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 [打印本页]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9-29 09:25
标题: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的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又称鹏城。
地名学基本概念
地名学是近代以来出现的交叉学科,与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栏目介绍一些地名学基本概念、常识,都选自现有的地名学著述,有些存在学术争论的还引述了不同论著中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推动地名学的发展、繁荣。
地名的基本概念
地名: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选自《地名学概论》)
地名:(geographical names)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地名专名:(specific terms)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
地名通名: (generic terms)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
专名化的通名:(generic terms used as specific terms)转化为专名组成部分的通名。
地名的汉字译写:(transform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 from foreign languages into Chinese)用汉字书写其他语言的地名。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名卷》)
地名:(Geographical Names或Place Names)是人们赋予宇宙中特定地理实体的代号,是区别某一特定地理实体与其他地理实体的一种标志。
标准地名:(Standard Geographical Names)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
通名:(Generic Term of Geographical Names)是地名中表示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类别的部分,在同类地名中具有相同的意义。
专名:(specific term of geographical Names)是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部分。
通名专名化:(Generic Term Specialization)即地名的某些通名用字失去通名的含义,转变为专名的组成部分。 (选自《数字地名》)
地名的含义
第一,地名是人们赋予的,而不是本身自有或天然的,这种赋予从历史发展看,经历了从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从赋予语言到文字再到数字代码,从约定俗成到标准化、法定化。第二,在空间上,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和海底,随着人类对宇宙探测的进展,地名命名的空间范围逐步从地球不断向宇宙中的其他天体扩展。第三,这里所称的特定,包括特定的主位、特定的范围、特定的时间,也就是特定的时空。第四。我们所说的代号,既包括语言代号、文字代号,也包括早期的图画、图形符号,以及信息时代的数字代号,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历程。 (选自《数字地名》)
地名的本质属性
1.指位性:地名之所以称为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其主要原因是它所代表的这个地理实体是在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方位和范围的,即具有一定的空间位置。
2.社会性:地名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命名、更名、发展、演变始终受着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因此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选自《地名学概论》)
地名的要素
地名的要素是指物质的最基本的元素,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必要的、不可分的基本因素。(选自《数字地名》)
地名的功能
地名的功能即地名的作用和效能。 主要有两个方面:1.地名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2.地名为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资料。(选自《地名学概论》)
地名命名的意义
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选自《地名学概论》)
地名命名的类型
1.描写自然景观的: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它特征
2.记叙人文历史的: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
3.寓托思想感情的:歌颂崇仰祝福言志
4.其它命名:古老原始地名移用地名序号地名
(选自《地名学概论》)
地名标准化
地名标准化(Geographical Name Standardization)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地名的称谓和书写进行统一和规范,明确其使用条件和范围,并将其固定下来。
地名国际标准化(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即在全球范围内统一、规范地名的书写,实现地名的单一罗马化。
地名国家标准化(The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即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用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统一、规范地名的书写形式,明确使用条件。(选自《数字地名》)
地名标准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二)有利于国际交往和睦邻友好;(三)有利于民族团结;(四)有利于社会治安和国防建设;(五)有利于经济建设;(六)有利于旅游事业和人民日常生活。(选自《地名学概论》)
地名国际罗马化
地名的国际罗马化是指用罗马字母(又称拉丁字母)书写的标准化地名,或转写的非罗马字母文字国家的标准化地名。罗马化,英文写作Romanization。(选自《地名学概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9 9:30:46编辑过]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9-29 09:26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福田
福田区靠山面海,地势平坦,水陆交通发达,地理环境优美。
这里的地名有“得福于田”的吉祥,有先民开荒拓土的足迹,有海滨沙地的粗犷,有智勇双全的忠义……有历史的味道。
本报记者从深圳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蔡惠尧先生那儿挖掘出福田地名的故事,从下沙等当地老人的口中探询到福田古人的传说。
沙嘴:陈家建“老围”
在海边宽阔的沙地上,自黄氏在下沙建村后,在下沙的东侧又形成了上沙村,后来,一些杂姓的人迁入,在下沙和上沙的外围居住,并向东扩张,在上沙东侧的沙地上,逐渐地,“沙嘴”、“沙尾”依次而建,相对起名。
沙嘴最早由陈姓家族建成。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介绍,明末清初,这个陈姓的家族,从别处迁到沙头,刚来时很穷,清康熙时,陈家在上沙的东侧,修了一个大院,这就是现在的沙嘴。很快地,陈家开始发迹,到康熙二三十年间,就在沙嘴的东侧,依照正规的规划,又建了一个更大的“沙嘴围村”,后来也被称为“沙嘴老围”,围墙的四角建有4个炮楼。直到1996年,人们还可以见到这个典型的广府式围村。
穿过福强路、连接滨河大道与福荣路的沙嘴路,就是以沙嘴村得名。
沙头:沙地上的村落
千百年的时光静静地流过沙地,下沙、上沙、沙嘴、沙尾,从西向东,沿着深圳湾顺次排开。这一带曾经统称为“沙头”,因为临海,清朝时期,还在这里建了沙头关厂、缉私所。上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的封锁线,就是从东面的沙头角一直延伸到这里。现在,记者还不时听到这里的老人家讲“沙头上沙”、“沙头下沙”。
这些地名含“沙”,与地理特征有关。据下沙村老人家讲,由于这里近海,古时候海水把这里冲击成一个很大的沙滩地,这些村子都建在这个沙地上,所以都围绕“沙”来取名。
市博物馆蔡惠尧先生从另一个角度认同了这样的说法:深圳处于珠江入海口,西江、东江、北江组成了珠江水系,而西江作为珠江水系的主流,经常形成大潮,西江的大水从西边猛冲到珠江河口,经年累月,留下了大片沙滩,在这片沙滩上就形成了沙头等村落,而在珠江口西侧的珠海、澳门地区,则少见沙而多淤泥。
下沙:沙头黄氏寻宗
因为建在沙地上,下沙与其东侧上沙因方位不同各得其名。它是福田沙头的中心村落。
下沙人大多姓黄,世世代代以种田、捕鱼、养蚝为生,南宋时,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的黄氏后人在这里开基建村。下沙的老人告诉记者:相传在1100多年前,和平镇黄氏先祖黄峭山娶了三房太太,生有21子,人丁兴旺虽是好事,但想到历史上皇室、官宦家族中争权夺利的教训,他便与三房太太共同商议,要求各房只留长子在身边,其他儿子到各地创业。
从此,众子领父命外出发展、开枝散叶。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代,峭山公的后裔黄默堂在深圳下沙建村,成为下沙的一世祖。现在,村内还保留着九世祖黄思铭公世祠,它始建于明代,距今也有近500年历史,经历代维修,现存的建筑已经主要是清代的风格,气势壮观、布局严谨,1998年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沙村69岁黄老伯告诉记者,众子临行前,峭山公立下遗训,赠诗一首,让日后黄氏后裔相认时,以诗为证:“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祖宗香,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至今,世界各地的黄氏宗亲在相逢的时候,都还能背诵此诗,虽然个别字会有差异,但总体相同,已经成为黄氏寻宗问祖的“密码”。
蔡惠尧先生介绍,清末民初下沙有个叫“黄恭喜”的,结识孙中山后,孙为他改名“黄耀祖”,1900年三洲田起义时曾任中路起义军的先锋官。
福田:
“湖山拥福,田地生辉”
我们已经介绍过,福田村的一个来历,跟沙头黄氏有关。南宋光崇年间(1192年),上沙村的始祖黄金堂的第四子黄西孙,迁到松子岭的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因块块成格,就取名为“格田”,又因庄稼好似图幅,更名为“幅田”,后又改为“福田”,含“得福于田”之意。
黄西孙从沙头“一路东征”,发展到福田,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中间相隔着很远的距离,正以为此,有历史学家大胆猜测:他们可能在皇岗落过脚,后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皇岗,继续向东,到达福田。
福田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是来自宋朝的题词“湖山拥福,田地生辉”。今年,以“湖山拥福,田地生辉”为主题的大型城市浮雕,在福田河畔的福田路,破土动工,浮雕长达百米,主面墙高7米、长30米,将艺术地展现深圳的过去和未来。
皇岗:黄家站-庄家围-邓家渡?
皇岗路从中心公园西侧贯穿深圳南北,得名于已经有700多年历史的皇岗村。村子的背后,有一个山岗,村子就起名“皇岗”。不过,蔡惠尧告诉记者,“皇岗”最早是叫“黄岗”,另外还有资料显示,这里的最早居民祖籍福建。黄岗会不会是沙头黄氏向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站”?不过,这还有待于历史学家的进一步考证。
后来,皇岗成为庄氏人聚居地。张博士认为,他们可能是明朝时到了这里,靠捕鱼、种田、经营渡口为生。到了清代初年,庄家人发了财,修建了他们的第一座广府式围村,这就是现在的“皇岗老围”,当时皇岗离海很近,村前就是渡口,村民在围村四周挖了水沟,把海水引进来,形成“护城河”,所以又叫“水围”。记者到这里,看到路口的牌子上写的是“水围”,到了老围,又看见门头上的匾额写着:“老围”。
清朝中期,庄家人在吉龙村东北角,修建了另一个更大的围村,叫“中心围”,可惜解放前后被破坏殆尽。张博士3年前在这里实地调查时,一棵大树下围着的一群老人纷纷诉说这些往事。
关于皇岗渡口,还有段想像空间很大的故事。皇岗对面,是深圳河口彼岸的锦田(现属香港),清代人们到锦田,要从位于现在福强路的皇岗渡口摆渡,可是乘渡船的费用,皇岗庄家却一分钱也收不到,全部归锦田的邓家。张博士说,这是在县志里明文记载的,不过后来在实地调查时听皇岗的老人讲,庄家也有船,也摆渡收费,是不是后来庄家夺回了渡口的经营权?不得而知。
八卦岭是牌榜山?
