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无常,职业生涯的轮回,让身处职场的我们,难免不去思考:职场上风险如雷,你是否有避雷装置?
风险如雷
愚忠
当初我在科龙的时候,很多高管都提醒过顾雏军,对外并购要适可而止,企业需要稳健发展。但老顾对这些意见没有采纳。在做到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后,我离开了。
我曾经的直接上司——科龙前营销副总裁严友松先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的严谨、敬业、忠诚、好学与豁达,在当时整个科龙集团里,都是有口皆碑的。当我听到他也随顾雏军一起身陷囹圄时,意外之余我深感惋惜。这位在80年代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工科硕士,经常将诸葛亮、周恩来视为自己的偶像,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自己座右铭,最终却是这样的一个结局,令人为之扼腕叹息。
但由于企业沉沦而落马的职业经理人岂止严友松一人!事实上,职业经理人处于那样的位置,迫于老板的压力和自己当时侥幸的心理,签了不该签的字,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最终都遭受相应的“惩罚”。
我们总是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付出、敬业、忠诚,就会有很好的回报,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巨轮本身的设计就存在致命的问题,在航行时船长并没有发现途中的暗礁和冰山,那么,即使这艘巨轮再豪华,功能再先进,也必将沉没。作为这艘船上的水手和乘客,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巨轮沉没时,我们有可能死里逃生吗?
当然,作为职业经理人,我们有责任发现和提醒船长,需要注意前面的暗礁,但是,极度自信的船长是否真的能够采纳你的意见呢?所以,作为职业经理人,应该对自己所在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有着较为深刻的洞察,从而可以避免走进死胡同。
自我物化
很多企业家对内对外都喜欢说:公司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这是对的,毕竟企业需要有一种文化凝聚与精神感召。但是,作为职业经理人,你要时刻明白,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面前,在以利润为终极追求目的的企业机器里,所谓亲情与友情这些说辞,显得何等苍白与脆弱!
我身边很多职业经理人朋友经常抱怨,他们在不断地透支自己的身体和知识。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轮回里,他们得到的也许有很多物质上的回报,但是,可持续发展呢?未来呢?没有人替他们考虑!而这些职业经理人,每天的时间都被工作占满了,他们似乎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未来,没有时间充电。
他们发现,自己就是井底的青蛙,已经没有能力走出自己所在的那片天空。长期的透支、超负荷运转的工作节奏,牺牲家庭来赢得业绩与高阶职位……因此,很多企业高管的家庭都不怎么幸福,离婚率相当高,有些甚至梅开几度。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贡献给了企业,但是,当企业倒闭或被并购后,这些人却一无所有。
无论职业经理人在当下的企业是多么的风光,表面的虚荣掩盖了其职业命运的不确定性。当他们做到一定的高阶位置,而后因为各种因素被解雇,或者因为自身的因素离开这个企业,落寞与孤寂、职业前途的茫然与困惑,会成为其个人生活的梦魇。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职位与老板对你的重用都是阶段性的,即使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只能是一颗棋子而已。当你灯枯油尽之时,也就是下课之日。
即便一些怀旧的老板,把你放到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作为对你前期付出的回报,但这些对于心气较高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无疑是自废武功。更何况,这还是在企业良性运转的前提下。否则,企业也只能是自身难保,更无暇他顾了。
潜规则陷阱
潜规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性中最为丑陋的部分的集合。它就像一个毒瘤,谁也不敢轻易去碰;它就像一个酱缸,很少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作为职业经理人,往往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如果去迎合这些潜规则,那么就要做出妥协;如果不妥协,可能根本就呆不下去。很多职业经理人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了解企业的潜规则,即使有很好的业绩,也一样免不了败走麦城。
记得我刚到某一家企业时,由于不知道这个企业的潜规则,在一次集团的提案会上,对该企业在产品与品牌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会后我就遭到了某些高层的警告。后来我才明白,我所说的问题,公司上下几乎所有中高层都明白,但忌讳于个别人的权威而不敢说。他们都学会了明哲保身,而我一个新来的,由于不解“风情”,便无所顾忌地放炮。
