多身上看的是一种“傻气”,坚持,最本质的坚持,他没有高远的目标、没有“功利性”,只想着做好眼前认为对的事,这点很难得,当然军队的训练加上队友、领导的帮助才有了后来的许三多。 一个人的成功与个人努力和他人帮助是分不开的,其实最重要的是内在的素质!他决定了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管理,每个人都自己不同和理解。难
该电视剧题材和思想都不错,从正面看待这部片子,是非常好的励志故事!
楼主学习解放军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深入思考,实乃有感而发,鼓励!
真希望中国的军队培养出的军人都像是西点军校毕业的强人。
虽然电视剧是艺术作品。。我们先不谈艺术。。其中的一些情景还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
我看完了整个片子,虽然过去很久了,我愿意参与到咱们的讨论之中!
昨天刚刚看了《我的左手》,也是关于军队的,体现了军队的一些优点,同时还有人性化的一面,建议大家看看。
[em07]电视没看,书到时看了.看了后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真如片头语所说的,这里也是一个人经验和智慧的激活.
对于个人来讲:要自己看得起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在人一的经历中会有失败和成功,但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坚定的走下去.
实践是重要的,尤其是对自己优势的发挥会让人耳目一新.
人生还要有好的伯乐,有人说自己的路还得自己走,可是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少了贵人的帮助.
对于管理者来讲:
没有教不会的下属,只有不会教的上司.
要言而有信,要对下属多给予常识和激励.
要发挥下属的长处,多看到他们长处,扬长避短.
要走出惯有思维的影响,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印象等偏面的去看下属.
对于公司来讲:
一是培养一种精神文化,更要注重对此文化的培训和宣贯.
二是要注重团队精神的建设.
三是要有良好的晋升通道,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安静,好安静
我一直在飞,一直在飞
都说,人在成功的时候会觉得眩晕
那一天,我晕的无人可比
指导员没有拍到我在单杠上的胜利
只拍到我在单杠下的狼狈
也许这就是成功的滋味吧
感想:
1、好好活,事情还没有糟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至少,我们还活着!!
2、这个世界,不争即是争!
3、无论什么情况,心态要平和!
4、职场有时要示弱,该表现的时候就要表现,因为职场少有成功的“三多”,但有很多“成才”!
5、不抛弃,不放弃,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记得一个老前辈长者跟我说过:
人生一辈子就是准备和机遇四个子
做好准备,抓住机遇
而成功的人生,需要做到三勤:
而成功的人生,需要做到三勤:
腿要勤(多实践)
眼要勤(多看多学习多琢磨)
脑要勤(多思考)
还用说什么,实在是部好片子~~~给我勇气~~~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士兵突击》里的许多人物个性鲜明,而且都让我非常感动,看完一遍后忍不住又看了第二遍。就是这样一部没有女人、没有爱情的电视剧,却取得了轰动,这是非常值得人深思的。
其他的暂且不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许三多对“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的完美诠释,尤其是在钢七连被解散的半年多。
学管理的应该透过个体看群体问题。这部戏只看个体只感受个体,就可惜了。
1、兵的价值:部队一般是要求整齐划一的地方。而实际上确是要求完成生存和杀敌两个任务的团体,许的价值就在于生存--对团队生存有利,袁很清楚这一点,也是选他的原因。而对于老A杀敌几乎没什么困难,生存就非常重要。许的价值在成才放弃时表现非常清楚。在一个企业团队中,许这样的“傻”兵也是可用的,他作为成员可以很好的凝聚团队,使团队有感情和坚持。袁选人的要求非常特别,也非常直接。
2、史今带兵:可称得上管理典范了。好好捉摸非常有味。企业中如经常见到这样的基层管理人,这个企业一定健康。
3、这部戏可以和《向解放军学习》对照:许是每天进步1%的典型杰作。这是一部从班、连、团、特种几个方面描述解放军日常训练管理片子,有些还是挺真实的。
4、团队组织:5班是反例,大家可以看看5连管理5班缺了什么。史今的班的组织建制、后进管理都是到位的。7连是尖刀,纪律、训练、团队荣誉等等。702团改编策略。最后老A的4人组人员选择。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