记者一直觉得,“八卦岭”是个颇令人费解的地名,难道这里曾经布过八卦阵?或者曾经有8个山头有八卦相?
张博士和蔡惠尧先生都说,对于八卦岭,有关的文献记载“为零”,这是一个新的地名。不过,它介于泥岗与笋岗之间的地理位置,给了他们一些启示,他们推测:据历史记载,笋岗的北面有个“牌榜山”,八卦的名字,很可能就源于这座牌榜山的音讹,因为“八卦”与“牌榜”,按照古汉语的发音规则,是同字母(即同声母)、同音,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八卦岭就在牌榜山的山脚下,因此,“八卦”很有可能是“牌榜”的音讹,从而得来的地名。
现在,八卦岭不仅是工业区的名称,还有南北向的八卦路连接笋岗西路和泥岗西路,东西向的则有八卦一路、八卦二路、八卦三路、八卦四路等。
从“上步”走向“福田”
深圳福田区的前身是上步管理区。
无论是“福田”还是“上步”,都来自清代康熙年间就已经存在的村落之名。
上步村,南临深圳河。清《永乐大典》在“广府风俗形势”中说:“水谓之步,当是水津。”另有“江之浒凡舟可系而上下者曰步”的说法。上步村位于深圳河北面500米,是在“津”之上,故名上步。
可见,“步”的含义是水陆码头,它的俗书为“埠”。用在地名上,与古代越语有关,也仅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可以想见几百年前,这里“轻舟水上泊”的景致。
原来的“福田”,属于上步管理区,由东头、大门、牛巷、面头、老围、贝底田、祠堂、新村等8个村组成。其名字与开荒造田有关,含意“得福于田”。(小刀)
梅林:上步郑氏杨梅树林
梅林是深圳立村比较早的村落之一,它最初的源头,是来自上步村的郑氏。宋代的中叶。上步的郑氏家族迁徙到黄田,就是现在的深圳机场一带;后来,郑氏后人又从黄田迁到上步;到了明朝的洪治正德年间,再次搬迁,这次的目的地则是梅林(现在的上梅林)。听张博士这样讲述,记者可以推测出,梅林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
因当年这里山多林密,长了很多杨梅树,所以得名“梅林”。
在梅林的发展史上,也曾经建立过大型的围村,此围最初叫作“田心围”(不是现在罗湖区靠近深圳北站的田心)。清朝年间,深圳、香港地区的围村普遍流行使用铁门,将杆状铁做成大门的四框,门框内,许多铁环环环相扣。“田心围”也采用了这种流行的大门样式,由于这个缘故,它曾经被叫成“铁门围”。
梅林片区在现在的建设过程中,许多新开的道路用“梅”字来命名,比如:梅彩路、梅村路、梅华路、梅秀路、梅丽路、梅韵路,当然还有梅林路。
车公庙:车元帅护帝驾
从前的广东、香港一带,建有很多的车公庙。传说,纪念的是车公———车大元帅,此人是宋朝的名将,智勇双全,曾经成功平定过江南之乱,南宋末年,宋帝南下避难,由车大元帅一直护驾到了广东深圳一带。车大元帅去世后,后人为表其忠勇,就为他立庙供奉。
还有一种说法是,到了明朝末年,广东一带瘟疫蔓延,不少居民染上恶疾,相传车公在乡民梦中显灵,协助他们消灾解困,令瘟疫尽除。于是,乡民就在车公显灵的地方,建庙供奉。
听到这样的传说,就不奇怪香港沙田车公庙的香火,为什么到现在都非常鼎盛。在深圳福田区,紧邻中心区的西侧,也有一片地方叫“车公庙”,深南大道、滨海大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地铁,贯穿其间,当年香火旺盛的庙宇在哪里,已经很少有人知晓了。
梅林原属丘陵地带,山多林密,东有笔架山,西有龙顶山,南有莲花山,北有大脑壳山。有上梅林、下梅林等七个自然村。梅林立村500多年,因盛产杨梅而得名。(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记者刘一平实习生孙海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9 9:27:17编辑过]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9-29 09:28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罗湖
今天繁华热闹的罗湖区,在明清时代就已经是深圳地区的商业“墟”了。
本报在“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系列报道的前几期介绍过,罗湖的名称来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就已存在的罗湖村。“罗”字源于古越语,是古壮侗语对山的称呼,带有“罗”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遗留……“罗湖”就来自周围湖塘众多的那座山的名字。
只存青砖的罗湖村
不见青山的罗湖山
罗湖村原位于深圳火车站广场东侧,村民以种菜养鱼为生。据市博物馆的副研究馆员容达贤介绍,罗湖村因罗湖山得名。1982年,因建罗湖进出口联检大楼,罗湖山被夷平,大部分泥土用来填罗湖小区。
经过改制和发展,罗湖旧村所在之处,也已被高楼林立的嘉宾路、春风路等取代,不过,现在市博物馆的售票处,就是用罗湖旧村遗留下来的一些青砖修建的。这些青砖产于清代初年,可见罗湖村的历史也较为悠久。
市博物馆蔡惠尧先生告诉记者,在进行古村普查时,遇到罗湖旧村在改建,博物馆特意从罗湖旧村拉回来两车的青砖,以保留一些罗湖村的历史遗迹,后来,就用这些清代青砖修建了现在的售票处。
“田贝(背)”、“田面”相对论
罗湖区有不少地名都带有“贝”字,如“田贝”、“水贝”、“湖贝”、“黄贝岭”。
听了蔡惠尧先生的解释,记者得知,“贝”是“背”的一种简化写法,“背”是一种方位(后面),与“面”(前面)相对。
所以,“田贝”是指田的后方建村,与“田贝”相对的就是福田区的“田面”,指在田的前方建村。
东门:深圳墟东大门
“东门老街”是深圳的象征,是深圳的根,历史上著名的“深圳墟”,就指的是这里。
为何叫“东门”?有没有“西门”?记者充满了好奇。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蔡惠尧先生说,有一种推测是,深圳墟早期建有围墙,在不同方位开了几个大门,现在所说的东门,可能就是当年墟市的东大门所在,经过多年风雨沧桑,到了民国时期,只有东大门得以残存,解放前后,残存的东门也毁于一旦,而“东门”这一叫法还是流传了下来。
东门有300多年的建墟历史,“东门老街”也并不是一条街,它包含深南东路以北、立新路以南、新园路以东、东门中路以西的17.6万平方米范围内17条街道和所有商业设施,“老街”的另一个名字叫“罗湖旧城”。
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当时,现在的东门附近,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间建起集市,名为“深圳墟”,最早由上大街、鸭仔街、养生街等几条街市构成,1688年的清康熙《新安县志》中,可以见到对“深圳墟”的最早历史记载。它一直是方圆数十里内名声显赫的重要商业墟市。
19l3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罗湖车站启用,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交通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商业街迅速兴旺,形成今天的罗湖旧城。1958年,宝安县人民政府迁来老街,老街成为全县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长期的商业氛围和商业环境,使各种商品交易、商业活动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场所和地点,久而久之,这些固定场所和地点的街巷,就有了自己固定的名称:今天的解放路,以前叫“谷行街”,是一条专卖农产品的街巷。“鸭仔街”,从上大街到南庆路,220米长,2米宽,是构成深圳墟的重要街道。还有“民缝街”、“晒布路”等。
现在,老街广场青铜浮雕《老东门墟市图》,生动地再现了清代老街的风貌,游客仿佛置身其中,回到300多年前的热闹墟市。
风水“向西”罗湖张氏
是因为这里的房子都是朝西的,所以就叫“向西村”?这是许多人对向西村名的第一感觉。作为“向西张氏”的第28代传人,54岁的张俊其也是这样猜测的。
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博士解释,房屋向西跟当地人所信的风水有关。
罗湖张氏,是深圳有名的大姓。张俊其向记者展示了1912年所编的《张氏族谱》,记者从中得知,明朝时期,张氏第13世祖张爱月,在向西村立围,直到今天;爱月的3个亲兄弟思月、怀月、念月,分别创建了水贝村、湖贝村,他叔叔的儿子,则创建了黄贝岭村。而1912年族谱中所记年纪很小的传人,到现在也都是91岁以上的老人了。
据张博士介绍,黄贝岭村是老张家的“老根”,在清嘉庆之前,罗湖张家与新田府(现位于香港境内)的人有仇,经常发生械斗,即便是其他村的张氏,也被新田府人认为是“黄贝岭张家的”。
蔡屋围:蔡姓人“反客为主”
蔡屋围,深圳金融中心,地标性建筑地王大厦、深圳书城也在这里。它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这里本来没有蔡姓居民,300多年前,原居民都姓陈,清康熙年间,陈氏从松岗沙埔围村,雇了一名姓蔡的青年长工,专门养鸭。蔡姓青年后来成家立室,买田起屋,子孙后代日益增多,而沙埔围村的蔡氏人家也陆续迁居到这里。结果,外来的蔡氏反成了该村的主人,定名为“蔡屋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仅有几户陈氏及其他姓氏人家。
张博士对蔡屋围地区的历史颇有研究,他向记者独家披露了蔡屋围的一段发展史:
明朝时,“卫所”制度在全国推广,广东最初设立28个卫所,深圳归“南海卫”和另5个卫共同管辖。“南海卫”当时占据“月岗屯”(最早设立的军屯之一,位于今天的蔡屋围地区)。后“月岗屯”划归东莞所,蔡屋围地区真正建立,就是从此开始的。
靠着“跑马占荒”,当时“月岗屯”的范围很大,包括今天的笋岗仓库到深圳河边的很大一片土地,当兵的种地,当军官的收粮。还有村落“老陈家”夹杂在其间。到了明中后期,“月岗屯”逐渐衰败,土地被抢走、瓜分,明朝晚期时,只剩下现在蔡屋围北面的少数地方,有少量残兵留守。
再后来,蔡姓人家到“月岗屯”南部落脚,他们利用“月岗屯”的旧址建村,明末清初,经过较长时期“老陈家”———“月岗屯”———“蔡家围”的并存阶段。逐渐“老陈家”和“月岗屯”都转化为“蔡家围”,这也是蔡屋围的最早叫法。
笋岗:“东莞伯”何氏旧寨
东西向的“笋岗路”,还有“笋岗仓库”,都得名于笋岗村,村民多姓何。深圳地名志中说,此村曾长有既白又大的竹笋。容达贤先生介绍,笋岗在明代以前称为“银岗”。
笋岗村开村立业,与历史上“东莞伯”何真有关,何氏家人于明朝初年迁居笋岗,至今有600多年。据容达贤先生介绍,何真本为元朝官吏,于元末向明朝投降,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被朝廷封为“东莞伯”。看中了此地的风水,何氏后人在这里开荒种地,人丁兴旺.
