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公司从推出9.9元新飘柔,到2006年年底飘柔精华护发素全线7.3折、潘婷护发精华素降价19%的促销广告在央视1套、卫视、地方台等黄金时段狂轰乱炸,标志着宝洁公司全面陷入洗发护发行业价格战的泥潭之中。
一直高昂着头、多年稳居行业销售冠军的“行业教父”,为何发动如此声势浩大的价格战?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市场形势。在中国市场上,凭借多品牌策略和广告轰炸,一直高歌猛进的宝洁,面对知名及不知名品牌的疯狂围攻和蚕食,步伐开始显得有些凝重:宝洁的品牌影响力在一级市场也受到了严峻考验,中高端消费群体以惊人的速度向“强势竞品和干扰性竞争品牌”分散流失;在二三级市场更是力不从心,首尾难于兼顾。宝洁公司在润妍洗发水黯然退出市场之后,2006年7月面世仅两年的激爽沐浴露也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以及众多卖场不见踪影或者零星几瓶的舒肤佳洗手液。仔细算来,宝洁公司除了刚进入中国时推出的几个品牌之外,这几年陆续推出的新品都无一例外的遭受打击,不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就是对市场冲击不够,或者干脆销声匿迹。这一系列的失败打破了宝洁“神话”,“行业教父”的地位名存实亡。
如果不能摆脱这种局面,重振雄风,必将在内部员工、合作伙伴、消费者等层面爆发“信心危机”,因此,宝洁势必背水一战。
二是消费趋势。洗发护发行业打造了“皂角、首乌、何首乌、草本精华、黑芝麻、中药精华、核桃仁、橄榄油、银杏、西柚、鳄梨、果酸、人参、珍珠、海藻、蚕丝、青竹、去屑因子、保湿因子、活性因子、负离子、阳离子、锌、胶原蛋白、小麦蛋白、矿物水精华”等概念,功能诉求更是“柔顺、畅滑、理顺、防止开叉、清爽、清洁、补水、保湿、防晒、负离子直发、乌发、浓密、焗油、修复、止痒、防脱、去屑、护发、亮发、生发、漂白复原、洗护合一”等应有尽有。如此众多的概念和功能诉求,加上众多品牌多年的辛勤教育,消费理念也日益多元化,并向“物美价廉”方向发展。消费理念的多元化,模糊了选购标准,瓦解了行业制高点,缩小了品牌之间的差距,将众多竞争品牌放到了同一竞争层面。
竞争壁垒的弱化和消失,宝洁公司被拖进了价格战之中。
三是品牌认可度下降。2005年底,宝洁推出潘婷防脱发产品,却偷换防掉发概念,在各类广告中只强调针对因断发引起的掉发,与索芙特、霸王、采乐、名人、章光101、迪彩、柏丽雅、奥妮等数十家企业,争夺3个亿的市场。潘婷防脱发产品,同样是国家卫生部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也同样添加了中药首乌成份,但潘婷的市场价格却是同类防脱类产品价格的一半,再凭借宝洁公司的强大高空宣传优势与强势的终端推广力度,分得了一杯羹。任何概念的设计都需要有必备的功效作支撑,但在防脱发产品市场,由于部分厂家的夸大宣传,对防脱市场的培育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某品牌鼓吹“五天止脱,七天生发”,试想,面对如此诱人的功效宣传,消费者肯定动心了,用了后发现上当了,他们还会再上当吗?受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企业,还有整个行业!城门失火,殃及城鱼。宝洁趟了这淌混水,难免湿身。消费者往往对行业的领导品牌寄予厚望,当过高的期望无法实现时,必然变成负面的口碑。
一直高昂着头、多年稳居行业销售冠军的“行业教父”,为何发动如此声势浩大的价格战?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市场形势。
二是消费趋势。
三是品牌认可度下降。
到底是四个还是三个啊?
有道理
望楼主挖挖更深层次的原因
呵呵,少说了一个
我觉得应该是企业对于利益的追逐迫使降价
不知道各位大虾是否认同呢?
很有借鉴价值.
就是少了一个分析,呵呵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