还有一次,我在会上指出与某部门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会议刚结束,那个部门的主管就马上给我打来电话。当时我吓出一身冷汗,难道会上有该部门的眼线与卧底不成?而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空降陷阱
企业聘请空降兵,并委以要职,目的很明确,就是利用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或者经验,以及在该企业与既得利益集团没有任何瓜葛来推进企业的变革,实现企业的转型。因此,空降兵往往是企业变革的推手,也是企业变革的牺牲品。变革需要触及到相关人员的利益,由于既得利益集团本身在企业的强势地位和广泛的人脉关系,使得空降兵在推行变革过程中经常四面楚歌,进退维谷。
空降兵在看似风光的职业生涯背后,最后都演绎了同样的宿命:成为企业变革的先烈。而为了维系企业员工的忠诚和稳定,原来的老臣往往是“任他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这样,企业的老板就达到了双重目的,既打击了元老的嚣张气焰,又借职业经理人之手来推动了企业的变革。对于职业经理人,企业老板往往有着天然的偏见和不信任。没有个三年五载的察看与敲打,职业经理人一般不会得到老板的真正重用。
当初,著名的营销咨询师屈云波先生空降到科龙时,他的人脉影响力还不如一个分公司经理,在他大刀阔斧地推进科龙从销售向营销升级时,却遇到巨大的阻力。最终,屈云波因为与科龙元老的矛盾不可调和而告别了科龙。
如何为自己装上避雷针?
认清职位,适度前瞻
职位不是救命稻草。在传统企业里,特别是制造业领域,很多职业经理人都将职位的高低看得很重,并将此视为成功的标志。当然,职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对你业绩的认可和肯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体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但是,职位在老板眼里,就只是一个符号,就像黑板上的粉笔字一样,随时都可以抹去。
只有明白职位的真正含义,职业经理人才不会被暂时的荣光和下属的巧言令色所蒙蔽,他就会经常问自己:自身的能力是否与这个职位相匹配,与行业最优秀的同等职位的职业经理人的差距有多远?自己所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这个企业最致命的问题是什么?它现在处于怎样的一个生命周期?
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适度前瞻必然产生危机意识。职业经理人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也许明天,这些给自己带来荣耀的东西会化为乌有,重新归零。如何构筑职业经理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每个职业经理人都必须审慎考虑的命题。因此,职业经理人一定要养成及时给自己充电的习惯,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读书和进修。不然很可能就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凉局面。
忠于职位,坚守底线
联想被裁职员的文章——《公司不是家》很好地诠释了企业的本质。很多时候,我们希望企业能够给自己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事实上,企业是一个制造利润的机器,而不是慈善机构和民政局。公司就是公司,家就是家,两者原本就不搭界。但是,在我们美好的愿望下两者经常出现混淆。
因此,职业经理人要准确理解忠诚的含义。没有一个老板不喜欢忠诚的员工,没有一个企业在用人时不是把忠诚放到最重要位置的。但是,职业经理人要忠诚的是他的事业、职业操守与职责。一味地愚忠,最终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记得在一个访谈施振荣的电视节目中,当主持人问李琨耀是什么让他跟随施振荣先生这么多年?他的回答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他说,是他个人的能力。当时我想,如果大陆的职业经理人面对自己的老板和公众,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我想无外乎是恭维老板的个人魅力、企业文化的感召等等。
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保持相对独立的人格是避免愚忠的最好的办法。作为职业经理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不折不扣地去履行岗位的职责。千万不能惟命是从,知法犯法。面对压力与诱惑,职业经理人要保持适当的清醒和冷静。另外,与企业政治保持适当的距离,不站队也不骑墙,以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操守赢得尊敬。
在目前的中国,大多数职业经理人是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的。还是《国际歌》说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自己来构筑安全岛。而这个安全岛的本质是个人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提升。无论在哪个企业,身处何种职位,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暂时的名利,原本就只是一种形而上的仪式与游戏罢了。要做一个学者与实践兼容型的职业经理人,而不是一味地做江湖草莽。我想,《笑着离开惠普》的作者高建华先生就是很好的典型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