何真第四世孙在维修老寨时,在寨门的石上刻字“元勋旧址”.晚清时,已经发展成4个村子,并建起深圳中部地区现存最大的围屋———笋岗老围。这座方形的城堡式建筑,围墙高5米、厚1.2米,占地4000多平方米,用大型青砖砌筑,城堡内有水井3眼,民居140余间,以3条纵巷、6条横巷间隔,对民俗研究有重要意义。
泥岗:泥土路还是泥山岗?
记者初到深圳时,听到一位在深圳生活多年的老司机说:“泥岗路”的前身,可能是条泥土路。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并不正确,泥岗路得名于其附近的泥岗村,因为村子在铜鼓岭南侧的山脚下,附近多为泥质的山岗……
泥岗村的历史也与何真、笋岗有关。张一兵博士所撰《深圳古代简史》,讲述了这一段历史:受到元朝迫害,何真逃到当时东莞县东部偏僻的泥岗村隐居,在此其间,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归顺明朝,平定、收编多方土豪武装,被明朝封为“东莞伯”,获赐大量良田与银钱。
隐居泥岗村时,何真就看中泥岗村南侧的笋岗,认为那是块“风水宝地”,把自己的母亲叶氏和两个儿子都迁居到笋岗定居(也有种说法是,何真死后,其弟何迪为了逃避蓝玉党的迫害,加上风水原因,带着母亲和何真的子女,在泥岗村和笋岗村之间来回迁徙,最后到笋岗定居)。
解读罗湖路名
仙湖路:因梧桐山西坡的仙湖得名,传说中梧桐山上的仙女,沾花化雨赐福人间,于是形成仙湖。
莲塘路:得名于附近的莲塘村,此村在清乾嘉年间就存在,是一个客家的村落,村前有一个池塘长满莲藕。广东广西两省叫“莲塘”的村子,约有二三百个,这体现了客家移民文化的色彩。
洪湖路:得名于附近的洪湖。这是一个新的地名。根据当时深圳市防洪工程的规划,按照50年内的防洪标准,在24小时内下暴雨450毫米的雨量,为保特区不受洪水的浸淹,因此在市文化宫以北1000米的地方,作一个滞洪区,使布吉河流域47.5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的洪水,暂停留在滞洪区内,使其他地区不受灾害,这样的湖就称为“洪湖”。此外还有“洪湖一街”、“洪湖二街”。
罗芳路:因罗芳村得名,据说这里的村民多姓罗、方,历代都去深圳河对岸的香港新界打鼓岭耕种。在上世纪20年代的广州日报称这里为“螺坊”。
笋岗东路:1984年6月建成通车,因笋岗村得名,笋岗立交桥是深圳市的第一座立交桥。以红岭路为界,向西延伸至中心公园北部,称笋岗西路(位于福田区)。
泥岗路:分东西两段,因建在泥岗村南面得名,1984年5月竣工使用。泥岗立交桥为深圳市的第二座立交桥。
船步路:原名“船步头”,从渔民村路口至海关三角地。渔民村的村民大多来自东莞,因生活所迫,他们四处漂流到此定居,以捕鱼、养鱼为生,得名“渔民村”,“船步头”这一路名也就带有浓厚的渔民生活色彩。(一平)
"就近取名"
深圳地名是这样命名的
深圳市地名办的曾女士告诉记者,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从当地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深圳建市前好多道路、村落,都有了自己的历史地名,所以,深圳的地名、路名,有很多是随就近村落的历史名称而得来的。
1996年,有关部门曾对深圳地名作过一次普查登记,对众多的历史地名进行了确认,在此基础上,为路名、大型住宅区等根据历史地名“就近取名”。
一个方法叫“序列命名法”,就是按照序列号,为路排号。如“田贝一路”、“田贝二路”、“田贝三路”、“田贝四路”,“水贝一路”、“水贝二路”等,就是就近以田贝村、水贝村,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命名的。同样,“笋岗路”、“泥岗路”,“笋岗立交”、“泥岗立交”,也是得名于附近的笋岗村、泥岗村。“罗芳路”、“罗芳立交”,则得名于附近的“罗芳村”(以前还叫“螺坊”)。
“层次化”是街巷命名的另一个原则,因为路网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城市快速路到普通的街、巷,再到小区路,存在着不同的层次,道路的命名就要体现出这些层次。序列化、层次化,就体现出命名的规范。比如一条“晒布路”连接着“晒布路一巷”至“晒布路六巷”。
深圳地名有个逐渐规范化的过程。如1999年有关部门规定,东西向干道一般称“大道”,如“深南大道”、“滨海大道”,南北向的则一般称为“路”,如“红岭路”、“新洲路”,以示区别。(刘一平)
本版标题下那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是1927年一位英国人站在香港新界一小山上拍摄的深圳墟及其附近村落全景。上面还有当时标注的英文地名。它是深圳市博物馆刚刚从香港搜集到提供给本报,首次在中国内地发表的。
当我们解读罗湖地名、路名,解读深圳地名、路名时,能感受到一脉相连的深圳本土历史的味道。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记者刘一平实习生孙海英)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9-29 09:29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南山
今日南山区的前身,是蛇口管理局、南头管理区。
距今6000多年前,这里就是人类的聚居地。从东晋至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长期作为历代郡治或县治的所在地。
深圳市博物馆的蔡惠尧先生等专家认为,近代深圳的根,在深圳墟;古代深圳的根,则在南头老城。
本报记者国庆期间从专家的口中,从南山老人的记忆中,采集来了作为古深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山区各地名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古代深圳地区的文明踪迹。
南山:山岗遗址先民繁衍
早在宋代之前,南山这一名称就已经存在。历史上,南山村名变更过多次,村民大多姓陈,以前曾叫“陈屋村”。因位于大南山麓北侧,又得名“南山村”。而大小南山的得名,一说是指南头城南面的山,还有一种说法是指陆地上最南面的山。市博物馆张一兵博士介绍,在广州东部一带,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处民村也叫南山,后来逐渐淘汰,只有深圳南山得以保留。
1999年深圳市在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在南山村月亮湾荔枝园内,有一个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地下古遗址,它证明,至少在6000年前,深圳就已经有先民繁衍生息。这是深圳山岗遗址中时代早、面积大、保存情况好的一处。
南山区境内有南山大道贯穿南北,连接深南大道和大南山北的内环路。
赤湾:南宋君臣的两个传说
以赤湾命名的,有赤湾港、赤湾路、赤湾一路至赤湾七路、赤湾山,它们都得名于赤湾村。该村位于南头半岛,前临伶仃洋,由于赤湾港的开发,村里的居民已陆续迁到牛羊山脚下的新居,旧村已不存在。
张一兵博士介绍,赤湾的建村,有两种传说。一个说法是,它是由文天祥或者南宋小朝廷官员的后裔建立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后,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随王室南迁,在元朝大军的穷追下,10万南宋军退至新会崖门,与元军决一死战,南宋军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背着年纪尚幼的宋帝赵昺投海殉国,南宋覆灭。传说赵昺的遗体漂至赤湾,群鸟保护于其上,被岸上庙中的老和尚发现,捞起安葬,而赵姓的守陵人后裔则形成了赤湾村。
虽是不可考的传说,但这两种说法都与南宋末年的君臣有关,或许,正为了表示他们对将要或已经灭亡的朝廷的赤子忠心,才为村落命名为“赤湾”?记者不禁枉家揣测。
赤湾古迹甚多,有天后庙、宋少帝陵、左右炮台,是有名的“新安八景”之一,还新立了林则徐铜像、新建了观海亭。荣达贤先生介绍,其中东西两侧的左右炮台为清康熙年间所建,各有20名驻军,1984年考古挖掘出大量枪弹、铁炮子、油灯等清军用品,包括一套用红色、灰色瓦片磨制的象棋,棋子上的毛笔字还清晰可认。还有营房、弹药库等。如今右炮台已毁,左炮台保存较完好。
赤湾村西面沙丘,曾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和石器。
南头:驻节南头抗击侵略
“深南大道”这条美丽的东西主干道,指的就是从深圳罗湖到南头。有一种解释是,“南头”是“南山”和“沙头”的合称。这里靠近海湾,历史上曾形成过由入海河道冲击而成的大沙滩,在本地话里就叫“沙头”,而当地人就将南山和沙头合并,称“南头”。
明朝广东提刑按察使汪鋐曾写过一首诗,赞扬南头父老对抗击外国侵略的支持,题目中就有“驻节南头”4字。张博士告诉记者,这是对“南头”的最早文字记载,说明至少在明朝中叶,“南头”就已经是一个固定的称呼。
市博物馆的副研究馆员荣达贤介绍了这段历史: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8月,汪鋐奉命驱逐入侵屯门海澳的“佛朗机”(即葡萄牙)人,他组织南头水寨和东莞守御千户所(即南头古城)的兵力,召集战船、渔船,在当地乡绅吴祚、郑志锐等人的协助下,募集大批民兵,组成一支兵众船多的队伍。第一次进攻因缺乏经验失利,后采用火攻和潜水凿船的战术,将敌击溃。驱逐入侵屯门的葡萄牙舰队的屯门海战,揭开了中国人民抵御西方殖民侵略斗争历史的第一页。
南园村:吴氏宗祠登良学校
因村子里有一片规模很大的果园,得名南园村。原来的村名叫“吴屋村”,村民大多姓吴,宋末元初之际,吴氏家族就迁到这里,到了明朝时,村里修建了吴氏宗祠,记者现在在南园村正街看到的,是清代重修的建筑。
南园村里有一条登良路,村民告诉记者,纪念的是华侨吴登良。听博物馆蔡惠尧先生说,上世纪30年代,吴登良年迈回乡,建了一所设备齐全的登良学校,校内还有学生活动的操场,后来,登良学校大部分成了工厂。
向南村:上步郑氏的后裔
因为风水的习俗,罗湖区有个“向西村”,而南山区就有个“向南村”。向南村建于清乾隆年间,其祖先可以追溯到福田上步的郑氏,上步的郑氏后裔在南山区的塘朗、珠光建村后,又向西寻求发展,在前海湾一侧,建立起向南村。
在向南村,记者听老人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向南村东边有个墩头村,建立向南村的是个教书先生,他本是珠光庵前村人,在墩头村教书时,每天傍晚都要出门乘凉。散步到此,阵阵凉爽南风,觉得这里是好风水,于是在征得墩头村长的同意后,在此建房,房子坐北向南,后来人丁兴旺,所有的房子也都是向南,所以得名“向南”。
村子里现在还保存了清朝时所建立的郑氏宗祠,蔡惠尧先生介绍,上世纪国共合作时期,这座宗祠曾被用作农民自卫军训练的大本营。宗祠前本来有个大月池,1999年修路时被填塞。
白石洲:村下沙洲,村后白石
现在的白石洲已经成了一个有名的地理坐标,旧村位于深南大道南侧、世界之窗西侧,过去,村的南面就是深圳湾,因村子建在海湾沙洲上、而村后的小山顶上立着一块大白石,得名“白石洲”。
小山上悬立的那块大白石,是粗粒的花岗岩,它同时让小山北面另一个村子得名“下白石”。而在下白石村的北面所形成的村子,人们就以“上白石”为之命名。上下白石之间,又形成个“白石村”。
没想到有这么多的“白石家族村”。当地人的这种解释,真让记者头晕:都是一块大白石惹的“祸”。
白石路从蛇口呈弧形一直延伸到锦绣中华之南。而当年填海建设滨海大道后,一些新的道路就以“白石”排序命名,如白石一道至白石四道,它们基本都是东西向。与它们垂直的南北向新路,则以深圳湾取名,分别是深圳湾一路直至深圳湾七路。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深圳“南山”地区一直和硝烟相连。南头古寨及近海是广东的边防门户。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的炮火就击烂了南头城南门……
在抗日战争中,日军占领南头古城后,为了镇压我抗日军民的反抗,修筑了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御工事,南头古城也开始遭受大规模的破坏。
当时日军拆毁了南头古城东、南、西三座城门上城门楼残存的墙基,在城墙上和墙脚下总共构筑了20座左右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其中有2座至今保存完好,3座尚存遗迹……
左图中就是修筑于南头南城门上的碉堡———日本军队的碉堡盘踞在中国古老的城门之上。它在今年年初被有关部门拆除。
硝烟散尽的今日,深圳南山走向繁荣富强。(小刀)
今天九街,昔日莲子城
南头古城内的九街,之前有个更美的名字“莲子城”。因为从地理形状上看,南山、赤湾山从海面而起,好似莲头,而南山村、南园、北头、大新、涌下、关口、一甲从南向北一线延伸,好似莲柄,九街东、西、北面的几个小山村衬托着,又好似莲花瓣,而九街本身又在一个圆形的小山上,恰似一粒莲子,因此,“莲子城”的美名就叫开了。
后来,因为“莲柄”被横断几节,清康熙年间,改名为“九街”,是根据古城内有6纵3横的九条街而得名———和阳、迎恩、聚秀、显宁、五通、永迎、新街、寿前、正街。
九街历史悠久,听张一兵博士说,其最前身,是265年三国时期东吴所建的“司盐都尉垒”,是政府的盐业管理机构所在地,当时是个微型的城堡,面积小,城墙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在其东面建了“东莞郡”后,这里就荒芜了,南北朝时被称为“芜城”。
我们熟悉的南头古城的历史,是从历史上有名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开始的,它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所建,为加强海防,在此驻兵。明万历元年(1573年),设置新安县,广东提刑案察使副使刘稳将之改建为新安县城。现在,古城成为民居地,称九街,南门“宁南”遗迹尚存,城内的明清建置中,还有城隍庙、富有仓、东莞会馆、节孝祠、信国公文氏宗祠、凤岗书院遗址等。
在九街村中山东路,记者看到风格古朴的信国公文氏祠,纪念的是南宋文天祥。这座清嘉庆年间重修的宗祠,是南头古城中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
“光”地名的山岗特征
珠光村,这个颇“珠光宝气”的地名,可能是“猪岗”二字的雅称。此村背后,有座山,形状极像一头猪,人称“猪岗”。在本地方言里,“岗”与“光”发音非常相近,所以地名就写成谐音“珠光”。
这里的村民本来姓唐,清朝中叶,郑姓从龙华、深圳等地迁入,慢慢地成了该村的主人。
在南山区西丽一带,除了珠光村外,还有好几个村名都带“光”字,像茶光、文光、光前、上面光等。张博士说,用“岗”来解释“光”,这些地名就不难理解了。的确,这些村子都是因山而建。
在这些与山岗相关联的村子的地面下,埋藏着几千年前人类遗迹。茶光村就有过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张一兵博士介绍:上世纪80年代,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为配合广深高速公路建设,在茶光村南面叠石山的东坡上,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遗址,其中有4件铁斧,意义重大。这是深圳目前第一次出土铁器,在整个广东地区也是少见的,为研究广东地区早期铁器的使用和来源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中国文物报》去年评出的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有一个“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其地点,就在上面光村东山。考古界权威认为,这个遗址,既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共性,又有岭南文化的特性,说明广东从商时期起就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从考古学角度证明,早在3000多年前,岭南地区就有了自己的文明存在。
蛇口路名命名
蛇口新街:因蛇口山得名。南头半岛南高宽北低窄,形似出洞的蛇头,东侧山嘴,像张开的蛇口。
少帝路:因赤湾宋少帝墓得名。关于该墓的真伪,学者多有争议,认为是纪念性的陵墓。始建年代无从查考,清道光年间曾重修此陵。1982年,赤湾深水港动工时,宋帝陵被发现。为1911年赵宋的后裔所修建,这是广东省内发现的惟一的皇帝寝陵。
天祥路:曾名“炮台路”,从狮山左炮台山坡脚至山顶分水岭。为纪念文天祥而得名。
右炮台路:因小南山右炮台得名。
妈湾大道:因小南山原存的“妈祖庙”得名。妈祖也称天后或天妃,被奉为“海神”。另有妈湾港。花果路:得名于花果山,此山曾有荔枝等果林。
南山老地名由来
大冲:原名“大涌”。涌是深圳居民对入海河段的一种特称,因村东侧流入深圳湾的大沙河而得名。村民郑姓,是黄田郑氏的一支后裔,清中晚期迁来。
白芒:羊台山西南。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芒草地,清朝时,张氏从博罗县迁来定居,当时正是芒草开花时节,一片茫茫白花的景致印在先民的脑海里,于是得名白芒。
麻:在白芒东北角的山区,“”指山脚下,旧作“蔴”,因长满蔴草得名。
田寮:早期村民从龙华鸦鹊山迁来,在田野搭茅寮居住,得名。
田下:古时是一片沙滩,有3户梁姓人家在这里搭起茅屋定居,将屋周围的沙滩开垦造田,得名田下。后来郑姓人家迁入,成为该村的主人。
北头:面临前海,背靠南山,据说村民元朝时从福田沙头村移居于此,因村子建在南山北面滩头上,得名“北头”。
桂庙:清代建的小村庄,又叫“红花园村”。桂庙来源于“龟庙”,村民在庙宇供奉神龟。滨海大道向西,连接到前海路的东西向路,称桂庙路。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9-29 09:33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盐田
古代的深圳以盐产著称,由于自然环境的关系,位于南海之滨的深圳,先民“靠海吃海”,煮海水为盐,盐业也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从东晋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盐田村和盐田墟,就是由行业经济产生出来的地名。
在“破译深圳地名密码”的最后一期,本报记者从历史专家和盐田当地土著老人那里给读者带来了盐田地名故事。
盐田:“靠海吃海”
盐田村、盐田墟的最早历史记录,出现在清康熙《新安县志》里,因在海边造田晒盐得名。清朝时期,在现在盐田港东北角的海滩上,出现了一个交易墟市,许多人不走山路,而是从海路划船、乘船而来,这就是盐田墟。后来墟市越来越大,赶墟的人也在墟市边搭棚逗留,逐渐,露天的墟市演变成盐田村。
深圳市博物馆的副研究馆员荣达贤告诉记者,深圳历史上形成的与盐业生产有关的地名不少,除盐田村、盐田墟外,还有盐灶村(现在大亚湾核电站北侧)、盐寮下村、盐田田寮下村、盐下灶村等。盐田村位于梧桐山下,清代初年还在此设有盐田汛,“汛”是明清时期基层军事机构的名称。
根据市博物馆张一兵博士的介绍,在宋代,深圳地区制盐业的发展达到顶峰,当时五大盐场之一的叠福盐场,就位于大鹏半岛咸头岭一带,盐灶是盐场煮盐的一个最基层单位,一口锅,两三个盐丁,就是一个盐灶。后来盐灶越来越多,拥有一二十口锅,数十名盐丁,就慢慢地演变成村落。现在的盐田地区在宋朝时,就是叠福盐场的一个盐灶,是其下属的一个重要产盐地。
中英街:昔日干涸的河床
沙头角镇内的“中英街”,虽仅250米长,三四米宽,却闻名世界,街边店铺林立,街的北侧属于深圳,南侧原属英治下的香港,人称“中英街”。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下形成“一街两制”的特殊人文景观。
“中英街”的前身,只是一道干涸的河床。
继香港、九龙割让给英国后,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的、原新安县所属900多平方公里土地及广阔水域,扩展为租借地(新界),租借期99年,“中英街”就是在《专条》签署后勘界所形成的。
1899年3月16日,中英双方的定界委员到沙头角勘界,沿着梧桐山下的小河(沙头角河)竖立木质界桩,界桩上书“大清国新安县界”(后来改为石碑)。18日勘界结束,勘界后,沙头角被分为华界沙头角、英界沙头角。其间,有8块界碑是竖立在已经干涸的河床底的中线上,逐渐地,河道两旁的乡民在干涸的河床上填土整地,建起房舍,用来居住、做生意,形成中英地界上的一条特殊的街区,它,就是今天“中英街”的位置所在。
“中英街”还有一名“中兴街”,联系着另一段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后,把“中英街”改名为“中兴街”,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又复名“中英街”。
现在,中兴街是这条250米街道的名称,不过,人们仍旧习惯地称之为“中英街”,街上一棵老榕树见证着“中英街”的百年沧桑。1995年,“中英街”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沙头角路名的由来
恩上路:因恩上村得名。恩上村在梧桐山上,原来叫“庵上村”,可能是因为原来村子下面有一座观音庵。
桥头街:从沙头角海关桥头到海关宿舍。
桥头街榕树巷:因见证“中英街”百年沧桑的老榕树而得名。
桥东街:因其位置在海关桥之东。
官下路:是因官路吓村得名,与之对称,还有条官上路。
叶屋东街:因在叶屋村之东,故名。叶屋村村民多以叶姓为主。
金融路:得名于路上设有中、建、农、工四家银行。
东和路:以东和墟得名。东和墟原为桐芜墟,有学者推测是在日本占领香港和深圳之后改名为东和墟。现在以“东和”二字命名的除了道路外,还有中小学、公园等。
香径东街、西街、南街:都是因为“暗径村”而得名。(刘一平)
沙头角:日出沙头,月悬海角
作为中国南大门的一个特殊的边陲小镇,沙头角南与香港新界接壤,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清朝中叶,这里就是个规模很大的行政村,到了清晚期,由于新界的划分,沙头角村被一分为二。
沙头角的得名,有一个颇富诗情画意的传说:相传清朝的一位大臣出游到这里,面对眼前碧波荡漾的大鹏湾、银白的沙滩,随口吟出“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诗句,沙头角因此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则比较血腥。“沙头”其实是“杀头”,沙头角是个杀人场,清朝时,抓到的海盗就是在这里被砍头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也在这里杀戮百姓。
九顿山:一山九折
从前的人们从沙头角往大小梅沙走,沿着窄窄的山间小路,右手边是一片大海,左手边是一道道非常相像的、面朝大海的山头,共有九折,基本上位于一条直线,这就是“九顿山”。
在清朝初期的县志里,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位官员坐着轿子,要赶往大鹏镇上任,到了沙头角后,就要翻越很多座山。这位官员坐在轿子上一路往外看,但见行过别处,处处风景不同,可是行到这里,下一个山头和刚走过的上一个山头,几乎是一模一样,好像总也走不完,一直走了半个月,才行过这九道相像的山头。
大梅沙小梅沙:山中最多梅
大梅沙位于盐田墟西北的海边,与小梅沙相邻,它们的村前,都有一片洁白晶莹的细沙滩,根据沙滩的大小、村子规模的大小,区分出“大小”梅沙。它们是清朝恢复新安县界后,迁来的客家人新建的村落。
张博士介绍,“梅沙尖”是大小梅沙得名的缘由,梅沙尖是山名,为梧桐山的一个支脉,高753米,山顶像个尖尖的锥子,山南脚下就是大海,康熙《新安县志》里曾有“山里多梅”的记载,“多梅”就成为这座海边山脉的名称来历。
虽然是恢复新安县界后的新建村落,不过著名的大梅沙古遗址证明,这里早在新石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生活。
龙眼园:多文化围屋
龙眼园又称“龙眼围”、“老围”,历史上曾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龙眼园,清朝新安县复界后,客家人迁入建围,现在,这里还种植很多龙眼。围子里还有两个很小的祠堂,都只有一个开间大小。
龙眼围有一个小型的围屋,虽是客家人居住,却不是客家围。张博士推测,这可能是多种文化融汇的结果。
三洲田:首义之地
三洲田村位于盐田墟北部的梅沙尖山上,清朝中期所建,四面群山环绕,山高树密,村民种植庄稼,包括茶树。
蔡惠尧先生介绍,现在这里的居民多为杂姓,其中以廖姓、黄姓稍多,他们的前辈是迁海复界后,从兴宁、梅州迁来。清代后期,这里是三合会的主要活动地点,1900年,著名的庚子起义在这里爆发,不起眼的三洲田从此名留史册,现在还建有三洲田“庚子革命首义中山纪念小学”,当地人都称为“三洲田小学”。
1958年,这里修建三洲田水库,为当时宝安县的十大水库之一,淹没了大部分村子,一部分人迁到山下,一部分则迁到西面的山坡居住,1999年水库干涸,露出很多房屋地基、围墙、瓦片等。
沙栏吓:渔民街
沙栏吓村居民多姓吴,是复界后迁入的,村里还保存了一本《吴氏族谱》,根据它的记载,清康熙年间,吴姓客家人从博罗迁入,他们在连通沙河的入海口住了下来,为村落起名为“沙溪”,后由于居住在“沙栏”(长方形沙丘)之下,又改为“沙栏吓”。深圳有不少带“吓”的地名,记者在这些地方采访时,一些老人家还特意告诉记者,是口字旁的“吓”,这个“吓”其实就是指“下”,表示一种方位。
记者从博物馆的蔡惠尧先生处得知,“栏”也是中国南方地区一个颇具特色的地名称呼,很多带有批发性质的小店铺排在一起,形成一条街,就叫“栏”。沙栏吓的人以打鱼为生,他们出海打鱼,上岸后在海边用木头、竹子搭成简陋的临时棚子,卖海产品,久而久之,生意人越来越多,很多店铺排在一起形成了街道,就有了“沙栏吓”的称呼。这里的村民还修建天后宫,保佑出海顺利。这里有沙栏吓一巷、二巷、三巷。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9-29 09:34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宝安
“宝安”之名由来有二
广为人知的是,境内有宝山(在今东莞市樟木头镇),其山多银,所以“言宝、得宝者安,凡以康民也。”还有另一种说法:“邑地枕山面海,周围二百里,奇形胜迹不一而足,而山辉泽媚,珍宝之气聚焉,故旧郡名以‘宝安’而名”。
为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宝安区各县名、路名的来龙去脉,本报记者与编写《宝安县志》的曾观来老先生、深圳市博物馆的张一兵、容达贤、蔡惠尧等历史专家深谈,也寻访了宝安当地的老人……
新安:革故鼎新,转危为安新安是宝安之前的县名,“新安”一名源于明朝万历元年,即1573年,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意。
现在宝安区的新安街道办事处,沿袭了历史上“新安”之名。有新安大道、新安一路至四路,都直接以新安取名。还有一些道路以“安”字取名,像裕安一路二路、建安路、安乐路等。
西乡:南头之西
明朝东莞所城(今南头城)建成之后,西乡就逐渐形成。原住民多姓陈,据张一兵博士介绍,他们是南山陈氏分支,分居到此,因村子位于南头城西面,就以南头城为坐标,命名西乡。
现在,西乡陈氏后人已不多。据嘉庆《新安县志》记载,明末进士张家玉带领反清复明的队伍,从广州、东莞撤退到西乡,与乡绅陈文豹会合。寡不敌众,被清军镇压,陈文豹死在战役中,家族被满门抄斩,陈姓族人陆续他迁……
西乡一条巡抚街,因巡抚庙得名,它联系着深圳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容达贤先生介绍,清初,朝廷将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新安县并入东莞县,原广东巡抚王来任冒死上书,力陈迁界之害,康熙八年,朝廷下令复界,恢复新安县,并以优惠的招垦政策,吸引大批客家人迁入,推动了深圳东部地区经济、文化迅速恢复和发展。复界后,新安县百姓在西乡修建了“巡抚庙”,即今天的“王大中丞祠”,又命名巡抚街,以纪念为民请命的王来任。
西乡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布匹、棉纱、火水(煤油)的中转站,有一条兴隆街,1950年改名为真理正街,后街则被改名为真理后街,均沿用至今。常盛街则从旧的兴隆街至河西街,取的是“经常繁荣昌盛”之意。
因西乡河从境内流过,河东路、河西路就因地理位置得名,原名分别为坑边、坑砂。
沙井:井中沙多
沙井曾称龙津。曾观来先生介绍,村民挖井取水,井中沙多,而得名“沙井”。
张一兵博士认为,沙井兴起与陈氏家族有关。北宋末年,为避乱,陈氏经福建侯官迁入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中期,陈朝举迁入归德盐场(现在的沙井、松岗等一带)涌口里。陈朝举可能是个级别不太高的盐官,当时古深圳地区的盐业已经非常发达,归德盐场的附近,有一个叫云林的地方,已经比较繁荣,陈氏就在云林的附近定居生活,这里入海河道多沙,掘井时沙很多,就取地名为沙井。
后来,归德盐场的陈氏又发展出了荷坳、竹村、燕川、南山等陈氏分支,成为深圳陈氏的始祖。
旧时的归德盐场经多年的演变,成为今天的沙井镇沙四村,深圳地区最早的古塔“龙津石塔”,就位于这里。蔡惠尧先生介绍,南宋1221年,盐场大使在沙井村河上建石桥,建成之日波涛汹涌,似有蛟龙要出,就建石塔“以镇之”。
在沙井新桥桥头居民点,还有座1785年建的古桥“永兴桥”,这是深圳地区现存的、有明确年代可考的最早的桥。据这里老人说,新桥村是由人名而立的村名。
福永:幸福永远
福永之名由来已久,曾观来先生介绍,据传这里地接海滩,只有一条街,后由于海泥淤积,沿海滩涂伸展为陆地。靠近海边处加建了上、下街,商业活动逐渐移来,旧街则成了居民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吸引了东莞、番禺、中山、顺德等地移民集居,日渐成墟,取名“福永”,表达“永远幸福”的吉祥寓意。
张一兵博士认为,明天顺年间《东莞县志》记载,公元1575年,明政府在福永村南面,设立“福永巡检司”———主管社会治安的基层政府机构,这是关于“福永”的最早文字记载。
固戍:宋代军事要冲
固戍位于西乡镇。宋朝时固戍就是一个纯军事要冲,从最初的屯门寨,到固戍角寨,再到宋元之际的南头固戍寨,军营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
历史上,固戍角寨的附近,有个规模不大的居民小村,张博士认为,村名中可能就含有“固”字。现在的固戍保存有一座明朝晚期所建的祠堂,是深圳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祠堂之一。
松岗:明月夜,黄松岗
很长时间以来,依山傍水的松岗被称为黄松岗。曾观来先生告诉记者,早在宋咸淳六年,即1270年,这里就开始建立墟市,因墟场建在一个黄姓村落旁,村附近有一个长满松林的山岗,所以墟场就被叫成“黄松岗”。1950年改称松岗。
南宋末年,文天祥之弟在惠州做知府,南宋军彻底失败后,他带领文氏族人和16名家丁,逃到了黄松岗的鹤仔园(现在的根竹园,在公明镇境内),其后人后来又迁到福永岭下村。镇内世居者以文氏为多。
燕川村是归德盐场陈氏后代的一个分支所建,村前是冲积平原,村后青山环抱,宋时,燕川的莞香就非常有名。关于村名的来历,一种说法认为,得于村前的山川河流。另一种说法,则如张博士所说,“燕川”村名很可能是因陈氏某个祖先的别号而得来的。
沙浦、沙浦围村,因为河涌较多,且多沙,所以地名带“沙”。它们都是以蔡姓人家为主,一种传说是,今天罗湖区蔡屋围的祖先就是从沙浦围村过去的。张博士还解释,“浦”指水中沙洲,也是“埔”字的别写,有码头之意,而这两个村落位于茅洲河边,历史上曾建有茅洲渡,所以得名。
公明墟:
公道光明
1929年,公明墟建立,这个相对年轻的墟市,是宗族纠纷的结果。曾观来先生当年在编撰《宝安县志》时,了解到公明建墟的来龙去脉。
他告诉记者:明朝天顺年间,在现在将石村的附近,就有了周家村墟;到清嘉庆年间,出现了白龙岗墟,也就是今天的薯田埔村的前身,还有永长墟(在今松岗罗田);清光绪年间,原来的白龙岗墟附近,又出现了丰和墟。其中,以丰和墟最为兴旺。后来,因为这几个宗族之间发生纠纷,在楼村武举人陈海神、合水口村麦晓孙的倡议下,于1929年,在合水口与上村的交界处,按照香港元朗墟的模式,建公平墟,取意“买卖公平”,又叫义和圩(即移和圩)。1931年改名公明墟,取“公道光明”的含义。
“观澜”:原名“官难”
观澜原来叫“官难”。曾观来先生告诉记者,在建立观澜墟之前,附近的居民赶集都到附近的清湖墟,后来,东莞知县派人勘定了观澜墟的地址,它坐落于新安、东莞两县之间,而新安、东莞各自都在墟内设置了地方治所,当官的互相牵制,所以,老百姓都叫此墟“官难”,以为一种讽喻。
后来,一位很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叫邓坤的,云游到这里的河东岸,看着波澜壮阔、绿水盈盈的河水,大赞好风水,从此留恋此地,每天清早坐在河边“观望波澜”,并在这里建了观音庙,取名“观澜”,于是“官难”墟也就改名为“观澜”。
石岩:石头的传说
地处风光秀丽的羊台山北侧山脚下的石岩,是个古老的居民点,远在北宋时期,已有居民在此居住生活,清嘉庆年间,这里开始建墟。
石岩的名称来历,与一个古寺有关。记者听曾观来先生介绍,石岩原叫“乌石岩”,这里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供奉观音,洞中央有一大石座,供奉的人燃放鞭炮,投掷在石座上,见石座呈现褐黑色,就说是显灵,于是将大石洞称为“乌石岩庙”。后有人在此修建庙宇,名为“慈石古寺”,有石级通到大门,牌楼上书“乌石岩”。“乌石岩墟”因而得名,后来改为石岩。抗战时,“石岩慈石古寺”还是抗日游击队的联络点。
石岩有个“应人石”村,其村名也跟石头有关。这块石头“形似仙姑”,呈朱红色,又叫“仙姑化石”。《新安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仙姑化石,在羊台山,石面四时红艳又名应人石”。记者在当地,还听到这样一个传说:应人石原来只有一半,挡在山洞口,村人感觉奇怪,就呼喊另一半石头,喊着喊着,那另一半石头竟真飞来了,而且与原来的半块完全密合成完整的一块石头,大家就叫它“应人石”。现在,只有“应人石”地名,石头已经不存在了。
龙华赖屋山村无人姓赖
龙华赖屋山村,却没一户人家姓赖,这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早年,这里的村民都姓赖。有一个豪绅,村民暗里叫他为“螃蟹”。他竟立下“规矩”:凡在村内经过的新娘,都必须在他家留宿一夜方可放行。若不从,是外村路过的,就派家丁强行抢夺;是本村的则打上门去,直闹得这家家破人亡。
有一天,一位新娘乘轿途经,“螃蟹”照例派人劫新娘行暴。不料,那新娘是东莞一带土匪头子的亲戚,土匪头子得知此事后,连夜纠集几十名土匪下山,血洗赖屋山村,恶贯满盈的“螃蟹”横尸花厅,可怜全村百姓也倒在血泊。
据说,只有个接生婆躲过灭顶之灾,她挑着一对刚降生的双胞胎男婴,躲进山洞,后乘黑夜逃出,挑着两个啼哭的孩子一直走到坪山才歇脚,就在此落户。现在龙岗坪山镇不少姓赖的居民就是他们的后代,而赖屋山村从此只剩个地名,尽管后来陆续有了人家,只是再没一户姓赖。
宝安部分村名由来
将石:是以将围、石围二村的首字定名,解放前叫周家村。将围在解放前叫“将军围”,100多年前,这里曾经出了名将军。而石围,则是因为有个明朝时所建的石头围。
玉律:得名于“玉学麒麟,律法至上”,一个文化味很浓的名字。玉律古称玉勒,新安八景中远近闻名的“玉勒汤湖”就在这里,汤湖就是指温泉。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这样写道:“新安有汤井,在玉勒村,秋冬常有烟气。”下村:当地老人告诉记者,这里原叫水贝村,700多年前,村子上游有一支很大的水源向下而来,村民就在村子上方修筑一个长堤,把大水拦住引开,“水贝”就成为村名。1951年分为上村、下村。
楼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从水贝分迁出来的,当时四周都建有村庄,只有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分迁出来的人们认为,这里风水很好,却被漏掉了,就在这个所谓的漏建之地,立村定居,取名就叫“漏村”———漏掉建设的村子。后来因为“漏”字不太好,又改用同音的“楼”字,称“楼村”。
合水口村:地势较低,从上游汇合到村前的一条溪,形成一个合水口。元明之际,麦氏在此建村。
薯田埔:从合水口分支出来,开始叫“德福庄”,因为在旱地上种了很多的番薯,就改了名。
龙华:客家龙胜堂
在龙华镇清湖村,曾经考古挖掘出石箭、石环,将龙华镇的历史,追溯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明朝初期,曾有苗族人迁徙到这里居住,后来又迁出。到了清朝的同治年间(1862-1874),一些客家人由梅县、东莞等地,迁入龙华,成立龙胜堂,并发起建墟,之后逐渐繁华起来,龙华因此得名。
龙华古村很多,在望天湖村,曾经出土过几十公斤重的宋代窖藏古钱,表明在宋代就已经立村,它因湖泊得名。清湖村,也因湖泊而得名,是深圳最古老的村落之一。
沙井参山的故事
参山乔木是新安八景之一,参山又名参里山,山上有云溪寺,古木参天。
晋代这里有个叫黄舒的人。据《新安县志》记载:黄舒字展公,家境贫寒,事亲至孝。乡民将他比作春秋时的孝子曾参。黄舒的居屋名字叫“参里”,人们就将他居所旁无名山称为“参里山”。
黄舒行孝是深圳地区汉越(南北)文化大融合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中原人南迁高潮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年幼的黄舒就是“永嘉南迁”时随父母来到当地。南宋后历朝历代的《东莞县志》、《宝安县志》、《新安县志》都把黄舒排在“乡贤”或“孝友”的首位。现在新安上合村的黄氏宗祠也是为纪念黄舒而建。
传说中的参山,就是今天沙井中学的后山,参里的位置在山坡下。云溪寺遗址在沙井中学内。(小刀)
宝安部分村名由来
玻璃围村:2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滩,因为海泥淤积,滩涂逐年伸展,吸引外县移民到此围垦造田,可是他们所筑的堤围屡屡被海潮冲破,就像玻璃一样的脆弱易碎,所以村围就被称为玻璃围。
怀德村:宋朝时立村,是以人名取的村名,村内的族人是沙井陈氏的分支。
凤凰村:位于凤凰山下,相传山上有凤凰栖宿。
岭下村:位于凤凰岩岭下而得名。相传文天祥的重孙文应麟不愿降元,带着两个儿子逃出惠州,到了凤凰岩岭下,见此地风景秀丽,遂在这里安家隐居。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9-29 09:34
破译深圳地名密码·龙岗
龙岗的山岗犹如伏卧的巨龙,传说中厌倦天宫寂寞生活的仙女降落凡尘,四方飘游,看到龙岗这一带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心生留恋而留居,群龙便环绕护卫,化作山岗。
神话传说必伴随着悠久的历史。据市博物馆容达贤副研究馆员介绍:考古发现,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龙岗先后是越国、楚国的属地;三国时期,经过吴国的拓展开发,龙岗一带人口渐多,日趋兴旺;宋朝末年,龙岗的主人,是现在横岗镇的荷坳乡人;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从梅县、兴宁、五华等地,迁了一些人来龙岗定居,1881年,正式命名龙岗……
为破译龙岗地名密码,我们的记者走访了龙岗十镇的土著居民和深圳市博物馆、市史志办的专家学者……带回了意味深长的地名故事。
平湖对“水”的渴望
平湖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已经有480多年的历史。看到这个名字,记者起初以为这里有很多湖泊,谁知,其实正相反……
平湖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了平湖的来历:就像过去习俗中,一个人五行缺什么,就在姓名补上个字一样,早期的平湖包括三个村———伍屋围村、大围村、松柏围村,巧的是,这三个村的形状都极像动物:伍屋围村的地形,非常像一只螃蟹,大围村极像一只蚌,而松柏围村像一只虾!村民们认为,螃蟹、蚌、虾都是水生动物,必须有湖泊才能成活,而当时这一带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一无江河,二无湖泊,水资源较为贫乏,出于对水的渴望,人们就将此地称为“平湖”。
布吉客家话的发音
记者在探寻布吉的名称来历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是上了年纪的布吉人也说不清楚“布吉”这一名是怎么来的,甚至望文生义地猜测,会不会是一个织布卖布的市场?
后来,记者从深圳市史志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得知,布吉得名,与俗称“布隔”有关。在300多年以前,在现在的铁路西侧,有一个莆隔村,因为客家话中,“莆”与“布”发音相近,到了清朝中期,逐渐被称为“布隔”村。清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在村的南面建起了丰和墟。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设了一个“布吉站”,“布隔”遂就称为“布吉”。
横岗刘伯温认“龙腹”
清朝初期,已经有横岗围村,是新安县县丞属地,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横岗墟建立,因为地形较高,山岗横卧于道,故取名横岗。
记者在横岗走访时,多次听到一个同样的传说:明朝的刘伯温带兵经过博罗时,曾经认为布吉、横岗、龙岗一带是“龙脉”,而横岗地处龙的中腹部,日后必会出现昌隆。
据这里的老人讲,以前,横岗人的房屋大多数是二进式、三进式的方形围墙结构,纵向式住房,要么没有窗户,要么窗户既小又高,建有天井,屋顶就沿着天井四角倾斜。这是因为这里的居民多为客家人的缘故。现在,这样的建筑已经不多了。
坪山原“东头岭山”
坪山原来叫“东头岭山”,市博物馆的容达贤先生介绍,至少在南宋时期,已经有大批汉人从中原南迁而来,在这一带生息繁衍,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曾、张、黄、戴四姓的客家人,先后从兴宁、韶关、福建等地迁居龙岗“东头岭山”周围,即今日坪山大万世居、六联村一带。当地地势较为平坦,仅东南部有一个较高的田头山,其余均山丘,较为低矮,故起名“坪山”。
闻名的“大万世居”是坪山人的骄傲,又称“大万围”,它是曾姓客家人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所建,当时五代同堂,是难得一见的、颇具民族特色的古代园林式客家民居建筑群,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从曾氏《联记家谱》中得知,曾姓客家族人祖籍山东,后迁居江西、广东兴宁、新安黄洞,再到龙岗坪山。坪地圩地低平坪地因四面环山,中间平坦,是芳草叠翠的川地,而得名。据市博物馆的容达贤先生介绍,在坪地金鱼岭山岗遗址采集到的文物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繁衍,到了南宋末年,为了逃避战乱,大批的中原居民辗转南迁,到了这里,与当地人融合。
坪地年长的居民告诉记者,过去的坪地人住的都是“围笼屋”,外形像个古堡,高墙翘檐,为的是易守难攻,有的四角还设有瞭望放哨的阁楼,抵御入侵。不过,现在坪地的年轻人则跟记者一样,只能在想像中复原“围笼屋”。
南澳蓝色的海湾
“澳”,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南澳因三面环海,海水特别蓝绿,旧称“蓝澳”,又因“蓝澳”地处大鹏半岛的最南部,因此取谐音,易名为“南澳”。在清嘉庆年间,就有南澳村。
这里银滩秀水、奇峰异石比比皆是。风光秀丽处总有传说,南澳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就给记者讲述了两则:
“七娘山”在南澳中部,海拔876米,除了七位仙女到此游玩的传说外,还传说:古代一位皇帝带着7位娇娘,被叛军追到山顶,山下有一小船,只可坐7人从海上逃生,美丽而勇敢的七娘子主动留守7座埋藏珍宝的山峰……
南澳还留着“仙人脚印”。“左脚印”在海滩的一块花岗石上,“右脚印”则在西面约2海里的另一块石头上,“脚印”长约21厘米,宽9厘米,深2厘米,小巧玲珑。据说“八仙”中的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云游大鹏湾,吕洞宾和铁拐李以石为棋子对弈,何仙姑不会弈棋,就在旁边仙鹤独立,练起功夫来,因观棋的水族围拥,就行至2海里之外的石头上继续练功,留下这两只脚印。
葵涌生水葵的河汊
葵涌历史悠久,在这里曾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罐等文物,发现了宋代的墓葬,表明很早就有人在这一带居住、繁衍。在古代,这里河流交织,长满蒲葵,得名“葵涌”。
深圳东部有不少叫“涌”的地名,许多在深圳住了多年的人,都不太明白“涌”是什么。其实,“涌”是东部乡民对入海河段的特有称呼,海水涨潮时,潮水涌入河段,使河段变咸,乡民习惯地称之为“涌”(音“冲”)。
以“涌”为地名的,还有不少。七娘山的南面,有两条较大的河流奔涌入海,因东、西侧各有一条,于是两处乡村分别得名“东涌”、“西涌”(均属南澳镇)。
葵涌有个“沙鱼涌”,顾名思义,与鲨鱼有某种联系。原住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因为以前该村落周围经常有大鲨鱼出没,因此得名。
坑梓"老坑"故里
记者听容达贤先生说,坑梓有一著名的黄氏围屋群,分布于坑梓镇的东部和西部。黄氏一世祖于明清之际,由梅县迁居坪山江边村,二世祖于清康熙三十年,携3子迁居到坑梓老坑的祠堂街,三世祖仍住老坑祠堂街,育有9子,后分居草堆岭、对门岭等地。
“坑梓”得名与老坑有关。据坑梓居委会黄先生称,老坑因三面环山,居民住在中间的一个大坑上而得名。相传,坑梓镇城内以及沙梨园一带的村民,就是从老坑村的老祠堂分出的,所以史称“坑子”,意即“老坑村的子孙”,又因“子”与“梓”同音,后人遂改“坑子”为“坑梓”,意寓“老坑”是故里。
坑梓黄氏客家宗族子孙繁衍、后世族众渐多,逐渐形成黄氏围屋群,黄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围屋现在几乎都没有住人,其中有个叫龙湾世居的,还在不久前申报了省级文物保护项目。
大鹏半岛地名中的硝烟
大鹏半岛像一道屏障扼守在深圳市的东面,与香港咫尺之隔。
这块红土地上曾演义过抗倭———抗英———抗日等历史事件。许多地名成了侵略者侵略中国和大鹏人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历史见证。
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英、日侵略者曾先后占领或部分占领过大鹏半岛。大鹏人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峥嵘岁月中,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页页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也在地名上为后人留下了珍贵难得的见证。
■帝国主义侵略者罪证
英管岭:位于大鹏镇水头村大鹏湾畔,因被英侵略者占领过而得名。
洋寨:位于南澳镇水头沙村附近,因当时英军占领后曾在此建军事设施,后人遂称之为“洋寨”。
打烂洋船:位于大鹏镇岭澳村海边,因侵略者掠夺财富逃跑时,船触礁沉没于此而得名。
杀人桥:大鹏王母村境内。1942年大鹏半岛沦陷,日本侵略者强迫当地百姓运送军用物资,百姓以在此桥头休息与之对抗,日本兵把众多百姓枪杀在桥下。
■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地名
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大鹏镇王母圩东4公里。明洪武27年(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张斌为抗击倭寇而建。
烟卷仔:位于大鹏镇岭澳村东1.4公里处的海滨。明清时,大鹏人为了抵御侵略者。在此建有“烽火台”似的建筑用以瞭望、报警。
墩仔:在大鹏镇王母村和水头村各有一处。明、清时,大鹏人在此建有“烽火台”似的建筑用以瞭望、报警。
碉堡山:南澳镇南农村境内。明清时大鹏人在山上建有瞭望、报警用的圆形建筑,酷似碉堡。
扯旗秃:在南澳镇东冲村境内。因明清时乡民在山顶挂一面旗,如有敌情即刻扯下,故名。老炮台:在大鹏镇岭澳村境内。清时,村民为抗击英军而建。
龙门:在大鹏镇下沙村境内。清时村民为抗击英军而建的防御设施,就是建于坳口的石门。
大鹏
仙女鹏飞、龙子敖鹏
大鹏镇是传说中大鹏鸟栖息的地方。得名是因为境内的大鹏山(也就是七娘山)。72岁的赖阿婆在大鹏镇生活了一辈子,她告诉记者,很小的时候听老辈人说,曾有七位仙女游玩到此,像大鹏一样盘踞在海上……“展翅乘风气,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竟是仙女的化身。
大鹏古城东门外有一驰名中外的大鹏龙井,井水冬暖夏凉,清润甘甜,当地居民视为珍宝。上世纪30年代的港澳凉茶档,也以“专卖大鹏龙井水”的招牌招徕生意。
关于龙井,有一个悲壮的传说:明朝鹏城竣工之日,忘谢神恩,玉帝大怒,三年不给鹏城降雨。地裂河干,林枯粮尽,鹏城百姓苦不堪言。第三年的端午节,南海龙王的三太子敖鹏,不顾龙王劝阻,给鹏城降雨,并与玉帝派来的二郎神激战,负伤后滚落鹏城,头朝大海,化作“龙头山”。山脚下,一脉甘泉喷涌而出,就是“龙井水”。
记者在东山寺看到,龙井已经给修葺一新,周围砌上了花岗岩石壁,以一道石槽引水。虽当地的民众早已用上了自来水,但见义勇为的神龙仍旧得到人们尊敬。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9-29 09:35
深圳南澳镇历史
南 澳 镇
清嘉庆(1796~1820年)年间就有南澳村。因其三面环海,海水特别蓝绿,故称为「蓝澳」(「澳」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后以「蓝澳」地处大鹏半岛最南部,因而取谐音易名为「南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南澳地域相继属惠阳县第四区、第七区、大鹏乡、大鹏人民公社管辖。 1958年11月, 大鹏人民公社划归宝安县管辖,南澳成立大队。1983年7月取消人民公社体制时,大鹏公社改称为大鹏区,南澳大队则于1984年更名为南澳镇(大队级)。1986年10月撤区建镇,南澳从大鹏镇分出而单独设镇,与大鹏镇同级,1987年1月正式挂牌办公。1993年1月,原宝安县撤销划分为宝安和龙岗两区,南澳镇辖属龙岗区。
南澳镇总面积为106.7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8′~114°37′,北纬22°26′~22°34′,位于深圳市最东部的大鹏半岛南端,三面环海,东靠大亚湾,南为太平洋,西接大鹏湾,距香港平洲岛仅1.5公里,北连大鹏镇,离深圳市区60多公里,距龙岗区中心城40多公里,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相距10公里。
地貌中间高而四周低,山多地少,大部分都是丘陵山地,其中山林面积14万亩,耕地面积1897.5亩,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1.4℃,年均气温22℃,相对湿度为80%,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平均雨日140天,无霜期355天。南澳镇不仅气候宜人,而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海岸线长达65公里。有各类岛屿、礁石、海蚀崖、洞;有可供游泳的海滩8处,沙白细软,波光粼粼,极具夏威夷情调。镇内座落有深圳市第二高山——海拔876米的七娘山,山间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腰一美人石,似美人仰天酣睡,维妙维肖,是大旅游区规划的理想狩猎区之一。还有新大村海边的「仙人石」、大鹿湾的观海石、黑岩等大小景点30多个,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水产资源更是久负盛名,盛产海胆、鲍鱼、响螺、龙虾、蟹、贝、各类海藻等。当地渔民所腌制的咸鱼等各类海干货临街摆卖,成为游客争相选购的物品,「南澳咸鱼街」、「海鲜一条街」因此而得名。镇内还有较多的矿产资源,如矿泉水、钨以及建筑用的沙石等。
南澳镇民风淳朴,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习俗。其中「渔民娶亲」就是甫澳镇颇具特色的风俗之一。渔村子女成亲之日,一群头戴渔帽、手持船桨的渔家妇女,在渔家姐妹簇拥的新人之后, 尾随锣鼓舞龙(狮), 在一名男扮女装的渔民带动下,列队而行,一路撑桨,迎亲到家,热闹非凡。「舞草龙」也是南澳镇民间的主要风俗活动。每年正月初二晚上,渔民们举起用草扎的「巨龙」,在一节节加起来长达二、三百米的龙身上,插满了燃烧的香火,敲锣打鼓,穿街过巷。龙身舞动之时,上下闪闪发光。草龙所到之处,围观者秩序井然,燃放烟花、炮竹,祈求紫气常临、如意吉祥、兴旺发达,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镇内还有一年一度的渔民节日盛会,拜祭龙母,临海祈祷,请来剧团演出及特邀香港同胞前来共庆,齐祝渔村一帆风顺、生活富足。
南澳镇北连内陆,三面环海,交通较为方便,是南中国海未来国际货物输出大港——盐田港的必经航线。水运至盐田港40分钟,至香港30分钟,至惠阳市澳头港90分钟左右
作者: 柳风 时间: 2007-9-29 09:35
中国各省省名的由来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 鄜 延、 邠 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灭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以新辟疆土得名。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末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作者: sonya 时间: 2007-11-22 13:27
学习了,呵呵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